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税筹划原理

合集下载

简述节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简述节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简述节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节税的那些事儿。

先说说节税的基本原理吧。

其实呢,节税就是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充分利用各种税收政策的优惠,巧妙地安排自己的财务事务,让自己交的税能少一点。

就好比我们走在路上,要找那种又平坦又近的路去目的地,税收政策里的优惠就像是这些好走的路,我们找到了就能少绕弯子少花钱。

这可不是让咱去偷税漏税哈,那可是违法的事儿,咱可不能干。

节税是合理地减少不必要的税负,是被允许的聪明做法。

那节税有啥方法呢?一种就是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比如说,国家对一些小型微利企业有税收减免的政策。

如果你开个小公司,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那可就有福啦。

就像你去商场买东西赶上打折一样,能省不少钱呢。

还有对一些特定行业,像高新技术产业,也有很多税收优惠。

如果你是搞高新技术的,那就要好好研究这些政策,把能享受的优惠都享受到。

再一个就是成本费用的扣除。

这就好比我们计算自己挣了多少钱的时候,要把花出去的成本都减掉一样。

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时候,可以把合理的成本费用扣除掉。

比如说,你开个小饭馆,买食材的钱、员工的工资这些成本都可以从收入里扣除后再计算要交多少税。

所以呢,平时要把这些成本费用的票据都保存好,就像攒宝贝一样,到时候就能派上用场啦。

还有就是选择合适的企业组织形式。

不同的组织形式,交税的方式和税率可能都不一样呢。

比如个体工商户和有限责任公司,在税收方面就有区别。

如果你的业务规模比较小,也许选择个体工商户这种形式,税负会相对轻一些。

这就像是你出门选择交通工具,不同的车有不同的费用,要选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个。

总之呢,宝子们,节税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只要我们多了解税收政策,多动点脑筋,在合法的前提下,就能让自己的钱包更鼓一点,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章 纳税筹划原理

第二章   纳税筹划原理

(2) 计算节税方案的风险程度(标准离差) σ 方案1 方案 σ1=[(100-120)2*0.3+(120-120)2*0.5+(150120)2*0.2]0.5=17.32(万元) 方案2 方案2 σ2=[(60-120)2*0.3+(140-120)2*0.6+(180120)2*0.1]0.5=40.99(万元) 说明:标准离差σ=Σ[(Si- Ei)2*Pi]0.5 • 在上面的例子里,我们看到两个方案的 节税期望值是相同的,但方案2的风险程度明 显要高于方案1,因此,我们要选择方案1。
(3) 计算节税方案的风险程度(标准离 差率)V。 方案1 方案 V1=17.32/120*100%=14.43% 方案2 方案 V2=26.83/132*100%=20.33% 说明:标准离差率Vi=σi/ Ei(i=1,2)
(4)计算节税方案的风险节税系数b。 方案1 方案 b1=(10%-6%)/14.43%=27.72% 方案2 方案2 b2=(10%-6%)/20.33%=19.68% 说明:风险节税系数bi=(st-sf)/Vi(i=1,2). 其中:st=目标节税率 sf=无风险节税率 V=标准离差率
• 一个纳税人节税方案1:第一年要缴纳所得税100万元的概率为 30%,缴纳所得税120万元的概率为50%,缴纳所得税150万元的 概率为20%,第二年要缴纳所得税120万元的概率为20%,缴纳 所得税150万元的概率为40%,缴纳所得税180万元的概率为40%, 第三年要缴纳所得税150万元的概率为20%,缴纳所得税180万元 的概率为60%,缴纳所得税200万元的概率为20%; • 节税方案2:第一年要缴纳所得税60万元的概率为40%,缴纳所 得税80万元的概率为40%,缴纳所得税100万元的概率为20%, 第二年要缴纳所得税80万元的概率为20%,缴纳所得税100万元 的概率为50%,缴纳所得税120万元的概率为30%,第三年要缴 50% 120 30% 纳所得税180万元的概率为30%,缴纳所得税200万元的概率为 60%,缴纳所得税220万元的概率为10%,这个纳税人的年目标 投资收益率为10%,纳税人采用不同方案在一定时期所取得的税 前所得相同。

