《琥珀》教学实录
《琥珀》(四下5课)课堂实录
《琥珀》(四下5课)课堂实录图片导入,认识琥珀师:王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样特别宝贝的东西,你们猜猜看,它是什么?(出示图片)生1:琥珀。
师追问:你看,多有眼光,别着急坐下,为什么一眼就看出是琥珀了?生1:因为以前看过一个关于琥珀的资料,说琥珀是一个松脂形成化石,就是这样子。
师:颜色像是不是?表扬生1,多会思考的同学,一眼就看出来,因为颜色很像。
王老师告诉你,这个在网上有售,你觉得它会不会是琥珀?(出示价格)生齐答:不会。
师:它不是琥珀,它只是一个挂饰。
再来看这个,会不会是琥珀(出示图片)。
生2:这个是。
师:这个才真正的有眼光。
不仅要看颜色,你看什么了,还有——里面有个虫子。
师:所以是琥珀对不?太有眼光了,这个东西网上也有售。
师:继续看真正的琥珀是什么样子的?好看不好看,这才是真正的琥珀。
谁发现琥珀有什么特点?生3:从颜色讨论琥珀。
生4:人工琥珀里面什么都没有,或者只有一个虫子。
自然的琥珀,比如有一只虫子被困在里面了,旁边还可能有些落叶。
师:里边情况挺复杂的,对不对?生5补充:我觉得是透明的,别的都是有点看不清楚。
师:它是透亮,而且特别有光泽,一看就是个宝贝对不对?生6:人造琥珀就一个昆虫,而且大大的,占全部,而且还是正面一直朝上。
师:这个是真的琥珀,琥珀不仅有里面有东西的,也有纯色的。
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叫《琥珀》。
很宝贵的东西,因为它是自然形成的。
那现在请你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这么神秘的琥珀,大家一定有问题,你最想问什么问题,可以选上一两个问题写上面。
生自由读文。
初读课文,提出问题师:你们读得非常认真,有没有把自己问题写出来?如果没有,现在给你一点时间,赶快把自己写下来。
师:好,现在所有同学眼睛看前方,刚才你们读得特别认真,咱们看一看课文中的这些词语。
出示词语,生读课文。
生1领读:晌午、火辣辣。
师:特别好,读第一行的词语,你想到了课文中的哪种事物?生1:太阳。
师:特别好。
四年级 《琥珀》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四年级《琥珀》课堂教学实录片断一、协议关键信息1、教学课程:《琥珀》2、教学年级:四年级3、教学片断时长:____________________4、教学方法与手段:____________________5、教学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6、学生参与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7、教师表现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8、教学效果评估:____________________二、教学过程描述11 课程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琥珀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琥珀的初步认识和疑问,引导学生进入《琥珀》的学习情境。
111 背景知识介绍简要介绍琥珀的形成过程、特点和价值,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
112 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和节奏。
12 课文讲解121 段落分析逐段讲解课文,分析每段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手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路和表达意图。
122 重点词句解读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详细解读,如关键词语的含义、修辞手法的运用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123 问题引导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琥珀形成的条件、过程中的变化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1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疑问。
131 讨论主题设定明确小组讨论的主题,如琥珀的科学价值、作者的写作技巧等。
132 小组汇报每个小组推选代表进行汇报,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
14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141 知识回顾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词句和学生的讨论成果。
142 学习方法总结总结阅读理解和小组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
15 作业布置布置与《琥珀》相关的作业,如课后阅读拓展、写作练习等,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文《琥珀》教案(精选13篇)
课文《琥珀》教案(精选13篇)课文《琥珀》篇1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九课《琥珀》是一篇阅读课文。
课文根据一块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想象其形成和发现的过程。
并且判断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教学这课时应注意指导学生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因此,我在教学时,采用了激情·入境·自学·点拨的方法。
教学过程安排如下:一、激情,引入新课揭示课题,提示学生注意课题中两个字的“王”字旁与“琥珀”的价值有什么联系,再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琥珀”。
以激起学生学习这课的热情。
二、入境,从感性正认识“琥珀”1、出示教学挂图,指导学生观察其颜色、形状、包裹物等。
2、根据所看到的图象让学生想象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三、自学,感知课文内容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再读课文,结合预习要求,画出文中有关写琥珀形成、发现及其科学价值的句段。
3、细读课文,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性。
四、点拨,深入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性课文中讲的这块琥珀与别的琥珀主要区别在于:它不仅有一个苍蝇和一个蜘蛛,而且这两个小东西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这说明苍蝇和蜘蛛曾经在里面进行过挣扎。
这样的一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呢?科学家根据这块琥珀的特点,想象了一个生动的故事。
