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3.沙子与黏土教案
《沙子与黏土》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1下1.3《沙子与黏土》教案3.沙子与黏土【教学目标】1.能够指出什么是沙子,什么是黏土。
2.学会描述并区别干沙子和干黏土的特征。
3.了解沙子和黏土渗水现象的不同,并试着做出解释。
4.能够举例说出沙子和黏土的用途。
【教学重点】能够描述并比较沙子和黏土的特征。
【教学难点】了解沙子和黏土渗水的实验并试着解释所看到的现象。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一袋沙和一袋土、桌布、24个盆、棒棒糖,筛黏土工具:广口瓶、细土、皮筋、铝箔纸、大头针、白纸、干沙子和干黏土、毛巾、湿沙子和湿黏土、小棒、水桶、记录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情景导入1.欢迎小朋友来到“棒棒糖的世界”,出示棒棒糖。
2.师:小朋友们,你们吃过棒棒糖吗?味道怎么样。
你们看(出示图片)师:今天我们也来做棒棒糖,不过,做棒棒糖的材料非常特别。
二、制作棒棒糖1.介绍材料:2.制作要求:师:我们一起来看制作要求:每人制作1根沙子棒棒糖和1根黏土棒棒糖,时间是3分钟。
3.学生尝试制作沙子和黏土的棒棒糖。
(制作时间3分钟)4.展示作品,提出问题。
三、认识制作棒棒糖的材料:沙子和黏土1.沙子:师:我们可以从哪里找到沙子呢?嗯,很多地方都有沙子,比如······2.筛黏土。
(1)师:哪里可以找到黏土呢?(2)学生讨论并交流。
(3)孩子操作。
3.师:筛出黏土了吗?你们非常棒,把掌声送给自己吧。
四、比较干沙子和干黏土外部特征的不同1.引导观察方法:师:沙子与黏土有什么不同?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观察呢?2.学生观察沙子和黏土:3.学生汇报。
4.总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沙子粗糙,颗粒大,黏土细腻,颗粒小。
(板书:粗糙、颗粒大、细腻、颗粒小)五、比较沙子与黏土的渗水性1.过渡语。
师:沙子和黏土除了我们发现的这些不同,它们还有一个显著的不同点,需要通过实验来研究。
2.观看演示实验(播放前半部分)。
小学科学3沙子与黏土(教案)2022年一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
小学科学3沙子与黏土(教案)2022年一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沙子与黏土: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科学实验思维引言:小学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验思维的重要环节。
在2022年一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教材中,沙子与黏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将学习到沙子和黏土的特性和用途,培养动手实验、观察和总结的能力。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进行沙子与黏土的实验,并提供相关的教学建议。
一、实验目的和预期效果通过实验,希望学生能够:1. 了解沙子和黏土的特性以及区别;2. 掌握沙子和黏土的用途;3. 培养观察、实验和总结的能力;4. 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二、实验材料1. 沙子和黏土;2. 玻璃容器或盘子;3. 水;4. 密封袋。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玻璃容器或盘子分别放在课桌上;b. 将一些沙子放在一个容器中,将一些黏土放在另一个容器中;c. 准备好一些水和密封袋。
2. 实验过程:a. 请学生观察沙子和黏土的外观和质地,让他们描述它们的特点;b. 让学生分别用手指触摸沙子和黏土,并比较它们的手感;c. 向沙子和黏土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水,并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变化;d. 提示学生把沙子和黏土放入密封袋中,加入一些水后密封袋,再观察和记录变化。
3. 实验总结:a. 让学生总结沙子和黏土的特性和用途;b.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沙子适合做沙滩和沙堆,而黏土适合做陶器和雕塑等。
四、教学建议1. 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并展示沙子和黏土的样本,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记录和思考。
在观察和记录变化的同时,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帮助他们理解实验现象的原因和意义。
3. 在实验总结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全班分享,让学生对沙子和黏土的特性和用途有更深入的理解。
4.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实验,并引导他们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和解释。
五、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沙子和黏土的制作活动,让他们亲手制作出一些小工艺品或模型。
沙子与黏土优秀教案
沙子与黏土优秀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沙子与黏土的特性和用途教案目标:1. 了解沙子和黏土的特性和用途。
2. 发展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创造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他们对沙子和黏土的了解和使用经验。
2. 提出问题:你认为沙子和黏土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探索沙子的特性和用途:3. 将一些沙子放在透明容器中,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性(颜色、粒度等)。
4. 让学生用手触摸沙子,感受其质地和流动性。
5. 引导学生思考沙子的用途,例如建造沙堡、填充物等,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
探索黏土的特性和用途:6. 将一些黏土放在透明容器中,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性(颜色、质地等)。
7. 让学生用手触摸黏土,感受其柔软性和可塑性。
8. 引导学生思考黏土的用途,例如制作陶器、雕塑等,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
