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设备完好率

合集下载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比例,是衡量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设备完好率管理是指通过制定规范、采取措施和管理手段,提高设备的完好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管理目标1. 提高设备完好率,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 提高设备维护保养质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维修成本。

3. 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安全。

4. 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管理要求1. 制定设备完好率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建立设备完好率评估体系,定期对设备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健全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确保设备按时进行维护保养,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4. 设备故障处理及时、准确,要有专门的维修人员,配备必要的维修工具和备件。

5. 加强设备操作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减少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故障。

6. 建立设备故障统计分析制度,分析故障原因,采取措施预防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

7. 加强设备安全管理,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8. 定期开展设备完好率评审会议,总结经验,优化管理措施,推动管理持续改进。

四、管理措施1. 建立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基本信息、维修保养记录、故障处理记录等,便于管理和查询。

2. 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明确维护保养内容、频次和责任人,确保按计划进行维护保养。

3. 设备故障处理要及时响应,建立故障报修流程,确保故障得到及时修复。

4. 建立设备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加强操作培训。

5. 设备故障统计分析要及时进行,找出故障原因,采取措施预防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

6. 加强设备安全管理,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7. 定期召开设备完好率评审会议,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比例,是评估设备运行状况和维护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旨在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完好率,降低设备故障率,保障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率。

二、管理目标1. 提高设备完好率:通过科学合理的维护管理措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2. 降低设备故障率:通过定期检修、保养和维修,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降低设备故障率。

3. 提高设备维护效率:通过优化维护计划、合理配置维护人员和设备,提高设备维护效率。

三、管理要求1. 设备完好率考核指标:a. 设备完好率=(设备正常运行时间/设备总运行时间)*100%b. 设备完好率考核指标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但一般应保持在90%以上。

2. 设备维护管理:a.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重要程度,制定相应的设备维护计划,包括定期检修、保养和维修等内容。

b. 设备维护记录:对每次维护工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维护日期、维护内容、维护人员等信息,以便后续追踪和分析。

c. 设备维护培训:对维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维护技能和操作水平,确保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 设备故障处理:a. 故障报修:对设备故障进行及时报修,确保故障能够得到及时处理。

b. 故障分析: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找出故障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c. 故障统计:对设备故障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故障类型、故障频率等指标,为设备维护管理提供依据。

4. 设备备件管理:a. 建立备件库存管理制度: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修需求,合理确定备件的库存量,避免因备件不足导致设备停机。

b. 备件采购管理:对备件的采购进行统一管理,确保备件的质量和供应的及时性。

c. 备件使用记录:对备件的使用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备件的型号、数量、使用日期等信息,以便后续备件的补充和管理。

5. 设备维护质量管理:a. 建立维护质量评估制度:对维护工作进行定期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维护质量、维护效率等指标。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是衡量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设备完好率管理是指通过制定管理规范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设备的完好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管理目标1. 提高设备完好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质量风险。

4. 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设备的经济效益。

三、管理要求1.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根据设备的特点和运行情况,制定设备定期维护和检修计划,确保设备按时保养和维修,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2. 建立设备维护记录:对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情况进行记录,包括维修项目、维修时间、维修人员等信息,便于后期追溯和分析。

3. 做好设备保养工作: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建立设备故障预警机制:通过设备故障预警系统,及时发现设备故障的迹象,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避免故障扩大和停机时间的增加。

5. 做好设备维修工作:对设备出现的故障进行及时维修,确保设备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6. 加强设备培训和技术支持: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能力;与设备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获取设备技术支持和维修服务。

7. 建立设备性能评估体系:定期对设备的性能进行评估,分析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四、管理措施1. 设备管理责任制:明确设备管理的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建立设备管理的工作制度和流程,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的落实。

2.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和维护要求,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明确维护内容、维护周期和责任人,确保设备按时进行维护。

3. 设备维修管理:建立设备维修管理制度,明确设备故障报修流程、维修人员和维修时间等要求,确保设备故障及时修复。

4. 设备预防性维护:通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及时发现潜在故障,采取预防性措施,避免故障的发生。