第3章 纳税筹划基础知识

第3章 纳税筹划基础知识
第3章 纳税筹划基础知识
第1零风险的目的,对纳 税人的经济活动事先进行合理的安排,以 期实现税收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的总称。
第1节 纳税筹划的概念
纳税筹划的概念包含一个前提、一个对 象和两个目的。
“一个前提”:非违法
“一个对象”:纳税人的各种经济活动。 “两个目的”:降低税负+涉税零风险。
第2节 纳税筹划的形式
与纳税筹划相关概念的比较
节税筹划 法律性质 政府态度 合法 倡导 避税筹划 非违法 反对 税负转嫁 纯经济活动 不加干涉 多因素风险 性 涉税零风险 合法 鼓励 偷税、逃税、漏税、 抗税、骗税 违法 制裁处罚
风险性
低风险
风险较高
几乎零风险
高风险
实施手段
主要利用税收 主要利用税 优惠政策或选 法漏洞 择机会 体现立法意图 体现立法意 图
税负转嫁的结果是有人承担税负,最终承担 人称为负税人。 在税负转嫁的条件下,纳税人和负税人是分 离的,纳税人只是法律意义上的纳税主体,负税 人是经济上的税负承担主体。
第2节 纳税筹划的形式
税负转嫁的判断标准:
税负转嫁与商品价格直接相连 税负转嫁是税负的转移过程 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
第2节 纳税筹划的形式
级数 1 2 3 4 增值额与扣除项目金额的比率 税率(%) 不超过50%的部分 超过50%至100%的部分 超过100%至200%的部分 超过200%的部分 30 40 50 60 速算扣除系数 0 5 15 35
第5节 纳税筹划的原理
(3)定额税率筹划 定额税率是按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直接规定 应纳税额的税率形式。采用定额税率征税,税额 的多少同课税对象的数量成正比。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 三条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 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 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 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 应纳税款的,是偷税。”

税务筹划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式

税务筹划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式

税务筹划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式税务筹划是指利用合法的手段来优化企业的税收负担,以实现税务成本的最小化和税负的合理分配。

税务筹划的核心在于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合理合法地降低企业的税款负担,提高企业的税务效益。

本文将从基本原理和实施方式两个方面探讨税务筹划的要点。

一、税务筹划的基本原理1. 合法合规原则:税务筹划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相关税务政策和要求。

合法合规是税务筹划的基本底线,企业应保持诚信守法,避免违反税收法律规定,以免造成严重的法律风险。

2. 合理合理化原则:税务筹划应基于合理、经济和商业目标,通过良好的商业模式设计和经营结构调整来实现税收优惠。

合理合理化原则要求企业在税务筹划过程中注重综合考虑企业运营需求和税务合规要求,避免片面追求税收优惠而忽视经营效益。

3. 国际接轨原则:税务筹划应与国际惯例接轨,遵循跨国企业税收政策的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跨国经营的需求日益增加,税务筹划要充分考虑国际税务政策和国际税收协定的规定,避免双重征税和税务纠纷。

二、税务筹划的实施方式1. 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税收法律规定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利用这些政策来降低税负。

比如,合理利用税收优惠的减免项目,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可以享受的税收优惠;合理选择适用税率较低的行业;合理利用税收抵免、免税、减免等制度等。

2. 合理安排资金流动:通过合理安排企业资金的流动,可以降低税收成本。

比如,适时调整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结构,降低利息和汇兑损失等方面的成本支出;合理利用跨境资金调动、跨国合并重组等方式调整企业的资本结构,降低企业的税负。

3. 合理规避税收风险:税收风险是企业税务筹划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合理规避税收风险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税务纠纷的风险。

比如,合理设立境内外企业,降低企业的税负;合理规避税务争议,通过合同约定、交易安排等方式降低税收纠纷的发生。

4. 合理利用税收征收时机:税务筹划还可以通过合理利用税收征收时机来降低税款负担。

税收筹划知识点2

税收筹划知识点2

第二章税收筹划的基本知识及基本原理第一节税法概述第二节税法要素第三节税收筹划的基本原理一、根据收益效应分类根据收益效应分类,可以将税收筹划原理基本归纳为两大类:绝对节税原理和相对节税原理。

(一)绝对节税原理绝对节税是指直接使纳税绝对总额减少。

1、直接节税原理直接节税原理是指直接减少纳税人的税收绝对额的节税。

【例】某公司是原来是一个不含税年销售额保持在80万元左右的生产性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

