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皮拉的小火车音乐分析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凯皮拉的小火车-人教新课标(2023秋)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凯皮拉的小火车-人教新课标(2023秋)
1.教学重点
(1)歌曲学唱:《凯皮拉的小火车》的旋律、节奏及歌词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重点在于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并掌握歌曲中特有的火车节奏。
举例:歌曲中的“嘟嘟嘟,呜呜呜”部分,要求学生准确掌握节奏,并能生动地表现火车运行的声音。
(2)乐器音色认识:区分火车音效中所使用的乐器,如鼓、木鱼、铃铛等,了解它们的音色特点。
举例:学生能够通过听觉分辨出鼓和木鱼在火车音效中的不同作用,了解它们在音乐中的表现力。
(3)音乐节奏游戏:通过火车节奏游戏,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举例:在小组活动中,学生能够配合火车节奏,用肢体动作或打击乐器共同完成游戏。
然而,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也注意到个别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显得有些拘谨,不够积极主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多给予这些学生鼓励和支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更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后,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教学难点和重点的把握至关重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2.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通过模仿火车运行声音,掌握节奏感,展示个体独特的音乐表达。
3.增强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在学习火车节奏游戏过程中,鼓励学生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节奏。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分组进行音乐活动,共同完成火车音效的演奏和合唱。
5.激发学生对音乐文化的兴趣,了解不同乐器和音色,探索火车主题音乐作品的多样性。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火车节奏的掌握程度不够理想。虽然我通过示范和练习进行了解释,但仍有学生表示难以跟上节奏。针对这个问题,我考虑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让学生在动手动脚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和掌握节奏。
小学音乐《凯皮拉的小火车》教案
《凯皮拉的小火车》教案开始语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鞠躬)我是音乐学科01号考生。
我今天试讲的内容是《凯皮拉的小火车》。
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作品,了解拉丁美洲音乐《凯皮拉的小火车》的音乐特点,产生热爱生活的态度和积极了解世界民族文化的思想品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欣赏,感受拉丁美洲作品的独特魅力。
知识与技能:掌握乐曲中的音乐基础知识,以及具有巴西民族音乐元素的拉丁美洲音乐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特点,拓展音乐眼界。
教学难点:产生热爱生活的态度以及主动了解世界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教师使用多媒体导入法进行导入,教师使用多媒体播放火车的音效,请学生分辨播放的声音来自哪种交通工具?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简单总结,导入新课《凯皮拉的小火车》。
环节二:初步感知1.聆听音乐《凯皮拉的小火车》感受乐曲的节拍和速度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通过聆听乐曲可以得知乐曲的节拍是4/4拍,速度是中速。
2.再次播放乐曲,并请同学们感受乐曲的音乐形式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该乐曲为管弦乐合奏乐。
接着教师简单介绍乐曲背景:该作品是由维拉罗伯斯作曲,歌名中的“凯皮拉”是指巴西农场的工人,小火车是接送工人的小火车,农场工人乘坐小火车上班,上班路上一起欣赏着斑斓风景的愉悦感。
一次作曲家乘火车体验着火车车轮在铁轨上欢愉飞驰和汽笛有力的长鸣,作曲家写下了这首作品,在作品中使用了巴西民族音乐的元素。
环节三:深入探究1.教师带领学生完整聆听音乐,请学生感受乐曲共分为几个部分,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进行总结:乐曲一共分了三个部分,分别是火车启动-火车行进-火车到站。
2.教师带领学生聆听第一部分,请学生想象这一部分音乐是在描述什么?音乐是如何通过速度来进行表现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音乐描述的是火车要启动,发出鸣叫声,速度渐快,力度渐强。
出示音乐中的用到的巴西民族乐器请学生猜想用什么声音来模仿的火车,教师向学生介绍乐器:竹响鼓、响葫芦、卡巴萨、巴西铃鼓等。
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2013)-第四单元美洲乐声《凯皮拉的小火车》《化妆舞会》 教案
《凯皮拉的小火车》《化妆舞会》教案【教材简析】《凯皮拉的小火车》是一节欣赏课,全曲分引子—主题呈示—尾声三部分,借用巴西民族乐器蛙鸣筒、响葫芦、卡巴萨、巴西铃鼓表现了火车在启动、运行、进站的场景,学生通过感受力度的变化、丰富的和声效果以及管弦乐队中的巴西特色乐器,体会巴西民族音乐风格。
《化妆舞会》是阿根廷著名探戈舞曲,而探戈又是拉美民间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歌舞体裁,本课是继七上《缤纷舞曲》一单元后对探戈舞曲的又一了解,通过此曲学生可进一步加深舞曲风格体会,尤其是拉美探戈的风格。
