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化系统管理制度
新版GMP计算机化系统管理制度
计算机化系统管理制度目的:规范我公司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的计算机化系统管理,确保其运行稳定、准确、真实、可靠,计算机化系统代替人工操作时,不会对产品的质量、过程控制和其质量保证水平造成负面影响,不增加总体风险。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我公司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的计算机化系统管理。
职责:公司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均应详细了解本规程。
规程:1.计算机化系统定义由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以及相关外围设备组成的,可执行某一功能或一组功能的体系。
2.计算机系统分类2.1 A类:嵌入式计算机系统2.1.1 现场安装的智能化传感器、显示仪(嵌入式计算机)温度、压力、流量、风速、转速、PH、电导率等在线仪表。
2.1.2 现场安装的智能化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嵌入式计算机)温控仪、压力控制器、带调节信号、报警信号等智能仪表。
2.1.3 电子衡器、数显式检验检测仪器、测试工具等离线仪表。
2.2 B类:工业过程控制类计算机2.2.1 HMI+PLC控制系统生产工艺设备(粉碎机、制粒机、混合机、压片机等)。
纯化水系统、空压机系统、真空泵系统等。
2.2.2 IPC工业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IO接口(工业控制总线)+输入辅出信号。
2.2.3 DCS系统集散(分布)式控制系统,工厂级过程自动化控制。
计算机+系统网络+计算机+工业总线+现场控制器+IO。
接口+输入输出信号组成2.2.4 SCADA系统分布式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它集中了PLC系统的现场测控功能和DCS系统的组网通讯能力两大优点,性价比高,主要用于大系统、大量、甚至远程数据的采集和监控。
2.3 C类:检验数据处理类计算机实验室设备计算机控制/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系统,如:HPLC(液相)、GC(气相)、IR (红外光谱)、UV(紫外)、CDS色谱下作站等。
2.4 D类:办公及管理类计算机个人电脑(包括:生产质量管理、文件记录管理、人员培训管理)、GMP质量管理系统、ERP类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等。
计算机化系统管理制度
计算机化系统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我们的生产和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计算机化系统管理制度是管理者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制度。
其主要目的是确保计算机化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加强信息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保护信息安全等。
本文将就计算机化系统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实施步骤、管理流程、管理控制和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探讨,以期为广大管理者提供参考。
二、制定过程计算机化系统管理制度在公司的制定过程中应有以下步骤:1、明确制度的制定目的和基本原则。
2、组建制定指导小组、制订纲要方案和编制细则。
3、召开制定计算机化系统管理制度意见听取会,征求广泛意见,并对制度条文进行逐一讨论。
4、制订定稿,经审批后正式发文实施。
三、实施步骤作为一项管理制度,计算机化系统管理制度的实施是极其重要的。
其主要步骤如下:1、指定专人负责制度的实施任务、培训和宣传工作,确保管理人员和使用者能正确理解和遵守制度。
2、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操作,加强对系统使用者的监督和管理,避免在使用系统时出现错误、违章、失误等行为。
3、召开专题会议,对系统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并提出改进措施。
4、及时开展培训工作,提高系统操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管理技能,加强对使用者的技术培训,确保用户正确使用系统。
四、管理流程计算机化系统管理制度的实施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化系统接收阶段:系统使用前,应最先进行总体规划。
2、计算机化系统整合阶段:组织系统开发,引入数据、人员和课程,同时建立实施计划。
3、计算机化系统操作阶段:系统投入使用后,应加强监督,确保系统的稳定性。
4、计算机化系统维护阶段:系统运行期间,不断对系统进行评估和维护。
五、管理控制计算机化系统管理制度的管理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使用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把使用者的错误行为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2、建立反馈机制,对用户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进行快速处理,及时纠正问题。
3、对系统进行评估和维护,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药店药房计算机系统管理制度
药店药房计算机系统管理制度
1、目的:加强计算机使用管理,防止资料损失及中毒。
2、适用范围:本药店接触计算机人员。
3、内容:
3.1由系统管理员独家授予其他有关人员的系统操作权限并设置密码,任何人不得越权操作。
3.2系统管理员根据人员岗位的质量工作职责,设置相应岗位权限,不得越权、越岗。
3.3系统管理员有权根据各部门人员配置的变化而收回或更改相关人员的系统操作权限。
3.4人员规定:严格控制非操作人员对本系统的使用,各种业务应严格遵守业务流程工作,各工作站点设专项录入负责人员,其它人员不得随意操作录入数据,防止非授权操作可能带来的数据丢失和破坏。
3.5定检规定:各种设备应执行定期检查、维护工作,并定期对有关数据进行备份。
3.6计算机异常处理:如果软件发生异常应先检测操作系统、参数文件等是否正常。
如果是硬件故障应及时进行硬件修理和更换。
3.7所有计算机存档至少保存5年。
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制度
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公司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保障公司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各单位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工作,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数据等方面的管理。