设备完好率计算公式

设备完好率计算公式

设备完好率计算公式
1 设备完好率计算公式
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和生产线正常使用时间占据总时间的比例,
也可以为某设备或生产线在操作调试期内,正常使用时间与计划实际
工作总时间之比,可用以下公式表达:
设备完好率=(正常工作时间/总计划时间)×100%
完好率是计算一台设备或一条生产线正常使用情况的最基本参数,表示设备故障率或报废率的情况。

因此,要想提高生产线的使用率,
就需要提高设备完好率。

2 提高设备完好率的方法
(1)完善定期维护。

维护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如果
设备无法定期维护,容易造成部件损坏、上下料失败,等等,都会影
响到设备的完好率。

(2)用质量良好的原材料。

原材料质量不好,使用起来就容易出
现故障,造成设备终止使用,从而降低设备完好率。

(3)降低设备损耗率。

不同的设备使用率不同,某些设备的损耗
率可能更高,会降低设备完好率。

(4)提高操作管理水平。

技术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正常使用,如果操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容易获得较高的设备完好率。

3 概括
设备完好率是反映设备技术状况的重要参数,为实现设备正常操作,需要做好设备的维护,丰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还要注意原材料的质量,以便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充分利用设备的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一、背景和目的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能力,是衡量设备运行状态和维护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设备完好率的提高可以有效减少设备故障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维修成本,保障生产安全。

因此,制定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规范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设备管理的企事业单位。

三、定义和缩写1. 设备完好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能力,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2. 停机时间:设备因故障或计划维护而停止运行的时间。

3. 故障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故障的频率,通常以每小时或每千小时故障次数表示。

四、设备完好率管理流程1. 设备维护计划制定根据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情况,制定设备的维护计划,包括定期维护、预防性维护和故障维修等。

维护计划应包括维护内容、频率、责任人等信息,并进行记录和归档。

2. 设备巡检和监测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和监测,包括设备运行状态、设备参数、设备温度等。

巡检和监测结果应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

3. 故障处理和维修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进行故障处理和维修。

故障处理和维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设备能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4. 停机时间统计和分析对设备的停机时间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故障停机时间、计划维护停机时间等。

通过对停机时间的统计和分析,可以找出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5. 设备完好率计算和评估根据设备的运行时间、故障时间和停机时间,计算设备的完好率。

设备完好率的评估可以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6. 设备完好率改进措施根据设备完好率的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改进措施可以包括设备维护计划的优化、设备巡检和监测的强化、故障处理和维修的改进等。

五、设备完好率管理的关键指标1. 设备完好率:设备正常运行时间与总运行时间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2. 故障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故障的频率,通常以每小时或每千小时故障次数表示。

设备完好率、设备利用率、设备故障率、设备开动率、OEE、MTTR,MTTF,MTBF

设备完好率、设备利用率、设备故障率、设备开动率、OEE、MTTR,MTTF,MTBF

1、设备完好率定义:设备完好率,指的是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它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 100%标准:所谓完好设备一般标准是:①设备性能良好,如机械加工设备的精度达到工艺要求;②设备运转正常,如零部件磨损、腐蚀程度不超过技术规定标准,润滑系统正常、设备运转无超温、超压现象;③原料、燃料、油料等消耗正常,没有油、水、汽、电的泄漏现象。

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还要规定具体标准。

例如传动系统的变速要齐全、滑动部分要灵敏、油路系统要畅通等。

公式中的设备总台数包括在用、停用、封存的设备。

在计算设备完好率时,除按全部设备计算外,还应分别计算各类设备的完好率。

2、设备利用率定义:设备利用率是指每年度设备实际使用时间占计划用时的百分比。

是指设备的使用效率。

是反映设备工作状态及生产效率的技术经济指标。

在一般的企业当中,设备投资常常在总投资中占较大的比例。

因此,设备能否充分利用,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等于相对降低了产品成本。

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生产决策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一般包括:设备数量利用指标―实有设备安装率,已安装设备利用率;设备时间利用指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设备能力利用指标―设备负荷率;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综合利用率。

