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高职高专病理学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高专院校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高专院校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改革探讨口腔组织病理学是口腔医学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是基础医学与口腔医学临床专业的重要桥梁课程。
由于口腔组织病理学属于形态学学科,包含了大量显微镜下的微观形态,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学习难度大、难以理解掌握,缺乏学习兴趣。
但是本门课程又是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必考项目,也是大多数考生容易失分的一门学科。
针对这些情况,结合多年来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不断尝试和改进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标签: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一、改革背景1.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我校的口腔组织病理学是一门考查课,考试采取随堂考核,成绩不纳入年终奖学金的评定,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2.教学方法陈旧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老师灌输教材内容、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知识的掌握仅限于应付考试过关,这样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因此,这种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太过单调,师生交流少,教学效果差,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创新式人才,将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1]。
3.实验课程不足在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课时较多(46学时),实验教学课时较少(4学时),而口腔组织病理学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实验课能将理论课讲解的知识结构和病理变化更直观、更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真正理解书本中对组织结构及病理变化的文字描述和形态术语[2]。
由于我校口腔专业设置时间短,口腔教学标本较少,学生多,教学设施简陋,如口腔组织学、胚胎学部分没有标本,病理学部分标本也较少,导致实验课开展起来比较吃力,学生对书本上描述的病理变化不能理解,学生因此对所学内容失去兴趣。
高等口腔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临床操作技能的口腔医师,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知口腔疾病的一般临床表现和治疗操作,还应对疾病的本质有所了解,即所谓的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3]。
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探索-最新教育资料
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病理学试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探究病理检查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与病理学之间关系亲密。
但病理学试验教学却还停留在老旧的教学方式中,存在教学模式单一、课堂师生沟通有限、学生对于病理结合临床的理解片面等诸多问题。
试验教学水平与实习和就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还存在肯定差距,如何改革试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满意学生实习和就业需求是燃眉之急的问题。
同时,教学过程没有充分体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育目标,所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病理学教学应依据专业培育目标和教学内容,重视早期病变的分子和生化水平的变更,加强病理学与检验实践的联系,增加病理检验的内容,并在理论和试验教学方法、考试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1 病理学与医学检验的关系及其试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1 病理学与医学检验的关系病理学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可能从事病理检验工作。
该课程以解剖学、组织学、生物化学等学科学问为基础,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紧密相关,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是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也是临床检验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检验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病理学涉及了医学检验的免疫检验学、微生物检验学、血液检验学等主要学科,病理检查属于定性诊断。
可见,医学检验技术与病理学是相互交叉亲密相关密不行分的。
1.2 病理学试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视察标本、切片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和病理探讨等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病理学试验教学的主要内容。
学生通过显微镜视察病理切片并绘制镜下所见图像能够视察到炎性细胞和肿瘤细胞的特点及其与正常细胞的区分,借此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实力,为今后从事病理检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病理探讨能使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复习和巩固理论学问,训练并不断提高学生的推断、分析、综合和鉴别实力。
应增加并强化学生检查手段、方法、内容以及试验室检验结果分析等相关的试验室检查内容和素材。
在病理探讨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疾病和问题为中心,通过详细实例来训练学生运用理论学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力,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病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病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关键词: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0引言病理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它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同时还是临床检验的重要内容,它连接着医学的各个学科。
一直以来,高职高专病理实验教学并没有体现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特色,它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验考核只是与临床医学专业的传统方法相似而已,为了适应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任职岗位的需求,我们要积极改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病理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1调整病理实验教学内容1.1适当整合病理学传统实验根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特点及培养目标,病理学教材中涉及到十几个章节的实验,它的传统实验教学中内容很多,我们要对其进行整合、序化。
例如在病理学各论中将部分章节融合,为了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我们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常见疾病的病变情况。
