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过程研究的新模式探析——从Triangulation的译名谈起 王少爽 高乾
多模态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读书笔记
《多模态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读书笔记目录一、内容综述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翻译学科的发展趋势 (4)二、多模态翻译理论 (5)1. 多模态翻译的定义 (6)2. 多模态翻译的理论框架 (7)a. 结构主义视角 (8)b. 功能主义视角 (9)c. 概念式翻译学视角 (11)3. 多模态翻译的理论模型 (12)a. 以翻译为中心的模型 (13)b. 以信息为中心的模型 (14)c. 综合性模型 (16)三、多模态翻译实践 (17)1. 多模态翻译的应用领域 (18)a. 文化交流与传播 (20)b. 语言教学 (20)c. 人工智能辅助翻译 (22)2. 多模态翻译的案例分析 (23)a. 跨文化交际中的多模态翻译 (25)b. 语言教学中的多模态翻译实践 (26)c. 人工智能辅助翻译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27)四、多模态翻译的挑战与对策 (28)1. 技术挑战 (29)a.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31)b. 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 (32)2. 理论挑战 (33)a. 翻译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34)b. 多模态翻译的哲学思考 (36)3. 实践挑战 (37)a. 教育培训的需求分析 (38)b. 企业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39)五、结论 (40)1. 研究成果总结 (41)2. 研究展望与建议 (42)一、内容综述《多模态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是一本深入探讨多模态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学术著作。
本书通过对多模态翻译的全面分析,揭示了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内容综述部分,作者首先回顾了多模态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包括多模态翻译的定义、特点、分类以及多模态翻译的理论基础等。
作者详细介绍了多模态翻译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践,如翻译学术文献、广告语、影视作品等,并分析了多模态翻译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如跨文化交际障碍、语言结构差异等。
作者还探讨了多模态翻译与语义翻译、交际翻译等翻译理论的关系,强调了多模态翻译在促进跨文化交流、增进不同文化理解和尊重方面的重要作用。
释意理论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状况
校园英语 /释意理论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状况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金懿韬【摘要】释意理论是研究口译的理论之一。
回顾释意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的历史,有助于认清面临的问题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促进对口译理论的深入研究,指导口译实践。
【关键词】释意理论 口译研究 口译实践【Reference】The Interpretive Theory is one of the theories of interpreting study.It is useful to face the problem of the interpreting research by reviewing it.And it is helpful for the further study and practice of the interpreting theory.【Key words】the Interpretive Theory; interpreting study; practice of the interpreting theoryIntroductionThe Interpretive Theory is one of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interpretation.It is the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sense of the source language text/discourse, “deverbalizing its linguistic form” and expressing the sense and the feeling in the target language.(Lederer 2003:1)[5]Deverbalization is the core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and is also the core concept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1.Incep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1.1 Inception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According to Xiao Xiaoyan (肖晓燕2002)[17],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interpreta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 c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a) Pre-research Period (1950s-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1960s); b)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Period (1960s-the early period of the 1970s); c) Practitioners' Period (from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1970s to the mid-term of the 1980s); d) Renewal Period (since the end of the 1980s).The first two research stages could not be called interpretation research formally because at that time researchers had no good method to guide their research.Furthermore, their research did not touch the key problem of ter Seleskovitch and Lederer began to incorporate the findings from 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 into Embodied Philosophy and personal experience, drawing greatly upon cognitive sciences and other disciplines.After more than ten years’ research, a set of theory which was later known as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was established. (龚龙生 2008)[11]1.2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In 1968 Professor Seleskovitch published her monograph Interpreting fo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Problems of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later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Stephanie Dailey and Eric.Norman McMillan in 1978.This marks the birth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and the preparation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刘和平 2001b)[14].In 1984 Seleskovitch and Professor Lederer co-published the book entitled Interpreter pour Traduire1, mark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terpretative Theory.(龚龙生2008)[11]In 1994, Lederer published The Interpretive Model2, later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Ninon Larche in 2003.That marked the perfection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龚龙生2008)[11] The three books mark the process of the foundation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The Interpretive Theory plays the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interpretation research. The following is the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oncepts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2 Concepts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Here it is necessary to discuss three groups of key concepts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a) Translation through Interpretation;b) Translation Process with Deverbalization as its core; c) Sense, Units of Sense, Cognitive Inputs.(王斌华 2008)[16]2.1 Translation through Interpretation.The interpretive translation is not the transcoding between two languages.It means to translate or interpret the meaning of the source language text into the target language one completely and accurately.But how could it be done? What is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The other two groups of concepts should be introduced.2.2 Translation Process with Deverbalization as its Core2.2.1 Translation Process.In her monograph (Selekscovitch 1978:9)[6], Professor Selekscovitch mentioned three stages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which are understanding senses and feeling emotions of the source language text, “deverbalizing its linguistic form” and re-expressing its ideas and emotions in the target language.(Lederer 2003:1)[5]And the Paris School imagined this process to be a triangle.In 1984, Professor Seleskovitch and Professor Lederer proposed “the triangular model of interpretation”3 (Selekovitch & Lederer, 1984:168, 185 cited in 张吉良 2008:19)[21]again in the book named Intérpreter pour Traduire which was written by them.In this triangular model, two ends of the triangle’s bottom are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respectively. And the top of the triangle is the sense.The transcoding, which is from the source language to the target language, is not expected. But what is expected? That is “interpretive translation”.That is the process of comprehension of the sense of the source language discourse and reformulation of the sense and the feeling of the target language discourse.(张吉良 2008:19)[21]The following is the illustration of “the triangular model of the interpretation”.Figure 1 is two versions of the triangular model from Professor Seleskovitch (Seleskovitch & Lederer, 1984:168, 185 cited in张吉良2008:19)[21].Figure 1 (Seleskovitch & Lederer, 1984:168, 185 cited in 张吉良 2008:19)[21]And now ‘deverbalization’ will be explained in detail.