实验比较沙子和黏土的特性:9. 将一小块黏土和一小堆沙子分别放在两个容器中。
10. 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两者在水中的表现(是否溶解、是否沉淀等)。
11. 引导学生讨论黏土和沙子在水中的不同反应,并帮助他们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创造性活动:12.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一些黏土和沙子。
13. 要求学生合作,使用黏土和沙子创造自己的作品,例如模型、雕塑等。
14. 鼓励学生展示和分享他们的作品,并向其他小组成员解释他们选择使用黏土和沙子的原因。
总结和评价:15. 回顾学生在本课程中的学习内容,强调沙子和黏土的特性和用途。
16.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探索和创造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
17. 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观察和实验能力进行评价,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教案扩展:1. 邀请专业陶艺师或艺术家来学校,与学生分享黏土的艺术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沙雕展览或参与沙雕比赛,进一步了解沙子的创造潜力。
3. 探索其他材料的特性和用途,例如纸张、木材等,并与沙子和黏土进行比较。
注:以上教案仅为示例,具体教案的编写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年龄和能力等因素进行调整。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课《沙土与黏性土》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课《沙土与黏
性土》教案
1.了解沙土和黏性土的特点和区别;
2.掌握沙土和黏性土的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对土壤的观察和分辨能力。
1.课程教材: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
2.土壤样本:沙土和黏性土各一份;
3.实验材料:、水、砂子、黏土等。
1.导入(5分钟)
通过呈现一些沙土和黏性土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土壤的兴趣,让学生描述土壤的外观和触感。
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拿出沙土和黏性土样本。
让学生分别触摸这两种土壤,比较它们的差异,并描述沙土和黏性土的特点。
1.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环境,找出一些使用沙土和黏性土的例子,并讨论它们的用途。
复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沙土和黏性土有哪些特点和区别?
沙土和黏性土对水的渗透性有什么不同?
你知道哪些使用沙土和黏性土的例子?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的方式,更加直观地了解沙土和黏性土的特点和区别。
通过
拓展部分的讨论,学生也能在生活中发现土壤的应用,并加深对土壤的认识。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注意组织学生参与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总结,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辨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的方式,更加直观地了解沙土和黏性土的特点和区别。
通过拓展部分的讨论,学生也能在生活中发现土壤的应用,并加深对土壤的认识。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注意组织学生参与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总结,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辨能力。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二:小朋友探究沙子与黏土
【教学内容】
沙子和黏土都是孩子们常见的材料,但却有着不同的特点。
孩子们将通过实际观察、感受、比较,开展对沙子和黏土的探究。
【知识目标】
1.了解沙子与黏土的不同特点;
2.感知沙子与黏土的形态、颜色、质感;
3.发展观察力和感知能力,锻炼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1.辨别沙子与黏土;
2.观察、感知、比较沙子与黏土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感知和比较能力。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
1.导入新课: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见过沙子和黏土吗?它
们是否有区别?”
2.教师出示画有沙子和黏土的图片,引导同学观察、认识沙
子和黏土。
Step 2 感知沙子和黏土
1.发放一些沙子和黏土,让同学们用手去感受沙子和黏土的
颜色、形状、质感等特点;
2.即兴发问:“这个叫什么?”“这个叫什么?”“这个是
什么颜色的?”让学生回答,多角度认识沙子和黏土。
Step 3 比较沙子和黏土
1.老师会让学生进行沙子和黏土的比较,如比较它们的颜
色、形状等。
2.指导学生进行更细致的比较,让他们题思维更加开放。
Step 4 总结并展示
教师让学生总结已经发现的沙子和黏土的不同之处,比如颜色、形状、质感等。
并让学生将他们的认识展示给全班。
【教学反思】
这次探究沙子和黏土的科学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感知能力,比较能力以及探究能力。
学生不仅在教师指导下了解了沙子和黏土,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了多角度去认识和比较物体的方法,为后续的科学课程打下了基础。
科学一年级下册《沙子与黏土》教案
5.学生汇报。
四、比较沙子与黏土的渗水性
1.是不是只有这么多的不同?不是的,其实还有很多不同,不太容易发现,要想一些别的办法才行。
2.比如,我这里有一些材料,一个透明纸杯,一个塑科盆,我在塑科盆的底戳了几个小洞,有一张圆形纸片,有沙子与黏土,有两杯水,我把它们像这样组装起来,等会同时给两个杯子倒水,会出现什么现象?
教学准备
干沙子和干黏土若干。
用于筛取黏土的器材:广口瓶、铝箔、皮筋、针和培养皿。
教
学
过
程
一、引入课题
1.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两样物品,你们认识吗?
