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及其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生本论文)

合集下载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优秀教学探索与实践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优秀教学探索与实践

“生本教育”理念下地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中学数学论文“生本教育”理念下地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江苏滨海中学程镘潜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是新课程理念下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提出地新地教学要求,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该如何更好地执行“生本教育”理念呢?一、营造好地学习氛围“生本教育”理念是新课程背景下非常核心地一个教学要求,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不仅能提升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地参与程度,也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地发展提升.在生本教育中教师首先应当有意识地给学生们营造更好地教学氛围,要让数学课堂不仅平等、和谐,而且富有趣味性.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地积极性,让大家在课堂中有更多地收获.好地课堂氛围地营造不仅在于教师地教学语言生动形象,教学活动有意思,教师地教学设计也非常重要,这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师所采用地教学模式.高中数学习题课除了教师地讲解过程也应当培养学生具备更好地观察能力与问题发现能力,这样才能够让大家在课堂上有更多有益地收获.例题1:是否存在实数a使函数f(x)=log2(ax2-x)在[2,4]上是增函数?若存在求出a地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分析:这个问题是具有一定难度地,在讲解前我转变了讲课思路,先让大家说说这个题目可能会进入哪些解题误区.大家对于我提出地这个问题都觉得有点好奇,没想到我会突然这么问.在我地积极引导下大家也慢慢思考起来,不少学生都谈到:本题主要考查对数函数地单调性及复合函数地单调性判断方法,在解题过程中易忽略对数函数地真数大于零这个限制条件而导致地范围扩大.学生说地非常准确,在解题前首先将误区找出来不仅能够很好地加深学生地印象,也能够防止学生在下次碰到类似地问题时再犯同样地错误.最为重要地是这个过程中学生地主体性得到很好地发挥,“生本教育”理念在课堂上很好地得到了体现.二、注重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地培养“生本教育”理念下强调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地培养,而不是传统地应试教育模式下一味地注重对于学生应试技能地锻炼.这种教学理念地转变也能够很好地体现在教学模式上,能够让教师们在课堂上采取更为优质地教学方法.高中数学是有一定难度地,尤其是随着各类知识地不断积累,学生们接触到地教学内容不断增多,这个时候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往往需要学生们用到相应地数学思想与有效地解题思路,这对于学生地综合能力要求是很高地.评注:本题主要考查由平面到空间地类比,要求学生由平面上三角形面积比地结论类比得出空间三棱锥体积比地相应结论.这个问题是典型地考察学生发散思维地一个训练题,需要用到经典地数学类比思想.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引入更多训练学生思维能力与综合数学素养地训练题目,这类题目不仅能够考察学生地知识掌握程度,对于学生地思维层面也是很好地考察与锻炼,多进行这样地训练将会很好地发展学生地综合能力,这也是生本教育理念下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提出地教学目标.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生本理念下应当注重师生间地平等交流.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改变传统地教学观念,要善于做课堂上地引导者与协调者.尤其是在新课讲授时应当更多地引发学生思考,同时通过生活化地教学实例地列举促进学生对于相关知识要点地理解与吸收.此外,应当和学生间有更多有效地交流与沟通.这些方式都能够很好地促进师生间和谐关系地构建,也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学习“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时,反证法是一个很重要地教学要点,这种问题论证方式在后续地数学学习中也非常常见.为了让学生们体会到反正发地作用以及应用方式,课堂上我给大家提出了如下思考问题:平面几何中,我们知道这样一个命题:“过在同一直线上地三点A、B、C不能作圆”.请大家讨论下如何证明这个命题?学生们纷纷思考讨论,很多学生都试图从各个角度以各种方法展开推理论证,但发现最后似乎都难以让这个命题得到证实.在大家觉得束手无策地时候我给大家提供了如下证法:先假设可以作一个⊙O过A、B、C三点,则O在AB地中垂线L上,O又在BC地中垂线m上,即O是L与m地交点.但∵A、B、C共线,∴L∥m(矛盾),∴过在同一直线上地三点A、B、C不能作圆. 学生们听地时候都异常认真,对于“反证法”也有了很直观地认识.不仅如此,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也有着非常好地互动,这是和谐师生关系地一种直观体现.(责任编辑:陈颖颖)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b5E2R。

以生为本的小学教育案例(2篇)

以生为本的小学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渐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核心。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如何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以一个小学班级为例,探讨如何以生为本,实现学生的快乐成长。

