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练习(3)
《短文两篇》课后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短文两篇》课后练习题与参考答案《短文两篇》课后练习题与参考答案学习目标1.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2.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阅历。
3.反复朗读课文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4.学习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①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
②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学习过程一、基础学问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堕落()点缀()苦熬()贪欲()牙龈()雏形()丰硕()累累()沉甸甸()玲珑剔透()2.解释下列词语贪欲:堕落:冉冉:雏形:丰硕:繁弦急管:红灯绿酒:玲珑剔透:回味无穷:二、理解探究1.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运用了什么写法?2.“第一次真好”,那么第一次好在哪里?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好”的含义。
3. 《第一次真好》在支配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三、合作释疑1.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从事“神圣的事业”的行道树承受了哪些苦痛?既然苦痛,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2.《行道树》首尾两段前后照应,但在语序和用词上又稍有不同,为什么?3、《第一次真好》中为什么说坚固累累的柚子树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4. 短文末句说:“愿你珍重第一次”的含义是什么?四、课内精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5)题。
①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异。
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尝?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行磨灭的印象?②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
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岛孵出来。
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突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
”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
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宠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积累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狡(xiá) 者鄙读书,无知者(xiàn) 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拮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①,数学使人②,科学使人③,伦理学使人④,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1)根据拼音写汉字,改正加点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字。
改为改为(2)请从下列选项中给文中①~④处选填合适的词语。
(只选序号)选项:A.周密 B.庄重 C.灵秀 D.深刻我会选:①②③④2.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B.中学生读书,须对意蕴深刻的内容推敲细思。
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C.我们不要为一棵树而放弃了整片森林,为一朵鲜花而放弃了整个春天。
读书也是这样,不要处处死抠字句,有时不求甚解....,反而收获颇丰。
D.有些书是你人生的导师,必须精读;有些书是你人生的伴侣,必须随身;有些书则是你人生中的过客,只须匆匆一瞥,不求甚解....,粗观其貌即可。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书能教你为人宽厚、心地善良,使你生出纯真、热情的气质。
书能教你谦虚谨慎、持重内向,使你生出成熟、稳健的气质。
书能教你自强不息、不畏艰难,使你生出刚毅、坚定的气质。
书能教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使你生出深沉、进取的气质。
A.读书是一种“美容”,可以使人由粗俗、鄙陋变得文雅、睿智B.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而人的心灵和人的气质又是相通的C.读书能美化人的心灵,弥补外貌的不足,培养人的内秀D.书能改变人的气质,优雅的气质会使人“因为可爱而美丽”二、综合性学习4.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2020—2021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0年安徽)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咏菊白居易一夜新霜著①瓦轻,芭蕉新折败荷②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③初开晓更清。
[注]①著:附着。
②荷:也称作蒲。
③金粟:金粟一般的花蕊,这里指荷花。
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晋陶渊明独爱菊独________(2)濯清涟而不妖妖________(3)宜乎众矣宜________(4)金粟初开晓更清初________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5.《爱莲说》中,菊是______的象征;《咏菊》中,菊有______的特点。
(用原文词语填空)(2分)16.《爱莲说》《咏菊》对莲(荷)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其原因是什么?(6分)答案:[三](16分))13.(4分)(1)只(2)(过分)艳丽(3)应当(4)开始,刚刚(每小题1分)14.(4分)(1)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2)(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每小题2分)15.(2分)隐逸(者)耐寒(每空1分)16.(6分)情感:《爱莲说》喜爱(赞美)莲,《咏菊》不喜爱(鄙弃)荷。
原因:《爱莲说》中,莲具有坚贞高洁、正直不阿的品格;《咏菊》中,荷不耐寒,缺乏坚忍无畏的品格。
(“情感”2分;“原因”4分。
意思对即可。
回答“原因”时,从写法、主旨等角度解说,言之成理也可)《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题)二、阅读(45分)(一)3.阅读下面的课内文盲文,完成问题。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八上语文《短文二篇》同步练习(含答案)
11 短文二篇【经典永流传】闷歌行十二首(其十二)[宋]杨万里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
近看两日远三月,气力穷时会自休。
【锦书】【微赏】纵使风大浪高,也不要慌,少则两天,多则三月,风力减弱后,浪头自会平静下来。
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
