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钱学森之问”

合集下载

试论钱学森之问

试论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之我见【内容摘要】本文针对“钱学森之问”,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

求解“钱学森之问”,应该从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两方面去分析。

内在原因包括学生素质较低,学生抵御社会诱惑的能力较差等;外在原因包括现行教育体制缺乏创新的土壤,部分教师水平低下等。

不管主客观原因如何,学生自我的勤奋努力才是成才的最关键因素。

【关键词】素质低诱惑大缺乏信仰缺乏兴趣偏科教育体制教师水平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求解“钱学森之问”,我认为可以从大学生自身和教育体制两个方面来寻找答案。

一、内在原因民国时期和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大陆,无论是在意识形态方面,还是在基础教育、价值观念、科学技术等领域差异显著。

所以社会形态和社会意识的演进,必然造就了不同于民国时期大学生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青年。

而新时代青年身上的某些不利于学生生长发展的特点与恶习,加上整个社会大背景下轻人文精神、重物质利益观念的蔓延,是当代中国缺乏大师的重要原因。

首先是大学生素质偏低。

这里所指的大学生素质低下,并不是针对个体的学生而言,而是特指大学扩招以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

民国时期,办学的高等院校很少,同时受到家境、地域、历史文化传统等等众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进入大学的门槛非常高,所以能够进入大学的学生那可真是凤毛麟角。

根据《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的教育部分可以知道,1936年全国公私立大学、独立学院、专科学校加起来也不过110所左右,另一个数据是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到1937年的四十年间,总共也只有不到11万名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

民国时期这种学校少、入学几率小的现象当然是有利有弊的。

三答“钱学森之问”

三答“钱学森之问”

大讲堂II观点
三答“钱学森之问”
•钱颖一(清华大学资深教授)
一2005年,钱学森向温家宝总理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而是我们
提出一个问题,后来被称为“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比“钱学森之问”更为一般、更具准确性的问题是:相对于我们的人口规模,相对于我们的经济总量,相对于我们的教育投入,从我们的教育体制中走出来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不是没有,为什么这么少?
创造力多产生于学科交叉和融合。

我对“钱学森之问”的第一个回答是:我们的教育体制中培养的学生,缺乏创造性人才的第一个原因是学生的知识结构有问题。

我们的学生过多局限于专业知识,而缺乏跨学科、跨领域、跨界知识,而这些往往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才的特征。

创造性思维的第二个来源是的学校在增加学生知识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减少了创造性人才的必要因素—
—好奇心和想象力。

创造性思维的第三个来源与价值取向有关,也就是与追求创新的动机和动力有关。

我对"钱学森之问”的第三个回答是我们的价值取向出了问题:不仅是学校,而且 整个社会都太急功近利、太功利。

与此成为鲜明对比的另一个极端是科学的发源地古希腊。

古希腊哲学和科学的产生是最为纯粹地基于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所表现出来的困惑和好奇,以及感受到自己的无知。

正是古希腊的那种对智慧的纯粹热爱,那种完全的非功利主义,不追求任何“有用的回报”的价值取向,才成就了它辉煌的哲学和科学。

当然现代社会的情况不同
好奇心和想象力。

我对“
钱学森之。

浅谈钱学森之问

浅谈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是什么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学森生前的疑问,也是钱老的临终遗言。

何谓杰出人才?应该是指世界级的、在全世界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应该是能和“三钱”相提并论的人才。

三钱则是指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钱老对此问题的回答2005年7月30日,钱学森曾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

” 那么什么样的办学模式能够培养出杰出人才来?上个世纪30年代钱老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模式。

“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

”关注钱学森之问真正让“钱学森之问”成为舆论的焦点,源于2009年11月11日的一封公开信。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发出公开信的11位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几天前,我们满怀悲痛送别了钱学森老人。

作为一代科学大师,钱老对国家民族、对科学研究、对青年人才、对科学道德的挚爱,感动了全民族。

他的崇高人格和科学精神就像一座灯塔,照亮后人前行的路。

连日来,人们在缅怀和追思中,不时会被钱老提出的一个问题所震撼——‘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

它是沉重的,也是不容回避的。

”在当时,我们的学校,缺乏培养杰出人才的机制。

当然如果再追问下去,直白一点说,就是我们的学校不像学校,更像衙门。

不仅没有杰出人才,而且离“杰出”两个字渐行渐远。

现在,虽然较当时情况比较好,但是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仍然十分严峻,钱学森之问仍然值得我们所有人思考。

