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导学案(教师版)

合集下载

柳永词二首《望海潮》《雨霖铃》导学案

柳永词二首《望海潮》《雨霖铃》导学案

《柳永词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几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了解柳永及其婉约词的特点。

2.反复吟诵诗词,品味语言,发挥想象,理解意境,准确把握作者情感。

3.学习作者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学习“点染”的表现手法。

4.明确鉴赏古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技巧。

5.通过对两首词的学习,领悟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从而陶冶自己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反复吟诵诗词,品味语言,发挥想象,理解意境,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2..学习作者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学习“点染”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学习作者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学习“点染”的表现手法。

2.通过对两首词的学习,领悟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从而陶冶自己的审美情趣。

【教法指导】自主学习(诵读、研读、赏析)、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课时安排】2课时【使用说明】阅读诗词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读懂。

要反复吟诵词作,准确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作品的不同风格。

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词作,通过相关链接,全面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及所处环境,探究他们的人生历程,准确而全面地把握作者寄寓在词作中的感情,准确理解词作的主旨。

意境的欣赏是属于文学鉴赏较高层次的一种学习活动。

所谓“意境”,就是作品所描绘的自然、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主观思想感情融会一致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在鉴赏诗词时,要运用联想和想象,透过字句和画面,去细心体会、感受作者的情怀,从而领会意境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学习诗词要注意方法技巧的学习揣摩,要学会品味语言、把握意象、理解意境、鉴赏表达技巧,从而提高阅读鉴赏诗词的能力。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案【教学要点】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写作背景。

2.扫清文字障碍,掌握诵读要领,熟读成诵。

一、知识链接1、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宋工部侍郎柳宜的幼子。

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6.doc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6.doc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诵读感受词的感情,提髙审美能力。

(重点)2、仔细品味词的语言。

(重点)3、学习分析词的表现手法。

(难点)【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1、词调简介“雨霖铃” 一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到斜口,霖雨连日,他经过栈道耳闻铃声勾起往事,于是创作此曲悼念杨贵妃寄托哀思。

大家可以想见这一词调悲怆低冋、凄楚欲绝的情味。

2、写作背景当时柳永由于仕途失意,心情郁闷,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于是与恋人痛别。

本词正是他当吋心境的体现。

3、有感情的朗读本首词。

用心体会词川主人公情感。

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4、词的上阕写:词的下阕写:【合作探究】(一)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答: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表现了人物何种心态?答:3、“念”字在全词中起何作用?答:(二)、鉴赏语言(仔细品味,咬文嚼字)鉴赏1: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鉴赏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达标反馈】1、体会本词的表现手法。

2、背诵全词【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词的文体知识及词的几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反复吟咏,感受词的咅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3、学习诗中点染、铺叙的表现手法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4、背诵整首词。

【自主学习】(一)、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了解作者作品1、关于“词”:(1)词,是诗歌的一种。

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与燕乐的盛行有关,形成于、盛行于。

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

另有诗余、乐府、琴趣、乐章等别称。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2)宋词风格上分为和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以清丽婉约见长,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代表作者有、等。

(3)词的分类:按结构分为:按字数分为:单调一一一片(阕)小令-(58字以内)双调——两片(阕)屮调一- -(59—90字)三叠__ 三片长调- -一(91字以一四叠__ 四片2、作者:柳永(约987—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 (教师用)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  (教师用)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教师用)(教师用)柳永词两首导学案(教师用)珊瑚柳永词两首导学案(教师用)学校:班级:学科:授课人:授课内容第一课时预习案【预习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包括词的起源与名称、词的分类、词牌与标题等)2了解《雨霖铃》、《望海潮》填词背景。

3依据课本注解、借助工具书,读懂两首词的内容并声情并茂地吟诵。

【预习内容】1、阅读介绍柳永(约987—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本热心功名事业,但仕途坎坷,47岁才中进士,做过几任小官,终官于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中寻求寄托。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心作词的词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

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写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内容上,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女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愁思。

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柳永词作流传极广,时人云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2、背景介绍《望海潮》: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