过去,设备利用率一般仅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

计算公式:公式一: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产量/ 每小时理论产量×100%公式二: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 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公式三: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 设备总台数×100%3、设备故障率定义:设备故障率是指事故(故障)停机时间与设备应开动时间的百分比,是考核设备技术状态、故障强度、维修质量和效率一个指标。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能正常运行的概率,是衡量设备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设备完好率管理是为了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设备能够按照预定的要求进行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对生产造成的影响。

本文旨在制定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明确管理要求,规范管理流程,提高设备完好率。

二、管理目标1. 提高设备完好率,降低设备故障率;2. 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减少停机时间;3. 提高设备维修效率,缩短维修周期;4. 提高设备维修质量,减少维修次数。

三、管理要求1. 设备完好率管理责任1.1 确定设备完好率管理责任人,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1.2 负责设备完好率的监测、分析和改进工作;1.3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设备完好率管理培训。

2. 设备完好率管理流程2.1 设备完好率监测2.1.1 确定设备完好率的监测指标,包括设备故障率、停机时间等;2.1.2 建立设备完好率监测系统,定期对设备进行监测和数据采集;2.1.3 对设备完好率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2 设备维修管理2.2.1 建立设备维修管理制度,明确维修流程和责任;2.2.2 设备故障发生时,及时报修并进行维修记录;2.2.3 对设备维修过程进行监控,确保维修质量和维修周期;2.2.4 对设备维修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

2.3 设备保养管理2.3.1 建立设备保养计划,明确保养内容和周期;2.3.2 对设备保养进行记录和执行,确保保养工作的有效性;2.3.3 对设备保养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2.4 设备更新管理2.4.1 对老化设备进行定期评估,确定是否需要更新;2.4.2 制定设备更新计划,明确更新内容和时间;2.4.3 对设备更新进行监控,确保更新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管理措施1. 建立设备完好率管理档案,记录设备完好率的监测数据、维修记录、保养记录等;2. 进行设备完好率管理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能;3. 定期组织设备完好率管理评审会议,对设备完好率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4. 建立设备完好率管理绩效考核机制,激励相关人员积极参与设备完好率管理工作;5. 加强设备故障分析和改进工作,通过改进设备设计、改善维修工艺等方式提高设备完好率。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正常运行的比例,是评价设备运行状态和维护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设备完好率管理是指通过制定一系列规范和措施,提高设备的完好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管理目标1. 提高设备完好率: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维护措施,提高设备的完好率,降低设备故障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 提高生产效率:设备完好率的提高将直接影响生产效率的提升,减少设备故障对生产的影响,提高生产线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 降低维护成本:通过有效的设备完好率管理,可以预防设备故障,减少维修和更换设备的成本,降低维护费用。

三、管理要求1. 设备完好率的测量和评估:建立设备完好率的测量指标体系,包括设备故障次数、故障时间、停机时间等指标,定期对设备完好率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 预防性维护:制定设备的定期维护计划,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检查、调整等工作,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故障维修和改进:对于设备故障,及时进行维修和处理,同时要进行故障的分析和改进,找出故障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4. 培训和技术支持: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设备操作和维护的技能,同时提供技术支持,解决设备运行中的问题。

5. 设备备件管理:建立设备备件管理制度,及时采购和储备常用备件,确保设备故障时能够及时更换备件,减少停机时间。

四、管理措施1. 建立设备完好率管理团队:设立设备完好率管理部门或小组,负责设备完好率的测量、评估和管理工作,制定管理计划和措施,推动设备完好率的提升。

2. 制定设备完好率管理制度:制定设备完好率管理的规范和流程,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设立设备完好率目标: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设备完好率的目标,明确要求和指标,监控和评估目标的达成情况。

4. 建立设备档案和维护记录:建立设备的档案,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维护记录、故障记录等,及时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维护情况,为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依据。

设备完好率及分析报告

设备完好率及分析报告

设备完好率及分析报告一、引言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特定期间内正常运行的时间占总运行时间的比例。

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运营指标,设备完好率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设备完好率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以期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二、设备完好率测算方法设备完好率的测算方法通常采用设备运行时间与设备生产时间的比例来计算。

