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对基础教育的启示
蔡元培教育思想对当代的启示
蔡元培教育思想对当代的启示( 一 ) 蔡元培的美育教育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史上提倡美育的“唯一的中坚任务”。
他认为美育教育是进行世界观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使人们从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所必经的桥梁。
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源于其特点,从他看来,人从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存在的障碍不外两种意识,一是人我之差别、二是幸福之营求。
“有人我,则于现象中有种种之界画,而与实体违。
有营求则当其未遂,为无己之痛苦。
及其既隧,为过量之要索,循于现象之中,而与实体隔。
”因此,仕人我之见,泯营求之念便是从现象世界走向实体世界的关键,而美感教育的特性恰恰就在于此,他说在现象世界,人人都有爱恶、惊惧、喜怒、悲乐之情,不过这种情感随着人的离合、生死、祸福,利害等现象而改变,但美感教育,使人“自美感以外,一无杂念”,人进入这种境界则“已接触于实体世界观念矣”,后来在《以美育代替宗教说》一文中,他把美感教育这种特性说得更加明确:“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之我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
”正因为美育具有陶冶人的感情,使人的道德品质高尚纯洁的特性。
因此蔡元培认为:“故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到达于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
蔡元培的美感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的,受到康德美学思想的影响较深,他反复宣传美感的普遍性和超越性,也显然是超阶级的、超现实的,过分夸大了美感教育的作用,主张在教育人对美感教育“应特别注重”,这些都是正确的。
以上的五种教育,蔡元培认为尽管各自的作用不同,然而均是“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所必需的,是统一的整体所缺一不可的,同时他又指出,这五种教育并不是平分秋色,没有重点的,而必须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根本,“五者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
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就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诸者人与自然发展的思想,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就是首创的。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蔡元培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教育。
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口号。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对北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他认为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并且不拘一家一言,所谓“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另外,他还提出教育独立思想,为实现教育真正独立,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关于教育行政独立的方案。
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西方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西方现代文明对于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追求,在蔡元培那里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或者说,蔡元培给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注入了新的、富于时代特征的内涵,这对于古老的中华文明向现代形态的转化,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贡献。
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提倡完全人格教育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为它决定我们用什么去培养和怎么去培养。
在这一问题上,蔡元培先生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造就具有完全人格的个人。
完全人格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人格”是他要培养的自由、民主、平等社会新人的目标。
蔡元培为实现对国民进行完全人格教育,提出了“五育”并重、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一方面是适应民主共和政体对教育目标提出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由于他留学西欧,受到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影响,接受现代文明的结果。
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了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
五育并举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他对于中国近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
评述蔡元培”五育并重“的教育思想
一.五育并举的思想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这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
1.提出背景辛亥革命胜利不久,南京临时政府刚刚成立时提出来的。
当时,中国的教育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在中国实行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被推翻了,但是教育领域中封建教育的改革,然而,改革刚刚起步,只是颁布了一些具体的暂行规定,还缺乏明确的教育指导思想,缺乏新的教育宗旨。
要使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改革能够深入、健康地开展,迫切需要在统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尽快地确定一个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宗旨,来规定资产阶级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只是在这样的形势下,1912年2月间蔡元培发表了著名的教育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
2.军国民教育清末由国外传出,蔡元培认为,他并不是一种理想社会的教育,然而在中国,却是“今日所不能不采者”,主要原因:(一)从国外环境看来,我国处于“邻强交逼,亟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
”(二)就国内情况而言,要打破军人成为“全国中特别之阶级”的局面,就“非行举国皆兵之制,否则无以平均其势力”。
可见,蔡元培主张军国民教育,是为了对外实行自卫,对内反对军人的强权统治,这在当时是进步的。
3. 实利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被蔡元培认为是富国的手段,他认为世界的竞争不仅仅是在武力,尤其是在财力。
因此加强科学技术教育,提高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国家富强才能够在世界竞争中生存下来。
4.公民道德教育蔡元培认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固然重要,但是仅有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还不够,必须“教之以公民道德”。
“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榜者,曰自由、平等、博爱。
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
”由此可见,蔡元培所提倡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主张用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道德,作为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
关于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感想1500字
关于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感想1500字“五育并举”是由教育思想家蔡元培提出的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主,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为辅的一种思想主张。
