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操作指南
血培养操作指南
血培养操作指南血培养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技术,用于检测病原微生物在血液中的生长。
它可以帮助诊断生物样本中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并确定其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本文将介绍血培养的操作指南,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结果解读等内容。
一、准备工作1. 清洁操作区域:确保操作区域干净整洁,避免细菌的交叉污染。
可以使用70%酒精或其他消毒剂对操作台面进行消毒。
2. 准备培养基和试剂:血培养通常使用含有富营养物质的寒天培养基,如血琼脂(Blood agar)或巧克力琼脂(Chocolate agar)。
此外,还需要溶血素试剂用于检测细菌的溶血能力。
3. 样本采集器具:准备血液采集器具,如一次性血管采血器、针头和注射器等,确保采集的血液样本干净无菌。
4. 实验器具消毒:对使用的实验器具进行彻底消毒,如培养皿、注射针、试管等。
二、操作步骤1. 血液样本采集: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和采集方法,确保血液样本的质量。
常见的采集部位包括静脉、手指或动脉,具体采集方法请按照医学标准操作。
2. 分配样本:使用无菌的技术将采集的血液样本分配到不同的培养皿中。
常见的分配量为每个培养皿2-5毫升。
3. 涂布培养基:使用无菌的匀涂棒或玻璃棒,将血液均匀涂布在准备好的血琼脂或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
4. 培养条件设置:将涂有血液的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设置适当的温度和培养时间。
一般情况下,37℃是最常用的培养温度。
5. 观察培养结果:在培养箱中观察培养皿的生长情况。
如果有细菌或真菌的生长,会在琼脂表面形成菌落。
通常需要培养24小时以上才能获得可靠的结果。
6. 溶血试验:将生长的培养物用溶血素试剂滴于琼脂表面,观察是否有细菌对血细胞进行溶血作用。
7. 结果解读:根据生长的菌落形态和溶血试验的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和性质。
进一步的鉴定和确认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和检测。
三、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整个实验过程中应遵守严格的无菌操作,防止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血培养操作规范指南
血培养操作规范指南《血培养操作规范指南》嗨,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好好聊聊血培养这个事儿。
你知道吗?血培养可重要啦,就像在身体里寻找那些隐藏的小坏蛋一样。
血培养呢,就是要从咱们的血液里找出那些可能让我们生病的细菌或者真菌。
这就好比在一片大森林里找那些偷偷搞破坏的小怪兽。
医生叔叔阿姨们做血培养呀,是为了能准确地知道是什么东西让我们不舒服,然后就可以用合适的药把这些小坏蛋打败。
首先,在做血培养之前呀,我们要准备好一些东西呢。
就像我们要出去探险得带上工具一样。
得有专门用来装血的瓶子,这个瓶子可神奇啦,它就像一个小房子,专门给那些可能存在的细菌或者真菌住的。
而且呀,这个瓶子是经过特殊处理的,不是随随便便的瓶子哦。
还有呢,得有一根很细很细的针,这根针就像一个小探针,要去血液的世界里取样本呢。
护士姐姐或者医生叔叔在拿这些东西的时候呀,那可得特别小心,就像我们捧着自己最心爱的玩具一样,不能让它们受到一点污染。
那什么时候我们要做血培养呢?比如说,有人发烧啦,而且这个烧老是退不下去,就像小火苗一直在身体里烧着。
或者是身体某个地方老是发炎,吃了药也不见好。
这时候呀,医生就可能会考虑做血培养啦。
就像侦探在没有头绪的时候,要寻找新的线索一样。
做血培养的时候呢,医生叔叔或者护士姐姐会先找到我们胳膊上的血管。
这血管呀,就像一条条小河流在我们身体里流淌。
他们会先用酒精棉球在要扎针的地方擦一擦,哇,那时候感觉凉凉的呢,就像有小冰块在皮肤上滑过。
然后就把那根细细的针扎进去。
哎呀,这时候可能会有点疼,就像小蚂蚁咬了一口似的。
不过别怕,就一下下就好啦。
血液就会顺着针流到那个小瓶子里啦。
可是,这里面也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呢。
比如说,采血量一定要合适。
要是采得太少了,就像钓鱼的时候诱饵太少了,那些细菌或者真菌可能就不愿意“上钩”,检测不出来啦。
要是采得太多呢,瓶子可能装不下,就像往小杯子里倒太多水会溢出来一样。
而且呀,在采完血之后,要尽快把血送到实验室去。