设备运行时间是指设备正常运行的累计小时数,设备生产时间是指设备应该正常运行的累计小时数。

通过计算这两个数值的比例即可得到设备的完好率,简便公式为:设备完好率 = 设备运行时间 / 设备生产时间。

三、设备完好率数据分析通过对设备完好率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一些重要的信息,从而为企业的设备管理和维护提供宝贵的参考。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分析方向:1. 周期性分析对设备完好率进行周期性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发现设备在不同时间段的运行状况。

例如,可以按照季度、月度、周度等周期来计算设备完好率,并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发现设备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内完好率下降的原因,进而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2. 设备比较分析将不同设备的完好率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发现设备之间的差异性。

例如,对同一生产线上的多个设备进行完好率分析,可以发现某些设备存在明显的运行问题或性能不良,从而对这些设备进行优化维护或替换。

此外,还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的设备完好率进行对比,了解自身设备管理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找到提升完好率的关键点。

3. 故障分析设备完好率的下降往往与设备故障密切相关。

通过对设备故障的分析,可以找到影响设备完好率的主要因素。

例如,可以统计设备故障类型、频率以及故障发生的原因等信息,从而找到设备维护工作的重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此外,还可以根据故障数据进行设备的优化设计,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设备完好率改进建议通过对设备完好率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优化设备维护计划:根据设备故障数据分析,合理制定设备的维护计划,确保对故障频发设备的重点关注和维护,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比例,是衡量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设备完好率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提高设备的完好率,确保设备能够按照预定的要求正常运行。

本文就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进行详细阐述。

二、管理目标1. 提高设备完好率: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2. 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通过设备完好率管理,减少设备故障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3. 降低维修成本:通过设备完好率管理,减少设备故障维修次数,降低维修成本。

三、管理要求1. 设备维护计划: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包括定期维护、预防性维护和故障维修等,确保设备按时得到维护和保养。

2. 设备检修记录:建立设备检修记录,详细记录设备的检修情况,包括检修时间、检修内容、检修人员等,为设备完好率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3. 设备巡检制度:建立设备巡检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故障的发生。

4. 设备备件管理:建立设备备件管理制度,确保备件的供应、储存和使用符合规范,保障设备维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5. 设备故障分析: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找出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同类故障的再次发生。

6. 设备培训和技术支持: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其对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水平,减少人为因素对设备完好率的影响。

四、管理流程1. 设备维护计划制定流程:a. 采集设备维护需求:与设备使用部门沟通,了解设备维护需求。

b. 制定维护计划:根据设备维护需求,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包括维护周期、维护内容等。

c. 审批维护计划:将维护计划提交相关部门审批,确保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d. 实施维护计划:按照计划进行设备维护,保养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设备巡检制度执行流程:a. 制定巡检计划:根据设备的特点和工作情况,制定合理的巡检计划,明确巡检内容和巡检周期。

b. 巡检执行:按照巡检计划进行设备巡检,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处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设备完好率

设备完好率
公式中的设备总台数包括在用、停用、封存的设备。在计算设备完好率时,除按全部设备计算外,还应分别 计算各类设备的完好率。
考核
1.企业设备完好率考核办法 1.1首先是设备性能的良好,机械设备能稳定地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动力设备的功能达到原设计规定标准, 运转无超温、超压、超速现象。 1.2设备运转正常,零部件齐全、安全防护装置良好,磨损腐蚀程度不超规定标准,制动系统、计量仪器仪 表和润滑系统工作正常。 1.3原材料燃料润滑有功能等消耗正常基本无跑冒滴漏现象。 1.4设备技术资料齐全、准确。 1.5设备外观整洁、卫生。 2、通用附属设备及附属系统考核办法 1.减速机 (1)运转平稳、无冲击、无异常振动和噪声。 (2)地脚螺栓紧固无松动现象。
谢谢观看
公式பைடு நூலகம்
计算公式为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 100%
生产设备总台数应包括企业在用的、备用的、停用的以及正在检修的全部生产设备,不包括尚未安装,使用 以及由基建部门或物资部门代管的设备,考核设备时必须按完好标准逐台衡量,不能采取抽查推算的办法。设备 完好率一般考核主要生产设备。
标准
所谓完好设备一般标准是:
①设备性能良好,如机械加工设备的精度达到工艺要求;
②设备运转正常,如零部件磨损、腐蚀程度不超过技术规定标准,润滑系统正常、设备运转无超温、超压现 象;
③原料、燃料、油料等消耗正常,没有油、水、汽、电的泄漏现象。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还要规定具 体标准。例如传动系统的变速要齐全、滑动部分要灵敏、油路系统要畅通等。
设备完好率
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
01 完好率
03 标准
目录
02 公式 04 考核
设备完好率是指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 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设备管理的基本依据。