三、管理职责(一)信息化管理部门的职责1、负责制定和完善公司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
2、负责公司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
3、负责公司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等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和维护。
4、负责公司数据的备份、恢复和安全管理。
5、负责组织公司员工的计算机信息化培训和技术支持。
(二)各部门的职责1、负责本部门计算机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2、负责本部门业务数据的录入、整理和备份。
3、遵守公司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制度,配合信息化管理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四、计算机硬件管理(一)计算机设备的采购1、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提出计算机设备采购申请,经信息化管理部门审核后,按照公司采购流程进行采购。
2、采购的计算机设备应符合公司的技术标准和业务需求,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质量保证。
(二)计算机设备的验收1、新采购的计算机设备到货后,由信息化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共同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验收内容包括设备的型号、配置、数量、外观、性能等方面。
(三)计算机设备的使用1、员工应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计算机设备,不得擅自拆卸、更改设备配置或安装未经许可的软件。
2、计算机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保持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
(四)计算机设备的维修1、计算机设备出现故障时,使用部门应及时向信息化管理部门报告,由信息化管理部门安排维修。
2、对于无法修复的设备,按照公司资产管理制度进行报废处理。
五、计算机软件管理(一)软件的采购1、公司统一采购的软件,由信息化管理部门根据公司需求进行选型和采购。
2、各部门因工作需要自行采购的软件,应经信息化管理部门审核后,按照公司采购流程进行采购。
门店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制度(四篇)
门店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制度1. 系统安全管理1.1 硬件安全管理门店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安全管理是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的重要环节。
硬件包括计算机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
为确保硬件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需要制定以下管理制度:1.1.1 设备管理:门店计算机系统的设备应统一标识、编号,并建立设备档案。
每个设备都应有专人负责,负责设备的保管、维护和定期检查。
设备应放置在安全的地方,防止丢失和被损坏。
1.1.2 定期维护:门店计算机系统的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检修,包括清洁、更新驱动程序、检查硬盘和内存等。
维护工作应记录在维护日志中,以备查验。
1.1.3 数据备份:门店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备份是防止因设备故障或人为错误导致数据丢失的重要保障措施。
应定期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存储在安全的地方。
备份数据应定期检查并更新。
1.2 软件安全管理门店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安全管理是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的重要环节。
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防病毒软件等。
为保障软件的安全,需要制定以下管理制度:1.2.1 软件安装和升级:门店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应由专人安装和升级。
不得随意安装未经授权的软件,以免带来安全隐患。
软件的安装和升级应记录在软件安装和升级清单中。
1.2.2 软件授权管理:门店计算机系统的软件使用应有授权手续,不得使用盗版软件。
应建立软件授权档案,并定期检查软件的使用情况。
1.2.3 防病毒管理:门店计算机系统应安装并定期更新防病毒软件,以确保系统的安全。
防病毒软件的病毒库应随时保持最新。
1.3 网络安全管理门店计算机系统的网络安全管理是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保障网络的安全,需要制定以下管理制度:1.3.1 网络拓扑设计:门店计算机系统的网络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拓扑设计,确保网络的通畅和安全。
1.3.2 访问控制管理:门店计算机系统的网络应设置访问控制,分配用户权限和密码,并定期更新密码。
办公室管理制度:公司计算机管理制度
办公室管理制度:公司计算机管理制度引言概述在现代企业中,计算机已经成为办公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为了保障公司数据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公司需要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公司计算机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及具体内容。
一、设备管理1.1 硬件管理:公司需要对所有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包括购买、维护、更新等。
1.2 软件管理:对所有计算机安装的软件进行管理,确保合法授权、安全性。
1.3 设备清单:建立公司计算机设备清单,包括设备型号、配置、使用人员等信息,便于管理和维护。
二、网络安全2.1 防火墙设置:建立防火墙保护公司网络安全,防止恶意攻击。
2.2 权限管理:设定不同员工的权限,避免未授权人员访问公司重要信息。
2.3 定期检查:定期对公司网络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并解决潜在安全隐患。
三、数据备份3.1 自动备份:建立定期自动备份公司数据的机制,避免数据丢失。
