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导学案(教师版)

合集下载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

柳永词两首★★学习目标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几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了解柳永及其婉约词的特点。

2.反复吟诵诗词,品味语言,发挥想象,理解意境,准确把握作者情(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此的标题是次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次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3)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学习过程第一课时《望海潮》这首词是柳永年轻时的作品,他从家乡福建崇安前往开封应试,路过杭州,拜谒世交前辈两浙转运使孙何,于是写此词投赠。

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写景多于写投赠之意。

我们也不妨把它作为写杭州风景的作品。

北宋初期,历经五代战乱.城市人口均不多,而杭州能有十万人家,可与北宋都城汴京媲美.所以柳永便铺陈其繁华富庶。

《望海潮》是柳永创制的新词牌.钱塘江是天下景观。

调名当取其意。

一、☆★品味语言,探究鉴赏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历史沿革、城市规模、市容市貌、特色景观、生活图景。

】上阙主要描写杭州山水之美丽,城市之繁荣:写法上层层铺叙.由概括到具体,逐次展开步步深入。

各句均有不同侧面:东南形胜——从地理角度;三吴都会——从都市角度;钱塘自古——从历史角度。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写“都会”;“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天涯”侧重刻画“形胜”;“市列珠玑.户盈罗绮”侧重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华.这几句具体描写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

柳永词二首导学案

柳永词二首导学案

《柳永词二首》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宋词常识2、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二、【知识链接】1、宋词常识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

简称“词”,还被称作诗余、长短句。

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依调填词叫“倚声”.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

宋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还有的主张62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慢词”。

大部分词分成两段,段的词学术语为“片”或“阕”。

“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

“阕”原是乐终的意思。

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秦观、晏殊、晏几道、周邦彦、姜夔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等。

2、、作者介绍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字耆卿,福建崇安(今武夷山)人。

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经常跟歌伎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

仁宗皇帝闻其名,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遂落第。

以后在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流浪了一个时期。

至景枯元年(1034年),年近半百,方进士及第。

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卒于襄阳。

死之日,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于南门外。

反映都市的繁华面貌,体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描写爱情的甜蜜,抒发离怀别感的痛苦,表现不幸女子的遭遇和失意文人的感受,是他的作品的主要内容。

他的词集名叫《乐章集》,流传下来的有两百多首。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心作词的词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

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如《雨霖铃》、《八声甘州》、《蝶恋花(凤栖梧)》等。

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写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6.doc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6.doc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诵读感受词的感情,提髙审美能力。

(重点)2、仔细品味词的语言。

(重点)3、学习分析词的表现手法。

(难点)【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1、词调简介“雨霖铃” 一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到斜口,霖雨连日,他经过栈道耳闻铃声勾起往事,于是创作此曲悼念杨贵妃寄托哀思。

大家可以想见这一词调悲怆低冋、凄楚欲绝的情味。

2、写作背景当时柳永由于仕途失意,心情郁闷,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于是与恋人痛别。

本词正是他当吋心境的体现。

3、有感情的朗读本首词。

用心体会词川主人公情感。

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4、词的上阕写:词的下阕写:【合作探究】(一)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答: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表现了人物何种心态?答:3、“念”字在全词中起何作用?答:(二)、鉴赏语言(仔细品味,咬文嚼字)鉴赏1: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鉴赏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达标反馈】1、体会本词的表现手法。

2、背诵全词【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词的文体知识及词的几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反复吟咏,感受词的咅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3、学习诗中点染、铺叙的表现手法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4、背诵整首词。

【自主学习】(一)、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了解作者作品1、关于“词”:(1)词,是诗歌的一种。

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与燕乐的盛行有关,形成于、盛行于。

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

另有诗余、乐府、琴趣、乐章等别称。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2)宋词风格上分为和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以清丽婉约见长,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代表作者有、等。

(3)词的分类:按结构分为:按字数分为:单调一一一片(阕)小令-(58字以内)双调——两片(阕)屮调一- -(59—90字)三叠__ 三片长调- -一(91字以一四叠__ 四片2、作者:柳永(约987—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教师版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教师版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词的文体知识及词的几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有感情吟诵诗词,品味语言,理解意境。

