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论

合集下载

太极拳论原文及译文

太极拳论原文及译文

太极拳论原文及译文
太极拳是一种中国传统的身体运动和心理修炼方式,起源于明朝,其理论基础源于道家和中医思想。

太极拳论是太极拳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是一篇关于太极拳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要领的文章,被誉为太极拳的圣经。

以下是太极拳论的原文和译文:
原文:
太极拳论
太极拳,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人刚我柔,我柔自如,人摆我粘,我拽而熔。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不以动急而忘动,不以静缓而忘动。

意动则身随,手动则心静。

升降开合,相辅相成。

虚空无为,消息相因。

伸缩往来,收放自如。

气势鼓荡,精神贯注。

内外合一,身心合一。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译文:
太极拳论
太极拳是一种利用动静之机、阴阳之母的理论指导身体运动和心理修炼的方式。

运动时,动作要分动静,静止时要合阴阳。

运动不能过激或过缓,要随遇自如。

对方刚劲时,我变得柔缓,对方柔缓时,我变得刚劲。

不能像躁急一样过分追求动作,也不能像迟缓一样过分放松。

心意一动,身体就会随之而动,手动心静,升降开合,相互协调。

身体虚空无为,意念消息相通。

伸缩往来,收放自如。

气势鼓荡,精神贯注。

在身体和心理的修炼中,要内外合一,身心合一,了解对
手,百战不殆。

太极拳论

太极拳论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解:“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是对于身法的说明,也是太极拳中最重要的身法。其他有关纠正身法的注意事项,均是由此细化而出。“顶劲提起”与“松劲下沉”(气沉丹田)形成了对拉拔长的掤劲,与“不偏不倚”的态势结合,给“轻灵沉静”的太极拳,奠定了通向“身法自然”的基础。劲力升华后“蓄于无形、发于瞬间”的“忽隐忽现”也就正是得益于此基础的。根据我教学中的实践总结,身法问题是遏制习练者进步的最大症结。
【仰之弥高,俯之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解:这里的“高、深、长、促”并不是对某些招法的解释,是对太极拳“度”的一种阐述。无论“仰、俯、进、退”,皆需有度。也就是通常说的“存心要精”。种“度”如果放在技击当中,可以解释为“即便技艺过人,也不能够轻浮傲慢,越是深入越是要谨慎”。掌握技法后心态就成为了重要的制胜关键。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概皆由此而及也】
解:对于劲力的掌握不仅要知己,也要知彼。仅应用自如是不够的,还要能够察觉对方的变化。“听劲”就是感知对手的力量。起先搭手听劲,由于长时间的练习,甚至可以感受出极为细微的变化。用“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来形容身体听劲的灵敏度,即便放上羽毛或落上蝇虫的细微重量都能感知得到。通过以上听劲的掌握,逐渐会将听劲转变为一种敏锐、精准的判断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察势”。这样在技击中就会因察势在先而胸有成竹。“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也就是使对手无法判断出我的行动,而对手的行动却早已尽收眼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英雄所向无敌”怎能不是因此而及呢?
【粘既是走,走既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解:“粘、走”与“阴、阳”都是为了说明变化,不仅是局限于自身劲力的变化,也是自己与对手之间态势的变化。只有活用了这种变化,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称之为懂劲。(接下文为一整段)

《太极拳论》释译

《太极拳论》释译

《太极拳论》释译太极拳作为中华武术的显学,以其特有的属性和特点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中的一个亮点。

然而,王宗岳《太极拳论》作为太极拳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其相关疑问一直悬而未决,对太极拳的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论》释译。

欢迎阅读!《太极拳论》释译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太极的定义是没有争议的。

王宗岳在此将太极的定义为二个方面,一是太极之源,二是太极之核心。

太极生于无极。

无极为混沌之际。

混沌之久而生太极。

自混沌而生的太极其核心是阴阳。

阴阳理论告诉我们,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一体。

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阳互转。

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

习拳练架应该明白,走阳不如走阴,宁可走阴而不走阳。

走阳则刚,刚则被制。

走阴则柔,柔而不能软,软而懈,懈则又被制。

初练太极拳者,通常表现为刚,硬,紧张。

渐渐地柔生于刚,即由刚渐渐转换出柔。

一阴九阳根头棍,二阴八阳是散手。

三阴七阳犹觉硬,四阴六阳类好手。

惟有五阴并五阳,阴阳不偏称妙手。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动与静是太极的关键。

也完全从属于太极阴阳理论。

动为阳,静为阴。

动静关系,不但讲明了练拳如何练,更表述了在推手运动中的如何提高技艺。

练拳时,一动则周身无有不动,一静百骸皆静。

动时,将身体每个关节向四面八方分散出去,节节散开,散到体外,而且各自方向要有深远的意与气延伸。

动极生静,一静意与气收回到丹田。

沉劲生此时,到涌泉,并散于大地。

表现为脚上生根。

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行架行云流水,合而分,分而合,分分合合。

意气深远。

从技击意义上讲,分则化,引进落空,合即出,一触即发。

当对方进攻时,自己要做到后发先至,积极行动,将对方之来劲分散开,引向四面八方。

得机得势时,意收回,一触即合,发人丈外。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本应该表述为无过无不及。

它是老子的中庸思想的体现。

人们通常会表达诸如“有过之而不及”,在练架上表现为僵硬,“有过之而过及”,在推手上表现为顶,而“无过而及”显得鞭长莫及的样子,在推手上表现为丢。

太极拳论(全文365字,堪称经典)

太极拳论(全文365字,堪称经典)

太极拳论(全文365字,堪称经典)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

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灵顶劲,气沉丹田。

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仰之则弥高,府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

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秤准,活如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而。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

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是为论。

《太极拳论》解本文为顾留馨之文,刊于《体育科技》 ( 4 )1980年。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于1980年7 月出版。

王宗岳是清乾隆年间的山西人 ( 故称山右 ) 。

1792年他在河南洛阳教书,1795年在河南开封教书。

他的武术著作有《太极拳论》一篇,解释长拳和十三势内容的残稿一篇,修订了《打手歌》一篇和《阴符枪谱》,共四种。

《太极拳论》以太极两仪立说;解释"十三势"以八卦、五行立说; 《阴符枪谱》以阴符立说。

阴指暗,符指合,故阴符意为"静处为阴动则符 ",正如阴符枪法的原则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

