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导学案 教师版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
柳永词两首★★学习目标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几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了解柳永及其婉约词的特点。
2.反复吟诵诗词,品味语言,发挥想象,理解意境,准确把握作者情(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此的标题是次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次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3)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学习过程第一课时《望海潮》这首词是柳永年轻时的作品,他从家乡福建崇安前往开封应试,路过杭州,拜谒世交前辈两浙转运使孙何,于是写此词投赠。
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写景多于写投赠之意。
我们也不妨把它作为写杭州风景的作品。
北宋初期,历经五代战乱.城市人口均不多,而杭州能有十万人家,可与北宋都城汴京媲美.所以柳永便铺陈其繁华富庶。
《望海潮》是柳永创制的新词牌.钱塘江是天下景观。
调名当取其意。
一、☆★品味语言,探究鉴赏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历史沿革、城市规模、市容市貌、特色景观、生活图景。
】上阙主要描写杭州山水之美丽,城市之繁荣:写法上层层铺叙.由概括到具体,逐次展开步步深入。
各句均有不同侧面:东南形胜——从地理角度;三吴都会——从都市角度;钱塘自古——从历史角度。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写“都会”;“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天涯”侧重刻画“形胜”;“市列珠玑.户盈罗绮”侧重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华.这几句具体描写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
柳永词两首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可编辑】
柳永词两首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可编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柳永词两首》,分别是《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所选内容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词赋”第9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柳永词的艺术特色,包括词牌、意境、情感表达等。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诗词学习,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感悟词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柳永词的艺术特色,包括词牌、意境、情感表达。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体会柳永词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PPT、教材。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柳永的简介,让学生对词人有所了解。
2. 讲解:详细讲解《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两首词的词牌、意境、情感表达等。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尝试朗读诗词,感受词的韵律美。
4. 例题讲解:分析诗词中的难点句子,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创作一首以“离别”为主题的词,并进行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柳永词两首》2. 内容:《雨霖铃·寒蝉凄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词牌、意境、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柳永词的艺术特色,结合具体诗句进行阐述。
2. 答案:待学生完成作业后,进行批改并给出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柳永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其人其词,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学生对柳永词艺术特色的理解。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体会柳永词的意境和情感。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4. 作业设计中的分析柳永词艺术特色的题目。
柳永词二首导学案
《柳永词二首》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宋词常识2、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二、【知识链接】1、宋词常识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
简称“词”,还被称作诗余、长短句。
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依调填词叫“倚声”.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
宋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还有的主张62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慢词”。
大部分词分成两段,段的词学术语为“片”或“阕”。
“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
“阕”原是乐终的意思。
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秦观、晏殊、晏几道、周邦彦、姜夔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等。
2、、作者介绍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字耆卿,福建崇安(今武夷山)人。
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经常跟歌伎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
仁宗皇帝闻其名,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遂落第。
以后在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流浪了一个时期。
至景枯元年(1034年),年近半百,方进士及第。
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卒于襄阳。
死之日,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于南门外。
反映都市的繁华面貌,体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描写爱情的甜蜜,抒发离怀别感的痛苦,表现不幸女子的遭遇和失意文人的感受,是他的作品的主要内容。
他的词集名叫《乐章集》,流传下来的有两百多首。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心作词的词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
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如《雨霖铃》、《八声甘州》、《蝶恋花(凤栖梧)》等。
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写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6.doc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诵读感受词的感情,提髙审美能力。
(重点)2、仔细品味词的语言。
(重点)3、学习分析词的表现手法。
(难点)【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1、词调简介“雨霖铃” 一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到斜口,霖雨连日,他经过栈道耳闻铃声勾起往事,于是创作此曲悼念杨贵妃寄托哀思。
大家可以想见这一词调悲怆低冋、凄楚欲绝的情味。
2、写作背景当时柳永由于仕途失意,心情郁闷,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于是与恋人痛别。
本词正是他当吋心境的体现。
3、有感情的朗读本首词。
用心体会词川主人公情感。