3、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4、背诵整首词。

【学习重点】1、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2、背诵整首词。

【学习难点】1、品味词的语言,鉴赏词中形象。

2、学习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学法指导】诵读法品读品味鉴赏法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2、了解作者柳永。

3、鉴赏《望海潮》【预习案】1、看《点拨》中的“助读资料”,填空。

(1)词的起源:兴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2)词有多种词调或词牌,各种词调规定了各种调的文字声韵的固定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

(3)词的分类: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等。

(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

(4)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2、初读全词,把握字词。

(1)、掌握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

参差..(cēn)(cī)堤.沙(dī)天堑.(qiàn ) 罗绮.(qǐ)重.(chóng )湖叠巘.(yǎn ) 羌.管(qiāng ) 钓叟.(sǒu) 千骑.(jì)箫.鼓(xiāo )(2)、解释下列词句的意思。

东南形胜:参差:天堑无涯:千骑拥高牙:重湖叠巘清嘉: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异日图将好景:【探究案】一、整体感知《望海潮》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编写:审核:包科领导:【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利用早自习熟读,利用自习课独立完成预习案,把不懂的问题写在“我的疑问”处。

2、分层达标:标★题要求A、 B层同学完成,C层同学尽量完成;表★★题要求A层同学完成,B、C层同学争取完成。

A层背诵两首词,赏析名句,总结方法;B层熟读,争取背诵两首词,做好方法规律的总结;C层熟读,记住名句。

完成规定任务,落实好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1、知识和能力:了解词的相关知识;了解作者柳永,初步了解柳永词的艺术风格,领悟词人工于铺叙的手法。

2、过程和方法: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情投入,仰慕柳永卓著的才情。

【预习案】教材助读:一、词的相关知识: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3、词的分类: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

(词的段落叫:阕或片)二、知人论世: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是婉约风格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

柳永出身于仕宦书香门第。

年轻时热衷于功名,但却屡试不中,仕途很是坎坷。

初试落榜曾填了一首《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其实这只是一时的抒怀之作,但当时的皇帝宋仁宗却对此词一直耿耿于怀。

后柳永再次应试,本已中榜,但在放榜时宋仁宗却特意将他黜落,并说“且去填词”。

柳永词二首导学案

柳永词二首导学案

(9)高一语文必修四第四课柳永词二首导学案班级:————————姓名:————————执笔:韩江涛审核:高一语文备课组使用时间:2009-5-4学习目标:1.体会大量使用偶句的所谓赋体笔法的特点。

2.品味富有特征的景物描写,感悟作者容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学习重难点:1.感受词的意境2.曲婉而深挚的抒情。

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流程:一、知识积累、作者介绍(A级)(学法指导:查阅基础知识手册和资料书,完成空格。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盛行于,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别称有,如“”“”“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58字以内)、(59—90字)、(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和(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3、作者介绍:柳永,字,号。

因排行七,又称柳七。

祖籍河东(今属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发展了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有《集》,其词中名篇有《雨霖铃》、《》、《》、《望海潮》等。

柳永在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上都有新的开拓,标志着宋词的重大变化,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词音律协婉、平易轻约,更善情景之融。

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足见其靡盛,而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倍加推崇:“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

”二、学习《望海潮》1、词牌及相关背景《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新声。

柳永词两首 导学案

柳永词两首  导学案
柳永(约987—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外。
2分钟
回顾课堂,总结所学内容
【感悟·成长】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进阶作业】
A.背诵默写全词。
B.正确认识柳永思想。
C.学习柳永填词的艺术。
归纳总结所学内容
【视野·推荐】
梁衡:《读柳永》
学习主题
1.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
2.你学会了哪些新方法?
3.你发现了哪些新规律?
4.你还有哪些疑问、困惑需要解决?
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柳永发展了长调的体制,善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和铺叙的手法,组织较为复杂的内容,用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柳永以当时的新声慢曲,取代了唐五代的旧有小令。两宋慢词的时代,实自柳永开启的。
整体感知
20分钟
生本对话
生生对话
解读文意,体悟作者思想
【精读•思考】点染:本是国画的术语。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借用到古典诗歌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引导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
《雨霖铃》、《望海潮》运用了点染手法,请加以说明。
主动思考,发现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分享个性化阅读体验
8分钟
与大师对话
比较阅读,体悟哲人情怀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导学案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导学案