(出示沙子图片)这个是什么?它是沙子。
(出示黏土图片)这个是什么?它叫黏土。
2.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沙子与黏土(板书课题)。
二、如何找到沙子与黏土
1.(出示沙子与黏土实物)你们看,老师这里有许多的沙子与黏土,知道我是从哪里找到它们的吗?
2.沙子是我在沙坑发现的,生活中很多地方我们邵能找到沙子,你还能说说在哪里见过沙子吗?
3.(课件:图片)介绍生活中哪里能找到沙子。
4.你知道什么是黏土吗?黏土在生活中不容易直接找到,这是我加工得到的,我是怎么做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视频。(播放制作黏土的视频)
三、比较沙子与黏土的不同
1.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一份沙子和黏土,下面我们来研究它们,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可以怎么研究?
3.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这样的村料.汇报实验洁果。
五、总结新课
板书设计
3.沙子与黏土
沙子黏土
颗粒大颗粒小
不沾手沾手
粗糙细腻
教学反思
2.你们的方法都很好,老师这里有三个更具体的方法:(1)看一看,看的时候可以借助放大镜。(2)按一按,注息按的时候只要将手指轻轻的触碰沙子和黏土,然后看看你手指上有什么就可以了。(3)捻一捻,像老师这样拇拍和食指捏一点沙子或黏土,来回的移动。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课《沙与黏土》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课《沙与黏土》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沙与黏土的基本特征和区别。
2. 观察和描述沙与黏土的外观和质地。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4. 培养学生对自然材料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沙与黏土的基本特征和区别。
2. 沙与黏土的观察和描述。
三、教学重点1. 研究沙与黏土的基本特征和区别。
2. 观察和描述沙与黏土的外观和质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和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到的有关土壤的知识,引发学生对沙与黏土的好奇心。
2. 呈现:给学生展示一些沙和黏土的实物,让他们用手触摸,描述观察到的感觉,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沙和黏土的不同特征。
3. 实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将沙和黏土放入不同中,观察两者的质地、颜色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4. 结论: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明确沙和黏土的区别和特点,并进行讨论。
5. 拓展:教师通过讲解沙和黏土的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对自然材料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6. 练:教师布置一些练题,巩固学生对沙与黏土的理解和记忆。
7.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总结学到的知识。
五、教学资源1. 图片展示。
2. 沙和黏土实物。
3. 不同。
4. 练题。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沙与黏土的描述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学生对沙与黏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对沙与黏土的兴趣和保护意识的表现。
七、教后反思经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沙与黏土的基本特征有了初步了解,能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外观和质地。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的参与度高,表现出对自然材料的浓厚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沙与黏土的特性。
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3课《沙子与黏土》教案
3.沙子与黏土【课标对应】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
[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对问题作出简单猜想。
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指导下,有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同时会产生废弃物,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低年段要求。
1.1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
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厚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教材分析】《沙子与黏土》是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1单元《石头与泥土》的第三课时。
沙子、黏土与石头一样,都属于岩石,都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
本课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这两种重要的物质,观察与描述它们的外部特征。
本课并不要求一年级学生建立沙子和黏土的概念,而是让学生识别并指出“这就是沙子”、“这就是黏土”。
本课遵循学生同时认识两种事物的一般过程展开,即识别——比较——了解用途,以观察和描述为核心,联系生活,展开四个主要活动:(1)交流哪里有沙子与黏土,意识到沙子与黏土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2)观察沙子与黏土,从多个方面描述沙子与黏土的特征;(3)让学生小组合作观察沙子与黏土的区别,进一步认识沙子与黏土的特征;(4)举例说出沙子与黏土有哪些用途。
沙子是学生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大部分学生都有玩过沙子的经历。
所以应该基于一年级学生已有的日常概念,创建有趣的情景,通过有意识地观察,动手等方法丰富对沙子与黏土的感性认识。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3《沙子与黏土》优秀教案
3.沙子与黏土【教学目标】1.能够描述出沙子和黏土的不同点、沙子和黏土渗水现象的不同,并试着作出解释。
2.知道做类似的对比试验要保证公平性。
3.了解渗水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4.从实验过程中,体会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能够描述出沙子和黏土的不同点。