3.2 离线备份:将重要数据备份到离线设备,防止网络攻击导致数据丢失。
3.3 灾难恢复计划:建立灾难恢复计划,确保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快速恢复。
四、员工培训4.1 安全意识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4.2 使用指南:提供员工计算机使用指南,包括常见问题解决、操作规范等。
4.3 紧急处理:培训员工在计算机出现问题时的紧急处理方法,减少损失。
五、监督管理5.1 日志记录:建立计算机使用日志记录,监控员工计算机使用情况。
5.2 违规处理:对违反公司计算机管理制度的员工进行相应处理,确保制度执行。
5.3 审查更新:定期审查公司计算机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和改进。
结语公司计算机管理制度是保障公司数据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
通过完善的设备管理、网络安全、数据备份、员工培训和监督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公司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确保公司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
计算机化系统管理制度
计算机化系统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化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确保计算机化系统的安全、可靠、有效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使用计算机化系统的部门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办公自动化系统、生产控制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
三、职责分工(一)信息技术部门1、负责计算机化系统的规划、建设、维护和升级。
2、制定和执行计算机化系统的安全策略,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
3、对计算机化系统的用户进行培训和技术支持。
(二)使用部门1、负责本部门计算机化系统的日常使用和管理。
2、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使用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及时向信息技术部门报告系统故障和问题。
(三)安全管理部门1、监督计算机化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检查安全策略的执行情况。
2、对计算机化系统的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四、系统的采购与开发(一)需求评估在采购或开发计算机化系统之前,使用部门应根据工作需要,对系统的功能、性能、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需求评估,并形成书面报告。
(二)供应商选择信息技术部门应根据需求评估报告,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技术实力的供应商。
在选择供应商时,应综合考虑其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价格等因素。
(三)系统开发如果需要自行开发计算机化系统,应成立专门的开发团队,制定详细的开发计划,并按照软件工程的规范进行开发。
在开发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测试和质量控制,确保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四)验收计算机化系统采购或开发完成后,应由信息技术部门组织使用部门和相关专家进行验收。
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五、系统的使用与操作(一)用户账号管理1、每个用户应拥有唯一的账号和密码,密码应定期更换,且不得泄露给他人。
2、新用户入职或用户岗位变动时,应及时申请或调整账号权限。
(二)操作流程使用部门应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并对用户进行培训,确保用户能够正确、熟练地操作系统。
计算机化系统管理制度
1. 目的:规范公司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的计算机化系统管理,确保其运行稳定、准确、真实、可靠,计算机化系统代替人工操作时,不会对产品的质量、过程控制和其质量保证水平造成负面影响,不增加总体风险。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我公司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的计算机化系统管理。
3. 责任:工程部、质量部、生产部、质量部。
3.1工程部:从技术角度完成供应商审计工作,包括供应商技术能力评估、软件开发标准及软件测试能力审核、程序编制人员的资格审定、硬件开发及制造能力评估等。
3.1.2负责与设备集成在一起的计算机化系统(常见PLC系统)的日常监督管理;维护、维修相关事谊。
3.1.3负责对计算机化系统的评估、设计、验证、安装和运行等方面进行培训和指导。
3.2质量部QA:评估、规划、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验证、维护、检查、改造、报废和更新及供应商审计等工作,并在计算机化系统使用及维护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
监督其他部门对计算机化系统的使用、维修、维护是否符合标准,负责计算机化系统验证过程的监督和控制,确保计算机化系统始终处于验证要求的状态。
3.3行政部、质量部、生产部等使用部门;相关的计算机化系统,明确所有使用和管理计算机化系统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接受相应的使用和管理培训。
3.3.2参与本部门的计算机化系统软件的评估、规划、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验证、维护、检查、改造、报废和更新及供应商审计等工作,并在计算机化系统使用及维护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
3.3.3接受监督部门对相关的计算机化系统的监督。
4. 内容:4.1计算机化系统定义由一系列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以及相关外围设备组成的,以满足特定的功能如可执行某一功能或一组功能的体系。
是指在适宜的计算机系统的基础上,将这种系统与具体的工艺或操作相结合,实现最终管理和控制目标的系统。
见下图1:(图1)4.2计算机化系统管理原则4.2.1计算机化系统代替人工操作时,应当确保不对产品的质量、过程控制和其质量保证水平造成负面影响,不增加总体风险。
计算机化系统管理规程