导学案《望海潮》主备人:刘岩审校人:申萍使用时间:7月6日【学习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体会诗歌感情,赏析手法。

【重点难点】手法、感情预习案一、词的基本常识(1)起源: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词是诗的一种。

(2)别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倚声”“填词”等。

(3)分类:按字数多少: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二、作者介绍柳永(约987—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仕途坎坷,47岁才中进士,做过几任小官,终官于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中寻求寄托。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心作词的词人,柳永是北宋婉约派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

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写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内容上,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女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愁思。

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柳永词作流传极广,时人云“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三、背景介绍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

柳永与此时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是布衣之交,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

柳永就写下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所以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四、初读全词,疏通词意。

《柳永词二首》导学案.doc

《柳永词二首》导学案.doc

学教目标:知识与能力1、 掌握词的基本知识。

了解了解柳永及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 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屮壮阔优美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反复吟咏,感受词的咅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望海潮》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学 习《雨霖霖》,感受仕途失意的仰郁心情和失去爱情慰藉的痛苦交织在一起,情调凄恻,哀婉,意致绵密 的意境。

学教重点:鉴赏这首词并运用联想、想像的方法领略词的意境美。

学教难点:学习《望海潮点染、铺陈的表现手法。

学习《雨霖霖》屮情境交融的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方法: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反复诵读,感悟体会。

学法指津:(1) 词之于诗,以体裁言,实为后起,并被视为诗之旁支别流,因而有“诗余”的别号。

从这一角度说, 诗、词有共同质性,两者欣赏的要点是相近的。

但词又有自身的特点:(1)词是长短句,不如诗Z 易读 易背;(2)词的分段,称为分片,中、长调的词都分片,一片就是一个乐段。

分两片的最常见,上片大 多侧重写景、叙事,下片侧重抒情,所以宜从词的章法入手,了解词的内容;(3)词与诗相比,词的倒 置语序也更多,要从句法入手,领会正常语序。

抓词眼,详细分析名句,有助学生深入词中境界。

解决办法如下:1 •加强背诵力度:讲课前,可要求学生熟读成诵,教师课上也可作范读范背,课后要求学生熟背熟默。

2. 从词的章法入手,领会内容;从词的句法入手,领会句意。

品味层次之美、语言之美。

3. 以名句为主兼及全篇。

精读课在篇屮讲析名句;自读课重点讲析名句带动全篇。

第一课时《望海潮》第一步自主探究——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温故知新 --- 积累点点1 •课文背景及作者背景:详见《我的资料库》。

二、预习演练一一笔尖沙沙强调以下词语的音、形、义:⑴形胜:地理形势重要。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教师版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教师版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柳永的生平简介及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

3、学习点染、铺叙、融情与景、虚实相济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难点1、把握意象,探究意境,体味词人的情感2、抓词眼,详细分析名句,帮助学生深入词中境界。

学法指导:诵读法鉴赏法探究法知识链接宋词简介: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柳永、秦观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等。

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养分。

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是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五代时期的《花间集》就很明显地展露了词美丽绚烂的文采,但是这期间的词题材还仅限于描写闺情花柳、笙歌饮宴等方面,可以说还显得很“小气”。

虽然艺术成就上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准,但是在思想内涵上层次还不够。

宋代初期的词一开始也是沿袭这种词风,追求华丽词藻和对细腻情感的描写。

像曾因写过“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得罪了仁宗皇帝的柳永,郁郁不得志,一生就流连于歌坊青楼之间,给歌妓们写写词。

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当时的词被认为是一种粗俗的民间艺术,不登大雅之堂,以至于宋朝的晏殊在当上宰相之后,对于他以前所做的词都不承认是自己写的。