而在组织细胞损伤与修复、炎症、肿瘤实验方面,我们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各类细胞及病变特点,掌握基本病变的形态表现,使他们的实际学习能力得到切实的加强。
1.2增加病理检验技术实验在病理学实验中适当安排病理检验技术内容,重点学习病理标本的处理方法、常规病理石蜡切片制作技术,对冷冻切片、免疫组化等技术及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加以介绍,让学生熟悉病理学常用仪器设备及其操作方法,了解病理检验工作程序、要求及其它常用的制片及染色技术,拓宽学生就业途径,使一部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能从事病理检验的技术工作[1]。
1.3学习脱落细胞学检查知识脱落细胞学也称细胞病理学、诊断细胞学,包括脱落细胞和细针吸取细胞二大方面检查,其对肿瘤的诊断具有初筛、确诊及普查的意义,临床应用范围广,深受欢迎[2]。
脱落细胞学检验是一门形态学科,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学生在学习中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基本技术操作和涂片标本的观察。
在实验教学中先以示教形式让学生对脱落细胞的形态有一基本认识,继而让学生详细阅读脱落细胞玻片,为将来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
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改革探究
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改革探究病理学是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基础学科。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病理学的诊断和治疗作用也愈发显著。
然而,在国内的医学高职院校中,病理学课程常常面临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素质等方面的问题,使得该学科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无法充分体现。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病理学课程改革探究,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技能,还能更好地适应医学领域的发展需求。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现有的病理学课程内容较为单一,主要是关于疾病的分类、病理生理学和组织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医学人员还需要学习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
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该更加注重实战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实用、更完整的病理学知识。
其次,随着医学的进步和疾病的不断变异,病理学的研究内容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
因此,在教学内容的更新上,需要引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病理学的前沿知识和实践应用。
传统的病理学课程教学方式大多是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性的教学环节。
然而,病理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需要通过实例分析、病理切片观察和病理学报告撰写等方式进行教学。
因此,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可以采用以下方式:1.实践中运用病理学知识。
将实践与知识相结合,在实习中让学生了解疾病的基本检测方法和诊断流程等,提高其应用能力。
2.强调案例分析。
通过病理切片分析和病例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搭建虚拟实验室。
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学习病理切片、图像诊断等相关技能,提高教学效果和实用性。
三、教师素质的改革教师素质对于课程改革的成功至关重要。
目前,在医学高职院校中,病理学教师在知识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应用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提高教师素质方面,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 教师自身的学习和提高。
加强教师能力培训,让教师保持自我更新,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新型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改革探究
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改革探究病理学作为医学领域重要的一部分,是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规律的学科,对于培养医学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疾病诊断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医学高职院校对病理学课程的改革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究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和趋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和问题目前,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改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设备和资源不足等。
课程设置不合理表现在一些学校的病理学课程设置在医学学科的前期,而且是以理论课为主,实践环节较少。
内容陈旧主要是指课程内容滞后,无法满足医学生对最新病理学知识的需求。
教学方法单一主要表现在只注重传授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操作和临床应用。
设备和资源不足则导致学生在学习病理学课程时无法观摩现代化的病理实验和操作,限制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了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职业发展。
加强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为了解决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改革的问题,当前的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践操作强化新兴的教学理念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改革将更加注重实践操作的环节。
通过加强实验室教学、开设病理学实训课程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课程内容更新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变革要求病理学课程的内容也要与时俱进。
医学高职院校将加强对病理学课程内容的更新,引入最新的病理学研究成果,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知识。
3. 教学方法多样化传统的病理学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医学高职院校将探索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如引入案例教学、问题驱动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资源整合共享为解决设备和资源不足的问题,医学高职院校将加强与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等资源的整合共享,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结合实际探索病理学教学改革
结合实际探索病理学教学改革教学改革是一场艰苦的、势在必行的革命,必须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以适应教学的发展。
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笔者作了教学模式、教材建设、考核办法等几方面改革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经验,可供参考与借鉴。
标签:病理学;医学生;教学改革病理学是医学教育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是医学生的必修课。