王宗岳少年时读过经史,也读过《内经》、《道德经》及兵法等书,兼通击刺之术 ( 击剑、刺枪 ) ,枪法最精。

《太极拳论》实际上是概括性很强的总结推手经验的论文,它所依据的理论是我国古代哲学朴素的阴阳学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以此作为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就使太极拳在广泛流传中不致练成刚拳、硬拳,也不致练成柔拳、软拳,而是大家公认的有柔有刚、刚柔相济。

王宗岳太极拳论原文注解

王宗岳太极拳论原文注解

古拳谱】王宗岳太极拳论原文注解修炼太极拳者,多熟知《王宗岳太极拳论》,在太极门中开宗立派者,更是引用拳论之语,为其宗派技法之理论基础。

王宗岳相传为明朝万历年间人,更有民间传说他的太极功夫为张三丰亲传。

但据河南省博爱县地名办公室魏美智先生考证,《王宗岳太极拳论》实为其师李鹤林于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 年)二月二日在唐村讲武堂所作的一篇训论。

由于李家有“未成功器,勿名师门”之严训,王宗岳先生没有注明老师李鹤林的姓名。

太极拳是否张三丰所创,张三丰所创之太极拳架式、套路是什么样式,今天已无法考实,而《王宗岳太极拳论》与其他有关著述,则白纸黑字留传至今,成为毋庸置疑的经典,因此,王宗岳(或其师李鹤林)实是可考的太极拳的创始人,以后各派各式,具出诸门下,万变不离其宗,也要用拳论之语,来考量其是否正宗。

犹如道教,尊原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上三清”为最高神,实际的创始人可以说是春秋时的老聃。

一部《老子》,是文本意义上的道教的原始经典,《太极拳论》亦复如是。

但以我四十多年学研太极推手的体会,这三百六十三字(不计标点符号)的太极拳论,语辞通俗,意义深奥,真正登堂入室者恐千万人中无一二。

现在的环境,修习太极拳者比之五六十年前已大大减少,学太极拳也为了养生锻炼,学太极推手不过是提高学拳兴趣的辅助手段,太极推手比赛规则也离此项技击运动的特点(也是其优越性)远矣,一般来说,参加这项运动的基础人群少了,提高就更困难了,太极拳论所说:“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并非杞人之忧。

但从另一方面说,随着中华传统文化日益被公众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太极拳中文化积淀非常深厚,从太极拳术比较直感的角度,也有利于形象地领会中华文化的真谛,或者也是太极拳精义重新显发于世,或至少能于后世传承不绝的大好时机。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故此不揣浅陋,作此夹注心解,以期抛砖引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太极功夫更要面授机宜,亲身体验,勤加修炼,但有正确的理论引导,或可以少走歪路,也不至于买犊还珠。

王宗岳《太极拳论》全文注解阐释

王宗岳《太极拳论》全文注解阐释

王宗岳《太极拳论》全文注解·阐释王宗岳《太极拳论》全文注解·阐释王宗岳《太极拳论》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①,阴阳之母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②。

由着③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④。

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⑤,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

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⑥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平准⑦,活似车轮。

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

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阐释】先贤王宗岳以“太极”立论,阐述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理、法、术功,形、意、体、用,及修炼方法、准则、规矩、规律和攻防功夫艺境升华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其所论述的传统拳学之宗旨适用于传统拳术各门派、各拳种,不独为太极拳门派的专著。

太极,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易经》天人合一学说中的一个哲学命题。

虽然王宗岳先生以“太极”立名,但如深刻分析其所论的全部内容,则囊括了《易经》天人合一学说中“无极、太极、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十精”的全部内容。

故欲精通王宗岳《太极拳论》中之深刻内涵及其意义,必须精心研习《易经》,才是方便之门径。

历代先贤中,以《易经》天人合一学说的理法研究、论述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炼、建体、至用及攻防功夫艺境升华之内容者可谓代不乏人。

王宗岳太极拳论逐句解释

王宗岳太极拳论逐句解释

王宗岳太极拳论逐句解释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被誉为“内家拳”的代表之一。

其中,王宗岳太极拳论是太极拳理论的重要篇章之一。

本文将对王宗岳太极拳论进行逐句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太极拳的精髓。

1. “人有八门五步,八门者,两手两肘两肩两膝也,五步者,进退顾盼定矣。

”这句话强调了太极拳的基本要素,即八门和五步。

八门指的是人体的八个关节,包括两手、两肘、两肩和两膝。

这些关节在太极拳的动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五步则指的是太极拳的基本步法,包括进步、退步、顾步、盼步和定步。

通过掌握这些基本要素,太极拳练习者可以更好地运用身体的力量和灵活性。

2. “以心行气,以气驭身,以身应手,以手随心。

”这句话强调了太极拳的内在修炼和外在表现。

太极拳注重心、气、身、手之间的协调与统一。

心指的是意念和意识,行气则是通过调节呼吸和内气的流动来达到身体的平衡和调和。

气驭身表示通过调节气的运行来控制身体的动作和力量。

身应手强调了身体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手随心则强调了动作的自然和流畅。

3. “先后相随,动静相应,刚柔相济,阴阳相互。

”这句话强调了太极拳的动作特点和原则。

先后相随表示动作的连贯和流畅,动作之间没有间隙。

动静相应表示动作的变化和节奏与身体的动静相应。

刚柔相济表示太极拳的动作既有刚劲有力的一面,也有柔和灵活的一面。

阴阳相互则强调了太极拳的阴阳哲学,即动作中的阴阳转化和平衡。

4. “虚灵顶劲,松沉腰胯,分清虚实,神气贯通。

”这句话强调了太极拳的身体要领和内在状态。

虚灵顶劲表示头顶要放松,保持头颈部的竖直。

松沉腰胯表示腰部和胯部要放松下沉,以保持身体的稳定和灵活性。

分清虚实表示要区分动作中的虚实变化,以达到技击的效果。

神气贯通则表示要通过修炼和调节气的运行,使身体和精神达到统一和协调。

5. “意守丹田,气沉丹田,神聚丹田,气沉丹田。

”这句话强调了太极拳练习中的重要部位——丹田。

丹田位于腹部的下方,是太极拳练习中的重要能量中心。

王宗岳《太极拳论》浅解

王宗岳《太极拳论》浅解

王宗岳《太极拳论》浅解《太极拳论》为清代太极名家王宗岳所著,其论点精辟,文字生动,言简意晐,字字珠玑,被历代太极拳家奉为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要练好太极拳不可不仔细研读,深刻理解其中的内容。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王宗岳《太极拳论》浅解。