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写在“钱学森之问”提出十周年

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写在“钱学森之问”提出十周年
有得到破解 。
系看并 不难理 解 ,杰 出人才是 果 ,而能否 按照 什 么是 “ 钱学森之问”
2 0 0 5 年7 月2 9 来自 ,温 家 宝 总 理 来 到 解 放 军 培养科 学技术发 明创 新人才模 式去办学 是 因。 本 来 ,问 题 并 不 是 十 分 复 杂 ,我 们 只 需 要 认 真
科 学 家 。 他 对 中 国 科 学 技 术 与 国 防 建 设 的 贡
献 ,无 人 望 其 项 背 ,是 名 副 其 实 的 中 国 “ 航 天
谈 完 对 科 技 规 划 的 意 见 后 ,钱 学 森 先 生 说 :
之 父 ”和 “ 火箭 之 王 ” 。 他 博 学 多 识 , 除 了 在
很大 的问题 。 ”
什 么是 “ 钱 学 森 之 问 ” ? 从 谈 话 中 可 以 看 到 ,为 什 么 老 是 冒 不 出 杰 出 的 人 才 或 者 为 什 么 培 养 不 出 杰 出 的 人 才 ,这 应 当 是 先 生 提 问 的
航天科 学领 域的贡献 以外 ,在系统科 学 、控 制
倡导创 造教 育 ,其代 表性 的教 育思想 集 中反映
在 《 集 大 成 得 智 慧 — — 钱 学 森 谈 教 育 》和 《 钱
学森创 新教育 的伟大 实践 》两本书 中。到 了晚
年 , 先 生 最 牵 挂 的 还 是 教 育 ,9 4 岁 时 ,在 与
温 家 宝 总 理 的 一 次 谈 话 中 ,他 提 出 了 一 个 被 称 为 “ 钱 学 森 之 问 ” 的 振 聋 发 聩 的 建 言 。 遗 憾 的
理 解 和 大 胆 实 践 就 行 了 ,可 是 却 没 有 这 么做 。
2 7
l O C U S焦 点关 注

探解钱学森之问

探解钱学森之问
探解钱学森之问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钱学森之问的背景与意义 • 钱学森之问的内容与实质 • 探解钱学森之问的方法与途径 • 探解钱学森之问的挑战与未来 • 结论与建议
01
钱学森之问的背景与意义
钱学森之问的背景
钱学森的疑问
2005年,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一次科学沙龙上,向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问题:“为什么 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个问题的背景在于,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在规模和资源上已经有了显 著的进步,但仍然缺乏在国际上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05
结论与建议
结论回顾
01
02
03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钱学森之问强调了科学教 育的重要性,认为科学教 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
科学精神的缺失
钱学森之问反映了当前科 学精神在教育中的缺失, 需要加强科学精神的培育 。
教育体制的局限性
钱学森之问揭示了当前教 育体制的局限性,需要改 革教育体制,创新人才培 养模式。
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02
钱学森之问的内容与实质
钱学森之问的具体内容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 这是钱学森对中国教育的疑问,也是他对中国科技创新人才 培养的关注。
钱学森之问并非仅限于教育领域,它实际上涉及科技、人才 、创新等多个领域,是对中国如何培养出世界级的科技创新 人才的深层次思考和追问。
科研实践是探解钱学森之问的一个重要 途径。科和解决
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在探解钱学森之问的过程中,科研实践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钱学森先生的 学术思想和贡献,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认识科学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朱永新:求解“钱学森之问”

朱永新:求解“钱学森之问”

朱永新:求解“钱学森之问”先是复旦大学校庆宣传片抄袭事件,而后是一年一度的高考,高校成为近期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十年前的“钱学森之问”也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2021年7月29日,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之问”由此成了中国社会各界热烈讨论的热门话题,引起了全社会对大学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十年过去,虽然许多高校花费巨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但是“钱学森之问”仍然没有答案。

“假如仍然延续以前的老套路,不在教育体制改革上下功夫,只靠砸钱,是不可能培养出‘杰出人才’的,也不可能建成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朱永新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也是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他发起的“新教育实验”迄今已经发展到2000余所实验学校、全国有200多万教师和学生参与实验。

2021年,“新教育实验”成为入围WISE 世界教育创新奖的唯一一个中国教育改革案例。

在朱永新看来,“钱学森之问”表面上是一个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背后其实是一个体制问题,即如何让教育家办学。

解决了这个问题,培养模式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就好像农民知道该怎么种地,把自主权交给他就行了”。

“在一个封闭、垄断,缺乏竞争与活力,高度行政化、官本位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真正的教育家很难脱颖而出。

”朱永新说,“要真正实现教育家办学,首先应给予高校应有的自主权。

这才是解决‘钱学森之问’的关键所在,舍此别无他途。

”“只靠砸钱,是不可能培养出‘杰出人才’的”《财经》:“钱学森之问”提出十年了,迄今仍不断被人们提起,因为它所提出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作为一位教育家,您怎么理解“钱学森之问”呢?朱永新:“钱学森之问”是钱学森先生提出来的,但是它本身并不是新问题,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曾经谈及这个问题。

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

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

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98岁的钱学森大师刚刚远去,但是他留下的这个问题却成为了中国教育界绕不开的一个难题。

钱学森博士带着他的疑问,其实不如说是遗憾,离开了我们。

是我们,是这个社会,真的给不出这个问题的真正解答吗?我想事实绝非如此。

如今,不论是中学还是所谓的高校,都始终存在着教育效率低下,教育成效不明显,学生学习热情低等很多阻碍杰出人才培养的现象。

到底是什么在驱使着这些现象一再猖獗呢?追根到底就是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在口口声声说着素质教育的背后,却反复着机械化操作、死板的有着很强筛选性质的应试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看起来正符合中国现阶段人口基数大的国情,所以想要改革之是难上加难。