【学情分析】七下学生已经对音乐欣赏中的节奏、旋律走向和力度变化有了初步的听觉辨别能力,而《凯皮拉的小火车》中动感的切分节奏、强烈的力度对比都有利于学生音乐听辨,且音乐中有趣的打击乐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探戈学习在七年级上册“缤纷舞曲”一单元中已经有所涉猎,学生对其节奏有所掌握,因此教师要在原有基础上帮助他们深入体验,在课程难度加深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调性的变化、旋律线走向并不十分清晰,还需要层层深入,不断引导。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凯皮拉的小火车》,在音乐实践中体验音乐节奏、速度、力度等变化对音乐表现所起的作用,能用语言或动作等形式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2.通过场景描绘,初步了解巴西的风土人情和音乐文化,激发学生探究多元文化的兴趣。
3.体会《化妆舞会》在风格上的差异,加深探戈节奏特点及舞曲风格印象。
【教学重难点】重点:聆听《凯皮拉的小火车》感受体验节奏、速度、力度、旋律、配器等变化在音乐表现上的作用,并能用语言或动作等形式对音乐作出反应。
难点:进一步体会巴西音乐作品风格上的差异,加深探戈印象。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口香糖空盒、少许米、拉美地图黑板贴、水彩笔。
【教学过程】活动主题一:火车“启动”创设情境(一)活动目标在聆听中捕捉关键乐器,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火车慢慢启动的画面感,用语言表现对音乐感受,模拟生活中的音响。
凯皮拉的小火车教材分析
《凯皮拉的小火车》教材分析作品分析1.作者简介维拉-罗勃斯(1887-1959)巴西作曲家。
他出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市,十几岁时开始和当地的乐队一起演奏流行音乐。
从那时起,他发挥了即兴作曲的能力,特别是对绍罗(choro)当时盛行于巴西的一种传统的音乐形式十分喜爱。
同时,他在当地的管弦乐团和歌剧乐团演奏大提琴,从此开始熟悉了普契尼、施特劳斯、斯特拉文斯基等音乐家的音乐作品。
维拉-罗勃斯早期的作品深受这些作曲家的影响,后期作品则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族风格2.背景材料维拉-罗勃斯常常把一些具有巴西音乐基本特点的要素运用到他的创作中,如切分音、丰富的和弦、抒情的旋律,以及节奏和力度的鲜明对比,他把这些和民歌特点结合起来,融入到艺术音乐中去。
《巴西的巴赫风格》共有9首组曲,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因为这些作品把巴西民歌主题与巴赫的创作技巧巧妙地结合起来。
他认为具有即兴特点和丰富的音响效果的巴西音乐,在很大程度上,与巴赫的音乐相似。
在《巴西的巴赫风格》组曲中,一些乐章和片断都有标题和副标题,如“巴洛克”形式的标题“托卡塔”,巴西风格的副标题《凯皮拉小火车》。
“托卡塔”是《巴西的巴赫风格》组曲之二,是四个乐章中的最后一个乐章。
3.音乐分析《凯皮拉的小火车》是巴西作曲家维拉-罗勃斯的作品《巴西的巴赫风格》组曲之二中的托卡塔,其副标题为《凯皮拉的小火车》。
曲作者吸收了巴西民族音乐要素,如悠长的民歌旋律、大小调式交替特点、切分音及巴西的民族乐器:竹刮板、响葫芦、卡巴萨、巴西铃鼓等,运用多种表现手段,借鉴巴赫风格,以管弦乐这种形式,创作了这首乐曲。
在乐曲中,作者设计了一个表现农场工人乘车上班由火车启动——中途行驶——到达终点的场景,好似带领听众做一次巴西乡间旅游。
乐曲除以逼真的音响模仿,描绘出有火车动态的车站场景(如汽油声、车轮转动声等)外,主要的是当火车出站后,在车轮转动的快节奏背景下,那悠扬的旋律把我们带上旅途,不但表现了火车风驰电掣般一往无前的形象,重要的是这旋律抒发了农场工人劳动之余在看到火车沿途飞奔时激动、兴奋的心情。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凯皮拉的小火车》教学设计
《凯皮拉的小火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凯皮拉的小火车》是一首巴西儿童歌曲,2/4拍,大调式,一段体。
全曲节奏明快,音域跨度不大,歌词以拟人化的手法向小朋友介绍蒸汽小火车,形象地展现了火车在铁轨上奔驰的场景,充满童真童趣。
二、学情分析本次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
他们已经初步具备音乐基础知识,但整体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尚需进一步提高。
在学习本首歌曲时,可能面临的问题有歌曲中的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等节奏型的准确把握和正确理解歌曲中拟人化的歌词。
三、教学目标学习歌曲《凯皮拉的小火车》,了解歌曲中的火车形象凯皮拉。
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能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参与各项音乐活动。
能够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凯皮拉的小火车》,通过小组合作创编简单的动作进行歌表演。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凯皮拉的小火车》,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小火车的有关知识,了解拟人化的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1)准确掌握歌曲中的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等节奏型。
(2)用歌声及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中的火车形象。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2.学生准备:彩色笔、画纸。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播放《火车开啦》伴奏音乐,引导学生进行律动。
(2)教师点评并过渡语导入新课:“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神奇的地方,那里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所有的事物都有生命,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个来自巴西的火车小朋友——凯皮拉。