血培养操作指南
山东省立医院血培养操作指南当微生物侵入血液迅速繁殖超出机体免疫系统清除这些微生物得能力时形成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统称血流感染),并可感染血管外组织, 临床上应该进行急症处理,应尽快采集血液进行培养。
血培养就是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并接种到培养瓶中,用以发现、识别引起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得病原微生物,就是诊断菌血症与真菌血症得基本而重要得方法。
血培养结果对感染性疾病得诊断、治疗与预后都有极为重要得临床意义。
1、标本得采集与运送1、1 血培养得临床指征(须100%送检率):1、1、1发热(≥38℃)或低温(≤36 ℃)伴下列一项:A 寒战;B 肺炎;C 留置导管超过5天;D 白细胞>1、8万/mm3;;E 感染性心内膜炎;F 收缩压低于90mmHg;G 无其她原因可以解释得感染;H PCT或CRP升高;1、1、2发热≥39、5 ℃注意事项:1、怀疑脑膜炎患者应同时进行血培养;2、对新生儿可疑菌血症,还应同时做尿液与脑脊液培养。
3、老年菌血症患者可能不发热或体温不低,如伴有身体不适、肌痛或卒中,可能就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得重要指征。
1、1、2 血培养得标本采集时机:只要怀疑患者有血流感染得可能,在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都应立即采集血培养标本。
若患者已行抗菌药物治疗,则应选择含有抗菌药物吸附物得培养瓶,并在下一次抗菌药物应用前采血培养。
细菌通常在寒战与发烧前1小时入血,此时为采集血培养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得最佳时机。
1、1、3 血培养得次数:要求: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得患者,推荐同时或短时间间隔(10分钟内)从不同部位(如双臂)采集2~3套血培养标本,做到“双瓶双侧”。
如有必要,可同时或短时间间隔内从下肢静脉采血接种第三套培养瓶。
在采集血培养后得2至5天内,不需要重复采集血培养只有在疑似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得连续性菌血症时在不同时间点采血才有必要。
说明:以一个需氧瓶与一个厌氧瓶为一套血培养,作为常规血培养组合。
血培养方法学
血培养方法学
血培养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诊断方法,用于检测血液中存在的细菌感染。
下面是血培养的一般方法学步骤:
1. 血液采集:首先要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通常使用无菌针和无菌试管采集静脉血。
采集前要进行消毒。
2. 原液处理:将采集的血液样本倒入无菌试管中,一般是
10~20毫升。
如果血液样本较稀,可加入适量的无菌生理盐
水稀释。
3. 培养基选择:将血液样本接种于适合培养细菌的含有富营养物的培养基内。
常用的培养基有肉汤、布鲁菌培养基和三联培养基等。
4. 培养条件:将接种好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氧气条件。
一般常温培养或体温培养,有些特定细菌需要氧气气氛,有些则需要无氧气氛。
5. 培养时间:通常培养时间为24-48小时,但也可能需要更长
时间,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细菌如真菌。
6. 结果判断: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细菌生长。
如果有细菌生长,会形成菌落或者液体浑浊。
接着要进行细菌鉴定,通过形态特征、生理和生化反应等方法来确定细菌的种类。
7. 抗生素敏感性测试:如果需要,可以进一步进行抗生素敏感
性测试,以确定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程度。
总的来说,血培养方法学是一种基于培养细菌的技术,通过专门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可以检测血液中存在的细菌感染,并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试。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诊断感染病因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血培养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5
5、去除培养瓶上的封盖瓶帽,用75%酒精棉球用机械力摩擦消毒培养瓶橡皮盖,待干。
5
-5
6、抽血量成人:8一10ml血液/成人瓶;儿童或婴幼儿:1一3ml血液/儿童瓶。