因此,这么多年来,经济不断发展了,而人才培养的脚步,却根本跟不上其他发达国家。

改革开放以后涌现的杰出人才更是屈指可数。

综观当今教育现状,分数承载了太多的期望;学习承受了太重的压力;童年背负了沉重的包袱。

在不少地方,学习活动常常远离了学习者的现实生活;整齐划一的学习任务,偏离了学习者的兴趣、爱好、自主性以及承受能力的差异;学习活动的要求常常违背学习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这种现象能说是符合教育合理性、科学性的要求吗?能说是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需要吗?作为一个学生,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长久以来给我们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以自身为例,很早我就在想这样一个问题,从书本上学了这么多知识,到底有多少对今后的生活派得上用场?到以后几十年后,我们还可以记得多少?学习永远都是为了应试,而总是有做不完的试卷,解不完的习题,背不完的课文和公式。

重重应试压力下,即使想有创新的想法,还有多少人顾得上呢?课堂不知从何时变得不再活跃,老师的讲述也是死气沉沉的不停重复炒冷饭。

高中过去,步入了大学,但是几个月来感觉日子过得与自己设想中的模样有太多不同。

复杂且繁多的课程,有多少学生可以自觉到每节课都到场,不迟到不旷课?有多少学生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不去做另外的事情而是听老师的讲解?坦白的说吧,这样的学生真的是少数。

对钱学森之问的理解和解释

对钱学森之问的理解和解释

对钱学森之问的理解和解释“钱学森之问”是指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2005年的一次座谈会上,对中国的教育体系和科研环境提出的尖锐问题。

他问道:“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这个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

要理解和解释“钱学森之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教育体系的问题钱学森认为,中国的教育体系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

首先,中国的教育过于注重分数和考试,而忽略了对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这种教育模式导致了学生的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中国的教育体系缺乏个性化的教育,学生缺乏自由度和自主性,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特长。

1.科研环境的问题除了教育体系的问题,钱学森还指出了中国科研环境的问题。

他认为,中国的科研环境过于追求短期成果和量化指标,而忽略了长远发展和质量提升。

这种科研环境导致了科研人员的思维局限和急功近利,缺乏对重大科技创新的追求和探索。

此外,中国的科研环境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的问题,如科研资金分配不公、科研人员评价机制不合理等,这些也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1.社会文化的问题“钱学森之问”也反映了中国社会文化的一些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服从、遵守规矩,而创新和独立思考则被视为离经叛道。

这种社会文化氛围限制了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使得培养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更加困难。

此外,中国的社会文化中也存在一些浮躁和功利的心态,这也影响了人们对科技创新的追求和投入。

为了解答“钱学森之问”,我们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反思和改革。

以下是一些建议:1.改革教育体系首先,我们需要改革教育体系,注重对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这包括改变过分注重分数和考试的教育模式,加强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

其次,我们需要推行个性化的教育,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度和自主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特长。

这需要教育机构减少对教育的限制和干预,增加学生的自由度和自主性。

试答“钱学森之问”

试答“钱学森之问”

刘人怀院士等:试答“钱学森之问”发布时间: 2011-10-17 点击数:29187文/刘人怀郭广生徐明稚陈劲陈德敏所谓“钱学森之问”,就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晚年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钱老自己其实是有答案的。

2005年7月30日,钱学森曾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

”钱学森之问和钱老自己的回答,振聋发聩,实际上指出了中国的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本文试图通过对目前教育界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分析,深入探究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并进而提出若干化解之策和可操作的计划。

教育问题的现状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国家进入了盛世时代,教育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特别是改革开放32年来,教育事业更是突飞猛进,中国正处于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发展进程之中。

但是,我国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

教育体制和管理有待改善在高等教育方面,目前的病态表现为:从建国初期至今,教育革命和教育改革始终不断,但一直未形成科学的、稳定的人才培养体系,难以拥有杰出人才成长环境;学术浮躁;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办学千篇一律,许多大学无特色;上级管理名目繁多,对学校、教学和科研的评估、考核、检查太过频繁,基层穷于应付,甚至弄虚作假;学校管理过分行政化,行政干涉学术过多;学校产业化问题,错误强调学校科研要产业化,使基础科学研究萎缩;学校关系化问题,社会和学校人治大于法治,师生办事常常要找关系才能办成,使杰出人才成长受限;“官员”型校长多,优秀校长少;教师学术不端行为和学术腐败现象愈演愈烈,甚至涉及部分党委书记和校长以及“知名”学者,但处理惩治既慢又不严;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未得到有效管治;教学和科研奖励以及科研项目申请中,拉关系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公正性缺失,制约了杰出人才出现;学校从上到下搞创收,教师无法专心致志做学问;许多教授喜欢做官,不喜欢做学问,不喜欢承担教课任务……以上这些问题都亟待教育体制和管理的尽快改善。