1、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①这一自然段写的是实在的事物还是联想?②“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松脂的香味”与琥珀的形成有什么关系?2、有感情地朗读第4—8自然段,思考:①这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实在的事物还是联想?②苍蝇和蜘蛛被裹在松脂球里以及它们起初的挣扎是根据什么想象出来的?3、默读第10—11自然段,思考:文中为什么要写“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及松脂球被淹没在泥沙下面?4、读第13自然段,思考:“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与琥珀的发现有什么关系?上述教学过程体现了情境教学法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论,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小学语文《琥珀》课堂实录范文六篇
小学语文《琥珀》课堂实录范文六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琥珀》课堂实录的文章6篇 , 欢迎大家参考查阅!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正确读写琥珀、飒飒等词语。
2、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
3、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4、继续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5、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领会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1、琥珀形成过程课件。
2、搜集有关琥珀的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质疑1、揭题,板书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谁发现的?)2、认识琥珀。
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琥珀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新词。
1、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1)学生自学生字。
(2)汇报自学情况。
你可以介绍自己记生字的方法,也可以提醒同学们注意某个生字的读音或字形。
(3)同桌互相读,并互相纠正。
(4)全班齐读。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顺,然后思考课文讲了有关琥珀的哪些内容?3、小组内讨论交流。
4、集体交流。
(推测琥珀的形成过程叙述琥珀的发现描写了琥珀的形态)三、学习琥珀样子部分。
1、图文对照,认识琥珀的样子。
(1)出示琥珀图,学生仔细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块琥珀。
(2)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图画内容的语句。
(3)请大家自由读这个自然段,这个自然段除了写琥珀的样子,还写了什么?(琥珀的形成过程是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推测出来的;这块琥珀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感情齐读。
3、课文中所写的内容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想象的部分?明确:课文写这块琥珀的样子,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有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
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这些内容是呈现在科学家眼前实实在在的事物,课文中的其他内容都是作者推测、想象的部分。
《琥珀》课堂教学实录片断(精选14篇)
《琥珀》课堂教学实录片断(精选14篇)《琥珀》课堂教学实录片断(精选14篇)《琥珀》课堂教学实录片断篇1教学结构:变序式教学步骤:一、以实物(人造琥珀)导入新课,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改变学习顺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一)学习第四段(了解琥珀的样子,为体会作者考虑周到奠定基础)(略)(二)学习第一段(了解形成所需的时间)(略)(三)学习第二段(通过读议、设疑、赏析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见实录)(四)学习第三段(找出琥珀被发现的条件,再次体会作者推理的严密)(略)(五)回到第四段(略)(六)引导总结板书,强调训练重点(略)下面是步骤(4)教学实录:师:时间的估算有科学依据:那作者对琥珀形成过程的推测是否合情合理呢?现在我们重点来学习第二段,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试把这一段分为两层,并总结层意。
(学生活动)生:这段的第1小节为一层,其余是第二层。
第一层介绍了环境,第二层讲松脂球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生:我不同意他的意见。
第1小节说明不了什么,不应该分开。
我认为应该分到“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这层写松脂球是怎样形成的,第二层讲松脂球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师:同意这种分法的举手。
看来,除了你(指着生),其余同学的意见一致,你还坚持你的意见吗?生:我分错了,刚才没仔细读课文,忙着举手。
师:我也同意第二种分法。
板书:松脂球化石下面请同学们自学第一层,分析一下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几个条件,并说说理由。
(学生活动)生:第一个条件必须是夏天,只有夏天的天热。
板书:夏天生:夏季也有阴天、雨天,我认为还得补充有阳光,而且强烈。
师:为什么?生:阳光不强,松脂可能渗出但不可能大滴大滴地掉呀!师:有道理。
补上。
板书:阳光强烈。
请同学们找找看,文中有几处是描写太阳的,各是怎样写的,气温的变化集中体现在哪几个词上。
(学生活动)生:有三处:1太阳暖暖地照着;2太阳照得火热;3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气温的变化通过“暖暖”、“火热”、“热辣辣”可以看出来。
王玲湘琥珀教学实录