【教学难点】做沙子和黏土渗水的实验并试着解释所看到的现象。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沙子、黏土、过滤杯、培养皿、放大镜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通过看一看、按一按、捻一捻的方法观察了沙子与黏土,知道了沙子与黏土的不同点。
谁来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啊?看谁说得多?2.生:沙子:颗粒大、粗糙、不沾手。
黏土:颗粒小、细腻、沾手。
3.师:(粘贴沙子和黏土的特点)其实沙子和黏土还有很多不同,只是不太容易发现,需要想一些办法才行。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沙子和黏土,找一找它们之间不太容易发现的不同点。
(粘贴板书《沙子与黏土》)[设计意图:通过回忆旧知的形式导入新课,便于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掌握整体性知识。
]二、新课讲授:比较沙子和黏土的渗水性1.师:现在老师请一名同学上来和我一起完成一个小活动。
谁想来?师:同学们看一下,这是一个小过滤杯,前面的同学帮老师看一下过滤杯底部是什么样的?(有孔)里面放了一些沙子。
请你把双手放在过滤杯下面,不要移动哦!生:双手放在装有沙子的过滤杯下面。
师:往过滤杯里倒水。
2.师:现在看你手上有什么感觉?生:手上有水3.师:咦,老师现在有疑问了。
我刚刚明明是往沙子里面倒水,为什么他手上会有水呢?谁来给老师解释一下?生:水从沙子里渗下去了4.师:嗯,像这种水能够透过某种物质渗下去的性质叫做渗水性。
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索沙子与黏土渗水性到底有什么样的不同,好不好。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对于“渗水性”这一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通过一个小活动得形式,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什么是渗水性。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沙子与黏土2苏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沙子和黏土的基本特性。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1.沙子和黏土的特性。
2.实验操作及观察。
教学难点:1.实验过程中,学生对沙子和黏土特性的观察与分析。
2.学生合作、交流、分享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沙子和黏土样品。
2.实验器材:水、筛子、容器、勺子等。
3.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沙子和黏土样品,提问:你们知道这两种物质有什么不同吗?二、新课1.沙子的特性(1)教师展示沙子样品,提问:沙子有什么特点?(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用筛子筛沙子,观察沙子的流动性和粘附性。
2.黏土的特性(1)教师展示黏土样品,提问:黏土有什么特点?(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用手揉捏黏土,观察黏土的粘稠度和粘附性。
3.比较沙子和黏土的特性(1)教师提问:沙子和黏土有哪些不同?三、实验探究1.实验一:沙子和黏土的吸水性(1)教师分发实验器材,讲解实验步骤。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沙子和黏土的吸水性。
2.实验二:沙子和黏土的塑性(1)教师分发实验器材,讲解实验步骤。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沙子和黏土的塑性。
1.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沙子和黏土有什么新的认识?五、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的学习,思考沙子和黏土在生活中的应用,下节课分享。
2.完成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等方法,让学生了解了沙子和黏土的基本特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合作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对沙子和黏土的特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实验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沙子和黏土的特性(1)教师展示沙子样品,与学生对话:“同学们,你们觉得沙子摸起来的感觉怎么样?”“对了,它是粗糙的,而且如果我们把沙子放在手上,它会从指缝中滑落,这说明沙子是松散的。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沙子与黏土》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沙子与黏土》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沙子和黏土的性质和特点;2.能够通过比较沙子和黏土的不同,理解它们各自的用途;3.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1.沙子和黏土的比较;2.不同材料的不同用途。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沙子和黏土的区分;2.通过实验、比较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沙子和黏土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1.比较法;2.实验法;3.观察法。
五、教学过程1. 热身通过幼儿游戏让学生放松,准备好课程内容的开始。
2. 引入老师请学生将手掌上的沙子和黏土分别舒展开来,让学生感受其中的不同之处,引出此课程的话题:“沙子和黏土”。
3. 实验环节老师为学生提供沙子和黏土进行实验观察。
学生会通过观察、摸、压、拉来感受和辨别沙子和黏土的不同特点,老师可在旁边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和理解。
实验结束后,老师可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实验结果。
4. 活动老师为学生分组,要求每组选出两个代表,在黑板前进行比赛活动。
比赛内容是,两名代表在听到老师数到五的时候,在黑板前用沙子和黏土分别制作模型。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切身感受沙子与黏土不同,并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
5. 讲解老师通过刚才的实验和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沙子和黏土的区别,并讲解沙子和黏土的用途。
6. 作业请学生准备一个小盒子,其中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沙子和黏土,完成自己的小制作。
学生完成后请在作业簿上记录完成时间和完成情况,明天上课时向老师展示自己的制作。
六、板书设计沙子与黏土沙子•质地松散•含水量低•用途:建筑、过滤、玩具等黏土•质地致密•含水量高•用途:陶艺、陶土、胶黏等七、教学反思此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活动和实验中较好地理解了沙子和黏土的特点和用途。