设备维保的设备完好率和可靠性指标

设备维保的设备完好率和可靠性指标

PART 02
设备可靠性标
定义与评估标准
定义
设备可靠性是指设备在规定条件下和 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评估标准
设备的故障率、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故障修复时间等。
设备可靠性与设备故障的关系
设备可靠性越高,故障率越低,设备运行越稳定。
设备故障可能导致生产中断、安全事故和产品质量问题,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 经济效益。
2023-2026
ONE
KEEP VIEW
设备维保的设备完好 率和可靠性指标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设备完好率 • 设备可靠性指标 • 设备维保的重要性 • 实际案例分析 • 未来展望
PART 01
设备完好率
定义与计算方法
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某一时刻处于 正常工作状态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设备完好率 = (完好设备数 / 总设 备数)× 100%。
制定应对策略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设备维保策略 ,明确维护目标和管理流程。
培训与提升
加强设备维护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维护 水平,确保设备维保工作的有效开展。
建立协作机制
加强设备供应商、维护承包商等合作伙伴的协作 与沟通,共同应对设备维保的挑战。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逐渐降低。
提高设备完好率的措施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
制定详细的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及时维修故障
发现故障后应及时进行维修,避免故障扩大,影 响设备的完好率。
ABCD
规范设备操作
制定设备操作规范,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 操作人员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设备。

设备维保中的设备完好率和可靠性分析方法

设备维保中的设备完好率和可靠性分析方法

案例一:某工厂的设备维保策略实施
总结词
全面性、预防性
详细描述
该工厂采用全面性的设备维保策略,不仅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还通过预防性维护措施,如润 滑、清洁和紧固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此外,该工厂还建立了设备故障记录和维修档 案,以便对设备进行持续跟踪和优化。
案例二:某企业的设备可靠性提升方案
设备可靠性评估方法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 FMEA)
通过分析设备的各个部件可能发生的故障模 式及其对整体设备性能的影响,评估设备的 可靠性水平。
故障树分析(FTA)
通过建立设备故障的逻辑关系图,分析设备故障的 原因和概率,评估设备的可靠性。
可靠性试验
通过在模拟实际工作条件的条件下对设备进 行长时间运行或加速老化试验,收集设备故 障数据,评估设备的可靠性。
根据设备的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预测设备可能 出现的故障。
优化维护计划
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预测结果,优化设备的维 护计划。
响应性维保策略
故障处理
在设备出现故障后,及时进行维修,以尽快恢 复设备运行。
故障分析
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找出故障原因,避免类 似故障再次发生。
紧急维修
在设备出现紧急故障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维修,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设备停机 时间。
提高设备可靠性的措施
选用高可靠性部件
选择经过验证的高可靠性部件,降低设备故 障风险。
优化设计
通过改进设备设计,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 定性。
定期维护保养
按照规定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并 处理潜在故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加强设备使用管理
合理使用设备,避免超负荷运行和违规操作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时间与总运行时间的比值,是衡量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设备完好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为了提高设备完好率,必须建立完善的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二、管理目标1. 提高设备完好率,降低设备故障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减少设备维修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

3. 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管理要求1. 设备维护计划1.1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明确维护周期和内容。

1.2 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工作环境,合理安排设备维护时间。

1.3 维护计划应包括设备的定期检查、保养、维修和更换零部件等内容。

2. 设备维修记录2.1 对设备的维修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维修时间、维修内容、维修人员等。

2.2 维修记录应及时更新,方便后续维修和分析。

3. 设备故障分析3.1 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找出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

3.2 根据故障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4. 设备保养管理4.1 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