计算机化系统管理规程计算机化系统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节目的和依据1.1 目的本文档旨在规范计算机化系统管理的各项工作,保障计算机化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并保护计算机化系统中的数据安全。
1.2 依据本文档制定的依据有: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和公司内部相关管理制度。
第二章计算机化系统管理基本原则第一节安全性原则2.1 数据安全确保计算机化系统中的数据安全,包括数据的备份、灾备恢复、权限分配等措施。
2.2 系统安全采取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措施,保障计算机化系统的网络和服务器安全。
第二节效率原则2.3 运维管理定期对计算机化系统进行巡检、维护和升级,防止系统故障和性能下降。
2.4 用户支持及时解决用户在使用计算机化系统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优质的用户支持服务。
第三节合规原则2.5 法律法规遵从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计算机化系统管理的合规性。
2.6 数据保护对个人信息和敏感数据进行保护,遵守相关隐私政策。
第三章计算机化系统管理职责分工第一节管理组织结构3.1 计算机化系统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组织、协调、推进计算机化系统的管理工作。
3.2 相关部门合作与各业务部门合作,积极配合解决计算机化系统管理中的各类问题。
第二节工作职责3.3 系统运维人员负责计算机化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包括系统巡检、补丁升级、性能优化等。
3.4 安全管理员负责计算机化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防火墙配置、漏洞扫描、权限控制等。
3.5 数据管理员负责计算机化系统中数据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包括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数据清理等。
第四章计算机化系统管理流程第一节运维管理流程4.1 巡检和监控定期进行计算机化系统的巡检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2 维护和升级针对计算机化系统的补丁升级、软件升级和硬件升级进行规范管理。
第二节安全管理流程4.3 安全策略制定制定和完善计算机化系统的安全策略和措施,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4.4 安全事件响应建立安全事件响应机制,及时处理和跟踪计算机化系统中的安全事件。
计算机系统规章制度
计算机系统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作,保护系统数据和信息的安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计算机系统的使用管理。
第三条计算机系统管理员负责本规章制度的执行和管理。
第四条所有使用公司计算机系统的员工必须遵守本规章制度,不得违反规定。
第五条未尽事宜,由计算机系统管理员负责解释。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的使用第六条员工在使用计算机系统前,必须经过系统管理员的授权和培训。
第七条员工不得擅自修改计算机系统的配置和设置,如有需要,需向系统管理员申请操作权限。
第八条员工不得随意下载、安装第三方软件,以免引起系统安全问题。
第九条员工使用USB设备需经过系统管理员审核,禁止使用未经审核的USB设备连接到公司计算机系统上。
第十条员工禁止私自在公司计算机系统上进行网上购物、观看视频、玩游戏等非工作相关的活动。
第十一条员工使用计算机系统的权限应该按照工作需要进行分配,不得擅自冒用他人账号。
第三章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第十二条员工必须严格遵守计算机系统的登录和退出规定,不得泄露个人登录密码和账号。
第十三条员工在使用计算机系统时,不得向外部发送公司机密信息,不得用公司计算机系统访问非法网站。
第十四条员工不得擅自查看、修改和删除系统文件,禁止对系统进行恶意攻击或造成系统崩溃。
第十五条保密制度是公司计算机系统的重要规定,员工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保护公司数据和信息安全。
第十六条员工在处理公司数据时,应当做好备份工作,以免数据丢失或损坏。
第十七条发现系统漏洞或安全问题,员工应及时向系统管理员报告,不得私自处理。
第四章计算机系统的维护第十八条员工在使用计算机系统时,应当爱护公司设备,不得随意拆卸或修改硬件。
第十九条员工应当按照计算机系统管理员的要求,进行系统定期维护和更新。
第二十条员工在使用计算机系统时,应当及时清理垃圾文件和电脑垃圾,保持系统运行顺畅。
第二十一条员工在遇到系统故障或问题时,应当及时向系统管理员求助,不得私自处理。
门店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制度(4篇)
门店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门店计算机系统的使用和管理,保障门店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门店的运营效率以及信息化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门店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门店计算机系统是指门店内用于处理和管理业务操作的计算机设备和软件等相关资源。
第四条门店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原则是科学、规范、高效、安全。
第五条门店计算机系统的管理任务是实现对门店计算机设备、软件和数据的全面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信息安全。
第二章设备管理第六条门店计算机设备的配置、管理和维护应按照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进行。
第七条网络设备的配置、管理和维护应保证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八条门店计算机设备的使用人员应严格遵守设备使用规范,合理使用设备资源。
第九条门店计算机设备的维护应及时有效,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条损坏的门店计算机设备应及时报修或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软件管理第十一条门店计算机软件的购买、安装、卸载和授权应按照合法途径进行。
第十二条门店计算机软件的使用人员应按照软件使用规范进行操作,不得随意安装或卸载软件。
第十三条门店计算机软件的维护和升级应按照规定流程进行,确保软件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第四章数据管理第十四条门店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应按照规定进行备份和存储,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十五条门店计算机系统的数据使用应按照授权和权限进行,不得随意删除、修改或泄露数据。