“五育并举”是近代中西方教育思想的结合,对我国青少年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本文阐述了“五育并举”的具体内容,分析了“五育并举”对当代教育的影响,并提出了在学校实施“五育并举”思想的措施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与时代性。
蔡元培所提倡的“五育并举”是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共存,各自相对独立,缺一不可。
蔡元培将“砥砺德行”作为整顿北京大学校风的重要任务,要求北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敬爱师长,做社会的楷模。
蔡元培所倡导的公民道德教育,对当今的德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蔡先生主张通过实利主义教育,让青少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开发青少年的智力,进而达到富国强兵的效果。
蔡元培认为我国的传统教育过于重视培育青少年的文化素养,而忽视了他们身体素质的提升。
为破除这种不良积习,培养公民健全的人格,蔡元培大力提倡军国民教育。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任职校长期间,大力宣扬“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他反对把大学办成“独尊儒术”的封建堡垒,提倡思想自由、言论自由。
蔡元培将世界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实体世界,一部分为现象世界。
美育作为打通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的中介,是帮助人们从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的必由之路。
蔡元培认为美育具有净化思想、陶冶性情的功能,能促进人们增强审美鉴赏能力。
蔡元培从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发展中意识到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他向西方国家学习并调整我国人才的培养方式,培养新型人才,促进了近代社会的发展。
课堂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教师不仅要“解惑”,更要“传道”;不仅要教会青少年知识,更要教会青少年如何自主获取知识;不仅要“授业”,更要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在“五育并举”思想的影响下,教师改变了教学观念,更加重视青少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注青少年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
浅析蔡元培“五育并举”
浅析蔡元培“五育并举”摘要:“五育并举”是蔡元培对中西教育完美结合的伟大创举,适应了民主共和政体对教育目标提出的客观要求,对中国近现代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现阶段我国教育的改革以势在必行,敢于打破成规,充分把学生从为考试而学习的“怪圈”解放出来,顺应完美人格发展的需求,创建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这一教育理论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蔡元培;五育并举;当今教育蔡元培一生信守爱国和民主的政治理念,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确立我国新式教育制度。
为教育事业奋斗四十余年,十分重视教育的价值关怀和独立意义,追求“完美人格”,提倡“五育并举”,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一、“五育并举”提出的背景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国的教育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新的教育宗旨。
蔡元培深知教育是关系国本的重大问题,他继承和发挥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辛亥革命中形成的教育经验,顺应时代趋势,并积极汲取德法资产阶级教育学说,主张对清末学部制定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加以修正,因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仰自由相违”,提出“民国教育应以养成共和健全之人格为根本方针”。
1912年2月发表《对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对“完全人格”教育作出了详尽的阐释,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个方面,提出五育并重,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对中国近现代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五育并举”内容及当代教育改革(一)军国民教育军国民教育:即体育。
“体育者,循生理上自然发达之趋势,而以有规律之人工补助之,使不致有所偏倚。
又恐体操之诗人拘苦也,乃采取种种游戏之方法,以无违于体育之本义者为准。
”由此可以看出,蔡元培认为发展体育应顺应人的自身生长发展的规律,应该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项目,当然也包括各种游戏。
显然,这是一种生理心理共同发展的教育。
蔡元培教育思想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一、蔡元培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动
蔡元培( 1868.1.11 - 1940.3.5 ), 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 阿培,曾化பைடு நூலகம்蔡振、周子余。浙江绍兴
山阴县(今绍兴县)人,原籍浙江诸暨。
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 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兼任中法 大学校长 ,1940 年 3 月5日病逝于香港。
蔡元培之父蔡光普以
但是,“五育并举”并非同分秋色,没有重 点,而是必须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根本:“五者以 公民道德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 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 本。”
总之,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是 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思 想,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适应了辛亥革 命后资产阶级改革封建旧教育的需要,顺应当时 社会发展进步的潮流。
(五)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意义与作 用
在“思想自由,兼容并” 包原则的保护下, 使马克思主义在北大得到了传播的空间和有利的 条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具有 巨大的进步意义:使北大引进了一大批具有新思 想的学者,有力地支持了新文化新思潮的发展, 开创了一代思想自由,学术自由的新风,不仅使 北京大学很快成为闻名全国的名副其实的高等学 府,而且使他成为新文化的发祥地和五四运动的 摇篮。
提倡”的。蔡元培认为,人类美感具有普遍性和
超然性。进行美感教育可以陶冶性情,使人具有 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还可以“泯营求,忘
蔡元培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2018年6月㊀下半月蔡元培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启示作者简介:江雨(1993-)ꎬ女ꎬ湖北谷城人ꎬ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史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ꎬ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史ꎻ郑刚(1976-)ꎬ湖北武汉人ꎬ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ꎬ博士ꎬ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史㊁中外教育交流ꎮ基金项目: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 中国幼儿教育思想传承与创新研究 (编号:BOA140020)ꎮ江㊀雨㊀郑㊀刚(华中师范大学㊀教育学院ꎬ湖北武汉㊀430079)摘㊀要:蔡元培首开新教育的民主风气ꎬ他在 儿童本位 思想观念的基础上ꎬ提出了 五育并举 ㊁造就 健全人格 的培养目标ꎬ主张建构从胎教院㊁蒙养院到幼稚园的幼儿教育体系ꎮ同时在幼儿教育方法和儿童读物的编写与出版方面ꎬ提出了独到的见解ꎮ他的幼儿教育思想体现了崇尚自然㊁尊重个性㊁切合实际㊁弘扬科学精神等特点ꎬ为我国近代幼儿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ꎬ对当前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创新也有借鉴意义ꎮ关键词:蔡元培ꎻ幼儿教育思想ꎻ学前教育中图分类号:G610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5-3476(2018)06-Y005-04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ꎬ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他为 