柳永与此时任两浙运使的孙何是布衣之交,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

柳永就写下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所以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雨霖铃》:柳永大部分生活在城市,经常出入倡馆酒楼间,因而他深深了解歌妓们的生活,深切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在柳永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歌妓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

《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词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3、词的基本常识:(1)词的起源: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柳永词二首导学案

柳永词二首导学案

(9)高一语文必修四第四课柳永词二首导学案班级:————————姓名:————————执笔:韩江涛审核:高一语文备课组使用时间:2009-5-4学习目标:1.体会大量使用偶句的所谓赋体笔法的特点。

2.品味富有特征的景物描写,感悟作者容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学习重难点:1.感受词的意境2.曲婉而深挚的抒情。

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流程:一、知识积累、作者介绍(A级)(学法指导:查阅基础知识手册和资料书,完成空格。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盛行于,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别称有,如“”“”“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58字以内)、(59—90字)、(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和(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3、作者介绍:柳永,字,号。

因排行七,又称柳七。

祖籍河东(今属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发展了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有《集》,其词中名篇有《雨霖铃》、《》、《》、《望海潮》等。

柳永在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上都有新的开拓,标志着宋词的重大变化,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词音律协婉、平易轻约,更善情景之融。

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足见其靡盛,而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倍加推崇:“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

”二、学习《望海潮》1、词牌及相关背景《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新声。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导教案设计(无答案)追求客观真谛和知识是人的最高和永久的目标。

------------爱因斯坦(美国)语文必修 4《柳永词两首》导教案(教师版)学习目标1、认识词的有关知识,认识柳永。

2、频频朗读,能够背诵,品尝词的语言,领会优美的境界。

3、剖析并掌握两首词的写作手法。

要点难点1、频频朗读,能够背诵,品尝词的语言,领会优美的境界。

2、剖析并掌握两首词的写作手法。

学法指导朗读法。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千年前的北宋词坛,有一位专力写词的词人,他的词在当时就是最流行的歌曲,直到千年后的今日还在独领风骚。

他,就是柳永。

今日,我们来学习柳永的两首词。

二、知识链接(一)知识累积1、词的发源:流行于隋唐,流行于宋,并在宋朝发展到顶峰。

词即歌词,指能够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因此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名称,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集中表现。

3、词的分类: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 字之内)、中调( 59— 90 字)、长调( 91 字以上)。

按段落可分为单一、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

按作家的风格可分为豪迈派和婉约派(豪迈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

(二)走近作者柳永 (约 980--约 1053 年 ),字耆卿,原名三变。

因为他排行第七,因这人称柳七,福建崇安人。

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狂放不羁,因为善于词曲,熟习了很多歌妓,常常流连于秦楼楚馆,为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

他还说“忍把虚名,换了浅斟低唱”。

当时有人向宋仁宗推荐他,但仁宗闻其名说:“这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何用虚名,且填词去!”遂落选。

柳永在受了这类打击后,别无出路,只能以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在汴京、苏州、杭州一带过着漂泊的生活。

柳永词两首 导学案

柳永词两首  导学案
柳永(约987—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外。
2分钟
回顾课堂,总结所学内容
【感悟·成长】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进阶作业】
A.背诵默写全词。
B.正确认识柳永思想。
C.学习柳永填词的艺术。
归纳总结所学内容
【视野·推荐】
梁衡:《读柳永》
学习主题
1.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
2.你学会了哪些新方法?
3.你发现了哪些新规律?
4.你还有哪些疑问、困惑需要解决?
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柳永发展了长调的体制,善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和铺叙的手法,组织较为复杂的内容,用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柳永以当时的新声慢曲,取代了唐五代的旧有小令。两宋慢词的时代,实自柳永开启的。
整体感知
20分钟
生本对话
生生对话
解读文意,体悟作者思想
【精读•思考】点染:本是国画的术语。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借用到古典诗歌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引导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
《雨霖铃》、《望海潮》运用了点染手法,请加以说明。
主动思考,发现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分享个性化阅读体验
8分钟
与大师对话
比较阅读,体悟哲人情怀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导学案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导学案

导学案《望海潮》主备人:刘岩审校人:申萍使用时间:7月6日【学习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体会诗歌感情,赏析手法。