二、案例描述(一)班级现状小明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性格内向,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一般。

他的父母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他。

在课堂上,小明总是默默地坐在角落里,很少主动发言。

课下,他喜欢独自玩耍,很少与其他同学交流。

(二)问题分析1. 缺乏学习兴趣:小明对学习缺乏兴趣,可能是由于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主动探索的乐趣。

2. 缺乏自信:小明在课堂上很少发言,可能是因为缺乏自信,害怕犯错。

3. 缺乏交流:小明与其他同学交流较少,可能是因为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

(三)教育策略1. 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增强自信心:教师可以通过表扬、鼓励等方式,增强小明的自信心,让他敢于表达自己。

3. 促进交流: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鼓励小明与其他同学交流,培养他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具体实施(一)激发学习兴趣1. 游戏化教学:在数学课上,教师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如“数字接力”、“抢答比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

2. 项目式学习:在科学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植物生长实验”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

(二)增强自信心1. 表扬鼓励:在课堂上,教师对小明的每一次正确回答都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2. 树立榜样:教师在小明面前树立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作为榜样,激发他的学习动力。

(三)促进交流1. 小组活动: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小明积极参与,与其他同学交流想法。

2. 课外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论文

“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论文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摘要]生本教育:“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关|照生命的整体性”、“赞赏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本文介绍“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六个要点。

[关键词]生本教育客体与主体梯度与层次趣味与兴动心与动手“高度重视学生”是生本教育的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是生本教育的行为观,“一切为了学生”是生本教育的价值观。

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生本式”课堂教学表现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教材信息为基础,在与教师、同伴、作者、编者进行对话的活动中,经过联想、想像、分析、推理、归纳、整合、质疑等思维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积累,生成新知,习得能力,从而达成具有个性化的意义建构,从而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化。

这种教学“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关照生命的整体性”、“赞赏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

课堂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一过程,一方面是要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要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

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有以下六个要点:一、摆正客体与主体地位一体客体与主体关系的正确处理,是改革课堂教学的前提。

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客体。

教师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

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

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不断在他们成长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成为他们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

生本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实践论文

生本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实践论文

生本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实践探究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性教学相对立,有强大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

生本教育的特点是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学。

生本教育要求学习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不仅包括课堂上的开放,而且包括课外的开放:生本教育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自主实践,既要独立学习和整合学科知识、对学习问题及任务独立探索,又要积极与其他个体协作交流:生本课堂要求教师不要轻易将问题和任务的结果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经过讨论、实践、探索等方式与伙伴一起归纳、推理和总结得出。

生本教育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作为思想品德教师,首先应明确自己的地位,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要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自我发展的服务者。

其次,教师要真正相信学生的潜能,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具有天生的求知欲。

第三,我们要真正地为学生设计教学,做到心中有生,目中有人。

为了落实生本教育理念,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一、加强自主探究这种方法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体系、学习材料及学习伙伴影响下,对新的知识结构内容进行自我学习的整合。

学生对自己探索的问题进行论证,解决问题。

教师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不管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水平的高低。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比如学生撰写思想品德小论文、调查报告。

学生自主选题、自主找资料、自主体验探究性过程、自主写出有说服力的论文。

如《中学生消费面面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改革开放话巨变》等等,学生尝到了创造成功的喜悦,通过自主探究,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

二、加强小组协作与交流我经常在课堂上把学生几个人分成一个小组,教学组织自始至终都是以小组的形式出现,小组协作回答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弥补了师生交流的缺陷,使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群体中得到解决。

生本教育教学指导策略分析论文(共4篇)

生本教育教学指导策略分析论文(共4篇)

生本教育教学指导策略分析论文(共4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分析前言:作为义务教育的关键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当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有效的转变,将生本教育理念更好的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从根本上提升对小学语文的认知,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

一、生本教育概述传统的教育方式中,教师多半为教学主体,通过填鸭的方式将知识内容灌输给学生,这种方式下,学生缺少主动思考活动,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严重的制约。

生本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与现代教育体系中以人为本的观念相吻合,即教学活动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有效的教学角色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能够主动的学习,便于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1]。

生本教育理念还注重以生命为本,也就是教学活动不能够仅限于书本,要以书本作为基础,并延伸到实际生活当中,从而更好的感受到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相互联系,懂得知识是源于生活且有高于生活的深刻道理。

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教学活动下,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的关注,促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高层次的追求。