一课一赏·豁达夯基厚积致远1.正字音(1)夕日欲颓(tuí)(2)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3)水中藻(zǎo)、荇(xìnɡ)交横2.晓词义(1)五色交辉交: 交相(2)五色交辉辉: 名词用作动词,辉映(3)四时俱备四时: 四季(4)晓雾将歇歇: 消散(5)夕日欲颓欲: 将要(6)夕日欲颓颓: 形容词用作动词,坠落(7)沉鳞竞跃竞: 争相,争着(8)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 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9)念无与为乐者念: 考虑,想到(10)怀民亦未寝寝: 睡觉(11)相与步于中庭相与: 共同,一起(12)相与步于中庭步: 名词用作动词,散步(13)相与步于中庭于: 在(14)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明: 形容水的澄澈(15)盖竹柏影也盖: 大概是(1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 只是3.写句意(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 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跃出水面。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省略句)译文: 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倒装句)译文: 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4.默名句(1)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2)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记常识(1)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
南朝齐梁(朝代)时思想家。
(2)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同步练习试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同步练习试题XXX《短文两篇》过关测试(一)《陋室铭》阅读训练【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XXX,回也!”(选自《论语》)1回:即XXX,XXX的弟子。
○2不堪:无法忍受。
注:○1.“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
____或_____。
___的文字,后来演变成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词(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谈笑有鸿儒...(5)往来无白丁(6)无丝竹之乱耳....(7)无案牍之劳形...3、“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字与下列各句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异的一项为哪一项(。
)A.水陆草木之花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石青糁之.4.按要求填空,并翻译所填补的句子。
(1)本文开首用类譬喻法归纳综合全文主旨的句子是:译文:(2)描写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译文:(3)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译文: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个句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6、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A.本人和XXX、XXX一样都居住在陋室中。
B.自己的陋室可以和XXX、XXX齐名。
C.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D.表明作者怀念XXX、XXX。
7.作者在本文结尾援用XXX的话“何陋之有”有甚么寄义?8.从全文内容看,作者从几个方面来表现其怎样的生活情趣?9、读【乙】用【甲】中的句子填空。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短文两篇》期末练习(word含答案)
七下语文《17.短文两篇》期末练习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一、积累运用1.文学常识填空。
《陋室铭》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文学家、诗人________,选自《刘禹锡集》。
《爱莲说》作者是________(朝代)哲学家________,选自《周敦颐集》。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有仙则名.名:______________(2)斯.是陋室斯:______________(3)惟吾德馨.馨:______________(4)何.陋之有何:______________(5)谈笑有鸿儒.儒:______________(6)往来无白丁..白丁:______________(7)可以调.素琴调:______________(8)无案牍之劳.形劳:______________(9)无丝竹..之乱耳丝竹:______________(10)无案牍之劳形.形:______________(11)谈笑有鸿.儒鸿:______________(12)可爱者甚蕃.蕃:______________(13)晋陶渊明独.爱菊独:______________(14)出淤泥而不染.染:______________(15)濯.清涟而不妖.濯:______________ 妖:______________(16)香远益.清益:______________(17)亭亭..净植.亭亭:______________植:______________(1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______________(19)陶后鲜.有闻鲜:______________(20)宜.乎众矣宜:______________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何陋之.有水陆草木之.花B.有仙则名.莫名.其妙C.濯清涟而.不妖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D.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4.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益”与“香远益清”中的“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获益.匪浅B.延年益.寿C.日益.发达D.良师益.友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D.何陋之.有6.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中考课内文言文基础重点拓展真题《短文两篇(解析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短文两篇》经典练习一.课文整体把握1.比较本课的两篇文章,完成下面的填空(1)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
(2)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
但这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答谢中书书》一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一句中。
(3)《答谢中书书》一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对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和“()”。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写景的名句是“()”。
【答案】1描写,议论抒情。
(2)山川之美,月色之美。
热爱自然,沉醉山水的思想感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
