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入门讲座

合集下载

【精品】格律诗专题讲座

【精品】格律诗专题讲座

格律诗解写作与欣赏格律诗解写作与欣赏一、诗的本质一)本质与定义描述活着的心情,不计较音乐的描述。

1、心灵诉说与表达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文学体裁。

就其本质,与散文、记叙文、现代诗歌等一样,但有其独特性,所以存在下来。

好比超短裙和牛仔裤,表现的都是思想中、生活中那修长的大腿,直白与含蓄的区别,但是它有其独特性,不同的心境、思想状况有其最适合的表达方式,就是体裁。

如零下10度你穿超短裙在大街上走动,你就用错了体裁,别人也无法能真实地得出你的想法,最后一个结论,神经有点问题,不正常的也就不是诗了。

2、不计较音乐是专指这种体裁的侧重,可以忽略掉或者不依附音乐来渲染和表达,下面会对比地讲到。

二)格律诗的定义和认同1、定义:时代上指广泛兴盛于隋末—唐代的地位很高的正规文学体裁;本质是具有格律特征的诗体,而不是在格律束缚下的文体,格,规矩、框架,律,约束、规律,这里指字的声律以及文体格式,可以认为文律,而不指音律。

2、插说律的基本范畴1)律的广义内容:自上古五帝时期,直臣分执衡、权、矩、绳、法而共营天下,规律由此而专攻,天下大和。

仓撷造字、黄帝制琴而调音,至乐府囊之,科举盈之,于今索骥,乃律之由来。

万物运动有规律,侧重于文字表达方面的称为“文律”,着重于声乐表达方面的称为“音律”,文由字而成声,二者可相互补充,但侧重点不同,内容也不同。

2)声律:字的发声与规律,每个字都有它的声,声下未必有字,如:PIA。

可见文字有限,意境无穷,字是声与物体的结合品,当文字没出现之前交流和表达就是声,说CHIFAN(吃饭)你就动筷子张嘴,当文字出现之后,对着吃饭的口型和形态先会意地造这个“吃”,我们可以去查甲骨文字典,说NIU(牛),看着牛的形状造出了牛,茶杯掉地上发出PIA的声音,没造成功,今天我们就用接近的PA(啪)来代替它。

声音在文字之前已经分了,我想就是四声,或许还多一点,文字出现在书面上的时候,由于文字的表达功能限制,如阅读理解等,逐渐归类,各种方式的运用形成具有各自特征的声音规范模式,赋肯定是四声的,较早的古体诗歌也一样,到了格律诗,由于规矩的出现而产生了简单的划分归类。

格律基础第一讲:格律诗概论和声调

格律基础第一讲:格律诗概论和声调

格律基础第一讲:格律诗概论和声调第一讲概论一知半解得到、黄校长等很多前辈们指点,从一个字到一句诗,再一联诗,诗次班不讲的章法,仅仅格律规则,特殊情况就定在三,主要指唐代以前的诗,主要指一种文体古诗我们本期课程主要就讲绝句和律诗的格律问题。

讲的古诗都是指绝句或律诗不再单独提出。

一首诗四句的不是都是绝句,要同时符合格律要求的才是一首诗四句的不是都是绝句,要同时符合格律要求的才是主要讲标准的律诗。

学格律诗首先要了解声调用来。

分平声仄声、去声入声归为仄声,但现代汉语没有入声,所以为了让大家积累入声字,特别入声列出来。

辨别平仄入声呢?情况下,古汉语的平声对应现代汉语的、阳平也就是一声和二声,仄声对应现代汉语的、去声也就是声和声但是有很多特殊的字,需要单独列出来记忆。

,汉语没有字也是需要积累记忆的。

感谢老师考虑特别周到,珍贵的资料就发群里了把杨眼镜老整理的详细资料再次分享大家,记得及时保存学习。

今天给大家识别法搜韵,大家可以百度“”,也可以在公众号中找“”,这个打开就是这了页面()在搜索栏搜你想的字,就出来的识别了。

搜几次,特殊的就记下了。

深入地学习,参加比赛,一定要熟练掌握平仄入。

如果快速入门,今天给大家介绍中华韵没有入声字,也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例如:妈麻马骂(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我们简单地一声二声为平三声四声归为仄声。