王宗岳《太极拳论》浅解一.“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什么是太极。

有不少人,打太极拳多年,你问他什么是太极,却说不出来,也就是说,是在稀里糊涂地打拳。

俗话说,“练拳须明理,理通拳法精”。

练太极,不明理,就难入太极之门,当然,就更谈不上练好太极功夫了。

这里需要弄清,什么是“无极”,什么是“太极”。

所谓“无极”,其本义是“太虚之初,天地未开,混沌未分,动静无始,元气混而归一。

”也就是宇宙的最初状态。

无色无象,无声无臭,无形无端,空空洞洞,混混沌沌。

古人将此名之“无极”,并以“o”表示。

其基本含义是“空”、“无”,但此时却是“无一物而包万物”。

对于人体来说,无极即是虚静,心中一物无所着,一念无所思,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太极”,生于“无极”。

“无极一动生太极,太极动静阴阳分,阴阳开合万物生,生生不息理循环。

”古人在代表无极的圆圈之中画上一对旋转对称,首尾相合的黑白鱼,代表阴阳,黑者为阴,白者为阳,黑鱼中有一白眼珠,代表阴中有阳,白鱼中有一黑眼珠,代表阳中有阴,阴阳交合旋转互为其根,无始无终,绵绵不息,这就是太极图。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无极生太极,太极分阴阳。

阴阳的高度融合就是太极。

明白了“无极”、“太极”、“阴阳”,三者之间的关系,就为我们练习太极拳指明了方向。

“不入无极圈,难成太极图”,要练好太极拳,首先要“静”,使自己进入“无极”状态,全身心地放松, 然后静极生动,在意念的指导下,气沉丹田,主宰于腰,由内而外地按照拳架套路的要领进行练习。

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体会“静极生动,动中求静,虽动犹静”;“开中寓合,合中寓开”;“柔中寓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内动产生外动,外动引导内动”等阴阳关系。

王宗岳太极拳论白话解

王宗岳太极拳论白话解

王宗岳太极拳论白话解
王宗岳是太极拳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太极拳论》是太极拳理论的重要文献。

以下是对《太极拳论》的白话解释:
1. 无极而太极:这是太极拳的基本原理,"无极"是指宇宙的原始状态,"太极"是指阴阳两极的平衡状态。

太极拳就是通过练习,达到身心的阴阳平衡。

2.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这是太极拳的运动原则,动起来就会分开,静止下来就会合拢。

这是指太极拳的动作要连贯流畅,动静结合。

3. 阳不离阴,阴不离阳:这是太极拳的阴阳理论,阳和阴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孤立存在。

这是指太极拳的动作要有阴阳之分,但又不能过于偏重一方。

4. 刚柔相济:这是太极拳的力量原则,刚和柔要相互配合,不能偏废。

这是指太极拳的动作要有力度,但又要柔和流畅。

5. 无过不及:这是太极拳的度的原则,不能过度也不能不足。

这是指太极拳的动作要恰到好处,不能过猛或过轻。

6.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是太极拳的运动原则,动中要有静,静中要有动。

这是指太极拳的动作要动静结合,不能只有动或只有静。

7. 以意导气,气领形随:这是太极拳的呼吸原则,用意念引导气息,气息带动身体动作。

这是指太极拳的动作要有内在的力量支持,不能只是外在的表现。

《太极拳论(郝月如)》全文-古籍

《太极拳论(郝月如)》全文-古籍

太极拳论(郝月如)《太极拳论》,系太极拳的文献资料,中国人对于著作常喜好托古,假借古人之名为作者,传承给后世的人。

太极拳界重要的拳论有两篇,一是张三丰的《太极拳经》;一是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虽然实际的作者有待考究,但是仍被太极拳界奉为圭臬,影响学习太极拳的人甚深。

值得注意的地方是,传统中国武术界门户之见甚多,而太极拳的支派亦甚众,然而所有的太极拳门派均不约而同地尊崇王宗岳《太极拳论》为太极拳界至文,足见其地位重要。

郝月如拳论大集合郝月如是郝为真的儿子,是武禹襄第四代传人,与孙禄堂同辈。

月如先生拳理拳艺俱精,且有一定文化。

其拳论进一步丰富了武禹襄及李亦畬的理论。

是太极拳重要文献之一。

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不在外面而在内。

平日行功走架,须研究揣摩空松圆活之道,要神气鼓荡,全身好似气球,气势贵腾挪,身体有如悬空。

两手无论高低屈伸,一前一后,一左一右,皆能灵活自如。

两腿不论前进后退,左右旋转,虚实变换,无不随意所欲。

日久功深,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之境。

明白原理,练熟身法,善于用意,巧于运气,到此地步,一举一动,皆能合度,无所谓不对。

习太极拳者必先求尾阎正中。

正中者,脊骨根对脸之中间也。

迈左步,左胯微向左上抽,用右胯托起左胯;迈右步,右胯微向右上抽,用左胯托起右胯;则尾阎自然正中。

能正中,则能八面支撑;能八面支撑,则能旋转自如,无不得力。

次则步法虚实分清:虚非全然无力,内中要有腾挪,即预动之势也;实非全然占煞,内中要贯注精神,即上提之意也。

切记两足在前弓后蹬时不要全然占煞,应该分清一虚一实,否则即成双重之病。

两肩须要松开,不用丝毫之力,用力则不能舍己从人,引进落空。

沉肘即肘尖常向下沉之意。

前膊和两股注意内中要有腾挪之势,无腾挪则不灵活,不灵活则无圆活之趣。

又须护肫,肫不护则竖尾无力,便一身无主宰矣。

又须养气,气以直养而无害,即沉于丹田,涵养无伤之谓也。

又须蓄劲,劲以曲蓄而有余,并须蓄敛于脊骨之内。

王宗岳《太极拳论》完整版附全文注解阐释(建议收藏)