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4、词的上阕写:词的下阕写:【合作探究】(一)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答: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表现了人物何种心态?答:3、“念”字在全词中起何作用?答:(二)、鉴赏语言(仔细品味,咬文嚼字)鉴赏1: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鉴赏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达标反馈】1、体会本词的表现手法。
2、背诵全词【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词的文体知识及词的几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反复吟咏,感受词的咅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3、学习诗中点染、铺叙的表现手法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4、背诵整首词。
【自主学习】(一)、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了解作者作品1、关于“词”:(1)词,是诗歌的一种。
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与燕乐的盛行有关,形成于、盛行于。
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
另有诗余、乐府、琴趣、乐章等别称。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2)宋词风格上分为和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以清丽婉约见长,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代表作者有、等。
(3)词的分类:按结构分为:按字数分为:单调一一一片(阕)小令-(58字以内)双调——两片(阕)屮调一- -(59—90字)三叠__ 三片长调- -一(91字以一四叠__ 四片2、作者:柳永(约987—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编写:审核:包科领导:【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利用早自习熟读,利用自习课独立完成预习案,把不懂的问题写在“我的疑问”处。
2、分层达标:标★题要求A、 B层同学完成,C层同学尽量完成;表★★题要求A层同学完成,B、C层同学争取完成。
A层背诵两首词,赏析名句,总结方法;B层熟读,争取背诵两首词,做好方法规律的总结;C层熟读,记住名句。
完成规定任务,落实好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1、知识和能力:了解词的相关知识;了解作者柳永,初步了解柳永词的艺术风格,领悟词人工于铺叙的手法。
2、过程和方法: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情投入,仰慕柳永卓著的才情。
【预习案】教材助读:一、词的相关知识: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3、词的分类: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
(词的段落叫:阕或片)二、知人论世: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是婉约风格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
柳永出身于仕宦书香门第。
年轻时热衷于功名,但却屡试不中,仕途很是坎坷。
初试落榜曾填了一首《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其实这只是一时的抒怀之作,但当时的皇帝宋仁宗却对此词一直耿耿于怀。
后柳永再次应试,本已中榜,但在放榜时宋仁宗却特意将他黜落,并说“且去填词”。
柳永词二首导学案
(9)高一语文必修四第四课柳永词二首导学案班级:————————姓名:————————执笔:韩江涛审核:高一语文备课组使用时间:2009-5-4学习目标:1.体会大量使用偶句的所谓赋体笔法的特点。
2.品味富有特征的景物描写,感悟作者容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学习重难点:1.感受词的意境2.曲婉而深挚的抒情。
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流程:一、知识积累、作者介绍(A级)(学法指导:查阅基础知识手册和资料书,完成空格。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盛行于,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别称有,如“”“”“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58字以内)、(59—90字)、(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和(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3、作者介绍:柳永,字,号。
因排行七,又称柳七。
祖籍河东(今属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发展了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有《集》,其词中名篇有《雨霖铃》、《》、《》、《望海潮》等。
柳永在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上都有新的开拓,标志着宋词的重大变化,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词音律协婉、平易轻约,更善情景之融。
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足见其靡盛,而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倍加推崇:“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
”二、学习《望海潮》1、词牌及相关背景《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新声。
柳永诗两首导学案教师版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包括词的起源与名称、词的分类、词牌与标题等)2了解《雨霖铃》、《望海潮》填词背景。
3依据课本注解、借助工具书,读懂两首词的内容并声情并茂地吟诵。
1、阅读作者介绍柳永(约987—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本热心功名事业,但仕途坎坷,47岁才中进士,做过几任小官,终官于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中寻求寄托。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心作词的词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
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写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内容上,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女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愁思。
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词作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柳永发展了长调的体制,善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和铺叙的手法,组织较为杂的内容,用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
柳永以当时的新声慢曲,取代了唐五代的旧有小令。
两宋慢词的时代,实自柳永开启的。
柳永词作流传极广,时人云“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3、词的基本常识:(1)词的起源: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2)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倚声”“填词”等。
(3)关于词牌和标题: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4)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5.词的特点: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柳永词两首 导学案
2分钟
回顾课堂,总结所学内容
【感悟·成长】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进阶作业】
A.背诵默写全词。
B.正确认识柳永思想。
C.学习柳永填词的艺术。
归纳总结所学内容
【视野·推荐】
梁衡:《读柳永》
学习主题
1.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
2.你学会了哪些新方法?
3.你发现了哪些新规律?
4.你还有哪些疑问、困惑需要解决?