平仄就非常简单了。

,我们小学语文的领军人物清华小——窦桂梅老师就在小学二年级的课堂,用现代汉语的声调为孩子们了平仄。

赞同她的观点,她说:“我们先用最简单的方法让孩子们很容易地古诗词格律,了,喜欢上了,深入学习研究的可能。

”今天我就用教小学生的方法讲平仄,结合现代科技大家了解古韵平仄,目的是帮助大家快速入门。

来试一试,,按新韵是二声,归为平声查,是入声。

辨别,作业格式:标平、仄、入,新韵平、仄。

词格律:新韵:一讲:用古韵新韵的老师也可以古韵新韵都标,以古新韵的不同。

格律诗词写作入门第二讲

格律诗词写作入门第二讲
要求:组成的词要美,能给人一种图画的感觉
让每一个生命诗意成长 作业二(抄写)
积累素材
四支韵常用韵字
名 词:时 诗 枝 期 丝 师 池 姿 眉 旗 棋 词 篱 辞 谁 儿碑祠湄帷漪脂嵋 医
非名词:知 迟 悲 思 随 移 垂 离 披 疑 为 追 之 欺 持 驰 吹 炊奇宜 痴危私滋遗疲饥皮怡熙慈陂曦
B:○仄 仄平平○仄 仄平
C:○平 仄○仄 平○平 仄仄 D:○仄 平○平 仄仄平平
特殊句式:平仄仄平仄平仄
让每一个生命诗意成长 判断句式的方法
在符合交替率的前提下,看后三字 (平)平仄为 A (仄)仄平为 B 平 仄仄为 C 仄 平平为 D
也可看最后两个字: A平仄 B仄平 C仄仄 D平平
让每一个生命诗意成长 句式判断练习
一、根据下面的分类,写单字词语,并标出平仄 天文 地理 花草 树木 飞禽 走兽 颜色词
四声平仄表
平水韵
普通话
阴平(一声)
阳平(二声)
上声
上声(三声 )
去声

去声(四声)
入声
入派三声:入声分派到平声、上声、去声
根据这个对应规律,普通话中的一声、二声大体为平水韵 中的“平声”(除个别入声字和古今异声字),三声、四声 大体为平水韵中的“仄声”(除个别古今异声字)。
截取前七个字,产生句式
A、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B、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பைடு நூலகம்每一个生命诗意成长
句式 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
每句一、三、五字,平仄自由
(B句第三字不能变,D句第五字不能变
让每一个生命诗意成长 律诗四种基本句式
A:○平 平○仄 仄○平 平仄

格律诗基本知识入门培训讲稿

格律诗基本知识入门培训讲稿

格律诗基本知识入门培训讲稿受子洲县诗词学会委托,我就格律诗的一些基本知识,与大家一起共同交流、探讨。

由于水平所限,很难满足大家的期望,就我个人而言,能给大家一个启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就满足了。

所讲的格律诗的基本知识,由于时间关系,只能点到为止。

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一、学习古典诗词的必要性为了说明学习古典诗词的必要性,我想引用毛泽东同志关于旧体诗词的几段谈话来说明。

因为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一个伟人,而且是当代少有的诗词大家,他的话最有说服力。

1957年在中南海,毛泽东会见词学专家冒广生在谈到旧体诗说:形式的定型不意味着内容受到束缚、诗人丧失个性。

同样的形式,千多年来真是名诗代出,佳作如林。

固定的形式没有妨碍诗歌艺术的发展。

毛泽东还说:不论平仄,不讲叶韵,还算什么格律诗词?掌握了格律,就觉得有自由了。

1965年夏,毛泽东与梅白的谈话中指出:旧体诗词源远流长,不仅像我这样的老年人喜欢,而且像你这样的中年人也喜欢。

我冒叫一声,旧体诗要发展、要改造,一万年也打不倒。

因为这种东西,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

我个人理解,汉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产物,旧体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宠物。

只要有汉字,旧体诗这种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的文学形式,就一定会存在!二、什么是诗?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

那末什么是诗呢?诗是抒发感情的语言文学,是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

一位名家说过:由于心臓的搏动而咏唱出来的真理,是诗。

根据我自己的体验,诗就是情感之舟。

诗的灵魂是情,诗的风韵是美。

第一、诗是诗人激情的喷发,是情感堤坝闸门打开的渲泄。

无病呻吟不行!凝结在笔尖的必须是诗人内心独有的东西!《中华诗词》2011年第七期刊登我的拙作《渔歌子·华山寄语》:西岳横空出世奇,云浮绝壁岭西移。

临绝顶,展襟期,人生历险几多回。

格律诗基础知识讲座

格律诗基础知识讲座

格律诗基础知识讲座第一节格律诗有关概念一、格律诗我国是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悠久,成就辉煌,类别繁多。