【重点难点】手法、感情预习案一、词的基本常识(1)起源: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词是诗的一种。

(2)别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倚声”“填词”等。

(3)分类:按字数多少: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二、作者介绍柳永(约987—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仕途坎坷,47岁才中进士,做过几任小官,终官于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中寻求寄托。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心作词的词人,柳永是北宋婉约派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

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写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内容上,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女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愁思。

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柳永词作流传极广,时人云“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三、背景介绍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

柳永与此时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是布衣之交,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

柳永就写下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所以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四、初读全词,疏通词意。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

课题:《柳永词两首》【学习目标】1、复习词的相关知识;了解作者柳永。

2、有感情地吟诵诗词,体会词中优美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3、学习柳词中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学习重点】1、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2、背诵两首词。

【学习难点】1、品味词的语言,鉴赏词中意象。

2、学习虚实相生的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学法指导】1、查阅注释及资料,勾画圈点自主学习;2、小组合作探究,质疑解难,敢于提出新的问题;3、理解交流,大胆向同学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时数】2课时预习案【文学常识】1.文体知识: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等。

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

它始于南梁代,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故俗称宋词。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阙。

”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

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的词,其内容主要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留连,其风格是典雅委婉、曲尽情态;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

他把词从娱宾遣兴的天地里解助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

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段的词学术语为“片”或“阕”。

“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

“阕”原是乐终的意思。

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词虽分片,仍属一首。

故上、下片的关系,须有分有合,有断有续,有承有起,句式也有同有异,而于过片(或换头)处尤见作者的匠心和功力。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 教师版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 教师版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词的文体知识及词的几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有感情吟诵诗词,品味语言,理解意境。

3、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4、背诵整首词。

【学习重点】1、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2、背诵整首词。

【学习难点】1、品味词的语言,鉴赏词中形象。

2、学习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学法指导】诵读法品读品味鉴赏法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2、了解作者柳永。

3、鉴赏《望海潮》【预习案】…1、看《点拨》中的“助读资料”,填空。

(1)词的起源:兴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2)词有多种词调或词牌,各种词调规定了各种调的文字声韵的固定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

(3)词的分类: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等。

(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

(4)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2、初读全词,把握字词。

(1)、掌握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

参差..(cēn)(cī)堤.沙(dī)天堑. (qiàn ) 罗绮.(qǐ)重.(chóng )湖叠巘.(yǎn ) 羌.管 (qiāng ) 钓叟. (sǒu) 千骑.(jì)箫.鼓(xiāo )(2)、解释下列词句的意思。

东南形胜:参差:天堑无涯:千骑拥高牙:重湖叠巘清嘉: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异日图将好景:【探究案】…一、整体感知《望海潮》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

柳永词两首学案(教案)

柳永词两首学案(教案)

《柳永词两首》学案核心素养:1、 审美与创造:体味词中蕴含的情感,感悟词的意境。

2、语言构建与运用:反复吟咏中体味语言特色;品悟柳词的意境美、情感美。

3、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悟诗词中体现的人性之美,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体味祖国山川之美。

教学重点:1、品悟词的意境,体味其中情感。

2、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明晓解读词的意境、情感的简单方法,会解读词的意境,情感。

教学方法:自读预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诵读体味和鉴赏分析相结合;学生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填词背景了解《雨霖铃》又作雨淋铃,词牌名。

(课文注释)取自唐时旧曲翻制。

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在词史上,双调慢词《雨霖铃》最早的作品,当推此首。

这首词是柳永离开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写的,抒发了跟情人难舍难分的情感。

历来认为,《望海潮》是作者献给两浙转运使孙何的。

孙何是柳永的友人,当时驻节杭州。

相传,后来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便羡慕钱塘的繁华,从而更加强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

为此,宋人谢驿还写了一首诗:“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

岂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见罗大经《鹤林玉露》)说金主亮因受一首词的影响而萌发南侵之心,原不可信。