但在活动中有的学生表现得不够积极,与其他同学配合不太紧密,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在讲解过程中可以加入更多的图像动画、课件等素材,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沙子和黏土的特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 第3课《沙子和黏土》教学设计
《沙子和黏土》教学设计一、文本分析沙子、黏土与石头一样,都属于岩石,都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
本课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这两种重要的物质,观察与描述它们的外部特征。
教材编写上,延续《石头》一课的思路,按照总体一个别-总体的逻辑结构来设计学习活动,依次是:在生活中找到沙子和黏土(总体),观察并描述沙子和黏土(个别)的特征,再讨论沙子和黏土(总体)的用途。
第一个活动,采集一些沙子和黏土。
沙子比较好得到,黏土可以用筛选的方法得到,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学会识别沙子和黏土。
第二个活动,通过观察干沙子和干黏土,比较二者有什么不同,知道可以从颗粒大小、细腻还是粗糙、沾不沾手等方面来描述和区别干沙子和干黏土的特点。
第三个活动,做沙子和黏土渗水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从沙子和黏土颗粒大小的角度,描述并解释看到的现象。
第四个活动,通过读图,讨论沙子和黏土的用途,知道它们是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玩沙子和玩黏土的游戏和活动特别感兴趣,能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和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学生对沙子的认识比较局限,认为沙子只是像沙滩和沙漠里的那样,颗颗均匀。
但其实有些沙子,如建筑用的沙子和烧制玻璃的沙子,都是存在颗粒大小不均的情况。
还有学生会将游乐场的人造砂砾和自然形成的沙子认为成同一种。
学生对于黏土的认识会与他们手工用的粘土混为一谈,但其实属于不同材料。
总体来说,涉及到玩的活动,学生都具备基础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目标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指出什么是沙子,什么是黏土。
2、学生通过观察并学会描述并区别干沙子和干黏土的特征。
3、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能够描述沙子和黏土渗水现象的不同,并试着作出解释。
4、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能够举例说出沙子和黏土的用途。
四、重点难点(一)重点及突破策略教学重点:能够描述并比较沙子和黏土的特征。
突破策略:教师准备沙子和黏土,让学运用多种感官来观察并通过句式表达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表达。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课《砂土与黏土》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课《砂土与黏
土》教案
教学目标
- 了解砂土和黏土的特点和用途。
- 掌握砂土和黏土的区别和相同点。
- 提高学生分类归纳的能力。
教学准备
- 课本: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
- 教具:砂土和黏土样本、图示、白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 利用课堂前的预环节,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
2. 呈现(10分钟)
- 利用图片和实物样本,向学生展示砂土和黏土的特点和用途。
- 引导学生用五官感受砂土和黏土的触感、颜色和形状。
3. 比较(15分钟)
- 让学生两两合作,观察并比较砂土和黏土的相同点和区别。
- 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它们的颜色一样吗?它们的触感一样吗?
4. 归纳总结(10分钟)
- 带领学生一起总结归纳砂土和黏土的特点和区别,并记录在白板上。
- 引导学生发现砂土适合做什么,黏土适合做什么,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5. 拓展延伸(10分钟)
- 让学生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砂土和黏土,并写下自己的发现和感想。
6. 总结反思(5分钟)
-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进行简单的回答问题。
-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和意见,以促进思维发展。
教学评价
-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 课堂作业:布置作业使学生能够回顾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扩展
-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身边更多的土壤,并探索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苏教版(2024秋)一年级科学下册3.沙子与黏土教案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沙子与黏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沙子与黏土是什么吗?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沙子与黏土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它们的特点。
简短介绍沙子与黏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沙子与黏土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板书设计
九、板书设计
①沙子与黏土的定义
-沙子:细小的石英颗粒,没有粘性
-黏土:细小的颗粒状物质,具有粘性
②沙子与黏土的性质和特点
-沙子:颜色为淡黄色或白色,颗粒较粗,没有粘性,容易散开
-黏土:颜色为棕色或灰色,颗粒较细,具有粘性,可以被塑形
③沙子与黏土的应用
-沙子:用于建筑材料(混凝土和砂浆)和沙地环境
-黏土:用于制作砖块、陶瓷和花瓶等
```
在设计板书时,我注重将沙子与黏土的定义、性质和特点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条理清晰地展示,同时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我也在板书中添加了一些趣味性的元素,如颜色和图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课堂
1.课堂评价
-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沙子与黏土的定义、性质和特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苏教版(2024秋)一年级科学下册3.沙子与黏土教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一年级科学下册3.沙子与黏土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一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4年10月15日