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柳永发展了长调的体制,善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和铺叙的手法,组织较为复杂的内容,用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柳永以当时的新声慢曲,取代了唐五代的旧有小令。两宋慢词的时代,实自柳永开启的。
整体感知
20分钟
生本对话
生生对话
解读文意,体悟作者思想
【精读•思考】点染:本是国画的术语。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借用到古典诗歌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引导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
《雨霖铃》、《望海潮》运用了点染手法,请加以说明。
主动思考,发现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分享个性化阅读体验
8分钟
与大师对话
比较阅读,体悟哲人情怀
《柳永词二首》导学案.doc
学教目标:知识与能力1、 掌握词的基本知识。
了解了解柳永及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 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屮壮阔优美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反复吟咏,感受词的咅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望海潮》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学 习《雨霖霖》,感受仕途失意的仰郁心情和失去爱情慰藉的痛苦交织在一起,情调凄恻,哀婉,意致绵密 的意境。
学教重点:鉴赏这首词并运用联想、想像的方法领略词的意境美。
学教难点:学习《望海潮点染、铺陈的表现手法。
学习《雨霖霖》屮情境交融的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方法: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反复诵读,感悟体会。
学法指津:(1) 词之于诗,以体裁言,实为后起,并被视为诗之旁支别流,因而有“诗余”的别号。
从这一角度说, 诗、词有共同质性,两者欣赏的要点是相近的。
但词又有自身的特点:(1)词是长短句,不如诗Z 易读 易背;(2)词的分段,称为分片,中、长调的词都分片,一片就是一个乐段。
分两片的最常见,上片大 多侧重写景、叙事,下片侧重抒情,所以宜从词的章法入手,了解词的内容;(3)词与诗相比,词的倒 置语序也更多,要从句法入手,领会正常语序。
抓词眼,详细分析名句,有助学生深入词中境界。
解决办法如下:1 •加强背诵力度:讲课前,可要求学生熟读成诵,教师课上也可作范读范背,课后要求学生熟背熟默。
2. 从词的章法入手,领会内容;从词的句法入手,领会句意。
品味层次之美、语言之美。
3. 以名句为主兼及全篇。
精读课在篇屮讲析名句;自读课重点讲析名句带动全篇。
第一课时《望海潮》第一步自主探究——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温故知新 --- 积累点点1 •课文背景及作者背景:详见《我的资料库》。
二、预习演练一一笔尖沙沙强调以下词语的音、形、义:⑴形胜:地理形势重要。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教师版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柳永的生平简介及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
3、学习点染、铺叙、融情与景、虚实相济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难点1、把握意象,探究意境,体味词人的情感2、抓词眼,详细分析名句,帮助学生深入词中境界。
学法指导:诵读法鉴赏法探究法知识链接宋词简介: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柳永、秦观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等。
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养分。
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是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五代时期的《花间集》就很明显地展露了词美丽绚烂的文采,但是这期间的词题材还仅限于描写闺情花柳、笙歌饮宴等方面,可以说还显得很“小气”。
虽然艺术成就上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准,但是在思想内涵上层次还不够。
宋代初期的词一开始也是沿袭这种词风,追求华丽词藻和对细腻情感的描写。
像曾因写过“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得罪了仁宗皇帝的柳永,郁郁不得志,一生就流连于歌坊青楼之间,给歌妓们写写词。
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当时的词被认为是一种粗俗的民间艺术,不登大雅之堂,以至于宋朝的晏殊在当上宰相之后,对于他以前所做的词都不承认是自己写的。
宋朝的艳妓之多,水平之高为其它朝代所罕有,她们和宋朝的才子们一起共同推动了词这一新兴艺术形式在民间的广泛流传。
但是,随着词在宋代的文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词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充实和提高。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奠定了边塞词在宋词中的地位,使只闻歌筵酒席、宫廷豪门、都市风情、脂粉相思之类的世人一新耳目。
到苏轼词首开豪放词风,宋词已经不仅限于文人士大夫寄情娱乐和表达儿女之情的玩物,更寄托了当时的士大夫对时代、对人生乃至对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感悟和思考。
《柳永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柳永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柳永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柳永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能够理解《江城子》和《雨霖铃》的基本内涵,并进行文学鉴赏。
了解柳永的生平和代表作。
1.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自己的文学素养进行文学鉴赏和思考。
1.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柳永的词作,体味人间疾苦,感悟爱情的美好,培养情感上的共鸣和情感交流。
2. 教学重点难点2.1 理解《江城子》和《雨霖铃》的内涵和词法韵律。
2.2 分析柳永的词作特点。
3. 教学内容3.1 课文分析3.1.1 《江城子》《江城子》是柳永创作的一篇婉约词,通篇佳句锦簇,妙语连珠,融诗、曲、文于一体。
全词歌颂爱情的美好,反映出柳永深厚的人生感悟。
3.1.2 《雨霖铃》《雨霖铃》是柳永创作的一首抒发时局苦闷、表达深情愁思的长词,是柳词中的代表作之一。
全词感伤而又深情,诗意渲染,更是用色彩和音乐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词人深深的哀思。
3.2 诗词鉴赏选取柳永的其他代表作,进行鉴赏和分析。
通过学习和分析柳永的词作,了解他的文学特点和时代背景,领悟文学的深刻内涵。
4. 教学方法4.1 阅读分析法通过让学生先自主阅读并分析课文,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和总结汇报的方式,促进多角度、深层次地理解和领悟课文的内涵。
4.2 视听感受法通过现代艺术形式的视听观赏方式,如动漫、音乐MV等方式,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考,更好地体验、感受文学的艺术魅力。
