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水韵新城设计说明最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说明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城市概况
滨海,地处苏北平原,黄海之滨,与日本隔海相望,南距盐城80公里,北距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不足100公里,全县总面积1880平方公里,海岸线44.6公里,人口107万。滨海县在地理区域上划为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湿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无霜期223天,常年风向北北东风为主,东北、东南风次之;历年平均风速4.5米/秒,最大风速20米/秒,有史以来,未发现台风中心经过,只受外围影响;气温平均为13.7℃,历史上最高39℃,最低-17℃,冬季平均封冻期为12天。
滨海,有优越的发展环境,便捷的交通使滨海融入了上海经济圈。境内204国道,省道陈李公路,海堤公路与宁靖盐,京沪,宁连高速及已动工兴建的沿海高速联成一体,成为盐城市乃至苏北交通最发达的县份之一。通榆运河南接长江水道,入海水道中山河,苏北灌溉总渠贯穿境内并西接京杭运河,滨海港已成为国家二类开放港口,是苏北沿海建10-20万吨码头的理想选址;盐城和连云港机场已开通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大连,沈阳,厦门等城市航线,形成四通八达的海陆空运输体系。
二、项目概况
该地块南至幸福路,西至清坎河,东面至中市路,北面为规划路,占地面积约76285平方米。
第二章规划前期研究
一、规划依据
1、项目地块提供的地形图及红线等有关资料。
2、项目设计建议书
3、滨海县规划局提供的规划设计要点
4、国标《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5、国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6、国标《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7、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8、《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9、《江苏省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 2004版
11、现行有关本工程项目设计的国家与本市的法规、法令、规范及技术
标准。
二、规划目标
合理的功能布局、高效的交通组织、便捷的城市生活是构筑一个优秀住区的基础。在此平台之上,本方案通过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构筑具有优越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人居环境。
本项目将成为一个集居住、休闲、配套商业为一体的现代小区,它将是人们认知滨海的重要景观形象,它既能体现住区的个性,又能体现国际化元素。规划将优美的绿化环境和现代化高尚居所相融合,并极力营造一个全新的生活区域、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一个全新的生活理念。
三、规划原则
利用周边良好的交通和区位优势,合理确定功能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充分体现出时代气息和先进理念,适应国际化的发展方向。
以新的思想观念打破传统的设计手法,在结构布局和空间形态的创造上既体现完整的整体概念,又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统筹兼顾、综合部署,做到局部与整体相结合,远近期相结合,全面提升项目的质量和品位。
本次规划的最终目标是以住区开发为基础,打造独树一帜的标志性建筑景观,构建城市区域的经济、生活、文化亮点。
四、规划设计理念
规划本着“草绿东方,健康居住”的规划理念,结合“生态、运动、阳光、绿地”的开发主题,以理想的花园组团,城市街坊型空间布局,结合生态型带状公共生活空间,组合成大社区、小组团的生活模式,以打造“舒适型、生态型、实用型”住宅小区。
粉绿交融:五彩缤纷的特色花卉与绿地相互映衬,穿插于组团中。
最佳组团:一定的规模,一定的配套,均好的环境品质,代表的是舒适温馨的居住组团。
开放型社区:开放的商业空间和休闲空间,带给住户和谐的邻里关系,带给城市的是资源共享。
第三章规划与建筑设计
一、规划整体布局