学界泰斗ꎬ人世楷模 ꎮ他领导建设了思想自由㊁朝气蓬勃的新北大ꎬ为中国新式大学教育树立了榜样ꎮ同时ꎬ他关心幼儿教育ꎬ见解独到ꎬ富有远见卓识ꎮ他的幼儿教育思想既汲取了中国传统优秀思想养料ꎬ又借鉴㊁吸收了西方教育理论ꎮ反思和探讨蔡元培的幼儿教育思想有助于为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ꎮ一㊁蔡元培幼儿教育思想的内容蔡元培主张对儿童要及早进行教育ꎬ儿童教育应该遵循自然规律ꎬ发展儿童个性ꎮ他对幼儿教育的培养目标㊁教育体系㊁教学方法㊁教学媒介等提出了独特的见解ꎬ为民主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ꎮ(一)提出 五育并举 ㊁造就 健全人格的培养目标蔡元培认为 国民教育方针ꎬ应从受教育者本体上着想ꎬ有如何能力ꎬ方能尽如何责任ꎬ受如何教育ꎬ始能是如何能力 1 ꎬ并引用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名言加以佐证ꎬ主张教育应该以儿童为中心ꎬ 立于儿童之地位而体验之 ꎮ健全人格的培养需借助军国民教育㊁实利主义教育㊁公民道德教育㊁美感教育㊁世界观教育等ꎬ五育并举 ꎬ和谐发展ꎮ 五育 中ꎬ蔡元培认为健全的体格ꎬ是从事其他活动的基础ꎬ他说: 夫完全人格ꎬ首在体育ꎮ 2 体育可以增强儿童体格ꎬ塑造儿童体型ꎬ亦能振奋儿童的精神ꎮ而体育最要之事为运动ꎬ运动旨在引起儿童兴趣ꎬ不为争强好胜ꎮ同时ꎬ体育运动应合乎儿童的生理特点ꎮ一方面ꎬ体育要遵循儿童生理发育趋势ꎬ采用游戏运动ꎬ使儿童乐于参加ꎻ另一方面ꎬ要培养正确的体育运动观ꎬ弘扬体育精神ꎮ体育运动还应贵在坚持ꎮ其次ꎬ蔡元培认为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ꎬ是向儿童传授文化知识ꎬ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ꎬ发展儿童智力的教育活动ꎬ也是促进我国国富民强的重要工具ꎮ他强调智育的教学内容应重视科学知识和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ꎮ再次ꎬ蔡元培将德育视为五育的中坚和培养 健全人格 的根本ꎮ对于道德教育的实施ꎬ他反对死记道德格言ꎬ强调道德实践ꎬ主张儿童通过良好的道德习惯的养成ꎬ最终造福国家和社会ꎮ关于世界观教育ꎬ蔡元培以 一纸有表里 为喻ꎬ认为现象与实体仅是一个世界的两个方面ꎬ而世界观教育就是要培养儿童一种既立足于现实世界ꎬ又能超脱现实世界ꎬ到达自由㊁平等㊁博爱的 实体世界 的理想信念ꎮ最后ꎬ他认为美育可以代替宗教ꎬ辅助智育ꎬ促进道德教育ꎮ美育的实施要从学校教育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全面系统地进行ꎮ(二)建构从胎教院㊁蒙养院到幼稚园的幼儿教育体系蔡元培认为家庭教育是十分重要的ꎬ他说:幼儿受于家庭之教训ꎬ虽薄物细故ꎬ往往终其生而不忘ꎮ 3 但是ꎬ他 不信家庭教育有完美教育的可能性 ꎮ第一ꎬ教育是专门的事业ꎬ不是人人都能担任的ꎬ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父母ꎬ恐怕不能胜任教师之职ꎻ第二ꎬ父母囿于职务ꎬ恐怕无暇教育子女ꎻ第三ꎬ不良家庭习惯㊁父母的不当举止ꎬ有害于儿童的心理健康ꎮ所以ꎬ他主张对于没有条件实施良好家庭教育的儿童设立公立胎教院㊁育婴院和幼稚园ꎮ幼稚园是儿童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ꎮ蔡元培认为幼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过渡阶段ꎮ他认为学校教育系统改革要遵循教育原理ꎬ并顾及本国情形ꎬ主张在初级小学之下ꎬ加 蒙养院 ꎬ各地方应考虑设立蒙养院ꎬ收受三岁至六岁的儿童ꎮ1925年在世界教育会联合会第二次大会上ꎬ蔡元培发表了«中国教育的历史与现状»ꎬ指出中国需要 仿照欧洲的方法创办学校ꎬ从最基本的幼儿园到大学 4 ꎮ(三)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在教育方法上ꎬ蔡元培反对整齐划一㊁体罚灌输的做法ꎬ主张因材施教ꎮ他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有阶段的ꎬ是循序渐进的ꎮ蔡元培认为旧教育坚持 成人本位 ꎬ整齐划一ꎬ固守成规ꎬ违背了儿童个性发展ꎮ而新教育是根据儿童的心理㊁生理发展的顺序分阶段进行的ꎬ选择适当的方法发展儿童个性ꎬ又说 教当因其所已知而进之于所未知ꎬ以开其思想之路 5 ꎮ蔡元培强调了幼稚园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ꎬ由浅入深ꎬ循序渐进ꎬ如同登高要从下往上ꎬ入室该由外到内ꎬ凡事都要讲究次序ꎬ人的智力发展也是如此ꎮ(四)主张编写科学的儿童读物未来的世界是属于儿童的ꎬ 因为将来的世界ꎬ完全靠儿童们长大以后的活动ꎮ我们不愿为他们养成被动的习惯ꎬ而要引起他们自动的探求ꎬ不可不为预备材料ꎬ以备参考也 6 ꎮ蔡元培批判旧教育以«千字文»«神童诗»«龙文鞭影»«幼学须知»为启蒙书ꎬ进而又指出:以四书㊁五经㊁八股文㊁五言八韵诗为教材也是不科学的ꎮ经书所用都是文言文ꎬ内容枯燥㊁抽象ꎬ儿童不容易领会ꎻ再者ꎬ读经太费时间ꎬ于儿童也不相适宜ꎮ所以他鼓励儿童多学习科学知识ꎬ养成科学的思维ꎮ他主张小学应设有图书馆ꎬ普通图书馆应该有专门的儿童阅览室ꎬ家庭文库也应有丰富的儿童读物ꎮ此外ꎬ印刷机关应该出版大量的儿童读物ꎬ使学校㊁图书馆㊁家庭能大量购进儿童读物ꎬ满足儿童阅读的需要ꎮ为此ꎬ他高度赞扬了商务印书馆编印«小学生文库»ꎬ认为这是 吾国儿童之幸运也 ꎮ在儿童读物的选材和编写上ꎬ他认为必须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ꎬ适合儿童的阅读与学习心理ꎮ此外ꎬ在蔡元培看来ꎬ儿童心理还具有差异性ꎮ所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ꎬ儿童读物的编写既应考虑地区差异ꎬ又应关注儿童的心理差异ꎮ他高度赞美了上海儿童书局出版的国语教科书: 吾人在智育方面ꎬ既不能不授以概念ꎬ又要在多用直观的材料为引导ꎮ直观的对象ꎬ最好是实物ꎬ次标本ꎬ次图画ꎬ这是现今教育家所公认的ꎮ我国地大物博ꎬ兼跨寒㊁温㊁热三带ꎬ儿童所见ꎬ显有不同ꎻ对南部的儿童ꎬ讲雪人冰窖ꎬ对北部的儿童ꎬ讲木棉甘蔗ꎬ虽有图面ꎬ若要举实物来证明ꎬ就很少机会了ꎮ上海儿童书局有鉴于此ꎬ特分编北㊁中㊁南三部国语ꎬ所含名词ꎬ均择本部中最彰明较著的ꎻ而关于听觉的ꎬ如歌谣等ꎬ也在本部中选出耳熟能详的ꎬ穿插其间ꎻ这对儿童的领会ꎬ必有极大的助力ꎮ 7 可见ꎬ蔡元培认为优秀的儿童读物应该是新颖有趣㊁图文并茂ꎬ能够满足儿童好奇㊁好动等天性ꎬ也应注意结合各地方的特色ꎮ二㊁蔡元培幼儿教育思想的特点蔡元培坚持 以儿童为中心 ꎬ批判封建社会的专制教育ꎬ致力于建设民主的新教育ꎮ他的幼儿教育思想体现了崇尚自然㊁尊重个性㊁切合实际㊁弘扬科学精神的特点ꎮ(一)尚自然ꎬ展个性蔡元培主张教育应该使儿童的个性得到自然㊁自由的发展ꎮ在他看来ꎬ新旧教育的分歧就在于此ꎮ旧教育以高压的手段ꎬ剥夺了儿童的话语权ꎬ使儿童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ꎬ丧失了自立㊁自主的精神ꎬ而自立精神是一个人具备完全人格的关键ꎮ新教育以儿童为本位ꎬ重在了解和尊重儿童的兴趣和个性ꎬ使儿童自由地发展ꎮ所以他主张 教育者ꎬ与其守成法ꎬ毋宁尚自然ꎻ与其求划一ꎬ毋宁展个性 8 ꎮ他还以农民培养植物进行了形象的比喻ꎬ农民对于植物 干则灌溉之ꎬ弱则支持之ꎬ畏寒则置之温室ꎬ需食则资以肥料ꎬ好光则复以有色之玻璃 9 ꎮ教育应该要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ꎮ为此ꎬ他推崇列夫 托尔斯泰的自由学校和蒙台梭利的儿童室ꎬ通过设置各种器具启发儿童的心智ꎮ蔡元培的幼儿教育思想体现了崇尚自然㊁发展个性的特点ꎬ他的这种教育思想既是受到西方教育思想影响的结果ꎬ也是当时民主教育思想发展的体现ꎬ在反对封建旧教育对儿童的摧残ꎬ使儿童个性解放等方面ꎬ有其积极意义ꎮ(二)尊个性ꎬ重群性健全人格 必须是 群性 和 个性 的高度统一ꎮ蔡元培指出: 群性与个性的发展ꎬ相反而适以相成ꎬ是今日完全之人格ꎬ亦即新教育的标准也ꎮ 10 蔡元培认为儿童是个性和群性的统一体ꎬ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个性和群性的有机结合ꎮ他指出: 此后国家之生存ꎬ必须全体国民同时具备此两方面之资格而后可ꎮ故此后教育家之任务ꎬ在发现一种方法ꎬ能使全体国民内包的个性发达ꎬ同时使外延的社会与国家之共同性发达而已矣ꎮ 11 换言之ꎬ蔡元培认为教育应该在尊重儿童的个性的基础上培养儿童的群体意识ꎬ通过造就健全人格 的儿童ꎬ实现教育救国ꎮ(三)重身教ꎬ净环境蔡元培认为从家庭到学校ꎬ凡是与儿童接触之人ꎬ都应以身作则ꎬ重视言传身教ꎬ为儿童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ꎮ 未及学龄儿童ꎬ当然不能入学校ꎬ或不能入幼稚园ꎬ所受教育ꎬ全系家庭之母㊁兄㊁姊与公共机关之保姆ꎬ而时时接触之人物ꎬ亦均为其师保ꎬ均当以身作则ꎬ无病遽色ꎬ无粗暴之举动ꎬ养成慈祥恺悌之习惯ꎮ 12 同时ꎬ教师的学识㊁品德和嘉言懿行ꎬ对养成儿童完全人格ꎬ也有极大的关系ꎮ 教员须有充分之知识ꎬ是以应儿童之请益与模范而不匮ꎮ 13 此外ꎬ蔡元培十分强调美育的重要作用ꎬ主张为孕妇和儿童创造一种美的环境ꎮ(四)扬科学ꎬ编读物科学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ꎮ蔡元培曾留学德国ꎬ对西方科学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有着深刻的体会ꎮ他认为社会在不断进化ꎬ各种学说也是日新月异ꎬ教育应重视对最新科学知识的传播ꎬ使儿童 养成科学的头脑 ꎮ在教学过程中ꎬ教师和家长不但应该传递最前沿的科学知识ꎬ帮助儿童养成科学的精神ꎬ还应帮助儿童了解科学的工作ꎬ养成初步动手能力ꎮ他寄语儿童: 你们现在就不要专门享受科学的赐予ꎬ而要时时留意科学的工作ꎮ 14 而儿童读物既是实施儿童教育的媒介ꎬ也是儿童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来源ꎮ所以ꎬ他鼓励出版机构应该出版大量的㊁科学的儿童读物ꎬ对儿童读物的编写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ꎮ他认为儿童读物的编写要遵循科学的规律ꎬ内容要反映时代的新科学ꎮ三㊁蔡元培幼儿教育思想的启示(一)和谐发展ꎬ培养儿童健全人格蔡元培强调教育的目是培养健全人格ꎮ在他看来ꎬ健全人格是德育㊁智育㊁体育㊁美育和世界观教育的和谐发展ꎬ是儿童身心两方面的和谐发展ꎬ是个性与群性的统一ꎮ在幼儿教育实践中ꎬ父母和教师都应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ꎬ改变以往重智育轻德育和重知识轻实践的做法ꎬ把握儿童良好习惯和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期ꎬ促进在儿童在增强体质㊁获得知识㊁陶冶品德㊁塑造个性等方面的和谐发展ꎮ(二)因材施教ꎬ彰显儿童独特个性人的发展是有规律的ꎬ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ꎮ但是ꎬ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ꎬ许多幼儿教育者和教育机构存在 