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9 -校园英语 /2.2.2 Deverbalization.Deverbalization is the core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as well as the Interpretive Theory.From the above triangular model, it is clear that senses of the speaker in language 1 could be re-expressed to the listener in language 2 through deverbalization.Deverbalization is the indispensable phase between comprehension and reformulation.Through deverbalization, linguistic form is deverbalized but sense and emotion are produced.So the following is the explanation of “sense, units of sense, cognitive inputs”.2.3 Sense, Units of Sense, Cognitive Inputs.In the above two groups of concepts, it is mentioned that the content of translation or interpretation is the sense.And so is the goal of deverbalization. What is “sense”? The following is the introduction of “sense”.2.3.1 Sense.Sense is from language but beyond language. And it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idea and the sign.Additionally, as Seleskovitch (Seleskovitch 1984:269 cited in Lederer 2003:15-16)[5]said that it is what an addresser wants to express but not anything else.And an interpreter should not do any explanation or comment casually.2.3.2 Units of Sense.Generally speaking, a unit of sense is “[…]this fusion of the semanticisms of words and cognitive inputs[…]” (Lederer 2003:18)[5].Furthermore the length of a unit of sense is changing.And different addressees have different units of sense because of their cognitive inputs.What is “cognitive inputs”? The explanation of the concept will be presented in the following paragraph.2.3.3 Cognitive Inputs.To explain “cognitive inputs”, two concepts should be introduced.One is “world knowledge” and the other is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inputs”.A.Cognitive and Affective InputsAlthough the concept is called “cognitive inputs”, it is also affective.Cognitive and affective are different but inseparable. Furthermore, according to Lederer (Lederer 2003:29)[5], in physiology they “[…]have their origins in the brain[…]” (ibid.) and also could be inseparable.And she used the term “cognitive inputs” to express them and divided them into “world knowledge” and “contextual knowledge”.Contextual knowledge is gained from hearing or reading a speech or a text and is stored in the short-term memory.It is short-lived.But it could “last long enough” for an interpreter or a translator to understand a speech or a text.(Lederer 2003:29-35) [5]But in the thesis it is not the point to be discussed more.The following is the explanation of “world knowledge” in detail.B.World KnowledgeWorld knowledge is also called encyclopaedic knowledge. And it includes “linguistic and 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 generally stored in the long-term memory” (Lederer 2003:29) [5].It is indispensable for the depth of understanding a speech or a discourse.Furthermore, it could be gained by “individuals through 1.their life’s experiences (empirical knowledge), nguage (what is learnt through reading, education, conversations, television, etc.), 3.their own reasoning”(Lederer 2003:231)[5].And background knowledge is also “the relevant world or encyclopaedic knowledge” (ibid.).Without world knowledge, translation or interpretation will be the transcoding.The origin and concepts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have been introduced.And the following is the reviewing of the research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home and abroad.3.Research on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Home and Abroad3.1 Domestic Research on the Interpretive Theory.According to Zhang Jiliang (张吉良2008:21-26)[21],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was introduced in China in the 1970s.Studies in China have two ways.One way is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monographs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The representatives are Sun Huishuang, who translated L’interprète dans les Conférences Internationales, Problèmes de Langage et de Communication written by Seleskovitch (1979) and Interpréter pour Traduire written by Seleskovitch and Lederer (1992), Huang Weixin and Qian Huijie, who translated L’interprète dans les Conférences Internationales, Problèmes de Langage et de Communication written by Seleskovitch (1992), Wang Jiarong, Li Xusen and Shi Meizhen, who translated Interpréter pour Traduire (1990), etc.The other one is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The representatives are Bao Gang, Liu Heping, Cai Xiaohong etc.They did the in-depth exploration (鲍刚 1998a, 1998b; 蔡小红 2001; 刘和平 2001a)[8][9][10][13], and some comments on the problems with the theory (鲍刚1998a, 1998b; 刘和平2001b, 2006)[8][9][14][15].Apart from the above scholars, some other scholars, such as Xu Jun, Yuan Xiaoyi and Ke Ping, also did introduction and simple comment (袁筱一1997; 许钧1998; 许钧、袁筱一etc.2001)[20][18][19].Furthermore there are teachers who wrote papers about the Interpretive Theory.The papers mainly discussed the way to improve interpretation and the pedagogy of interpretation.Chinese researchers are more confined to the int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criticisms are rare. (张吉良2008:21-26)[21]In his writing (龚龙生2008)[11], Gong Longsheng notes that Chinese scholars’ contribution plays important role in the Chinese interpretation research and even in the whole translation theory research.It is also the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which shows the trend and direction of Chinese and global interpretation research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empirical research, focusing on the interpretation process, study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and so on.(龚龙生 2008)[11]3.2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the Interpretive Theory.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10 -校园英语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interpreta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 has more than fifty years’ history.(李金泽2010)[12]The research c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which have been mentioned in Section 1.1.Stage 3 (from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1970s to the mid-term of the 1980s), was called the Practitioners’ Period. The scholars of ESIT4 were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is stage. According to Zhang Jiliang’s research (张吉良2008:30)[21], before the mid-term of the 1980s, international interpretation circle mainly focused on the pedagogy of interpretation which was cre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Gile 1990a, 1990b)[2][3]but they did not doubt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However, in 1986, on the international seminar with the them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 Teaching”, many participants challenged the views of the Paris School and called on using scientific and serious way to do the research of interpretation.(Crevatin 1989; Lambert 1989; Stenzl 1989)[1][4][7].Generally speaking, the research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in international interpretation circle does not reap much. The critical writings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are more than the praising ones.But the comments and criticisms are mainly about research methods and attitude of the Paris School.(张吉良 2008:30-41)[21]No one could deny the importance and historic value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The Interpretive Theory plays the important role in the pedagogy of interpretation and interpreters training when it is regarded as prescriptive theory though it really has problems when it is considered as explanatory theory.4.ConclusionFrom the above, the research and three groups of concepts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have been reviewed.The importance and historic value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could not be denied. However, it has problems when it is considered as explanatory theory.So the in-depth research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empirical research, focusing on the interpretation process, study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and so on.Notes:1 This book has no English version, but it has two Chinese versions.One is entitled《口译理论实践与教学》which is translated by Wang Jiarong, Li Xusen and Shi Meizhen in 1990. The other is 《口笔译概论》 translated by Sun Huishuang in 1992.(张吉良2008:12)2 The book also has a Chinese version which is entitled《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and translated by Liu Heping and published by China Translation an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in 2001.(张吉良2008:13)3 口译过程的三角模型4E S I T即Éc o l e S u p e r i e u r e d’I n t e r p rèt e s e t d e Traducteurs,法国巴黎新索邦大学高等翻译学校,简称巴黎高翻。