若按声韵方面要求来划分,可分为三大类,古体诗、格律诗和自由诗。

古体诗是指格律诗形成以前的诗歌,包括诗经、楚辞和汉魏晋南北朝诗歌,还包括格律诗形成以后唐宋元明清的乐府、歌行体等诗歌。

其特点是不严格受声韵约束,但一般押韵,可以吟唱。

格律诗(有的称为近体诗)是指形成于隋唐时期,严格按照声韵规则进行创作的诗歌,包括七律、五律、七绝、五绝、词和曲等。

自由诗是指“五四”时期形成的一种新的诗体,它在字、句、篇、声、韵等各方面都高度自由,不受任何限制。

格律诗与其它诗体的明显区别是,它在字、词、句、篇和声、韵等各方面都要严格遵守一定的规则。

二、平仄古汉语把汉字的读音分为四个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其读音特点是,“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古人写格律诗时,把四声分平仄两类,把平声字归入平声类,把上、去、入三声字归入仄声类,作诗时把平仄两类字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

随着时代的变迁,汉字的读音发生了较大变化,古汉语声调与现代汉语声调也不尽相同。

现代汉语把汉字的读音也分为四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没有入声字。

古汉语的入声字,已经分别化入到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中去了。

如:八、插、杀、挖、鸭、说、托、桌、郭、喝、苛、割、着、接、缺、约、拍、逼、滴、积、激、夕、七、昔、息、惜、一、失、吃、织、汁、出、忽、仆、叔、突、屋等字已化入阴平;达、伐、峡、杂、伯、帛、柏、夺、国、佛、活、浊、合、德、阁、革、格、隔、舌、则、责、泽、折、哲、宅、别、节、结、杰、协、学、白、敌、笛、及、吉、急、习、席、局、菊、十、实、石、识、食、直、职、值、独、读、佛、拂、服、福、俗、竹、烛、足、族等字已化入阳平;法、甲、索、血、雪、铁、百、北、笔、尺等字已化入上声;飒、煞、错、或、脉、各、乐、策、色、猎、业、月、叶、脉、六、毕、立、力、玉、育、式、日等字已化入去声。

格律诗基础知识课件

格律诗基础知识课件
平仄分为平声和仄声两种,平声音调平缓、低沉,仄声音调高扬、明亮。诗 人需要合理运用平仄,使诗歌的韵律更加丰富和有力。
格律诗基础知识Leabharlann 件本课程将介绍格律诗的起源、特点和应用,以及韵律、平仄、韵部和押韵的 重要概念。我们还将探讨常见的格律诗句式和创作技巧。
什么是格律诗?
格律诗是一种严格按照特定的音韵和字数要求创作的诗歌形式,具有独特的 韵律和平仄格律。它要求诗人在写作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约束。
格律诗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韵律是诗歌中音节发声的规律和节奏感。它赋予了诗歌和谐的音乐性和韵味, 是诗歌语言的重要特征。
韵律的分类和特点
韵律可以按照音节长度、音调和音韵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不同的韵律形式 赋予诗歌不同的气质和风格。
什么是平仄?
平仄是指诗歌中字音的高低和音调的升降。它是判断韵律和格律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标准。
平仄的含义及分类
格律诗最早起源于古代中国,并在历史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它随后传入了其他国家,成为世界上许多 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文学形式。
格律诗的特点和要求
格律诗具有严格的音节、韵律和字数要求,诗人需要根据特定的格律体裁来创作。它要求诗人准确选择字词、 掌握节奏和押韵技巧,以达到优雅、生动或震撼人心的效果。
什么是韵律?

诗词格律讲座

诗词格律讲座

诗词格律讲座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这诗词格律。

诗词格律啊,就像是一
个神奇的魔法盒子,一旦你打开它,就会发现里面有无尽的奇妙之处。

比如说,那平平仄仄的音韵变化,不就像是音乐里的音符跳动嘛!“床前明月光”,平平平仄平,读起来朗朗上口,仿佛能感受到那月光
洒在床前的静谧。

格律中的对仗,那也是相当有意思。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
上青天”,黄鹂对白鹭,翠柳对青天,多工整呀!就好像是一场精彩的
对对子游戏。

你们想想,要是没有格律,诗词不就乱了套啦?那读起来还会有美
感吗?肯定不会呀!
再说说押韵,一首诗要是押韵押得好,那读起来可带劲了。

“锄禾
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午和土押韵,读起来特别顺口。

在诗词的世界里,格律就是那指引方向的明灯。

它让我们的诗词变
得有规矩,有秩序,就如同在混乱中找到了一条清晰的道路。

咱就拿李白的诗来说吧,他的诗为啥那么受欢迎?不就是因为既符
合格律,又充满了豪情壮志嘛!
诗词格律可不是死板的规矩,而是让我们更好地表达情感的工具。

我们可以在格律的框架内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华,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妙诗篇。