王宗岳《太极拳论》完整版附全文注解阐释(建议收藏)

王宗岳《太极拳论》完整版附全文注解阐释(建议收藏)太极拳名称始见于清乾隆年间武禹襄太极拳谱第一篇之太极拳论,武称作者是王宗岳。

王宗岳生平不可考,他的长拳只有八卦五行十三势。

王宗岳《太极拳论》①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②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③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

④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⑤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⑥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

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⑦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⑧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⑨立如平准,活似车轮。

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⑩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

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王宗岳《太极拳论》【阐释】先贤王宗岳以“太极”立论,阐述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理、法、术功,形、意、体、用,及修炼方法、准则、规矩、规律和攻防功夫艺境升华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其所论述的传统拳学之宗旨适用于传统拳术各门派、各拳种,不独为太极拳门派的专著。

太极,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易经》天人合一学说中的一个哲学命题。

虽然王宗岳先生以“太极”立名,但如深刻分析其所论的全部内容,则囊括了《易经》天人合一学说中“无极、太极、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十精”的全部内容。

故欲精通王宗岳《太极拳论》中之深刻内涵及其意义,必须精心研习《易经》,才是方便之门径。

【太极拳论】白话解析

【太极拳论】白话解析

【太极拳论】白话解析【太极拳论】白话解析【太极拳论】白话解析【太极拳论】是我国太极拳经典理论中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篇理论专著,作者王宗岳。

王宗岳清代山西人,乾隆年间在世(公元1736---1795年)。

据传,王宗岳是继宋末张三丰创造太极拳之后一位最重要的传承者。

杨澄浦(杨氏太极拳传人)在【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序中写道:“先大父更诏之日,太极拳创自宋末张三丰,传之者,为王宗岳,张松溪,蒋发诸人相传不绝。

陈长兴师(陈氏太极拳第十四代传人),乃蒋发先生唯一之弟子。

”王宗岳精通拳、剑、枪法,而“少时自经史外,黄帝老子之书及兵言无书不读”。

同时著有【打手歌】、【十三势行功解】、【太极拳释名】等经典之著。

其【太极拳论】集古代哲学、阴阳学、中医养生、儒道文化、古代兵法之大成。

唯精品之极,最为著名。

【太极拳论】自出世百余年来,为世代太极拳家所推崇并为必修之作,其所论原理以至成为后来各名家著书立说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既有拳经之美誉,对后世太极拳的发展和创新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为了让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欣赏这篇名作并解真髓,从而知行合一,指导实践,将更快更好的提高自身的拳艺水平,本人对此文进行了详细解译,以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一、原文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虽变化万端,而理应一贯。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级神明。

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

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所有为也。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秤准,活似车轮。

王宗岳太极拳论白话解

王宗岳太极拳论白话解

王宗岳太极拳论白话解摘要:一、王宗岳及其《太极拳论》简介二、太极拳的修炼过程与心魔三、王宗岳《太极拳论》的白话解释四、结论正文:一、王宗岳及其《太极拳论》简介王宗岳是太极拳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对太极拳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武术著作有《太极拳论》一篇,解释长拳和十三势内容的残稿一篇,修订了《打手歌》一篇和《阴符枪谱》,共四种。

《太极拳论》以太极两仪立说;解释十三势”以八卦、五行立说;《阴符枪谱》以阴符立说。

王宗岳少年时读过经史,也读过《内经》、《道德经》及兵法等书,兼通文武。

二、太极拳的修炼过程与心魔太极拳的修炼过程不仅是身体上的锻炼,更是一个克服种种心魔的过程。

其中最主要的心魔有十个方面:过分用意、贪多求全、萎靡不振等。

在修炼过程中,需要克服这些心魔,达到心静如水、动作自如的境界。

三、王宗岳《太极拳论》的白话解释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是对太极拳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其中包含了许多深刻的道理。

下面对《太极拳论》的部分内容进行白话解释:1.“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意思是:对方用力时,我要柔顺应对;对方后退时,我要跟进粘住对方。

2.“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

”意思是:对方动作快时,我要快速应对;对方动作慢时,我要缓慢跟随。

尽管变化多样,但道理只有一个,即阴阳相济、刚柔并济。

3.“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意思是:要头顶虚领,丹田气沉,保持身体中正,动作忽隐忽现,灵活变化。

4.“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意思是:对方用力于左方,我则虚化左侧;对方用力于右方,我则虚化右侧。

向上仰时,要显得越高;向下俯时,要显得越深。

前进时,要让对方觉得我越来越长;后退时,要让对方觉得我越来越短。

5.“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意思是:要保持身体轻灵,如同一片羽毛不能承受额外重量;如同一只蝇虫不能落脚。