从中国翻译史上的三次高潮谈译名
从中国翻译史上的三次高潮谈译名作者:赵洁来源:《新校园(下)》2016年第07期摘要:笔者以三次翻译高潮为时间主线,分别总结了每个阶段的译名问题,列举了译家、译论及目前对这些译论的理解。
笔者认为学习借鉴国外翻译理论的同时,也不应忽略我国的传统文化,应该珍惜、学习前辈们的成就和贡献,并将其发扬光大。
关键词:中国翻译史;翻译高潮;译名我国的翻译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在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全球化发展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国际之间的交流也日趋广泛,从而使英语得到了迅猛发展,并逐渐进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当中。
此外,新文艺、新科技以及新理论的发展也为英语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语言素材。
但是,因源语创新、语言表达差异以及文化差异等问题,大量词语在汉语当中是难以用现有词语进行翻译的,从而给目前的翻译工作人员带来了诸多不便。
因此,重谈译名问题有助于解决新词汇不断涌现给翻译带来的各种难题,对指导日益增多的翻译实务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
关于译名的论述出现于春秋时期,在《春秋谷梁传》中记录了孔子的这样一句话:“名从主人,物从中国。
”这正是对译名问题的原则指示。
之后的2000多年来,有关译名问题的论述几乎贯通整个中国翻译史,在中国翻译研究中占的比例很大。
直至今天,新词的翻译仍然是众多翻译者讨论的话题。
我国的翻译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笔者现结合三次翻译高潮讨论译名问题。
一、第一次翻译高潮——佛经翻译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的佛经翻译构成了我国古代翻译活动的主要内容。
我国唐代的玄奘(俗称三藏法师)提出了著名的“五不翻”,即在五种情况下要采用音译的方法,探讨了译名问题。
第一为“神秘故”,也就是有着很多十分神秘的内涵。
如果我们没有足够把握将其自身的意义借助汉语表达出来,那就不必翻译。
比如“国际歌”当中的“英特纳雄耐尔”,我们就没有必要进行翻译。
究其原因就在于在翻译这首歌的歌词时,没有找到非常准确的词语来表达其应有的含义。
从中国历史上四次翻译高潮谈翻译理
从中国历史上四次翻译高潮谈翻译理论的发展张景丰(载《语言与翻译》杂志,2002年第三期)摘要:通过对中国翻译史的回顾,尤其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的回顾,研究翻译理论的发展,促进翻译水平的提高。
[作者简介]张景丰(1958-),女,汉族,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理论;发展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823(2002)03-0048-04翻译是不同民族进行交流的重要媒体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周朝已开始设译官,此后出现过多次翻译高潮,每次高潮都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翻译理论家,经百家争鸣,翻译理论不断发展、进步、趋于完善。
因此要了解翻译理论的发展,须了解翻译的历史,总结经验。
下面仅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四次翻译高潮对翻译理论的发展予以探讨。
第一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时期在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提出了“因循本旨,不加文饰”的译经原则。
有人认为,支谦此序“可以算是最初的直译说了”(罗根泽语)。
晋、前秦时道安继而在《革卑婆沙序》中提出了比支谦更为明确的主张,即“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
”道安涉及译论的佛经序文较多,最有名的是提出“五失本”、“三不易”之说。
其意思是,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北朝末年及隋初,彦琮著《辨证论》,它可以看作是我国第一篇翻译专论,他主张译经“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
可见他也是坚持忠实第一并倾向于直译的。
以上三家的论点颇为近似,他们的原则可以概括为“重质朴,轻文采”。
唐代僧人玄奘,其真本领在于翻译佛经,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集大成并后来居上的翻译家,他不仅译出了七十五部佛经,而且还把老子的部分著作译成梵文,成了第一个向国外介绍汉语著作的中国人。
他的指导原则就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求真”即追求准确,要力求“忠实原作”,这是一切认真负责的翻译工作者的共同理想。
翻译研究新方向—胡庚申著《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评介
翻译研究新方向—胡庚申著《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评介摘要:在继翻译的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生态学—构建与诠释》的问世,为学界提供了研究翻译的新方法,引导着翻译发展的新方向—生态转向。
该书总结了生态翻译学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生态翻译学的初始发展,以及生态翻译的“三层次”:译学、译论、译本,并对生态翻译学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三层次”;生态转向一、引言《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Eco-Translatology-Constr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以下简称为《构与释》)是由胡庚申教授所著,并且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成果,于2013年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
胡庚申教授曾作《涉外语言策略技巧》、《跨文化/国际交流语用研究》、《翻译适应选择论》等十余部专著,是国内外享负盛名的学者,为中国的外语研究、教学以及翻译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构与释》作为胡教授另一本著作《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续,由方梦之与许钧两位教授为其立序。
“本书主要对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话语体系做了全景式的描述与诠释,进一步完善了理论范畴的建构,拓展了方法论,开启了生态范式的翻译研究。
”中国生态翻译学研究从无到有,到不断发展,方兴未艾已经走过十年时间,方梦之言说《构与释》“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生态翻译学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又可视为一部生态翻译研究范式的宣言书。
”(胡庚申,2013: vii)。
作为中国学者“从无到有地构建一个全新的翻译理论体系”,“胡庚申教授能做到这一点,表明了他具有一种‘开发本土学术资源’的定力和拓荒创新的功力。
”(胡庚申,2013:xiii)。
而《构与释》无疑是生态翻译学领域和我国译学理论研究中的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内容简介《构与释》主要由八章构成,全景式地讲述了生态翻译学的产生发展、核心精髓。
对生态翻译学走过的十年之路进行了深刻的总结。
绪论探讨“生态翻译学的名与实”,对生态翻译学进行了综观性的描述。
从翻译结果到翻译思维:翻译教学的目标转向和创新研究
2022年9月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Sept.2022 第39卷 第3期(总第121期) JournalofLyuliangEducationInstituteVol.39 No.3(Sum.No.121)【教学改革】收稿日期:2022-07-11作者简介:吴菲菲(1983-),女,福建永春人,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英语教学。
从翻译结果到翻译思维:翻译教学的目标转向和创新研究吴菲菲(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摘 要:本文基于教育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围绕翻译能力需求,提出以翻译理论和技巧为基础、翻译思维为核心、职业素养为根本育人价值的翻译课程教学三维目标,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以满足教学目标需要、符合学科逻辑结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情为标准,从课程模块、教学方法、实训设计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创新型教学模式的策略,以期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和定位,强化学生的语言服务能力和理论研究基础。
关键词:翻译教学;教学目标;评价体系;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H059;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086(2022)03-0171-05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他的全球治理思想中强调:“要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
”因此,有针对性地培养对外急需的懂外语的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显得刻不容缓。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日益密切,客观上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提供了全新机遇,同时也对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带来挑战,对外语人才的语言能力、沟通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翻译能力是外语人才语言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提升语言服务能力尤其是翻译能力是高等院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任务。
文秋芳教授曾指出,我国外语教育普遍存在“重学轻用”和“学用分离”的弊端,虽然翻译教学改革与创新从未间断,但是学生的思辨能力、翻译的职业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常常被忽略。
生态翻译学十多年来研究发展状况总结-应用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生态翻译学十多年来研究发展状况总结-应用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生态翻译学是从生态视角对翻译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它发轫于2001 年,发展至今已有十多年时间。
作为一门新兴的翻译学理论,其发展快影响大。
由中国学者首次提出的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原创性翻译理论,理应受到我们更多的关注、完善和推广。
因此,有必要对生态翻译学十多年来研究发展状况进行概要的回顾与总结,以便发现其研究的不足及需改进之处,引导更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期提高生态翻译学的实际价值和影响力。
一、生态翻译学发展回顾在全球性生态的影响下,由于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的启发、相关领域学科发展的激励以及译学界生态取向翻译研究的促进,再加上现有译学理论研究的局限与缺失所产生的需要,生态翻译学应运而生[1] .生态翻译学的产生,不仅解决了译学理论研究的局限和缺失的问题,而且为当今踟蹰不前的翻译理论研究注入了活力。
生态翻译学起步于2001 年,全面开展于2009 年[1].据此,我们暂且按这两个阶段来分析总结。
(一)起步阶段(2001 -2008)生态翻译学的起步阶段主要表现为理论的提出和构建,以及参研的聚集与扩大。
它主要是由胡庚申教授提出并创立,构建过程也主要是由他个人完成。
在生态翻译学产生的初期,有不少学者参与到其中的讨论中来。
具体表现如下:1. 理论的提出与建构。
2001 年12 月6 日,胡教授在国际译联第三届亚洲翻译家论坛上宣读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初探》一文,是我国学者在国际会议上宣读的关于生态翻译学方面的第一篇文章。
生态翻译学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文对翻译活动中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并对译文做出选择的探讨,为更系统构建翻译适应选择论铺平了道路,因而也为生态翻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1 -6.为更系统地构建翻译适应选择论,胡庚申教授于2004 年出版专著《翻译适应选择论》[3]1,介绍了生态翻译学是如何大胆借用达尔文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中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基本原理,并把这种原理引入到翻译学领域,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讲解翻译适应选择论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和基本理论。
2012-2016《上海翻译》期刊目录-整理