所以呀,大家可别小瞧了这诗词格律,它可是诗词的灵魂所在!好好去研究它,感受它的魅力吧!。

基础诗词格律PPT课件

基础诗词格律PPT课件

泊秦淮 作者: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律诗 春望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huàn)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浔阳江头夜送客∆ , 陌
醉不成欢惨将别, 屑 ∆
枫叶荻花秋瑟瑟∆ 。/ 栉
别时茫茫江浸月。 月 ∆
主人下马客在船, 仙 忽闻江上琵琶声, ∆
举酒欲饮无管弦。/ 先 主人忘归客不发。/ 月


古体诗的用韵 ②古体诗可以换韵(近体诗必须一韵到
底)。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 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 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 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 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物复道,努 力加餐饭。
基础诗词格律
一、格律诗的句数和字数
联:
每2句为一联。
出句和对句:
每联第1句为出句,第2句为对句。
联名:
律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绝句:首联、尾联。
二、格律诗的押韵
1、何谓“押韵”? 押韵 是指在诗歌该用韵的地方用同韵部的字。 格律诗一般隔句押韵,偶句最后一个字押韵。第一句
可用韵,也可不用韵,用韵的叫“首句入韵”,不 入韵的叫“首句不入韵”。五言诗多首句不入韵, 七言诗多首句入韵。 格律诗用韵的字也叫“韵脚”
四、近体诗的平仄 1、何谓“平仄”?
“平仄”指的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声调。“平”即 中古的平声,“仄”即中古的上、去、入三声。

格律诗词基础知识与创作讲座三七律

格律诗词基础知识与创作讲座三七律

七律经典十首赏析及创作谈什么叫格律诗,就是有高雅的格调,严密的律条规定的一种诗体。

七律就是格律诗中的一种形式,集中体现了格律诗词的四大要素。

句式、平仄、押韵、对仗。

写格律诗词,不是字少就好写,窃以为字越少越难写,七律相对字最多,故学写律诗可从七律入手。

七律写好了,每句减去两个字,就是五律了,当然七律和五律写法还是有差别的。

然后写两联就是绝句了。

倘若一上来就写五绝的话,二十个字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还要讲究格律,有点困难,即使二十八个字的七绝,也有难度。

譬如我们把几百字的一篇日记,或者一篇作文,浓缩成一首诗,缩到二十个字容易呢还是缩到五十六个字容易呢,当然是后者。

所以,学写格律诗不妨从七律开始,跨入门槛,学通了,再写五律或绝句,就很快入手。

反之,学会了写绝句,再写律诗,基本要重新学。

律诗怎么学,找源头学,就象学书法先要临柳公权、王羲之字帖。

律诗起源于南北朝,初唐定型,盛唐达到巅峰,其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就是王维、杜甫、李白、刘禹锡等人的诗。

所以我们学写七律,就从他们的作品开始,步正规高端路线,少走弯路。

学写律诗用什么方式方法?窃认为少围理论转,以分析名著着手,先临摹,就如习字从描红开始,在临摹中悟出写作方法和技巧,再总结理论依据。

当然创作七律还有章法、立意等等,我们先把基础搞明白了,以后再讲。

下面就用十首名家七律分析学习。

说明下,此分析非赏析,更非取意,若讲赏析,取意,学校老师,各路名家,头头是道,细微末节都说透了,自不需赘言,这里重点是分析创作方法,究其脉络,探其套路,借其技为我用。

第一首:积雨辋川庄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释:辋川,在陕西蓝田,王维的别业。

《新唐书·文艺传中·王维》:别墅在輞川,地奇胜,有华子冈、欹湖、竹里馆、柳浪、茱萸沜、辛夷坞,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

格律诗写作入门讲堂(上)

格律诗写作入门讲堂(上)

格律诗写作入门讲堂(上)格律诗写作入门讲堂(上)格律诗写作入门讲堂(上)到越来越多的朋友写旧体诗,亦有很多朋友同我初学时一样,写作兴趣浓厚,文字功底深厚,但是没有章法。

所以,月沐在此发一些自己的学习心得,与喜欢旧体诗的朋友们共享并探讨,以求共同进步。

这里不讲各类诗的出处根源,只浅显地讲解如何区分及如何写作,便于初学者容易尽快掌握。

第一讲旧体诗的分类、类型、特点旧体诗是同现代诗相对而言的。

旧体诗有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古体诗又称古风;近体诗又称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1. 以格律分类:古体诗除了韵脚之外,不受格律限制。