第十六条门店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查询和统计应按照规定的权限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五章安全管理第十七条门店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管理包括防火墙设置、病毒查杀、入侵检测等措施。
第十八条门店计算机系统的登录帐号和密码应定期更换,不得泄露给他人使用。
第十九条门店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漏洞应及时进行补丁修复,防止被非法入侵。
第六章监督检查第二十条门店计算机系统的管理需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整改。
第二十一条门店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工作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制度
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加强信息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内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建设、管理和使用、信息资源及安全的管理和保护。
第三条本单位领导承担最终责任,将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任期内对本制度负责。
第四条为了统一、规范和加强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工作,建立本单位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制度,加强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提高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水平,构建和谐、稳定的信息管理环境。
第二章组织领导第五条本单位建立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委员会,由单位领导组成,负责制定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政策和规划,对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和指导,促进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全面落实。
第六条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立信息化科,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建设管理工作,实施网络程序的维护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
第七条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领导成员是办公室负责人,负责日常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委员会工作的具体落实。
第八条本单位各部门、处室等相关负责人应当全面贯彻执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委员会的各项决定和要求,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安全运行和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第九条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要定期向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委员会进行情况汇报和工作交流,发现问题应当及时提交给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委员会解决。
第十条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委员会成员应当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参与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工作,确保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落实。
第三章管理体系第十一条本单位建立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完善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网络,推动信息资源的集中利用和保护,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第十二条本单位制定计算机使用与管理规定,规范计算机信息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本单位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网络的技术监控,提高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网络的运行效率,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网络的稳定、安全。
计算机系统管理制度医药公司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药公司计算机系统的管理,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医药公司业务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药公司内部所有使用计算机系统的员工及相关部门。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行业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管理原则第四条安全性原则:确保计算机系统数据安全,防止病毒、黑客攻击,保障公司信息资源不受侵害。
第五条可靠性原则:保证计算机系统稳定运行,降低故障率,提高系统可用性。
第六条效率性原则:优化计算机系统配置,提高数据处理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第七条经济性原则:合理配置资源,降低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第八条可维护性原则:确保计算机系统易于维护,降低维护成本。
第三章计算机系统管理制度第九条计算机系统使用管理9.1 员工使用计算机系统前,应接受公司计算机系统使用培训,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9.2 员工应遵守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活动。