王玲湘琥珀教学实录王玲湘琥珀教学实录【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l、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琥珀的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及在科学上的价值,懂得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二)能力训练点1、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的?说说科学家这样想象的根据。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二、重点及解决办法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根据这块琥珀进行想象的,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性是本课的重点。
我利用教材资料设计了松脂球的形成过程,微机演示形象再现科学家的推测,这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堂实录采撷)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化石吗?生:知道。
师:哪位同学说一下你查找的答案?生: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师:你们见过松柏树脂的化石吗?松柏树脂的化石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琥珀,(板书并指点学生读准课题,之后出示琥珀片)琥珀大多呈浅黄色,也有褐色或红褐色的,可以做装饰品,老师这有一幅很特殊的琥珀化石的图片,请大家欣赏。
仔细观察,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琥珀的样子。
(二)学生描绘琥珀。
(略)(这样通过谈话拉近师生距离,展示琥珀图片给学生清晰印象。
让学生初步见识琥珀并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师:在这块透明的琥珀的背后,还有一段耐读的故事呢,你想知道吗?生:想!师:好,打开书45页,头看课文之前,请同学们先回忆,前面我们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你一定还记得这篇童话在写法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什么?生:由实在事物进行合理想象。
师:那我们这篇课文是否也有这一特点呢?如果有哪些段落是写实在事物,哪些是合理想象?读课文时别忘了做上记号,15分钟自由读课文,采用高效读书法自学。
(三)自学过程(以前介绍过高效读书法①看课题,提问题②接提示,归问题③初读文,读通顺④再读文,理内容⑤细读文,深研究。
小学语文:《琥珀》课堂实录
小学语文:《琥珀》课堂实录《琥珀》是一篇著名的童话故事,被收录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今天,我在一个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上,听到了老师讲授这个故事。
下面,我将给大家分享这节课的实录。
上课前,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本节课的主题——《琥珀》,并告诉大家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老师说:“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究这个故事的内涵、情节、以及它想要表达的信息。
”随着老师的一声口令,这个小小的课堂迅速变得热闹起来,同学们开始互动、探讨。
老师首先请一个同学读了一遍《琥珀》这篇故事,接着就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了故事中的精彩情节。
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踏上了一段神奇的旅程。
故事讲述了一个父亲在马车上给儿子讲述神话故事,让儿子疑惑不解。
儿子好奇地问父亲:“就这么一个普通的石子,怎么卖这么贵呢?”父亲却告诉他:“它不是普通石子,它是琥珀。
”于是,父亲开始讲述琥珀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故事武国麟曾到海底拯救梦琪公主,梦琪公主为答谢武国麟,把自己变成了琥珀。
最后,儿子明白了琥珀的真正价值,也体会到了父爱的伟大。
故事中,父亲用故事深化了儿子的认识,学生们也从中领悟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孩子们纷纷表示,这个故事教会了他们要珍惜爱的力量、了解知识的重要性、和用心去相信每一种美好的事物。
随着故事的结束,老师请同学们回答了几个问题,帮助他们深入思考琥珀所代表的意义。
教师提出了问题:“琥珀作为一种石头,有什么珍贵之处?可以代表什么?”同学们一直认真思考着,然后有同学说出了他的看法:“琥珀虽然只是一种石头,但它里面可以保存很多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一些小昆虫,有种夹杂着生命的感觉。
琥珀阴柔婉约、晶莹剔透,代表着珍贵、美好、纯净、脆弱等含义,我们应该在生活中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敬畏之心。
”此时,同学们全情投入了讨论中,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有的同学认为琥珀是一种美的象征,让人们从中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珍惜时光的重要性。
有的同学则认为琥珀中灵魂昏沉的果蝇是源自战火的带来的痛苦,表示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的人可能被破坏,但他们仍然要保持信仰和希望,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5《琥珀》教学实录
5琥珀名师教学片段实录◆循循善诱,在辨词析句中体会语言特色(教学重点)师:你喜欢读科普作品吗?生1:喜欢。
因为读科普作品能让我们知道很多科学知识。
生2:不太喜欢。
因为科普作品里有很多科学名词不好理解,读起来感觉有些枯燥。
师:《琥珀》是一篇科普作品。
这篇课文的语言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呢?请你们读读课文,结合具体语句来说一说。
生1:我很喜欢读《琥珀》。
因为它讲琥珀的形成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告诉读者的,让我知道了琥珀的形成过程。
生2:我也喜欢这篇课文,它的语言很生动。
“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
”这两句话让我仿佛看到了在远古时代的一个夏日,天气很热,环境优美。
师:仔细读读这两句话,想一想,为什么说是晌午的太阳,而且是热辣辣的。
生3:因为琥珀的形成离不开松脂球。
晌午的太阳热辣辣的,才有可能让松树渗出松脂,而厚厚的松脂滴下来才会把苍蝇和蜘蛛包住。
师:你看,你的回答其实就是课文中的哪个词?生3:推测。
师:是啊,这就是科普作品的一大特点:讲究科学性,不能信口开河。
生4:我喜欢这句话。
“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
”这句话描写的是小苍蝇的动作和外形,看上去是那样可爱,那样悠闲自在。
生5:“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这一句话写得多细致啊!这是写蜘蛛的,一看就知道蜘蛛小心翼翼,一心想吃小苍蝇,却不知道马上就会有灭顶之灾。