近体诗除了韵脚之外,受到格律的既定格式限制。

2. 以字数分类:近体诗一般只有五言、七言二种形式。

古体诗有四言、五言(称五古)、七言(称七古)、字数不整齐的称杂言古诗(杂言古诗因有七字句,所以也称七古),也有少数三言、六言。

所谓几言,就是指一句中有几个字,五个字叫五言,七个字叫七言。

3. 以句数分类:古体诗从二句到百句都有。

近体诗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4. 以用韵分类:古体诗:1. 全首诗可用一个平声韵或仄声韵,又可随意转为其它韵。

2. 一首诗中每句都可以用韵,用于韵的字可以重复。

3. 诗中用韵不限定在偶数句子上,奇数句也可以用韵。

4. 诗中可以用邻韵和上去声通押。

近体诗:1. 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以用韵或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双数句用韵。

2. 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复,且要在同一个韵部。

3. 除起句外不能用邻韵。

4. 一般用平声韵。

根据以上基本特点及论据,建议凡写旧诗的朋友,如果作品格式不符合近体诗(格律诗)的定式,就以古体诗(古风)论,古风诗除韵脚要求外,相对比较自由。

第二讲近体诗的基本格式因为古体诗相对比较自由,这里不再论,重点学习近体诗(格律诗)的基本格式。

以七言绝句为例:绝句的格律如下: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格律诗词基础课第一讲

格律诗词基础课第一讲

格律诗词基础课第一讲紫云庄:贩卖一抹惊艳时光。

主营古色古香,精致首饰小物件!格就是格,它包括:起、承、转、合、平仄、字数、对、粘、替、对偶和压韵。

律包括音律、声律和韵律. 那么,格和律合起来就是格律。

七律,可以说是自诗词产生以来,经过1300年的历史,是发展最完善,我们的先辈们总结的格律最完美,也是诗词中最简单的一种律诗形式。

下面大家先交流一下格律.起、承、转、合、平仄、字数、对、粘、替、偶句和押韵这些格中,起、承、转、合是律诗中最基本的骨架,以后会具体的讲。

平仄,没有人不知道吧?平仄,大多数情况下,用现代汉语,也就是用今天的普通话来说:一、二声的字近似平音字,为平;三、四声的字近似仄音字,称为仄。

用平水韵来讲:分为上平下平,其实上平下平没什么分别,也就是一堆苹果太多了,放不下,分成两个篮子来放的道理. 平水韵中的上声、去声、入声统称为仄声字, 平水韵,大家平时可以上网搜一下,网上很多,在这里不再多说了。

上平下平均为平声字。

字数,就是一首律诗总的字数。

相信朋友们也理解.对、粘、替等未来的课程中会详细讲解。

偶句,也称对偶、排偶、藕句,大家也可以上网搜一下,然后到论坛或各群交流,在课堂上,网上能搜到的,我们不浪费大家的时间,大家可以去搜索来看。

在以后的课程中,会在课堂结合唐人的作品,具体的详细讲解。

押韵:就是指凡押同一韵部的字,就叫押韵。

押韵也叫压韵。

韵律呢,其实就是指如何用韵,用韵的规则,韵字究竟应该如何去压,韵字与律诗的关系。

有时我们与人交流时可能会听到“倒韵”“串韵”“僻韵”“窄韵”等, 这些都属于韵律的范畴, 也就是用韵方面出了问题,这些会随着课程的深入我们会进一步细讲。

起承转合,其实就是律诗的结构。

韵律呢,其实就是指如何用韵,用韵的规则,韵字究竟应该如何去压,韵字与律诗的关系。

有时我们与人交流时可能会听到“倒韵”“串韵”“僻韵”“窄韵”等, 这些都属于韵律的范畴, 也就是用韵方面出了问题,这些会随着课程的深入我们会进一步细讲。

律诗学习-第一讲

律诗学习-第一讲

第一讲--格律诗及格律一.要想学好诗词,首先培养自己的一颗“诗心”。

那么什么叫“诗心”呢?当心灵栖居在唐诗宋词的悠然之境,诗词展示给世人的是古典风情。

人们在品读诗词优美隽永的篇章时,常常会为其独到的意境而痴迷。

(1)在此我们应当知道的是中国文字的特质:一是独体单音字由于具有这样的特质,可以让文字两两相对。

比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这样两两对偶的。

另一个特质是有四声之分四声的声调是诗词的另一个主要美感和生命。

(这在世界其他各国文字是不存在的)所以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就是中国话,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为此感到自豪,不说其他文学形式,单以诗词来说,文以载道,诗以言情,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诗词都曾经与时代及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提问:从古至今,那些经久不衰深入人心的诗人和作品,都在倾诉着什么?讴歌着什么?李白的清高狂放,杜甫的忧国忧民,李清照的深情婉约,陶渊明的悠然淡泊...等等都让我们沉醉其中。