9.3 员工不得擅自更改计算机系统配置,如需修改,需经相关部门审批。
9.4 员工不得将个人设备接入公司网络,防止病毒传播。
第十条计算机系统数据管理10.1 公司建立数据备份制度,定期备份重要数据,确保数据安全。
10.2 员工应妥善保管个人数据,不得泄露公司机密信息。
10.3 公司建立数据恢复制度,确保数据丢失后能及时恢复。
第十一条计算机系统维护管理11.1 公司设立专门的计算机维护人员,负责计算机系统的日常维护。
11.2 维护人员应定期检查计算机系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1.3 维护人员应定期更新计算机系统软件,确保系统安全。
第十二条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制度12.1 公司设立网络安全管理员,负责网络安全管理。
12.2 网络安全管理员应定期对网络进行安全检查,防范黑客攻击。
12.3 公司对员工进行网络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12.4 公司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
计算机化系统管理制度
计算机化系统管理制度计算机化系统管理制度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计算机化系统的管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合规性,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保障信息和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二、管理目标和原则⒈管理目标⑴提供稳定、安全、高效的计算机化系统服务。
⑵确保计算机化系统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
⑶保障信息和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⑷有效地管理计算机化系统的生命周期。
⒉管理原则⑴统一管理原则:由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管理所有计算机化系统。
⑵分工协作原则: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建立协作机制。
⑶安全性原则:确保计算机化系统的安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⑷可靠性原则:确保计算机化系统的可靠性,提供稳定的服务。
⑸合规性原则: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保证系统运行合规。
⑹持续改进原则:不断提升计算机化系统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优化系统配置和管理流程。
三、组织架构和职责⒈计算机化系统管理部门⑴职责:负责统一管理和维护所有计算机化系统。
⑵组织架构:包括部门负责人、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等职位。
⒉各部门和岗位职责⑴部门经理:负责对计算机化系统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和协调。
⑵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的安装、配置、维护和升级。
⑶网络管理员:负责计算机网络的搭建和维护。
⑷用户支持:提供系统的日常使用支持和故障排除。
⑸安全管理员:负责系统的安全设置和安全事件的处理。
⑹数据管理员:负责数据备份、恢复和数据管理。
⑺供应商管理:负责与系统供应商的合作和管理。
四、系统生命周期管理⒈系统规划阶段⑴需求分析:明确系统需求和功能。
⑵技术选型:选择合适的技术平台和工具。
⑶编制计划:制定系统实施计划和时间表。
⒉系统采购阶段⑴供应商选择:评估和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⑵合同签订:与供应商签订合同。
⑶项目管理:监控和管理系统采购项目。
⒊系统实施阶段⑴系统安装和配置:根据需求进行系统安装和配置。
⑵数据迁移:将原有数据迁移到新系统中。
⑶测试验证:对系统进行功能验证和性能测试。
2023年电脑管理制度15篇
2023年电脑管理制度15篇电脑管理制度1一、总则。
为引进现代化计算机工具,推动现代化管理,使公司管理规范化、程序化、迅速快捷,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原则和体制。
1、公司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有条件的可设立中心机房,各部门配备电脑系统。
2、条件成熟时,公司建立计算机内部网络系统。
3、计算机系统本着一次总体规划、分步建设方式实施。
4、计算机系统建设应综合考虑成本、费用、效率、效果、先进性、适用性,选择最优技术经济方案。
三、电脑系统选取型及采购。
1、公司电脑系统统一采购。
2、按照计算机系统规划和工作需要,公司各部门或有关部门提出购置电脑系统的申请,公司列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经公司常务会议或总经理批准方可采购。
3、电脑系统选取型须基于广泛的市场调研,在掌握各类电脑性能、价格之后选择合格的机型。
4、涉及重大电脑设备的选购,须邀请专业公司招标或咨询,确保电脑的功能升级,以及维修服务的承诺。
5、电脑采购过程中,做好硬件的验机工作和软件测试工作,确保电脑系统的可行性。
四、电脑使用和管理。
1、公司落实电脑管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负责电脑管理的各种工作。
2、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随便支用电脑设备。
3、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更换电脑硬件和软件,拒绝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和光盘。
4、严格按规定程序开启和关闭的电脑系统。
五、开机流程:1、接通电源。
2、打开显示器、打印机等外设。
3、开通电脑主机。
4、按显示菜单提示,键入规定口令或密码。
5、在权限内内对工作任务操作。
六、关机流程:1、退出应用程序、各个子目录。
2、关断主机。
3、关闭显示器、打印机。
4、关断电源。
七、公司鼓励员工使用电脑。
在不影响业务情况下,员工应学习能熟练地进行电脑操作。
八、对公司中心机房、使用网络、工作站等高级电脑设备,则需经年产值和予上机操作,并登记使用情况。
九、公司禁止使用、传播、编制、复制电脑游戏,严禁上班时间玩电脑游戏。
十、公司鼓励员工开发电脑资源,提高公司决策和管理水平。
计算机化系统管理规程--整理稿
计算机化系统管理规程--整理稿计算机化系统管理规程整理稿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化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从企业的生产运营到日常的办公管理,都离不开计算机化系统的支持。
为了确保计算机化系统的安全、有效、可靠运行,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规程显得尤为重要。