4.3 学案研究法通过构建综合性学案,引导学生采取问题情境式的学习方式进行研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5. 教学过程安排5.1 自主阅读课文让学生先自主阅读所分配的词作,然后思考、理解、探究课文的内涵。
5.2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让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并得出结论。
5.3 总结交流让小组进行汇报和分享,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点评。
5.4 学案研究让学生阅读学案,进行问题情境式学习,加深对柳永的词作和文学鉴赏的理解。
《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柳永词两首》的课文,了解柳永的生平、艺术成就以及花间派别,了解当时社会历史背景,掌握词的基本形式和数种常用表现手法,能够鉴赏柳永词的艺术价值和意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1、教学准备本节课需要准备一些PPT课件及其他教学辅助材料,包括柳永的简介、词形式、表现手法、两首词的注释及鉴赏等,辅助教师讲解和学生听课。
2、自读、共读、导读首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默读一遍《柳永词两首》的文本,然后分小组共读课文,齐声朗读,然后导读,加深对词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柳永个人和当时社会背景的了解。
3、了解词的形式和表现手法在了解柳永的生平和词文语言形式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探讨词的形式和表现手法。
教师可以利用PPT课件展示图片、图表等来阐明词的构造和表现,可以与学生讨论。
4、详细注释词文在了解了柳永的生平和词文表现手法后,可以对词文进行详细的注释,解释你除柳永的隐喻和词文典故,让学生弄清楚每一个词的含义和所表达的情感。
5、鉴赏词文的艺术价值在掌握了柳永生平和词文形式、表现手法、注释等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一起鉴赏词文的艺术价值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柳永词两首》对词文、文学和艺术的贡献和地位。
可以运用学生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让课堂充满思考和探究的气氛。
三、教学反思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表达,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同时也要注意每个学生是否学有所获。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材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和提高本教案以《柳永词两首》为例,通过了解柳永的生平、掌握词的形式和表现手法、详细注释词文、鉴赏词文的艺术价值等步骤,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柳永的词作,提高学生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和文字表达的技能,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
《柳永词两》导学案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记作家作品,了解柳永词的写作背景及其艺术风格。
过程与方法:1、反复吟咏,整体把握词的内容,感受词的音律美。
2、品味语言,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词中作者流露出的浓浓的离情。
2、领略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鉴赏词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
2、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培养词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词的意境的鉴赏。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知识预热】了解词的发展史(起源、发展、风格、流派),了解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风格,掌握词这种文学样式的基本特点。
1、词,是诗歌的一种。
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
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与燕乐的盛行有关(一说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
另有诗余(餘)、乐府、琴趣、乐章等别称。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以清丽婉约见长,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代表作者有苏轼、辛弃疾等。
2、词的分类按结构分为:按字数分为:单调—片小令——58字以内双调——两片(阕)中调——59~90字三叠——三片长调——90字以上四叠——四片一、导入二、走进作者――柳永柳永(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崇安(今福建崇安)人。
北宋词人,在家中排行第七,所以后世也有人称他为“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亦被称作“柳屯田”。
与长兄三复,次兄三接,皆为进士,有文名,时称“柳氏三绝”。
柳永年轻时到汴京应试,常出入歌楼舞馆,为人狂放不羁,应科举屡试不中,直至仁宗景祐元年(1034)才中进士。
柳永通晓音律,多为教坊乐工、歌伎填写歌词,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
柳永词两首教案4篇
柳永词教案柳永词两首教案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柳永词两首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柳永词两首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2、了解作者柳永以及其词婉约派的风格;3、反复诵读,流畅背诵,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优美的意境;4、学习柳词中善于点染、铺叙、融情于景、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1、品悟词的意境,体味其中情感。
2、学习解读词的意境、情感的简单方法,会解读词的意境,情感。
教学方法自读预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诵读体味和鉴赏分析相结合;学生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
第一课时《望海潮》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
2、了解作者柳永以及其词婉约派的风格。
3、深入《望海潮》描绘的情景,体察作者的情感。
4、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根据课前预习相关知识二、检查课前预习了解作者以及相关的词的知识(可要求学生朗读)1、柳永,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慢词,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2、词的有关知识(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此的标题是次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次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3、关于《望海潮》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径钱塘(今浙江杭州)。