但是,产生这一传说,却可以印证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是很强的。

、教学过程设计:明确【预习要求】(一)1.查找词的相关知识(包括词的起源与名称、词的分类、词牌与标题等);2.了解柳永其人其事。

3.了解《雨霖铃》《望海潮》填词背景。

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1、2题。

(二)研读《柳永词两首》,完成下面的任务。

1.依据课本注解、借助工具书,读懂两首词的内容并声情并茂地吟诵,再认真研读导学案,自觉完成自主学习的预习题。

2.试从从填词背景、描写的情景、意境等方面将两首词比较鉴赏。

(三)自愿组成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遵循彼此能够互补互助的原则),在四人中选出一个相对而言组织协调能力强、公正坦诚的同学担任组长。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4.doc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4.doc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了解作者柳永。

2、反复诵读,流畅背诵,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优美的意境。

3、学习柳词中善于点染、铺叙、融情于景、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

第一课时《望海潮》【知识链接】词是诗歌的一种。

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故名“长短句”,又都合乐歌唱,又叫“曲子词”, 还有诗余、乐府等别称。

词按风格大致可分为两派,一为婉约,二为豪放。

明张蜒说:“婉约者欲英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彖恢宏。

”本课两首词均属婉约派作品。

一、作者简介柳永(约987—约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本热心功名事业, 但仕途坎坷,屮进士,历余杭令、盐场大使,终于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出。

柳永目睹都市繁华,熟悉偎红倚翠生活,颇多描绘太平、歌功颂徳之作,但因长期接触下层,身世穷愁, 饱尝羁旅况味,身世之叹与对现实的不满亦每融入词中,故作品也有一定现实意义。

精通音律,善以口语、俗语入词,且工于铺叙,通过大量制作慢词而推动了词的发展,影响广泛, 甚至在西夏亦云“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他是宋词的第一位变革者。

他的创作广泛地反映了社会人生。

除了男女恋情,还有都市生活的某些侧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

在艺术形式上,柳永采用民I'可曲调入词,大量创作慢词,有效地扩大了词的体制,对宋词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

二、解题1.《望海潮》:《望海潮》词调,首见于柳永集中。

词咏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调名当是以钱塘作为观潮胜地収意。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载:“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

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说金主亮受一词的影响而发动南侵,原不足信;但于此可以说明这首词描绘之工,流传Z广,艺术感染力甚强。

2.《雨霖铃》:唐玄宗时教坊大曲名,后用为词调。

霖,一作“淋”。

王灼《碧难漫志》卷五《雨霖铃》条:“《明皇杂录》及《杨妃外传》云:'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旬。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记作家作品,了解柳永词的写作背景及其艺术风格。

过程与方法:1、反复吟咏,整体把握词的内容, 感受词的音律美。

2、品味语言,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词中作者流露出的浓浓的离情。

2、领略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鉴赏词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

2、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培养词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词的意境的鉴赏。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知识预热】了解词的发展史(起源、发展、风格、流派),了解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风格,掌握词这种文学样式的基本特点。

1、词,是诗歌的一种。

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

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与燕乐的盛行有关(一说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

另有诗余(餘八乐府、琴趣、乐章等别称。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以清丽婉约见长,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代表作者有苏轼、辛弃疾等。

2、词的分类按结构分为:按字数分为:单调一片小令一一58字以内双调一一两片(阕)中调——59〜90字三叠——三片长调——90字以上四叠一一四片一、导入二、走进作者——柳永柳永(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崇安(今福建崇安)人。

北宋词人,在家中排行第七,所以后世也有人称他为“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亦被称作“柳屯田”。

与长兄三复,次兄三接,皆为进士,有文名,时称“柳氏三绝”。

柳永年轻时到汴京应试,常出入歌楼舞馆,为人狂放不羁,应科举屡试不中,直至仁宗景祐元年(1034)才中进士。

柳永通晓音律,多为教坊乐工、歌伎填写歌词,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

柳永词两首教案4篇

柳永词两首教案4篇

柳永词教案柳永词两首教案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柳永词两首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柳永词两首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2、了解作者柳永以及其词婉约派的风格;3、反复诵读,流畅背诵,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优美的意境;4、学习柳词中善于点染、铺叙、融情于景、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1、品悟词的意境,体味其中情感。