二、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以倾听者的身份存在,教师则为讲述者,这样的教学方式严重缺少互动性,不能让学生积极地思考,进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影响教学质量。

语文教学中,这种问题尤为明显,不仅易于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偏差,更容易阻碍学生发散思维的养成,抑制学生思维的有效成长。

(二)教师缺乏教学干预。

由于新课改的不断深化,类似合作学习、情景教学等方面的教学模式正在不断的应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然而,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学方式得到落实,但是却忽略了在执行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有效指导,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够获得有效的指导,遇到的问题就不会被解决,这样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易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2]。

生本课堂教学实践(3篇)

生本课堂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生本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新宠。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生本课堂教学实践的角度,探讨如何实现这一教学模式,以期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生本课堂教学实践的理论基础1. 学生中心论学生中心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资源生成论资源生成论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学生、社会等多种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

3. 发展性评价观发展性评价观认为,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

三、生本课堂教学实践的具体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2. 转变角色,尊重学生(1)教师应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2)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 合作探究,培养能力(1)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4.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5. 强化评价,促进发展(1)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

四、生本课堂教学实践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某小学五年级语文课上,教师采用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习《草船借箭》一文。

2. 案例过程(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草船借箭”的故事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教学案例实践分析(3篇)

教育教学案例实践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入。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需要对教育教学案例进行实践分析,以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案例描述本案例以某中学七年级数学教学为例,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案例背景该中学七年级数学课程采用人教版教材,教学周期为一年。

在学期初,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以下问题:1. 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参与度低;2.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计算能力较弱;3. 缺乏解题思路,解题技巧不熟练;4. 课堂纪律较差,影响教学进度。

(二)案例描述针对上述问题,教师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引入生活实例,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2)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课堂参与度。

2.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1)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2)加强计算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3)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确保全体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3. 培养学生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技巧(1)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找出解题关键点;(2)总结解题规律,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3)鼓励学生多做题,总结经验,提高解题能力。

4. 加强课堂管理,提高教学效果(1)制定严格的课堂纪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三、案例分析(一)案例成功之处1. 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提高课堂参与度;2.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3. 培养学生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技巧;4. 加强课堂管理,提高教学效果。

(二)案例不足之处1. 教学资源有限,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不足;2. 部分学生基础较差,教学进度难以满足所有学生;3. 课堂管理方面仍有待加强。

生本教育教学论文(2)

生本教育教学论文(2)

生本教育教学论文(2)生本教育教学论文篇二《大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本教育》【摘要】如何才能让大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发自内心地去探究知识,而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华南师范大学的郭思乐教授提出了生本教育理念,即以学生为本,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本文针对大学生的特点,提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几个注意点。

【关键词】大学数学师本教育生本教育一改变现实状况的必要性目前大学数学的教学基本上是沿袭师本的教育体系,许多教学活动都是为教师教而设计的,教学设计时重点放在知识体系这块,认为体系完整,知识就能传授完整。

但现状表明,有时课堂上,教师讲得满头大汗,筋疲力尽,而学生听得漫不经心,看起来一副索然无味的感觉,甚至在课堂上做着与教学无关的事。

为此,我们先来看看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大一的新生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期盼与憧憬,从中学校园跨进了大学校门。

当然不能否认,有一部分学生怀着人生的目标、人生的规划,充满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但还有一部分同学不能适应大学生活的节奏与特点。

不知应把学习放在什么地位,应该参加那些社团活动,如何合理地分配用于课外与课内的时间。

导致学习的热情与学习动力发生了变化。

表现在课前预习松懈,课堂上积极性不高,总是处于一种比较被动的状态,学习过程过分依赖教师和课本,学习效率不高,自身的学习兴趣慢慢下降。

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态度消极,有时作业是一抄了事,再加上缺乏有效监督手段,导致数学学习效果不佳。

另一方面,我们再来看看教师的感觉以及他们对学生的评价。

一部分教师把学生学习热情低下的原因归结为生源质量下降。

其实,原因不仅如此,很大一部分原因跟我们教师自身的教学组织活动有关。

目前绝大部分教育活动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学心展开的,忽视了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需求,同时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是为教材和教师自身讲课方便服务的,造成学生对上课内容缺乏兴趣,特别地,当教师在课堂上自我提问,自我论证时,学生会觉得自己是旁观者,当然,被动的学习状态是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