师:看,这样的句子描写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一下子就把同学们吸引住了。
这也是柏吉尔科普作品的写作特色: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科学知识,使本来较为枯燥深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吸引读者。
师: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
赏析: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科普类文章被选入语文教材,意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因此教学中既要扬“科普”特色,又要凸显“语文味”。
四年级 《琥珀》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四年级《琥珀》课堂教学实录片断一、协议方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11 学生能够准确认读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
111 熟练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12 通过朗读,能够清晰地表达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 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条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11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学习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12 让学生理解琥珀形成的科学原理,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121 帮助学生体会文中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并能够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1 展示琥珀的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琥珀的了解。
111 简单介绍琥珀的基本知识,如形成年代、价值等,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2、初读课文1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21 检查生字词的读音,通过点名读、齐读等方式巩固。
3、精读课文13 引导学生分段阅读,理解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131 重点讲解琥珀形成的过程,结合图片或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132 分析文中描写琥珀的句子,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4、小组讨论14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琥珀形成的条件和可能性。
141 每组推选代表发言,交流讨论结果。
5、拓展延伸15 介绍其他与琥珀相关的知识或故事,拓宽学生的视野。
151 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关于自然科学的书籍,培养阅读兴趣。
6、总结归纳16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琥珀的形成过程、语言特点等。
161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表扬积极参与的学生。
7、布置作业17 要求学生书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171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琥珀的小短文,锻炼写作能力。
四年级 《琥珀》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四年级《琥珀》课堂教学实录片断一、课程导入师:同学们,在正式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老师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一些非常珍贵、美丽的东西?生 1:我见过漂亮的宝石。
生 2:我见过很古老的邮票。
师:很好,那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一种同样珍贵而独特的东西——琥珀。
(展示琥珀的图片)大家看看,这是什么样子的?生 3:看起来是黄色透明的。
生 4:里面好像还有东西。
师:没错,琥珀通常是透明或半透明的,而且有些琥珀里面还包裹着小昆虫、植物等。
那你们想不想知道琥珀是怎么形成的呢?二、课文讲解师: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学习《琥珀》这篇课文。
首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描写这块琥珀的?(学生默读)生 5:作者说这是一块“透明的琥珀”,里面有“两个小东西”。
师:很好,那这两个小东西是什么呢?生 6:是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
师:对,那作者又是怎么形容它们在琥珀里的状态的?生 7:“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师:不错,那接下来我们再看第二自然段。
谁能说一说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生 8:讲了琥珀的形成时间。
师:非常准确!那是多久以前形成的呢?生 9:“约摸算来,总有一万年了。
”师:很好。
那大家想一想,一万年是一个多么漫长的时间啊!那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这块琥珀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师:现在,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三到第十自然段,然后小组讨论一下,琥珀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学生朗读、讨论)师:好,哪个小组先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小组1 代表:我们认为需要有松树,因为松脂是从松树上流出来的。
小组 2 代表:还需要天气热,这样松脂才能流出来。
小组 3 代表:要有苍蝇和蜘蛛,它们正好在那里相遇。
师:大家说得都很对。