(3)“猿鸟乱鸣””“沉鳞竞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答案】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解析】【分析】本题要注意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点筛选符合要求的句子即可,比如:①总领全文景观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②文中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③用简洁的语言描绘高山流水的语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④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奇丽的山水,从而曲折表达作者清高的句子是: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点评】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点选择诗句,关键在于对古文的理解,再联系所给信息选择恰当的句子。
二.基础积累1.文学常识填空《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_,字通明,号________。
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_______。
1.【答案】陶弘景;华阳隐居;信【解析】【分析】重要的作家作品文学常识要熟记。
第二个“书”是信的意思。
2.《答谢中书书》结尾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中,“康乐”指________的________,作者引出这位诗人,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________2.【答案】南朝;谢灵运;作者能与诗人一样欣赏到山川美丽的景色,自豪之情跃然纸上。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短文两篇》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1)蕃(
)
(2)濯(
)
(3)蔓(
)
(4)益(
)
(5)植(
)
(6)鲜(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①取: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 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 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而名之不可(
)
(2)莫能肖也(
)
19.《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 释是(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仙则名(
)
(2)惟吾德馨(
)
(3)往来无白丁(
)
(4)无案牍之劳形(
)
(5)濯清涟而不妖(
)
(6)不可亵玩(
)
(7)宜乎众矣 (
)
(8)亭亭净植 (
)
3.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4.下列语句中的“之”与“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一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无丝竹之乱耳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何陋之有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部编版语文八上11《短文两篇》练习及解析
部编版语文八上11《短文两篇》练习及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B. 夕日欲颓.(坠落)沉鳞竞.跃.(争相跳跃)C. 月夜入户.(窗户)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置身其中)D. 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但.少闲人(只是)2.对文章《答谢中书书》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A.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B. 写景先平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仰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序井然.C. 文章体现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D.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从听觉、视觉角度写一天晨夕变化之景.3.“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A. 欲界之仙都但微颔之B.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C. 山川之美花之富贵者D. 蔽林间窥之乃记之而去4.《记承天寺夜游》末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表达出怎样的感慨?下列正确的一项是()A. 标榜自己有随遇而安的修养B. 自嘲自己与张怀民一事无成C. 有闲情逸致才能欣赏到美景D. 无所事事的人才能欣赏到美景5.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 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 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 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6.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A. 实是/欲界之仙都B. 念/无与为乐者C.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D.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7.下列句子点出《记承天寺夜游》题目中“游”字的一项是()A.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B. 相与步于中庭C. 水中藻荇交横D.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8.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 庭下如积水空明--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第八课《短文两篇》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八课《短文两篇》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八课《短文两篇》练习题及参考答案ﻭ(1)给下列句中加粗字注上拼音,或按拼音写出汉字。
①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
②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ﻭ③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hào( )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吗④但是为什么还有héngé()奔月的传说呢(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ﻭ①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仆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侵在油中,飞蛾是直得赞美的。