”(3)教师播放《凯皮拉的小火车》伴奏音乐,带领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提问学生听完后的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凯皮拉的小火车。
2.学唱歌曲(15分钟)(1)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教师用语言引导学生:“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吧!”并带领学生一起进行简单的旋律和节奏练习。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并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音高、节奏和咬字吐音等问题。
教师用语言引导学生:“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听一听每句歌词的意思吧!”并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歌词意思的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四单元凯皮拉的小火车教学设计
《凯皮拉的小火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环球采风》中的一节欣赏课。
本单元集中欣赏和学唱世界各地的经典名曲,引导学生感受世界各国音乐的艺术魅力,了解世界多元的音乐文化,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文化素养。
《凯皮拉的小火车》是巴西作曲家海托尔.维拉.罗伯斯具有代表性创作的九首《巴西的巴赫风格》组曲之二中的托卡塔,其副标题为《凯皮拉的小火车》。
曲作者吸收了巴西民族音乐要素,借鉴巴赫风格创作了这首乐曲。
乐曲音乐形象鲜明的乐曲,形象地表现了火车由“启动”到“行进”再到“停止”的情景。
全曲为引子—主题呈示—尾声三部分。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凯皮拉的小火车》体会巴西农场工人们的愉快心情,同时体会巴西音乐风格,喜爱巴西音乐。
2.通过律动、声势、模唱、打击乐器合奏,能够体会作品如何刻画的小火车形象,充分体会巴西音乐风格特点。
3.记住主题旋律,认识巴西体鸣乐器并用打击乐器为主题设计合奏,了解巴西复节奏,认识巴西作曲家维拉-罗伯斯。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记住乐曲主题旋律,认识巴西打击乐器2.难点:能够利用打击乐器为主题旋律伴奏。
【教具】教师:课件、打击乐器、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一、快乐导入、创设情境1.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一首外国作品《问好歌》(快乐聆听体验,引出本单元主题环球采风,激发学生兴趣)2.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进行美丽的外国音乐之旅,首先听一下这段音乐中你能听到什么特殊的声音?2.师:这些特殊的声音能够感受到小火车是个什么的火车?是古老的火车还是现代的火车?你能用自己的声音模仿一下吗?(设计意图:对音乐有个初步的了解和印象,通过聆听感受小火车的外形和声音)二、聆听、模唱,感受火车形象1.师:首先听第一部分,在这一部分中你能听到小火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聆听体验)2.师:怎么听出小火车出站了?(引导学生感受速度、力度的变化)3师:小火车继续往前行驶,接下来小火车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一同用身体表现一下(初次感受主题旋律的速度力度和情绪)4.师:这么形象的小火车,音乐是如何表现的?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凯皮拉的小火车,请大家模唱旋律的谱子,过程中观察有没有经常出现的节奏型?生:使用白板画出经常出现的节奏型(学生体会切分节奏的特点,形象了小火车的动感,信息技术应用:创造学生使用白板的机会,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的快乐和便捷)5.师:这些节奏型证明这辆小火车是一辆什么性格的小火车?我们可以用身体来表现一下吗?(学生身体律动感受小火车的快乐、动感的情绪)6.师:观察旋律特点?并用身体表现7.师:画出旋律线模仿火车轨道的运行轨迹,学生用身体表现小火车的起伏(体会旋律的起伏波动,感受小火车的情绪,从而体会凯皮拉们的心情)(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模唱,记住主题旋律的主题,体会小火车的情绪,感受凯皮拉们的心情)三、深入挖掘、设计合奏1、师:主题出现了几次?生:两次2、师:运用了哪些乐器?生:小提琴、大鼓…3、师:这么形象的小火车正是因为运用了大量的巴西打击乐器,介绍巴西打击乐器。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凯皮拉的小火车》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凯皮拉的小火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凯皮拉的小火车》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这首歌曲描绘了一幅火车行驶在凯皮拉大平原上的美丽画面。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洁,词曲作者通过这首歌曲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世界。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描述了火车行驶的情景,第二乐段则表现了火车到达终点站的情景。
整首歌曲既有表现力,又具有挑战性,适合四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在四年级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但是,对于火车行驶的画面和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学生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感受来理解歌曲,从而更好地表现歌曲。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凯皮拉的小火车》。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从歌曲中感受到火车的行驶和到达终点站的喜悦。