求解“钱学森之问”——由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引发的新思考

求解“钱学森之问”——由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引发的新思考
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我国主要采用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并将导师教学与学生自学研讨相结合但是我国的研究生培养阶段有个显著的问题就是学生参与科研的机会较少特别是在硕士研究生阶段有些专业的学生整个研究生阶段也未参与课题研究这是不利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建议研究型大学建立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的一体化机制从学生一入学就可以参加导师的研究课题与导师一起搞科研哪怕刚开始只能做些辅助性的工作但是在与导师的协作中一方面从学生自己的发现中学到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从对导师的观察中和指导中接受学术熏陶
关键词 : 钱 学森之 问; 创新型人才 ; 新 思考
的人 。而 这 一 类人 出 于对 学 术 事 业 的 热 爱 , 把 追 寻真 理 和 学 术 创 新 为什 么这 么多年过去 了, 教育界还在提及 曾经让我们振聋发聩 当成 了 自 己一 生 的 志 向 。 而现在 , 这 样 的 人 越来 越少 了 , 当今 的 学 术 的声音 , 为什么 中国一直讨 论着 “ 钱学森之问” ? 事实上 , 中国高等教 界有种普 遍现象 ,很多人 一生的主要成就 多是在得 到职称前 获得 育界和社会各 界都特别关注拔尖创新人才 的培养 , 中国政府和众多 的 , 之后就不再 出成果 ; 很多研究生在毕 业前 , 找工作之前 , 可 以专 大学也做 了很 多探索 , 为提高教育质量 进行 了多方 面的努力 : 国家 心做科研 , 一旦工作有着落稳定之后 , 就没有多少做学 问的动 机了 ; 出台 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 如高等教育本科教学 水平评估 、 “ 2 1 1 工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了考研 大军的行列 , 为什么考研?是真正 程” 、 “ 9 8 5工程 ” 、 质量工程等 ; 高校也开展 了很 多探索 , 如高水平论 为 了扩大 自己的知识 面 、 提高 自己的技能 、 在未来 的领域 中有所建 文奖励 、 绩效评价 、 高薪 引进 国际一流学者 等。近年来 , 政府 和高校 树 。还是仅仅为了缓解就业 压力 , 为 了今后 提高生活品质 , 被 考研。 在拔尖创 新人才 培养方面 的改革力度 明显加 大 , 2 0 0 9年启 动基础 如果做 学问 、 做 科研 的都是建 立在这些功利化 的思想上 , 还有谁能 学科 拔尖学 生培养试 验计 划( 简称 “ 珠 峰计划 ” ) , 是 教育部 为 回应 静下心来做学 问? 正如韦伯在《 以学术为业》 中说 到 : “ 如果一个人不 “ 钱 学森之 问” 而 出台的一项 人才培养计划 , 在《 国家 中长期教育 改 能用 热情去做一件事 ,这件事对于作 为一个人 的他来说 就毫无价 革和发展规 划纲要》 制定原则 的过 程当 中, 教 育部 门对基 础学科 的 值 。……热情是决 心, 亦即 ‘ 灵感 ’ 的前提 。” 其二 , 体制行 政化。近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做 了筹备 。 应该说 , 在一 定程度上 , 政府和高校 的 观我国的科研体制 , 政府是科 研活动 的主要控 制者 和管理者 , 掌握 努力却是 取得 了一些成效 ,这是应该肯定 的 ,也是值 得赞赏 的。 着 大学科 研资源的绝对配置权, 通过设 立各种课题项 目来 向各个 大 学划拨科研经费 。目前 , 科研评估 质量 也是考核高校发展 的一个重 2 创 新 型 人 才 的 理 解 要 方面 , 因此 , 各 高校在这样 的科研 管理体制下 , 为 了学 校 的声 誉 , 何谓创新型人才?对此 , 我 国学术界 的学者专 家给出了不同的 也为了科研工作者本人 的发展 , 纷 纷被科研 。直接导致科研工作者 理解和定义 , 其 中阐释较具代表性 的有两种 : 定义一 , 创新 型人才是 味的赶数量 , 堆报告 , 根本无暇创作 , 无心创新 , 所以, 在这种利 益 指具有创 造精神和创造 能力的人 , 它是相对 于不 思创造 、 缺乏创 造 链条下促生 的科研成果真正的学术价值有多少 , 我们不难想象 。 能力 的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 , 这 同理论型 、 应用型 、 技艺 型等人才类 3 . 3大学的办学定位认识存在偏差 。随着高等教育扩招 的推进 , 型 的划分不仅不是并列 的 , 而且要求不论是 哪种类 型的人才皆须具 高校的规模越来越大 , 我 国大部分 重点高校都开始探索 自己的发展 有创造性『 l 1 。 定 义二 , 所谓创造型人 才 , 是指富于独创 性 , 具有创造能 之路 , 向着实现世界一流大学 的 目标迈 进 , 世界 一流大学 , 大都是学 力, 能够提 出 、 解决 问题 , 开创 事业新局 面 , 对社会 物质文 明和精 神 科门类齐全 的综合性 大学 , 大多也是研究 型大学 , 可 以说 这些研究 文 明建 设 作 出创 造 性 贡 献 的 人 。 这 种人 才 , 一 般 是 基 础 理论 坚 实 、 科 型大学成 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的摇篮。 我 国的很多重点高校为培 学 知识 丰富 、 治学方法严谨 , 对未知 领域勇于探索 ; 同时 , 具有 为真 养创新型人才也逐渐 向研究型大学发展 , 但是就 目前我 国研究 型大 理献身 的精神和 良好的科学道德。 他们 是人类优 秀文化遗产的继承 学 的现状来看 , 盲 目求大 , 求全, 缺少 优势学科 , 教师 中享誉 国际的 者, 最新科学成果 的创造者 和传播者 , 未来科学家 的培育者 。在我 流学者和学术 大师极少缺少 , 院校 问同质性太高 、 高水 平 的原创 看来 , “ 创新” 是这类人 的基本特征 , 他们的基本素质 、 知识能力 以及 性科研成果相 当缺乏是普遍存在 的问题 , 这与大学 的办学 定位是有 创新成果构成 了创新型人才的内涵所在 。 创新 型人才所具备 的特质 直接关系的。 事实上 , 并非所有的一流大学都是“ 大而全” 的, 有 的却 是独有 的 , 排他的 , 是其他人所不具备 的。 是 以“ 小而精 ” 著称 的 ; 它们根据 自身有限 的条 件 , 不 追求齐全 的学 3 我国创 新型 人才培养存在的 问题 科 门类 , 着力建设好特色学科 、 优 势学科 , 从而拥有非 常强的世界一 3 . 1 高等教育质量有 限, 学生创新 意识 和后劲不足 。 谈到对高等 流学科。普林 斯顿 , 麻省理工学院则是典 型的小 而精著称 。 教育质量 的理解 , 需要 明确 的是“ 质 量” 是 指人才培养 的质量 , 还是 4 解 决 之 道 科研质量 , 还是所 有高等教育 活动的质量 。我认为这三者 的关系是 4 . t 推行本科 通识 教育的教育模式 ,课程设 置和人才 培养 注重 密不可分 的, 科研质量是对人 才培养质量 的直接反映 , 所有 高等教 多 学 科 交 叉 。通 识 教 育 ( G e n e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 是 世 界一 流 大 学 的 一 大 育活 动的质量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的保证 。我们首先 以《 中 特色。它是针对专业教育 日益导致的人文教育衰落 、 知识 狭窄和视 国博 士质量报告》 为例 , 从博士论文质量 的国际 比较结果来看 , 我 国 野褊狭 而产生 的 ,其起 源可追溯 到 1 8 2 8年 耶鲁大 学校长 J ・ 戴伊 博 士学位论文 的特点在于注重选题 的应用性 , 长于借鉴 、 修 正和发 ( J e r e mi a n D a y ) 等人在《 耶鲁报告 》 中所倡导的 自由教 育思想 。 《 耶鲁 展已有理论 以解决 现实和应用性 问题 , 在文献评述 、 理论深 度和原 报告》 认为: “ 大学 的 目的 , 不 是教导单一的技能 , 而是提供广博 的通 始创新等方面与 国际博士生教育强国有一 定的差距 【 引 。 另外 , 中国学 识基础 ; 不是造就某一行业的专家 , 而是培养领导群伦 的通才[ 5 1 。 ” 所 生后 劲不 足也是 比较 明显的现象 , 中国的学生是世界名校 留学生 的 以说 , 大学 的教 学 目标应该是为 培养未来 的精 英奠定基 础的 , 需要 主要来源之一 , 可见 我国的学生基础 是 比较扎实 的 , 为何 在进入 国 开设基础性的课程来充实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 不断拓宽学生 的 际化 的学 习环 境中表现就不那 么突 出, 事实上 , 知识结构 也是决定 知识视野 , 至于 , 专业教 育可以进 行的迟一些 , 当学生广泛涉猎足够 他们 能走 多远 的因素之一 。 的基础知识之后 , 自然会根据 自己的兴趣所在 出现专 业分流 。另据 3 . 2科研被缚现象突出。 表现有二 : 其一 , 目的功利化 。 我们发现 了解 , 许多诺 贝尔 自然科学奖获 得者既是某 门学科 的专 才 , 又是进 在科学研究 当中做出过贡献 的 , 往往都 是真正虔心做 学问 、 做研究 行跨学科 的综合性研究的通才。 例如诺 贝尔奖者 钱永健 曾在 哈佛大