ﻭ错字: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 ﻭ②但寒冷的、寂莫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错字: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③园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篮空. ﻭ错字: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ﻭ(3)给下面一段话重新排序。
ﻭ①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②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③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④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露台上,⑤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ﻭ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用设问句来强调人间不能没有光和热。
ﻭB.这是全文的中心,说明要使光和热永驻人间,就必须百折不挠地追求,斗争。
ﻭC.正是由于有飞蛾、夸父的牺牲行为,整个人间才不至于黑暗一团。
ﻭD.这句话在文中没有实在意义,可删掉。
ﻭ(5)对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的原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是为了引起人们的遐思,产生探索月球的兴趣。
ﻭB.因为姮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她的精神是值得称颂的。
《短文二篇》阅读练习(解析版)
比较阅读2《短文二篇》(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呜;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1)四时..俱备(2)晓雾将歇.(3)夕日欲颓.(4)与.其奇者【答案】(1)四季。
(2)休息。
这里指消散。
(3)坠落。
(4)参与,这里指欣赏。
【解析】(1)句意为:四季都有。
“四时”,四季。
(2)句意为: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
(3)句意为:夕阳快要落山了。
“颓”:坠落。
(4)欣赏这种奇利景色的人了。
“与”,欣赏,领悟。
2.把下面的文字翻泽成现代汉语。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答案】(1)两岸的石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
(2)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水中的鱼竞相跳出水面。
【解析】(1)句关键词:“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句关键词:“颓”,坠落。
“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
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
【答案】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解析】第一空填写“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句子中的“五色交辉”“青林翠竹”都体现了色彩。
第二空应填写“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视觉;“猿鸟乱鸣”听觉;由早到晚,由静入动。
4.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哪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解析】考查文章主旨句,通过主旨句理解作者的情感。
“实是欲界之仙都”,将此地山水比作人间天堂,应是最大的褒奖和赞美!“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但遗憾的是,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
短文两篇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句。
(2)朗读并背诵全文,体会文章精妙的构思和音韵美。
(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文章主旨。
《短文两篇》练习题一、基础知识题1.给下列汉字注音。
陋()馨()儒()牍()案()苔()2.读拼音写汉字。
yū泥() zhuó清涟() xiè玩()隐yì() xiǎn有闻()3.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①惟吾德馨()②阅金经()③谈笑有鸿儒()④亭亭净植()⑤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⑥斯是陋室()⑦濯清涟而不妖()⑧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⑨陶后鲜有闻()⑩宜乎众矣()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苦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5.填空。
①《陋室铭》作者_________,是_______朝诗人。
②《陋室铭》中押韵的字是名、______、______、青、_____、经、_____和______。
③《爱莲说》的作者是_______,字______,宋代________家,学者称他_______先生。
④《爱莲说》以________和________衬托莲。
⑤“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___或者_______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陋室的环境。
⑦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______________。
6.翻译下列句子。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②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③无案牍之劳形。
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二、阅读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word版 有答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下列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五色交辉(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B.夕日欲颓(坠落)沉鳞竞跃(争相跳)C.月夜入户(窗户)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但少闲人(只是)3.下面对《记承天寺夜游》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苏轼写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他贬官黄州时期。
B.文中作者自称“闲人”,充满自豪与庆幸,庆幸自己做官清闲,才得以饱览这样美的月色。
C.“欣然”与“念无与为乐者”都是心理描写,前者写出作者的兴奋、喜悦之情,后者写出他遭贬后的寂寞之感。
D.最后三句是借景抒情,寥寥数语,种种微妙复杂的情感尽在其中。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B.“好吧。
”他说,“我相信你能行!”C.面对别人的成功,你是为别人喝彩,还是不屑一顾?D.甘孜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海螺沟、甲居藏寨、稻城亚丁等……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那崇高的品德,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B.端午节前夕,许多厂家推出了物美价廉的节日礼盒,来满足消费者馈赠亲友的需求。