5
-5
7、成人在不同部位采集两套血,每套两瓶(需氧、厌氧各一瓶),至少应采集一套血培养(需氧、厌氧应从不同部位分别采集);儿童应采集两瓶儿童需氧瓶(从两个部位分别采集)。
3、在标本量少的情况下,应首先满足需氧瓶用量;己采集的血培养标本必须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可放置室温,勿放冰箱保存;从外周静脉导管和中心静脉导管采取的血标本很可能存在非感染菌的污染,检验单上须注明采血部位。
总分
100分
5
-5
2、向患者/家属解释血培养的目的
5
-5
3、将病人放置合适体位,充分暴露操作区域(注意保暖及病人隐私权的保护)。
5
-5
4、洗手(用手消剂),消毒肘静脉穿刺部位皮肤及周围,选择静脉和穿刺点,用75%乙醇从中心点向外消毒皮肤,再用碘酊按同样的方法消毒,待干后(0.5-lmin)用乙醇棉球擦去碘迹,再用双针采血系统直接穿刺肘静脉。
10
-5
-5
8、用75%乙醇去除血培养瓶上的血液并进行消毒。
10
-5-5
9、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血标本的采集:用75%乙醇消毒导管及其周围皮肤,再用碘酊按同样的方法消毒,待干(0.5﹣lmin ),拔去导管盖,消毒针心,先插入无菌注射器抽取至少0.5﹣1.0ml血液弃去(以消除干扰因素和导管末端的污染),另取一无菌注射器抽取0.5﹣1.0ml血液注入儿童培养瓶内送检,然后在导管内注入肝素或无菌生理盐水。
10
-5
-5
10、导管暂停输液,抗生素封管。
血培养操作指南
血培养操作指南采血指征入院的危重患者,不能除外细菌感染的可能时,在进行系统性抗生素治疗前,应及时进行血液培养。
患者出现以下体征时可作为采集血培养的重要指证:1、发热(≥38︒C)或低温(≤36︒C)。
2、寒战。
3、白细胞增多(计数大于10,000⨯109/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的或杆状核粒细胞)。
4、粒细胞减少(成熟的粒细胞小于1,000⨯109/L)。
5、血小板减少。
6、皮肤粘膜出血。
7、昏迷。
8、多器官衰竭。
9、血压降低。
10、呼吸加快。
当患者具备以上一种或几种体征时应采血培养。
在评估可疑新生儿败血症时,除发热或低烧外,很少培养出细菌, 应该补充尿液和脑脊液培养。
肺炎链球菌与流感嗜血杆菌菌血症的患儿(特别是2岁或以下的幼儿)一般出现于门诊,常伴有明显发热(≥38.5︒C)和白细胞增多(总数≥20,000x109/L)。
老年菌血症患者,可能不发热或不低热,如伴有身体不适,肌痛或中风可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信号。
最佳采血时机1、对间歇性寒战,采集血培养标本应该在估计寒战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采血。
2、采集血液标本应在抗菌药物使用之前,对已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可在患者下次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
同时为减少抗菌药物的影响我们会采用带有抗生素吸附功能的血培养瓶。
血培养标本的数量及采血量一次静脉采血注入到多个培养瓶中(一个需氧瓶加一个厌氧瓶)应视为单份血培养。
其中厌氧瓶的使用除有利于血中厌氧菌的生长,同时对于兼性厌氧菌如肠杆菌科细菌阳性报警时间早于需氧瓶。
由于多数菌血症的患者细菌为间断性入血,研究已经证实,2~3份血培养可足以检测所有的菌血症和真菌菌血症。
建议在全身不同部位,采集2~3份标本,以保证血培养检测的阳性率。
多次、多部位采血有利于我们判断致病菌和污染菌。
采血量成人每瓶8~10ml(不少于5ml),儿童每瓶1~2ml(无需常规采集厌氧瓶)。
对特殊的全身性和局部感染患者采集血培养的建议:1、怀疑急性原发性菌血症、真菌菌血症、脑膜炎、骨髓炎、关节炎或肺炎的患者:应短时间内采集2或3份血培养,快速进行血培养。
血培养采集操作流程
七、常见问题及处理
1、采血不畅:应调整采血针的角度,或用手指由穿刺静脉上端向下轻轻按摩,松开止血带5s后重新扎上止血带,使血管进一步充盈,无效时则更换血管,重新穿刺。
2、面色苍白、晕厥、心悸应停止穿刺,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并给予必要处理,如吸氧、按压人中,合谷等穴位或其他急救措施;为低血糖诱发的眩晕可立即静脉注射葡萄糖或口服糖水。
3、局部血肿及皮下淤血:与患儿家属按压不当、穿刺过程中损伤静脉后壁所致,应指导患儿家
属的正确按压方法,如按压手法、按压时间、按压面积(以皮肤和血管的两个穿刺点为中心尽量大于两个穿刺点,按压力度适中),穿刺时尽量做到一次成功。
血培养采集
一、目的
1、检查血液中是否有细菌存在。
2、确定血液中存在的菌种,可作为用药治疗的依据。
3、做抗生素的敏感试验。
4、确定患儿病情的进展程度。
二、适应症
1、菌血症