那老师来总结一下,琥珀的形成需要有松树分泌出大量的松脂,天气炎热,苍蝇和蜘蛛正好在松脂旁相遇,松脂不断滴落,把它们包裹起来,经过漫长的时间和一系列的地质变化,最终才形成了琥珀。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课堂实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课堂实录
通过本课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并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走到学生中间,倾听他们的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并且贴近学生成为他们喜欢的伙伴和合作者。
这
样的活动不仅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还可以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师: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生:我们学会了如何通过自主研究和交流来深入理解文本。
生:我们了解到作者在文本中使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文本更加生动形象。
生:我们学会了如何在讨论中尊重他人的观点,同时也表达自己的看法。
师:很好,你们的总结很到位。
通过今天的研究,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如何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思考。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保持这种积极的研究态度。
(七) 再次欣赏录音,感受故事情节。
使用微机将录音和画面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整体印象。
录音也可以作为感情朗读的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情感表达。
(八) 练有感情的朗读。
指导学生如何朗读并表达情感,培养语感,加强情感熏陶。
这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九) 拓展研究(课后作业)。
《琥珀》教学实录
《琥珀》教学实录琥珀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宝石,它具有独特的美丽和艺术价值,是人们心目中的珍宝。
在教学中,通过对琥珀的介绍和展示,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宝石的形成过程、特点及文化内涵,增强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审美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堂以“琥珀”为主题的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1. 了解琥珀的来源、形成过程和特点;2. 探讨琥珀在文化和艺术中的价值;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其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班级:高中艺术班;2. 教具:琥珀样本、琥珀饰品、图片资料等;3. 教材:《宝石学导论》等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琥珀的特点和来源,引导学生思考琥珀为何会成为珍贵的宝石,激发学生对琥珀的兴趣。
同时,展示琥珀样本和饰品,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琥珀,感受其独特的美丽和光泽。
第二步:了解琥珀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向学生介绍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包括琥珀是由树脂化石化而成的天然宝石,其颜色、透明度和含气体的特点等。
让学生了解琥珀的独特之处,并与其他宝石进行比较。
第三步:探索琥珀的文化价值教师引导学生探讨琥珀在文化和艺术中的重要性,包括古代琥珀的用途、代表的意义以及琥珀饰品在当代的艺术价值等。
通过展示琥珀饰品的设计和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琥珀在工艺品制作中的应用,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第四步:实践与表达学生通过观察琥珀样本和饰品,选择自己喜爱的琥珀饰品进行描绘和表达。
可以使用素描、水彩等不同媒介,展示学生对琥珀的观察和理解,同时引导他们表达自己对琥珀的情感和想象。
第五步:总结与展示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学生的作品和感想。
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激发课堂氛围,加深对琥珀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琥珀的世界,拓展对宝石及艺术的兴趣和理解。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琥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拓展了对宝石的知识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通过实践和表达,学生培养了观察和表达能力,增强了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课堂实录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课堂实录今天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第一节课,老师为我们讲解了“琥珀”的知识。
下面是课堂实录。
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琥珀是什么吗?学生1:不知道。
学生2:听说是一种石头。
老师:琥珀其实是一种化石,是树脂经过几千年的时间形成的。
它的颜色有浅黄、深黄、红色等,还可以有昆虫和植物等内部结构。
学生3:老师,为什么会有昆虫和植物被困在里面呢?老师:这是因为古代树木产生的树脂很黏稠,昆虫和植物一旦落在上面就会被粘住,然后被封在树脂里,形成琥珀。
学生4:老师,琥珀的硬度怎么样?老师:琥珀的硬度很低,只有2-3,你们认为比它硬的物品有哪些?学生5:石头?学生6:金属?老师:对,石头的硬度一般在5-7之间,金属的硬度更大。
所以我们一定要小心保护琥珀,避免刮擦和碰撞。
学生7:老师,琥珀还可以做成什么样子的工艺品?老师:琥珀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比如手串、戒指、耳环、项链等。
其实,世界上很多古代文明都非常喜欢琥珀,会用它来装饰自己的生活。
学生8:老师,琥珀有什么功效?老师:琥珀有舒缓安神、消炎止痛、防辐射等功效,也可以作为护身符佩戴,挂在床头可以带来好运。
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些都是传说,不能信以为真。
学生9:老师,我听说琥珀也可以测试真假,是真的吗?老师:琥珀的确可以测试真假,这是因为它带有静电,可以吸附细小的灰尘和头发。