宋朝的艳妓之多,水平之高为其它朝代所罕有,她们和宋朝的才子们一起共同推动了词这一新兴艺术形式在民间的广泛流传。

但是,随着词在宋代的文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词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充实和提高。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奠定了边塞词在宋词中的地位,使只闻歌筵酒席、宫廷豪门、都市风情、脂粉相思之类的世人一新耳目。

到苏轼词首开豪放词风,宋词已经不仅限于文人士大夫寄情娱乐和表达儿女之情的玩物,更寄托了当时的士大夫对时代、对人生乃至对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感悟和思考。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教师)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教师)

课题《柳永词两首》课时 2 主备杨宗春审核张杰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和两大流派;了解柳永及其婉约词的特点。

2.反复吟诵诗词,品味语言,发挥想象,理解意境,准确把握作者情感。

3.通过对两首词的学习,领悟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从而陶冶自己的审美情趣。

学习方法1、反复吟诵诗词,品味语言,发挥想象,理解意境,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3、教师点拨课前必知1、关于作者: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

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中了科举,因他作的《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句子,宋仁宗说:“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

”因而落榜,柳永后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据说完颜亮读罢柳永的《望海潮》一词,称赞杭州之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隔年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他的词集为《乐章集》。

2、词的常识:词是古代诗歌的一种。

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词。

起源于隋唐,盛行于宋代。

词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代表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婉约词,词的一种流派,这一类词修辞婉转、表现细腻。

在取材上,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情;在表现手法上,多用含蓄蕴藉的方法表现情绪。

2024年版第13课柳永词二首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版第13课柳永词二首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版第13课柳永词二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版第13课,详细内容为柳永词二首:《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通过对这两首词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柳永词的艺术特色,感受其抒发的离愁别绪和忧思情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柳永词的基本知识,了解其创作背景和艺术风格。

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感受柳永词的意境美和韵律美。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柳永词的艺术特色及其表达手法。

教学重点:柳永词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课外读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柳永词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词中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词牌、韵律、背景及艺术特色。

3. 例题讲解:分析两首词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引导学生学会鉴赏柳永词。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一首柳永词,分析其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进行课堂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柳永词二首2. 内容:a. 词牌、韵律b. 艺术特色c. 情感表达d. 意境描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分析《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异同点。

b. 选取一首柳永词,进行鉴赏分析。

2. 答案:a. 异同点:两首词均表达了离愁别绪,但《雨霖铃》以景寓情,情感较为低落;《八声甘州》则以豪放见长,情感较为激昂。

b. 鉴赏分析: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柳永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创作风格和人生经历,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讲解。

2. 教学目标的设定。

柳永词两首学案(教案)

柳永词两首学案(教案)

柳永词两首学案(教案)章节一: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柳永的生平背景及其在词坛的地位。

2. 激发学生对柳永词作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教学内容:1. 简介柳永的生平背景。

2. 介绍柳永在词坛的地位。

教学步骤:1. 向学生简单介绍柳永的生平背景,如生活年代、家庭情况等。

2. 阐述柳永在词坛的地位,如对后世词人的影响等。

章节二:柳永词的特点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柳永词的特点,如音律、意境、情感等。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柳永词的音律特点。

2. 分析柳永词的意境特点。

3. 分析柳永词的情感特点。

教学步骤:1. 通过举例,分析柳永词的音律特点,如平仄、韵脚等。

2. 通过举例,分析柳永词的意境特点,如山水、花鸟等。

3. 通过举例,分析柳永词的情感特点,如豪放、婉约等。

章节三:《雨霖铃·寒蝉凄切》词作分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雨霖铃·寒蝉凄切》。

2. 分析词中的意象、情感和艺术手法。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理解《雨霖铃·寒蝉凄切》的意象。

2. 引导学生感受《雨霖铃·寒蝉凄切》的情感。

3. 分析《雨霖铃·寒蝉凄切》的艺术手法。

教学步骤:1. 解读《雨霖铃·寒蝉凄切》,引导学生理解词中的意象。

2. 让学生反复朗读《雨霖铃·寒蝉凄切》,感受词中的情感。

3. 分析《雨霖铃·寒蝉凄切》的艺术手法,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章节四:《夜雪临砌》词作分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夜雪临砌》。