3.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来表现火车的行驶和到达终点站的画面,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使他们能够在集体演唱中更好地配合。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凯皮拉的小火车》,并从歌曲中感受到火车的行驶和到达终点站的喜悦。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情感表达,以及如何通过音乐来表现火车的行驶和到达终点站的画面。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手段:1.示范法:我将亲自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我一起学唱,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想象法: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火车的行驶和到达终点站的画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现歌曲。
3.情感体验法:让学生通过感受歌曲中的情感,来更好地表现歌曲。
4.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合作演唱,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让学生听火车行驶的声音,引起他们对火车的兴趣,为学习歌曲做好准备。
2.教授歌曲:首先,我会让学生跟我一起学唱歌曲,然后我会逐句解释歌曲的歌词,让他们理解歌曲的内容。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凯皮拉的小火车
《凯皮拉的小火车》【创新出处】1、积极创设聆听、表演、编创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用音乐和表演代替语言。
如请学生用人声模拟火车启动的声音、模拟火车遇到紧急状况的情景,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获得最直接的音乐经验。
2、创设乘坐火车的情景,将音乐与生活相串连,加之教师与导游角色的转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联觉想象,感受生活中的音乐。
3、主题乐段的填词,加深学生对主题乐段的印象,拓宽文化视野,帮助学生积累欣赏经验。
4、巴西小朋友的音乐语言视频,直观的表现出乐曲最后一段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让学生声临其境,自觉走向音乐。
5、运用与时俱进的现代教育手段,例如微信等方式,引起学生兴趣,优化听觉手段。
【单元浏览】拉美音乐的形式,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种族间混血过程中,印第安、欧洲、非洲文化的交融过程中形成的音乐风格。
美洲音乐是世界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的选编内容是学习、感受、体验美洲音乐。
【教材分析】《凯皮拉的小火车》选用南美洲巴西著名音乐家维拉·罗波斯的作品。
该作品既应用了巴赫古典音乐的创作技巧,又充分吸收了巴西民族音乐元素,悠长的民族旋律、动感的切分节奏,全曲大小调的交替变化,力度的强烈对比,丰富的和声效果,以及管弦乐队中的巴西特色乐器,生动的表现了“凯皮拉”农场工人,在往返农场乘坐小火车飞奔前行的心情。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迈入初中,这一年龄段的性格活泼,渐趋成熟,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爱好,积极性与活跃性容易被激发,有利于师生互动,对音乐的学习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喜欢流行歌曲、对拉美音乐作品接触较少。
教学方法上应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以亲身体验、探究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凯皮拉的小火车这首乐曲的内容及作品的结构。
2、感受乐曲中速度、力度、节奏变化在音乐上的表现作用,并能以语言、动作或打击乐器等形式对音乐做出反应。
3、了解巴西著名作曲家维拉罗伯斯的生平及作品的特点,初步了解巴西的风土人情和音乐文化。
第四单元美洲乐声——凯皮拉的小火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1000字
内容: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音乐作品的基本概念。音乐作品是音乐家的创作成果,它是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法的集合。音乐作品能够表达情感、创造形象和传递信息。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凯皮拉的小火车音乐作品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和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美洲乐声——凯皮拉的小火车》的核心内容是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魅力。具体来说,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通过分析凯皮拉的小火车音乐作品,使学生了解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如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的特点。
(2)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法: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使学生了解音乐家是如何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表达音乐情感和形象的,如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变化、和声的运用等。
(3)音乐欣赏:参加音乐会、音乐讲座等音乐欣赏活动,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4)音乐交流:加入音乐社群,与其他音乐爱好者交流心得,拓宽音乐视野。