4.教学时数: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等方法,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究沙子与黏土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一年级科学下册第1单元石头与泥土3沙子与黏土教案苏教版
⼀年级科学下册第1单元⽯头与泥⼟3沙⼦与黏⼟教案苏教版第3课沙⼦与黏⼟⼀、教学内容沙⼦、黏⼟与⽯头⼀样,都属于岩⽯,都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
本课引导学⽣将⽬光投向这两种重要的物质,观察与描述它们的外部特征。
教材编写上,延续《⽯头》⼀课的思路,按照总体——个别—总体的逻辑结构来设计学习活动,依次是:在⽣活中找到沙⼦和黏⼠(总体),观察并描述沙⼦和黏⼟(个别)的特征,再讨论沙⼦和黏⼟(总体)的⽤途。
第⼀个活动,采集⼀些沙⼦和黏⼟。
沙⼦⽐较好得到,黏⼟可以⽤筛选的⽅法得到在这个活动中学⽣学会识别沙⼦和黏⼟。
第⼆个活动,通过观察⼲沙⼦和⼲黏⼟,⽐较⼆者有什么不同,知道可以从颗粒⼤⼩、细腻还是粗糙、沾不沾⼿等⽅⾯来描述和区别⼲沙⼦和⼲黏⼟的特点。
第三个活动,做沙⼦和黏⼟渗⽔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从沙⼦和黏⼟颗粒⼤⼩的⾓度,描述并解释看到的现象。
第四个活动,通过读图,讨论沙⼦和黏⼟的⽤途,知道它们是⼈们⽣产和⽣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教学⽬标●能够指出什么是沙⼦,什么是黏⼟。
●学会描述并区别⼲沙⼦和⼲黏⼟的特征。
●能够描述沙⼦和黏⼟渗⽔现象的不同,并试着作出解释。
●能够举例说出沙⼦和黏⼟的⽤途。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描述并⽐较沙⼦和黏⼟的特征。
难点:做沙⼦和黏⼟渗⽔的实验并试着解释所看到的现象。
四、教学准备学⽣分组材料(1)⼲沙⼦和⼲黏⼟若⼲。
(2)⽤于筛取黏⼟的器材:⼴⼝瓶、铝箔、⽪筋、针和培养⽫(3)⽤于做渗⽔实验的器材:过滤杯、烧杯、⽔。
五、教学活动●为学⽣提供数量相当的⼲沙⼦和⼲黏⼟各⼀份,提问:⼲沙⼦和⼲黏⼟有什么不同?提⽰学⽣要通过观察发现不同看⼀看、按⼀按、捻⼀捻的⽅法要适当指导。
●在⿊板上出⽰⼀些⽤于描述⼲沙⼦和⼲黏⼟特点的词语,提⽰学⽣在描述⼲沙⼦和⼲黏⼟不同点的时候可以⽤这些词语,当然也可以⽤⾃⼰想到的别的词语。
注意事项:●教材中提供的“词汇卡”可供学⽣在描述沙⼦和黏⼟时选⽤,但不能仅限于此,对学⽣造成束缚。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课《沙砾与粘土》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课《沙砾与粘土》教案目标- 了解沙砾和粘土的特征和用途- 探索沙砾和粘土的性质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教学准备- PowerPoint幻灯片或绘图板- 一袋沙砾和一块粘土- 实验器材:、水和筛子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 使用幻灯片或绘图板展示一些包含沙砾和粘土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这些材料的兴趣。
- 引发思考:你们在生活中见过沙砾和粘土吗?它们有什么特征?可以用来做什么?2. 实验观察(10分钟)- 分发沙砾和粘土,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它们的外观、质地和颜色。
- 让学生合作进行实验:将沙砾和粘土放入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水,观察它们的变化。
-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沙砾和粘土和水有什么样的互动?为什么?3. 性质比较(10分钟)-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沙砾和粘土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比较它们的性质。
- 学生使用筛子将沙砾和粘土分别过筛,并记录观察结果。
- 引导学生总结:沙砾和粘土的性质有什么区别?这些性质对它们的用途有什么影响?4. 活动拓展(10分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沙砾和粘土做一些简单的手工艺品,展示它们的创造力。
- 引导学生分享:你们制作的手工艺品用到了什么特性和性质?你们觉得沙砾和粘土哪一个更适合制作什么样的手工艺品?5. 总结(5分钟)- 总结沙砾和粘土的特征和用途。
-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能想到哪些用到了沙砾和粘土的例子?评估- 学生的实验记录和观察数据- 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参考资料-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沙砾与粘土》课本。
沙子与黏土-苏教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沙子与黏土-苏教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沙子和黏土的特点和区别。
2.探究沙子和黏土能否互相转换。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沙子、黏土、石头、水杯、勺子、容器等。
2.教具:PPT、挂图、小黑板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引入问题:小朋友们,你们每天都会玩沙子和黏土吗?你们知道它们的区别和特点吗?2. 观察实验1.实验一:将沙子和黏土放在两个容器中,观察它们的外观和手感。
2.实验二:将沙子和黏土放在水杯中,加入适量的水,观察它们的变化。
3.实验三:在沙子上和黏土上分别放置一个石头,观察它们的变化。
3. 实验结果分析1.实验一的结果:沙子呈现出细小的颗粒状,黏土则呈现出一块块的粘稠感。
2.实验二的结果:沙子在加水后变湿,但仍有一定流动性,黏土在加水后呈现出更加粘稠的状态。
3.实验三的结果:沙子无法吸附石头,石头会自然滑落,而黏土则能够紧紧地吸附在石头上。
4. 拓展探究1.沙子和黏土能够互相转换吗?2.给出探究方案,利用实验验证上述问题。
5. 总结环节1.小结实验结果,总结沙子和黏土的特点和区别。
2.引导学生反思:在生活中,沙子和黏土有哪些应用呢?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主要围绕沙子和黏土的特点和区别进行实验探究,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轻松愉快地学习科学知识。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兴奋、积极参与,并且成功完成了实验探究和探究拓展两个环节,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在教学设计上,应当更加注重实践学习,鼓励学生参与实验探究和在线探究,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课《沙土与黏土》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课《沙土与黏
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沙土和黏土,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 掌握收集和观察沙土和黏土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准备
1. 教材《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课《沙土与黏土》。
2. 展示板、黑板、可见显微镜等教学工具。