求解“钱学森之问”:大学教授“盯”上小学

求解“钱学森之问”:大学教授“盯”上小学

求解“钱学森之问”:大学教授“盯”上小学
求解“钱学森之问”:大学教授“盯”上小学他用一连串反差,唤起人们对小学素质教育的沉重思考。

稀疏的头发,过时的军用棉大衣和大头鞋。

要不是鼻梁上那副深度近视镜,特别是镜片后那双明澈而睿智的眼睛,谁也不会将他和大学教授、著名书法家等耀眼的头衔联系起来。

吴鸿清,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教授,《中国古代玺印大典》主编,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文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而他现在做的,是在一个农村小学办“伏羲班”。

他在北京“盯”上大西北一个偏远的地方,在那个地方用极其执著的方法进行教育探索,已引起国内外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钱学森之问”和“童子功”
“素质教育喊了好几年,越喊越响,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作业越来越多,睡眠越来越少。

没有休息,没有快乐,披星戴月,辛辛苦苦学几年,没学到多少终生受益的东西,太冤了!一些重要竞赛中,中国学生的汉语水平竟赶不上外国学生。


吴鸿清创办伏羲班的原因,是他看到了希望和现实的距离。

“为什么方方面面对教育不满意,却无能为力……教师的人生价值在于能够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出人才。

为什么我们的
痕”,裸露的房顶不时掉土,吴鸿清和老师们动手吊顶棚、修门窗、做书架、做写字用的案子。

有人问:“你为什么不买?”他说:“钱是朋友资助的,每一分都要花在该花的地方,能省就要省。

”。

答钱学森之问详解共39页

答钱学森之问详解共39页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答钱学森之问详解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试解“钱学森之问”

试解“钱学森之问”