王宗岳《太极拳经》完全注释打印版

王宗岳《太极拳经》完全注释打印版

[原文[注释] 太极:太极本为宇宙天地万物的本源。

此处指太极拳而言。

无极:宇宙天地万物诞生前的虚空、静寂、混沌状态。

此处指太极拳演练前准备阶段时的状态。

此时中心泰然,抱元守一,无念无欲无求,无持着的虚空状,谓之无极。

无极动而生阴阳,阴阳蒙发而生:本源,保持[[[[阴阳胜衰失衡,就不能合。

运劲过则生顶抗,不及则有丢、偏。

要作到不即不离,就应当随之而曲,就之而伸。

随机应变,不要一成不变,不要固执己意。

初学太极拳的人容易犯“过”的错误,稍懂劲后则常失之“不及”,学者不可不慎查也。

[原文[注释] 人:指敌方。

刚:刚猛有力。

柔:柔顺,不抗劲。

走:化敌来力。

柔以承之,变化敌力方向,不为所制,叫走。

顺:得机,得势,自由便利。

背:不得机势,行动不自由便利。

粘:取制敌人之力。

当敌手用刚猛暴烈的力时,我只有顺应其势,如以胶着物,物我合一,应势取胜。

此之谓粘。

[原文[注释]这一段讲的是在与敌交手时,自己动手的急缓速度应随对手的变化而变化。

敌手运[[阶阶高升的过程,没有数十年的纯功是难以达到的。

[原文[注释] 顶:囟门,小儿初生时,此处骨软未合,会随呼吸颤动,道家称上泥丸宫,藏神之府。

道家上田练神。

练太极拳者主张身心合一,内外兼修,精神和肉体同时得到修炼。

运动时务使顶上圆光虚灵。

顶为全身纲领,头顶悬则周身骨骼正直筋肉顺遂,动作起来全身一致,左右前后都不会有受到任何索制的故虑。

丹田:此处指下丹田,据笔者考据下丹田在脐后肾前,其正确位置处于百会与会阴的连线和神阙(肚脐)与命门(肾脏)连线的交点上。

常用深呼吸使气归于此,自能神旺气足。

《老子》曰“天地之间其犹??乎”。

又曰:“虚其心,实其腹”都讲的是吐故纳新。

归根复命,长此以往必能延年祛病,下丹田为全身重点所在,习拳者沉气于此则屹立不动。

气沉[[[[不可稍有顶抗,如此虚实易位使其处处落空,而莫之奈何。

右边亦然。

虚与杳同义。

[原文[注释] 仰:提升、拔高。

俯:下降、按压。

交手时敌欲提我使上,我因其力而高之,意欲扪天,使敌难攀。

太极拳经典拳论

太极拳经典拳论

太极拳经典拳论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武术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拳法、动作和哲学理念。

以下是太极拳经典拳论的一些重要观点:
1. “以静制动”:太极拳注重通过松身、放松肌肉,运用柔和的力量来应对对手的攻击。

拳者在运动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以静制动,化解对手的力量。

2. “以柔克刚”:太极拳通过融合阴阳之道,将柔和的力量应用于攻击硬实力,克服对手的刚硬力量。

这种柔克刚的原则反映了中国古老哲学思想中的阴阳哲学观念。

3. “上下相随”:太极拳的动作以圆滑、连贯为特点,通过上下相随的姿势和动作,在运动中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这种上下相随的关系代表了太极拳中阴阳的互动。

4. “松于腰,立于头顶”:太极拳强调身体的放松和经腰中心的运动。

腰部是太极动作的重要支撑点,保持腰部的柔软,使整个身体协调运动。

5. “无形胜有形”:太极拳鼓励练习者通过内在的力量和控制来取胜,而不是依靠外部的肌肉力量。

这意味着太极拳的力量往往是以柔和、巧妙和精确的方式发挥的,看似无形但实则强大。

这些经典拳论代表了太极拳的核心原则和哲学思想。

太极拳不仅是一种武术形式,更是一种身心修炼的方式,强调平衡、柔和和内在的力量。

王宗岳太极拳论白话解

王宗岳太极拳论白话解

王宗岳太极拳论白话解太极拳被誉为中国传统武术的瑰宝,它的创始人是明朝末年的武术家王宗岳。

王宗岳在他的著作《太极拳论》中详细阐述了太极拳的理论与实践,成为了太极拳发展的重要基石。

本文将以白话解读王宗岳太极拳论的核心思想与原则。

一、"以意驭气,以气驭力":我们知道,太极拳强调意念的引导。

王宗岳在论文中强调,太极拳的实质是意与气的结合。

通过训练,将动作中的意念转化为内在的气劲,然后通过气的运转来调控力量的发挥。

这种理念体现了太极拳的柔韧与内实的特点。

二、"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太极拳的动作运行有一个基本原则,即上下相随。

这意味着身体的上半身和下半身的动作是相辅相成的,相互协调、相互呼应。

此外,太极拳还注重内外相合。

即内在的力量与外在的动作要达到统一,使整个身体在运动中呈现出统一而协调的状态。

三、"一气贯通,无有不动":太极拳的运动要求做到一气贯通。

即动作的整个过程中要保持内外的连贯,保持气的流动性。

这样做不仅使拳法更加流畅,也使得拳法更加凝练。

只有这样,太极拳才能够通过内在的动作达到外在的功效。

四、"心静体松,意动气顺":太极拳的修炼首先要求心态的平静与体能的松弛。

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够灵活地运用意念来驱动气的运行。

这种心态与身体的状态更加有利于气的顺畅流动,从而实现太极拳的高超功效。

五、"身形圆满,神意贯通":太极拳强调身形的圆满。

圆满的身形不仅使拳法更加完美,也有助于提高拳法的效果。

神意的贯通是指练习者要集中精神,将自身的意念与动作完全结合,始终保持专注的状态。

只有这样,太极拳才能够达到它所倡导的无极境界。

六、"虚灵顶劲,沉肩坠肘":太极拳注重身体各部位的合理运用。

虚灵顶劲是指通过头顶的轻轻提起来产生虚灵的状态,并通过这种状态来调节身体的平衡。

沉肩坠肘是指通过下沉肩膀与坠落肘部,使身体的力量更好地传导和释放。

★陈微明《太极拳论》(完整版)附注解

★陈微明《太极拳论》(完整版)附注解

★陈微明《太极拳论》(完整版)附注解陈微明(1881~1958)又名慎先,男,湖北蕲水人,武术名家,光绪二十八年(1902)科举考中文举人。

民国2年北洋政府设立清史馆,他曾任清史馆纂修之职。

是《清史稿》中的20多位作者之一。

陈微明,湖北蕲水人,为书香世胄。

举孝廉,曾任清史馆纂编。

着有海云楼文集,御诗楼续稿,双桐一桂轩续稿等。

陈曾从孙禄堂先生学习形意拳和八卦掌,更心慕武当太极拳,遂不介而往拜候杨澄甫先生。

澄甫太师祖欣然允诺,曰:“愿得其人而传也。

” 陈师学习太极拳时,正值澄甫太师祖精壮之年,所传功夫极为严谨,动作开展,腰马讲究。

陈师也本着严谨的学习精神,恪守规矩,每一招式都毫厘不差。

更每事求教,并将其所学辑录成书,风行海内的有:太极拳术,太极拳答问及太极剑等。

陈师在一九二五年在上海创办了致柔拳社,为公开传授太极拳的创举。

其后又在苏州成立了分社。

一九三二年应中山大学之请南来授拳。

芸芸学生之中只收了梁劲予老师为入室弟子。

五十年代陈师从上海寄赠一篇序文给梁劲予,其中有云:“余学生不下数千,而成功者绝少,其能不负其师者,此不能不寄望于生也。

”。

学界名流太极巨子陈慎先,字微明,杨澄甫先生首徒,曾任清史馆编修,自幼心慕太极拳。

乙卯(1915)游燕,先随孙禄堂先生学形意八卦。

越二年,访得澄甫先生,拜入门下,从学七年,尽得所传。

乙丑(1925)年,陈微明先生南下上海,于宁波同乡会内创办致柔拳社,并集结多年习拳心得,于同年出版《太极拳讲义》、《太极拳问答》二书(台北:五洲出版社,1996影本翻印)。