《诗品》中有句话:“贫贱易安,幽居靡闷,莫胜于诗也。

”就是说你在贫贱的时候能心安,忧愁的时候可以解闷的没有比诗更好的了。

今天来到我们聚到一起的同学们,都是怀着一颗美好的诗心(文心)而来是那颗诗心(文心)让我们相聚在了一起。

所以希望我们彼此把握好这颗诗心(文心),大家认真生活,积极参加活动的讨论,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今天的课,我们就来阅读和了解格律诗的基础知识---格律诗及格律二.什么是格律呢?首先介绍下格律诗1.格律诗: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寄情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来抒发情怀、言明志向、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缜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载体。

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作品。

2.格律:最早出现在南朝“陈”朝,到唐初,律句已经达到了相当规范的程度,但诗的内部结构尚未最终完善。

至盛唐,格律诗定型。

从狭义的角度上说:它是指押韵、平仄、对仗在诗词中安排的一种规律和格式.这也是格律诗的三大要素。

格律诗基础讲座Word版

格律诗基础讲座Word版

格律诗基础讲座.txt永远像孩子一样好奇,像年轻人一样改变,像中年人一样耐心,像老年人一样睿智。

我的腰闪了,惹祸的不是青春,而是压力。

当女人不再痴缠,不再耍赖,不再喜怒无常,也就不再爱了。

格律诗基础讲座(手记稿)格律诗基础讲座格律诗,也称近体诗,也称今体诗。

其实是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过的,比如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近体诗了,它属于近体诗中的“七绝”。

近体诗,是诗歌众多体裁中的一种,是自唐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古典诗歌体裁。

关于它的历史渊源和来历,今天不做深入探讨,我们今天重点是要认识和学习近体诗的一些主要特点,以期今后更好的欣赏它和写作它。

今天重点说两个方面,音韵,和格律格式。

用时大约一个小时多一点,请各位给予耐心和包容。

近体诗的几个特点:1,每一句的字数相等,五言或七言。

2,四句一首的我们称为绝,八句一首的我们称为律。

比八句还多的叫长律,也叫排律。

3,一韵到底,且只能押平声韵。

所有的近体诗,第一句都是可押韵,可以不押韵的。

除了第一句,单数句不许押韵,只能在偶数句押韵。

4,在律当中,第一二句叫首联(也叫起联),第三四句叫颔联(承联),第五六句叫颈联(转联),第七八句叫尾联(结联)。

中间两联上下句(3句和4句,及5句和6句)要有对仗的关系,其他两联可以对仗可以不对仗。

颔联对仗可以略宽些,但是颈联则要求工对。

关于近体诗的对仗,我们以后有专门课程讲授。

5,要合乎格律诗的平仄规律。

学习近体诗,我们首先要知道一个工具,就是《平水韵》。

因为近体诗里的平仄认定是不以汉语拼音为准的,每个字的平仄认定,都是以旧韵为准。

《平水韵》就是这样一种旧韵的韵书。

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知道它,而且学会通过它来查找确认哪个字是平声,哪个字是仄声。

不要求很快把它背下来,但是要求尽快熟悉它。

《平水韵》是配合古典诗词而产生的专用的韵书,学习古典诗词,一定要认识它,熟悉它,甚至记住它。

格律诗基础知识讲座

格律诗基础知识讲座

格律诗基础知识讲座《格律诗基础知识讲座》一、原文:《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衍生注释:1. “床”:在这里可能不是我们现代睡觉的床,有多种解释,一种说法是像马扎之类可以坐的器具。

另2. “疑”:怀疑,把月光看成地上的霜,说明夜晚月光的皎洁清冷,让诗人一瞬间产生了恍惚之感。

3. “举头”“低头”:这两个动作简单又生动。

抬起头看着明月,明月常常是思念的一种寄托,然后低下头就陷入深深的思乡之情里。

三、赏析:1. 主题和情感:这首诗的主题很明确就是思乡。

诗人李白在异乡的夜晚,看到明月后引发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句简单质朴,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却把那种默默地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老是觉得月光像霜,不断地抬头看月又低头沉思,每一个动作都能让读者感受到他心中的愁绪。

2. 表现手法:首先是运用了比喻,月光比作霜,以霜的清冷洁白衬托出夜晚的寂静和孤独感。

同时还有简单的白描手法,简单地描写床前、明月、举头低头这些动作,三言两语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

四、作者介绍:李白,那可是唐代超厉害的大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

这哥们儿,到处游历,性格豪放洒脱,喜欢喝酒,一喝酒更是诗兴大发。

他的诗风格多样,有那么多想象奇诡的,像《蜀道难》,也有这种充满温情浅白表达思乡情的。

五、运用片段:例子一:在一个大学的文学社团活动中,社团指导老师说起诗歌的感染力。

他就举了《静夜思》的例子:“就像李白在《静夜思》里写的那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大家看,李白就是这么不经意间看到月光,就想起了故乡。