试解“钱学森之问”一、基本介绍“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据说温总理2006年拿这个问题请教国内最有名的六所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他们的回答是: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高校大改革大发展起来之后,应该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还要做强高等教育。

这种回答其实是不能让钱老和总理满意的。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解开“钱学森之问呢?”二.试解“钱学森之谜”(一)、原因分析。

发展中国家如何发掘与发挥创造性人才的社会功能与价值,也就是如何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向创造型、发明型人才培养方法的转型。

为何我国没有诺贝尔那样的发明家型企业家?为何没有企业家设立科学研究基金会与科学奖?钱学森问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答案是很简单的。

学校里,关心科技发展的人已成少数;提得出又打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人已成少数;关心的往往是创业问题并非科学研究;社会现状,人人祈求安贫乐道,不搞也不敢搞科技创新等等。

这些传统的,不打破常规的思维是绝不可能造就出像哥白尼,牛顿,诺贝尔,爱因斯坦,马克思这种伟人的!中国教育界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应试教育、学术腐败、盲目扩大招生等等。

归根结底就在于教育的改革始终进程缓慢,学校行政化趋势加剧,教师功利化趋势加剧。

这样的学校和教师怎么培养的出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大师。

(二)、解决方案。

1、改革培养方式。

欧洲从儒家科举制学会了文官制度和考试制度,我们也可建立欧洲的思考型、实践型考试和研究生独立研究能力培养制度的教育模式。

科学和教育视域下的“钱学森之问”求解

科学和教育视域下的“钱学森之问”求解

科学和教育视域下的“钱学森之问”求解摘要:钱学森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人民教育家。

他在临终时对中国教育前景的担忧被提炼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它与“李约瑟难题”一样,对中国的科技和教育工作者都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钱学森以他的求学和教育科研经历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发展中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才能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教育;科学;钱学森;李约瑟难题一问题溯源“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导弹元勋、“航天之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可见,教育是钱学森最后的心结。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先生逝世,紧接着,同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1]“钱学森之问”从此成为舆论的焦点。

其实,与“钱学森之问”相类似,在上个世纪也由一位英国人提出过一个科技难题。

李约瑟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第2卷中曾问: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只能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国度?这个问题就是一直困扰着中国科技史学界的“李约瑟难题”。

它提出了一个悖论:“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端于中国?而哥伦布、麦哲伦正是依靠指南针发现了世界,用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用造纸术和印刷术传播了欧洲文明!”现在,公认比较规范的文本是1990年李约瑟在应上海《自然杂志》之约从英国寄来《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一文的表述: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成长?……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期间,中国文明在获取自然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要比西方文明有成效得多?[2]对“李约瑟难题”的解答,比较典型的观点主要有四种:(1)“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中国在地理上四面为山脉、沙漠及海洋所环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体系,因而中国科学因缺乏交流而逐渐退化,导致落后。

试答“钱学森之问”

试答“钱学森之问”

试答“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2005年7月,温家宝总理探望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此后的四年,他又三次见到总理,每一次都要说起这个话题。

2009年8月6日,在与总理的最后一次见面中,病榻上的老人讲话已经不太清楚,但依然缓慢而认真地对总理说:“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

2006年11月,温家宝曾就此问计国内最有名的六所大学的校长和教育专家,他们的回答是: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高校大改革大发展起来之后,应该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还要做强高等教育。

这种回答其实是不能让钱老和总理满意的。

2009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大学与青年学子共度“五四”青年节时,针对学生有关“钱学森之问”的问题曾表示:“钱学森之问对我们是个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的鞭策。

钱学森先生对我讲过两点意见,我觉得对同学们会有用,一是要让学生去想去做那些前人没有想过和做过的事情,没有创新,就不会成为杰出人才;二是学文科的要懂一些理工知识,学理工的要学一点文史知识”。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逝世。

11月11日安徽高校11位教授给新任教育部长以及全国教育界发出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信中指出:从1977年重新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制度至今,中国当代教育的改革已经有30余年。

应当说,积30余年来的发展和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但是,不能回避的是,今天的中国教育同样存在着许许多多让人痛心疾首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深层次的。

钱学森之问参考答案

钱学森之问参考答案

钱学森之问参考答案钱学森之问参考答案钱学森,中国现代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火箭之父”。

他对科学、技术和人类未来的思考,引发了许多人对于人类命运和科技发展的思考。

在他的一次演讲中,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思考科技进步和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钱学森问道:“我们能否掌握科技,而不被科技所掌握?”这个问题涉及到科技对人类的影响和人类对科技的掌控能力。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同时也面临着科技带来的挑战。

如何保持对科技的掌控,避免科技成为我们的主宰,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科技进步的同时保持人类的尊严和自主性。

其次,钱学森问道:“我们能否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个问题涉及到人际关系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但也面临着种种挑战。

社交媒体和虚拟世界的兴起,使得人们越来越难以建立真实的、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如何在科技的帮助下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钱学森还问道:“我们能否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个问题涉及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人类需要思考如何在科技进步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钱学森问道:“我们能否保持人类的尊严和良知?”这个问题涉及到道德和伦理的问题。

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力量,但也带来了伦理和道德的困境。

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伦理上的挑战。

如何在科技的发展中保持人类的尊严和良知,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钱学森的这些问题,引发了许多人对于科技进步和人类未来的思考。