《柳永词二首》导学案
班级:学生:日期:《柳永词二首》导学案学教目标:知识与水平1、掌握词的基本知识。
理解理解柳永及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使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望海潮》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学习《雨霖霖》,感受仕途失意的仰郁心情和失去爱情慰藉的痛苦交织在一起,情调凄恻,哀婉,意致绵密的意境。
学教重点:鉴赏这首词并使用联想、想像的方法领略词的意境美。
学教难点:学习《望海潮点染、铺陈的表现手法。
学习《雨霖霖》中情境交融的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方法: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反复诵读,感悟体会。
学法指津:(1)词之于诗,以体裁言,实为后起,并被视为诗之旁支别流,因而有“诗余”的别号。
从这个角度说,诗、词有共同质性,两者欣赏的要点是相近的。
但词又有自身的特点:(1)词是长短句,不如诗之易读易背;(2)词的分段,称为分片,中、长调的词都分片,一片就是一个乐段。
分两片的最常见,上片大多侧重写景、叙事,下片侧重抒情,所以宜从词的章法入手,理解词的内容;(3)词与诗相比,词的倒置语序也更多,要从句法入手,领会正常语序。
抓词眼,详细分析名句,有助学生深入词中境界。
解决办法如下:1.增强背诵力度:讲课前,可要求学生熟读成诵,教师课上也可作范读范背,课后要求学生熟背熟默。
2.从词的章法入手,领会内容;从词的句法入手,领会句意。
品味层次之美、语言之美。
3.以名句为主兼及全篇。
精读课在篇中讲析名句;自读课重点讲析名句带动全篇。
第一课时《望海潮》第一步自主探究——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温故知新——积累点点1.课文背景及作者背景:详见《我的资料库》。
二、预习演练——笔尖沙沙强调以下词语的音、形、义:⑴形胜:地理形势重要。
⑵参差:形容楼阁高低不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词的文体知识及词的几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有感情吟诵诗词,品味语言,理解意境。
3、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4、背诵整首词。
【学习重点】
1、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2、背诵整首词。
【学习难点】
1、品味词的语言,鉴赏词中形象。
2、学习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学法指导】
诵读法品读品味鉴赏法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
2、了解作者柳永。
3、鉴赏《望海潮》
【预习案】
1、看《点拨》中的“助读资料”,填空。
(1)词的起源:兴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2)词有多种词调或词牌,各种词调规定了各种调的文字声韵的固定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等。
(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
(4)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
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2、初读全词,把握字词。
(1)、掌握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
参差
..(cēn)(cī)堤.沙(dī)天堑. (qiàn ) 罗绮.(qǐ)重.(chóng )湖叠巘.(yǎn ) 羌.管 (qiāng ) 钓叟. (sǒu) 千骑.(jì)箫.鼓(xiāo )(2)、解释下列词句的意思。
东南形胜:参差:
天堑无涯:千骑拥高牙:
重湖叠巘清嘉: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异日图将好景:
【探究案】
一、整体感知
《望海潮》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
在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远,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
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
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在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二、合作探究
1、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
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
明确:①环境美丽、经济繁荣、生活安定的都市生活图景。
②从地理位置上;从历史传统上;从自然景观上;从市井面貌上;从百姓生活
上。
③抒发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2、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①工于铺叙,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
②巧用点染。
“点”:“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
“染”:自然风光之美;都市繁华之美;民生安乐之美。
铺陈:又叫“铺排”,多见于古体诗中,它运用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变化,在诗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
【检测案】
做《点拨》中的“针对性训练”第1——5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鉴赏《雨霖铃》;
2、背诵《雨霖铃》。
【预习案】
1
初读全词,把握字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暮霭.(ăi )无语凝噎.(yē)骤.雨初歇(zhòu )
2、理解词句意思
(1)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1、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在全词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明确:①这三个句子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词人所处的特定环境。
②渲染气氛,它渲染了一种凄楚悲凉的气氛,从而为全词奠定了低沉伤感情调,烘托出浓浓的离愁别绪。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再次描写景物,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开头三句有什么不同?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请用几个形容词加以概括。
明确:开头三句写的是眼前的景物,而这三句写的是想象中的景物。
这里的一个“念”字,表明了下面的景物是想象的、虚构的,它实际上是词人内心深处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的形象化显现。
词人此时的心情是惆怅、凄苦、悲凉的。
3、统观全词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将凄凉哀婉的感情表现出来的?