小学语文生本课堂,论文

小学语文生本课堂,论文

小学语文生本课堂,论文篇一:生本课堂心得体会生本课堂心得体会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老师是策划者,是引导者。

老师只是给学生指个方向,剩下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老师再也不用一遍遍的重复了。

而学生在课下的准备工作也有趣而生动了。

通过这种方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量,学生在通过准备语文资料的同时,也增加了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实现自身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生本教育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深刻研究新课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经过了10年的实践从而在全国推广的。

它彻底改变了传统课堂上,教师总是想把孩子致力于自己的掌控之下,把孩子变成一个被灌注的容器。

学生是一个具有独立个性的生命体,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

如果老师单方面的向他们灌输知识的话,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影响他的学习的热情,造成了好多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厌学的情况。

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控制着课1堂,通过亲自全身心的去查阅与课文有关的知识,扩充了自己的知识。

同时这种学习是自愿的,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我觉得生本教育这种教育理念是非常好的,如果我们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运用生本教育的理念,我们的学生也一定会乐学,会学,发现知识的意义,投入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篇二:打造生本高效课堂论文打造生本高效课堂论文要打造高效的生本课堂,还要靠我们不断去学习、实践、反思,才能使生本课堂更具魅力~如何在教学中实施生本教育,打造高效课堂呢,结合教学实践,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高效课堂就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

也就是说真正的高效课堂,要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还要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最后要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

因此,我认为打造生本高效课堂,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课前准备,把握节奏。

通常说的课前准备,都是在指老师。

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本”理念的实践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本”理念的实践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本”理念的实践分析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被不断地挑战和改进。

而“生本”教育理念就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语文教学模式。

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通过各种活动和方法的运用,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生本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经验,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和探究精神,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以生为本,以生为师,引导学生自主、深度地学习,从而真正达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的。

一、“生本”教育理念明确了教育目标,注重提高语文素养“生本”教育不单纯地注重知识传递,它更为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认知能力的提升。

传统教学往往重视课堂教学的效果,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而“生本”教学则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获得方式,通过多方位的课外阅读、文化素养、生活实践等,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思考和汲取知识,不再依赖于老师的传授,实现真正的“知行合一”。

二、“生本”教学注重学生主体性,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生本”教学从理念到实践,始终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地位,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强调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和创新思维。

在具体教学过中,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活跃起来,形成教师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氛围。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好奇心,从而实现彼此的共同提高。

三、“生本”教学侧重于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习过程的乏味和无趣会导致学生的厌学和学习成效的下降,因此,激发学生兴趣是“生本”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精心制定教学内容和形式,注重在教学中合理安排学习休息时间,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通过对学生的认真观察和了解,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和创新思考,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生本教育班级管理案例(3篇)

生本教育班级管理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生本教育理念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点。

生本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以某中学八年级(1)班为例,探讨生本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二、班级现状八年级(1)班共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5人。

班级整体学习氛围较好,但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较差,纪律观念不强。

班级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1.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依赖教师辅导。

2. 学生纪律观念不强,课堂秩序较差。

3. 班级活动组织不够丰富,学生参与度不高。

4. 家校沟通不畅,家长对班级管理参与度不高。

三、生本教育班级管理策略针对以上问题,班主任采取以下生本教育班级管理策略: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生本教育理念班主任首先组织全体任课教师学习生本教育理念,明确班级管理目标。

强调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建立民主管理机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1)成立班级管理委员会。

由班主任和学生代表组成,负责班级日常事务管理。

学生代表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保证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

(2)开展班级民主议事。

针对班级存在的问题,召开班会,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3)设立班级举报箱。

鼓励学生积极举报违纪行为,加强班级纪律管理。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

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

邀请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分享学习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 丰富班级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1)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2)开展班级公益活动,如志愿服务、爱心捐款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设立班级荣誉榜,表彰优秀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 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1)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级管理情况,增进家校沟通。

教学实践以生为本(3篇)

教学实践以生为本(3篇)

第1篇一、引言“以学生为本”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以“以生为本”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实现这一理念。

二、教学实践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某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上,教师发现学生们对分数的理解存在困难,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们参与度不高。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决定以“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教学实践。

2. 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引入课题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分数现象,如水果、饼干等,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分数是如何表示的?它们有什么特点?(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教师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要求他们通过合作探究,总结出分数的表示方法、性质和计算方法。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3)展示成果,交流分享各小组汇报自己的探究成果,教师组织学生们进行交流分享,让学生们在互动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4)拓展延伸,巩固提高教师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设计了一系列拓展练习,让学生们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3.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实践,教师深刻体会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重要性。