患儿出现发热(≥38℃)或低温(≤36℃),或寒颤;白细胞计数增多(计数>10.0×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或白细胞计数减少(计数<3.0×109/L);有皮肤黏膜出血、昏迷、多器官衰竭、休克等全身感染症状体征,只要具备其中之一,又不能排除细菌、真菌血流感染的,就应进行血培养。
4、采血次数、血培养瓶选择:应同时分别在两个部位采集血标本,分别注入儿童瓶,厌氧瓶一般不需要,除非怀疑患儿存在厌氧菌血流感染。
5、皮肤、血培养瓶消毒:为减少皮肤、培养瓶口等对血培养造成的污染,在穿刺前,应对皮肤和培养瓶口进行消毒并充分干燥,以减少假阳性的发生概率。
6、扎止血带不可过紧、压迫静脉时间不宜过长,以不超过40s为宜。
血培养采集流程标准操作
血培养采集流程标准操作
一、采集指征
当患者出现以下症状时,应考虑进行血培养:
1.高烧:体温超过38℃或低体温。
2.寒战。
3.白细胞计数异常: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加或减少。
4.疑似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
5.疑似血液感染,如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二、采集时机
血培养的最佳采集时机是在患者发热或寒战发作时,或者在未使用抗生素前。
如果已经使用抗生素,应在下次用药前采集血培养。
在成人中,血培养应在发病后72小时内采集。
三、采集方法
1.准备:准备好所需器材,包括血培养瓶、注射器、消毒剂等。
2.消毒: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确保采血过程的无菌操作。
3.采集:从患者不同部位采集两套血培养,分别用于需氧菌和厌氧菌的培养。
每套血培养应抽取8-10ml血液,儿童为1-5ml。
4.轻摇:采血后轻轻摇动血培养瓶,确保血液与培养基充分混合。
5.送检:将血培养瓶及时送至实验室进行培养和鉴定。
四、运输和储存
血培养瓶应在室温下运输,并避免阳光直射。
在储存期间,应保持血培养瓶直立,避免剧烈震动,以确保细菌的正常生长。
以上是血培养采集流程的标准操作,遵循这些步骤可以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血培养操作规程
血培养检测规范化操作(世上最全基本操作流程)2016-08-22来源:南方检验医学网阅读: 1291次【字号:大中小】导读:一、血培养检测采血指征:对入院的危重患者未进行系统性抗生素治疗前,应及时进行血液培养,患者出现以下体征时可作为采集血培养的重要指征: 1.发热(38℃)或低温(36℃)。
2.寒战。
3.白细胞增多(1010 9/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的或带状的白细胞一、血培养检测采血指征:对入院的危重患者未进行系统性抗生素治疗前,应及时进行血液培养,患者出现以下体征时可作为采集血培养的重要指征:1.发热(≥38℃)或低温(≤36℃)。
2.寒战。
3.白细胞增多(〉10×10 9/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的或带状的白细胞增多。
4.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1×10 9/L)。
5.血小板减少。
6.皮肤粘膜出血.7.昏迷。
8.多器官衰竭。
或同时具备上述几种体征时应采血培养。
在评估可疑新生儿败血症时,除发热或低烧外,很少培养出细菌,应该补充尿液和脑脊液培养.肺炎链球菌与流感嗜血杆菌菌血症的患儿(特别是2岁以下的幼儿)一般多见于门诊,常伴有明显发热(≥38。
5℃)和白细胞增多(≥20×109/L).老年菌血症患者,可能不发热或不低热,如伴有身体不适,肌痛或中风可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指征.血培养检测皮肤消毒程序:血培养为防止皮肤寄生菌污染,可使用消毒剂(碘酊或碘伏)对皮肤进行严格仔细的消毒处理,最大限度地减低皮肤污染。
感染性心内膜炎,特别是心脏瓣膜修复术的感染,可能由皮肤寄生的微生物引起(例如:表皮葡萄球菌或棒杆菌属).因此,在采集过程中血培养的污染一定要减小至最低程度.用做培养的血液均不应该在静脉或动脉的导管中抽取,除非静脉穿刺无法得到血液或用来评价与导管感染相关性指标。
如果抽取了导管血,也应同时在其他部位穿刺获取非导管内静脉血液进行血培养。
皮肤消毒严格按以下步骤进行:1.首先用70%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30秒钟以上。
微生物血培养操作流程
微生物血培养操作流程
第一篇
嗨,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来跟大家唠唠微生物血培养的操作流程哟!
咱们得先准备好要用的东西,就像战士上战场得带好武器一样。
各种无菌的采血针、培养瓶,还有消毒用品,一个都不能少。
采血的时候,可一定要严格消毒。
先用酒精,再用碘酒,消毒范围要够大,就像给这块皮肤做个豪华清洁套餐。
然后,拿着采血针,轻轻一扎,让血液慢慢流出来。
可别太用力,不然会把血管扎破的哟!