2012-2016《上海翻译》期刊目录2012年第01期国家机构对外翻译规范研究——以“熊猫丛书”英译中国文学为例耿强会讯文化研究与翻译研究王晓元英语科技文体:范式与翻译国外“本地化”翻译研究学术话语的构建李广荣《道德经》英译研究在中国文军;罗张回顾与反思:国内翻译伦理十年研究(2001-2010) 吴慧珍;周伟汉英文化展馆说明文字的修辞对比与翻译陈小慰科技翻译研究近些年相对停滞的原因探析范武邱政治文本翻译探析杨大亮;赵祥云科普翻译的挑战徐彬;郭红梅论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的关联性——以无锡市为例赵芝英涉华文献翻译中的回译问题——《我们如何进入北京——1860年在中国战役的记述》译后叶红卫谈MTI培养体系中的本地化课程设置冷冰冰意境原则指导下的中国画画题翻译——以《毕瑞画集》为例刘继华会通中西的文化阐释——以安乐哲、罗思文英译《论语》为例谭晓丽对联翻译的抗译性和可译性王志娟基于关联理论的汉英格言翻译卜爱萍“译才”不只是“通才”——与何刚强教授商榷——兼评《全球化语境下的译者素养》张霄军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学术著作英译本中高频动词使用的语料库研究许瑾;杨秀文2012年第02期奎因的“翻译不确定性”到底是什么意思?——对一个译学中哲学误读的纠正吕俊西方译论与《圣经》教义的思想关联李龙泉2012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会议通知定量乎?定性乎?——对构建翻译标准的理论思考刘峥贾文波原型—模型翻译理论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赵联斌应用翻译研究30年(1980—2010) 方梦之地名标志译写亟待国家规范乌永志论旅游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限制因素杨萍贺龙平片名翻译中的国俗语义毛梅兰外宣翻译“译+释”策略探析卢小军MTICAT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张政杨义宽视译教学的原理、步骤及内容詹成论口译实践的三个要素杨玮斌中国传统译论对于译学建设的积极意义——以“信达雅”翻译标准为例陈飘平POSSIBLY用法译评吴国良冯春灿网络时代的翻译能力与翻译技巧——以第23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一等奖译文的生成为例万兆元平行文本与网络旅游广告英译梁君华第六届“优萌杯”翻译竞赛获奖名单“天下奇书”《山海经》及其英译——写在大中华文库《山海经》英译本出版王宏出版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研究郑艳杰第七届“优萌杯”翻译竞赛题第七届“优萌杯”翻译竞赛通知2012年第03期论翻译矛盾——从《德译中国成语故事》谈起桂乾元翻译中的认知视角——概念结构与翻译(3) 王斌动态投射与译者主体性束慧娟直译与意译:翻译方法、策略与元理论向度探讨方仪力从母语译入外语:国外非母语翻译实践和理论考察马士奎白皮书英译文本中动宾搭配调查与汉英翻译策略——一项基于汉英对比语料库唐义均地铁公示语翻译:问题与原则王树槐接受美学视角下的上海楼盘案名英译策略研究陈珊珊;高嘉正中西方修辞传统与外宣翻译的传播效果张雯;卢志宏MTI教学:基于对职业译者市场调研的实证研究丁大刚;李照国;刘霁制度文化话语口译认识论与方法论包通法;魏星妮从口译标准到口译规范:口译评估模式建构的探索王斌英语科幻小说中的新词及其汉译探析姜倩当代译论的探索者——郭建中翻译思想与实践研究王晓凤;张丽娟;张建青论勒菲弗尔对中国佛典译论译史的误读熊宣东化境:译作应比原作更好——从《林纾的翻译》说开去贾兴蓉众包翻译模式研究陆艳简评《翻译写作学》郭建中2012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第二号通知本刊稿件体例及相关要求2012年第04期论应用翻译学理论范畴体系整合与拓展的逻辑基础曾利沙对立与统一排斥与互补——翻译的语言学视角冯奇万华翻译选择过程的非线性特征宋志平论译者隐身——一个社会性视角周红民程敏《毛泽东选集》英译中的策略变化巫和雄英汉翻译中的褒贬词语选择杨平英语新闻标题中的仿拟辞格及其翻译研究刘金龙戴莹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影片《金陵十三钗》的字幕翻译研究吕健吴文智翻译学理论多维视角探索曾利沙语篇连贯与翻译策略李静民族侮慢语——国际现场口译无法回避的领域刘夏青刘白玉基于云服务的校企合作翻译教学生产平台设计研究曾立人肖维青闫栗丽走进绚丽多彩的翻译世界王宏蓬勃发展的视听翻译研究及教学——Jorge Díaz Cintas访谈董海雅ASSURE用法译评吴国良冯春灿浅谈中国社会变迁下“农民工”一词的英译刘洪泉专有名词的汉译与译者的素养杨清波杨银玲论全球化语境下科技翻译的文化共享与渗透——《时报信息》翻译个案研究吴波“无家可归”与“重返家园”:反思翻译目的论彭文青一本以培养学生翻译能力为中心的MTI教材——《高级汉英翻译》评介苏艳第五届海峡“两岸四地”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全国翻译工作座谈会暨中国翻译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召开第五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一号公告开展翻译学的复杂性研究——一个译学研究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革命吕俊信息化时代应用翻译研究体系的再研究王华树冷冰冰崔启亮苏、俄翻译理论文艺学派的思想演变及其研究毛志文论语境类型与翻译刘英蘋耿智《中庸》英译研究在中国陈梅文军多元互补、和谐共进——2012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综述王宏罗修筠译创:一种普遍的实践黄德先殷艳论商务英语翻译的4Es标准翁凤翔且编,且译,且写——论形象片英译者身份的动态重叠吴自选专利文件要点分析及其对机译校改的启示罗建华何以用“独立成篇”取代“忠实”?——试谈翻译教学理念的创新刘季春试论宗教词汇隐喻的英译汤金汶学术模因跨语际复制的变异和对策樊林洲“邓小平理论”就是Deng Xiaoping Theory吗?——从词语搭配的视角谈唐义均语料库和应用翻译——以蚕学馆旧址纪念碑碑文的翻译为例黄海军王昌米翻译记忆系统的语境观王正《华英翻译捷诀》——近代第一本翻译教材刘明孙增德简评几本警务英语教材的翻译实例杨廷友翻译策略的理据、要素与特征方梦之和合翻译思想之整体模型研究途径钱纪芳释“对译”黄忠廉贾明秀翻译批评模式多元互补刍议——20世纪西方文论对中国翻译批评研究的启示李和庆薄振杰中国本地化行业二十年(1993—2012) 崔启亮国内语料库翻译学20年述评(1993—2012) 宋庆伟匡华吴建平中国周边涉美军事协定的“模糊战略”与翻译陷阱孟祥春全球化背景下财经报道的翻译技巧与方法黄樱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英译专门科技文本——以航海技术领域论文为例汪洋彰现特色,知行并举——本科翻译专业教材编撰应处理好五个关系何刚强关注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以评注式翻译和同伴互评为例李小撒柯平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学制问题探讨李昌银谈俗语“打铁还须自身硬”的英译张顺生《墨子》英译比读及复译说明王宏ORDER用法译评吴国良张瑜第八届“优萌杯”翻译竞赛试题伦理回归后的汉字术语译介思考——以《中国园林》英译本为例梁君华翻译研究中的词语误判与误评——以翻译与意识形态的研究为例李贵升罗国青李艳冰Translation Peripheries:Paratextua Paratextual Elements in Translation述评——翻译研究的副文本视角张玲2013年8月教育部高校外语教育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第八届“优萌杯”翻译竞赛通知在第五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 黄友义应用翻译学理论逻辑范畴拓展方法论——兼论译学理论创新的认识论和价值论曾利沙复杂性科学观照下翻译标准问题的再探讨——论底线翻译标准的必要性和合法李春芳吕俊应用翻译研究:原理、策略与技巧方梦之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翻译规范理论的社会学重释王传英翻译项目管理实务(A Practical Guide to Transl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王华伟王华树编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出版2012年中国翻译研究评析王祥兵邹兵伍志伟国内翻译竞赛综述吕立松穆雷2013年第五届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隆重召开应用翻译研究的新起点方梦之简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雕塑群说明文字的英译居祖纯国际会展名称英译:问题、模式与译名建构罗国华基于概念整合,追求地道译文朱音尔川菜烹饪方法英译原则及其应用张媛梁霞第四届“学府杯”科技翻译大赛翻译专业教学的国际化经验:来自澳大利亚的启示王非陈向京韩翀通识教育与翻译人才培养的关联——以西南联大外文系的课程设置为例吴自选也谈“邓小平理论”的英译——兼与唐义均先生商榷朱明炬云计算下的翻译模式研究陆艳国外机辅条件下的翻译过程实证研究王娟影视翻译中情色禁忌语的归化策略彭典贵浅谈现代日语中的外来语曾薇薇对“标本”的标本兼治——《远西奇器图说录最》有关问题稽考杨全红曾咪学好中文,做好翻译——翻译专业本科生《中文读写教程》评介王冬梅首届少数民族文库外译全国高层论坛——暨“中国少数民族文库翻译研究中心2013年第04期生态翻译学的国际化进展与趋势思创·哈格斯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张美芳全球结构视野下的翻译规范研究傅敬民浅谈汉语对联英译的策略与方法吴伟雄法律翻译与法律移植——以晚清法律翻译实践为例吴苌弘文本类型学视角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英译研究石秀文吕明臣词源学视角下的奥巴马演讲辞翻译策略研究李国华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顺利换届格式塔意象在类比语篇翻译中的再造——以TEM8(2013)汉译英试题邵惟韺邵志洪一项中国EFL学习者英译汉笔试成绩预测因素的实证研究张新玲刘君玲从“青衣”等京剧术语的英译看文化翻译的归化和异化张琳琳从整合营销传播视角看“中华老字号”品牌的翻译策略扈珺刘白玉APPEAL用法译评吴国良吴雷《上海翻译》扩版、编辑部迁址启事法律语篇中shall和may的翻译对比研究王子颖电子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刘稳良《老子》汉英翻译平行语料库建设汪定明李清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翻译研究立项10年观——基于翻译研究分类的统计分析年晓萍2000—2012年间西方视听翻译的研究吕洁应用翻译研究的理论化与体系化——《应用翻译研究:原理、策略与技巧》评述程敏刘金龙《商务英语翻译》的失范与误译梁雪松“翻译研究战略论坛”主题征集启事2014年全国应用翻译理论高层论坛通知2014年第01期研究接地气,文章追技道——《上海翻译》不变的办刊追求何刚强先行者、推动者、建设者——方梦之教授对我国译学建设的贡献郭建中方家译道、梦而圆之任东升翻译研究三人谈(上) 孙艺风何刚强徐志啸语义透明与汉语熟语的直译趋近万华国际公示语误译举隅王树槐Keith Wood 商务信函翻译探究慎丹丹翻译过程研究的新模式探析——从Triangulation的译名谈起王少爽高乾语篇语调翻译李发根龚玲芬翻译政策研究及其对当下中国的借鉴意义滕梅商务翻译策划——以蒙牛广告语英译失误为例周剑波蒋璐吕和发译笔带批判锋芒,阐述现宗教偏见——高大卫《论语》英译本特色评析张晓雪论早期《聊斋志异》英译中的伪翻译现象——以乔治·苏利耶·德莫朗的译本为例李海军论清末民初的译名统一及其学术意义张景华论中国政治术语英译再创建的三个维度冯雪红首届中国少数民族文库外译学术研讨会李跃平医学冠名术语的转喻及其翻译研究冯梅第四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讨会边立红模因理论指导下的汉语歇后语英译卜爱萍第八届“优萌杯”翻译竞赛圆满落幕口译课堂训练中的“非常”之道赵燕明清译者的构成及其地域分布李亮亮贺爱军“非主流”英语文学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翻译视角专题研讨会徐正威Whistleblower or Leaker?——管窥语言的意识形态之维潘平亮美国密苏里州别名Show Me State的文化内涵及其汉译李应清浙江省翻译协会年会暨浙江省第七届高校翻译教学与研究研讨会冯春灿中国各种山名翻译背后的学问连真然翻译的功能视角——从翻译功能到功能翻周红民2014年全国高校教师翻译教学与研究讲习班一号通知高校青年外语教师如何自我定位与发展——南京大学许钧教授访谈录黄新炎许钧经典翻译的多视角研究——《翻译与经典:文化历史中的身份变化》评介张汨文军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年招聘计划《上海翻译》(2014起)主要栏目设置说明“翻译研究战略论坛”主题征集启事2014年全国应用翻译理论高层研讨会通知2014年第02期应用(文体)翻译学的内部体系方梦之重过程,还是重结果?——译者的母语对英译文本的影响王建国何自然翻译研究三人谈(下) 孙艺风何刚强徐志啸功能决定形式——探讨港澳地区诗型公示语英译陈曦第九届荣鼎翻译奖全国青译赛决赛落下帷幕纪录片字幕汉英翻译研究——以纪录片《美丽乡愁》的翻译实践为例程维翻译与“国家富强”:析严复翻译之用意李涛社会学视阈下的林纾现象解读张祝祥刘杰辉翻译项目管理流程介绍蒲欣玥高军在线教翻译——基于QQ即时通讯软件的实证研究陈凌陈广益本刊开通网上投稿系统(试运行)启示网络翻译社区初探马旭燕海外《论语》漫画英译评鉴强晓元语篇的主体间性建构与典籍英译——以《孙子兵法》英译为例纪蓉琴《中国翻译家研究》组稿工作接近尾声述往事思来者明道理——有关翻译史编写的思考贾洪伟姜闽虹方梦之译学思想与方法论研究——兼论翻译学理论体系的研究路向曾利沙从迁移理论看鲁迅的翻译语言对创作语言的影响朱湘军康翠链翻译资质认证identification of translator大学英语需要从“教学翻译”向“翻译教学”过渡——评析“大学英语四、六考试新题型”中的段落翻译陆仲飞《译林回望》方梦之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翻译教学模式实证研究舒晓杨ARGUE的用法与含义种种吴国良吴雷雷刍议我国“口腔医院”的名称英译李海清刘华文国际组织中的职业译员——对布莱恩·福克斯和安妮·拉费贝尔的访谈戴惠萍曹嬿《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被大幅剽窃——析剽窃者的卑劣手法王冬梅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挖掘的外语学科多模态优质资源开发与应用CHL系统2014年全国高校教师翻译教学与研究讲习班二号通知目前我国译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吕俊书讯翻译中的“共注观”王斌钱锺书“化境”翻译思想新探王军平赵睿语义指向分析与翻译研究陈洁陈粤变译伦理:“舍”与“得”思考胡东平喻艳立法文本中模糊性语词的翻译原则吴苌弘英语影视剧剧本的语类及其翻译处理孔倩海关条法的语篇翻译策略探究韩健谈谈焊接标准文献中几个常见词的译法刘榴何德孚试析方梦之教授的译学思想线路图钱纪芳翻译家精神研究:以杨宪益、戴乃迭为例付智茜商务翻译项目化教学设计蒋阳建网络环境下口译课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构建陈卫红“翻译研究战略论坛(2014)”通知翻译教学:继承与创新丁卫国从佛典译场管窥提高当今翻译质量的途径熊宣东第六届海峡“两岸四地”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坛对王尔德作品的不同评判袁丽梅《鹿鼎记》英译本中的语境重构与译者显形刘雪岚古代科技典籍英译——文本、文体与翻译方法的选择梅阳春试论韦努蒂翻译理论的创新与局限付仙梅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之偏差吴育红刘雅峰一场瞎子和聋子的对话——重构英使马戛尔尼访华的翻译过程刘黎历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综述贾文波《马赛克重构——翻译研究的构式语法途径》述介杨子王雪明跨界的感觉林巍2014年“全国应用翻译高层论坛”如期召开第六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一号通知走出去战略与出版意图的契合:以英译作品的当代转向为例王建开关于举办第二期全国高校教师翻译教学与研究讲习班的预告谈谈翻译研究的创新与规范傅敬民许志芳译学继承与发展:传统译论现代化新论陈达龚小萍我国苏俄翻译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赵艳秋“外宣”宣何?“外宣翻译”译何? 