揠苗助长 的行为ꎮ法国教育家卢梭早已论述: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长大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ꎮ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ꎬ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ꎬ它们长得既不丰满ꎬ也不甜美ꎬ而且很快就会腐烂ꎮ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ꎮ 15在儿童本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ꎬ蔡元培强调ꎬ在教育实践中ꎬ要从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出发ꎬ注意教育的阶段性和儿童的差异性ꎬ尊重儿童个性㊁因材施教ꎮ在家庭教育中ꎬ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千差万别ꎬ父母要因材施教ꎬ充分发挥儿童的个性潜能ꎮ同时ꎬ父母也不应把儿童当成自己人生的 复制 ꎬ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到儿童身上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专制独裁的 一言堂 和全盘灌输ꎮ(三)通力合作ꎬ培养优质教师蔡元培认为ꎬ教师必须接受专门的训练ꎬ具备丰富的学识和科学的教授方法ꎮ他把不良教师对儿童的戕害比作庸医杀人ꎬ他甚至说: 小学教师在社会上的位置最重要ꎬ其责任比总统大些ꎮ 16 为解决学前教育的师资问题ꎬ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合作ꎮ首先ꎬ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到幼儿师资的重要地位ꎬ加大幼儿教师的培训经费投入ꎬ严格落实教师资格准入制度ꎮ同时ꎬ要落实和提高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ꎮ其次ꎬ幼儿教育机构应该面向社会择优招聘优秀专业教师ꎬ还应考虑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问题ꎬ为教师提供交流和晋升的机会ꎬ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ꎬ从而稳定幼儿教育师资队伍ꎮ最后ꎬ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主动学习最新教育成果ꎬ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ꎬ促进自身专业发展ꎮ(四)家园合作ꎬ营造良好环境蔡元培认为环境具有很大的育人性ꎬ优美的环境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ꎬ提高教育成效ꎮ稚子年幼ꎬ尚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ꎬ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就成为父母和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ꎮ为了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ꎬ一方面ꎬ父母要为孩子创设有爱的家庭氛围ꎬ儿童在父母的关爱下获得满足和安全感ꎬ从而也去关心爱护兄弟姐妹ꎬ并从中得到快乐ꎮ另一方面ꎬ父母与儿童也要形成民主的关系ꎬ在父母的指引下给儿童成长需要的自由ꎬ但又不会使儿童放任自流ꎬ所以这就需要父母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学会把握自由的度ꎬ这些都可以看成家庭的心理环境ꎮ同时也要注意给儿童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ꎮ要为儿童准备宽敞清洁的起居室ꎬ有丰富㊁健康的儿童书籍ꎮ此外ꎬ在幼儿园ꎬ教师也应该为儿童营造一种安全㊁良好的物理环境和民主有爱的社会环境ꎮ(五)重视科学ꎬ出版优秀读物儿童读物作为儿童认识世界的文化桥梁ꎬ是实施儿童教育的重要工具ꎮ纵使时代在不断变迁ꎬ但是科学的理论依旧不会过时ꎮ蔡元培关于儿童读物的思想依旧能为我们当代儿童读物的编写和出版提供科学的指导ꎮ蔡元培认为儿童读物应该传播科学知识ꎬ实行科学化的编写ꎬ即ꎬ编写儿童读物要兼顾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儿童的认知特点ꎮ首先ꎬ内容的选择将直接决定儿童读物的质量ꎮ广大的儿童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宣扬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上ꎬ挑选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和时代特色的科学文化知识ꎬ培养儿童的民族精神和开拓他们的眼界ꎮ其次ꎬ儿童读物的编写要尊重儿童的心理和兴趣ꎬ坚持 以儿童为中心 ꎮ儿童性情活泼好动ꎬ但缺乏耐心ꎬ在儿童读物的编写过程中ꎬ可以通过色彩绚丽的图画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ꎮ最后ꎬ在儿童读物的监管和审查方面ꎬ应该发挥社会各界人士的力量ꎬ通过不同群体的通力合作ꎬ出版优秀的儿童读物ꎮ综上所述ꎬ蔡元培的幼儿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和科学性ꎬ继承㊁弘扬和发展蔡元培的幼儿教育思想ꎬ可以为新时代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ꎮ参考文献:1 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ꎬ1980:10ꎬ5.2 7 8 9 10 11 13 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三卷) M .北京:中华书局ꎬ1984:8ꎬ174ꎬ174ꎬ261ꎬ261ꎬ261ꎬ175.3 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二卷) M .北京:中华书局ꎬ1984:2004 12 14 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五卷) M .北京:中华书局ꎬ1984:29ꎬ486ꎬ556.5 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一卷) M .北京:中华书局ꎬ1984:104.6 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六卷) M .北京:中华书局ꎬ1984:323.15 (法)卢梭.爱弥尔 M .李平沤ꎬ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ꎬ2001:1.16 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四卷) M .北京:中华书局ꎬ1984:35-36.(责任编辑:陈华扬)。
蔡元培——之“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之“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今天简单说一说教师招聘考试中大家遇到的中国教育家蔡元培的“五育并举”的教育内容。
在辛亥革命胜利之后,中国教育发展正处于发展的紧要关头,不仅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而且缺乏新的教育宗旨。
蔡元培明白教育是关系国家根本的重要问题,于是提出“民国教育应以养成共和健全之人格为根本方针”提出“五育”并举: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蔡元培把教育分为涉及政治和不涉及政治两个方面。
其中涉及政治的是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而超越政治层面的是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第一,他所提倡的军国民主义教育是中国当时社会的产物。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有强大自身的力量,才能对外实行自卫,对内反对军人的强权统治,维持国内的稳定状态。
在现有条件下,它从某个方面可以被理解为体育。
第二,实利主义教育被蔡元培认为是富国强兵的手段。
一个国家想要在世界上立足所依靠的不仅仅是军事,更重要的是经济实力。
所以,只有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才会有希望。
在现在社会中,其可以被理解为智育。
让儿童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促进智力的发展。
第三,公民道德教育也就是德育。
蔡元培说:“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榜者,曰自由、平等、博爱。
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
”虽然他崇尚西方资产阶级道德观念,但是并没有对中国的传统美德进行否认。
第四,所谓世界观教育就是指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哲学教育。
他主张人应当对现象世界采取超然的态度,而对实体世界抱有积极进取的态度。
第五,美感教育即美育。
蔡元培所关注的美育并不仅仅局限在音乐、美术、文学等,而是有更广泛的范围,指的是普遍存在的美同时他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并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