把采出来的血,按照要求分别注入需氧瓶和厌氧瓶里。
记住,动作要稳,不能洒出来,这可是宝贵的血液呢!
把培养瓶好好标记,写上患者的信息和采血时间,就像给它们贴上专属的小标签。
好了,这就是微生物血培养的大致操作流程啦,是不是还挺简单的?
第二篇
嘿,朋友们!今天来给大家讲讲微生物血培养是怎么操作的。
一开始呀,咱们得把场地收拾干净,保证是无菌的环境,这样才不会有“小捣乱鬼”来干扰。
然后呢,把要用的家伙事儿都摆好,采血针、培养瓶啥的都排排站,准备“上岗”。
接着就是找患者啦,让他们放松心情,别紧张。
开始采血啦,消毒可不能马虎,要仔仔细细的,把细菌都赶跑。
采血的时候,就像在小心翼翼地采集宝贝,速度和力度都要把握好。
把血放进培养瓶里,就像给小种子找个温暖的家,让它们在里面好好生长。
还有哦,标记可重要啦,千万不能弄错患者的信息和时间,不然就会“迷路”的。
这一套操作下来,微生物血培养就顺利开始啦!怎么样,是不是挺有趣的?。
血液培养的规范操作
血液培养的规范操作卫生部北京医院张秀珍一、血培养的临床意义(一)指示预后血培养是细菌培养的实验室检测中最有价值的检测项目。
血培养指示预后表现在,健康人能在几分钟内将血中细菌清除,而病人则不能将病原菌控制在原发部位;医生未能将病原菌彻底清除或引流不成功,可使病原菌扩散入血;而死亡率与病原菌、药敏谱、基础病相关,亦即提供了预后信息。
(二)菌血症与败血症1.按出现时间特点的菌血症的分类:BSOP 3715(1)一过性菌血症(transient):持续仅数分钟,感染组织、粘膜表面、管道定居的微生物,通过刷牙、钻牙、导尿、挤压毛囊等方式植入或手术进入。
(2)持续性菌血症(Continuoys):例如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脉管内膜炎以及伤寒、布式菌、鈎端螺旋体病的特定阶段。
(3)间断性菌血症(intermittent):未引流或引流不足的感染性病灶,细菌间断入血,如肺炎、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骨髓炎等。
2.几个败血症相关概念的界定(1)败血症Sepsis:具有全身反应,如发热、心动过速等感染征兆。
(2)败血症综合征Sepsis syndrome:败血症加任何一器官功能不正常,加以下症状之一:血乳酸盐升高,尿少,意识障碍,动脉压低(hypoxia)。
(3)败血症性休克Sepsis shock::败血症加低血压。
3.其他菌血症的分类:BSOP 3715 污染瓶:占所有菌血症约2%,污染细菌包括阳性杆菌、棒状杆菌、丙酸杆菌、气球菌、凝固酶-葡萄球菌、微球菌等。
污染瓶只见于一套瓶中的1-2瓶,只有第二套来鉴别,可不作药敏,保留此瓶几天,等待第2套结果。
二、血培养的规范操作血培养的合格操作应包含以下六方面的内容:1.应从静脉取血;2.不宜从静脉导管或静脉留置口取血;3.若从导管设施取血,必需同时静脉取血,以求对比和解释(不要弃取初段血,不要用抗凝剂冲洗管子);4.不推荐静脉血直接入瓶(指直接采血器),5.不主张换针头入瓶;6.有血的培养瓶不可放入冰箱和冻箱保存,应在常温保存。
血培养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血培养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血培养是一种用于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细菌或真菌等微生物的检查方法。
clsi血培养推荐指南
clsi血培养推荐指南汇报人:日期:•引言•血培养概述•clsi血培养指南•clsi血培养指南应用及效果•clsi血培养指南与临床实践•clsi血培养指南未来发展及展望01引言目的背景目的和背景适用对象适用范围指南范围02血培养概述血培养是一种实验室检测方法,用于检测血液中的微生物,以帮助诊断感染性疾病。
血培养可以检测出导致感染的细菌、真菌或寄生虫等微生物。
血培养的定义血培养的采集血培养的采集通常是通过静脉采血进行的。
采血前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用药情况,以确定是否需要采集多个样本或更改采集方法。
采血时需要使用无菌技术,以避免污染样本。
血培养的常见问题血培养结果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和感染部位。
血培养结果阴性不能排除感染的存在,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血培养的阳性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用药情况、采血时机、培养基质量等。
03clsi血培养指南对于儿童患者,推荐使用单培养瓶进行血培养,以减少采血量应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进行适当调整,以避免特殊情况下血培养指南对于免疫抑制患者,如接受化疗或器官移植的患者,建议使用双培养瓶进行血培养,以增加病原菌的检出率。
对于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建议在更换新抗菌药物前采集血液样本,以监测病原菌是否对当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
对于疑似血流感染的患者,建议在患者发热期间或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血液样本,以增加病原菌的检出率。