吕和发邹彦群“非常+名词”结构的语义特征与英译策略周永模《外语与翻译》公开发行启事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翻译主体性徐岚文化外译之中国特色词汇:策略比较及影响因素邢杰甘露汉译英误译现象剖析单伟龙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探究吕亮球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苏广才李双娟视译教材的编写:现状与问题许庆美刘进第三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第三届全国旅游暨文化创意产业翻译研讨会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召开从施莱辛格的学术轨迹看国际口译研究的发展态势王斌华翻译项目中的术语管理研究王华树张政方梦之应用翻译理论形成考黄忠廉孙秋花李亚舒认知语法视野下的《红楼梦》英译乔小六建构、质疑与未来:生态翻译学之生态苗福光王莉娜翻译与守土有责——从钓鱼岛争端中的翻译事例谈起杨全红欢迎订阅2015年度《上海翻译》杂志翻译的语义探索与语用意识——吴国良教授访谈录吴国良刘欣对一起一稿两投事件的谴责和处分创新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翻译人才培养质量——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4年年会纪实李正栓李娜《上海翻译》投稿系统及用稿体例说明2015 TESOL国际研讨会通知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传统译论——探索构建中国传统译论体系郭建中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隆重举行中观翻译研究——宏微之间的探析方梦之译学理论何为——对我国翻译学理论研究的思考蓝红军走出“文本语境”——“碎片化阅读”时代典籍翻译的若干问题思考林元彪译事双“无”议左飚翻译与中国文化外交:历史发展及策略分析孙三军文军“翻译研究战略论坛(2014)”在海口经济学院成功举行法律英语中的隐喻研究及其汉译王骞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综述王维波王宏印李正栓认知-功能视角下英语定语从句的翻译耿智马慧芳论手语新闻节目中手语译员的角色定位倪兰从默会性知识论翻译教材的范例李洪金《心经》英译释要安全勇尊重史料,还原《毛泽东选集》英译历程潘卫民董维山《毛泽东选集》英译本意识形态操纵之分析潘苏悦西方语用翻译研究:述评与前瞻李占喜2004—2013中国口译研究的发展与走向王茜刘和平续说“镣铐”与“跳舞”——对“翻译研究三人谈”的延伸思考刘爱兰第十六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通知西方翻译社会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翻译与社会导论》述介覃江华关于举办第二期全国高校教师翻译教学与研究讲习班的预告“看山看水”的启迪潘文国走向复杂性科学范式的翻译学吕俊侯向群沿波讨源,守本开新——论中国传统译论的特质及我们应有的态度刘敬国公示语翻译质量评价探索冯奇第十届荣鼎翻译奖全国青译赛成功落幕翻译中认知的渐进性研究王吉会中国电影字幕翻译之“切”的原则高红“Thick Translation”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李红霞张政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成功举办翻译技术沙龙文化传承视域下的艺术文献翻译宁立正汉英数字口译的极限取整策略和模糊介词的妙用王小济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设置与技能体系研究黄海瑛刘军平探索翻译教材建设,促进翻译专业教育——《我国翻译专业教材建设:理论构建与对策研究》述评张美芳本地化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实践崔启亮第六届“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通知本地化翻译规范研究王传英卢蕊《孟子》译本精神构式比较研究刘翌包通法“翻译研究战略论坛”(2015)通知《大中华文库》国人英译本海外接受状况调查——以《孙子兵法》为例李宁CLAIM用法译评吴国良中-英译写要兼顾“达意”与“漂亮”——Shanghai Daily原主编张慈赟访谈录袁丽梅何刚强记老当益壮的翻译学者李亚舒教授刘金龙姜闽虹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翻译学科介绍华东政法大学翻译硕士专业简介2014年全国高校教师翻译教学与研究讲习班二号通知全国ESP高端学术论坛一号通知从“异语写作”到“无本回译”——关于创作与翻译的理论思考王宏印上海翻译技术沙龙举办第三次活动王启华转向冲动与问题意识——也谈当前国内的翻译研究韩子满翻译行为研究评述与展望钱春花徐剑李冠杰网络流行语认知价值及翻译谢之君杨月华法治关键词汇及若干重要提法的译研屈文生汉英认知模式的异同与翻译的转换王子颖从语态选择的编译改动看意识形态的翻译转换徐英多维整合原则关照下的时政党政话语翻译周丽译者主体性在“对话”与“视域融合”中的彰显余斌翻译学博士生理论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来自英国赫瑞瓦特大学的借鉴穆雷邹兵董冀卿第十六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顺利召开潘卫民基于培养职业意识的翻译教学思路李艳翻译教学与地方经济建设互动双赢模式探究——以四川省泸州市为例贺义辉李春慧吕毅国内外译员角色研究的进展与思考(1976—2014)——一项基于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邢星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2016年招聘计划MTI口译课程设置反思——以教学实践为例朱珊刘艳芹本地化技术研究纵览王华树刘明刘殿爵典籍英译述评王亚光不可译性与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纵刘成萍陈家晃第六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顺利召开闫晶晶司耀龙《上海翻译》创刊30周年座谈会征稿。
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综述(2000~2019)——以《中国翻译》文献计量研究为例
2021年6月外㊀文㊀研㊀究Jun.2021第9卷第2期FOREIGNSTUDIESVol.9㊀No.2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综述(2000 2019)以‘中国翻译“文献计量研究为例皖西学院㊀刘㊀虎摘㊀要:本文对‘中国翻译“新世纪以来刊发的所有理论文章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借此窥探过去20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总体脉络和走向,为学界同行提供一份翔实的历时研究参考资料㊂分析结果表明:上述理论文章可以分为五大类,西方翻译理论研究㊁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研究㊁翻译实证研究㊁翻译与文化传播研究和翻译教学研究㊂总体来说,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占据明显优势,但2009年后其发展势头减缓,稳中有降;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研究紧随其后,2010年后其发展呈现稳步上升的势头;翻译实证研究从无到有,自2004年起步并逐渐发展壮大;翻译与文化传播研究持续受到学界的关注,2010年后其发展逐年走高;翻译教学研究起步平稳,2009年后成为研究热点之一㊂最后,针对中国翻译研究 中西话语生态失衡 的缺陷,本文提出了 三结合 的解决方案,并将其纳入描述性翻译研究的理论框架之中,期待为未来中国本土翻译理论体系的建构开辟一条道路㊂关键词:中国翻译理论研究;中国翻译;文献计量分析;高频关键词;高引用文章中图分类号:H059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723(2021)02-0080-09一㊁引言以1987年 中国首届研究生翻译理论研讨会 和 全国翻译理论研讨会 的召开为标志,中国翻译理论研究正式起步㊂这两次研讨会 吹响了学科建设的集结号,标志着学科理论研究共同体正式形成㊂翻译学者整体展现出学科自觉和理论自觉,中国译学研究揭开了新的一页 (蓝红军2018:7)㊂从1987年到21世纪以来的十几年间,中国翻译学界的理论意识不断觉醒,对翻译研究一系列问题的认识不断加深㊂学者们围绕翻译研究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如 翻译学科的性质问题㊁翻译研究的中国特色问题以及建立独立翻译学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问题 (谭载喜2012:7),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㊂这一时期,翻译学界的关注焦点从单纯的翻译经验的总结和反思逐渐过渡到引进和借鉴西方翻译理论;到了世纪之交,又转向了翻译学的学科建设问题㊂(韩子满2019)至此,中国翻译理论研究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时期,其深度和广度都有大幅度拓展,呈现出明显的多维度㊁多视角㊁跨学科的特点,如胡陈尧(2019:106)所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翻译理论研究走出了一条博古通今㊁融汇中外㊁跨域创新的研究道路㊂ 那么,21世纪20年以来中国翻译研究取得了哪些进展?其发展脉络和走向如何?未来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本文将致力于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期待总结21世纪头20年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的经验,并为其将来的发展建言献策㊂二㊁文献综述国内学者对过去几十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曾经做出过回顾和反思,将其划分为不同阶段并总结了其特点和成就㊂何刚强(2015)将过去30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取得的成就归结为3个方面:1)中国学界视野得到拓宽,对翻译本质的认识普遍比较深入;2)翻译研究被广泛看作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吸引了其他相关学科的参与;3)改革开放以来,翻译对国家各项事业的先导作用愈发明显,引发了应用翻译研究的异军突起㊂许钧(2018)认为,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翻译研究走过了一条开放㊁探索㊁互动和创新的发展道路:从初始开放和借鉴,引介西方翻译理论,到强化交流与反思,学习和探索研究方法,再到关注理论话语建设,致力于翻译学科建设,发展翻译教育,探索具有自身学术品格的理论体系㊂韩子满(2019)则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翻译理论研究划分为5个阶段,即恢复与整理期㊁对外借鉴活跃期㊁学科意识觉醒期㊁研究与深入拓展期和理论与对象创新期,并以每个时期内发生的标志性事件为线索把这5个时期串联在一起㊂以上学者提纲挈领式地总结了中国译学发展的轨迹和成就,粗线条地勾勒出一幅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历史图景㊂然而,所有这些回顾和反思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都是经验式㊁随感式的定性点评,得出的结论往往过于简单㊁笼统和泛化,其中遗漏了很多重要细节,更无法看清各个时期理论发展的趋势和走向㊂因此,它们缺乏系统性的指导意义㊂有鉴于此,本文将采用文献计量的研究方法,详细扫描过去20年间中国译学研究权威期刊‘中国翻译“刊载的所有理论文章,借此集中展示21世纪以来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脉络㊂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检索的‘中国翻译“上刊载的理论文章包括两大类:即针对翻译理论的思考㊁评析㊁翻译家访谈以及翻译史研究等宏观理论问题的文章,与针对具体翻译技巧㊁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证研究的微观理论问题的文章,但不包括译著评析㊁人物介绍㊁翻译史话㊁读者论坛㊁译界动态等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既不研究翻译问题,也不包含有价值的翻译思想,对翻译理论的发展没有明显的贡献㊂这样,本文收录的文章全部属于针对翻译理论㊁方法㊁技巧和教学等问题的研究,属于典型意义上的翻译理论文章㊂三㊁研究设计(一)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3个问题:1)21世纪头20年以来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总体特点是什么?2)中国翻译理论研究(含子类)呈现何种发展趋势?3)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现状对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启示?(二)研究方法利用中国知网(CNKI)在线检索‘中国翻译“2000年至2019年间发表的所有理论文章,并通过标题㊁关键词㊁摘要和全文通读将这些文章分类(含子类)㊂分别统计文章总数㊁年度文章总数㊁年度分类别(含子类)文章总数,并考察位居使用频次前40的高频关键词和高引用文章的分布情况㊂然后,借助图表和各种可视化研究工具(饼状图㊁折线图和柱状图)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总结21世纪头20年来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特点和趋势,并对其将来发展提出建议㊂(三)数据分析1)总体分析统计2000年至2019年间‘中国翻译“发表的理论文章总数和分类别(含子类)文章数量,通过后者与前者的比例关系了解过去20年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总体情况㊂2)年度对比分析统计各类别(含子类)文章年度发表的数量,据此了解过去20年间各类别研究(含子类)的动态和走势;对比各类别(含子类)之间的变化关系,据此了解过去20年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详细变化情况㊂3)高频关键词和高引用文章分析以位居使用频次前40的高频关键词和高引用文章为研究对象,找出它们所对应的研究热点和动态,据此旁证过去20年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热点分布和趋势㊂四㊁研究结果(一)总体结果中国知网在线检索结果显示,2000年至2019年间‘中国翻译“共发表理论文章1222篇㊂分类(含子类)如下:A类:西方翻译理论研究(A1西方翻译理论的引介㊁述评和西方翻译家访谈;A2运用西方翻译理论的原则㊁方法或范式来阐释各种翻译问题;A3西方翻译史研究)㊂B类: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研究(B1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的思考㊁评析㊁运用和中国翻译家访谈;B2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发掘整理;B3中国翻译史研究)㊂C类:翻译实证研究(C1基于观察㊁实验和调查问卷的实证性研究;C2基于语料库的量化研究)㊂D类:翻译与文化传播研究(D1西方文学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传播;D2中国文学作品在西方的译介传播;D3翻译与跨文化交际)㊂E类:翻译教学研究(E1口笔译教材㊁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E2MTI课程的思考㊁设计和优化)㊂表1㊀各类别(子类)文章发表情况总表类别(子类别)A类B类C类D类E类A1A2A3B1B2B3C1C2D1D2D3E1E2数量22624513274457650262152809321总数/占比484/39.61%395/32.32%76/6.22%153/12.52%114/9.33%㊀㊀如表1所示:西方翻译理论研究(A类)论文共计484篇,占总数的39.61%;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研究(B类)论文共计395篇,占总数的32.32%;翻译实证研究论文(C类)共计76篇,占总数的6.22%;翻译与文化传播研究(D类)论文共计153篇,占总数的12.52%;翻译教学研究(E类)论文共计114篇,占总数的9.33%㊂由此可见,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研究21世纪头20年以来整体上表现出如下态势(见图1):首先,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备受学界青睐和重视,其论文产出占据了最大比例㊂其次,中国翻译理论研究也受到了特别关注,在论文产出比例当中位居第二㊂学者们在积极引进西方理论原则与方法的同时,也不忘思考并发展中国本土翻译理论㊂再次,翻译与文化传播和翻译教学研究也是译学界关注的热点㊂翻译与文化传播是个长盛不衰的话题,针对翻译教学的讨论也十分活跃,翻译实证研究则逐渐兴起,方兴未艾㊂图1㊀各类别文章发表情况此外,每个子类研究在整体上表现如下:西方翻译理论的引介和述评和西方翻译家访谈(A1子类)㊁西方翻译理论的原则㊁方法和范式的应用(A2子类)以及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的思考㊁评析㊁运用和中国翻译家访谈(B1子类)这3个板块共同构成了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大半个江山,其论文产出占比高达60.97%㊂翻译与跨文化交际(D3子类)与中国文学作品在西方的译介传播(D2子类)是翻译与文化传播研究关注的重点;而口笔译教材㊁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E1子类)则是翻译教学研究的主要侧重点㊂基于观察㊁实验和调查问卷的实证性研究(C1子类)和基于语料库的量化研究(C2子类)论文产出只占很小的比例,单从数量来看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发展趋势㊂(二)年度分析结果1)总体发展脉络和趋势对比每个研究类别的年度发展变化,可以发现近20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总体脉络和趋势(图2):图2㊀五大类别年度变化对比折线图首先,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和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研究共同占据了过去20年中国翻译学研究的主战场㊂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从2000年到2009年保持了稳中有升的发展势头;但2009年以后则有所起伏,虽然仍处于核心地位,但整体波动较大㊂从2000年到2011年,学界对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显著强于中国翻译理论㊂但从2012年开始,对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的关注则超越了西方翻译理论㊂其次,翻译与文化传播研究的总体走势是平稳增长:该类别虽然在2000年到2010年间变化波动不大,但从2010年起则稳步攀升㊂翻译教学研究则常年保持一定热度:该类别从2009年起迅速升温,到2013年达到高峰,其后又渐趋平稳㊂总之,这两个类别在过去20年里始终是研究热点之一㊂翻译实证研究则从无到有,2003年以前一片空白,从2004年起其关注度则逐渐攀升㊂2)详细发展脉络和趋势对比每个子类别的年度发展变化,可以发现近20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详细脉络和趋势:其一,西方翻译理论的引介㊁述评和西文翻译家访谈(A1子类)以及西方翻译理论的应用(A2子类)的研究呈锯齿状分布(见图3),表明它们虽然都是研究热点,但年度变化冷热不均㊂2007年以前,A2子类研究明显强于A1子类,但随后两者基本上交替上升下降,最后又归于平衡㊂西方翻译史研究则是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㊂图3㊀A子类年度变化对比折线图(A1 