4.2 确保保养工作按照规范操作,不得马糊从事。

4.3 对保养过程进行记录,以便后续参考。

5. 设备更换与更新5.1 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技术状况,制定设备更换和更新计划。

5.2 定期评估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判断是否需要更换或者更新设备。

6. 设备培训和技能提升6.1 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设备操作和维护技能。

6.2 定期组织技能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水平。

7. 设备备件管理7.1 建立备件管理制度,确保备件的及时供应和合理使用。

7.2 对备件进行分类管理,定期盘点和更新备件库存。

8. 设备性能监测8.1 建立设备性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

8.2 对设备的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9. 设备安全管理9.1 制定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安全操作。

设备完好率国家标准标准号

设备完好率国家标准标准号

《数学与逻辑思维》主题班会教案数学与逻辑思维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数学与逻辑思维的关系,认识到数学对逻辑思维的培养作用。

2. 探索数学与逻辑思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1. PPT演示文稿。

2. 班会教案分发给学生。

三、活动过程:1. 导入(5分钟)在PPT上展示几个逻辑思维问题,通过让学生思考解决方法来引入数学与逻辑思维的主题。

2. 讲解数学与逻辑思维的关系(10分钟)通过简单的示意图和实例,解释数学与逻辑思维的紧密联系。

如数学规律的发现和应用需要借助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够帮助解决数学问题等。

3.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5分钟)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需要运用逻辑思维的数学问题,如购物找零、时间计算、几何图形应用等。

与学生进行互动,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经验。

4. 数学与逻辑思维的故事(15分钟)选取一个有关数学与逻辑思维的故事或者历史事件,通过讲述引发学生对数学与逻辑思维的兴趣。

故事可以是如《哥德巴赫猜想》等。

5. 小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一张纸和一支笔。

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合作解决一道数学逻辑问题,例如数独、数列问题等。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互相讨论,帮助他们培养团队合作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6. 展示和讨论(15分钟)要求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刚才解决的问题和思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其他的解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扩展自己的思维方式。

7. 总结回顾(10分钟)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数学与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继续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

四、拓展活动:1. 给学生留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谈谈自己对数学与逻辑思维的理解和体会。

2.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奥赛或者数学建模比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组织数学游戏比赛,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与逻辑思维的乐趣。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是衡量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设备完好率管理是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将详细介绍设备完好率管理的规范,包括设备完好率的定义、计算方法、管理流程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设备完好率的定义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正常运行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计算公式为:设备完好率 = (设备正常运行时间 / 总时间)× 100%三、设备完好率的计算方法1. 确定计算周期:设备完好率的计算周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常见的计算周期有日、周、月、季度和年度等。

2. 收集数据:收集设备正常运行时间和总时间的数据。

设备正常运行时间可以通过设备运行日志、设备维修记录和设备故障报告等方式获取,总时间可以通过设备运行时间表和生产计划表等方式获取。

3. 计算设备完好率: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按照设备完好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得出设备完好率的数值。

4. 分析结果:根据计算得出的设备完好率数值,进行分析,找出设备运行不正常的原因和改进措施。

四、设备完好率管理流程1. 设定目标: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定合理的设备完好率目标。

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和可达成,并与企业的生产计划和质量要求相匹配。

2. 制定计划:根据设备完好率目标,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和设备检修计划,包括定期维护、预防性维修和故障维修等。

计划应该合理安排维护和检修时间,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实施计划: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设备按时进行维护和检修,并记录相关数据。

4. 监控和分析:监控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设备运行异常和故障,并进行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设备运行问题,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5. 持续改进:根据分析结果和实际情况,不断改进设备维护和检修计划,优化设备管理流程,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科室设备质量安全数据指标