04clsi血培养指南应用及效果指南应用临床应用实验室人员可以根据该指南进行血培养的实验操作,确保实验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室应用科研应用实验室效果该指南的应用有助于规范实验室操作,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为实验室人员提供了更科学的实验指导。
临床效果该指南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和准确性,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可靠的诊断依据,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科研效果该指南的应用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科学的研究设计和实施方案,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为医学进步做出贡献。
血培养操作技术
(二) 操作流程 流程名称:血培养操作流程 护士甲 操作准 操作准备 1. 按规定着装,洗手、戴口罩。 2. 用物准备齐全,按医嘱备用物。 沟通
血培养操作技术
Hale Waihona Puke (一) 操作规范工作目标 遵医嘱为患 者采集血培 养, 标本采集 时间及容器 符合检查要 求,无污染, 操作规范, 确 保患者安全。 规范要点 标准
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标本 1. 患者 / 家属对 采集原则、标准预防原则。 所做的解释 2. 评估患者的病情、 抗生素使用情况、 准备血培 和护理表示 养基。 理解和满意。 3. 告知患者/家属采血的目的、方法及采血后的 2. 采 集 标 本 方 注意事项。 法正确, 标本 4. 根据医嘱、 评估结果选择恰当的血培养基和采 符合检验要 血量。 求。 5. 采血过程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污染。 3. 标 本 送 检 和 6. 在采血本上准确记录采血时间、采血人姓名。 异常结果回 7. 采血后,标本马上送检验室,防止标本变质、 报及时, 异常 被污染。 情况得到及 8. 医疗废物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时处理 。
血培养操作指南范文
血培养操作指南范文血培养是临床微生物学常规检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寻找疑似败血症或菌血症患者体液中的细菌或真菌感染。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血培养的操作指南,并包含以下内容:样本采集、培养基选择、处理血液样本、培养条件和培养时间、分析结果和结果解读。
一、样本采集:1.采集样本前,应向患者进行解释和说明,并确保患者确定同意。
注意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2.通常使用静脉血进行血培养。
需首先消毒采血点,然后分别取两个血培养瓶进行采血。
可以选择常规培养瓶和ANA培养瓶。
3. 一般采集量不小于10ml,可根据患者情况酌情增加。
要避免空气污染或过度抽血。
二、培养基选择:1.常用的血培养基有BHI(大肠杆菌血琼脂)、THB(肉汤葡萄糖琼脂)、CHB(鸡心脏血琼脂)等,可以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选择。
2.培养瓶上应标明培养基类型、批号、有效期等信息。
三、处理血液样本:1.采血后,需尽快进行样本处理。
通常在30分钟内完成。
2.先将血液样本倒入相应培养瓶中,保证液面高度在瓶口处。
然后封闭好培养瓶。
3.对于使用含有添加物(如抗凝剂)的采血针,需要先检查培养瓶上的抗凝剂类型,确定是否需要第一瓶培养液将其中和。
四、培养条件和培养时间:1.常温、37℃和25℃是常见的培养温度选择。
具体温度应根据培养基类型和待检菌种的要求进行选择。
2.一般常规培养基的培养时间为24至48小时,而真菌血培养的培养时间较长,一般以7天为标准。
需要注意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五、分析结果和结果解读:1.培养瓶的阳性结果通常表现为样本液体变浑浊,有产气、血栓形成或沉淀等现象。
培养瓶的阴性结果通常为液体清澈透明。
2.当有阴性结果时,建议经过24至48小时的进一步培养以确认阴性结果的准确性。
3.阳性结果时,必须进行细菌或真菌的鉴定。
可以通过荚膜试验、革兰染色、生化试验或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
总结:血培养是诊断血液感染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确定感染的菌种以指导治疗措施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立医院血培养操作指南当微生物侵入血液迅速繁殖超出机体免疫系统清除这些微生物的能力时形成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统称血流感染),并可感染血管外组织, 临床上应该进行急症处理,应尽快采集血液进行培养。