近年来由于业务发展,销售额上升到200万左右,公司年不含税外购货物为150万元左右。

如果企业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适用税率是3%,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适用税率是17%,企业可供选择的纳税方案分析如下:方案一: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税额=200÷(1+3%)×3% =5.83(万元)方案二: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税额= 200÷(1+17%)×17%-150×17%=3.60(万元)业务发展后,两个方案比较下来,方案二可以比方案一多节减税收2.23万元。

因此,如果情况允许,纳税人应该健全财务和会计核算制度,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

2、间接节税原理间接节税原理是某一个纳税人的税收绝对额没有减少,但税收客体所负担的税收绝对额减少,间接减少了另一个或一些纳税人税收绝对额的节税。

【例】一个老人拥有财产2000万元,他有一个儿子,一个孙子。

他的儿子和孙子都已经很富有。

这个国家的遗产税税率为50%。

如果这个老人的儿子继承了财产后,没有减少也没有增加其财产值,然后遗赠给老人的孙子,孙子继承了财产后也没有减少和增加其财产值,在他去世时再遗赠给他的子女,那么在不进行税收筹划情况下,这个老人财产所负担的遗产税计算分析如下:三个环节遗产税总额=2000×50%+1000×50%+500×50%=1750(万元)如果老人考虑到其儿子已经很富有,采用了节税方案,把其财产直接遗赠给其孙子,这个老人的财产可以少纳一次税,其纳税绝对总额和间接节减的纳税绝对总额计算如下:纳税绝对总额=2000×50%+1000×50%=1500(万元)间接节减的纳税绝对总额=1750-1500=250(万元)(二)相对节税原理相对节税原理是指纳税人一定时期内的纳税总额并没有减少,但某些纳税期的纳税义务递延到以后的纳税期实现,取得了递延纳税额的时间价值,从而取得了相对收益。

税务筹划原理 风险节税计算案例

税务筹划原理 风险节税计算案例

案例1(风险节税)一个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所取得的税前所得相同,其目标筹划收益额为s t为10%,无风险筹划收益额S f为40万,无风险筹划率s f为5%。

其筹划方案如下:金额单位:万元案例分析:在考虑风险价值的情况下,企业应该选择那一个筹划方案?解:(1)方案一、二的收益期望值(收益期望值不同)方案一:E1=80×20%+100×50%+120×20%=90(万元)方案二:E2=100×30%+140×40%+120×30%=122(万元)(2)方案一、二的收益标准离差δδ1=√(80-90)2×20%+(100-90)2×50%+(120-90)2×20% =15.8114(万元)δ2=√(100-122)2×30%+(140-122)2×40%+(120-122)2×30% =16.6132(万元)(3) 筹划方案的风险程度(标准离差率)V1 = (15.8114/90)×100% = 17.57%V2 = (16.6132/122)×100% = 13.62%(4)筹划方案的风险系数b风险筹划系数b i= (s t - s f)/v ib1 = (10%-5%)/17.57% = 28.46%b2 = (10%-5%)/13.62% = 36.71%(5)筹划方案的风险收益率Sr1 = 17.57%×28.46% = 5%Sr2 = 13.62%×36.71% = 5%(6)筹划方案的风险收益额Sr1=(90×5%)/(5%+5%) = 45 (万元)Sr2=(122×5%)/(5%+5%) = 61 (万元)(7)考虑风险的最低筹划收益额(minSr)minSr1 = 40+45 = 85(万元)minSr2 = 40+61 = 101(万元)方案一考虑风险的最低筹划收益额小于方案二考虑风险的最低筹划收益额且方案二的风险程度小于方案一的风险程度,所以,选择方案二进行税务筹划.案例2(组合节税)一个纳税人组合筹划采用两种筹划技术,要么是AB组合,要么是AC 组合:A筹划技术:可节减税额S A1=60万元的概率P A1=0.3,可节减税额S A2=80万元的概率P A2=0.4,可能增加税额S A3=-30万元的概率P A3=0.3;B筹划技术:可能增加税额S B1=-30万元的概率P B1=0.3,不节减税额也不增加税额S B2=0的概率P B2=0.4,可节减税额S B3=50万元的概率P B3=0.3。