科室设备质量安全数据指标

科室设备质量安全数据指标1.设备完好率:设备完好率是指医疗设备正常工作的比例。

它反映了科室设备的质量和正常运行的能力,是评估设备是否适用于临床工作的重要指标。

完好率可以通过定期检修和维护的记录进行监测。

2.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率是指医疗设备在一定时间内出现故障的频率。

设备故障率的高低可以反映设备的质量和稳定性。

科室可以通过记录设备故障的次数和维修时间,计算设备故障率。

3.设备维修时间:设备维修时间是指设备出现故障后修复的时间。

它反映了科室对设备故障的处理能力和效率。

设备维修时间可以通过维修记录和维修报告来评估。

4.设备安全事故率:设备安全事故率是指科室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事故的频率。

科室应建立和实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记录和报告设备安全事故,并进行统计分析。

5.设备更新率:设备更新率是指科室设备更新和更换的频率。

科室应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技术发展需求,及时更新和更换老旧设备,保证设备的性能和质量。

除了上述指标之外,科室设备的质量和安全还可以从管理和培训等方面进行评估和监测:1.设备管理制度:科室应建立和完善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设备使用、维护和保养的责任和程序。

科室设备的管理制度应涵盖设备采购、验收、维修、保养等全过程,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

2.人员培训和资质要求:科室应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具备熟练操作设备和处理常见故障的能力。

此外,科室还应对设备维修人员进行培训和认证,确保他们具备维修设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设备质量监测和评估:科室可以定期进行设备质量监测和评估工作,通过收集、分析和比较设备质量数据,发现和解决设备存在的问题,提高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4.设备使用培训和演练:科室可以定期组织设备使用培训和演练,提高人员使用设备的熟练程度和应对意外情况的能力,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综上所述,科室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数据指标包括设备完好率、设备故障率、设备维修时间、设备安全事故率和设备更新率等。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时间占总运行时间的比例,是衡量设备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设备完好率管理是通过制定规范和流程,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进行有效管理,以提高设备完好率,确保生产运行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二、管理目标1. 提高设备完好率,降低设备故障率;2. 减少设备故障对生产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3. 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三、管理流程1. 设备分类管理根据设备的功能、特点和重要性,将设备进行分类管理,确定不同类别设备的管理要求和重要性等级。

2. 设备台账管理建立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购置日期、维修保养记录等,实时更新设备信息,确保设备数据的准确性。

3. 设备维护保养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包括定期保养、预防性维护和故障处理等。

根据设备类别和重要性等级,制定不同的保养周期和维护内容。

4. 设备故障处理建立设备故障处理流程,包括故障报修、故障诊断、故障处理和故障记录等环节。

及时响应设备故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设备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5. 设备性能监控建立设备性能监控系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性能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6. 设备改进和更新定期评估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设备改进和更新计划,优化设备配置,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关键要素和指标1. 设备完好率指标:设备正常运行时间/总运行时间;2. 设备故障率指标:设备故障次数/总运行时间;3. 设备维修成本指标:维修成本/设备总价值;4. 设备维修周期指标:故障报修到设备恢复正常运行的时间。

五、责任分工1. 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台账管理、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设备性能监控和故障处理等工作;2. 生产部门:配合设备管理员,按照设备维护保养计划进行设备保养和维护;3. 维修部门:负责设备故障的报修、诊断和处理,及时恢复设备正常运行。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能力,是保证生产和运营连续性的重要指标。

设备完好率管理是为了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保障生产运营的顺利进行而制定的管理规范。

二、管理目标1. 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可靠性,降低设备故障率和停机时间。

2. 优化设备维护计划,提高维护效率和成本控制。

3. 加强设备运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提供决策依据。

4. 建立设备完好率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绩效评价。

三、管理要求1. 设备维护计划制定a.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明确维护周期、维护内容和维护方法。

b. 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运行环境,合理安排维护频次和维护方式。

c. 定期评估维护计划的有效性,进行调整和改进。

2. 设备巡检和保养a. 制定设备巡检和保养标准,明确巡检内容和保养频次。

b. 建立巡检记录和保养记录,记录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维护情况。

c. 及时处理巡检和保养中发现的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设备故障处理a. 建立设备故障处理流程,明确故障报修、排查、修复和验证的步骤。