A3)其二,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的思考㊁评析㊁运用和中国翻译家访谈(B1子类)的研究逐年走高(见图4),特别是2011年以后的发展势头甚至超过了A1和A2子类㊂中国翻译史研究(B3子类)似乎受到了特别重视,逐年走高㊂然而,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研究则萎靡不振,除了个别年度有所收获外,基本没有什么进展㊂图4㊀B子类年度变化对比折线图(B1 B3)其三,翻译实证研究2003年以前一片空白,尤其是基于语料库的量化研究(C2子类)更是从2009年起才有所起色(见图5)㊂基于观察㊁实验和调查问卷的实证性研究(C1子类)2003年后获得发展,但其论文产出还是大起大落;基于语料库的量化研究有所进展,但其成果仍然很不突出㊂图5㊀C子类年度变化对比折线图(C1 C2)其四,西方文学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传播(D1子类)似乎一直不受关注,20年来鲜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中国文学作品在西方的译介传播(D2子类)从2008年以后则受到了极大关注,其研究成果节节攀升㊂翻译与跨文化交际(D3子类)曾经是研究热点之一,但2010年以后渐趋平缓(见图6)㊂图6㊀D子类年度变化对比折线图(D1 D3)最后,关于口笔译教材㊁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E1子类)的研究一直都有成果产出,并且在2009年到2013年间形成了一个研究高潮(见图7)㊂MTI课程的思考㊁设计和优化(E2子类)的研究从2009年起异军突起,到2013年达到高峰,随后逐年平稳下降㊂图7㊀E子类年度变化对比折线图(E1 E2)(三)高频关键词和高引用文章分析1)高频关键词分析考察表2和图8,可知过去20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热点涉及领域多㊁跨度大㊁范围广㊂主要研究热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表2㊀高频关键词统计表关键词频次关键词频次关键词频次关键词频次翻译228翻译理论19误译13主体性11翻译研究66诗歌翻译18语料库13策略11文学翻译45法律翻译18翻译硕士教育13意义10翻译策略42口译研究17规范12忠实10英译38同声传译17翻译标准12汉译英10翻译教学35归化17语言服务12翻译原则10译者28方法论14翻译能力11翻译伦理10口译22口译教学14翻译史11翻译过程9异化21译介14意识形态11语境9翻译学21汉英翻译13机器翻译11隐喻9图8㊀高频关键词柱状分布图㊀㊀A.西方翻译理论研究㊂西方理论的研究范式和术语,例如异化(21)㊁归化(17)㊁方法论(14)㊁规范(12)㊁意识形态(11)㊁主体性(11)㊁忠实(10)㊁翻译伦理(10)㊁语境(9)和隐喻(9)等出现总频次高达124次,可以说炙手可热㊂B.翻译教学和翻译与文化传播研究㊂翻译教学(35)和翻译硕士教育(13)达到了相当高的出现频次㊂这与前文所得出的分析结果 翻译教学研究则常年保持一定热度 相吻合;而文学翻译(45)和译介(14)则受到了更为强烈的关注㊂这与前文D2子类 从2008年以后则受到了极大关注 和D3子类 曾经是研究热点之一 相互印证㊂C.语料库(13)也占据了一定的出现频次,但其热度还不十分显著㊂这与前文语料库量化研究成果 仍然很不突出 也形成了相互照应㊂2)高引用文章分析考察表3,可以更直观地看到过去20年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热点涉及的主题和其受追捧的程度:表3㊀论文最高引排序表论文名称引用频次论文名称引用频次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2179类型与策略:功能主义的翻译类型学592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1513跨文化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579坚持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做好外宣翻译工作1473意识形态与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569续表3论文名称引用频次论文名称引用频次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对某些翻译方法的新思考1346语篇语言学与翻译研究568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1304儿童文学翻译刍议556一只看不见的手:论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控1282文本功能与翻译策略530生态翻译学解读1197翻译规范与主体意识527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1030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和翻译策略研究:以葛浩文为例515谁是翻译主体948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505文本类型理论对翻译的启示866多元系统论495翻译选择的目的性820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域487选择与适应: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806伽达默尔哲学阐释与翻译研究478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阐发与新思考736原作意图与翻译策略460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726关联理论对翻译解释的局限性456口译训练:内容㊁模式㊁方法707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转变445文学翻译的接受美学观699翻译与意识形态研究:拓展跨文化对话的空间435翻译方法应以归化为主647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433也谈归化与异化636女性主义对翻译理论的影响424译员知识结构与口译课程设置607解构忠实:翻译神话的终结409认知语言的翻译观604法国释意理论:质疑与探讨384㊀㊀首先,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一枝独秀㊂其研究热度㊁可及度和认可度都显著高于其他类别研究㊂在所有40篇论文中,有27篇属于这一类㊂排名前10位的高引论文中,有5篇属于此类,前20位中有12篇,前30位中有19篇㊂ 归化㊁异化㊁意识形态㊁功能主义㊁文本类型㊁语用顺应㊁接受美学㊁哲学阐释㊁关联理论㊁多元系统以及后殖民视角 等主题已然席卷了整个中国翻译研究空间㊂其次,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研究也达到了相当的热度和可及度㊂在高引论文当中,也出现了众多此类论文,例如 中国的文学翻译 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 以及对翻译主体的讨论㊂还有从崭新的视角看待翻译本质的论文,例如 生态翻译学解读 和 生态翻译学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 ,而且引用频次还非常高㊂这与前文的分析结果 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研究也受到了特别关注 保持一致㊂最后,翻译教学类论文在最高引排行榜上也十分引人注目,其研究成果的可及度和接受度可见一斑㊂例如 口译训练:内容㊁模式㊁方法 译员知识结构与口译课程设置 和 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 这3篇论文的引用频次十分靠前㊂五、讨论与建议(一)讨论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过去20年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整体上呈现出 三强三弱 的特点,即西方理论强,中国理论弱 现代理论研究强,传统理论研究弱 理论性研究强,实证性研究弱 ㊂另外,各个理论子板块研究的活跃程度随着时间变化也有所波动㊂下文结合这些特点产生的学术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进行语境化的分析,以阐明其背后的动因㊂从学术背景来看, 西方理论强,中国理论弱 的特点很可能是两者之间发展程度严重失衡造成的㊂西方翻译理论借鉴了包括语言学㊁文学㊁哲学㊁文化研究㊁美学㊁认知科学等一系列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发展出了一个较为科学而严谨的理论体系,可以多角度㊁跨学科地阐释整个翻译过程㊂例如语篇语言学和语用学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翻译过程中语言转换的问题;意识形态㊁多元系统㊁翻译规范㊁后殖民等文化学派理论可以从社会文化和政治层面揭示翻译行为背后的各种操控因素;阐释学理论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可以揭示翻译过程中原作㊁译者和译作三者之间的关系;关联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又可以从人类思维层面解释翻译现象㊂反观中国本土翻译理论却远未达到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程度,缺乏逻辑性㊁系统性和可操作性,难以用来指导翻译理论或实践中遇到的纷繁复杂的难题㊂这样,学界自然会青睐一个成熟可靠的理论体系,并推广运用,从而形成了目前 西强中弱 的理论格局㊂ 现代理论研究强,传统理论研究弱 可能是由于传统理论的现代阐释转换不易,或者过于抽象㊁笼统,并不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㊂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见诸古代佛经翻译的序㊁跋㊁例言或评注之中,例如,唐玄奘的 五失本 三不易 求真喻俗 等等㊂它们以零散的方式存在于古籍当中,不成体系㊂严格来说,它们还只是翻译经验而非翻译理论㊂(周忠良2016)要发掘整理这些古代文献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可能收效甚微,不如直接从现代翻译实践中提炼出合适的理论并加以运用更为方便㊂ 理论性研究强,实证性研究弱 则可能是实证性研究自身的特点造成的㊂一般来说,自省式㊁归纳式的理论思考总是先于实证研究㊂先是有了理论总结或假设,然后通过实证研究加以验证㊂这样就会在大规模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之间形成一个时间差,似乎前者总是要先于后者达到繁荣㊂语料库翻译学是翻译实证研究的代表,但是由于起步晚㊁数据采集和分析时而会遇到困难㊁研究周期长等不利因素,造成了当前翻译实证研究明显落后于理论研究的状况㊂从年度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2010年前后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研究以及翻译教学和翻译与文化传播研究逐渐兴起㊂这是 三强三弱 总体格局下的另一个重要特点㊂从社会文化背景来看,这个特点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官方政策的扶持㊁对自身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断加深以及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现实需求等因素㊂首先,2012年以后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的研究赶上甚至超越了西方翻译理论研究,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官方大力提倡挖掘中国自身的翻译理论,给予了项目申请和出版上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学界意识到了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研究的价值㊂近年来,中国学者提出了不少原创翻译理论,例如变译理论㊁玄翻译学㊁大易翻译学㊁和合译学理论等等㊂其中,生态翻译学理论首次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解读翻译本质,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范式㊂从高引文章分析来看, 生态翻译学解读 和 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 2篇文章被引频次竟都达到1000次以上,其热度和认可度可见一斑㊂这表明中国学者从一味追捧西方翻译理论回归到了理性,开始专注于本土翻译理论的建设㊂其次,翻译教学类研究从2009年起成为热点之一,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㊂这也归因于官方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翻译人才的需求在政策上的扶持㊂自2007年以来,MTI学位教育在全国开展得如火如荼,其课程设置㊁教材和教法的研究也火爆起来,从而大大增加了翻译教学研究的热度㊂再次,翻译与文化传播类研究自2011年起稳步攀升㊂这与官方政策的支持和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现实需求密不可分㊂由于中国政府大力实施 中国文化走出去 工程,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传播自然成为研究热点㊂特别是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学界更是聚焦于这方面的讨论㊂(二)建议上节 三强三弱 的讨论实际上暴露了当前中国翻译理论研究存在的不足㊂一言以蔽之,就是 中西理论话语生态失衡 (周忠良2016:89)现象㊂中国学界似乎已经习惯于臣服于西方翻译理论话语,学会了用洋话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其演讲的主题㊁措辞㊁腔调已然全盘西化㊂长此以来,离开了西方翻译理论话语,中国本土翻译研究大厦就会轰然垮塌,因为它没有自己的核心理论支撑㊂这个状况必须改变㊂为此,本文强烈呼吁建立中国自身的翻译话语体系,以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思想为依托,融合西方理论话语中积极的成分,逐步建立起一整套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翻译理论话语体系㊂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 三结合 ,即古今理论话语相结合㊁中西理论话语相结合㊁ 引进来 与 走出去 相结合㊂古今理论话语相结合,就是在现代学术话语规范的指引下,将中国传统典籍中蕴含的哲学和美学思想进行现代阐释和转换,为现代翻译理论研究服务㊂这方面已经有学者做出了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例如朱志瑜(2001)将中国古典玄学中的 得象忘言,得意忘象 进行现代转换,发展出了神。