如果是真正的琥珀,它会发出青色或黄色的光芒,并且不断地吸附小物件。
今天的课堂十分生动有趣,学生们对琥珀这种化石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老师的引导下,大家逐渐了解了琥珀的性质、功效以及制作工艺,不仅提升了知识,也拓宽了视野。
在课堂上,老师还为我们带来了一些真实的琥珀样本,让我们亲自观察和感受。
我们看到了琥珀里面装满了昆虫、植物和其他小物件,这些古老的生命形态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远古时期的故事,让我们相当震撼和感动。
老师还告诉我们,琥珀除了在手工艺品制造和饰品制作中被广泛使用,它也是一种重要的科研材料。
《琥珀》课堂实录(二)
《琥珀》课堂实录(二)6月14日,2022年课改中国行(重庆两江)精品教研会,徐颖老师执教《琥珀》。
《琥珀》课堂实录(一)板块三:琥珀形成过程师:有一个同学也像你们一样,认真去预习了这篇课文,提出了很多问题,并解决了。
他觉得自己非常非常喜欢这篇课文,于是他就有了一个想法。
播放微课:爷爷,《琥珀》这篇课文好有意思,我决定了我要买一块和故事里一模一样的琥珀送给您做生日礼物。
可是,爷爷听了以后却笑了。
可是爷爷听了以后却笑了笑,爷爷这样说:“谢谢你,但是你要想一想,世界上真的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琥珀吗?这个故事是真的吗?”师:爷爷的疑问,你听清了吗?爷爷提出了两个问题,请读。
生读。
师:你怎么想?马上有学生举手了。
师:你想好了?(停顿)其实刚才的小朋友有点懵。
我建议你仔细思考之后再举手。
因为你要去生:发现依据。
师:其实爷爷也发现了问题。
爷爷发现他提出的问题和你们一样,都是针对部分的。
爷爷建议他读一读课后的第2题,找一找答案。
生读课后第2题。
师:这个问题是针对部分的还是全文的?请你们去阅读全文,发现依据。
这一次读,徐老师给大家一个建议。
我们不要抓一段跳一段,不能喜欢哪一段读哪一段。
这样你发现的依据完整吗?师:要发现依据,老师建议大家要完整读。
板书:完整读师:就请你们快速浏览课文,去想象琥珀的形成过程。
师:他的学习习惯好,他在勾句子。
师: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生: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师打断了学生的话:我们要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我看你开始读了,我就有点担心。
生:很久很久以前,一滴松脂滴了下来,把一只苍蝇包在了里面。
松脂又继续滴下来,把原来的包住了。
谁也没想到,一只蜘蛛和一只苍蝇被包在了这里面。
之后,水淹没了这片古老的森林。
琥珀被压在沙子下,经过高压。
又经过了几千年,海水把琥珀和沙子冲到了岸边,形成了一块琥珀。
师:很不容易,课文那么长。
他从课文中选取了他认为是依据的信息,把他变成了一段话。
其他同学想一想,你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觉得需要不讲的,或者你觉得重要他没讲到的信息?我们再请一位同学。
部编版四下《琥珀》课堂实录
部编版四下《琥珀》课堂实录一块琥珀的科学和诗之旅——部编版四下《琥珀》课堂实录一、导入新课师:孩子们,我们已经读过课文了,关于琥珀,你现在知道了哪些信息?生:琥珀是松脂形成的。
生:松脂球先是软松脂,后来变成硬树脂,再变成化石。
生:琥珀形成需要很多年的时间。
师: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是在课堂上学了《琥珀》,从此很长的时间里,每次走在河边的沙滩上都脱掉鞋子,特别希望脚板会踩到一个硬硬的东西。
我希望,我的运气好到能够踩到一块琥珀。
当然,我一直没有如愿,因为琥珀真的太神奇了。
神奇到,可遇,不可求。
今天,我们随着课文,去感受琥珀的神奇和美丽。
二、推测:感受琥珀形成的神奇师:刚才我们交流了和琥珀有关的知识,这些知识,都不是人们亲眼所见,而是科学推测的结果。
什么是推测?屏显: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师:让我们开启科学推测之旅。
跳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和屏幕提示,推测这块神奇琥珀的形成过程。
屏显:如果,没有的树林,就不会有;没有的海,就不会有。
生:如果没有长着许多高大松树的树林,就不会有那么多流着汗水的松树。
师:你把松脂比喻为松树的汗水,形象生动。
生:如果没有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的海,松脂球就不会被埋在泥沙里。
师:我们一起读——屏显:地点刚刚好,这——真是一块神奇的琥珀!师:我们形容一件事情刚刚好,我们会说“天时地利”,我们刚才关注了这块琥珀形成的地利,现在,我们来关注天时。
屏显:如果,不是夏天,就没有的太阳;不是晌午,就没有的太阳光;没有热辣辣的太阳光,就没有的松脂;如果,那个小苍蝇没有,就没有引来蜘蛛的捕食;如果那个蜘蛛提前一分钟扑过去,也就不会发生;生:如果不是夏天,就没有暖暖地照着大地的太阳。
生:如果不是晌午,就没有热辣辣的太阳光。
师:晌午是什么时候?生:中午。
师:说正午更合适。
正午就是十二点钟,一天中太阳最毒辣的时刻。
生:如果没有热辣辣的太阳光,就没有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就没有源源不断地滴下来的松脂。
琥珀课堂实录王玲湘三篇
琥珀课堂实录王玲湘三篇琥珀课堂实录王玲湘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12个生字,理解“琥珀、飒飒、拂拭、热辣辣、前俯后仰、淹没、澎湃、黏稠、推测、松脂等词语。
2.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3.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的默读、朗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学法引导(一)教师教法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并媒体,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二)学生学法读、思、画、议、批注、交流。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
3.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二)难点理解科学家想象的依据。
(三)疑点这块琥珀对于研究昆虫有何价值呢?(三)解决办法讨论、交流并媒体(琥珀的图片、动画显示形成过程)和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一)教师活动设计1.组织学生阅读、思考、讨论、交流。
2.借助电教媒体帮助学生理解。
(二)学生活动设计1.自学、讨论、交流。
2.感情朗读课文。
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质疑揭题,板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谁发现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和同学。
(2)边读边画出带生字的词,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3)思考:琥珀是什么?课文讲了有关琥珀的哪些内容?琥珀有何特点?2.小组内讨论交流。