C.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登顶。
D.多所学校举行世界环境日教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习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
二、综合性学习6.“文明”是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近年,我们湛江一直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而努力。
为了响应我们湛江的文明创建活动,你的学校组织了“文明先锋小队进学校”的活动。
(1)活动一: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活动二:学校开展“文明志愿者”活动,假使你发现有人在公共场所吸烟,你该如何劝导他?(不超过50字)。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短文两篇》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短文两篇》练习题及答案《论读书》的作者是________国哲学家、作家________,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
5.请将下列有关读书的名言补充完整。
(1)读书足以怡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书破万卷,________________。
(3)读书费时过多易惰,________________。
(4)书犹药也,________________。
6.古人刻苦读书的典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个)7.怎样看待课外阅读,语文老师要求大家发表意见:A.甲同学认为凡课外书籍都应该看。
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乙同学却持相反的观点,认为凡是课外书籍都不应该看。
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C.丙同学对甲、乙两同学的观点都不赞成。
他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说: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①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②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③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
④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
⑤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8.第①句论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9.第②③④⑤句论述的观点是什么?请分析其论证过程。
10.结合你的阅读经验,谈谈某一学科或某一本书对你性格的影响。
参考答案15._短文两篇1.A 2.益,蜡,炼,阔,滥,辑,甚,辩,诀3.《红与黑》司汤达法国;《简爱》夏洛蒂勃朗特英国;《复活》列夫托尔斯泰俄国;《老人与海》海明威美国4.英培根5.(1)足以傅彩,足以长才(2)下笔如有神(3)文采藻饰太盛则矫(4)善读之可以医愚6.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
短文两篇练习题
《短文两篇》练习题(二)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5分)枭将东徙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10.“子将安之?”中得“之”应选的一项是______(1分)A.的 B. 去 C. 哪里 D. 代词指枭1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____________(2分)A. 这则寓言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乡人皆恶枭鸣。
B.人要勇于改变环境。
C. 枭用迁徙的方式逃避现实,回避矛盾,这样做只能徒劳。
D. 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三)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6分)古人有学书于人者,自以为艺成,欲辞归。
师曰:“吾有一箧物,不欲付他人,愿托汝埋于后山脚下。
”其人受之,择日埋之,因封题不甚密,乃启而视之——皆磨穿之砚也,可数十方,方知师夙昔用者。
其人顿觉羞愧,乃反而学,至精其艺。
1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乃启而视之()欲辞归()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乃反而学,至精其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0.B11.不能改变叫声,向东迁徙后,人们还是讨厌你的声音。
12.B13.启:打开辞:告别告辞14.那人于是返回来学习,直到书艺精湛15.学无止境,要谦虚刻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文两篇》练习(3)【同步达纲练习】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不错,汉语有丰富的宝贵遗产,值得咱们骄傲。
可是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现代人说现代话,听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好得很,干吗老想掏老祖宗的兜儿呢?依我说,咱们做人要做现代人,写文也要写现代文。
多向前看,这不很好吗?
1.选出能代替文中“不错”一词的一项。
()
A.所以B.固然C.诚然D.虽然
2.本段的中心句是()
A.汉语有丰富的宝贵遗产,值得咱们骄傲。
B.现代人说现代话,好得很。
C.咱们做人要现代人,写文也写现代文。
D.多向前看,少向后看,这不很好吗。
3.下列问句不属反问句的一项是:()
A.干吗老想掏老祖宗的兜儿呢?
B.多向前看,少向后看,这不很好吗?
C.那不成了大白话了吗?
D.那为什么要“偃旗息鼓”呢?
4.选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A.“老想掏老祖宗的兜儿”意思是滥用成语、典故。
B.文段通过比较得出了现代文比古文优美的特点。
C.该段是课文结论部分,明确地提出了改进主张,观点鲜明的归结了文章的中心。
D.文段运用口语化语气,委婉自然,生动活泼,且富于幽默情趣。
【创新能力训练】
且缓称“霸”
一般来说,人们对“霸”字无甚好感。
因为在《璋法》中,与“霸”字相关的词大都是贬意的。
诸如霸道、霸气、霸主、霸王、霸占、恶霸、称王称霸……此外,生活中人们十分痛恨《红色娘子军》中的“南霸天”,更是憎恶那些吃、拿、卡、要的“路霸”“电霸”“气霸”……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目前市场上许多商品的名字都对“霸”字情有独钟。
君不见,“金霸王”电池、“霸王牌”水泥、“小霸王”学习机、“小霸王”VCD、康佳彩霸、日立凉霸、伊力面霸……
我猜测,这可能是因为商品社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厂家以为商品名字带上“霸”字,就能在竞争中独占鳌头,就能霸占市场,就能当上霸主。
其实,谁心里都明白,这就和在商店里供奉“财神爷”,把门牌号、电话号、车牌号买上“八”字一样,只能是个“美好愿望”罢了。
商品要想占领市场,独领风骚,还是要靠科学管理、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
“霸”字是靠不住的,反而会招来“上帝”的反感。
因此,商品名字还是缓称“霸”为好。
1.文中正面说理的中心句。
2.文中反面说理的句子。
3.类比论证的例子。
4.全文结构上的过渡句。
5.写出全文的结论句。
6.释词语。
情有独钟:
独占鳌头:
7.本文语言论证严密,试举例说明。
【学科渗透训练】
相思
打开电视机雨多得出奇
台湾——雨说奇倒也不奇
台湾——雨人类四分之一的相思泪
几乎天天如此倾泻在那里。
1.这首诗抓住了台湾气候的特征,描写的自然之物是,抒发的感情是。
2.这首诗中自然之物与人类感情的结合点是。
3.“人类的四分之一”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