近几年来,为适合新时代的改革步伐,全国医学院校都因教材快速更新,课时不断缩减等,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
而与其他院校相比较,我校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教师队伍又比较年轻化,所以我们迫切需要不断探索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现就这方面总结我们的教改收获,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1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德宏职业学院是在原德宏州卫生学校基础上升格的一所公办综合性高职院校,开设有医药卫生、工程、水利水电、旅游服务、珠宝玉石等门类专业,其中医学有7个专业。
高中起点三年制专科《病理学》仍采用国内绝大多数医学高职院校的设置,第二学期开设,主要采用教材、多媒体和标本模型进行教学,因受到中专时代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制约了学生独立自学和动手能力的发挥,与我国教育改革、现代医学科学和国际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及培养创新型人才不相适应。
为提高教学效果,近几年来,探讨“主导与主体”、“个体与团队”的教学模式。
通过探索实施这一教学模式,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2以赛促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病理解剖学是形态科学,形态学的学习必须加强直观性,要求学生善于利用病理标本、病理切片、模型、挂图、动物实验、病案讨论、多媒体等进行学习,才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我校在开齐开足实践课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技能竞赛,即按照正常教学进度计划,上完病理解剖学部分后,对同时开设该门课程的班级全部学生参与进行实践技能竞赛,内容有观察病理标本、病理切片、模型、病案讨论等,向学校申请拿出一定经费给予奖励,同时将竞赛成绩纳入学科总成绩(一般占20分)。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内容改革初探
据疾病 的发 生 、 发展制 定相应 的临床 护理措施 , 是本 课程 的关
键 所在 。为此 , 我们尝试在病理学教学 中结 合临床护理专业 特
3 突出专业特点 , 重组教学 内容
3 . 1 调 整 病 理 学教 学 内 容
在思 想上强化病理学 与护理 实践相结合 的意识 , 把病 理学 教学定位在 为专业课 教学服务 , 为学生将来从事临床 护理工作 提供分析 、 解决 问题 的方法上 。首先 , 学 习病理学知识能更好地 认识和理解 患者 的临床表现 , 护理过程 中发现患者 的生命体征
以及疾病 的阳性症状与体征发生改 变时 , 可 以用病理 学知识 去 理解 、 认识 病情 变化的本 质和演变 规律[ 3 1 。例如对患者痰液 的观 察 :泡 沫状 痰——提 示 肺泡 腔 内有水 肿 液 ,粉 红 色 泡沫 状 痰——提示 肺水肿液 内有少量红细 胞 , 白色泡沫状痰——提 示 支气 管腺体增生 、 肥大 、 黏 液化 。其次 , 学 习病理学知识能 了解
一
8 O一
V0 l - 3 3 2 01 5 No . 1 3
五年制高职护理新 生生命态度 的调研 与思考
胡 必梅
( 连 云港 中 医药 高 等 职 业 技 术 学 校 , 江苏 连云港 2 2 2 0 0 0 )
医学模 式的转变 , 要求护理专业学生具 有基础理论 知识适
度、 技术应用 能力强 、 知 识面 宽 、 素 质高等特 点 , 教学 中应 以应
到临 床上应避 免反复在 同一部 位穿刺 ,以免造 成血管 内皮损
注: 本文 系河北 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 科学研究项 目( S Z 2 0 1 1 3 6 6 )
卫生职业技术院校病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卫生职业技术院校病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关于卫生职业技术院校病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的特点是“职业性、实用性和服务性”。
高职教育对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章从合理设计病理学课程内容,强化病理学与专业课程的对接,制订授课计划要求,应用“导学”技巧,适应课程特点的有效教学法的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开展,加强实践教学等几个方面,阐述职业技术院校中的病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体会。
卫生职业技术院校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为适应医疗体制的改革、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从1996年开始招收高职专业学生,xx年升格为高等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性、实用性和服务性”是职业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要体现职业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就必须改革医学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课程和教学的改革是推行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
几年来,我们不断进行课程和教学改革。
课改前我们首先在师生中进行了相关的调研,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不够合理,课程内容基本上是普通本科课程的压缩,课程思想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课程呈现方式呆板,课程内容不能联系专业实际,课程内容缺乏迁移性等。
因此,我们在办学实践中不断对课程和教学方法作修改,力求针对不同专业岗位的职业能力特点,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的、科学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指标体系。
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依据是专业岗位能力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
根据毕业生将来岗位职业能力特点和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系统编写了各专业岗位能力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并在教学实践中修改完善。
本着理论知识以“必需、实用”为度,教学内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的原则,我们对医学基础课程进行了精减,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
我们把培养“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作为办学宗旨和目标,在改革和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初探
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初探摘要:对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进行教学改革的目标、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机能实验室的整合和课程评价以及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阐述,初步总结教改的成效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改革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学好病理学可为执业医师考试、职称晋升和继续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根据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校教学资源情况,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病理学教学改革。
使用的《病理学》校本教材,内容选取全面、顺序安排合理、文字简明生动、概念清楚准确、重点难点突出,2011年荣获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使用高职高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六版)和全国高等学校《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第七版)等参考资料。
现将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作如下探讨。