此二书堪称早年所出版之杨式太极拳诸书中,最具权威之著作,内并有澄甫先生早年拳架照片,弥足珍贵。

太极拳能从北京南传上海、广州等地,陈微明先生应居首功。

清朝末年,一书生以而立之年初涉京津武界,从学太极巨匠杨澄甫门下,苦练太极功夫七年,之后撰写出一部《太极拳术》,一时声名鹊起,为世人瞩目。

继尔又在上海创立致柔拳社,成为继杨澄甫之后杨式太极拳的中兴人物。

王宗岳太极拳论详解

王宗岳太极拳论详解
运用人刚我柔,人柔我刚的刚柔相济
的具体方法是:人以刚势来进,则我以内劲承接住其刚势,柔化我的外形顺其势以走之,走化时顺其对手运动的方向,万不可有主动改变对手运动方向的意图,只能改变自己,同时在“粘连点”后一线运用内劲之刚势在其后黏而随之运行,柔之走化之劲势和点后黏随之刚势,都要与对手之劲势的力度恰到好处,运行的快慢与对手恰如其分,劲、形两方面都要做到无过不及,则我愈走愈通畅,对手则由主动顺畅而不知不觉的就走到受击的背势。此乃传统拳术中自身劲、形一阴一阳运用于攻防中刚柔之一阴一阳的方法。执此“粘走相生,化打合一”之法,对手动急则急应之;动缓则缓随之,即老子所说:“不敢为天下先”在传统拳术攻防实践中之精义的体现。此即化、打合一而用的“太极”拳法。
【阐释】
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炼、建体、至用,都存在着自身内的动则劲、形分阴分阳,而又攻防招法的方圆、开合、曲直、刚柔、虚实之用;静则劲、形合而归中、归根而有蓄势之态。动和静都要做到攻防招势的劲、形无过无不及才是功夫。即王芗斋先生所说的劲、形之“松紧紧松勿过正,虚实实虚得中平”的功夫。外形自有六合之规矩,内劲自有收发之分寸;外形过则力被人借,对手乘势用“空力法”或“牵引法”,皆“为过上加过”之法,则自身不稳而易失!外形不及,用于攻击则不到位,无威力以致胜;用于守则防守不到位,起不到自保的作用,皆可被对手所利用。内劲不及是气不足,则可轻易被对手揉挫结而呆滞;内劲过乃气是有余,则易被对方补结而自滞。攻防较技中劲、形两方面的过与不及,都会造成自己无法做到攻防招法的随屈就伸,必然会犯“顶扁丢抗”之四病。要想做到劲、形无过不及,能不丢不顶不扁不抗的“粘连黏随”,随屈就伸之四功境,除自身要“外形守疆界,内劲知分寸”外,还要在“粘走”之法中求之,才是正道。
气(意)拳懂劲,此气拳,就是意拳,即以“意气君来骨肉臣”为君臣主从的拳法,崇尚以意用气,意即是气。认为意到气到,气到则力到,故尚巧。即以内劲为主,外形为从,宾主分明,中道皇皇。而气拳的功夫艺境,纯以劲形反蓄的阴阳逆从法为法式,采用“劲形双控”的机制。自身内由于有了分身法的修炼为基础,可以自然的做到及形成:形用半,劲用对五,阴阳逆从,劲形反蓄,中土不离位的伏机双控的攻防机制之运用了。

太极拳论及解析

太极拳论及解析
武禹襄《太极拳论》及解析 一举动,周身具要 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汤, 神宜内敛。毋使有凸凹处,毋 使有断续处,毋使有塌陷处。
其根在脚,发于腿, 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 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
有不得机得势处, 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 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 此皆是意,不在外面,而在 内也。
原文: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
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 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 得势。
这段讲的是周身一家的形成。太极拳对劲的惟一要求是 “劲整”。所谓劲整,是当发劲之时,可以把全身的劲汇合起 来向一个方向集中发出,因而才能做到“如泉涌出,如皮燃 火”,迅猛异常。为此,平时练拳要做到周身一家,上下相随, 其根在脚,由脚而上到腿,由腿而上到腰,由腰而上通过两膊, 达于手指。其中足是劲的根源,手是劲的发射点,腰是枢纽。 所以能否周身一家、发劲完整,关键还在于腰步的运用,故而 “腰为主宰”。在腰的带动下,上下相随、周身一家、发劲完 整,方能得机得势。
有上即有下,有 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 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 掀起而加以挫折之意,斯其 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虚实宜分清楚, 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 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 无令丝毫间断耳。
原文: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
尤须贯串。
这段是讲轻灵的重要性。练太极拳不论推手或走架,一 贯要求用意不用力,但习者往往不易于掌握,一旦与人交手, 总是以力为先,甚至形成僵持的顶劲。为了矫正这一弊病,作 者首先提出“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的要求,这是武禹襄先生 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要轻灵须不尚拙力,周身自然轻灵。 平时练拳,全身肌肉和关节要松开,心神要稳定,一举动要求 用意不用力,以轻松圆活为主。这样就可以逐渐做到轻灵。 单纯做到轻灵还不够,无论走架或推手,身法着势,起落 转折还必须节节相连、处处贯穿、周身运转、绵绵不断,即劲 断意不断、意断神连、断而复连,犹如江河之水滔滔不绝,一 泻而下。如不能贯穿就要“断”,一断就会给人以可乘之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论”及“释名”与通背缠拳的某种牵连——再析《太极拳论》很长时间以来,我都不时会思考一件事,即是:为甚么“太极拳论”中的好些说法,都是那么相近与、相同于通背缠拳中的许多说法?虽然知道“太极拳论”是武禹襄假借王宗岳之名而写成的,但却难以明白二者中的许多相同、相近的话,为甚么就那么的相同、相似?有没有甚么相关联系?流通的渠道?在前《析〈太极拳论〉》中,虽然指出了其许多可能抄袭的原文处,但后来发现却大部分更近似通背缠拳谱内的东西。