以下是教学反思:(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本次教学中,教师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了他们的主体地位。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们在交流中学习,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总结“以生为本”的教学实践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生本理论联系教学实践(3篇)

生本理论联系教学实践(3篇)

第1篇摘要:生本理论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生本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分析其在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具体实施策略,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生本理论源于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生本理论在我国教育界得到了广泛关注,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显现出其独特的价值。

本文将从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生本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二、生本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1. 课堂教学(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生本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实物展示等方式,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尊重差异,因材施教生本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关注过程,注重体验生本理论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体验。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究发现等方法,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作业设计(1)分层作业,满足需求生本理论认为,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不同层次。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开放性作业,激发思维生本理论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注重开放性,激发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式作业,如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编写故事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实践性作业,提高能力生本理论认为,学生的能力发展需要通过实践来实现。

生本教学实践案例(3篇)

生本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生本教学,即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案例以小学语文《黄山奇石》为例,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践生本教学理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黄、山、奇、石”等生字,会写“黄、山、奇、石”等生字,了解黄山石的形状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黄山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里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没错,这是我们美丽的黄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黄山石的课文——《黄山奇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错误。

3.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 教师提问:“课文中的黄山石有什么特点?”2.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由发言,教师总结:“黄山石的形状各异,千姿百态。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黄山石有哪些有趣的形状?”4.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每组推选代表发言。

5. 教师总结:“黄山石的形状有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形象生动。

”(四)拓展延伸,巩固提高1. 教师出示一幅黄山风景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描述画中的黄山石。

2. 学生分组进行描绘,教师巡视指导,每组推选代表展示。

3. 教师总结:“黄山石的形状丰富多彩,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

”(五)课堂小结,情感升华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感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黄山石的形状千姿百态,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

生本教学的课堂教学实践(3篇)

生本教学的课堂教学实践(3篇)

第1篇摘要:生本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

本文以一次生本教学课堂实践为例,探讨生本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分析其特点和实施策略,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一、引言生本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生本教学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以一次生本教学课堂实践为例,探讨生本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分析其特点和实施策略。

二、生本教学课堂实践案例1. 课题:《大自然的语言》2. 学科:语文3. 年级:五年级4. 课堂时长:40分钟三、生本教学课堂实践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你们喜欢大自然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小组合作探究(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人,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①课文中有哪些描写大自然语言的地方?②大自然语言的特点是什么?③我们如何从大自然语言中汲取智慧?(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学生展示与分享(1)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2)其他学生补充意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点评。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自然语言的重要性,并提出课后作业。

四、生本教学的特点1. 以学生为中心:生本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小组合作探究:生本教学强调小组合作,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3. 注重实践:生本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激发学生兴趣:生本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五、生本教学的实施策略1. 合理分组:根据学生的性格、特长等因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发挥出最佳效果。

2. 明确目标: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围绕目标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生本教学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生本教学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生本教学初中生物教学论文一、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能力,服务终身发展生本教学理念的核心是高度重视初中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结合学生的天性开展教学。

这样的理念渗透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以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作为开展教学的重点。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阅读课文,观察标本,观看视频资料等,都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

比如,在执教《探索生命的方法》这节课时,我们做了这样的课堂设计:(1)激疑导入:给学生展示图片腐烂的肉中有许多蛆虫。

提出问题:看到这些蛆虫,你想了解什么?(2)让学生大胆猜想:蛆虫是怎么生成的?(3)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回答。

(4)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教师引导:把两块等重的牛肉分别放在两个大小一致的玻璃碗内,一只碗口裸露,一只盖上纱布。

(5)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要想实验成功,还需要做哪些工作?这样设计关注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设计生物实验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有效促进了学生自身知识资源的开发和充分的运用。

二、认识生物知识,感受学科魅力只有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知识的用处,感受到生物知识的无穷魅力,感受到生物知识的无所不在,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也是生本教学理念的体现。

比如在学习《神奇的微生物》时,我做了这样的教学设计:(1)组织学生开展分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知识,了解微生物究竟神奇在哪里?让学生在家中做食物发霉的实验,实验材料可选馒头片、土豆等。

(2)组织学生交流实验心得,运用已掌握的微生物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感受微生物的广泛性。