简述税收筹划的基本原理

简述税收筹划的基本原理

简述税收筹划的基本原理
税收筹划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合法的手段,尽量减少企业或个人缴纳税款,以达到增加收益或降低成本的目的。

其主要原理包括:
1. 合法性原则:税收筹划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不得采用违法手段逃避税收责任。

2. 最优化原则:通过对税收政策的合理分析和选择,采取最优化的策略,减少纳税负担,提高利润水平。

3. 综合性原则:综合考虑企业或个人的各种税收因素,包括收入、支出、折旧、减免、扣除等,以达到最佳效果。

4. 长期性原则:税收筹划应该考虑到长期的经济发展和税收政策的变化,制定出长期有效的策略。

5. 风险控制原则:税收筹划不应该盲目追求减少税收负担,必须注意风险控制,确保筹划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6. 适度性原则:税收筹划应该适度,不得过于激进或过于保守,综合考虑效益和风险,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策略。

企业节税筹划四种方法是什么

企业节税筹划四种方法是什么

企业节税筹划四种方法是什么作为纳税人,你是否注重纳税筹划了?在遵纪守法、合规经营、照章纳税的同时,应注重节税,节约现金支出,不断增加财富。

下面就让我来“教”你如何筹划节税吧。

节税筹划有什么技巧吗法律常识:节税筹划又称税收筹划,是企业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投资、经营、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减轻税负带来的税收利益的管理活动。

节税筹划通常随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一同进行,甚至要早于生产经营活动。

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采用税法赋予的税收优惠或选择机会,通过对企业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安排,尽可能地降低税负。

节税筹划首先要考虑合法性,需要在涉税法律法规的条件下进行税务筹划和安排,具有很高的技巧性。

在这里也特别提醒,那种购买发票来冲成本的作法不可行,有很大的税务风险。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企业节税筹划四种方法是什么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手段多种多样,但从其开展经营活动的类型和减轻税收负担所采用的手段看,普遍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种方法,纳税人要从收入的方式和时间、计算方法进行选择、控制,以达到节税目的。

销售收入结算方式的选择。

企业销售货物有多种结算方式,不同的结算方式其收入的确认时间有不同的标准。

税法规定:直接收款销售以收到销货款或取得销货款凭据,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为收入确认时间;赊销和分期收款销货方式均以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为收入确认时间;而订货销售和分期预收货款销售,待交付货物时确认收入实现。

这样,通过销售结算方式的选择,控制收入确认的时间,可以合理归属所得年度,以达到减税或延缓纳税的目的。

收入确认时点的选择。

每种销售结算方式都有收入确认的标准条件,企业通过对收入确认条件的控制,可以控制收入确认的时间。

因此,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企业应特别注意临近年终所发生的销售业务收入确认时点的筹划。

企业可推迟销售收入的确认时间,直接收款销货时,可通过推迟收款时间或推迟提货单的交付时间,把收入确认时点延至次年,以便获得延迟纳税的好处。

税收筹划的基本原理都有哪些

税收筹划的基本原理都有哪些

税收筹划的基本原理都有哪些⼀、税务筹划的基本原理所谓税务筹划就是纳税⼈合理⽽⼜合法地安排⾃⼰的经营活动,使⾃⼰缴纳可能最低的税收⽽使⽤的⽅法。

税务筹划是对税收政策的积极利⽤,符合税法精神。

1、税务筹划的基本特征表现(1)合法性:这是区别于偷税、避税的最显著特征。

其⼀,于企业,其⾏为不仅在形式上合法,在实质上也顺应了政府的⽴法意图;其⼆,于税务机关,应该依法征税,保护和⿎励税务筹划。

(2)事先性:在经济活动中,纳税义务通常具有滞后性。

税务筹划是在企业的纳税义务尚未发⽣之前,对将可能⾯临的税收待遇所做的⼀种策划与安排。

若是在纳税义务已经发⽣且应纳税额已确定之后,再做所谓的筹划,那就不是税务筹划,⽽只是偷税或避税了。

(3)时效性:我国税制建设还很不完善,税收政策变化快。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预测并随时掌握会计、税务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因时制宜,制定或修改相应的纳税策略。