2. 分析词中的意象、情感和艺术手法。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理解《夜雪临砌》的意象。

2. 引导学生感受《夜雪临砌》的情感。

3. 分析《夜雪临砌》的艺术手法。

教学步骤:1. 解读《夜雪临砌》,引导学生理解词中的意象。

2. 让学生反复朗读《夜雪临砌》,感受词中的情感。

3. 分析《夜雪临砌》的艺术手法,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柳永词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柳永词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柳永词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柳永词两首《望海潮》导学案编写:郝巧娟定稿:郝巧娟时间:20090429 编号:21使用:高一()班第小组审核:【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词的文体知识及词的几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有感情吟诵诗词,品味语言,理解意境。

3、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4、背诵整首词。

【学习重点】1、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2、背诵整首词。

【学习难点】1、品味词的语言,鉴赏词中形象。

2、学习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学法指导】诵读法品读品味鉴赏法【学法领航】古典诗歌鉴赏八步骤:第一步:知人论世,兼及流派风格。

即了解诗人的生平简历,把握诗人所处的时代特征,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熟悉诗人的诗歌流派及风格。

第二步:关注诗题,推测诗歌内容。

第三步:初读诗歌,把握节奏基调。

第四步:细读诗注,疏通诗歌大意。

第五步:寻找意象,体味诗歌意境。

第六步:品读诗句,把握情感主旨。

第七步:理解诗中典故,深入理解内容。

第八步:判断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又叫艺术手法、手法或表现方法。

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可分为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手法三大类。

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偶、借代、夸张、通感、双关、用典、设问、反问、排比、顶真、回环等。

描写手法有衬托(从侧面进行描写,作为陪衬,以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分为正衬和反衬),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白描(不加渲染、铺陈,使用最简炼的笔墨,抓住形象主要特征进行描写,勾勒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细描,象征(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近或相似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对比,抑扬结合,远近结合,高低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渲染,烘托,跌宕,炼字等.抒情手法包括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其中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写景是为了抒情,加强诗歌的感染力。

)融情入景(作者把主观之情,即“意”全部寓于客观之景,即“境”的描绘之中,当然作者笔下的景已不是客观之景,而是带有感情色彩的心灵之景。

《柳永词两》导学案

《柳永词两》导学案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记作家作品,了解柳永词的写作背景及其艺术风格。

过程与方法:1、反复吟咏,整体把握词的内容,感受词的音律美。

2、品味语言,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词中作者流露出的浓浓的离情。

2、领略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鉴赏词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

2、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培养词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词的意境的鉴赏。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知识预热】了解词的发展史(起源、发展、风格、流派),了解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风格,掌握词这种文学样式的基本特点。

1、词,是诗歌的一种。

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

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与燕乐的盛行有关(一说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

另有诗余(餘)、乐府、琴趣、乐章等别称。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以清丽婉约见长,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代表作者有苏轼、辛弃疾等。

2、词的分类按结构分为:按字数分为:单调—片小令——58字以内双调——两片(阕)中调——59~90字三叠——三片长调——90字以上四叠——四片一、导入二、走进作者――柳永柳永(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崇安(今福建崇安)人。

北宋词人,在家中排行第七,所以后世也有人称他为“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亦被称作“柳屯田”。

与长兄三复,次兄三接,皆为进士,有文名,时称“柳氏三绝”。

柳永年轻时到汴京应试,常出入歌楼舞馆,为人狂放不羁,应科举屡试不中,直至仁宗景祐元年(1034)才中进士。

柳永通晓音律,多为教坊乐工、歌伎填写歌词,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

柳永词两首教案4篇

柳永词两首教案4篇

柳永词教案柳永词两首教案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柳永词两首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柳永词两首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2、了解作者柳永以及其词婉约派的风格;3、反复诵读,流畅背诵,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优美的意境;4、学习柳词中善于点染、铺叙、融情于景、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1、品悟词的意境,体味其中情感。