血培养就是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并接种到培养瓶中,用以发现、识别引起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的病原微生物,就是诊断菌血症与真菌血症的基本而重要的方法。
血培养结果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后都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1、标本的采集与运送1、1 血培养的临床指征(须100%送检率):1、1、1发热(≥38℃)或低温(≤36 ℃)伴下列一项:A 寒战;B 肺炎;C 留置导管超过5天;D 白细胞>1、8万/mm3;;E 感染性心内膜炎;F 收缩压低于90mmHg;G 无其她原因可以解释的感染;H PCT或CRP升高;1、1、2发热≥39、5 ℃注意事项:1、怀疑脑膜炎患者应同时进行血培养;2、对新生儿可疑菌血症,还应同时做尿液与脑脊液培养。
3、老年菌血症患者可能不发热或体温不低,如伴有身体不适、肌痛或卒中,可能就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指征。
1、1、2 血培养的标本采集时机:只要怀疑患者有血流感染的可能,在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都应立即采集血培养标本。
若患者已行抗菌药物治疗,则应选择含有抗菌药物吸附物的培养瓶,并在下一次抗菌药物应用前采血培养。
细菌通常在寒战与发烧前1小时入血,此时为采集血培养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的最佳时机。
1、1、3 血培养的次数:要求: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的患者,推荐同时或短时间间隔(10分钟内)从不同部位(如双臂)采集2~3套血培养标本,做到“双瓶双侧”。
如有必要,可同时或短时间间隔内从下肢静脉采血接种第三套培养瓶。
在采集血培养后的2至5天内,不需要重复采集血培养只有在疑似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的连续性菌血症时在不同时间点采血才有必要。
说明:以一个需氧瓶与一个厌氧瓶为一套血培养,作为常规血培养组合。
所谓“双瓶双侧”,就是指从一个部位采血接种一套培养瓶,再从另一部位采血接种另一套培养瓶。
一次静脉采血注入到多个培养瓶中应视为单个血培养。
1、1、4 血培养的采血量:要求:成年患者推荐的采血量为20~30ml,每瓶5ml~10ml。
婴幼儿患者推荐的采血量应少于患儿总血容量的1%,每瓶不少于2ml。
血培养采血量要根据患儿的血容量与年龄确定:A 新生儿:只需做一侧需氧培养,即单瓶需氧瓶抽取0、5~1、5ml;B 体重8~13Kg:只需做一侧需氧培养,即单瓶需氧瓶抽取:3~5ml;C 体重13~36Kg:需做两侧需氧培养,每瓶需氧瓶抽取:3~5ml;D体重>36Kg:需做到“双瓶双侧”抽取血培养,每瓶抽取:5~10ml;1、1、5 血液标本在需氧瓶与厌氧瓶中的分配要求:以一个需氧瓶与一个厌氧瓶为一套血培养,作为常规血培养的组合。
当采血量不够推荐的采血量时,应首先满足需氧瓶,剩余标本再接种入厌氧瓶。
1、2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1、2、1 皮肤消毒与防止血培养污染要求:使用碘伏、碘酊、次氯酸或异丙醇作为血培养的皮肤消毒剂,以下为各种消毒剂的种类及消毒方法:种类常用浓度消毒时间过敏要清除婴儿>2月碘酒30秒有就是葡萄糖酸氯已定2-4% 30秒无不必不能用次氯酸不必碘伏90秒有就是异丙醇、乙醇70-80% 30秒有不必1、2、2 标本采集部位要求:从两侧上肢静脉采血,“双瓶双侧”采血培养。
必要时从下肢静脉采血做第三套血培养。
说明:不建议采集动脉血,其诊断价值不高,且增加了抽血污染的机会。
尽量避免从静脉留置导管采血培养,因其常伴有高污染率。
如果必须从留置导管内采血,也应同时从外周静脉采集另外一个血培养标本以帮助阳性结果的判读。
1、2、3 减少血培养污染的注意事项要求:采血之前,血培养瓶的橡皮塞需使用70%异丙醇酒精消毒并干燥,然后再进行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
严格按照1、2、1所述皮肤消毒方法操作,并等待足够消毒时间。
严格无菌操作,医护人员采集标本前应严格洗手,不允许在皮肤消毒后用手接触待穿刺部位。
不推荐采血后更换注射器针头接种血培养瓶,采用真空采血装置能降低污染率。
说明:无论采用何种采血方法,血培养可接受的污染率通常就是≤3%。
1、3 血培养标本的运送要求:采血后应该立即送检。
如不能立即送检,需室温保存,切勿冷藏。
标本接种到培养瓶后,需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
说明:血培养瓶在接种前、接种后均不得冷藏或冷冻,否则会导致某些病原微生物死亡。
接种后的培养瓶最好立即送到实验室,最迟不能超过2小时。
1、4 血培养标本的拒收标准、遇到下列血培养标本应拒收并且要求重新采集标本:1、血培养瓶上贴的标签错误或未贴标签。
2、血培养瓶渗漏、破裂或明显污染。
3、血液凝固。
2、几种特殊要求的血培养2、1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CRBSI)2、3、1 短期外周导管要求:通过静脉穿刺获得病人的两套外周血培养(双瓶双侧)。
无菌操作拔出导管并用Maki半定量方法培养。
说明:Maki半定量法就是先用75%酒精清洁导管周围皮肤,然后无菌移动导管,剪取导管末端5cm置于无菌容器中,立即送至实验室(为防止干燥,常规培养送检时间不得超过15min,4℃保存不得超过2小时)。