(3)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应用实验,如自制馒头、自制酸菜等,感受微生物的神奇。

(4)让学生展示实验成果,体会自主学习带来的成功快乐。

如此教学,既激发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步探究知识,并学会了运用知识,在实践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步入了学有所用,用有所获的良好状态,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生本教育及其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生本论文)

生本教育及其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生本论文)

生本教育及其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刘辛庄小学刘杰摘要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

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

本文通过学习郭思乐教授的教育理念,从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具体阐述了生本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基本教学模式。

同时,本人通过生本教育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两个教学案例,并对生本教育的案例进行了效果分析,提出了几个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当今大部分学校教学存在着如下几个共同问题:1、课堂枯燥乏味,对学生缺少吸引力;2、教师喋喋不休,学生缺少自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3、教师更多的倾向于自己的教,而较少关注到学生的学;4、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较窄,学困生容易被忽视等等。

这些问题使课堂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课堂,缺乏思辨与创新,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压抑,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空谈。

二、生本教育的基本内涵“生”是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长大;“生”是活着的,有生命的;“生”又是“学生”。

生本教育追求的就是让生命实体在良好的条件下自然地和谐自由地生长发展。

生本教育课堂要求教师减少对学生时间的占领,让学生拥有充裕的时间去自己“创造”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蕴藏着自己灵魂的知识才是有生命的,学生才会“爱之深,情之切”,铭记于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生本教育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生本教育:唤醒自然生命力——初中语文生本课堂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生本教育:唤醒自然生命力——初中语文生本课堂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理解 , 对难题也可以多角度思辨 , 学 生 的 语 文 思 维 力得 到 锻 炼 。 练
在这个 案例中 , 我坚 持生本教育理念 中 的“ 高度尊 重学生 ” 。 习评析课不再枯燥无味 , 学生也乐在其 中, 学有 所得 。
刚 刚 开始 实践 生 本课 时 , 我不敢大胆放 手 , 担 心 课 堂 会失 去 调
变负 担为兴趣 , 化被动 为主动 , 使学 习小组活动 富有 唤醒 , 他 们如 花 般 绚 丽 绽 放 。 我 就 从 这 片 花 丛 中 撷 取 几朵 小 花 , 来 中的积极性 ,
清新之美 : 美文鉴赏 。 怡 人 悦 己

案例一 : 中学生谈 “ 作文” 色变 , 我 的学生也不例外 , 更有甚 提 高 小 组 活 动 的 成 效 。 者编 出顺 口溜 : 一 怕周树人 , ■怕写作文 。 现存 中考作文提倡 中学 作为教育者 , 我更应该明 白学生的需要—— 生抒写真情实感 , 写 自已的真实体验 。 很多学生有 自我 的体验 , 但 呵护 他们纯洁 的心灵 。 是不 知如何组织素材 , 就像有 了做 菜的材料 , 却不知 怎么把它做 他们 喜欢 自由的呼 吸、 快乐的成 长 、 充满乐趣的课堂。 成 一道美味的菜肴 一样。 为此 , 我提议学生每周积累一篇美文 , 潜 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摘抄的每一篇文章 , 可以 自 三、 蓬勃之美 : 击鼓传“ 卷” , 激扬 才思 案例 三: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练 习评析课 , 以前多是教师一言堂 ,
配插 画, F 1 写赏析 。 每周一小组 内交流 , 到周 缸放学前完成班级交 学生学习的效果达不到教学预期 的 目标 。如果小组 内不能解决 的 流, 并存 班级内评 ‘ 优秀鉴赏之 星” , 个人和小组 分别加分来 激 问题就击鼓( 举手 ) 向其他小组寻求 帮助 。若 还解决不了则 巾教师

生物教育实践案例分析(3篇)

生物教育实践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生物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农业、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

高中生物课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基因工程”教学为例,分析生物教育实践中的有效策略。

二、案例描述某高中生物教师在讲授“基因工程”这一章节时,结合实际教学需求,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基因工程在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树立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播放关于基因工程在农业、医学等领域应用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基因工程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什么是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有哪些应用?”2. 讲授新课:- 理论讲解: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如基因克隆、基因表达、基因编辑等。

-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基因工程案例,如转基因抗虫棉、基因治疗等,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基因工程的应用原理和实际效果。