2、学习解读词的意境、情感的简单方法,会解读词的意境,情感。

教学方法自读预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诵读体味和鉴赏分析相结合;学生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

第一课时《望海潮》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

2、了解作者柳永以及其词婉约派的风格。

3、深入《望海潮》描绘的情景,体察作者的情感。

4、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根据课前预习相关知识二、检查课前预习了解作者以及相关的词的知识(可要求学生朗读)1、柳永,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慢词,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2、词的有关知识(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此的标题是次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次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3、关于《望海潮》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径钱塘(今浙江杭州)。

4.《柳永词两首》导学案

4.《柳永词两首》导学案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柳永及其作品,了解有关词的文学常识。

2、理解这两首词的感情与意境;3、体味融情入景、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4、体会婉约派词的语言风格。

【知识链接】1、柳永(约971—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著名词人。

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世称柳屯田,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他精通音律,善于铺叙和使用俚语,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和自己的穷愁之感,大量制作慢词,对词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著有《乐章集》。

2、有关词的知识:(1)词,是诗歌的一种。

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

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与燕乐的盛行有关,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

另有诗余、乐府、琴趣、乐章等别称。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2)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以清丽婉约见长,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代表作者有苏轼、辛弃疾等。

(3)词的分类:按结构分为:按字数分为:单调——一片小令——(58字以内)双调——两片(阕)中调——(59—90字)三叠——三片长调——(90字以上)四叠——四片3、写作背景:(1)《望海潮》是柳永创制的新词牌,钱塘江是天下景观,调名当取其意。

这首词是柳永年轻时的作品,他从家乡福建崇安前往开封应试,路过杭州,拜谒世交前辈两浙转运使孙何,于是写此词投赠他。

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写景多于投赠之意。

(2)《雨霖铃》是北宋婉约词中的一件精品,是描写爱情,描写离别的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柳永大部分生活在城市,经常出入倡馆酒楼间,因而他深深了解歌妓们的生活,深切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在柳永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歌妓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

《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词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柳永词二首》导学案

《柳永词二首》导学案

班级:学生:日期:《柳永词二首》导学案学教目标:知识与水平1、掌握词的基本知识。

理解理解柳永及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使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望海潮》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学习《雨霖霖》,感受仕途失意的仰郁心情和失去爱情慰藉的痛苦交织在一起,情调凄恻,哀婉,意致绵密的意境。

学教重点:鉴赏这首词并使用联想、想像的方法领略词的意境美。

学教难点:学习《望海潮点染、铺陈的表现手法。

学习《雨霖霖》中情境交融的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方法: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反复诵读,感悟体会。

学法指津:(1)词之于诗,以体裁言,实为后起,并被视为诗之旁支别流,因而有“诗余”的别号。

从这个角度说,诗、词有共同质性,两者欣赏的要点是相近的。

但词又有自身的特点:(1)词是长短句,不如诗之易读易背;(2)词的分段,称为分片,中、长调的词都分片,一片就是一个乐段。

分两片的最常见,上片大多侧重写景、叙事,下片侧重抒情,所以宜从词的章法入手,理解词的内容;(3)词与诗相比,词的倒置语序也更多,要从句法入手,领会正常语序。

抓词眼,详细分析名句,有助学生深入词中境界。

解决办法如下:1.增强背诵力度:讲课前,可要求学生熟读成诵,教师课上也可作范读范背,课后要求学生熟背熟默。

2.从词的章法入手,领会内容;从词的句法入手,领会句意。

品味层次之美、语言之美。

3.以名句为主兼及全篇。

精读课在篇中讲析名句;自读课重点讲析名句带动全篇。

第一课时《望海潮》第一步自主探究——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温故知新——积累点点1.课文背景及作者背景:详见《我的资料库》。

二、预习演练——笔尖沙沙强调以下词语的音、形、义:⑴形胜:地理形势重要。

⑵参差:形容楼阁高低不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导学过程】1、文题解说望海潮,词牌名。