培养结果的解释:a 如果一套或多套血培养阳性,导管片段培养也就是阳性(半定量≥15 个菌落),并且为同一种菌:提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b 如果一套或多套血培养阳性,而导管片段培养阴性:不能确定为CRBSI;但如果培养出的就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假丝酵母菌,而且能排除其她来源的感染,则提示CRBSI。
c 如果血培养阴性,而导管片段培养阳性,提示就是微生物在导管表面定植而非CRBSI。
d 如果血培养阴性,导管片段培养也就是阴性,则不可能就是CRBSI。
2、3、2 中心静脉导管及静脉留置口(VAP)有两种方法,其中方法一适用于想保留导管的患者,如果已经决定要拔除导管,则方法二更合适。
方法一:对疑似CRBSI的患者至少需要采集两套血培养,其中至少一套标本来自外周静脉(注意做好标记),另一套血培养标本需同时或短时间间隔内从导管口或VAP隔膜无菌操作采集(注意做好标记)。
培养结果的解释:a 如果两套血培养均阳性,通过菌种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比对确定为同一株微生物,并且缺乏其她感染的证据,提示为CRBSIb 如果两套血培养均为阳性,来自导管的血培养的细菌数量(CFU/ml)就是外周静脉血培养的5倍以上,并且缺乏其她感染的证据,提示可能为CRBSI(适用于手工定量血培养系统,比如裂解-离心浓缩法) 。
c 如果仅有导管的血培养为阳性:不能确定为CRBSI,提示为导管定植菌或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污染菌。
d 如果仅有来自外周静脉的血培养为阳性,不能确定为CRBSI,但就是如果培养出的微生物就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假丝酵母菌,并且缺乏其她感染的证据,则提示可能为CRBSI。
确定为CRBSI还需要定量或半定量导管片段培养出相同微生物。
e 如果两套血培养均为阴性,则不会就是CRBSI方法二:通过独立的外周静脉穿刺无菌采集两套血培养;拔出可疑导管,剪取5cm的导管远端的片段送实验室进行Maki’s半定量培养或振荡/超声后定量培养。
培养结果的解释:a 如果一套或多套血培养阳性,同时导管末端培养阳性,而且通过菌种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比对确定为同一株微生物,则很可能就是CRBSI 。
b 如果一套或多套血培养阳性,而导管末端培养为阴性,如果培养出的微生物就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假丝酵母菌,并且缺乏其她感染的证据,则提示可能为CRBSI。
确定为CRBSI还需其她结果支持。
c 如果血培养阴性而导管末端培养阳性,提示为导管定植菌,不就是CRBSI。
d 如果血培养与导管末端培养均为阴性,则不会就是CRBSI。
2、4 感染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血培养结果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与治疗非常重要。
如果采用较理想的血培养技术,90%以上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能获得阳性血培养结果。
以下为适用于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的特殊规定。
2、4、1血培养的采集时机对于可能的心内膜炎患者,起始采集3套血培养,如果在24小时仍报告为阴性,则继续连续采集2套血培养,一共采集5套血培养。
a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要求: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前30min之内采血培养(1~2小时内操作完毕)。
说明:对于疑似或已知高毒力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需要在第一时间立即采血培养以避免治疗上不必要的延误。
b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要求:每隔15min左右收集血液,采集数套血培养。
说明:适当的时间间隔有助于证明为持续性菌血症,尤其就是当心电图正常或模棱两可时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对疑似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不一定必须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前采血培养,对这些患者,尝试确定微生物学诊断更为重要。
由于大多数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菌血症持续存在,使血培养的时间选择相对不就是那么重要。
2、4、2 需要的血培养数量对于可能的心内膜炎患者,起始采集3套血培养,如果在24小时仍报告为阴性,则继续连续采集2套血培养,一共采集5套血培养。
检验科细菌室2015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