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毕生发展-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以学会人类基本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等两种现象,可以用来解释的观点 是() ▪ A.个体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B.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相互作用论C,环境决 定论
▪ D.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论 ▪ (2009.4)16.对青少年的学校适应行为进行研究,易采用的方法是() ▪ A.横断研究法B.群体序列研究法C.实验研究法D.纵向研究法 ▪ (2019.8)9.为了研究一个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最合适的方法是() ▪ A.纵向研究法B.横断研究法C.群体序列研究法D.问卷法 ▪ (2019.4)15,某中学教师从初一到初三对儿位学习困难学生的发展变化
(二)新生儿心理的发生
胎儿出生后约一个月的时间,叫做新生儿时期。这时个体从生理 上的寄居生活转变为独立生活,开始与外界环境发生直接的关系。 所以,他必须独立地调节自己的主体,以适应客观现实,这就为心理 的发生提供了直接的要求和基础。
第二节 儿童期的身心发展
二、婴幼儿的身心发展
(一)婴幼儿的生理发展
(二)性别社会化
(三)道德判断的发展
第二节 儿童期的身心发展
四、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 (三)道德判断的发展
皮亚杰在《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中,把儿童的道德 品质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节 个体发展的基本理论
二、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
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是相对而言的,一般 说来,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在一定的教育条件下, 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稳 定性,显示出阶段的顺序,每一个阶段的变化过程 和速度大体上是稳定的、共同的。但另一方面, 相同的教育条件和社会环境在不同的儿童身上所 起的作用也可能是不同的,因而在个体心理发展 的过程和速度上,也就会形成一定的差距,表现出 可变性。随着各种条件的不同,个体心理发展年 龄特征在一定范围内也可以发生一些有限制的变 化。
4岁孩子的大脑就已经非常接近于成人的了
(二)婴幼儿动作的发展
婴幼儿动作的发展是其各种活动发展的直接前提,也是认知发 展的重要基础,动作的发展与个体的空间认知、概念形成、社会 交往、去自我中心化等密切相关,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外在表 现。
儿童动作的发展遵循三个原则:(1)由上到下。 (2)由内到外。 (3)由简单的、无意识的动作到复杂的、意识控制的动作。
第二节 儿童期的身心发展
三、儿童期认知和语言的发展 (一)婴幼儿的感知觉发展
婴幼儿最主要的感知觉是触觉、听觉和视觉。在胎儿期,这些感 知觉就已经形成并有所发展了。
(二)婴幼儿的语言发展
第二节 儿童期的身心发展
三、儿童期认知和语言的发展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
(0-2岁:感觉、动作认识,形成“客体永久性”概念)
第十一章毕生发展-资料
第一节 个体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实质
毕生发展的观点主要是: (1)人生的发展,除了身体在生物意义上的发育、成熟以外,是一个伴
随人的一生的过程,其行为的变化过程贯穿于从胎儿期到死亡的 全部一生中,行为变化过程反映了个人的不同行为表现增强和减 退的情况 (2)发展具有多维性和多向性,发展的方向也因发展内容的种类不同 而有所不同 (3)发展由获得和丧失组成,是一个有序变化的过程,并非仅仅意味着 增长。 (4)心理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和可塑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形 式 (5) 心理发展受多种因因素影响,个体的发展是年龄阶段、历史阶段 和非规范事件等多种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直进行追踪研究。他的研究方法是() ▪ A.横断研究法B.纵向研究法C,群体序列研究法D.调查研究法 ▪ (2019.4 名词)关键期 ▪ (2019.7,2019.7名词)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二节 儿童期的身心发展