浅析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摘要:蔡元培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提倡的“五育并举”、“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其高校思想教育的自由人格和其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对我国的教育基础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从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来源分析,着重于分析其教育思想。
关键词:渊源;教育;思想;意义蔡元培是我国的教育家和革命家,蔡元培将毕生精力奉献于中国的教育事业,在教育探索阶段不断的创新、实践,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的教育道路,制定了适合中国当时教育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
蔡元培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他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具有鲜明的特色,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最大的教育家。
一、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渊源与特点蔡元培是一个以文化为己任、以文化革命事业为职志的教育家、革命家,他一生致力于建设现代教育制度,其制度在中的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奠定了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
蔡元培陪的教育射击诸多方面,在儿童教育、基础教育、大学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又重要贡献,特别在教育实践方面,总结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理论,他在多方面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理论也被后人借鉴。
(一)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具有革命新、民主性、创新性。
蔡元培是一位革命民主主义者。
在反清革命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他始终坚持民主主义立场,支持和追随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不论是胜利还是失败,他都能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对每一个失误、每一次失败都认真总结,不断的积累,在以后的革命任务中不断实践。
他把教育看作救国、强国的唯一途径,启发民智、提倡教育,教育救国。
他认为:“人类所最需要者,即在克尽其种种责任之能力无可疑。
由是教育家之任务,即在为受教育者,养成此种能力,使能尽完全责任,亦无可疑也。
”①(二)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具有传统文化的传承性。
蔡元培饱读诗书,但不是死读书、也没有完全相信书中所说,他喜欢自由的阅读诗书,喜欢探索书中的生命哲学。
论蔡元培之“五育”教育观
论蔡元培之“五育”教育观蔡元培,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民主战士,在教育领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了著名的“五育”教育观,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这一观念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蔡元培的“五育”教育观是他对教育目标的全面思考和科学规划。
其中,德育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它培养的是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智育则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思维训练,培养的是学生的智慧和创新能力。
体育则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他们的体质和健康水平。
美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劳动教育则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劳动精神的培养。
在实践中,蔡元培以身作则,积极推动“五育”教育观的落实。
他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积极推动体育、美育等课程的设置和开展。
同时,他倡导劳动教育,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义务劳动。
他还通过出国考察和撰写教育论著等方式,宣传和推广“五育”教育观,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蔡元培的“五育”教育观是全面的、科学的,它不仅学生的知识学习,也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这一观念的实践成果显著,对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也为全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在今天,蔡元培的“五育”教育观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应该在学习知识的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重视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我们应当学习和继承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不断推陈出新,为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蔡元培的“五育”教育观是中国现代教育的重要基石,它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通过深入研究和认真实践,我们可以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一理论,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和提高全民素质作出更大的贡献。
蔡元培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学者,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的教育发展和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他的体育教育观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健康和健全人格的追求,也融入了西方近代体育教育的理念,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启示作用。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对现今教育有何意义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对现今的教育有何意义小学教育20111213012杨珊珊摘要:蔡元培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一生除旧布新,锐意改革,其五育并举、教授治校、教育独立等思想均流传深远,影响了不止一代人。
“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主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这是周恩来总理对蔡先生光辉一生的高度概括。
关键词:蔡元培教育思想高等教育现实意义引言:在高等教育又面临着更大起步的今天,重温蔡元培先生在教育方面的论述和实践是否还有意义?又有什么意义呢?建国以来的高等教育,有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然而在高等教育又面临着更大起步的今天,重温元培先生在高等教育方面的论述和实践还是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一、教育的主旨是养成人格1917年1月4日,元培先生到校,9日,在开学典礼上发表演说。
他郑重地提出了三件事: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
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使之仅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
教育界中所不可缺之理想,大要如下:一曰调和之世界观与人生观,二曰担负将来之文化,三曰独立不惧之精神,四曰安贫乐道之志趣。
夫以当今物质文明之当王,拜金主义之盛行,上述诸义,几何不被目为迂阔,然教育指导社会,而非随逐社会者也,则乌得不于是加之意焉。
元培先生谈及的养成人格的教育,是涉及到教育大计的问题。
联系到今天高等教育的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论述:(一)教育的目的教育是有关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大计的公益事业。
原因很简单: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这是教育所独有的、奉献给全社会的成果。
我们今天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我们的教育也步入了一种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的新境界。
我们不仅有国家支持的公益性大学,也有非公益非盈利性的大学,还出现了赢利性的大学。
教育要传授知识,这是理所当然,但教育还要把如何获得知识也就是如何授人以渔放在重要地位。
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与素质教育之契合