2、学习解读词的意境、情感的简单方法,会解读词的意境,情感。

教学方法自读预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诵读体味和鉴赏分析相结合;学生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

第一课时《望海潮》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

2、了解作者柳永以及其词婉约派的风格。

3、深入《望海潮》描绘的情景,体察作者的情感。

4、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根据课前预习相关知识二、检查课前预习了解作者以及相关的词的知识(可要求学生朗读)1、柳永,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慢词,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2、词的有关知识(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此的标题是次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次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3、关于《望海潮》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径钱塘(今浙江杭州)。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3.doc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3.doc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了解柳永生平及写作背景2•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蕴含的感情。

3•学习铺叙的表现手法。

【重点难点】1 •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蕴含的感情。

2. 铺叙于•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杲。

【课前预习】1. 课内词汇(1)注音:(2)解释以下词语:天堑:天然的壕沟,此处形容钱塘江的壮阔。

堑,qian o高牙:原指军前大旗,因旗杆以彖牙为饰而得名。

词中代指高官孙何。

2•每H 成语新愁旧恨:指新近的和旧有的各种忧愁、怨恨,也指长期积在心头的很多愁恨。

浆盈路:浆,古时一种带酸味的饮料。

成语指古代老白姓用壶装着酒夹道欢迎他们所 拥护的军队。

千愁万绪:“绪”:情绪,思绪千”、“万”:指数不清。

浅斟低唱:指浅浅地向杯中倒酒,慢慢地喝着,低声地唱着歌曲。

形容封建士大夫消 闲享乐的生活情态。

都(du )会参(cOn )差 云树绕堤(dT )沙 天堑(qian) 珠m (ji )罗绮(qi ) 豪奢(she 叠® (yan )羌(qiang )管 菱(ling )歌 钓叟(s6u )千骑(jl )吟(如)赏图将(jiang)(1) 形胜:地理形势重要。

⑵参差:形容楼阁高低不齐。

(2) (3) 重湖叠螺清嘉:螺,山峰。

清嘉,秀丽。

(4) (5) 异FI 图将好景:画下来。

将,助词,无实义。

黯然销魂:“销魂”:因受刺激而神思茫然,好像灵魂离开了躯体。

海誓山盟:也作“海约山盟”。

古代在神前立誓缔约,引申为誓约。

指着山海立誓订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3.文学常识(1)柳永(约980~约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

仁宗景佑元年仃034)进士,官至屯皿员外郎,世称柳屯皿。

早年屡试不第,一生仕途很不得意, 生活穷愁潦倒,处事方面抱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

他在城市生活的时间很长,经常出入倡馆酒楼间,与教坊乐工和歌伎们交往,因而熟悉士民、歌伎的生活,并通哓乐律。

柳永词导学案教师版

柳永词导学案教师版

柳永词导学案作者简介:柳永的词大多反映市井俪俗的生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的市民文学作家。

他的词在当时就广为流传,他称自己是“奉旨填词”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柳永也像封建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把从政作为自己人生的第一目标,哪知仕途充满坎坷。

曾以词拜谒宋相晏殊,因内容风格不为宴殊所喜,失意无聊,流连坊曲,乐工歌伎每得新腔,必求柳永作词。

他于公元1017(约30岁)年赴京赶考,没考上,他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

”等了五年,第二次开科又没考上,他便写了一首《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晌。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是一首发牢骚的词,说我没考上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有才,也一样会被社会承认,我是一个没有穿官服的官。

要那些浮名有什么用?还不如把它换来喝酒唱歌。

这词开始只流行于世,后来渐渐传入宫中,当时的皇帝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

又过了三年,柳永再次参加考试,终于以他出众的才华通过了。

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看到柳永的名字,想起了他那首《鹤冲天》,就在旁批道:“且去浅斟低吟,何要浮名?”又把他的名字勾掉了。

皇上的轻轻一笔,彻底地把柳永推到市民堆去写他的歌词。

柳永只好自我解嘲说:“我是奉旨填词。

”从此他终日流连在歌馆妓楼,瓦肆勾栏,他身上的文学才华和艺术天赋与这里的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