翻译研究新方向—胡庚申著《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评介
翻译研究新方向—胡庚申著《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评介摘要:在继翻译的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生态学—构建与诠释》的问世,为学界提供了研究翻译的新方法,引导着翻译发展的新方向—生态转向。
该书总结了生态翻译学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生态翻译学的初始发展,以及生态翻译的“三层次”:译学、译论、译本,并对生态翻译学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三层次”;生态转向一、引言《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Eco-Translatology-Constr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以下简称为《构与释》)是由胡庚申教授所著,并且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成果,于2013年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
胡庚申教授曾作《涉外语言策略技巧》、《跨文化/国际交流语用研究》、《翻译适应选择论》等十余部专著,是国内外享负盛名的学者,为中国的外语研究、教学以及翻译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构与释》作为胡教授另一本著作《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续,由方梦之与许钧两位教授为其立序。
“本书主要对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话语体系做了全景式的描述与诠释,进一步完善了理论范畴的建构,拓展了方法论,开启了生态范式的翻译研究。
”中国生态翻译学研究从无到有,到不断发展,方兴未艾已经走过十年时间,方梦之言说《构与释》“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生态翻译学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又可视为一部生态翻译研究范式的宣言书。
”(胡庚申,2013: vii)。
作为中国学者“从无到有地构建一个全新的翻译理论体系”,“胡庚申教授能做到这一点,表明了他具有一种‘开发本土学术资源’的定力和拓荒创新的功力。
”(胡庚申,2013:xiii)。
而《构与释》无疑是生态翻译学领域和我国译学理论研究中的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内容简介《构与释》主要由八章构成,全景式地讲述了生态翻译学的产生发展、核心精髓。
对生态翻译学走过的十年之路进行了深刻的总结。
绪论探讨“生态翻译学的名与实”,对生态翻译学进行了综观性的描述。
英文翻译本土化道路探索
2492020年51期总第543期ENGLISH ON CAMPUS英文翻译本土化道路探索文/王玮薇当改造,将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理念、科技成果等在我国进行传播,进而打造“吸收精华,弃其糟粕”的英文翻译生态,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便利。
三、英文翻译本土化发展特征1.近现代英文翻译特征。
对于中国近代史上的英文翻译,曾涌出过许多有名的翻译者,并使之“具有浓重的中国化特色”,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英文翻译家。
例如:朱生豪先生、林纾先生等。
尤其是林纾,作为我国晚清时期著名的翻译家,被誉为中国翻译小说的奠基人和中国小说现代叙事话语形成的开拓者。
其翻译最多的是英国哈葛德(Haggard)的作品《迦因小传》(Joan Haste )《鬼山狼侠传》等,以及其英国柯南道尔的《歇洛克奇案开场》(A Study in Scarlet )等。
其翻译特征总结如下:第一,在应用典雅的古文话语表述形态,极大地开创了西洋文学的学风;第二,由于林纾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可以被认定其具有深厚的美学审美功底,其为英文翻译的本土化丰富了中国审美意趣,契合了英文原作中的画面感。
除此之外,在英文翻译界具有里程碑式的人物朱生豪先生,其倾其一生精力翻译了莎士比亚(Shakespeare )的戏剧,并达到了优美、传神的审美高度。
究其原因,除了莎士比亚的创作有审美高度之外,这跟译者本身的文学修养也密不可分。
梳理朱生豪先生的文学素养,其对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诗词与新诗创作都颇有造诣。
例如,在读朱生豪版《罗密欧与朱丽叶》(Rpmeo and Juliet )一文时,我们能发现,其中具有很强的韵律、节奏性。
这样的艺术审美与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审美是相匹配的。
2.建国后英文翻译特征。
建国后英文翻译在一定程度上延续着“本土化”的发展方向,但是受意识形态以及苏联的文学、教育等理念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我国在对英文的翻译作品无论是量还是质上都存在不足,英文翻译有被边缘化的趋势,甚至停滞的现象。
王克非 语料库翻译学的几个术语
2007年11月第23卷 第6期四川外语学院学报Journal of Sichuan I nternati onal Studies UniversityNov.,2007Vol.23 No.6语料库翻译学的几个术语王克非1 黄立波2(11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21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061)提 要:语料库翻译学,即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关注翻译共性问题。
主要阐述语料库翻译学关于翻译共性研究的几个术语,并评介相关论点。
关键词:语料库翻译学;共性;简化;显化;隐化;范化;整齐化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31(2007)06-0101-05Ter m s i n Corpus2Ba sed Tran sl a ti on Stud i esWANG Ke2fei HUANG L i2boAbstract:Issues of translati on universals have recently been discussed in cor pus2based translati on studies.The paper ex2 pounds s o me ter m s in this disci p line including translati on universals,si m p lificati on,ex p licitati on,i m p licitati on,nor maliza2 ti on and leveling out,and makes brief co mments on the vie wpoints inv olved.Key words:cor pus2based translati on studies;translati on universals;si m p lificati on;ex p licitati on;i m p licitati on;nor malizati on; levelling out 语料库翻译学,又称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是近十多年随语料库语言学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分支,包括方法论或工具层面上的应用研究、描写性研究和关于翻译特征的抽象性理论研究。
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字幕翻译研究
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字幕翻译研究目录一、内容简述 (1)1. 研究背景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目的和方法 (3)二、翻译转换理论概述 (4)1. 翻译转换理论的基本概念 (5)2. 翻译转换理论的发展历程 (7)3. 翻译转换理论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8)三、字幕翻译研究现状 (9)1. 字幕翻译的特点与难点 (10)2. 字幕翻译的研究现状 (12)3. 字幕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13)四、翻译转换理论在字幕翻译中的具体应用 (14)1. 词汇层面的转换 (15)2. 句法层面的转换策略分析及应用实例研究论述字幕翻译的特点和难点16一、内容简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翻译作为连接不同语言文化的桥梁,在信息传播、教育、娱乐等多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字幕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在电影、电视剧、体育赛事等视听节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于中英文化差异、语言结构差异以及表达习惯的差异,字幕翻译面临着诸多挑战。
翻译转换理论为字幕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该理论强调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过程中应关注源语和目标语在文化语境中的转换。
在字幕翻译中,这一理论要求译者不仅要准确传达原文的语义信息,还要充分考虑文化背景、表达习惯等因素,以实现两种语言文化的有效对接。
国内外学者对字幕翻译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他们主要探讨了字幕翻译的原则、方法、策略等问题;在实证研究方面,他们则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探讨了字幕翻译的实际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这些研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字幕翻译的本质,提高翻译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从翻译转换理论的视角出发,对字幕翻译进行深入研究。
我们将分析字幕翻译的特点和挑战;其次,我们将探讨翻译转换理论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探讨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字幕翻译的实际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我们期望本研究能够为字幕翻译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国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述评_胡开宝
2. 3 语料的可比性 语料的可比性是对不同语言或语言变体进行比较分析时所依据的共同标 准,是建设可比语料库的关键所在。Baker( 1995 : 223 —43 ) 指出, 可比性是指两 组语料或两个语料库在译者性别 、翻译方向、语料体裁、时间跨度、 作者性别 和目标读者等方面类似。 根据 Laviosa ( 1997 : 289 —319 ) 的观点, 语料可比性包 括的标准主要为: ( 1 ) 翻译方式 ( 如, 为了阅读目的而翻译 ) ; ( 2 ) 翻译方法 ( 如,人工翻译 ) ; ( 3 ) 翻译方向 ( 相对于译者的母语而言 ) ; ( 4 ) 源语语言; ( 5 ) 文本的出版现状( 即是否出版) 。她还指出语料库设计的一些常规标准也可 视为可比性的标准, 如全本收录和抽样, 以及共时和历时等。 Olohan ( 2004 : 42 ) 认为翻译语料和原创语料之间的可比性标准包括篇章种类 ( 例如小说、 传 记、报纸等) 、库容大小、语料发表或出版的时间跨度、 男性作者和女性作者 之比、以及单个译者与集体译者之比。应当指出,上述可比性标准较为准确地 勾勒了分析翻译语料和非翻译语料所依据的参照点或框架 ,对于可比语料库的 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然而,这些标准的划分不够严密。事实上,可比性标准可 分为语外标准和语内标准。 前者包括语料出版时间及时间跨度、 语料的影响 力、作者或译者的性别及其影响力。后者包括语料库的库容、语料的题材和体 裁、语料的翻译方向 ( 相对于译者而言, 语料译自本族语或外语 ) 和翻译方式 ( 笔译或口译) 、以及语料的收录方法( 全本收录或抽样) 等。 2. 4 语料的平行对齐 双语语料的平行对齐是指某一语言的文本单位与另一语言的文本单位形成 翻译关系或对应关系, 具体表现为篇章、 段落、 语句和词汇等四个层面。 一般 说来,实现篇章和段落层面平行对齐的难度不大 。不过,语句层面的对齐要困 难得多。在具体翻译实践中,一个源语文本语句往往译作多个目的语语句 , 多 个源语文本语句有时译作一个目的语语句。 而词汇层面的对齐几乎难以实现, 因为词汇的翻译灵活多变。 近年来,学界围绕双语语料语句层面的平行对齐方法作了大量研究 , 成功 研制了专门用于实现语料平行对齐的软件 ,如 ParaConc 等。通常,双语语料对 齐的方法主要有基于句子长度和基于语句对应关系两种方法 。前一种方法以源 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语句长度上的关联度以及不同语句对齐类型的匹配概率等 为依据( Brown,et al. 1991 : 169 —76 ; Oakes and McEnery 2000 : 1 —37 ) 。匹配概 率需要在统计所有对齐语句的基础上 ,计算一一对应、二对一或三对一等不同 形式对齐的概率。后一种方法则根据源语和目的语语句或词汇之间的互为翻译 关系实现双语语句之间的对齐。根据 Kay 和 Roscheisen( 1993 : 67 —93 ) ,一些源 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的语句之间存在互为翻译关系 。如果一些单词反复同时出
翻译研究中的哲学思考
! "#$%&'(
学”两大概念进行了区分。本文则从 的问题上。刘宓庆 (2001∶74) 指出
翻译哲学是近些年来在我国出现 哲学中的超经验主义和解构主义来探 “翻译研究中存在将客体简单化、直观
的一个新的学术概念,翻译哲学概念 讨哲学对翻译及其理论研究的探讨。
的提出初始,数位./01
化和凝滞化的弊端。凝滞化是指将客 体看作既没有共时变异也没有历时变
译问题进行了哲学思辨,进行了不同
李银河教授在 《巴别塔的重建与 异的对象,客体成为思想化石,忽视
角度不同层面的哲学思考,但一直以 解 构——解 释 学 视 野 中 的 翻 译 问 题》 了客体本身可能存在的种种矛盾,也
学术研究
!"# $%" &'( )*"
翻译研究中的哲学思考
大连大学英语学院 王亚琪
摘 要:翻译哲学这一概念是翻译研究与哲学相互影响和限定的产物。基于翻译中原文原作和译者译作的这一基本问题,尝试从哲学中 的超经验主义和解构主义进行不同的阐述,从而进一步探讨长期存在于传统翻译研究中的作者和译者、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关系。
象。翻译哲学的基本问题便是原本和 原本本地用另一语言来传达出来。
份地位不是固定的,原文意义可能会
译本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关于忠实度
纵观我国的传统翻译研究,从早 缺失,翻译中也不能完全复制或重现