尤其是近似于吉书升道光甲午(1834年)谱本的序言,与菊轩氏咸丰癸丑(1853年)年谱本序言中的许多说法。

比如:通背缠拳清朝咸丰癸丑(1853年)年间菊轩氏的谱本上(序言)说:“此拳巧力胜人,全要身手灵活。

他如世俗所传之红、炮、飞虎、九拳、长拳,以及罗汉、二郎诸拳,皆以有力胜无力,大力胜小力。

”“太极拳论”则云:“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

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

”这里腰斩了实际不同门派的例举,添加了直接总结性的语句;华丽了辞藻的修饰,把别家拳法只作了“旁门”。

通背缠拳菊轩氏谱云:“不比通背之拳,以四两之重能压千斤者也。

何者?他拳横身进,此拳侧身进;他拳硬掤硬扳,此拳闪惊巧取”。

这里面有说法,有提问,有实际的技术方法内容答案。

又云:“世之习拳者,皆以强拨硬打当然,而不思捧有高低,而他力岂无大小?诚以力小等较之,自然以艺服之。

”如何以艺服之呢?其后则曰:“可以逢迎善取。

必要审其虚实,量其进退,度其缓急而攻子(之)。

”这里有说法,有举措,更有技巧:“而以虚之实之,以谢(卸)他人之力勇;士而弱其力,而顺力拨之,而闪其空。

”“太极拳论”则云:“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这里则只是有说法,而回答却是毫无实际技术因素支持的、空洞泛论的、哗众辞藻的绚丽。

在这里,你根本就无从可找出“何者?”为甚么的技术支持性实质答案。

为何如此?无非是避免露抄袭之丑罢了;别的技术支持性说法,又一时难以找得出来吧。

再者,这“察‘四两拨千斤’之句,”的说法,显然是从别家的拳谱上看来的,要不然也不会是“察……之句”的说法形式了;这“显非力胜”之说,当然是对“侧身”、“闪惊巧取”、“顺力拨之,而闪其空”的总结性说法;这“观耄耋能御众之形,”也似乎是从“有力胜无力,大力胜小力”的说法中形象化了的说法;当然也是对自己联想出来的“手慢让手快”说法的支持;也还是为了文句的华丽而应合上句的对仗形式的。

通背缠拳菊轩氏谱云:“此拳闪惊巧取,全在熟练,无有不胜之理。

”此处有法所指。

吉书升道光甲午(1834年)谱本云:“诚能于扳、搂、扶、挒诸手熟悉精思;知藏头顾面之拙,不若纵防屈伸之巧;知钩、捧(掤)、劈、打之迟,不若闪警巧取之速,则得心应手,捷若影响;随机应变,不拘法度。

”则更是所指技术法势明显,举措应机得当,则“随机应变,得心应手”之事,诚可得有保证者也。

又云:“有脱卸之巧焉,有千变万化之妙焉;神而明之,鬼而通之”“太极拳论”则云:“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渐及神明。

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其前两句显然是推衍性的导入说法。

这种没有任何技术方法技巧支撑的空玄说道,你如何能会有“懂劲”?只凭“走”、“黏”、“急”“缓”之说吗?这显然是不能达到“懂劲”的地步的;又何从步入“渐及神明”的殿堂呢?只从阴阳、动静错误之说吗?这显然更是空中楼阁的难能企及形式;更何况这“用力之久”,只能达犟力劲势的门道,自然是“不能”入“豁然贯通焉”的门径了。

这里“由着熟而渐悟懂劲”,显然是接了“全在熟练”、“诸手熟悉精思”的话头说法;这“由懂劲而渐及神明”,也明显是接了“无有不胜之理”与“则得心应手,捷若影响;随机应变,不拘法度”话茬的说法,也显然是比照了“有千变万化之妙焉,神而明之,鬼而通之”的说法;后面虽然是总结性地说法,但却也出现了“用力之久”的不恰当说法。

这真是:修饰之功胜一筹,空洞泛泛词流秀;也把“神明”说“懂劲”,“懂劲”阴阳只“黏”“走”。

吉书升谱本云:“势若平淡无奇,中藏变化莫测。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菊轩氏谱云:“得之于心者,应之于手,自能随机应变,而变化无穷矣。

”“太极拳论”则云:“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这里虽然是词语、词意相似,似乎为避免抄袭之嫌,却只有缺乏具体技术的泛泛空论阴阳;只有“黏即是走,走即是黏”的不知所云。

这里似乎只是择意改辞藻之功夫,只有断章不着边际的泛泛空论。

至此,有人会说是我在断章取义。

但我却要说:明白人何妨仔细看一看、想一想,这通篇的“太极拳论”,除了“黏”、“走”、“阴阳”、“双重”的浑说之外,你还能找出甚么实质性的技术论说内容呢?!吉书升谱本云:“精其技,旁通其理。

觉通背一百单八势参互错综,穿插布置看似长江大河,实则脉络贯通。

”“太极拳释名”云:“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

”这里把“长江大河”改成了“长江大海”,又顺势而接的加上个形容词。

为甚么?为避嫌抄袭之故者也。

吉书升谱本云:“而其间上下相应,虚实相生,有开合之机焉,有脱卸之巧焉,有千变万化之妙焉;神而明之,鬼而通之”;“夫乃叹文事武略,事有殊途,理无二致”菊轩氏谱云:“拳法之理,一本万殊,万殊一本而已。