3. 沙土和黏土的样本。
4. 实验器材和实验指导书籍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沙土和黏土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这两种土壤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它们的了解和观察。
2. 研究(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沙土和黏土的特点和用途,并进行简单的比较。
通过给学生展示沙土和黏土的样本,让学生观察、摸索、感受它们
的质地和特点。
3. 观察实验(2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沙土和黏土的颗粒大小和黏性。
学生可以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并在观察过程中记录自己的发现和
感受。
4. 总结(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沙土和黏土的特点,并
与学生一起思考它们的用途和重要性。
四、课堂作业
请学生回家观察自己家中的花园或周围的环境,收集一些沙土
和黏土的样本,并在下节课中带来分享观察结果。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沙土和黏土的
特点。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增强了他们的实践动手
能力和观察能力。
下节课可以进一步扩展学生对土壤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土壤的重要性和保护土壤的方法。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沙子与黏土》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沙子与黏土》教案课程背景本课程是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的第一单元第三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沙子和黏土的基本特性,并且通过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沙子和黏土的本质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2.学生能够掌握利用简单工具进行实验的方法,同时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理解沙子和黏土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形成对自然的观察和理解。
4.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思维拓展,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沙子•黏土•容器•水•尺子•手册教学步骤第一步:引言老师可借助教材中的图片或是实物,让学生先对沙子和黏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沙子和黏土的区别,并通过宜黄快手抖音福利短视频等曝光使用材料,让学生感受幸福与快乐。
第二步:实验过程1.在课堂上,老师将沙子和黏土分别放在两个容器里,并分别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颜色、形状、质地等基本特性。
2.然后,老师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让他们在实验中进行探究,并将所得结果进行记录:–比较沙子和黏土的差异,它们各有什么特性?–分别在两个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观察沙子和黏土的变化。
–分别用手将沙子和黏土揉成“汉堡饼”,观察两者的变化。
–在将揉成“汉堡饼”的沙子和黏土放在室外,观察它们的变化。
3.学生在实验过中,需要记录自己的思路、实验结果和问题。
第三步:实验结果分享和总结1.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分享,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梳理思路,总结实验结果并将学生思路和结论制作成PPT呈现。
2.学生提出了一些有意思的问题,老师进行自由讨论,收集学生的问题反馈,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结构。
第四步:课后作业老师布置学生在写作业的时候,1.重新整理学习过程中的笔记。
2.将实验问题、结果和思考总结在作业本上(需要使用Markdown文本格式)。
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可以结合老师给出的思路以及所收集的问题反馈进行深入思考及探索。
沙子与黏土-苏教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沙子与黏土-苏教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沙子和黏土的特点与区别;
2.掌握沙子和黏土的使用方法;
3.发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
1.沙子、黏土、模具等制作材料;
2.课件: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沙子和黏土的特点与区别,并引导学生描述它们的颜色、质地、形态等。
2. 实验环节
(1)实验步骤
让学生分组进行沙子和黏土的操作实验,探索它们的使用方法。
沙子实验:
步骤一:拿起一把沙子,把它放进盆子里。
步骤二:在盆子里面用手揉搓沙子,看会发生什么。
步骤三:用水给沙子喷雾,再搓揉看有什么变化。
黏土实验:
步骤一:拿起一块黏土,揉搓后把它用压模机压压看。
步骤二:尝试用黏土做一些模型出来。
(2)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让学生对沙子和黏土的使用方法进行总结,交流合作中的经验。
3. 拓展环节
通过观看课件、听取教师讲解,帮助学生了解沙子与黏土的更多应用场景,如建筑、制作模型等。
4. 作业环节
让学生回家后,尝试用沙子和黏土做一些简单的模型,并拍照或录像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
本次实验在探索沙子和黏土的使用方法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和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实验和总结,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最后,通过拓展环节,让学生了解到沙子和黏土的更多应用场景,扩展了学生的视野。
具体实施时,要注意安全,防止学生误将沙子和黏土送入口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沙子与黏土
【教学目标】
1. 能够指出什么是沙子,什么是黏土。
2. 学会描述并区别干沙子和干黏土的特征。
3. 能够描述沙子和黏土渗水现象的不同,并试着做出解释。
4. 能够举例说出沙子和黏土的用途。
【教学重点】
能够描述并比较沙子和黏土的特征。
【教学难点】
做沙子和黏土渗水的实验并试着解释所看到的现象。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每组干沙子和干黏土若干、放大镜、培养皿、用于筛取黏土的器材:广口瓶、铝箔、皮筋、针和培养皿。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课题
1.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两样物品,你们认识吗?