3.集体交流。
(1)自己拿不准的字音或不理解的词虚心向班上任何一位同学请教,答对者给小组加分,激励同学自学、上进的意识,增强小组荣誉感。
在同学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2)第3个思考题,小组议答,全班交流。
(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
《琥珀》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琥珀》课堂教学实录片断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琥珀》。
在开始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见过琥珀吗?生 1:老师,我在博物馆里见过!生 2:我在电视上看到过。
师:那大家对琥珀有什么样的印象呢?生 3:琥珀很漂亮,里面好像有东西。
师:没错,琥珀通常是透明或半透明的,而且里面常常包裹着一些小生物或者植物。
那你们想不想知道琥珀是怎么形成的呢?生(齐声):想!师:那好,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给我们介绍琥珀的形成过程的。
(学生开始朗读课文)师:读完了课文,谁能来说一说琥珀形成需要哪些条件?生 4:要有松脂。
师:很好,还有呢?生 5:还要天气热,老松树才能渗出松脂。
师:对,这是很重要的条件。
那还有吗?生 6:要有苍蝇和蜘蛛。
师:没错,那它们是怎么被包裹在松脂里的呢?生 7:蜘蛛想扑向苍蝇,结果刚好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把它们都包住了。
师:说得非常好!那这滴松脂把它们包住以后,又发生了什么呢?生 8:松脂继续滴下来,最后变成了一个松脂球。
师:很棒!那这个松脂球要变成琥珀,还需要经历什么呢?生 9:要经过很长很长时间,还要被埋在地下。
师:对,时间非常漫长。
那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松脂球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生 10:里面的水分会挥发掉,松脂球会变得越来越硬。
师:非常准确!同学们,我们来想象一下,在几千万年甚至几亿年的时间里,这颗松脂球一直静静地躺在地下,经历着各种变化,最终变成了珍贵的琥珀。
这是多么神奇的过程啊!师:那现在我们再来仔细读一读描写苍蝇和蜘蛛被包裹住的那一段,看看作者是怎么把这个瞬间写得这么生动的。
(学生再次朗读相关段落)师:谁来说说,作者用了哪些方法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当时的情景?生11:作者用了很多动词,比如“扑”“伸”“爬”,让我们觉得很生动。
师:很好,还有吗?生 12:还描写了它们的样子,说苍蝇“飞累了”,蜘蛛“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通过这些生动的描写,我们好像亲眼看到了苍蝇和蜘蛛在那一瞬间的遭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琥珀》教学实录《琥珀》教学实录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琥珀的形成,价值及依据,懂得想像要科学、合理。
2.感情朗读课文。
3.培养想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要条件。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像。
教学准备:CAI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齐读课题工:琥珀2.提问:你们见过真的琥珀吗?3.你们想了解琥珀吗?你们想从哪些方面了解琥珀?(出示CAI课件)站起来,大胆地说。
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提得非常好,予明我们小朋友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聪明的孩子,也是较棒的孩子。
下面我们看这块琥珀(出示CAI课件),俗语说,无巧不成书,世界真奇妙,竟有这么巧的事,两只活蹦乱跳的动物,竟同时被一滴松脂包在里面。
这就是今天课文里要介绍的琥珀。
下面我们用自己较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看刚才哪些同学问题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自由读课文)二、学习课文1.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通过读,大家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板书:时间形成发现价值)2.好!说得非常准确。
下面我们分组合作学习,(出示CAI课件)合作要求:A 选择你们组较感兴趣的1~2个问题进行讨论学习。
B 你们组采用什么方法学习的?C 通过讨论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三、检查合作学习情况△琥珀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出示课件)天气热时间漫长松脂球松树毛琥珀苍蝇、蜘蛛地壳变化△这块琥珀是怎样发现的?海浪把琥珀冲到海岸上发现的条件——小孩发现父亲识别△这块琥珀的发现有什么价值?四、总结通过学习讨论,我们知道了琥珀的形成,发现和价值。
现在还有很多同学的问题在书上没有找到答案。
下面我们大胆地提出来,请我们班的同学解答,谁答的问题较多,,谁就是我们班的小博士,小灵通,大家想不想当?好!提问开始。
五、质疑问答,扩展知识(1)一问一答(2)大胆介绍(3)评比六、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体会和收获?七、作业(出示课件)1.课文中描写的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你是怎样想像,和大家交流交流。
2.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琥珀》教学实录篇二课例类别:部分探究学习科目:语文学段/年级:小学六年级探究时间:2课时一、探究目标认知目标:认识到《琥珀》一文中关于这块特殊的琥珀里怎样裹着两只小虫这一部分的想象不合理。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琥珀进行探究,展开合理的想象,并改写这一部分内容。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创新的意识和敢于挑战的精神。
二、探究方法及形式琥珀一文中的挂图1、2两张。
蜘蛛、苍蝇(其中之一也可)、胶水。
引导学生说、看、议、做、想、写。
三、探究过程1、说说课文作者怎样想象两只小虫被裹进松脂里师:述说师:(出示挂图1)。
边指挂图边归纳边板书。
归纳:一只蜘蛛正要捕食一只苍蝇,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两只小虫在松脂里前俯后仰地挣扎着,后来松脂不断滴下,形成了松脂球,这就是后来的这块特殊的琥珀。
板书:蜘蛛捕食苍蝇一大滴刚好落包前俯后仰2、观察图画,引导探究(1)出示主图(琥珀挂图)。
(2)引言:课文中作者的想象是根据琥珀来的。
也就是说,图上的琥珀是作者想象的依据,先有琥珀,再有课文中的想象。
同学们,认真地看图思考,看有没有疑问,认为课文作者的想象不合理。