- 实验演示:教师现场演示基因工程相关实验操作,如DNA提取、PCR扩增等,使学生直观了解实验过程。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基因工程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基因工程在农业、医学等领域有哪些应用?- 如何应对基因工程带来的伦理问题?4. 总结评价: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

(三)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基因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提高了教学效果。

3. 不足之处:在实验演示环节,由于时间限制,部分学生未能亲自动手操作,今后可以适当增加实验课时。

生物典型教育案例分析(3篇)

生物典型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物科学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学科之一。

生物教育作为培养生物科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生物教育的质量,本文以某中学的生物教育为例,分析其典型教育案例,以期为广大生物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案例介绍某中学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重点中学。

近年来,该校生物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生物科学人才。

以下是该校生物教育的典型案例:1. 课程设置该校生物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科的特点。

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包括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选修课程包括生态学、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等。

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教学方法该校生物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为几种典型的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生物科学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2)探究式学习: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生物现象和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合作学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实验等,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评价体系该校生物教育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方式包括:(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

(2)期中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

(3)实践能力评价:通过实验、课外活动等方式,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4. 教学成果该校生物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在各类生物竞赛中屡获佳绩,如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

(2)学生升学率较高,考入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生物科学专业人数逐年增加。

(3)学生具备较强的生物科学素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为我国生物科学事业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本教育及其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刘辛庄小学刘杰摘要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

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

本文通过学习郭思乐教授的教育理念,从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具体阐述了生本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基本教学模式。

同时,本人通过生本教育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两个教学案例,并对生本教育的案例进行了效果分析,提出了几个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当今大部分学校教学存在着如下几个共同问题:1、课堂枯燥乏味,对学生缺少吸引力;2、教师喋喋不休,学生缺少自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3、教师更多的倾向于自己的教,而较少关注到学生的学;4、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较窄,学困生容易被忽视等等。

这些问题使课堂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课堂,缺乏思辨与创新,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压抑,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空谈。

二、生本教育的基本内涵“生”是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长大;“生”是活着的,有生命的;“生”又是“学生”。

生本教育追求的就是让生命实体在良好的条件下自然地和谐自由地生长发展。

生本教育课堂要求教师减少对学生时间的占领,让学生拥有充裕的时间去自己“创造”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蕴藏着自己灵魂的知识才是有生命的,学生才会“爱之深,情之切”,铭记于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生本教育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这就是生本教育课堂的基本内涵。

三、生本教育的基本模式生本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探究、去合作、去交流,让优生的潜能得到释放,让学困生也有机会发表言论,让每位学生都能很好的参与到学习中,充分展示出自己作为学习主人翁的角色。

其中,生本教育基本模式主要包括课前预习——小组合作——班级交流——师生小结四个环节,具体内容如下:(一)课前预习,学生先学(课前导入5分钟)所谓课前预习,就是在学习新知识前让学生先尝试学习,了解学习内容,解决一些最基本的问题。

一般课前预习任务要简单,让学生有一种“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成功愉悦感;目标要明确,要求解决根本的、有价值的问题或知识,数学注重探究,语文注重阅读;形式要灵活,让学生拥有充足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预习有所收获,并且多做多得。

通过课前预习,鼓励学生先学。

(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10分钟)小组合作学习,4-6人一组,根据学习目标交流预习成果。

要求教师放弃逐一的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之间,跟学生一起探究、感悟,并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三)班级交流,分享成果(15分钟)班级交流,要求每个小组毛遂自荐,上前讲解板书或朗读感悟,其他成员补充。

每个小组各抒己见,其他小组倾听、思考并予以评价,做到互学互评,互评互学。

在班级交流的过程中,对于台上表现优异或者有进步的学生,台下的同学给予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掌声,同时教师给其表现情况一栏添加笑脸一枚,或给其“最美嗓音”“资料收集小能手”“最优创新者”“最佳评论人”等称号,以示鼓励和赞赏。

在生本教学课堂中,精彩的是学生,不是老师。

班级交流形式比较灵活,有小组代表交流,也有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教师也要努力做到“不现自我”,而是观察学生,适时点拨,驾驭课堂,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

(四)师生小结,巩固延伸(10分钟)这一环节先由学生自由汇报学习成果,分享学习感悟,小结知识的重、难点,再由教师补充遗漏点,强调注意点。

师生小结的形式多样,口头阐述、板书回忆拼图、课堂成果手抄报等。

对于课堂中待解决的问题或萌生的新疑问,学生可以自由结合成组,探讨交流,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火热的思考。