否则,政策变化后的溯及⼒很可能使预定的纳税策略失去原有的效⽤,“变质”为避税甚⾄偷税,给企业带来纳税风险。

在利⽤税收优惠政策时尤其要注意这⼀点。

2、企业进⾏税务筹划具有⼗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税务筹划有助于纳税⼈实现经济利益最⼤化。

纳税⼈通过税务筹划⼀⽅⾯可以减少现⾦流出,从⽽达到在现⾦流⼊不变的前提下增加净流量;另⼀⽅⾯,可以延迟现⾦流出时间,利⽤货币的时间价值获得⼀笔没有成本的资⾦,提⾼资⾦的使⽤效益,帮助纳税⼈实现最⼤的经济效益。

(2)有利于减少企业⾃⾝的“偷、逃、⽋、骗、抗”税等税收违法⾏为的发⽣,强化纳税意识,实现诚信纳税。

税务筹划的存在和发展为纳税⼈节约税收开⽀提供了合法的渠道,这在客观上减少了企业税收违法的可能性,使其远离税收违法⾏为。

(3)有助于提⾼企业⾃⾝的经营管理⽔平,尤其是财务和会计的管理⽔平。

如果⼀个国家的现⾏税收法规存在漏洞⽽纳税⼈却⽆视其存在,这可能意味着纳税⼈经营⽔平层次较低,对现有税法没有太深层次的掌握,就更谈不上依法纳税和诚信纳税。

纳税筹划原理

纳税筹划原理

纳税筹划原理纳税筹划原理是指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纳税负担,合理规避税务风险,实现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保障。

纳税筹划原理是基于税法法规的前提下,利用税收政策的灵活性和政策的空白点,通过合理安排财务结构和经营模式,达到减少纳税额度的目的。

纳税筹划原理的核心是合法性和合规性。

筹划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纳税金额,但必须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操作,遵守税法规定,确保合法性和合规性。

在进行纳税筹划时,需要对税收政策有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要了解自身企业的特点和需求,以及相关的行业规定。

要合理调整企业的财务结构。

通过调整资金流向和收支结构,合理安排财务关系,降低企业的纳税负担。

比如,可以通过合理的资金布局,优化资金结构,减少资金成本,从而降低纳税基数。

要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为了鼓励和支持特定行业或企业发展而制定的,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减少纳税额度。

比如,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可以享受到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税收优惠等。

要合理规避税务风险。

税务风险是企业在纳税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包括税务稽查、税务争议等。

企业在纳税筹划中要注意避免触碰税法红线,避免涉嫌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同时要加强内部控制,完善财务报表,规范会计核算,避免发生税务风险。

要加强税务合规管理。

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要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和合作,及时了解税收政策的变化,确保自身的税务合规。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规范企业的税务行为,提高税务合规管理水平。

纳税筹划原理是企业在纳税过程中的一种合理合法的行为,它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减少纳税负担,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但是,纳税筹划也需要遵守法律法规,避免涉嫌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确保企业的税务合规。

只有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企业才能实现纳税筹划的目标,获得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提高企业的发展水平。

绝对节税的原理如何应用

绝对节税的原理如何应用

绝对节税的原理如何应用1. 简介在如今的商业环境中,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减少税务负担,从而增加个人或企业的利润。

绝对节税的原理就是应对不同的税务政策和法规,通过合理的筹划,最大限度地减少纳税金额。

本文将介绍绝对节税的原理以及如何应用于个人和企业的实际经营中。

2. 原理解析2.1 法律合规绝对节税的原理首先要遵守法律法规。

虽然节税可以帮助我们减少税务负担,但是任何违反法律的行为都可能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

因此,合法遵纪守法的原则是绝对节税的基础。

2.2 合理筹划绝对节税的原理之一是进行合理的税务筹划。

通过评估个人或企业的财务状况,制定合理的财务规划,包括资产配置、利润分配等方面,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税负。

2.2.1 资产配置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可以降低个人或企业的纳税额。

例如,合理规划资产的所有权结构,将资产转移给低税率的实体或家庭成员,从而降低个人或企业的纳税额。

2.2.2 利润分配合理的利润分配也是绝对节税的重要策略。

通过调整盈利中的成本和收入,可以降低纳税额。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成本结构来降低应交的企业所得税额。