咱们现在多少同学也是在外地求学,在某个夜晚看到月亮的时候,是不是也像李白一样涌起思乡之情呢?”例子二:一家文化公司举办汉语文化推广的活动,一个演讲者幽默地说:“如果说咱们想要给外国人讲清楚中国人思乡情切是啥样的,那李白的《静夜思》就是极好的例子。

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有那么一丝月光,像诗里说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思乡之情就如同泉水一样涌出来了。

格律诗词讲座(一)

格律诗词讲座(一)

格律诗词讲座第一讲基础知识一、什么是诗歌?诗歌是文学的一类,是各种体裁的诗的统称。

诗歌的主要特点是: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凝聚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

根据作品在语言上有无格律,诗歌又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两类。

二、什么是格律诗?按照一定的格式和韵律写成的诗。

如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律诗、绝句、词,就是格律诗。

每一首格律诗的句数,每一句的字数都是固定的;其中字的平仄,句的押韵、对仗都有一定的要求。

简单地说,就是在内容和形式上符合一定要求的诗词。

即在平仄、对仗、押韵、定句、定言、节奏和章法等方面符合要求的诗词,称为格律诗词。

三、相关知识(辨四声、知平仄、会结句、懂押韵)•1、辩四声。

•普通话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古汉语的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平声平道莫低昂(高起高收),上声高呼猛烈强(低起高收),去声分明哀远道(高低适中),入声短促急收藏(一发即收)。

•我国七大方言区主要根据语音方面来划分的•北方方言:他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70%。

•北方方言又分为华北、东北方言,西北、西南和江淮方言等四个次方言。

•吴方言:分布在上海、江苏东南部,镇江以东和浙江大部分地区,以苏州话,上海话为代表。

•湘方言: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以长沙话为代表。

•赣方言:分布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以南昌话为代表。

•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东南部和广西南部,以广东省梅县话为代表。

•粤方言: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中部、西南部、北部,广西的东部、南部,以及港澳地区,以广州话为代表。

•闽方言:跨越四省,包括福建省大部分地区,广东省东部和浙江省南部部分地区以及台湾省大部分汉人居住区。

•2、知平仄。

•现代汉语的阴平、阳平为平(用平或—表示),上声、去声为仄(用仄或者 | 表示)。

诗词格律讲座第二节

诗词格律讲座第二节

格律诗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 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 述补结构等。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再次,要求词语所 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语的"词汇意 义"也要相同。如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 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 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在内容上则 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词语对仗的要求是:词义必须同属一类,如以山川对 山川,以草木对草木等;词性必须基本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平仄必须相对, 即以平对仄或以仄对平;结构必须对称,即以单纯词对单纯词,以合成词对合成词;另外, 要避免同字相对。
近诗体对仗中的一种。它与工对是相对的概念。宽 对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 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这样的对仗,一般称 之为“宽对"。 宽对要比邻对的要求再宽一些。如一般以名词对名 词、以形容词对形容词便可以。如黄鲁直《答龙门 秀才见寄》诗第二联“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 儿曹”便是宽对。
考 证 :
陈 彭 年 、 丘 雍 编 修 。
存 最 早 的 韵 书 : , 宋 真 宗

↓↓↓
切的 韵发
展 唐大 韵致
轨 广迹 韵: 平 水 韵
古 韵 风 采
︽ 佩 文 韵 府 ︾
• 秋变 • 秋风夜雨急 • 落叶铺苍院 • 昨日裙衫美 • 今朝穿棉衣
• 篁岭晒秋 • 赤橙红黄绿 • 黛瓦白墙间 • 清秋篁岭上 • 跃然入画卷

格律诗初级讲座:第十九讲、怎么写转句合句

格律诗初级讲座:第十九讲、怎么写转句合句

格律诗初级讲座:第十九讲、怎么写转句合句现在我们一起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如何写承句,总结如下:1 必需是景语2 承句所选之物必需符合主题,无条件为主题服务。

3 必需是偶句4 必需做到承上启下,承句的后分句必需有扩展和扩张。

前面讲义中已经已经讲到为什么上章要用景语,一首作品,或喜或悲,或多或少,都是为了表达一份情感。

一首七律短短56个字,五律40个字,当然是要求字字玑珠。

这就使如何合理安排起承转合成为必要。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就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在上章的时候就开始入情,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写承句的时候就要求在承接起句的基础上,继续写景。