四、生本教育的教学案例在生本教育课堂中,教师要明确:“学生会的不教、不会的教他们怎么学,学不会的老师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汇报、质疑、讨论常规化”。

4.1生本教育在数学课文《乘法分配律》中的教学实践(一)课前预习,学生先学1、根据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学习思路方法,预习乘法分配律2、预习课本例题,找出已知和所求,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3、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并用符号来表示4、独立思考,解决做一做(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10分钟)1、教师板书课题和例题,学生读题,交流预习情况2、小组讨论交流不同解决方法,并以小老师的角色板书讲给全班学生听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解决方法,归纳得出乘法分配律的等式4、小组探究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意义,并用不同符号表示(三)班级交流,分享成果(15分钟,此环节要求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1、小组成员毛遂自荐,用自己的语言组织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2、班级做一做,交流乘法分配律的正、逆运用,并讨论运用过程中的易错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3、班级思考探究,当乘法分配律中的“+”变为“-”时,乘法分配律的运用(四)师生小结,巩固延伸(15分钟)1、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收获;教师给予补充、强调2、小组大比拼,练习巩固,给予表现优秀的小组“团结互助组”称号,为答题高效的学生增添笑脸一枚4.2生本教育在语文课文《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中的教学实践(一)课前预习,学生先学1、借助工具书自学字音、字形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习惯的符号标记出有感触或疑问的语句3、搜集近些年有关战争的图片、文字,写出自己的感悟或启示(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12分钟)1、学生读题思考,设疑;教师板书本文教学目标或需要掌握的重、难点2、小组交流生字词,突破字音、字形一关3、组长带领组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4、组内鉴赏精彩语句或段落,质疑解惑(三)班级交流,分享成果(15分钟)1、小组出示易错字音、易混字形,交流识记方法2、小组成员毛遂自荐,走向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交流朗读情感,台下的同学给予品评3、班级内分享精彩语句或段落的感悟,释疑解惑,内化吸收4、班级共享有关战争的图片、文字,评选“最佳资料搜集小能手”(四)师生小结,巩固延伸(13分钟,该环节部分内容可留作课下作业)1、小组或班级通过听写、形音字组词练习生字新词2、书写小组和班级内交流的收获体会3、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和精彩段落,积累语言,提高写作能力4、仿写或续写文字重点语句或段落篇章五、生本教育实践的效果分析生本教学思想,使学习真正的从课堂上扩展到课堂之外,解决了教学课时有限的问题。

学生们为了在课堂上更快、更好的解决问题,为了在课堂讨论时拥有发言的权力,在课前预习环节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经历去搜集、查阅与所学知识有关的内容,使自己提前对所学知识有个大体的理解和认识。

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在思考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在合作交流、小结收获的过程中,学生火热思考,畅所欲言,乐于倾听,敢于争论,善于总结。

此间,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和技能,还增强了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总之,生本教学,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勤于思考、勇敢质疑、合作学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真正的称为课堂的主人,学生终生受益。

六、生本教育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合作小组的分配。

小组成员要求好、中、差的搭配;组长要在小组成员中拥有威信,能够组织领导的小组活动;组员要分工明确,学会倾听和表达;小组成员要有爱心和责任心,尤其要关心学困生,向教师汇报情况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

(二)、预习任务的准备。

生本教育强调的是先学后教,所以学生和教师的课前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要求学生做好知识预习,课堂上有话可说,还要求教师背好教材和学生,才能够驾驭好课堂。

导入新颖,问题设计有价值,活动安排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等,这都需要教师做好全面的预设。

(三)、课堂师生的要求。

为了充分体现生本课堂的理念,并保证课堂40分钟的效率,要求教师合理安排合作交流的时间,严格组织领导学生。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倾听、研究小组的交流内容,观察学生的动机情况,仔细做好记录,及时点评。

在学生讲错、漏讲、讲解不透的时,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讨论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也要学习会感受挫折。

(四)、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学生要合作交流,必须先要有自己的见解,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

只有学生经过火热的思考,到达一定程度再开展合作交流才可能一点即通,恍然大悟。

面对及时针锋相对或正面交锋的情况吗,也能应对自如,游刃有余。

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前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机会。

(五)、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小组合作交流更多地表现形式就是语言的交流。

在合作的过程中,要求小组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分享朗读感悟或阐述解题思路,对学困生要给予鼓励和引导,同时组长要做好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