仕途上的失意并不妨碍他艺术上的创造,可以说,正是这种失意造就了独特的词人柳永,造就了独特的“俚俗词派”。

柳永直到54岁时改名应试,方于景佑元年中进士,历余杭令、盐场大使,终于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一、阅读柳永的《雨霖铃》,完成后面的问题。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教师版)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教师版)

《望海潮》导学案(教师版)班级组别姓名一.教学目标⒈了解作者及宋词的常识,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⒉掌握词中点染、铺陈的表现手法。

3.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

4.正确评价作者的写作目的。

二.教学重点⒈把握词中所运用的意象,品味词的语言,体会词的意境。

⒉分析词中写景的妙处,即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意象的组合展现杭州人物之盛和风光之美的。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赏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预习案:一、走近作者,知识积累㈠宋词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宋词以它独有的魅力一直都那样熠熠生辉。

下面哪一位同学说说宋词的发展脉络?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北宋前期词坛的中心人物是晏殊和欧阳修,后来大政治家范仲淹又开辟了词的意境并启发了豪放派词风,慢词圣手柳永拓宽了词的篇幅并发展了宛约派词风。

北宋后期大文学家苏轼对词进行了彻底的革新开创了豪放派词风,周邦彦则成为此时宛约派之集大成者。

南宋前期辛弃疾、陈亮等继承了豪放词风并形成了爱国词派,李清照是此时的宛约派大家。

南宋后期出现了以姜夔为首继承了宛约派词风并发展为格律词派。

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

㈡作者简介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

因排行七,又称柳七。

仁宗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他通晓乐律,熟悉民间乐曲,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作者,更是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大约在公元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

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

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附答案) (1)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附答案) (1)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预习自测]结手中本课的《基础知识归纳》预习掌握相关字音字形、文体常识、作家作品等。

1、字音、字形参差参天沙堤提防天堑珠玑罗绮叠巘嬉笑箫鼓坐骑骑兵骤雨凝噎暮ǎi 和ǎi 夜xiāo 云xiāo 甘lín〖参考答案:1.cēn cān dīdīqiàn jīqǐyǎn xīxiāo qíqízhòu yē霭蔼宵霖〗2、词的知识: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巨钻,历来与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是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句有(),字有()”(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

词又称(“”)、“乐府”、“诗余”、(“”)等;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或(),分两片的最为常见,称作双调,三片的称作三叠,本课的两首词均为双调。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和长调三种。

〖参考答案:唐诗定格定数定声曲子词长短句片阕小令中调〗3、《望海潮》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

在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远,上片写,下片写,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

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

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等在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词风。

〖参考答案:杭州西湖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豪放〗[瞭望高考]2010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地毯生活。

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教师卷)主备人:黄孝平备课组长审核人备课时间: 2014年4月29日班次学号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词的文体知识及词的几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有感情吟诵诗词,品味语言,理解意境。

3、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4、背诵整首词。

【学习重点】1、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2、背诵整首词。

【学习难点】1、品味词的语言,鉴赏词中形象。

2、学习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学法指导】诵读法品读品味鉴赏法预习导学:1、看优化方案中“相关知识”,填空。

(1)词的起源:兴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2)词有多种词调或词牌,各种词调规定了各种调的文字声韵的固定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

(3)词的分类: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等。

(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

2、看优化方案中“走近作者”,填空。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3、初读全词,把握字词。

(1)、掌握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

参差..(cēn)(cī)堤.沙(dī)天堑.(qiàn ) 罗绮.(qǐ)重.(chóng )湖叠巘.(yǎn ) 羌.管(qiāng ) 钓叟.(sǒu) 千骑.(j ì)箫.鼓(xiāo )(2)、解释下列词句的意思。

东南形胜:参差: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千骑拥高牙:重湖叠巘清嘉: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异日图将好景:4、朗读直至背诵第一课时一、导入:二、学习目标:1、鉴赏《望海潮》;2、当堂背诵。

三、课堂活动安排:活动一:检查预习情况活动二:鉴赏过程1、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诵读点拨:把握词的感情基调,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作者感情,正确把握读音和停顿。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2、理解词句意思3、整体感知(1)词中描写了哪些景物?(2)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①环境美丽、经济繁荣、生活安定的都市生活图景。