2.3 合理避税绝对节税的原理还包括合理的避税措施。

避税是合法的行为,通过合理的手段降低纳税额,避开不必要的税务负担。

2.4 合规报税绝对节税的原理最后要强调的是合规报税。

无论采取何种策略进行节税,都必须遵守相关的税务申报规定,如按时申报纳税、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等。

3. 绝对节税的应用3.1 个人应用对于个人来说,绝对节税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应用。

3.1.1 合理规划收入个人可以在工资、奖金等收入方面进行合理规划,包括分散收入、合理选择税务优惠政策等。

3.1.2 合理规划财产个人可以通过合理的财产规划,包括购买房产、投资股票等方式,降低财产所得税等相关税负。

3.1.3 合理规划退休金个人可以通过合理的退休金规划,包括参加养老保险、个人养老账户等方式,降低个人所得税负。

3.2 企业应用对于企业来说,绝对节税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应用。

税收筹划的组合节税原理.

税收筹划的组合节税原理.

税收筹划的组合节税原理税收筹划的基本原则:组合节税原理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税收筹划的终极目标是节税最大化,为此往往同时采用多种节税技术,也就是运用采用组合节税原理。

而多种节税技术中有些节税技术相互之间在节减税收和风险方面可能是会相互影响。

组合节税涉及到各种节税技术可能产生的相互影响。

组合节税涉及到各种节税技术可能产生的相互影响,不过各种节税技术究竟如何相互影响,影响的程度有多大,需要我们仔细去推算。

组合节税是指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条件下,通过多种节税技术组合使节税总额最大化、节税总风险最小化。

组合节税主要考虑各种节税技术间的相互影响。

1、组合节税要考虑各种节税技术的相关性各种节税技术的相关性通常由相关系数-1≦ρ≦1。

当0≦ρ≦1时,表示两种节税技术正相关:即当第一种节税技术节减税收时,第二种节税技术也不能节减税收;或当第一种节税技术不能节减税收,第二种节税技术也不能节减税收。

当ρ=1时,表示两种节税技术完全正相关,比如,第一种节税技术可以节减税收10%,第二种节税技术也可以节减税收10%。

当-1≦ρ≦0时,表示两种节税技术负相关:即第一种节税技术节减税收会导致第二种节税技术无效,甚至增加税收;或第二种节税技术节减税收会导致第一种节税技术无效,甚至增加税收。