在规划的整体布局上,将17层住宅布置在地块西面,11层板式住宅布置在地块中部及东部,地块的南部则布置了11层点式的住宅,整体地势形成了南低北高的建筑格局。这种布局方式不仅迎合了地区的主导风向,使小区自然通风,同时使住宅的景观视野范围最大化,实现了住户景观的均好性。商业及社区配套布置在地块南、东、北三面,设计在住宅底层。
在规划整体构图上吸收了现代花园式住宅的精髓,追求空间尺度上的大气与均衡感,力争创造出开阔的内部环境。沿南侧建筑以11层点式住宅的体量构成转折变化并富有韵律的立面,丰富了城市道路景观。住宅在纵向排布上采用阶梯式的布置方式,一方面使小区在整体的建筑界面上错落有致,另一方面加大了绿化的渗透尺度,使更多的住户享受到了更加宽阔的景观视野,大幅度地提升了住宅的品质。在绿化系统的设计上,横纵两条景观轴线呈“十字形”交叉排布,互相咬合在一起,并分别联通小区的主次入口,形成小区完整的步行景观体系,体现了小区“人车分流”的精神,并在局部形成小范围的建筑围合,以达到绿化的均好性,同时利用集中绿化的空间尺度增加了住宅的楼间距,使更多的住户能享受到充足的阳光。
在建筑与景观的排布上突出“阳光”、“绿地”的主题,适当拉大楼栋的间距,并在住宅的排布上采用错位阶梯排布的方式,以使更多的住户能享受到更充足的阳光,同时也保证了绝大多数的公共绿化沐浴在阳光下,提供了高品质的居住生活环境。
二、配套公建
小区沿南、东、北三侧布置沿街商业,丰富街景的同时,特别方便了小区内部居民日常生活,其物业形态以健身、娱乐、精品店、茶座等休闲场所为主,意在提升小区国际化生活的品质,营造轻松、浪漫的生活氛围。
小区物业管理及社区配套用房布置在东侧住宅底层商业的一二层,并在小区内部设置人行通道与物业管理中心相通,方便了物业人员进出小区。小区变电站、公厕、垃圾收集站集中布置在综合商业的背面或绿化中间,服务
半径适中,既可对内使用,又方便与外界联系,同时将其对住宅的影响降到最低,净化了小区内部居住环境。
三、道路系统
基地的主出入口设置于东侧中市路,次出入口设置于北侧规划道路。在道路系统的设计上,针对小区规模较小的特点,决定采用Ring Road道路系统,即以一条外环形车行道连接主次入口作为主通道,进入组团采用尽端式布局的方式,与内部贯穿东西南北的步行系统形成互相咬合而互不干扰的格局。这种道路系统,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车道及外部环境对居住区的干扰,而且提高了道路的使用效率,缩短了居民日常出入小区的距离,同时减少了道路面积,加大了绿化尺度,使小区形成“人车分流”的格局,提高了居住生活的品质。
小区地面停车本着就近的原则,尽量安排在环路两侧及单元入口处附近,既不影响交通,节约了土地,并方便了住户的进出,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车辆对内部生活的干扰。小区设置有大型地下机动车库,以减少地面停车的压力。非机动车停放在住宅地下的非机动车库,方便了住户日常生活,同时净化了小区环境。
四、建筑单体设计
1.立面设计:
根据项目特色进行立面设计,气质风格统一;整个楼型设计灵活构思、有机统一,造型上轻松飘逸、高贵典雅,并以欧式符号,结合古典韵律,塑造项目“新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
在造型设计中引入温馨的人文特色,重点表现:外墙“人文色”的过渡变化,并通过设计宽大露台,富有动感阳台上下穿插,通透的观景落地窗,以塑造高尚人文社区。
在造型设计中强调住宅色彩变化,结合造型组合,产生跌落、通透层次感。
新颖的建筑形体,变化又相似的设计主题,体现都市生活的时代气息及富有活力的都市情景。
屋顶预留太阳能:小高层住宅屋顶集中布置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采用中高档品牌。
2. 户型设计
小区设计为一梯二户或一梯三户的单元式住宅,由于采用南北向和房间全明的布置,室内可以达到很好的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夏季便于组织室内穿堂风,降低室内温度,冬季最大限度地利用南向直射阳光,增加室内温度。在平面设计中餐、客两厅功能明确、适用,户内以较大面积的客厅为中心组织家庭活动,而且客厅在户内位置适当,有效地减少了交通穿越,保证了在各功能空间在空间使用上的独立性,观景阳台的设置更使住户时刻置身于小区的整体环境之中。本设计各种套型使用功能齐全,空间大小适中,平面布局做到“公私分离”、“洁污分区”、“动静分开”。
3. 户型布置原则
根据景观资源的差异对户型进行合理级配为本方案的一大设计原则,并将住宅单元沿景观界面与绿化带的走势布置,以使得最多的住户获得最佳的景观资源。
4. 城市建筑轮廓线
注重居住区的天际线的高低起伏,形成前低后高,层层递进的丰富层次。
5. 景观朝向要求
布局注重景观的开敞与发散,并遵循“大面朝景,多面朝景”的规划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