但是,光写景不够,所选之物,还必须符合主题的要求,必须无条件为主题服务。

不符合主题的物象只会使作品损害,不会增益。

此外,承句还要扩展和扩张,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引领下文的目的。

由此可见,承句有两个功能:分别是承上启下的功能和扩展扩张的功能。

除了承句的功能,我们还要考虑承句必须是偶句,格律=格+律,偶句就是格的内容之一。

那什么叫偶句呢?偶句由有对偶关系的两个分句组成的一个句子。

总结一下,偶句有以下特征:1 有“对”的特征:对,就是应答。

具体包含三个方面的应答:前后分句相对应的第2,4,6位置上的字,平,用仄应答,仄用平应答____ 对平仄;b. 前后分句相对应的位置上物用物应答,非物用非物应答_____对词性;c. 前后分句相对应的位置上的字,在字义上应答_____对字义。

值得一提的是,平仄是元朝开始才有的,而词性也是现代汉语的概念,所以,这两者都不是唐诗所采用的标准,唐人用的是平上去入,物和非物等概念,我们今天上课之所以采用平仄和词性,完全是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和掌握,以便大家更好地运用。

2 有“偶”的特征:偶,就是关联非常紧密。

偶,是由“藕”转化而来的,藕是一节一节的,连得非常紧,成语“藕断丝连”说的就是莲藕是关联得很紧密的,哪怕是断了,还有丝连着,意思是说这种关联是想断都断不了的,或者说哪怕是表面上断了,而实际上还是要连着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上下、左右平仄的要求反(相对)
2.一句话中的第2、4、6个字平仄 要相间(只能平仄平或仄平仄)
3.偶句要押韵,这一格式的首句也 要押韵。押韵都是押平声的字。
• 1.第二字平起首句押韵。
• (平)平(仄)仄仄平平
〉相对
• (仄)仄 平 平仄仄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 〉相粘 • (平)平(仄)仄仄平平 >相对
Page 12
对照修改和提炼 赞民中 迎晖山下矗高楼, 武庙相邻环境幽。 培育英才教风好, 古城泗水传佳名。
Page 13
①首先看押韵 与否,先要求 押韵 ② 其次对照
平仄必须要符 合格式,
③考虑起承转 合,景 情
赞民中 迎晖山下矗高楼, 武庙相邻环境幽。 培育英才教风好, 古城泗水传誉优。 名 优
Page 5
四、记住《中华新韵(十四韵)》韵部表
• <一>、麻韵:a、ia、ua • <二>、波韵:o、e、uo • <三>、皆韵:ie、üe • <四>、开韵:ai、uai • <五>、微韵:ei、ui(uei) • <六>、豪韵:ao、iao • <七>、尤韵:ou、iu(iou)
• <八>、寒韵:an、ian、uan、üan • <九>、文韵:en、in、un、üen • <十>、唐韵:ang、iang、uang • <十一>、庚韵:eng、ing(ieng)、
Page 14
赞民中 迎晖山下矗高楼, 武庙相邻学境幽。 德育为先教风好, 古城泗水送誉优。 炼好字,使诗出文采。古人有“语
不惊人死不休”的说法。
Page 15
七言律诗第一格式: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格律诗入门讲座
八年级组
主讲:黄爱军
一、格律诗(近体诗)分类
五言绝句
格 绝句 律 诗
律诗
七言绝句 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二、明确平仄音划分
• “平”音字:普通话里读 第一或第二调的字。
• “仄”音字:普通话里读 第三或第四调的字。
三、了解押韵及《中华新韵》表 押韵的字:韵母相同或相近的
在同一韵表的字,且读平音。 如韵母是:a、ia、ua且读平音 的字可以构成押韵。比如:八、 趴、拔、吧、牙、沙、他、瓜、 刮等等的字,都可以构成押韵。
• 起”是开端;“承”是承 接上 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从 正面反面立论;“合”是结束全
• 饮湖上,初晴雨后

苏轼
• 水光潋滟晴方好,(起)
• 山色空蒙雨亦奇。(承)
• 欲把西湖比西子,(转)
• 淡妆浓抹总相宜。(合)
创作过程举例 赞民中 迎晖山下矗高楼, 梯形校门是民中。 培育英才教风好, 古城泗水传佳名。
ong(ueng)、iong(eng) • <十二>、齐韵:i、er、ü • <十三>、支韵:-i(零韵母) • <十四>、姑韵:u
五、记住绝句和律诗的几种基本格式
<一>、七言绝句的四种基本格式(以第一 种为例)
1.第二字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相对
相粘 相对
相粘 相对
相粘 相对
律诗四联的要求
• 1.偶句押韵,这格式首句也 要押韵
• 2.颈联和颔联要对仗,即对 偶
举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