(5)音乐创作:尝试创作音乐作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音乐创作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美洲乐声——凯皮拉的小火车》的教学反思如下:
首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实际紧密相关。通过引入音乐作品和音乐家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投入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本节课的内容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魅力。
(3)相关音乐理论: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如音乐风格、音乐表现手法、音乐作品结构等,有助于提高音乐素养。
2.拓展建议
本节课的拓展建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主学习:利用网络资源,如音乐网站、在线音乐学习平台等,进行自主学习,加深对音乐作品和音乐家的了解。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凯皮拉的小火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凯皮拉的小火车》教案一. 教材分析《凯皮拉的小火车》是一首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歌曲富有童趣,节奏欢快,旋律简洁,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
歌曲描绘了一幅小火车行驶在凯皮拉大平原上的美丽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火车行驶的场景中。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培养音乐节奏感,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节奏、旋律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中的火车行驶场景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参与度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能够独立演唱《凯皮拉的小火车》。
2.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3.让学生感受火车行驶的场景,激发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2.理解歌曲中的火车行驶场景,感受音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3.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进入火车行驶的场景。
4.游戏教学法:设计相关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歌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凯皮拉的小火车》的乐谱和歌词。
2.制作火车行驶场景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3.准备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
4.准备音乐教学游戏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火车行驶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火车行驶的场景。
同时,教师演唱歌曲《凯皮拉的小火车》,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歌曲的乐谱和歌词,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凯皮拉的小火车》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学习了《凯皮拉的小火车》这一章节,通过歌曲学唱、节奏练习和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们对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首先,关于教学内容的安排,我意识到在讲解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概念时,需要更具体、生动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尝试运用更多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这些音乐符号的实际意义。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用音乐表达情感”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歌曲学唱:准确掌握《凯皮拉的小火车》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学会正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音乐符号识别:认识并理解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时值,能准确运用到歌曲演唱中。
-歌曲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用音乐的方式表达情感,体验歌曲中的快乐氛围。
-文化知识拓展:了解火车相关的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把握以及歌曲的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和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歌曲节奏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演唱中准确表现八分音符的快速节奏。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节奏敲击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准确把握不同音符的节奏。