一百零七字,双调,上片五平韵,下片六平韵,一韵到底。

也有于过片(下片的起句)二字增一韵的。

“雨霖铃”又作“雨淋铃”,词牌名。

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双调,仄韵。

2、作者信息柳永(约987—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本热心功名事业,但仕途坎坷,47岁才中进士,做过几任小官,终官于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中寻求寄托。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心作词的词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

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写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内容上,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女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愁思。

柳永词作流传极广,时人云“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代表作有《雨霖铃·寒蝉凄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鹤冲天·闲窗漏永》木兰花慢·倚危楼伫立》等。

3、写作背景《望海潮》这是一首投赠之作。

据说,宋真宗咸平末年(1002-1003),柳永从家乡前往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试,途经钱塘(今浙江杭州),为了谒见当时出任两渐转运使的孙何,便写下了这首词用于进献。

《雨霖铃》柳永应试时,因作词忤仁宗,遂“失意无聊,流连坊曲”,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

此词为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在倾吐深深的离愁之时,词人也抒发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饱受压抑的愤懑。

4、文学文化常识(1)词,是诗歌的一种。

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

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与燕乐的盛行有关,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

另有诗余、乐府、琴趣、乐章等别称。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2)宋词风格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以清丽婉约见长,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代表作者有苏轼、辛弃疾等。

(3)词的分类:按结构分为:按字数分为:单调——一片(阕)小令——(58字以内)双调——两片(阕)中调——(59—90字)三叠——三片长调——(91字以上)四叠——四片【预习部分】1、识记字音参(cēn )差参(cān )天沙堤(dī)提(dī)防天堑(qiàn )珠玑(jī)罗绮(qǐ)叠巘(yǎn )嬉(xī)笑箫(xiāo )鼓坐骑(qí)骑(qí)兵(zhòu )骤雨凝噎(yē)2、辨形组词钱táng(塘)帘mù(幕)xī(嬉)笑zhàng(帐)幕笙xiāo(箫)táng(搪)瓷mù(暮)霭xī(嘻)哈哈zhàng(账)目xiāo(萧)瑟táng(糖)果招mù(募)千xǐ(禧)之年惆chàng( 怅) 呼xiào(啸)3、解释重要词语①形胜:地理形势优越②都会:都市③参差: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④云树:茂密如云的树林⑤泛夜:在夜间唱起⑥霜雪:像白色霜雪一样⑦珠玑:泛指大小不同的各种珠宝⑧盈:堆满⑨叠巘:指远处重叠的山峰⑩三秋:秋季(11)千骑:指马队多(12)高牙: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导引,旗很高(13)异日:改日,他日(14)图将:把杭州美景画出来(14)凤池: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这里代指朝廷(16)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17)兰舟:木兰木作的舟,这里是对舟的美称(18)凝噎:因为悲伤而喉咙梗塞的说不出话来(19)去去:重复“去”字,表示路途遥远(20)暮霭:傍晚的云气(21)沉沉:笼罩着(22)楚天:战国时期楚国具有南方大片土地,所以古人泛指南方的土地为“楚天”(23)经年:年复一年(24) 弄晴:在晴空中飘荡4、一词多义胜①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能承受,禁得起)②刑人如恐不胜(尽)③东南形胜(优美的,好的)④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胜过,超过)泛①菱歌泛夜(漂浮)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漂浮)③河水决濮阳,泛郡十六(泛滥)④泛爱众而亲人(广泛)去①念去去千里烟波(走)②大江东去(流淌)③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除去)④沛公军霸上,相去四十里(距离)⑤此去经年(离开)发①兰舟催发(出发)②早生华发(头发)③而大声发于水上(兴起)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发掘)将①异日图将好景(用在动词后,无实义)②不知老之将至(将要)③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将军)④率疲敝之卒,将数百之众(距率领)⑤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扶、持)5、词类活用①云树绕堤沙(云:名词用作形容词)②异日图将好景(图:名词作动词)③都门帐饮无绪(帐:名词作动词)6、古今异义①都门帐饮无绪(“无绪”,古义:没有心思)②便纵有千种风情(“风情”,古义:相爱之意)7、名句填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骤雨初歇。