b. 设立故障报修渠道,及时响应和处理设备故障。

c. 分析故障原因,制定预防措施,避免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

4. 设备备件管理a. 建立设备备件清单,明确备件的种类、规格和数量。

b. 定期检查备件的库存量,及时补充和更新备件。

c. 建立备件使用记录,控制备件的消耗和使用情况。

5. 设备运行数据分析a. 收集设备的运行数据,包括设备故障记录、停机时间等。

b. 进行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找出设备故障的规律和原因。

c.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优化设备维护计划和运行方式。

6. 设备完好率评估a. 建立设备完好率评估指标体系,包括设备可用率、设备故障率等。

b. 定期对设备进行完好率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改进设备管理的依据。

c. 分析评估结果,制定改进措施,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可靠性。

四、管理措施1. 建立设备完好率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要求和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设备完好率?
答: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它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为:
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 100%
所谓完好设备一般标准是:①设备性能良好,如机械加工设备的精度达到工艺要求;②设备运转正常,如零部件磨损、腐蚀程度不超过技术规定标准,润滑系统正常、设备运转无超温、超压现象;③原料、燃料、油料等消耗正常,没有油、水、汽、电的泄漏现象。

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还要规定具体标准。

例如传动系统的变速要齐全、滑动部分要灵敏、油路系统要畅通等。

公式中的设备总台数包括在用、停用、封存的设备。

在计算设备完好率时,除按全部设备计算外,还应分别计算各类设备的完好率。

根据中国国家经济委员会1988年4月印发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词组解释,对完好设备总的要求是:①设备性能良好,机械设备能稳定地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动力设备的功能达到原设计或规定标准,运转无超温超压等现象。

②设备运转正常,零、部件齐全,安全防护装置良好,磨损、腐蚀、温度不超过规定的标准,控制系统、计量仪器、仪表和润滑系统工作正常。

③原材料、嫌料、润滑油、功能等消耗正常,基本无漏油、漏水、漏气(汽)、漏电现象,外表清洁、整齐。

为了便于执行,各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对完好设备总的要求,结合行业设备特点制定单项设备完好实施细则,作为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的具体执行标准.
设备完好率是指企业中技术性能完好(包括一级及二级)设备台数占全部设备的百分率,即设备能正常运转的时间与制度工作时间的比值。

企业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只计算比较重要的设备(一般多以复杂系数不小于5为界限)。

设备完好率是设备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基本上决定了设备的生产能力。

设备完好率perfectness ratio of plant
设备完好率是根据各类设备完好标准,对企业设备进行逐台检查所确定的完好台数与设备总台数之比。

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台数/设备总台数)×100%。

设备总台数应包括企业在用的、备用的、停用的以及正在检修的全部生产设备,不包括尚未安装,使用以及由基建部门或物资部门代管的设备,考核设备时必须按完好标准逐台衡量,不能采取抽查推算的办法。

设备完好率一般考核主要生产设备。

昨天参加了个设备培训,要求做化工设备完好率,但培训内容不涉及,找了很久找不到,希望同学门帮忙啊 !!~:loveline :jdq1088 发表于 2007-8-14 09:52
设备完好率计算公式:在用设备完好率=在用设备完好台数/在用设备总台数×100%
设备泄漏率计算公式:泄漏率=泄漏总点数/静密封点总数×100%zjiris 发表于 2007-8-14 10:44
1:完好设备标准
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①主辅机的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②仪表、计器、信号联锁和各种安全装置、自动调节装置齐全完整、灵敏准确;
③基础、机座稳固可靠,地脚螺栓和各部螺栓连接紧固、齐整,符合技术要求;
④管线、管件、阀门、支架等安装合理,牢固完整,标志分明,符合要求;
⑤防腐、保温、防冻设施完整有效,符合要求。

设备运转正常,性能良好,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①设备润滑良好,润滑系统畅通,油质符合要求,实行“五定”、“三级过滤”;
②无松动、杂音等不正常现象,振动值不超过允许范围;
③各部温度、压力、转速、流量,电流等运行参数符合规程要求;
④生产能力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技术资料齐全、准确:
①设备档案、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
②设备运转时间和累计运转时间有统计、记录;
③设备易损配件有图纸;
④设备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设备及环境整齐清洁,无跑、冒、滴、漏。

2:设备评级与设备完好率
设备按完好或不完好评级,用下列公式计算完好率:全部设备完好率=×100%
主要设备完好率=×100%
不完好的主要设备及其缺陷,应在表中逐台填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