1 教学改革基本思路1.1 教学改革目标(1)知识目标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病变,熟悉常见疾病的临床病理联系。
(2)能力目标:培养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提高综合分析及运用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态度,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1.2 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中课程设计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从三个环节设计教学活动:课前要求学生要预习;课堂上教师的讲解要突出重点和难点,注意前后知识的连贯性和相关学科知识的灵活运用;课后要布置习题和作业。
在教学中加强与临床知识的衔接、介绍前沿知识和最新进展,以基本病变、临床病理联系为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要以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为依据、以高职高专就业为导向、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实践技能培养为重点。
在课程内容选取上,重组教学内容,结合培养服务于基层的实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内容上加强教学用的充分结合,合理精简教学内容。
把病理解剖学与病理生理学有机地融合,将教学内容重组,淡化学科观念,突出专业特色。
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体会
对照研究,即电压分别为90V 、120V 和150V ,时间分别为40min 、50min 和60min 。
最终选择的电泳最佳实验条件为电压120V 或150V ,时间50min ,夏季可以是40min 。
这样,样品就可得到最佳分离,即图谱位置基本在薄膜中段,各组分分离清晰,结果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好(见图1A)。
2.4应用液体石蜡透明薄膜由于电泳结果无需长期保存或扫描做进一步研究,因此我们在学生实验中推广应用液体石蜡做电泳的透明液,其薄膜透明度虽然不及冰乙酸和无水乙醇混合液,但区带仍很清晰,而且薄膜硬度保持好,不会变薄、变软,可以直接取出、干燥并保存(见图1B ),操作方法简单、方便、快捷。
由于液体石蜡透明液不会软化薄膜,因此在干燥处理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薄膜平展,透明之后保存薄膜时也不能折,因其脆性大,容易碎裂。
另外,必须使其完全干燥后再透明,这样才能使透明均匀,薄膜保持时间也较长,否则,放置一段时间后,薄膜容易出现白斑。
参考文献:[1]王友基,王钦利.血清蛋白电泳测定的标准化问题初探[J].江西医学检验,2002,20(6):399-400.[2]韩昌洪.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薛莉珠.生物化学实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4]北京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教研室.生物化学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5]蔡杰,刘芸.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分离测定鸡血清蛋白质[J].贵州大学学报,2006(1):94-95.蒉图1兔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图谱A.150V 、50min 电泳图谱B.液体石蜡透明薄膜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实验与实习卫生职业教育《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毕业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和思考[权威资料]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和思考摘要: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桥梁学科,在高职高专的三年制医学生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病理课教学模式难以适应课时减少的现状,为此我们将教学内容调整作为此次病理学教学改革的重点,通过改革优化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内容,促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转变,总结成果发现不足,使我校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三年护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我校护理专业三年专科的学习中,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安排在大一下学期进行,在近两年我校教学改革中,从考试课调整为考查课,课时安排从80学时减少为48学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圆满高效的完成教学大纲的课时安排,又能促进护理专业课的学习,是我们教研室的长期研究内容。
1目的通过调查分析,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研究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内容调整,对专业课教学和护理技能的熟练掌握的影响。
2方法2.1调查分析对护理专业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的关系以及临床应用等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我校护理专业13级在校生、进入临床实习的12级学生和护理专业课教师。
采用无记名方式。
共发放问卷186份,回收有效问卷171份,有效回收率为91.94%.与此同时我们与部分护理专业课教师和附属医院护理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
问卷和座谈内容涉及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知识与专业课程学习及临床应用的关联程度、与职业资格考试的关系等。
2.2教学内容调整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对病理学与病理生理想的教学内容适当调整。
病理解剖学中总论的四章(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炎症、肿瘤)是医学学习的基础,是指导学习各个疾病的关键,对护理专业课的学习不可或缺;而各论中常见疾病的病理解剖内容如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系统疾病等可少讲或不讲,这部分内容可与护理后期专业课结合,通过外科护理、儿科护理、内科护理等课程进行学习,部分内容也可鼓励学生在临床实习中自学。
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改革探究
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改革探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高职院校的病理学课程改革已成为一项亟待推进的任务。
本文将探究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目标及具体改革措施。
首先,为什么需要对病理学课程进行改革呢?病理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它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然而,传统的病理学课程仅仅注重学生对疾病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对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
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医疗的要求。
在现代医疗实践中,临床医生需要具备较高的诊疗水平和实践经验,而病理学本身就是一个可以进行实践操作的学科。
因此,改革传统的病理学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针对病理学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病理学课程改革应该有以下几个目标:1. 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将实践操作置于教学和学习的核心位置,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其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更好的基础。
2. 强化学生对疾病的认识。