……拳法之成规也,此谓之一本;固当时熟之缓急、进退、虚实,拳法之变化也,此谓之万殊。

……苟缓急不得,必有进退之失;进退无则,则必受虚实之患。

……得之于心者,应之于手,自能随机应变,而变化无穷矣。

然其变化多端者,莫不自成规之出也。

此谓一本万殊,万殊一本而已。

”道理是十分清晰明白的,理路出处清楚明朗,无丝毫模糊突兀处。

“太极拳论”则云:“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

……由懂劲而渐及神明。

”这里的不合理说法已在前《析〈太极拳论〉》中说明,此处不再赘言。

就其词、意与通背缠拳各谱本言词之近似,已是令人惊讶不已了。

其虽然下了诸多的修饰掩盖功夫,但还是难以掩人耳目的;其抄袭堆砌的功夫虽佳,却仍然有昭然显露难于遮掩抄袭之势。

更何况,其突兀于来龙去脉之失序,恍惚于理路之清楚明晰,惶惑于机理因由之疑问呢。

吉书升谱本云:“则忽起忽伏,攸擒攸纵,一如生龙活虎,不可捉摸。

”菊轩氏谱云:“来如勾者,彼来我身之引其来;去如箭者,我去之如箭。

……故以虚之实之,以谢(卸)他人之力勇”;“而顺力拨之,而闪其空;出其不意而攻之,可比取胜。

”“太极拳论”则云:“不偏不倚,忽隐忽现,……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除了前两句的照应外,则“进”、“退”之说,既是对菊轩氏“来如勾”“引”、“去如箭”词语性变换说法,又是对“生龙活虎”解释的词语;“顺力拨之,而闪其空”者,岂非“一羽不能加”于我者乎?“以虚之实之,以谢(卸)他人之力勇”者,岂非“蝇虫不能落”于我身者乎?“一羽”、“蝇虫”之句,则又似乎是对“不可捉摸”一词的想象性形容发挥,这真有一箭双雕、一矢二贯之妙呢!“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之说,岂非是“出其不意而攻之”之所映照化出者乎?岂非是对“不可捉摸”的具体解释么?至此,清玄散人有感而发句曰:词虽不同意相同,好把抄袭化玲珑;掩饰出处精发挥,远射释意有谁能。

从一篇仅仅三百余字的论说中,竟然绝大部分是从通背缠拳那里搬来,经过改头换面的部分修饰工夫之后出现的。

这实在也是招摇百余年的、被许多无知者推为精妙绝伦的、至今仍为许多人所迷的所谓深奥神妙的精论。

也许我的这方工作,又会招来许多否定的精妙绝论呢!有人会说:“《西游记》也是抄袭改成的呢,那还是名著呢!‘太极拳论’抄一抄又怎么啦?那不同样是名论吗?”这话可不是我想象出来的呢,前《析〈太极拳论〉》发出之后,便有人说武禹襄的这种抄袭是“学识渊博”呢!这种糊涂帐,似乎也是很难算清的,各从仁智之见识吧!个人理智机智见识的取舍,别人无论如何也是无法干涉的呢。

我更不能干涉人家的自由,只能评论是非曲直的自我见识而已。

这也不过只是为了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罢了,别无他意。

通篇的“太极拳论”,不过只是论了个“黏”与“走”罢了,顺便抄袭夹带了个阴阳的玄说来迷惑人。

即便是抄袭改来的一个阴阳、动、静说法,也会把基本的内涵搞错(参阅《析〈太极拳论〉》);就其两个“黏”、“走”地说道,也会前后矛盾;东抄西取来堆切成的东西,为了掩人耳目,而不敢细摘详抄,只落得个前后突兀,难得连贯之势;打秋千似的一“黏”一“走”的前后荡漾,也会因“阴”错“阳”差魂迷了云云痴迷的众生;突兀其间的“偏沉”、“双重”,却会因“数年纯功”而致病;不知道这个“纯功”却是如何的“纯”法?这“功”夫又是如何的积累起来的?竟会导致不纯的病态现象呢?真是:徒作了词藻上的修饰工夫,枉装点了华丽的词句;改字、断句了内涵,晃悠了空乏的玄虚;迷惑了诸多的迷途难返,颠倒了许多的“解经学子”;恍惚了众家的见识智慧,漫漶了难清晰的维思;不知是古人善于迷惑今人?还是今人善迷信于古事?难知是怀知识才华之士?焉或是不懂装懂的琉璃?“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耽误了诸多的善良痴迷!正是:猜不透的谜?谜不透的猜!猜到生命的白发,遗憾了终生的好歹;唯慨叹:深奥、玄妙!势莫及!智乏力!我亦慨叹:迷!谜!迷!难出局!误了事!无了时!前几个月有位年轻的通背缠拳新秀,给我寄来了几份十分宝贵的资料,才使我突然明白其中的穿插牵连。

原来通背缠拳的第三代传人中,有一位施先生是直隶广平府人,且与武禹襄是邻县的一位生意人(以前只知其为河北人,并不知与武禹襄是邻县的,更不知是生意人)。

按施继文先生在咸丰4年的谱本跋文中自云:“夫余武安晕村人也,十五好剑术,迹遍幽燕。

廿习四手拳,始抵禽。

”看来其年轻时即好武,而且善于广交往遍游历。

虽然比武禹襄大了大约三、四十岁,且其早已侨居洪洞县的万安镇,但其却是地道的生意人,是有可能经常往来于家乡与洪洞县的。

就其年龄与其武艺上的造诣声誉,武禹襄是极可能去结识的;更何况其子施根林的武艺亦是极为上乘的呢,结识交往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因此,通背缠拳的诸多谱本,武禹襄是可能都看过的,由此也就解除了“太极拳论”与通背缠拳中诸多雷同之处的来源疑问。

过去我也曾认为是某种程度上的巧合,但在读了施继文先生咸丰四年的跋文后,我便不再认为是有巧合的可能了。

因为巧合是有限度的,而不可能是大面积的、绝大部分都是巧合的。

尤其有一个为许多人所难明白的问题,即:大家都知道武禹像是跟陈清萍学习过月余的十三式,而陈家十三式中则没有挒、採手法的明确说法;在陈鑫的《图说》七言俚语中也只有掤、捋、挤、捺四手之名。

而在太极拳的八法中确是有此两势的,这二势是从何而来的呢?尤其是挒手一势,这在其他拳种中也是甚难一见的,唯有通背缠拳中有此势,而且是四大名手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