(出示沙子图片)这个是什么?它是沙子。
(出示黏土图片)这个是什么?它叫黏土。
2.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沙子与黏土。
(板书课题)
二、如何找到沙子与黏土
1. (出示沙子与黏土实物)你们看,老师这里有许多的沙子与黏土,知道我是从哪里找到它们的吗?
2. 沙子是我在沙坑发现的,生活中很多地方我们都能找到沙子,你还能说说在哪里见过沙子吗?
3. (课件:图片)介绍生活中哪里能找到沙子。
4. 你知道什么是黏土吗?黏土在生活中不容易直接找到,这是我加工得到的。
我是怎么做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播放制作黏土的PPT)
[设计意图:观察沙子与黏土,首先要教会学生识别这两种物质,这个活动就是让学生指出什么是沙子,什么是黏土。
相比沙子而言,黏土并不常见,因此本活动介绍了一种通过“筛”来获得黏土的简易方法,让学生知道黏土是极细的泥土颗粒。
]
三、比较沙子与黏土的不同
1. 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一份沙子和黏土。
下面我们来研究它们,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可以怎么研究?
2. 你们的方法都很好,老师这里有三个更具体的方法:(1)看一看,看的时候可以借助放大镜,会用吗?(2)按一按,注意按的时候只要将手指轻轻的触碰沙子和黏土,然后看看你手指上有什么就可以了。
(3)捻一捻,向老师这样拇指和食指捏一点沙子或黏土,来回的移动。
3. 老师这里还有一张记录单,能看懂吗?这里还为你们准备了6个词语,等会你们可以把词语贴在记录单上。
清楚了吗?开始吧!
4. 学生研究。
5. 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看一看、按一按、捻一捻等方法比较它们的不同,并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沙子和黏土的特征。
]
四、比较沙子与黏土的渗水性
1. 是不是只有这么多的不同?不是的,其实还有很多不同,不太容易发现,要想一些别的办法才行。
2. 比如,我这里有一些材料,一个透明纸杯,一个塑料盒,我在塑料盒的底戳了几个小洞,有一张圆形纸片,有沙子与黏土,有两杯水。
我把它们像这样组装起来,等会同时给两个杯子倒水,会出现什么现象?
3.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这样的材料,下面我们自己动手去试一试吧。
4. 学生动手操作。
5. 汇报实验结果。
6. 猜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7. (出示放大沙子与黏土的照片)观察一下被放大了很多倍以后的沙子与黏土,你有什么发现?
8. 小结:沙子之间的空隙比黏土之间的空隙要大,所以水往下漏的就快。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简单的对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这两种物质的渗水现象有什么不同。
这个活动并不需要上升到对两种物质渗水性、保水性等性
质的认识,而是基于此前对沙子和黏土外部特征的认识,描述现象并猜想为什么会这样。
]
五、沙子与黏土的用途
1.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猜猜它们是用什么做的。
(依次出示沙雕、罐子、泥娃娃、茶壶、沙画等图片)学生猜。
2. 你还知道沙子与黏土可以用来做什么?
3. 正是因为沙子与黏土有许多的不同,所以生活中我们会用它们做不同的事情。
课后你们可以继续找一找看看它们还可以用来做哪些事情。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介绍日常生活中沙子和黏土的典型用途,引导学生关注这两种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意识到它们不仅是地球上重要的物质,也是我们的生活所不可或缺的。
]
【板书设计】
3.沙子与黏土
沙子黏土
颗粒大颗粒小
不沾手沾手
粗糙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