凯皮拉的小火车音乐分析
音乐分析
《凯皮拉的小火车》是巴西作曲家维拉-罗勃斯的作品《巴西的巴赫风格》组曲之二中的托卡塔。
曲作者吸收了巴西民族音乐要素,如悠长的民歌旋律、大小调式交替特点、切分音及巴西的民族乐器:竹刮板、响葫芦、卡巴萨、巴西铃鼓等,运用多种表现手段,借鉴巴赫风格,以管弦乐这种形式,创作了这首乐曲。
在乐曲中,作者设计了一个表现农场工人乘车上班由火车启动——中途行驶——到达终点的场景,好似带领听众做一次巴西乡间旅游。
乐曲除以逼真的音响模仿,描绘出有火车动态的车站场景(如汽油声、车轮转动声等)外,主要的是当火车出站后,在车轮转动的快节奏背景下,那悠扬的旋律把我们带上旅途,不但表现了火车风驰电掣般一往无前的形象,重要的是这旋律抒发了农场工人劳动之余在看到火车沿途飞奔时激动、兴奋的心情。
初中音乐七年级《凯皮拉的小火车》+教学设计1
《凯皮拉的小火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册时已经接触过欧美风情,首次接触了世界范围的民族风格的音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为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美洲音乐。
《凯皮拉的小火车》是一首极具巴西民族音乐元素的拉丁美洲作品。
悠长的民族旋律,动感的切分节奏、大小调的交替变化、丰富的和声效果以及巴西的特色乐器,都可以深入挖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音乐的体验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1.感受体验速度、力度、旋律、音色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体验丰富的和声效果。
2.能用圆润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主题音乐,体会悠长的民歌旋律。
3.以积极的态度感受、体验拉美音乐,并乐于参与实践体验活动。
教学重点能用圆润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主题音乐,体会悠长的民歌旋律。
教学难点聆听音乐,乐于体验节奏乐器在音乐中的使用。
体验主题音乐的起伏变化,有感情的演唱民歌旋律。
教学过程1.导入模拟火车启动情境师:首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段音乐,请你仔细听听辨音乐中的声响在模仿什么?生:火车。
师:你能具体的说出它在模仿火车发出的什么声音吗?生:汽车声、车轮转动的声音。
师:你能模仿一下它们的声音吗?(学生自由模仿)师:下面用我们人声模拟火车启动时的声音,请你注意速度的变化。
(Kongca kongca、kongci kongci、qi……学生自由加入汽笛声)师:我们给这列火车取个车号,叫做“凯皮拉的小火车”,今天我们的终点是南美洲的巴西,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1.8亿,巴西原有居民是印第安人,巴西地处亚马逊河流域,农业是它的经济支柱产业,所以巴西有很多的农场,而巴西的农场工人就被誉为凯皮拉。
在巴西,农场工人的收入非常高,所以很多城里人都会去巴西农场工作,凯皮拉们每天都乘着小火车上下班。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着巴西的凯皮拉们坐上小火车,转动车轮,感受速度与力度的变化,一起出发吧!(随着音乐,用手模仿车轮转动)生:渐快,渐强;渐慢,渐弱。
2.辨别铜管乐与木管乐带来的音色变化及主题旋律的歌唱。
《凯皮拉的小火车》反思
《凯皮拉的小火车》说课稿——贵阳市花溪区第四小学说教材:一、说课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欣赏管弦乐《凯皮拉的小火车》。
通过对《凯皮拉的小火车》的学习,感受巴西的音乐文化,使学生了解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使学生对国外的音乐艺术有一定了解和感受。
这首乐曲虽然是编入《火车印象》单元,但是与上册《美洲音乐》单元是有紧密联系的。
二、教材分析:凯皮拉——农场工人之意。
《凯皮拉的小火车》吸收了巴西民族音乐要素,如悠长的民歌旋律、大小调式交替特点、切分音及巴西的民族乐器:竹刮板、响葫芦、卡巴萨、巴西铃鼓等。
音乐表现了农场工人乘车上班由火车启动——中途行驶——到达终点的场景。
乐曲除以逼真的音响模仿车站场景(如汽笛声、车轮转动声等),还表现了火车风驰电掣、一往无前的形象,重要的是抒发了农场工人劳动之余在看到火车沿途飞奔时激动、兴奋的心情。
全曲为引子——主题呈示——尾声三部分。
说教学目标:针对本课的内容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知识目标:熟悉乐曲的曲调及其表现的内容。
能力目标:能够感受和体验节奏、速度、力度、旋律、音色等变化在表现音乐上的作用,并能以语言或动作等形式对音乐做出反应。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感受农场工人劳动之余在看到火车沿途飞奔时激动、兴奋的心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熟悉乐曲的曲调和所表现的内容。
本课的教学难点应该是:能够感受、体验节奏、速度、力度、旋律、音色等变化在表现音乐上的作用。
说教法:新课标指出:教学中要以听赏为主。
教师的讲解、提示,力求简明、准确、生动,富于启发性。
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让学生体会音乐表现手段在塑造艺术形象中的作用。
六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系统学习,积累了许多的欣赏曲目,音乐欣赏知识有不间断的增加,对乐曲各种音乐要素的分析能力不断增强。
上学期接触了美洲的音乐,对美洲的音乐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曾经介绍过巴西的舞蹈“桑巴”,这对本课的学习是有一定帮助的。
所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教师点拨、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想象力和观察分析力,让学生联想农场工人激动、兴奋的心情。