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与素质教育之契合摘要:蔡元培为“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而提出的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在当时熠熠生辉,而且与今天的素质教育也丝丝入扣。
本文通过重温蔡氏这一思想,廓清思路,从课程定位与编制、教师、学校、学生等方而入手,更好地为我国的素质教育服务。
论文关键词:蔡元培r五育〃并举,素质教育一、〃五育〃并举与素质教育的契合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1912)中,蔡元培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一)军国民教育即体育,蔡元培并非认为这是理想社会的教育形式,而是基于当时的国内外形势而提岀的,目的是加强国民体质,增强军事实力,御侮图强。
虽然现在我们处于和平时期,无需以武力对抗外敌,但健康的体魄依旧很重要。
蔡氏指出,体育是培养"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重要环节,是〃健全国民的基础"。
〃健全的精神,必宿在健全的身体〃。
这与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健康第一〃的观念不谋而合,目前的学生长期埋在书本里,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既助长了娇生惯养.意志薄弱的坏习惯,又滋生了如肥胖症、体质弱等问题,妨害了学习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
增强体育锻炼,不仅是身体上的保养,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训练,它有利于培养合作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及自觉履行纪律的良好作风。
在实施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人而异,不可急于求成。
(-)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这是蔡元培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一种吸收。
杨松菊认为该思想是蔡氏在对封建教育弊病的深刻反思中形成的。
其实质是将教育与经济联系起来,提倡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发展关于资木主义生产的知识和技能教育。
教育不是孤立的,它须在一定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加以考虑,政治、经济、教育是密切联系的,通过实用主义教育,可以给人文化科学知识,可以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可以提高国家的经济能力和政治地位,从而有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
论的五育并举教育思想
论的五育并举教育思想一、概述五育并举教育思想,作为一种全面而深入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具备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这一思想强调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人格的塑造、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
它要求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作用于学生的成长过程。
五育并举教育思想的提出,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革新和超越。
它突破了以往单一强调知识学习的局限,将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这一思想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的综合素质。
在当今社会,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它也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五育并举教育思想是一种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理念。
它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广泛实践,以推动教育的持续发展和人才的全面培养。
1. 教育思想的重要性与五育并举的提出背景教育思想是教育实践的先导和灵魂,它关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才的培养。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教育思想家们不断探索、创新,提出了各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而在近代中国,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和时代的进步,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应运而生,成为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五育并举教育思想的提出背景,可以追溯到辛亥革命胜利后的中国。
当时,中国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转折关头,封建统治被推翻,新的民主共和制度刚刚建立。
教育领域中的封建残余依然根深蒂固,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确立一个符合时代要求、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的教育宗旨,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蔡元培作为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对基础教育的启示
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对基础教育的启示GAOJIAOYANJIU高研教究蔡■培元五并举育"教育思想对础教基的启育示樊晓彻摘要五育并:的举的目是养培学生的全人健格,提倡自的一展新代人。
实要《现纲要的》求,要现实础基育教培养的目由、等平博、相爱契合,培全面发展的人养。
本在对五育文举并,标必须持坚育并举五在,基础教育中德,、智、体、、劳是美“全基础教育和概念界定的、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用、作家对基面国展发”的不可缺少的成组部,分每一育既有其相独对性立,础教育的要的论述求基上础重点讨探五育举并我国基础对教特定,性又互联系相,互渗透相,构一个统成一体。
育重要的示启,即:础教基育应以生为学体主在,健全人格的、四育五并教举育思想对我于基础国教育启的示础上基促,进学生的面发展全,每个学让的生潜能得到都自一(基)础教育应以养培全面发展人为的目由、充分标全、、面和谐、持续发。
倡展教育要培导完养的整人,使第一,使学生体和力力同智获时得充分的由自的发展。
学生在体身、识知、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造创性等方第二,学使的才生和兴趣可以能获得充分、多方的面展。
发面都行发到展,成一个为正真的。
人第,三学生使道德的神和审精美情趣得到全面发展。
的关键词:“ 五育举” 教育并想;思基础育;教要重启(二)示改革现的行试应育教制五育体并的目的是举养培生学的健全人格,提倡由自平、国的教育方家政策针向是导学科、理合的,可是在具体育教、等爱相契博合,培全面发展养的人。
本在对文育五并和基举实践中质素育却教为成应试教育的遮了布羞,生要学绩成家长、础育概念教界定的我、国基教础育的要重用作、家对国础基教要成绩、学校成要绩,逼着师老不得也要不成绩,成绩代表切一,育的求的论述要基础上点探讨五重并育举我对国基础教育的分学生分的根时代并命没真正有结终。
如果不底改彻现变的行重要启示。
应该教体育制,那育并五并举可不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能核心概。
浅谈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及其当代教育的意义
66浅谈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及其当代教育的意义赵一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摘要:蔡元培美育的相关理论基础可以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美学思想的融合,他提出了自己的美育思想,并且指出实施的方法,被成为中国近现代美育的确立者。
他的美育思想对我国美学理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也对当代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和超现实,现代化的意义。
关键词:蔡元培;思想;美育;教育在传统教育中,蔡元意识到美育的教育的缺失,他终身致力于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成为中国近现代美育的确立者。
在他的美育思想和美育实施中,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他美育思想的来源,美育理念的形成,思考其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一、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形成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一方面受到中国古代的礼乐教化和儒家思想传熏陶统,另一方面,在西方的受康德和席勒的影响,吸取西方美学思想的精神,他在中西方思想里取长补短,有批判性的学习,形成了自己美学美育思想,并用一生去实践这些思想。