学生应该通过实践操作,了解更多疾病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从而提高对疾病的诊断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实践操作培训,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为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最后,探讨一下如何实现病理学课程改革。
病理学课程改革应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引入实践操作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需要增加实践环节,注重学生手把手的实践操作,同时可以通过模拟实验、实际实验和实践教学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教学内容要紧跟现代医学。
病理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每天都有新的发现。
因此,病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也需要及时更新,紧跟现代医学的发展。
3. 强化综合能力培养。
病理学课程不仅仅是教学疾病的理论知识,还应该注重培养综合能力,如独立思考、沟通交流、协作能力等。
总之,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改革是当务之急,未来的病理学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结合实际工作进行教学,推动病理学课程改革,为我国医学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改革探究
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改革探究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医学人才需求的增加,医学高职院校的病理学课程改革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将探究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包括:病理学的意义、现有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病理学是医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
它主要研究疾病的形态学和功能学变化,对于医学生了解疾病的本质、及时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病理学课程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乏味,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难以掌握实际应用的技能和方法。
现有病理学课程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单一,缺少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目前的病理学课程大多是传统的课堂讲授,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很难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患者相结合,缺乏对临床实践的理解。
二是课程教材深度不够,内容更新慢。
由于病理学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学科,课本上的知识常常不能及时更新,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不能与现实临床相结合。
三是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先进的教学技术支持。
现有的病理学教学方式主要以讲授和实验为主,缺少多媒体辅助和互动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需要进行深入的改革。
教学内容应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与临床实习的衔接。
可以采取临床病例分析的方式,将学生带入诊断的实际环境中,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教材应及时更新,引入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可以借助互联网和科学数据库的支持,及时获取最新的病理学知识,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实践指导。
教学方法也需要改进,引入多媒体教学、模拟实验和问题导向学习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
通过改革,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提高他们的临床思维和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医学领域的发展需求,为社会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改革探究
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改革探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医学高职院校在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病理学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医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病理学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需要进行改革与探究。
本文将就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改革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病理学是医学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发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和规律。
学习病理学,对于医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系统学习病理学知识,医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疾病的本质和危害,为将来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传统的病理学课程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这些问题需要通过课程改革进行解决。
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改革需要更新教学内容。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病理学的研究内容也在不断更新。
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其与时俱进。
通过引入最新的病理学研究成果和诊断治疗技术,有效地提高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病理学核心知识和技能。
病理学课程改革需要注重实践教学。
病理学是一门较为抽象和复杂的学科,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验室实训、病例分析和临床实习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用的医学专业人才。
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改革还需要注重跨学科融合。
病理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与临床医学、影像学、实验室医学等多个学科进行密切的合作。
在病理学课程中应该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沟通和合作,促进跨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改革需要倡导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被动接受者,这样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缺乏主动性。
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改革探究
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改革探究病理学是医学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它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对于临床医学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在当前医学高职院校的病理学课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实践教学不足等,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