一、胎儿和新生儿的发展
(一)胎儿的身体发展
几乎所有发展上的缺陷(如兔唇、肢体不全、盲、聋等)都发生在 怀孕的前三个月中。最严重的情况还可能导致胚胎无法继续存活 而造成流产。
▪ (2009.7)18.根据目前心理年龄阶段划分的一般标 准,青少年期的年龄段为()
▪ A .6-12岁B,12-18岁C .18-28岁D,18-45岁 ▪ (2019.4)19.以下哪个不是对人的心理发展年龄阶
段进行划分的主要依据?() ▪ A.一般情况下,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稳定性 ▪ B,人们受到相同的社会和教育影响 ▪ C.人的心理发展显示出阶段的顺序 ▪ D.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是稳定的 ▪ (2019.7)19,有机体发展过程中最容易习得某种
行为的时期称为该行为的() ▪ A.习得期B,行为学习期C.关键期 D.发展期
▪ (2019.7)20一个盲童和正常的婴儿一样到一定的年龄会微笑,这样的事 实说明了下列哪一因素在儿
▪ 童发展中的作用?() ▪ A.学习B.后天行为C.模仿行为D,先天因素 ▪ (2019.4)1 9.对于动物中的“母亲印刻”以及印度狼孩回归人类社会后
第一节 个体发展的基本理论
二、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 有些研究者根据动物心理实验提出了“关键
年龄”或“关键期”的概念,认为个体在早期发 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 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如果错过了这 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的“好时 机”。
“动物的印刻现象 ”
▪ (2009.7)1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 A.增强B.变化C.成熟D.死亡
2.前运算阶段
(2-7岁:自我中心性或不“守恒”性)
3.具体运算阶段
(7-12岁左右:守恒概念、行动心理表象, “自我中心”下降和克 服“片面性”,提高了与人沟通的能力)
4.形式运算阶段
(11.12岁以后,抽象思维得到发展和完源自)第二节 儿童期的身心发展
四、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依恋行为
依恋行为是通过个体与个体的互动关系建立起来的,交往的双方通过相互给予 安全、温暖、情感支持而使得双方产生了相互的亲密感的关系。人类的依恋 行为始于婴儿期,主要表现于婴儿与其抚养者之间的亲密的情感联系,在这些抚 育者出现时,婴儿就会感到安全和温暖,他们会喜欢紧紧地依偎在抚育者的怀里, 并追随抚育者。
▪ D.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论 ▪ (2009.4)16.对青少年的学校适应行为进行研究,易采用的方法是() ▪ A.横断研究法B.群体序列研究法C.实验研究法D.纵向研究法 ▪ (2019.8)9.为了研究一个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最合适的方法是() ▪ A.纵向研究法B.横断研究法C.群体序列研究法D.问卷法 ▪ (2019.4)15,某中学教师从初一到初三对儿位学习困难学生的发展变化
(二)新生儿心理的发生
胎儿出生后约一个月的时间,叫做新生儿时期。这时个体从生理 上的寄居生活转变为独立生活,开始与外界环境发生直接的关系。 所以,他必须独立地调节自己的主体,以适应客观现实,这就为心理 的发生提供了直接的要求和基础。
第二节 儿童期的身心发展
二、婴幼儿的身心发展
(一)婴幼儿的生理发展
(二)性别社会化
(三)道德判断的发展
第二节 儿童期的身心发展
四、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 (三)道德判断的发展
皮亚杰在《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中,把儿童的道德 品质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节 个体发展的基本理论
二、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
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是相对而言的,一般 说来,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在一定的教育条件下, 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稳 定性,显示出阶段的顺序,每一个阶段的变化过程 和速度大体上是稳定的、共同的。但另一方面, 相同的教育条件和社会环境在不同的儿童身上所 起的作用也可能是不同的,因而在个体心理发展 的过程和速度上,也就会形成一定的差距,表现出 可变性。随着各种条件的不同,个体心理发展年 龄特征在一定范围内也可以发生一些有限制的变 化。