当ρ=0时,表示两种节税技术完全不相关。

相关系数ρ表示了两种节税技术相关的性质(正或负)以及相关程度的强弱。

两种节税技术的相关系数ρAB=∑[(SAi-EA)/σA][(SBi-EB)/σB]PABi其中,SAi =A节税技术第i种情况节税额SBi =B节税技术第i种情况节税额PABi =第i种情况A、B两种节税技术共同概率EA=A节税技术节税期望值EB=B节税技术节税期望值σA =A节税技术标准离差σB =B节税技术标准离差2、组合节税要计算多种节税技术的组合节税期望值(率)组合节税期望值(率)是组合节税中各种节税技术的个别期望值(率)的加权平均数,加权的权数是与各节税技术节减税额相对应的未节税前的应纳税额之间的比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计算节税方案的节税期望值E 计算节税方案的节税期望值E 方案1 方案1 E1=100*0.3+120*0.5+150*0.2=120 万元) (万元) 方案2 方案2 =60*0.3+140*0.6+180*0.1=120( E2=60*0.3+140*0.6+180*0.1=120(万 元) 说明:期望值E=Σ E=Σ( 说明:期望值E=Σ(Si*Pi) i=1,2,3……n i=1,2,3 n 其中: 其中:Si=第i种情况节减的所得税 种情况的概率;n=情况的数量 Pi=第i种情况的概率;n=情况的数量
2. 把税收期望值按目标投资收益率折算成现 时价值PW 时价值PWi 期望税收现值PW 120/ 10+156/ 10) ΣT1 期望税收现值 PW1=120/1.10+156/ ( 1.10 ) 2+178/(1.10)3=371.75(万元) 178/ 10) 371.75(万元) 期望税收现值PW 76/ 10+102/ 10) ΣT2期望税收现值PW2=76/1.10+102/(1.10) 2+196/(1.10)3=300.65(万元) 196/ 10) 300.65(万元) 其中: 为方案1 其中:ΣT1为方案1纳税人一定时期的纳税总 额 为方案2纳税人一定时期的纳税总额 ΣT2为方案2纳税人一定时期的纳税总
三、相对节税原理 是指一定纳税总额并没有减少, 是指一定纳税总额并没有减少,但因 各个纳税期纳税总额的变化而增加了 收益,从而相当于冲减了税收, 收益,从而相当于冲减了税收,使税 收总额相对减少。 收总额相对减少。相对节税原理主要 利用的是货币的时间价值。 利用的是货币的时间价值。
案例
假设一个公司的年度目标投资收益率为 10% 在一定时期所取得的税前所得相同。 10%,在一定时期所取得的税前所得相同。 如果税法允许这个公司某年的某笔费用 可以选择三种方法扣除: 分期平均扣除; 可以选择三种方法扣除 : 分期平均扣除 ; 余额递减扣除;一次性扣除。 余额递减扣除;一次性扣除。其结果假定 方案1 公司第1 是 : 方案 1 公司第 1 、 2 、 3 年都缴纳的所 得税200 万元, 即方案1 200万元 得税 200 万元 , 即方案 1 的 T1-1 =T1-2= T1200万元 方案2 万元; 100万元 万元, 3=200 万元 ; 方案 2 的 T2-1=100 万元 , T2-2 =100 万 元 , T2-3=400 万 元 ; 方 案 3 的 T3-1 600万元 万元。 =0元,T3-2 =0元,T3-3=600万元。
不确定性节税- 不确定性节税-预期节税期望值相同 假定一个纳税人不确定性节税方案1 假定一个纳税人不确定性节税方案1可节 减所得税S 100万元的概率 30% 万元的概率P 减所得税 S1=100 万元的概率 P1=30%, 可 节减所得税S 120万元的概率 50% 万元的概率P 节减所得税 S2=120 万元的概率 P2=50%, 可节减所得税S 150万元的概率 20% 万元的概率P 可节减所得税S3=150万元的概率P3=20%; 节税方案2 可节减所得税S 60万元的 节税方案 2 可节减所得税 S1=60 万元的 概率P 30% 可节减所得税S 140万元 概率 P1=30%, 可节减所得税 S2=140 万元 的概率P 60% 可节减所得税S 180万 的概率 P2=60%, 可节减所得税 S3=180 万 元的概率P 10% 元的概率 P3=10% 。 这个纳税人在一定 时期所得的税前所得相同。 时期所得的税前所得相同。
风险节税是指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 风险节税是指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 把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去获取超过一 般节税所节减的税额。 般节税所节减的税额。风险节税主要 是考虑了节税的风险价值。 是考虑了节税的风险价值。 确定性风险节税 不确定性风险节税
确定性风险节税