一、计算机化系统的定义与分类计算机化系统,简单来说,是指由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和相关周边设备组成,能够实现特定功能或业务流程的集成系统。
根据其应用领域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生产控制类系统、质量管理类系统、行政管理类系统等。
生产控制类系统如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系统,负责监控和调节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达到预定标准。
质量管理类系统则用于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验、分析和质量追溯,保障产品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行政管理类系统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等方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二、计算机化系统管理的目标计算机化系统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同时满足法规和业务需求。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定期维护、备份和故障恢复措施,减少系统故障和停机时间,保障业务的连续性。
2、数据的质量:确保数据的输入、处理、存储和输出符合规定的格式和精度,防止数据丢失、篡改和错误。
3、安全性:采取访问控制、加密、防火墙等技术手段,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
4、合规性:使计算机化系统符合相关法规、标准和行业规范的要求,如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等。
三、计算机化系统的采购与验收在采购计算机化系统时,应根据业务需求制定详细的技术规格和性能要求。
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技术实力的供应商,并对其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
在签订采购合同前,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系统的交付时间、培训、售后服务等条款。
系统到货后,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
计算机化系统管理制度(2023版)
计算机化系统管理制度计算机化系统管理制度⒈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和指导计算机化系统的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计算机化系统是指一套由计算机和相关软件、硬件组成的系统,用于完成特定的任务和业务。
⒉定义⑴计算机化系统:由计算机和相关软件、硬件组成的系统,用于完成特定的任务和业务。
⑵系统管理员:负责计算机化系统的运维、配置和安全管理的责任人。
⑶用户:使用计算机化系统的个人或组织。
⒊系统管理职责⑴系统管理员应确保计算机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⑵系统管理员应及时更新和维护计算机化系统的软件和硬件。
⑶系统管理员应进行定期的系统备份和恢复测试。
⑷系统管理员应制定并执行计算机化系统的安全策略和措施。
⒋系统配置管理⑴系统管理员应记录和管理计算机化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配置。
⑵系统管理员应制定和执行系统配置的变更管理流程。
⑶系统管理员应定期对系统配置进行评估和优化。
⒌系统安全管理⑴系统管理员应制定和执行计算机化系统的安全策略和措施。
⑵系统管理员应定期对计算机化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和漏洞扫描。
⑶系统管理员应及时处理系统安全事件和漏洞。
⑷用户在使用计算机化系统时应遵守信息安全相关规定和规范。
⒍系统监控和故障处理⑴系统管理员应监控计算机化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
⑵系统管理员应及时处理系统故障和异常。
⑶系统管理员应记录系统故障和处理过程,以便后续分析和优化。
附件:⒈计算机化系统配置清单⒉计算机化系统安全策略⒊系统备份和恢复测试计划法律名词及注释: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律,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要求。
⒉《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律,规定网络安全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⒊《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律,规定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规范我公司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的计算机化系统管理,确保其运行稳定、准确、真实、可靠,计算机化系统代替人工操作时,不会对产品的质量、过程控制和其质量保证水平造成负面影响,不增加总体风险。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我公司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的计算机化系统管理。
3 职责:
3.1工程部:负责协同相关部门对公司主要计算机化系统的规划、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验证、登记、配备、维修、检查、改造、报废和更新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
协同计算机管理员从技术角度完成供户审计工作,包括供户技术能力评估、软件开发标准及软件测试能力审核、程序编制人员的资格审定、硬件开发及制造能力评估等。
3.2质量部QA:参与计算机化系统软件的规划、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验证、维修、检查、改造及供应商审计等工作,并在计算机化系统使用及维护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
参与计算机化系统管理,监督其它部门对计算机化系统的使用、维修、维护是否符合标准,负责计算机化系统验证过程的监督和控制,确保计算机化系统始终处于验证要求的状态。
3.3使用部门:按照本规程正确使用相关的计算机化系统,明确所有使用和管理计算机化系统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接受相应的使用和管理培训。
参与本部门的计算机化系统软件的评估、规划、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验证、维护、检查、改造、报废和更新及供应商审计等工作,并在计算机化系统使用及维护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