明确:①直接抒情
上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下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间接抒情(写景)相结合。
②情景交融。
上阙(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寒蝉长亭骤雨—环境悲凉
执手相看无语凝噎—难分难舍
千里烟波楚天辽阔—惆怅伤感(融情入景)
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伤离别清秋冷落—愁意浓浓
杨柳岸晓风残月—酒醒伤情
好景虚设风情难言—惨不成欢(以情带景)
③虚实结合。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写实;“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念”字告诉读者下面为想像的景物,是虚写。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词人设想旅途中的情景:待今宵酒醒之后,我将身在何方呢?我的身边还能有我的知心人陪伴我吗?不会有了,陪伴我的将只有岸边杨柳,耳畔清风,天边残月!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烘托出那
种说不完诉不尽的离愁别绪。
【检测案】
做《点拨》中的“针对性训练”第6——8题
拓展阅读
雅俗共赏,去粗取精
古有“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文化的特点原本就是雅俗共赏。
文化的多元化更是如今社会的基本形式,所以面对这样纷繁杂乱的社会,如何审视文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我以为,面对如此的考验,我们应当学会雅俗共赏,去粗取精。
“雅俗共赏”,是我们面对这样一个文化冲击,文化融合时首先要具备的能力。
对于如此大的一个世界,充斥着无数民族,无数的文化。
他们各自具有其自己的特点。
如美利坚文化热情外露,英格兰文化拘谨内敛。
这些文化所产生的物质文化更是天差地别,美国黑人的街舞绕舌,英国绅士的蓝调爵士。
这些都是文化上的差异,这些也是多元文化构成所不可避免的因素。
我们,作为新一代中国崛起后面临世界狂潮冲击的新生代,有一颗包容,共赏的心是必需的。
历史的教训告诫我们,只有包容并学习先进,才能被历史所接纳,被世界所承认。
而应该有一颗进取,平淡而宽容的心去面对。
只有敢于面对任何冲击。
才能坚定的继续矗立着。
“去粗取精”,是在学会包容之后智者的选择,这是一种进步的手段。
文明文化的发展,自然是人类的努力,但是想要进步,要求发展往往一些先进的思考,在我们接受了之后,该做的就是去筛选,更甚者就是去吸取,去吸收。
古代中国先进的四大发明,对于阿拉伯人来说他们是接纳,并双手拿着交给了欧洲人,而欧洲人从阿拉伯人手中接过它们并把它们融入在了自己的文化中,才有了“新航路的开辟”。
学会吸收才是进步的开始,
如今英语的使用已可说是百分百,我们的成长正是充斥着英语歌曲。
电影,这才是一种文化的吸收。
反之,日本的漫画,动画进入中国后只给大部分青少年留下迷恋游戏,电视的结果,这又是否该值得我们仔细思索。
故而,最终最值得我们审视自己,审视文化的是:如何培养自己一种真正的审美能力。
可以说,只要有人类的地球,必然会仍然充满各式各样的文化。
我们在面对如今文化生活的同时,该学会的是一种真正的审美能力,审视文化,审视生活。
这才是我们该抱有的态度。
我们青少年是社会的新血液,我们应当走近经典,在成长过程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