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寻找答案,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只有在科技进步的同时,我们能够保持对科技的掌控,保持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保持人类的尊严和良知,才能实现人类的真正发展和进步。

解答“钱学森之问”:培养“聪明大脑”的10个关键

解答“钱学森之问”:培养“聪明大脑”的10个关键

解答“钱学森之问”:培养“聪明大脑”的10个关键所谓“钱学森之问”,就是钱老生前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2005年,领导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2005年7月29日,钱学森曾向领导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

”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回忆:30年前,父亲提出第六次产业革命,提出基于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等问题,提出知识密集型农产业的思考,学术界对这些理论反响不大,基本上无人关注无人践行,在这种情况下,父亲才明白,自己不仅要提出理论,还要有意识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所以才有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时间过去16年了,但是“钱学森之问”依然没有得到很明显的改进,许多学校依然是只能培养优秀学生,却没办法培养出杰出人才。

那么,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最近我在读布莱恩·格里瑟姆的《如何成为更聪明的人》,这本书从批判性思维谈起,进一步谈敏捷思考这个概念,他提出的创新思考应具备的十大特征,我认为对“钱学森之问”的解答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一、善于清空大脑我们的工作质量取决于我们的元认知,即能否思考我们的思考,抓住最好的想法,最犀利的观点。

要做到这一点,碧玺善于清空大脑。

对创新思考来说,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好的想法要出现,碧玺为它腾出足够的空间。

不幸的是,我们的大脑都被无关紧要的事所占据,这些事四处徘徊,劫持我们的思想,比如反复预演以确保正确无误的对话、臆测的小事、自以为应该回应的矛盾、快乐的回忆以及无尽的期望。

研究发现,公司高管每个工作日单独待着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结论是,即使他们应该思考生命、应该如何入手,他们也没有时间来思考。

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求解: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前不久去世的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生前曾向温总理坦诚相告:“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

”“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是新中国六十年教育之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教育投入在不断加大,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校园里大楼也在不断增加,表面上光鲜亮丽,实际上是假大空,大师级的人才一个也没培养出来。

就拿国内最牛的北大来说,杰才没看到,倒是冒出了一个买猪肉的和一个跑跑,别的高校就更不用说了。

钱大师的一个“冒”字用得十分贴切,表明有一种无形的大网将杰才给罩住了,这张大网是由社会和教育等各种因素交织而成的。

实际上,钱大师已从大学教育层次指出了问题所在,就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钱学森之问”也引起了网上的广泛议论,有着各种不同角度的解答。

这里想说的是,老是冒不出杰才的根子在中小学教育,因为咱们的中小学教育抹杀了孩子们好问的天性,恰似大网的“铅坠”,将杰才牢牢封在网内,想鱼跃龙门根本不可能。

刚入学的小学生本来天真活泼,对各种事物都十分好奇,喜欢问各种问题,思维也十分活跃。

可我们的老师却不注意引导和启发,而是布置大量的作业,让学生天天做枯燥的练习,再出各种教学参考书让他们看,什么名校名师点评等等,把本该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全给包进去了。

这样,孩子累得眼睛都睁不开了,照着参考书死记一些答案完事,哪还有时间思考?再加上老师教学时,总是满堂灌,不给学生以提问的机会,自己提问也只是做做样子,容不得学生异样回答。

更可恶的是,有的老师还采取“留一手”教学法,在课堂上故意将一些关键点不讲,待课后补课时再讲,以收取补课费。

这样的教学环境和方式,将孩子们的好问的天性抹杀得干干净净,学习的兴趣荡然无存。

升上中学后再经更加严酷的题海战术训练,全都成了不爱出声的“哑吧”学生。

教育如何解决“钱学森难题”

教育如何解决“钱学森难题”

教育如何解决“钱学森难题”钱学森难题是指在教育领域,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要。

面对这一难题,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钱学森难题。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核心要素。

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强化课程设置:学校要根据国家需求和科技创新趋势,合理设置课程,教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创新教育方式:除了传统的课堂教育,学校还应尝试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如项目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模拟式教学等。

这些教育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实践实习:学校要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实习项目。

这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鼓励师生互动:学校应鼓励师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互动和交流,鼓励学生向教师请教、与同学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人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

教育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德育教育:学校要注重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诚信、勤奋、团结等。

这些品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更能在面对挑战时坚定信念、积极应对。

2. 注重人文关怀:学校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

同时,学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需求,使他们在关爱中获得成长。

3.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校要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儒家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险1001 杜潇2010030006
求解“钱学森之问”
已故科学泰斗钱学森先生曾向温总理提出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问题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十分重视教育发展,时至今日,无论从教育规模、受教育程度还是师生数量上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但是,目前的教育体制却再也没有培养出像解放前培养的邓稼先、杨振宁那样的大师,也没有出现70年代中国杰出的张广厚、陈景润等人才。

从2000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设立到现在,得奖的一共有14人,其中有11人是1951年前毕业的。

2006年,温家宝总理曾拿“钱学森之问”请教国内最有名的六所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他们的回答是: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高校大改革大发展起来之后,应该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还要做强高等教育。