为了探究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的改革方向和路径,首先需要对现有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病理学课程仍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学生只是通过听讲、记笔记的方式来学习病理学知识,缺乏实践操作和病例分析的机会。
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病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限,不利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病理学课程的内容应该更加全面、贴近临床实践。
当前的病理学课程大多只涵盖了基本理论知识,忽视了病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应该增加临床病理学、病理分型和病例分析等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病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
还可以引入现代医学技术在病理学课程中的应用,如组织学、影像学等,使学生对临床病理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
病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也需要创新。
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操作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应该引入案例教学、问题导向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
通过病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还可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病理标本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病例诊断能力。
在课程改革中,需要引入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虚拟实验室等。
这些技术手段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病理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
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资源的利用,扩大学生对病理学领域的了解和接触,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医学高职院校还可以加强与临床医院的合作,建立实验教学基地。
通过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学生可以接触真实的病例和治疗过程,增加实践经验,提高诊断和治疗能力。
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改革应该围绕着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全面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以及与临床医学的联系展开。
高职向本科过渡阶段的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向本科过渡阶段的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初探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尤其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高职院校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遍布我国各地,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
然后高职向本科过渡也逐渐成为了一些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趋势,本文就高职向本科过渡的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高职本科护理病理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186-021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背景1.1过渡阶段的改革背景。
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原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51年的广西省第四医士学校,1958年改称“柳州医学专科学校”;1962年,因国家政策调整恢复中等医学教育,更名为“广西柳州卫生学校”;2003年升格为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正式与广西工学院合并筹建广西科技大学,冠名为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
本校为全国护士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开发基地、广西农村医护人员培训基地、广西全科医学教育理论教学培训基地。
现有来自全国8个省、市、自治区的全日制在校生7000多名。
近三年来本校每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7%,30%以上的学生留在桂中地区,为桂中地区提供了大量基层医疗卫生急需的各专业人才。
2012年3月29日得到教育部批准同意广西工学院与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筹建广西科技大学。
2013年4月25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同意广西工学院与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建立广西科技大学的函》(教发函[2013]89号),正式批准建立广西科技大学。
在这一背景下,本校自2011年起开始着手“从高职教学模式向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的尝试。
本校以往的高职教育主要是实践应用型教育,此次改革要实现逐步向以学位认证为主的理论研究型教育过渡。
以期从这一改革当中达到由基础教育向研究型教育的延伸,进而形成高效的专业技术培训和研究体系。
医学检验专业病理学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医学检验专业病理学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摘要:目前医学检验专业学校实验教学水平与实习点和就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何改革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实习和就业需求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而医学检验专业与病理学又有着密切的关系,但迄今尚缺乏具有医学检验专业特色的病理学教材,教学过程没有充分体现出医学检验专业培养目标的特色。
医学检验专业的病理学教学应从教材和教学内容抓起,重视早期病变的分子和生化水平的改变,加强病理学与检验实践的联系,增加病理检验的内容,并在理论和实验教学方法、考试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1医学检验与病理学的关系病理学(主要指以形态学观察和研究为主的病理解剖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桥梁学科,同时又是临床检验的重要内容和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
根据等级医院建设的要求,二级以上医院都应设置临床病理科。
由此可见,病理学是具有很强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
在教学活动中,它以解剖学、组织学、生化等学科知识为基础,又与临床各学科紧密联系。
另一方面,病理学检验也是医学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将可能从事病理检验工作,所以病理学也是医学检验专业的必修课程。
在西方国家,临床病理学涉及了医学检验的主要学科,诸如病理学、免疫学、微生物学、血液学等。
在美国出版的《临床病理学杂志》中也涉及了上述分支学科。
从这个意义上说,医学检验学与临床病理学是互相交叉密切相关的。
但在国内医学界,临床病理学仅狭义地指病理形态学检验,或者说是诊断病理学的同义词,在较大的医院内往往是与检验科(检验中心或化验室)并列的医技科室,在较小的医院内则合并设在检验科内。
不管什么形式,病理学与医学检验都是密不可分的。