(2)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____。

念去去,千里烟波,。

(3)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__!(4)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_________________。

(6)烟柳画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云树绕堤沙,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8)羌管弄晴,菱歌泛夜,_________________ 。

(9)重湖叠巘清嘉,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吟赏烟霞。

【文本解读】。

《望海潮》(一)整体感知这首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请概述。

明确: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景象(二)赏析(1)上片1.上片中心句是什么?明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2.分别对应下列哪些句子?形胜: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都会: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繁华: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3、“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哪两个词用得好?若将“卷”字改为“推”字好不好?为什么?明确:“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达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淡,力度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4、“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哪三个动词用的好?写出了杭州的什么特点?明确:列、盈、竞。

写出了市民的富庶、奢华。

(二)下片1.写景的句子是哪些?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明确:“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特点:秀丽。

2.写人的句子是哪些?写了几类人?写出了他们的什么特点?明确:“羌笛弄晴”到“吟赏烟霞”。

写了两类人:一是老百姓,一是官员。

3.“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哪几个字用得好?明确:“弄”字写出了潇洒欢快之情,“泛”字写出了轻盈愉悦之态,“嬉嬉”写出了安闲自在的样子,(三)小结:1、这首词共描绘了几幅画面,请各命一个标题,选择其中一幅加以赏析(意象及意象特点、用字、手法、意境、情感。

)图画:赏析:2、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明确: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图景3、这首词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艳羡。

对两浙转运使孙何的夸赞《雨霖铃》(一)整体感知1.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在萧瑟的秋天里,词人和他的红颜知己伤心地告别2.从时间的角度来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哪三个?明确:别前:“寒蝉凄切……骤雨初歇”别时:“都门帐饮无绪……竟无语凝噎”别后想象:“念去去……更与何人说”3.上片和下片各写了什么?哪一个是实写,哪一个是虚写?明确:上片主要是写临别时难分难舍的情景(实写)。

下片主要是写想象中的别后的孤寂凄清的情景(虚写)。

4.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一句?明确:“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二)赏析这首词的重要特点是情景交融、虚实相济。

词中哪些是景语,哪些是情语?哪些是情景和说?词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1.上片(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①起首三句写什么?明确:写别时景。

点明了季节(秋季)、时间(晚上)、地点(长亭)和天气(大雨后)。

勾勒了一个情人离别的典型环境。

②提到秋季会有怎样的感觉?明确:萧瑟③起首句已给全诗定下了什么基调?明确:凄切(2)“都门畅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①这句写什么?明确:写情)极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难舍难分②哪两个词语更能表达这种情感?明确:“留恋”、“催发”,正在难舍难分之际,船家催促出发,此时此刻,离别的痛苦达到顶点。

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不舍、难分何其难。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是一种怎么样的情景?明确:这句写情态。

——两手紧紧拉在一起,两眼被酸楚的泪水模糊,便纵有千言万语,也难以一一倾吐,只好无言以对,泪眼相看。

这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把彼此的眷恋之情、又无可奈何之心写的非常深刻.(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①这句描写的“空间”特点是?明确:广阔,辽远,渺茫。

②反衬出作者什么特点?明确:渺小③这样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明确:压抑、苦闷。

诗人想到前路茫茫,自己将越走越远,离心爱的人越来越远,心越来越苦,愁思也越来越深2.下片:下片主要是写想象中的别后的孤寂凄清的情景(虚写)。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词中有画,景中含情,它究竟好在什么地方?①词中有什么画?明确: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的晨风吹拂,萧萧的柳树,—弯残月高挂在杨柳的梢头。

②景中含什么情?明确:画面是出现在词人“酒醒”之后,他借酒消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

③感受画面色调。

a古人有折柳送行的习惯,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请写出一句带“柳”的诗句加以说明。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折柳送行,取其依依之态。

另外,“柳””留”谐音,折柳赠人有挽留之意。

b清秋的晓风特点是什么?明确:凉的,恰合别后心境的凄凉。

c残月清冷的形象令人想到什么?明确:凄清、冷落、离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