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发表时间:2013-11-14T08:53:48.59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3年10月总第98期供稿作者:◆李桂淑
[导读] 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学生当作研究者、合作者而不是接受者。
◆李桂淑四川省汉源县白鹤荆州学校625300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心理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创造性发展的两个主要条件。”在心理安全和自由的环境中,学生心情轻松愉快、无压抑感,在与周围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中,容易形成创新人格。所以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主教学思想,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主动探讨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心理安全和自由”。教育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产生兴奋中心,激活神经系统,使感知、注意力、记忆、想象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换句话说就是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怎样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呢?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的我,必须具备不断探索、思考探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为教师,教育的前提应该是对学生的尊重。教师应当有友善的态度,尊重课堂内每一个学生,要有耐心、爱心、广泛的兴趣爱好以及良好的仪表等品行。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对一名教师而言,比学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自尊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而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首要的就是尊重学生。我是这样认为的: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对学生的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这里强调的是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不是迁就学生的行为,在知识的理解上正确就是正确的,个人习惯等方面不正确就应当引导,而不是听之任之。正如有家长说,我家娃娃服诓,一味地将就,那是放纵!隔代教育中有许多就是放纵,那是溺爱,那不是真正的爱,那是会害了一代人的呀!作为教师应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以成人的思维去判断。如果没有师生相互的爱戴,那么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学过程将无法进行,即使你的方法再好,也是空中楼阁。所以让我们从关注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尊重每一个学生开始,以人为本。尊重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从实际的学生生活和学习中认真做起,只有那样学生才能有尊严、有信心地学习和生活,这是教育的精髓和要义之所在。另外才是方法,关于方法问题,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一下:在设计教学时,尽量考虑各个层次的学生,因为每一个学生发育有早迟,思维能力各不相同。特别是学困生,应该理解他们,并多为他们思考,在教学中设计一些他们经过努力能够完全理解并能够回答的简单问题,达到抓两头、促中间的效果。对于我们山区的孩子更应该不厌其烦地讲解,要有足够的耐心。我认为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首先,必须在思想上平等对待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学生当作研究者、合作者而不是接受者。其次,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也是学习研究的过程,从这一角度来说,教师与学生也是平等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一种双边活动,教师只有把学生当成研究者,才能使课堂上出现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真正将教学的重心从“教”转到“学”上来。
教师要善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在学习上打破师生界限,增进师生间的互动,使学生在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形成自主的学习心理。如教学《沁园春·雪》,我和学生一起比赛朗读。或许是因为比赛吧,学生们读得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讲解词句时,就把词句的豪放、磅礴理解透彻了。见他们兴致勃勃,我就顺水推舟,鼓励他们查找资料,写一篇赏析文章。作业中就有学生写到了:柳亚子先生的《沁园春》柳亚子次韵和润之咏雪之作:“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共云飘。叹青梅酒滞,余意惘惘,黄河流浊,举世滔滔。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伤心甚:哭无双国士,绝代妖娆。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秾情着意雕。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并写出了自己的看法:毛泽东的气势逼人,用柳之为嘲笑千古文人,从而突出毛泽东诗词的雄伟气势。这样的课充分展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风采,发挥了他们潜在的能力。
对于学困生,在教学中应当多关心爱护他们,像读课文、读注解和回答简单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兴趣。如我上初一的《羚羊木雕》时,读到“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我就引导学生:若你是万芳,你的感觉是怎样的,你能够告诉老师吗?结果那个同学没有回答出来。你可以请你的朋友帮忙吗?他很高兴地请他的朋友回答。我表扬了他们同学之间的友谊:希望你能够帮助他,让你们学习上共同进步。要善于引导,以情而入,在情境中学习,在学习中导入学习情境。
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随着知识面的扩展和理解能力的提高,他们总希望有较多的机会表现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显示自己特有的才能。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渠道很多,比如鼓励学生查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在教学《孔乙己》时,我就要求学生查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让他们懂得这样做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将更好地认识、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影响阅读理解的过程和结果。
激活学生思辨的火花,就是要敢于将矛盾引进课堂,诱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如教学《散步》时,针对三代人对行走路径的选择,我让学生发表意见,结果发表了几种不同的意见。我当场让学生进行讨论,他们情绪高涨,兴奋异常,展开了一场热烈的争辩。对这几种意见我作了分析点评,并说明这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只有是否合适之分,没有错误与正确的说法。这正是我需要和迫切期待的教学气氛。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当考虑,教育不是生产产品,有什么固定的模式或者什么方法,每一个教师对问题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针对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只有积极思考,细心探索,认真反思。在教育教学中,才可能谱写壮美的人生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