从协助临床诊断的重要性来说,病理学检查主要是定性诊断,而实验室检查主要是定量检查。
从医学教育的需要来说,学检验专业必须重视并抓好病理学教学工作,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
2 病理综合性实验在检验专业教学中的开展综合性实验是在传统实验的基础上,将多个教学内容整合,在实验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从文献的查阅、实验操作到实验报告书写,均由学生自主完成。
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改革探究
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改革探究病理学是医学高职院校医学类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是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基础课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传统的病理学课程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探究。
本文将探讨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的改革方向和措施。
我们需要关注病理学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
病理学是一门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科,学生需要掌握疾病的基本病变过程、形态特点以及与病理学相关的临床知识,在实践中增强病理学的应用能力。
病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明确,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病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
疾病的发展和变化是不断的,医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病理学教学内容应该与最新的临床实践和科研成果相结合,及时更新和调整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够了解最新的病理学知识和技术手段。
课程内容要体现病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
病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也需要改革。
传统的病理学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和实践环节。
而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病理学课程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病理学课程还应该强化实践环节。
病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实践操作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
病理学课程应该加强实验、临床和病理解剖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
可以通过实验室实验、现场观察和病理学会课外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病理学课程的评估机制也需要改革。
传统的评估主要以笔试为主,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病理学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课程的评估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采用实践实训、项目报告、案例分析以及综合评价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医学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的改革探究是一项重要任务。
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方面思考
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方面思考在中职卫校护理专业,病理学是一门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在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对疾病的认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病理学的内容抽象,只有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使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能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为毕业后更好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二十年病理教学实践中,我认为病理学课程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与实践。
1 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主動参与意识中职卫校的学生,起点较低,缺乏学习兴趣,但动手实践能力较强,因此,在校学习过程中如能模拟社会职业角色,以任务式分工合作完成学习内容,对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尽早适应社会、胜任工作、融入社会群体将会有很大益处。
我在由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举办的职业学校教师培训班的课程中,学习了德国职业学校很多优秀的教学方法,其中对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尤其深刻。
我在12级护理班讲授病理学的“肿瘤”这一章节时就运用了此种教学方法。
先将学生分若干小组(组长和组员),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找出问题,如肿瘤的概念、特性、良恶性肿瘤的区别等,各个小组讨论汇总问题,课后小组讨论,利用资源找出答案,制作PPT,然后每个小组推举一名学生在讲台上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并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解疑,互相问答,最后做出评价。
通过此种教学方法,学生都认为上课前大家都在进行认真准备,怕完不成组长分配的工作任务,会影响整个小组的成绩;讲授内容时,学生都在认真听讲,说话、玩手机、思想开小差等现象都消失了。
所以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健康个性的养成和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尤其是在人和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成员之间合作的机会,增加课堂上学生之间合作、互助的频度和强度,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高职高专病理学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彭
微,刘求梅,刘起胜,赵
蓉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株洲
412012
)[摘要]总结了传统实验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认为推进病理学实验改革对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病理学;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51X (2013)02-0130-01
On Reform of Practice Teaching of Pathobiology in Medical College
PENG Wei,LIU Qiu-mei,LIU Qi-sheng,ZHAO Rong
(Hu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Zhuzhou 412012,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in traditional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promulgate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reform on pathobiology experiment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training students in creative thinking,and promoting students overall development.