(一)中国文化思想的影响蔡元培成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环境下,主要受到儒家思想传统、礼乐思想、中和思想、以及孔孟的人格精神传统文化的熏陶,他深厚的国学根底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奠定了他美学思想的基础。
蔡元培认为礼乐教化,及其产生的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思想、哲学思想产生的实践根源。
蔡元培在《中国新文学大系》中提到:“我国古代文化,以周代最可征信。
周公的制礼作乐,不让希腊的梭伦。
”[1]蔡元培认为在六艺之中“乐”是较为纯粹的美育,其他的也含有美育的成分。
蔡元培在人们追求的精神生活的礼乐教化里,发现了人们的审美的重要性,开始重视精神生活的需求。
蔡元培青年时期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但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
例如他赞同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欣赏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但他不赞同“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反对尊孔读经。
他提出并废止了前清教育宗旨中“忠君”和“尊孔”等条文,小学废止读经,大学取消经科,改革学制,修订课程。
蔡元培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蔡元培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作者:曹淑英来源:《商情》2010年第06期[摘要]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是主张自由主义教育、人本主义教育和完全人格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他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后来的办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国当代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可鉴的启示。
[关键词]蔡元培教育思想当代教育完全人格一、提倡教育独立1922年蔡元培发表了《教育独立论》、《非宗教阅读运动》,阐述了他关于教育独立的主张。
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份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
所以,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他认为教育不能受政党影响的原因是:“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政党是要制造一种特别的群性,抹杀个性”。
“教育是求远效的,政党的政策是求近功的”。
“若把教育权也交与政党,两党更迭的时候,教育方针也要跟着改变,教育就没有成效了”。
教育必须脱离宗教的原因是:“教育是进步的”,“教会是保守的”,“教育是共同的”,“教会是差别的”。
他认为信仰是个人精神上的自由,不能受外界的干涉。
所以,他认为“现今各种宗教,都是拘泥着陈腐主义,用诡诞的仪式,夸张的宣传,引起无知识人盲从信仰,来维持传教人的生活”。
实施教育独立的办法,他曾提出从教育行政管理上,把全国分成若干大学区,每区设一中心大学,管理区内各种学校及教育事宜,政府不得干涉学区工作。
在每一大学区内,由教授组成教育委员会主持学校工作。
此外,在学校不得设神学科,不许传教士任教,凡以传教为业的人,不能参与教育事业。
蔡元培关于教育脱离政治、脱离政党的主张,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但反映了他对军阀分子控制教育,希望按照教育规律办好教育事业的美好愿望;教育脱离宗教的主张更含有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革命意义。
这是蔡元培为什么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能够站在时代的前列,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摇篮和马克思主义最早在中国的传播,也是蔡元培在中国现代教育改革中能够作出卓越贡献的关键所在。
五育并举的教育实践及反思
五育并举的教育实践及反思新中国时期著名教育思想家蔡元培就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主张,他的五育是指“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大致相同。
在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要坚持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可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的重任之一。
一、培养有德行的接班人。
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在《教育漫话》中就提出了绅士教育。
洛克认为一个绅士的各种品行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不可缺少的。
它大致上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有远虑,富有同情心或仁爱之心,以及有良好的教养或礼仪。
洛克绅士教育的目标就是要造就能按这些道德规范行事的有绅士风度的人。
洛克白板说指出,每个孩子在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后天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一名学生而言,刚刚踏上学习之路,德行的教育就更为重要了,学校承担着传授学生真、善、美的责任,帮助学生学会区分好与坏、是与非,规范学生的行为活动。
学生的品德是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动态,包括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遵守学校及班级的规章制度……使学生养成品行端正、诚实守信、积极向上、乐于助人、有礼貌的良好个人品质。
德行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前些年的高材生谋杀亲人,谋害同窗等恶性事件频频爆出,他们拥有高智商、高学历,在有名学府就读,但是他们的高智商犯罪不仅挑战了警察的侦查能力,还对社会造成了极其恶略的影响。
发生这样骇人听闻的事件,正是因为他们的个人道德品行教育的缺失。
随后国家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基本素养,将法治引入小学课本,从小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为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作奠基。
二、培养有知识的接班人。
“可以没文凭,但不可以没文化;可以不上学,但不可以不读书。
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及现实意义
,
尽 快地 制定
出一个 反映 资产 阶级 要求 的教 育宗
,
旨
来
。
规 范资产 阶级对 于 人 才培 养 的 目标 和 要 求
1 9 1 2 年 7 月 10
日蔡元 培 在 北京 召开 的全 国 临时
教育 会议开 幕词 中指 出 “ 民 国 教 育与 君 主 时代 之 教 育 , 其不 同 之 点何 在 ? 君 主 时代之 教育 方
,
务顺应时 势
养成共 和 国民 健全
之 人 格 。 ” (2)
在 他看来
“ 当民 国成 立之 始 ,
而教 育家 欲尽 此 任务
,
,
不外乎五 种主 义
即军国 民教
绍兴 文理 学院学 报 哲 学社 会科学 版 )
(
第卷
·
口窟 ,劝
、
育
、
实利主 义
、
公 民道 德
、
世 界观
’
美育是 也 ,(3
,。
,
,
由此可 见 蔡 元培 是在 中 国教育 由君主 时代 向共和 时代转 变 的重要 历史关头 在深 刻分
DOI : 10. 16169 /j . i ssn. 1008 -293x. s. 1997. 02. 001
第 l? 卷第 2 期 1997 年6 月
绍兴 文理 学院学 报 J OU R N A L O F SH A O XIN G C OL L E G E OF A R T S A N D S C IE N CE S
V o l. 17
No. 2
蔡元培 五 育并举 思 想 及现 实意 义
上 .盆 于奋
J
录 户 J
张天搓
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对基础教育的启示.doc
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对基础教育的启示:五育并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相契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本文在对五育并举和基础教育概念的界定、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作用、国家对基础教育的要求的论述基础上重点探讨五育并举对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启示,即:基础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发展。
倡导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使学生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方面都行到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关键词:“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基础教育;重要启示五育并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相契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本文在对五育并举和基础教育概念的界定、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作用、国家对基础教育的要求的论述基础上重点探讨五育并举对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启示。