接受监督部门对相关计算机化系统的监督。
4 内容:
4.1计算机化系统定义
由一系列硬件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以及相关外围设备组成的,以满足特定的功能如可执行某一功能或一组功能的体系。
是指在适宜的计算机化系统的基础上,将这种系统与具体的工艺或操作相结合,实现最终管理和控制目标的系统。
4.2计算机化系统管理原则
4.2.1计算机化系统代替人工操作时,应当确保不对产品的质量、过程控制和其质量保证水平造成负面影响,不增加总体风险。
4.2.2风险管理应当贯穿计算机化系统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应当考虑患者安全、数据完整性和产品质量。
作为质量风险管理的一部分,应当根据书面的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验证和数据完整性控制的程度。
4.3计算机化系统分类
一类系统:标准硬件+三类软件
二类系统:标准硬件+四类软件
定制软件+三类软件
定制硬件+四类软件
三类系统:标准硬件+四类软件
定制软件+三类软件
备注计算机化系统软件分类表
对于在生产质量控制及管理中起重要作用、属3类、4类及5类的计算机化系统应建立完善的供应商档案,档案的内容应包括供应商的联系方式及联系人、供应商介绍、供应商资质证明、供应商审计记录及批准报告、质量保证协议等。
4.4计算机化系统清单管理
4.4.1 工程部负责制定包含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所有计算机化系统清单,以GMP文件管理模式编号管理,经质量部审核,并及时更新,通常每年更新一次。
4.4.2 计算机化系统清单内容应至少包括:系统名称,安装位置,硬件名称、软件名称,与药品质量管理相关功能,类别等项目。
4.3.3 计算机化系统清单应在公司计算机化系统出现新增、报废、安装位置变更、软件升级、功能变动等情况出现时及时变更。
4.4 计算机化系统验证管理
类别1及类别3的计算机化系统,具备显示及控制功能,无独立的应用软件操作系统,该类计算机化系统应重点确认其显示及控制功能的准确性,和设备运行确认一并进行。
类别4及类别5的计算机化系统,具备显示、控制软件数据处理、贮存功能,具有独立的应用软件操作系统,该类计算机化系统应作为独立的系统,并有独立的验证计划和方案。
该类计算机化系统验证应包括硬件确认和软件验证。
4.5 计算机化系统安全管理
4.5.1备份与恢复
计算机化系统的安全和数据的安全在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
用于备份的储存设备或介质和备份的程序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备份分为软件备份、数据备份两种方式。
软件备份的范围应涵盖系统要求的所有软件系统(如:操作系统、分层软件和工具、基础产品、定制代码、配置与数据),以确保整个系统都能够恢复。
备份频率为设备安装或调试完成后进行备份,每年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在需要时该备份可以正常使用。
定期对计算机化系统的产生的数据进行备份,备份的频率可根据数据生成量大小、重要性而定为1周、1月或1季度等周期备份,至少每三个月备份一次,每年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在需要时该备份可以正常使用。
本公司备份介质有专用U盘、专用电脑等,备份前专用移动U盘应进行格式化处理,然后拷贝相关软件与数据,将备份好的软件和数据转移至专用电脑中,再使用专用存储U盘再次备份一份,备份数量不少于2份。
备份工作由计算机化系统使用者执行,并填写《数据备份登记表》,内容至少包括:备份时间、备份内容、备份方法、备份数量、备份人等。
4.5.2计算机化系统应当安装在适当的位置,以防止外来因素干扰。
4.5.3只有经许可的人员才能进入和使用系统,明确并设置所有人员访问计算机化系统的权限,通过使用人员密码、用户权限等方式控制,并登记《计算机化系统用户台账》。
多次登录不成功(如:密码输入不正确),有禁止再次尝试访问的措施。
4.5.4有人离开公司,该人使用的计算机系统要进行一次密码安全性评价与变更。
4.5.5如果一个计算机化系统不再使用,应保证GMP规定中的文件、记录保存时限内至少有一台仪器能够打开原有的资料。
4.6计算机化系统使用维护管理规定
4.6.1当使用人员输入关键数据时,应当复核输入记录以确保其准确性。
这个复核可以由另外的操作人员完成或采用经验证的电子方式或采用经验证的电子方式。
4.6.2计算机化系统应当记录输入或确认关键数据人员的身份。
只有经授权人员,方可修改已输入的数据。
每次修改已输入的关键数据均应当经过批准,并应当记录更改数据的理由。
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考虑在计算机化系统中建立数据审计跟踪系统,用于记录数据的输入和修改以及系统的使用和变更。
4.6.3应在计算机化系统使用维护SOP中规定系统出现故障或损坏时的应急预案及进行处理的方式及程序,必要时对该操作方式及程序的相关内容进行验证。
系统出现故障或损坏时应启动偏差调查程序,按照《偏差处理规程》执行。
4.6.4系统管理员每月对计算机系统的日期时间进行校准。
4.7电子记录管理
电子记录是指:任何由计算机系统产生、修改、维护、归档、提取和分发的文字、图形、资料、声音、图像或其它以数字形式存在的信息集合。
在电子数据和纸质打印文稿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应在计算机化系统数据管理文件中明确规定以电子数据为主数据还是以纸质打印文稿为主数据。
以电子数据为主数据时,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4.7.1为满足质量审计的目的,存储的电子数据应当能够打印成清晰易懂的文件。
4.7.2必须采用物理或者电子方法保证数据的安全,以防止故意或意外的篡改或损害。
日常运行维护和系统发生变更(如计算机设备或其程序)时,应当检查所存储数据的可访问性及数据完整性。
4.7.3应当按计算机化系统数据管理文件要求,定期对数据备份,以保护存储的数据供将来调用。
备份数据应当储存在另一个单独的、安全的地点,保存时间应当至少满足GMP中关于文件、记录保存时限的要求。
4.8计算机化系统的变更
计算机化系统安装位置变更、硬件改变、软件升级、关键参数的变更、功能变动等情况出现时,应进行变更控制,变更应当按照《变更控制管理规程》执行。
4.9故障处理
系统出现故障、损坏时应启动偏差处理流程,停止使用系统,评估该突发事件对患者安全、产品质量与数据完整性产生的影响,识别故障发生原因,必要时联系厂家协助处理,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避免类似潜在问题再次发生。
4.10计算机化系统引退
当一个计算机系统的现行功能实施不再适用,或执行一个新系统替代现有系统的功能时,该系统就从实际使用中引退。
4.10.1引退系统
应制定一个工程计划以确定引退工作的步骤、鉴别将要替代原有系统的新系统、引退过程的期限及相关责任。
确定原系统数据是否应按照一定的格式存档。
如果原系统被另一个系统替代,存档的数据应该被装载在替代系统中,数据成功转移的确认是新系统验证的一部分。
系统引退时,应通知到所有受影响的用户,并完成以下工作。
①撤销系统特殊的程序。
②切断系统通道。
③整理系统所有逻辑值、符号和菜单参考。
④删除所有软件和工作环境下存档的电子记录。
4.10.2系统引退报告
系统引退报告用于总结整个系统引退工作的实际执行结果,确认是否按要求正确实施引退活动。
5 变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