如果有,请大胆提出来。
生:我觉得这件事太巧合了。
生:蚊子是精灵的,一大滴松脂滴下时,蚊子肯定早就跑了。
怎能那么巧,就被粘住了。
(注:我们这里,都把苍蝇叫做蚊子)师:说得好!这一点我也想到过,我们打苍蝇的时候,手一扬,苍蝇就跑了。
打苍蝇的速度就够快了。
生:蜘蛛的腿很长,捕苍蝇时离很远一跳就捕到了,怎么两只小虫中间还有一点距离。
生:松脂本来是软的,即使有一滴滴住,它们也应该逃得出来。
师:还有疑问吗?生:沉默。
(3)进一步提示引导。
刚才几位同学都谈了自己的想法。
下面根据我的提示进一步观察思考。
我从图中琥珀的整体特点、两只小虫的体形特点和腿脚四周的圆环三个方面设了几个疑问,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家边观察边思考,然后说出来。
出示小黑板(文字见下):①看琥珀的整体有什么特点?②想一想琥珀中的两只小虫的样子是“前俯后仰”地挣扎过的样子吗?③挣扎后能像图上琥珀中那样,两只小虫身上的毫毛都是张开的,清晰可见的吗?④两只小虫在松脂里挣扎,为什么只是腿脚四周有圆环,而身体的四周没有圆环呢?问题:琥珀中两只小虫从一万多年前完好地保存到现在,没有腐烂消失的原因是什么?也就是说需要什么条件?(4)学生根据上面的疑问和问题观察思考。
(5)按照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逐一讨论、交流、发言。
①师:我们先看琥珀的整体有什么特点?生:上面是平的,下边一个包。
师:说得好!上平下凸。
还有什么?生:沉默。
小结:除了上平下凸以外,整个琥珀呈不规则的长方形。
②回答小黑板上第二个疑问。
引言:课文的作者说两只小虫“前俯后仰”地挣扎。
同学们根据平时生活中的实际观察:比如苍蝇在水中、在唾液、鼻液、稀粥等一些粘稠的东西里挣扎是什么样子?生:我看过,不是图上的样子,是爬着走,翅膀没张开,成了一个黑疙瘩了。
生:我看过,不是这样的。
我也看过。
……生:图上琥珀里的两只小虫没有“前俯后仰”地挣扎过。
小结:图中琥珀里的两只小虫明显的特点是落下是什么样,较后仍然是什么样,没有“前俯后仰”地挣扎过。
课文作者的想象和实际不符,不合理。
③回答小黑板上第三个疑问。
(见上)生:不能。
(都说不能)④回答小黑板上的第四个问题。
(见上)生:它挣扎过,拔过腿。
生:我看过大人用脚和泥巴,小虫也跟人一样,和过松脂。
师:课文的作者说两只小虫在松脂里“前俯后仰”地挣扎过,为什么身体的四周没有圆环?生:身体没有陷进去。
否则,不可能只有脚那儿有圆环。
小结:脚陷身未陷,所以腿脚的四周有圆环,身体的四周没有圆环。
课文作者的想象不合理。
⑤回答小黑板上的问题。
(见上)生:封起来了,松脂里面没有空气。
师:大家说对吗?生:(意见一样。
)小结:松脂把两只小虫严密地封闭在里面,与外界隔绝,没有细菌侵入,所以不会腐烂变质。
3、做实验,说结果,证明课文作者想象不合理(1)做实验①老师说明实验方法:苍蝇和蜘蛛像图上那样放也行,只有苍蝇或蜘蛛也行。
用手捏住它的一支翅膀或者腿,注意要轻,把它放在桌子上。
从胶水瓶里倒出一大滴胶水盖住它,松开手,观察结果。
②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苍蝇、蜘蛛和胶水做实验。
(这时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兴趣十足,积极投入实验和观察。
)(2)让学生说说实验观察的结果。
(先随意说,不拘形式和内容,自由发言,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
)生:a有胶水上爬b蜘蛛爬得快,蚊子不行……(3)老师有针对性地提问,引导、总结。
①将实验结果与课文中的想象对照提出问题。
a、小虫在粘稠的东西里挣扎是向什么方向爬?b、能向上爬吗?c、能像文中所说“前俯后仰”地挣扎吗?生:他们头在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爬,没有“前俯后仰”。
生:不能向上爬。
师:大家看的都是这样吗?生:(齐答“是”)小结:实验证明,小虫在粘稠的东西中挣扎只能沿着物体的表面向外的某一方向爬,不会向上爬被封闭起来,挣扎的动作不是“前俯后仰”。
作者的想象与事实不符,不合理。
②将实验结果与图中琥珀对照提问。
a、实验证明能保持图上琥珀中的落下是什么样?挣扎后仍然是什么样吗?b、能像图上那样两只小虫身上的毫毛都是张开的,清晰可见的吗?生:我看到苍蝇的翅膀没有张开。
师:没有张开,翅膀怎样了?生:贴在身子上,跟身体贴在一起,腿还在爬。
生:不是原来的样子,成个疙瘩了。
师:大家看到的都是这样吗?生:是。
小结:实验证明,小虫在粘稠的东西里挣扎,翅膀、腿贴在身上,毫毛也贴在主体上。
作者的想象和实际不符,不合理。
4、分析松脂的粘稠度,证明作者的想象不合理(1)分析松脂的粘稠度。
引言:我们的实验是用胶水,那么松脂到底比胶水稠还是稀呢?我们看看图上的琥珀里两只小虫腿脚四周的圆环就知道了。
生:(马上说)松脂稠些。
师:为什么?生:我看过桃树脂很稠,粘手。
生:松脂稠些。
胶水粘住蚊子,蚊子活动,但在松脂里不能动。
生:不是不能动,它的腿就动了的,就是拔不出来,那圆环就是它拔腿时留下的。
很稠,稠得起波圈,波圈散不去。
师:很好。
会分析,大家说是不是呀?生:(回答)是。
小结:我们可以从琥珀中两只小虫腿脚四周的波圈(圆环)得知,那是一种很稠的松脂,稠到小虫使劲动弹后腿脚四周隆起波圈,而波圈不能散平的程度。
如果像胶水一样,波圈就散平了。
如果像作者的想象,两只小虫在这样稠的松脂里挣扎,四周应该有圆环。
可见作者的想象与实际不符,不合理。
(2)进一步引导思考。
我们已经知道松脂很稠。
这样稠的松脂压住两只小虫,小虫能挣扎到松脂中间去吗?生:不能。
师:不能到中间,两只小虫将会怎样?生:会爬到边上去。
师:要注意,是松脂压住它们,不是胶水,如果是胶水,小虫会爬到边上去。
好稠的松脂,小虫的脚陷进去,拔都拔不动。
生:不会到边上,会压在松脂下面。
小结:会压在松脂和树体之间。
这样不与空气隔绝,树皮和木质中有空气,小虫会腐烂或者留下残骸,松脂和松树分离,有万年的经历,残骸也没有了。
可见作者的想象不合理。
5、引导观察图上琥珀的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方法:看、议、想、结。
(1)启发学生敢于挑战和创新的精神。
现在我们明白了,同学们说说德国作家柏吉尔的想象合理吗?(生:不合理)我们敢不敢和柏吉尔挑战?(生:敢)能不能让我们来想象,使这块琥珀里如何裹着两只小虫的想象科学合理。
(生:能)(2)引导观察,展开想象。
①看琥珀的整体形状特点。
师:从整体上看,琥珀的形状上平下凸,呈不规则长方形,你想到了什么?生:我想到这块琥珀是从树上一个窝里出来的。
不然怎么会下面一个包。
师:想得好!合理。
谁还想到了什么?生:我想蚂蚁把树啃了个窝。
师:有想像力。
生:我想那地方有虫,啄木鸟啄木虫给那儿啄了个窝。
师:好,真会想!生:我想是什么东西上到树上弄了个窝。
师:行。
管它什么东西,都可以想。
生:我想树皮掉了,松脂流到窝里去。
师:想得很好!不受伤。
松脂是不会流出来的,就像人身上破了,会流血一样。
我想啊,这个树干肯定是平着的,不然琥珀为什么会上平下凸。
小结。
凸从凹出,可知松脂是从松树的凹处脱离出来;可知松树受伤了,一块树皮没了,松脂淌进凹处。
②看两只小虫的形态特点想象。
师:我们再来看两只小虫的形态特点,你想到了什么?生:我想到了蜘蛛要吃蚊子。
师:是要吃苍蝇。
可怎么没吃到?怎么被粘住了?生:那地方有松脂,把它们粘住了。
师:可见两只小虫没来之前就有松脂,是吗?生:是。
师:那么,这两只小虫是一起来的吗?生:有说是,有说不是。
师:请说是的谈谈你的理由。
生:我想它们一起跳进了松脂里。
师:请说不是的谈谈你的理由。
生:我想不会那么巧,一起跳进松脂里。
肯定是苍蝇先落进去,它当是水了,想喝水。
后来被蜘蛛看到了,去吃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