第四单元美洲乐声——凯皮拉的小火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四单元美洲乐声——凯皮拉的小火车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美洲乐声——凯皮拉的小火车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音乐下册3.授课时间:2023年4月15日,星期五,下午第二节课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1.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美洲乐声的特点,提高对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
2. 发展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通过学习凯皮拉的小火车这首歌曲,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音乐表现技巧,如音高、节奏、力度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进行音乐表现。
3. 增强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使学生了解美洲音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提高对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的理解和尊重。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分组练习和合唱活动,使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音乐表演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 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通过改编和创作音乐作品,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提高音乐创作能力。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 重点:理解并掌握美洲乐声的特点,如音高、节奏、力度等,能够运用这些技巧进行音乐表现。
解决办法:通过播放美洲乐声的音频和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美洲乐声的特点,并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表现技巧。
2. 难点:理解并掌握歌曲《凯皮拉的小火车》的旋律和节奏,能够准确演唱。
解决办法:将歌曲分解为多个部分,通过逐句练习和集体合唱,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并在课堂上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3. 重点:了解美洲音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提高对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的理解和尊重。
解决办法:通过介绍美洲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让学生了解美洲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并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帮助学生建立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4. 难点:与他人合作完成音乐表演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解决办法:通过分组练习和合唱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与他人合作,并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初中音乐_《凯皮拉的小火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凯皮拉的小火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感受、体验《凯皮拉小火车》独特的巴西音乐风格特点。
2、能够熟悉主题旋律《采果人之歌》,并能自然的哼唱。
并能分析乐曲主题旋律《采果人之歌》调性色彩。
3、通过作品,能够用身体或者自制音源感受小火车在乡间快乐奔驰的景象。
【教学重点】能够熟悉主题旋律《采果人之歌》,并能自然的哼唱。
并能分析乐曲主题旋律《采果人之歌》调性色彩。
【教学准备】1、多媒体、乐器(口风琴、自制乐器)2、音乐软件录好《采果人之歌》的音乐、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听音乐、思考音乐描写了什么交通工具。
1、你们喜欢旅行吗?今天,老师和同学们来一次巴西之旅!我们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呢?请从下面一段音乐中寻找答案2、听音响、去想象。
引导生活经验,感受“蒸汽”火车印象。
3、让学生模仿小火车的声音形象。
(二)引出课题—《凯皮拉的小火车》1.介绍曲作者、乐曲名。
2.凯皮拉-即“农场工人”的意思。
【设计意图】:听辨乐曲的片段,感受蒸汽火车的音乐形象。
师生之间的互动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凯皮拉的小火车》(一)初听乐曲1、现在,就让我们和农场工人来一次巴西乡间之旅吧!聆听全曲,感受乐曲,想象音乐形象。
边听边思考乐曲“乐曲的速度、力度如何变化的”?聆听要求:闭上眼睛、放松身体。
全身心的感受音乐作品。
2、认为乐曲的“速度、力度”有变化?速度:渐快—快速—减慢力度:渐强—强—减弱在这首乐曲中,速度和力度非常重要,正是速度和力度的变化,才使我们清晰的感受到小火车运行的这些形态。
3、在乐曲中,作者设计了一个表现农场工人乘车上班由火车启动-中途行驶-到达终点的场景,好似带领观众做了一次巴西乡间旅游。
凯皮拉的小火车【巴西】维拉﹒罗波斯曲【设计意图】:通过音乐元素“速度、力度”感受小火车“启动——中途行驶——到达终点”的场景。
音乐课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学生审美思维能力的培训。
想象与联想是最重要的思维能力。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5.2凯皮拉的小火车|人教版(2012)