我认为,这种回答并不能让钱老和总理满意。

回答“钱学森之问”,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上下功夫。

当前我国教育体制的最大弊端在于教育体制行政化。

教育体制行政化的含义,就是把学术机构当成行政机构来管理。

由上级任命书记校长,下级服从上级,权力和地位决定了所能获取的资源和收入。

这种行政化的管理机制负面效应很多,首先是破坏了教育的规律。

教育最根本的规律是要有一个安静的、不受打扰的环境,让师生们集中精力读书、想问题、做学问、搞教学。

可是过去十年中国大多数高校都忘记了这个根本,变得急功近利,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扩招和并校,新建了大片的新校区、校舍,成立了大量综合性大学。

这些显然是由于教育行政化后,行政官员追求政绩的行为,破坏了教育的根本。

此外,行政化的教育体制导致本应追求学术卓越的大学教授们没有话语权,地位低、待遇少,只能转而迎合权力,崇尚权力,极大伤害了教授们治学的热情,导致大学的活力日渐衰竭,创新能力日渐萎缩。

要改善这种局面,就不能仅对教育体制做些表面的修补,而要从根本上进行变革。

要去行政化、去官化,把学校的文化和风气扭转回原本的状态,让所有人崇尚学术卓越。

目前,很多人对去行政化的意思有误解,认为就是不要行政管理。

所谓的“去行政化”第一个层面的意思就是要以学术主导代替行政权力主导。

通俗讲就是“谁的话有道理听谁的,而不是谁的行政职务高听谁的”。

决策的时候不是靠最高行政领导来拍板,而是应该由教授组成的委员会认真讨论,取得共识,再由行政官员包括校长执行;第二层意思是要尽量减少行政架构,缩小管理体系。

可以不在校内设院系行政机构,只设学科的管理机构,把院和系的行政机构对学术科研的干扰降到最低,同时也让学校里面的交叉学科获得发展。

大学被行政化,最重要的原因是外界行政权力干预学校。

症结在于大学的领导干部任命制度,求解的方式就是大学要走自治的道路。

然而由于我国绝大部分学校发展要依赖政府财政支持,因此要走出一条大学自治的道路并不容易。

一个切入点就是通过地方人大(如:深圳特区人大)立法,制定大学章程,然后依法治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所有大学都要有章程。

但目前国内有章程的大学寥寥无几,没有具有法律效力的章程,政府就不能依法治校,学校也没有自己的约束力,只能依靠行政力量管理学校。

因此我认为,中国高校要办学独立,第一步就是每一所大学都要认真制定自己的章程,并交付地方人大立法成为法律,不仅规定应该怎么做,而且要规定违反了怎么处罚。

一旦拥有了具有法律权威和威慑力的章程,政府和大学都依章程治校,大学才能实现自治。

在章程中应反映出,大学作为学术机构,内部不应该有任何干部级别,所有的管理者都应能上能下。

但是行政管理岗位一定要有高报酬,让这些岗位有足够的吸引力吸引管理精英加入其中。

但是行政岗位工
作者应严格依照大学的章程来管理学校,不能用行政化的办法发号施令。

管理者也没有权力干预教授的学术工作,而是要根据教授的需要提供相应的服务。

首先,应该选择真正懂教育的教育家来做校长。

因为教育有其特定的规律,只有真正由懂得教育客观规律的人来管,按照科学的规律来办,才有可能办好大学。

其次,不能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指定校长,而应在理事会(董事会)主持下遴选校长。

在校长的遴选过程中,应该设置经由教授们选举的专门程序,一定要充分听取教授的意见,使校长真正成为教授们的代表。

校长要对教授们负责,否则,教授们就有权利罢免、更换校长。

这就是“教授治校”。

最后,校长要善于民主协商,要在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上与教授们商讨,真正反映大部分教授的集体意志。

由此可见,在大学自治的现代大学制度下,校长有很大的办学自主权,但同时又受到很严格的监督。

他可以放手干正确的事,一旦他做错事,随时都将面临监督和弹劾。

去行政化、大学自治和教授治校都是为了恢复大学应有的崇尚学术、追求学术卓越的氛围。

创造了这样的氛围,才能激发师生们的研究热情和创新能力。

而研究热情和创新能力是一个杰出人才必备的条件。

学术卓越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学术自由。

在校内,学术成就应当成为评判一个人的标准,学术成就突出的人,不论老少,不论行政职务如何,都应该受到大家的尊敬,享受很高的待遇。

学校应该提供宽松的研究环境和学术探讨的氛围,鼓励大家自由的进行学术研究和探讨。

当然,要帮助鼓励年轻人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我理想的学校以后开会应该是这样:主讲人是最有活力、干得最出色的年轻人,而老专家、像我这样的老院士,坐在下面听,为他们服务,帮他们组织。

我们要把话语权让给最有创造力、最出色的年轻人,这样才能保证学校的活力。

第二是学者自律。

学者自律很重要。

近些年,国内不断发生学术剽窃的问题,被广大社会所诟病,进而影响了学术交流的进行。

许多研究人员怕自己的想法和成果被他人窃取,不再在公共学术交流场合进行研究成果的交流。

需知,创新思想必须要在自由交流中产生、成长和成熟。

因此杜绝学术剽窃的现象,除了加强法律保障外,还要有诚信的学术道德作保障。

“钱学森之问”反映了60年中国教育体制发展之积弊。

未来几个十年中,我们应该不断理顺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以不断探索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实践求解“钱学森之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