一个纳税人节税方案1第一年要缴纳所得税100万 一个纳税人节税方案1第一年要缴纳所得税100万 100 元的概率为30% 缴纳所得税120万元的概率为50% 30%, 120万元的概率为50%, 元的概率为30%,缴纳所得税120万元的概率为50%, 缴纳所得税150万元的概率为20% 150万元的概率为20%, 缴纳所得税150万元的概率为20%,第二年要缴纳 所得税120万元的概率为20% 缴纳所得税150 120万元的概率为20%, 150万元 所得税120万元的概率为20%,缴纳所得税150万元 的概率为40%,缴纳所得税180万元的概率为40%, 的概率为40%,缴纳所得税180万元的概率为40%, 40% 180万元的概率为40% 第三年要缴纳所得税150万元的概率为20% 150万元的概率为20%, 第三年要缴纳所得税150万元的概率为20%,缴纳 所得税180万元的概率为60% 缴纳所得税200 180万元的概率为60%, 200万元 所得税180万元的概率为60%,缴纳所得税200万元 的概率为20% 节税方案2第一年要缴纳所得税60 20%; 的概率为20%;节税方案2第一年要缴纳所得税60 万元的概率为40% 缴纳所得税80 40%, 80万元的概率为 万元的概率为40%,缴纳所得税80万元的概率为 40%,缴纳所得税100万元的概率为20% 100万元的概率为20%, 40%,缴纳所得税100万元的概率为20%,第二年要 缴纳所得税80万元的概率为20% 缴纳所得税100 80万元的概率为20%, 缴纳所得税80万元的概率为20%,缴纳所得税100 万元的概率为50% 缴纳所得税120 50%, 120万元的概率为 万元的概率为50%,缴纳所得税120万元的概率为 30%,第三年要缴纳所得税180万元的概率为30%, 180万元的概率为 30%,第三年要缴纳所得税180万元的概率为30%, 缴纳所得税200万元的概率为60% 缴纳所得税220 200万元的概率为60%, 缴纳所得税200万元的概率为60%,缴纳所得税220 万元的概率为10% 10%, 万元的概率为10%,这个纳税人的年目标投资收益 率为10% 10%, 率为10%,纳税人采用不同方案在一定时期所取得 的税前所得相同。
(3)节税方案的相对节税额ΣSi为: 节税方案的相对节税额ΣS 方 案 2 相 对 节 税 额 ΣS2=ΣT1547.11-521.49=25.62(万元) ΣT2=547.11-521.49=25.62(万元) 方 案 3 相 对 节 税 额 ΣS3=ΣT1547.11-495.87=51.24(万元) ΣT3=547.11-495.87=51.24(万元)
3.计算考虑确定性风险因素情况下方案2 计算考虑确定性风险因素情况下方案2 多节减的税额S 多节减的税额Si 方 案 2 多 节 减 的 税 额 S2=ΣT1371.75-300.65=71. 万元) ΣT2=371.75-300.65=71.1(万元) 这样, 这样 , 我们通过计算可使各个可供选择 的节税方案中确定性风险因素数量化, 的节税方案中确定性风险因素数量化 , 以此作为节税的依据。 此例中, 以此作为节税的依据 。 此例中 , 我们 应该选择方案2 因为它比方案1 应该选择方案 2 , 因为它比方案 1 节减 更多的税收。 更多的税收。
案例解析
(1)3年的预期税收ΣTi为 方案1 方案1 ΣT1= T1-1 +T1-2+T1-3 =200+200+200=600(万元) 方案2 方案2 ΣT2= T2-1 +T2-2+T2-3 =100+100+400=600(万元) 方案3 方案3 ΣT3= T3-1 +T3-2+T3-3 =0+0+600=600(万元)
案例
假设一个老人有财产的遗产税税率为50%。如何进 行遗产分配才能税负最轻?
第一方案: 老人将遗产遗赠给儿子,儿子再遗赠给 孙子,其应纳税额为: 2000*50%+1000*50%=1500(万元) 第二方案: 考虑到儿子已很富有,直接将财产遗赠 给孙子,其应纳税额为: 2000*50%=1000(万元)
二、绝对节税原理
直接节税原理: 直接节税原理:直接减少某一个纳 税人税收绝对额的节税 间接节税原理:指某一个纳税人的 间接节税原理: 税收绝对额没有减少,但这个纳税 税收绝对额没有减少, 人的税收客体所负担的税收绝对额 减少,间接减少了另一个或一些纳 减少, 税人税收绝对额的节税。 税人税收绝对额的节税。
1.计算采用节税方案后3年的税收期望值E 计算采用节税方案后3年的税收期望值E 方案1 方案1 )=100 100* 120* 150* 120( 万元) E(T1-1)=100*0.3+120*0.5+150*0.2=120( 万元 ) )=120*0.2+150*0.4+180*0.4=156(万元 万元) E(T1-2)=120*0.2+150*0.4+180*0.4=156(万元) )=150 150* 180* 200* 178( 万元) E(T1-3)=150*0.2+180*0.6+200*0.2=178( 万元 ) 其 中 : T 1 -n 为 方 案 1 第 n 年 要 缴 纳 的 税 收 , n=1 n=1,2,3
方案2 方案2 )=60 60* 80* 100* 76(万元) E(T2-1)=60*0.4+80*0.4+100*0.2=76(万元) E(T2-2)=80*0.2+100*0.5+120*0.3=102( 万元) )=80* 100* 120* 102( 万元 ) 80 )=180 180* 200* 220* 196( E(T2-3)=180*0.3+200*0.6+220*0.1=196( 万 元) 其 中 : T2-n 为 方 案 2 第 n 年 要 缴 纳 的 税 收 , n=1 n=1,2,3
方案 100 1 0.3 60 2 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