e.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f.了解歌曲背景,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凯皮拉的小火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他们对生活和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2.过程与方法:运用听觉、视觉和肢体动作,引导学生感知音乐节奏,掌握火车音效,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火车节奏的基本概念。火车节奏是通过音乐模仿火车行进的声音和节奏,它是音乐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能够增强音乐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凯皮拉的小火车》这首歌曲来看火车节奏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让我们的音乐更加有趣。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旋律的掌握和火车节奏的模仿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音准和节奏配合,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凯皮拉的小火车》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坐过火车吗?能描述一下火车的声音和节奏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中的火车节奏。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凯皮拉的小火车》的旋律、歌词和火车节奏。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音乐中火车节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更多有趣的音乐节奏。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凯皮拉的小火车》|人教新课标(2023秋)
-小组合作: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舞蹈编排。
2.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节奏变化,特别是火车音效的节奏模仿。
-音乐符号的理解和在实际演唱中的运用。
-在小组合作中,如何协调动作,保持节奏一致。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歌曲《凯皮拉的小火车》的基本概念。这首歌通过音乐描绘了火车的运行场景,运用了特定的节奏和旋律。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音乐的美,还能培养我们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和分析歌曲,看看它是如何通过音乐元素来表现火车运行的声音的。
5.增进文化理解,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使学生尊重并欣赏多元文化,培养全球视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凯皮拉的小火车》|人教新课标(2023秋)
1.教学重点
-掌握歌曲《凯皮拉的小火车》的旋律、节奏及歌词,能准确地演唱歌曲。
-理解火车音效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并能模仿出火车运行的声音。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在理论介绍部分表现得较为被动,可能是因为理论知识相对枯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尝试更多生动有趣的方式,如运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知识。
在实践活动方面,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环节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积极投入到节奏模仿和舞蹈编排中。这说明他们喜欢这种参与性强的教学方式。今后,我应继续增加这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乐知识。
四、教学流程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凯皮拉的小火车》|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凯皮拉的小火车》音乐教学反思
•
•
•
•
•
•
•
•
•
•
•
•
•
•
•
•
•
《凯皮拉的小火车》音乐教学反思
《凯皮拉的小火车》音乐教学反思
在六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我首先创设轻松的音乐学习氛围,然后欣赏乐曲,其中重点欣赏《凯皮拉的小火车》,反复听、哼旋律音,熟悉主旋律,使学生多次感受其旋律、节奏、速度特点,激发想象音乐情境。
虽然我热情洋溢,但课堂气氛从轻松到停滞,直至学生呵欠连连。
音乐是审美艺术,本节课我由于偏重音乐教学的认知目标,不适合学生学习的心理实际,以至使音乐审美目标不能顺利达成。
小学生好动、好玩、好奇,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
应增加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只有注重选择直观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通觉作用,才能牢牢把握住音乐审美情感这条主线,提高音乐审美目标达成的实效。
通过反思,围绕着学生年龄特征和音乐感知等特点,重新设立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分析
《凯皮拉的小火车》是巴西作曲家维拉-罗勃斯的作品《巴西的巴赫风格》组曲之二中的托卡塔。
曲作者吸收了巴西民族音乐要素,如悠长的民歌旋律、大小调式交替特点、切分音及巴西的民族乐器:竹刮板、响葫芦、卡巴萨、巴西铃鼓等,运用多种表现手段,借鉴巴赫风格,以管弦乐这种形式,创作了这首乐曲。
在乐曲中,作者设计了一个表现农场工人乘车上班由火车启动——中途行驶——到达终点的场景,好似带领听众做一次巴西乡间旅游。
乐曲除以逼真的音响模仿,描绘出有火车动态的车站场景(如汽油声、车轮转动声等)外,主要的是当火车出站后,在车轮转动的快节奏背景下,那悠扬的旋律把我们带上旅途,不但表现了火车风驰电掣般一往无前的形象,重要的是这旋律抒发了农场工人劳动之余在看到火车沿途飞奔时激动、兴奋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