4岁孩子的大脑就已经非常接近于成人的了
(二)婴幼儿动作的发展
婴幼儿动作的发展是其各种活动发展的直接前提,也是认知发 展的重要基础,动作的发展与个体的空间认知、概念形成、社会 交往、去自我中心化等密切相关,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外在表 现。
儿童动作的发展遵循三个原则:(1)由上到下。 (2)由内到外。 (3)由简单的、无意识的动作到复杂的、意识控制的动作。
第二节 儿童期的身心发展
三、儿童期认知和语言的发展 (一)婴幼儿的感知觉发展
婴幼儿最主要的感知觉是触觉、听觉和视觉。在胎儿期,这些感 知觉就已经形成并有所发展了。
(二)婴幼儿的语言发展
第二节 儿童期的身心发展
三、儿童期认知和语言的发展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
(0-2岁:感觉、动作认识,形成“客体永久性”概念)
第十一章毕生发展-资料
第一节 个体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实质
毕生发展的观点主要是: (1)人生的发展,除了身体在生物意义上的发育、成熟以外,是一个伴
随人的一生的过程,其行为的变化过程贯穿于从胎儿期到死亡的 全部一生中,行为变化过程反映了个人的不同行为表现增强和减 退的情况 (2)发展具有多维性和多向性,发展的方向也因发展内容的种类不同 而有所不同 (3)发展由获得和丧失组成,是一个有序变化的过程,并非仅仅意味着 增长。 (4)心理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和可塑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形 式 (5) 心理发展受多种因因素影响,个体的发展是年龄阶段、历史阶段 和非规范事件等多种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直进行追踪研究。他的研究方法是() ▪ A.横断研究法B.纵向研究法C,群体序列研究法D.调查研究法 ▪ (2019.4 名词)关键期 ▪ (2019.7,2019.7名词)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二节 儿童期的身心发展
一、胎儿和新生儿的发展
(一)胎儿的身体发展
几乎所有发展上的缺陷(如兔唇、肢体不全、盲、聋等)都发生在 怀孕的前三个月中。最严重的情况还可能导致胚胎无法继续存活 而造成流产。
▪ (2009.7)18.根据目前心理年龄阶段划分的一般标 准,青少年期的年龄段为()
▪ A .6-12岁B,12-18岁C .18-28岁D,18-45岁 ▪ (2019.4)19.以下哪个不是对人的心理发展年龄阶
段进行划分的主要依据?() ▪ A.一般情况下,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稳定性 ▪ B,人们受到相同的社会和教育影响 ▪ C.人的心理发展显示出阶段的顺序 ▪ D.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是稳定的 ▪ (2019.7)19,有机体发展过程中最容易习得某种
行为的时期称为该行为的() ▪ A.习得期B,行为学习期C.关键期 D.发展期
▪ (2019.7)20一个盲童和正常的婴儿一样到一定的年龄会微笑,这样的事 实说明了下列哪一因素在儿
▪ 童发展中的作用?() ▪ A.学习B.后天行为C.模仿行为D,先天因素 ▪ (2019.4)1 9.对于动物中的“母亲印刻”以及印度狼孩回归人类社会后
第一节 个体发展的基本理论
二、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 有些研究者根据动物心理实验提出了“关键
年龄”或“关键期”的概念,认为个体在早期发 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 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如果错过了这 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的“好时 机”。
“动物的印刻现象 ”
▪ (2009.7)1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 A.增强B.变化C.成熟D.死亡
2.前运算阶段
(2-7岁:自我中心性或不“守恒”性)
3.具体运算阶段
(7-12岁左右:守恒概念、行动心理表象, “自我中心”下降和克 服“片面性”,提高了与人沟通的能力)
4.形式运算阶段
(11.12岁以后,抽象思维得到发展和完源自)第二节 儿童期的身心发展
四、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依恋行为
依恋行为是通过个体与个体的互动关系建立起来的,交往的双方通过相互给予 安全、温暖、情感支持而使得双方产生了相互的亲密感的关系。人类的依恋 行为始于婴儿期,主要表现于婴儿与其抚养者之间的亲密的情感联系,在这些抚 育者出现时,婴儿就会感到安全和温暖,他们会喜欢紧紧地依偎在抚育者的怀里, 并追随抚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