从地理位置上说,它是东南的重镇;从历史传统上说,它自古以来便是繁华都市;从自然景观看,这里有著名的钱塘江,有秀丽的西湖;从市井面貌看,其建筑、设施极美观,人口密集;从百姓生活看,人们安居乐业,笙歌处处,老老少少都心情愉悦。

这首词描绘了一派太平、富庶、安定、详和的都市生活景象。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4、品味语言,探究赏析。

(方法点拨:诵读,小组探究,展开想象,描述画面。

)1、“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哪两个词用的好?若将“卷”字改为“推”字好不好?为什么?(C级)(品味语言)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景?(C级)(鉴赏形象)(点拨:先逐句描述,再总结)3、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些句子?你能不能运用联想和想象用文字将它描绘出来?(开放性答案)活动三、背诵这首词第二课时一、导入:二、学习目标:1、鉴赏《雨霖铃》;2、背诵《雨霖铃》。

三、课堂活动安排活动一:初读全词,把握字词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暮霭.()无语凝噎.()骤.雨初歇()2、理解词句意思(1)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活动二:鉴赏1、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交代了哪些内容?明确:这三个句子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词人所处的特定环境。

2、这三句描写,除了具有上述作用外,还有别的什么作用吗?(联系《琵琶行》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参考:这几句除了交代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外,更主要的作用是渲染气氛,它渲染了一种凄楚悲凉的气氛,从而为全词奠定了低沉伤感情调,烘托出浓浓的离愁别绪。

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再次描写景物,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开头三句有什么不同?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请用几个形容词加以概括。

参考:开头三句写的是眼前的景物,而这三句写的是想象中的景物。

这里的一个“念”字,表明了下面的景物是想象的、虚构的,它实际上是词人内心深处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的形象化显现。

词人此时的心情是惆怅、凄苦、悲凉的。

3、统观全词作者运用了那些艺术手法将凄凉哀婉的感情表现出来的? (或上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有哪些?下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有哪些?上片中情景交融的句子有哪些?下片中情况交融的句子有哪些?①直接抒情上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下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②情景交融。

上阙(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寒蝉长亭骤雨—环境悲凉执手相看无语凝噎—难分难舍千里烟波楚天辽阔—惆怅伤感(融情入景)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伤离别清秋冷落—愁意浓浓杨柳岸晓风残月—酒醒伤情好景虚设风情难言—惨不成欢(以情带景)③虚实结合。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写实;“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念”字告诉读者下面为想像的景物,是虚写。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词人设想旅途中的情景:待今宵酒醒之后,我将身在何方呢?我的身边还能有我的知心人陪伴我吗?不会有了,陪伴我的将只有岸边杨柳,耳畔清风,天边残月!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烘托出那种说不完诉不尽的离愁别绪。

4、赏析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明确】这首词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这跟“寒蝉凄切”一样,也是融情入景的写法,为什么特别动人呢?第一,它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广幅鲜明的画面。

关于杨柳和残月,温庭筠在一首送别词里曾写过:“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菩萨蛮》),这样一幅凄清的画面会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再次团聚,言外之意无穷。

第二,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时刻里——“酒醒”之后。

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试想,柳永此时不过是他离开心爱的人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上,面对着眼前的凄清景象,而前路是“千里烟波”,他还要继续前行,离自己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啊!【翻译】东南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又高又急的波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

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

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

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赏析一】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

钱塘,即杭州。

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

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

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

“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内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

“参差”为大约之义。

“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

“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

“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

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

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

“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

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

“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下片重点描写西湖。

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

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

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

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

这两种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

柳永这里以工整的一联,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

“泛夜”“弄情”,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着一“泛”字,表示那是在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

“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在此游乐的场景。

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

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是这首词的结束语。

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

魏晋时中书省地近宫禁,因以为名。

“好景”二字,将如上所写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

意谓当达官贵人们召还之日,合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一人间仙境。

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柳永:粉丝最多的北宋诗人“粉丝”是古而有之。

北宋词人柳永,有一帮最狂热、最忠诚也最具规模的“粉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