[Key words]
Pathobiology;Practice teaching;Reform
病理学既是医学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具有临床性质的学科。
作为一名优秀的医学生必须具备厚实的病理学基础。
而病理学的实践教学是病理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病理学理论学习的进一步理解和记忆,所以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对于提高实验室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1传统病理实验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能力的培养传统实验课教学模式始终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为主体,学生被动的按照实验要求和实验步骤进行。
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束缚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想象力,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1.2教学内容陈旧,
实验项目交叉重复实验课由于不单独
设课而是依附于理论教学。
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是简单验证理论书本为主,缺乏小组讨论和辅导。
各门实验课程之间相互分割,缺乏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1]。
而且各门课程实验内容相互重复,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
1.3
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和发展
病理学是一
门侧重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阐述其本质的学科。
过去,实验教学多采用版书、挂图、幻灯和投影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活动,一方面大量图片的演示会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另一方面学生观看到的只是疾病某一阶段的形态学特征,这种模式化,相对死板的知识点不能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缺乏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的训练。
2
改变传统模式的思考
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这些弊端,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有如下几方面的思考。
2.1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方
法的创新,是活跃学生创造性思维、增强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2]。
所以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避免“填鸭式”教学。
教师应该应该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及对象,选择一种或者多种教学方法,尽量给学生自主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3]。
可采用讲座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式教学、问题式教学以及标准化病人等,随着各种教学方法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并没有一种能解决所有教学问题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使用比拘泥于一种教学方法要有效得多[4]。
比如针对某些病理现象,可以先进行大班讲座和教学,然后收集典型的病案组织分组讨论,让学生自己分析病情,做出判断。
最后由此延伸的相关知识点由学生课后自主完成。
这就不是简单地传授式教学而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承担相互合作获得知识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此外还可以将多媒体教学系统引入实验室,如形态学数码互动多媒体实验室,从标本的采集到标本的制作全部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
使实验教学更加形象化和生动化。
*基金项目:
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XJK011BZ020
)
2.2建立低耗高效的教学模式我们应该尝试建立新的实验教学模式,逐渐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教学中重灌输、轻启发;重理论、轻实践;重讲授、轻实践[5]。
纠正那种只注重实验结果而忽视实验过程的现状。
总体来说,教学模式应该体现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虽然我们不能找到普遍有效的教学模式,但是我们希望找到解释教学模式的统一认识方法,从而自如地把握各种模式[6]。
2.3紧跟学科发展趋势,积极推进实验内容的整合首先调整实验教学中内容陈旧、技术单一的验证性实验项目,根据近年来实验教学改革经验和学科发展趋势,增加一些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项目。
例如:正常的血压是血液循环流动的前提,凡是能影响心输出量和血管外周阻力的因素都能影响动脉血压。
怎样正确的测量和记录人体的血压只是教学的第一步,此时给动物少量放血,动物的血压在短时间内回升,这是机体自身的代偿作用导致的结果,属于生理学范畴。
如果大量放血呢?当失血量达到全身血量的30%时,动物会处于失血休克状态,也就是病理状态,这时候要求学生对动物的血压、呼吸、心率等指标做进一步观察,从而启发他们的思考,失血性休克有哪些临床症状?导致这些症状的机制是什么?可以使用哪些升压药?应该采取什么抢救措施?这就自然而然引出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实验内容。
对于学生来说,这就避免了对实验结果的盲目接受。
总之,面对21世纪新形势下的病理教学特点,病理实验课教学改革应该体现医学人才培养要求,我们的医学教育要遵循本学科发展特点,尊重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方式,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使他们成为真正符合21世纪需要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王锁萍.全面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4-6
[2]黄素霞,俞方.谈PBL教学模式与医学生素质培养[J].中国
高教研究,2002,17(9):69-70
[3]李晖,吴红艳,谭春喜.以学生为中心,多种教学方法应用
的医学教育模式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07,17(15):8 [4]徐晨,雷寒,刘利舲.把握医学教育发展趋势,推进本科医
学教育改革[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10-13
[5]马保华,张庆莉,康敏,等.对高等医学院校融合实验教学
模式改革的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2,12(2),16-18
[6]郝志军,徐继存.教学模式研究20年:历程、问题与方向[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9):38
(收稿日期:2012-11-06编辑:李海洋)
开放式中医药文化陈列馆的建设与功能建构
刘庆林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株洲412012)
[摘要]通过介绍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药文化陈列馆建设规模与内容,以及该馆对学生与社会产生的良好影响,揭示了在中医药学校建设中医药文化陈列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陈列馆;建设;功能;影响;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951X(2013)02-0131-02
在众多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环境因素中,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而且最有优势成为全社会的首善区、示范区与文明窗口。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东方智慧,对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文化创新有着重要的启发价值和借鉴意义。
近年来,我们利用科教综合大楼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三部分连廊的空间建成开放式中医药陈列馆,成为学校一道中医药特色鲜明的亮丽的风景线,现简介如下。
1建设开放式中医药陈列馆的意义
开放式中医药文化陈列馆的建设,对于开展新生专业思想教育和爱校教育、弘扬中医药文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专业水平、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及服务社会等具有重要意义。
1.1是拓展新生专业思想教育的窗口专业思想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新生入校,对中医药知识一无所知,对前途和未来也很茫然,仅靠开学之初的专业思想教育报告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