一、核心概念界定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这是其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
基础,在《辞海》的:五育并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相契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本文在对五育并举和基础教育概念的界定、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作用、国家对基础教育的要求的论述基础上重点探讨五育并举对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启示,即:基础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发展。
倡导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使学生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方面都行到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关键词:“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基础教育;重要启示五育并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相契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本文在对五育并举和基础教育概念的界定、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作用、国家对基础教育的要求的论述基础上重点探讨五育并举对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对基础教育的启示
摘要:五育并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相契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本文在对五育并举和基础教育概念的界定、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作用、国家对基础教育的要求的论述基础上重点探讨五育并举对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启示,即:基础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发展。
倡导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使学生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方面都行到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关键词:“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基础教育;重要启示
五育并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相契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本文在对五育并举和基础教育概念的界定、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作用、国家对基础教育的要求的论述基础上重点探讨五育并举对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启示。
一、核心概念界定
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这是其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
基础,在《辞海》的注释中,其本义是指“建筑物的根脚”,其比喻义是指“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
“基础教育”,在《教育大辞典》中的定义是:“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一般是指中、小学教育。
二、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充分肯定和突出强调,说明了基础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体战略中的重要位置,多年来的教育工作实践也使我们对基础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中小学阶段是为人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打基础的最重要阶段。
中小学教育担负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和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大军的“双重任务”。
从根本上说,基础教育是为提高整个民族素质奠定基础,是为我们祖国繁荣富强、发达兴旺造就数以亿计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基础。
这个基础的好坏,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三、国家对基础教育的要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七条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纲要》的这段话,对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办学要求:这就是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将“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要实现《纲要》的要求,实现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坚持五育并举,在基础教育中,德、智、体、美、劳是“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每一育既有其相对独立性,特定性,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一个统一体。
四、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一)基础教育应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
第一,使学生体力和智力同时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
第二,使学生的才能和兴趣可以获得充分、多方面的发展。
第三,使学生的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改革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
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导向是科学、合理的,可是在具体教育实践中素质教育却成为了应试教育的遮羞布,学生要成绩、家长要成绩、学校要成绩,逼着老师也不得不要成绩,成绩代表一切,分分学生的命根时代并没有真正终结。
如果不彻底改变现行的应该教育体制,那五育并举并不可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改革课程设置,加快全人教育进程
虽然现在很多学校课程表中设置的课是科学的,但是不排除有的学校阳奉阴违,使得音乐、美术、体育、劳动等课程形同虚设。
因此,应设置文化课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和劳动实践课。
以文化基础课为重点,其他两种课程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互渗透。
(四)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完善全人教育的实施
课堂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之一,教师不仅要“解惑”,更要“传道”;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自主获取知识;不仅要“授业”,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五育并举有心动,更要有行动。
因此,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从而保证全人教育的实施。
推行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实际能力。
这是21世纪的需要,并不是对现行教育体制、教育方针的否定。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我国教育任重道远,要把学生放在了主体的位置上,使学生人格得到充分发展,把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贯穿于学校的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做到坚持五育并举、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辩证统一。
造就一个独立自主、有个性、有热情、有尊严、有知识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
[2]王列盈.论蔡元培的五育并举教育思想[J].《教育评论》,2009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