的问题,是完全忠实还是再创作,还 期佛经翻译中释道安的“五失本,三 原文意义。德里达认为,译文同原文
是二者二元对立的关系。因此,翻译 不易”和玄奘的“五不翻”主张,既 不是一种从属关系,而是两者能够相
哲学的根本任务,便是确立译者与原 需求真,又需喻俗,到明清科技翻译 互补充、相互限定的关系。原文向译
赋的双重叙事进程英译研究
2024年3月第40卷㊀第2期外国语文(双月刊)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bimonthly)Mar.,2024Vol.40㊀No.2收稿日期:2023-12-15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重点项目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第四版)“ (21WWWA001)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阮诗芸,女,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辞赋英译㊁翻译字词史研究㊂申丹,女,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叙事学㊁文体学㊁翻译学研究㊂引用格式:阮诗芸,申丹.赋的双重叙事进程英译研究[J].外国语文,2024(2):76-85.赋的双重叙事进程英译研究阮诗芸1㊀申丹2(1.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㊀350108;2.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㊀100871)摘㊀要:赋的修辞交流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叙事方法进行,目前对赋的翻译现象尚未有从叙事学角度进行的考察,遑论对赋及其英译中的双重叙事进程加以分析㊂本文揭示扬雄‘羽猎赋“和潘岳‘射雉赋“中存在的双重叙事进程,以早期苏格兰传教士湛约翰㊁美国汉学家康达维和美国学者窦瑞格的译本为例,分析美颂和讽刺这两种进程在英译过程中的传递和改变,以及译者受到的双重进程之影响㊂三位译者都倾向于认同讽喻进程,而避免成为美颂进程的理想读者㊂本文挖掘出其深层原因:译者的不同诗学观㊁翻译目的以及特定时空会影响和限制译者对文本的理解㊂双重叙事进程理论与相关叙事学视角可为赋及其他相关文类的翻译研究提供崭新的维度㊂关键词:赋的英译;双重叙事进程;美颂和讽喻;不同诗学观;蒐狩赋中图分类号:I207.224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4-6414(2024)02-0076-100㊀引言赋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学体裁, 是根据古代汉字的形体㊁音义特点而组织出来的华美艺术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踪凡,2020:1)㊂赋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重要,源流众多,影响深广㊂ 五四 之后,我国赋学一度式微,近年来才得以复兴和发展㊂而海外对于赋的引介却在悄然进行,自1873年‘射雉赋“经苏格兰传教士之手进入英语世界,到1982至1996年间美国汉学家将‘昭明文选“56篇赋全数译出,一百多年来,英语世界对赋的认识和研究经历了许多发展㊂作为一个文类,赋的本质特征,从其名称的词源上看,是 铺陈 敷布 ,即极尽修辞之能㊁穷形尽相地叙事写物,骋巨丽之辞,追求以言辞震撼人心的效果,并且这种修辞交流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叙事方法进行的㊂汉代宫廷献赋常常被称为是 劝百讽一 ,即大篇幅地㊃67㊃㊀阮诗芸㊀申丹㊀赋的双重叙事进程英译研究㊀对统治者进行歌功颂德㊁促进( 劝 )其本来行为,仅在末尾寥寥几语加以讽谏㊂以往批评通常强调汉赋是卒章显志,然而利用修辞性叙事学视角来观察,却能发现其中一些赋并非只是在末尾 曲终奏雅 ,加上一个讽谏的尾巴,而是从始至终就贯穿着一个和美颂进程并列运行的讽喻进程,对君主进行颂扬的同时加以讽刺㊁批评,从而形成了赋的 双重叙事进程 ㊂双重叙事进程 (Dual Narrative Progression)是申丹在国际叙事学界提出的一个新的理论概念,指一个作品中由情节发展和 隐性进程 所构成的双重叙事运动,其表达出两种不同的主题意义㊁两种相异的人物形象和两种互为对照的审美价值㊂在翻译中,如果看不到有些作品中的双重叙事进程,就难以较好地传递作品丰富复杂的主题意义;就很可能会失去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层面,甚或失去作者意在塑造的真正的人物形象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原作重要的审美价值㊂双重叙事进程理论还将注意力引向了情节发展本身含有的两种互为对照的主题发展轨道,有助于人们更加全面和更为平衡地把握作品(申丹,2021:2)㊂目前尚未有学者采用双重叙事进程理论对赋进行阐发,也缺乏借鉴叙事学角度或双重叙事进程理论对赋的英译进行的研究㊂本文旨在弥补这方面的空缺㊂1㊀赋的双重叙事进程讽 劝 传统中的宫廷献赋大部分为单一叙事进程,如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和‘大人赋“,但有少部分属于 讽 劝 传统的赋(如‘羽猎赋“)其实包含着双重而非单一的叙事进程㊂赋家往往不是通过单一进程明确表示讽谏,而是明面上的进程表达美颂,背后的进程抒发反对之意㊂宫廷献赋不仅表现出文学侍从 应命承制 润色鸿业 的群体话语特征,又充分彰显不同创作主体 依违谲谏 的个性特征(杨允,2016:150)㊂但是对于文中的双重叙事进程是如何并行不悖地运作的,前人未能说明㊂此外,仿宫廷大赋所作的一些抒情小赋(如‘射雉赋“)也继承了这一传统,这是尚未被学者注意到的㊂1.1‘羽猎赋“‘羽猎赋“是扬雄(前53 18)元延二年(前11)伴汉成帝游猎后的作品㊂从美颂进程的角度,赋开篇提出,各个朝代仪轨不同,不必都像伏羲㊁神农那样朴素;接着描写当今皇帝神圣富贵的气势与 道德 仁义 的品格:冬季的末月是田猎的时节,人马就位后,皇帝出宫,排场盛大;皇帝到场后,士兵先打头阵,皇帝车驾亲自上阵;收获的禽兽饲养在宫苑中,引水造湖,以尽观赏之娱;又派人去各处搜得奇珍异物;于是儒生歌颂㊁远人归服,称赞天子盛世胜过夏㊁周,应祭泰山㊂皇帝谦虚地表示不足以举行如此大礼自我标榜,仍要向远古继续探索,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先人的朴素制度,开放园囿,养育百姓㊂美颂进程:叙述者评论各个朝代仪制不必相同,为天子游猎的奢华辩护ң天子游猎,声㊃77㊃㊀外国语文2024年第2期㊀势浩大ң四方归服,臣子赞美ң天子谦虚,不敢接受赞美,依然向神仙远祖之制学习ң最终选择采用古代圣王的制度㊂但与美颂进程从头至尾并行不悖的是一条对皇帝进行批判的讽喻进程㊂扬雄‘羽猎赋“具有一定的讽谏目的,这是以往学者已经注意到了的,但并未探讨扬雄是如何同时达到对皇帝进行美颂和讽谏的效果的㊂因而有观点认为此赋只是 劝百讽一 曲终奏雅 ,如不根据赋序不能看出其目的(王德华,2010:95;冯莉,2016:92)㊂也有学者认为长篇累牍的美颂就是为了反讽(龚克昌,1990:186)㊂其实两种观点可以调和,因为‘羽猎赋“是通过双重叙事进程同时达到两种目的,面向两种理想读者,具有两种不同的主题意义㊁审美价值和人物形象㊂讽喻进程:叙述者评论今时不如往日ң天子游猎,劳动生民ң儒生劝说遵循雅颂,非儒家正统者恭维ң天子不接受讽谏,继续捕猎上古神灵,涉足更远的疆域ң在极致的逸乐过后终于幡然改过,回归朴素的圣王制度㊂两个进程的主题意义不同:美颂进程对天子游猎取赞赏态度,认为不同朝代选择不同的礼仪是理所应当的,因而对于天子前后选择的变化并无偏向,无论是奢侈还是朴素都达到民心归服的效果;与此相对照,讽喻进程对天子游猎取反对态度,明确偏向朴素的上古之道㊂此外,人物形象也不同:前者的天子追求盛世的规制,顺理成章地最终走向了古代圣王的境界;而后者的天子追求的则是个人的享乐,不顾他人意见,在极致享受过后才醒悟㊂每一种叙事进程都有其自身的审美价值,而通过同样的文字表达出两种相互对照的叙事进程,也增加了文本的语义密度,在整个文本的层面产生了更高的审美价值㊂1.2‘射雉赋“类似地,潘岳‘射雉赋“中也包含着赞同和反对射猎活动的双重叙事进程㊂潘岳(247 300)‘射雉赋“作于晋武帝泰始二年(266),潘岳闲暇时加入士族子弟的射猎活动, 遂乐而赋之 ㊂虽然潘岳此赋不再面向皇帝进行歌颂和劝谏,但却保留了畋猎赋的劝讽传统㊂学者们都按照传统的 曲终奏雅 的看法分析此赋,认为赋中 充满了青年人的无忧无虑 (顾农,2011:44),旨在 以乐为诫,给人重乐不重诫的感觉 (齐清仙,2014:65),并未注意到此赋在描写悠闲愉快的娱乐活动这一美颂进程背后,其实也存在贯穿全文的讽喻进程,对射雉这一过于逸乐的活动加以否定㊂以往学者认为此赋 以个人射猎野禽为主 作为一种充满情趣的逸乐活动,情调格外轻松悠闲 写景以衬托游猎的欢乐心情,咏禽雉之形色美以烘托射雉的无比乐趣,篇末申老氏之诫,亦情理了然 (冯莉,2016:95)㊂其实篇末表达的对此项活动的克制和警惕一直贯穿全文,和美颂进程并行㊂美颂进程:野雉激发世家子弟的捕猎欲望ң鸟媒积极为主人效力ң世家子弟兴奋捕猎ң叙述者蔑视胆怯小心的猎物ң世家子弟收获不断,享受悠闲的媒猎ң叙述者赞同射猎是㊃87㊃㊀阮诗芸㊀申丹㊀赋的双重叙事进程英译研究㊀君子也可以从事的活动ң叙述者赞同上述的适度玩乐㊁反对过度沉迷游乐㊂讽喻进程:叙述者赞赏野雉耿介专心的品质(与世家子弟的不顾正务对比)ң叙述者以轻视的态度看待捕猎的帮凶鸟媒ң叙述者在等待猎物时表现出担忧㊁畏惧㊁焦急㊁不耐㊁烦躁的负面和软弱情绪ң叙述者对谨慎的猎物表示赞赏ң世家子弟在射猎中全然不顾他务ң世家子弟因贪图安逸㊁害怕危险而选择以媒翳而非骑射的方式捕猎ң叙述者反讽射猎不是君子应当从事的活动ң叙述者反对不务正业㊁沉迷玩乐㊂通过美颂进程和讽喻进程的相互对照,潘岳在以细致的描写抒发射雉活动的乐趣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包括自己在内的士族子弟可能陷入过度逸乐的提醒和警告,并不是重乐而不重诫,而是设计了相当多的细节技巧使得全文达到双重叙事动力并行,起到双重叙事交流的目的㊂两篇赋的共同点是美颂进程对蒐狩活动进行赞颂,而讽喻进程对此加以反对㊂在这两个文本走向英语世界的过程中,其中的叙事进程发生了改变㊂‘羽猎赋“有美国学者窦瑞格(Franklin Melvin Doeringer,1940 )1971年的译文和美国汉学家康达维(David Richard Knechtges,1942 )1976至1987年间先后三版的译文;‘射雉赋“有早期苏格兰汉学家湛约翰(John Chalmers,1825 1899)1873年的译文①和康达维1987年的译文㊂两篇赋的英译呈现出的共同特点是译者们都倾向于认同讽喻进程,而避免成为美颂进程的理想读者,这背后有着译者个体和社会历史的影响因素㊂2㊀赋的双重叙事进程英译扬雄‘羽猎赋“的美颂进程在英译过程中受到一定损伤,最显著的影响是译者常将讽喻进程中对天子奢侈的讽刺转化到明面上,而忽略了作者对美颂进程的塑造,包括(一)将原文的中性词汇转变为贬义词汇,如康达维将 岂或后世之弥文哉 的 文 译为 ostentation (摆阔)②㊁用 deceive (欺骗)来形容后世帝王的行为㊁将皇家军队狩猎后 野尽山穷 的情景译为山野被 ransack (洗劫一空)③㊁将园囿内的 怪物 (珍奇异物)译为 eerie creatures (令人害怕不安的生物)④;(二)使用拉开距离感的指称词[如用 a critic (一位批评家)翻译 论者 ]以暗示对美颂者的反对;(三)将从讽喻进程中获得的人物印象添加到译文中,如美国学者窦瑞格把天子崇尚 道德 译为崇尚 the Way and Power (道㊃97㊃①②③④湛约翰于1873年4月在‘中国评论“(The China Review)上发表的‘射雉赋“译文是目前所知英语世界最早的赋译文㊂有学者误将此赋译文发表时间写作1872年(蒋哲杰,2023:50)㊂康达维在后两版重译文中将具有贬义的 ostentation (炫耀㊁卖弄)改译为较为中性的 material display (物质方面的展示),减少了贬义,缓解了对天子的指责强度,更符合原文 文 (文饰)的中性意味,维持了美颂进程对天子的称赞态度㊂康达维在第三版译文中将 ransack 改为了中性的 comb (认真搜寻),符合原文双重进程的意图㊂ 怪物 即异物㊁奇物,是养在园囿之中供娱乐的动物,不应让人心生恐惧或不安,因而康达维译作 eerie (指 陌生且使人害怕㊁焦虑的东西 )或 strange (奇怪的)都不太合适,影响美颂进程;窦瑞格译为 wondrous (奇妙的)比较恰当㊂㊀外国语文2024年第2期㊀和武力);(四)通过突出前后对比显化了天子的觉醒这一人物性格转折,破坏了从头到尾对天子进行歌颂的美颂进程㊂例如:‘羽猎赋“原文 方将上猎三灵之流 未遑苑囿之丽,游猎之靡也 等句叙述游猎过程中皇帝的思想与行为发生了变化㊂从美颂进程看,皇帝的一系列行动都是排比顺接的,有意让人看不出存在转折,在四处游猎后紧接着就认为云梦㊁孟诸过于奢侈,似乎前后行为思想有内在的继承关系㊂也就是说,在美颂进程中,这个故事不存在人物思想与形象的突变,皇帝仁德㊁爱民,从头至尾是臣民歌颂爱戴的对象,在收集到足够财富后分享给人民是自然而然的结果㊂但在讽喻进程中,受到臣子劝谏和讽刺的天子在极致的逸乐后发生了 觉醒 (龚克昌,1990:93);他所受到的基于雅颂的讽谏㊁在游猎过程中接触的代表上古贤德的 有虞 醴泉 凤凰 等潜在的教化作用累积到了一定程度,使他终于回归正道㊂讽喻进程中皇帝这一人物发生了从昏君到明君的转变成长㊂这部分情节设置明显受到司马相如‘上林赋“的影响,但‘上林赋“描写天子的悔恨存在明显转折: 于是酒中乐酣,天子芒然而思,似若有亡,曰 ‘羽猎赋“则不然,扬雄在这里使用的叙事交流渠道是以结构安排(structural arrangement)为中介的㊂修辞性叙事学家詹姆斯㊃费伦(James Phelan)认为,作者会通过人物㊁叙述者㊁结构安排等多种渠道及其合力(synergy)达到叙事交流的效果(Phelan,2017:23)㊂扬雄和司马相如在叙事手法上的差异可以用费伦的 可能性 理论来解释㊂作者会使用特定资源来使读者反映偏离严格的概率上的可能性,从而达到某些叙事交流效果㊂这种偏离或者断裂的持续长度越久,读者就越容易察觉到偏离,这被费伦称为 长度原则 ㊂同时,这种断裂的发生越是平缓,越是理所当然,就越不容易被读者察觉到偏离,费伦称此为 自我保证原则 (Phelan,2017:47-48)㊂喜好奢侈的天子突然悔悟这一在现实中可以发生但是基本不发生的事件在两位作者的赋中都出现了,但‘上林赋“作为单进程叙事,理想读者只有一种,即愿意听从劝谏的贤君,因而司马相如将这一断裂的过程详细写出,天子如何茫然有思㊁发表议论㊁担心后代效仿奢侈等,明确说明天子发生了转变㊂而‘羽猎赋“包含双重进程,既要面向好大喜功的天子进行美颂进程的歌颂,又要对贤君进行劝谏,因此断裂过程十分短暂,断裂的前后过渡平缓,没有故意引起读者的注意,仿佛天子未发生思想行为上的转变,从游猎到放弃游猎属于理所应当,从而减缓了对美颂进程理想读者反应的影响㊂窦瑞格的译文受到原文讽喻进程的影响,出现了过多明显的转折㊂表示 不再(做某事) 的副词(no longer㊁no more等)凸显了转折前后的差异,使得褒贬过于显露㊂康达维的译文则更贴近原文,不强调与过去的对比,而用一般现在时描述天子当下的状态:He rarely goes to his touring palaces(他很少去离宫)㊁He does not permit buildings to be ornamented(不允许修饰土木)㊁He has no time for the beauty of his parks(没时间去享受园囿之美);而窦瑞㊃08㊃㊀阮诗芸㊀申丹㊀赋的双重叙事进程英译研究㊀格译文则是: objects of wood were no longer carved (他不再修饰土木)㊁ no more will He sport in the beauty of His parks and preserves or the extravagance of travel and hunts (他不再在园囿游猎享乐)㊂但两位译者在 幸神雀之林 和 奢云梦 之间都使用了句号,并重新以 天子 为主语另起一句,分割了前后意群,引起读者对天子行为转折的注意,也就违反了费伦提到的 自我保证原则 ,从而对美颂进程造成一定影响㊂比较理想的译法应是像原文那样用并列动词词组连接这两个短句㊂语言障碍也会对美颂进程造成影响,包括(一)弱化对羽猎将士气势力量的描写,如将 三军芒然 (悠闲状)译为疲惫不堪之态( worn with fatigue /tired and worn )㊁将 妄发期中 的雍容姿态译为杂乱无章(shoot wildly)①㊁将表示射猎成就的 创淫轮夷 译为天子军队的车轮被动物撞伤( the wheels wound )②;(二)弱化对皇家物产丰饶珍贵的描写,包括把 王雎关关,鸿雁嘤嘤 中的 王雎 简单译为 osprey (鱼鹰),把 鸿雁 译为 goose (鹅)㊂美颂进程一旦遭到破坏,对于目的语读者了解扬雄的处境地位就会十分不利㊂这篇赋是针对汉成帝冬狩活动创作的,赋中直接描写天子的种种活动,对应于成帝本人,而不像‘长杨赋“等赋篇假借虚构的人物对话㊂译文读者若误以为扬雄能在赋中直接诋毁皇帝,就会对理解赋家文学侍臣的地位乃至汉代君臣关系有较大影响㊂就潘岳的‘射雉赋“而言,其早期译者苏格兰传教士湛约翰直接消除了美颂进程,强化并夸大了讽喻进程,具体表现在:(一)采用人称代词体现褒贬和情感距离,叙述者与世家子弟被分别译为 I (我)和 you (你),如将 捧黄间以密彀 译为 You draw your bow in stealth (你偷偷地拉满弓);在动物方面,用 she (她)或 he (他)来指代被射杀的山鸡,使译文读者产生鸟儿仿佛人类㊁惹人怜惜之感,拉近了叙述者与山鸡这一角色的距离( 纷首颓而臆仰 等句)㊂(二)对捕猎和被捕猎双方采用褒贬对比的叙述词汇,如用褒义的 bold (勇敢)来翻译野雉之 悍害 ,用带有贬义的 cunning (狡猾)来形容捕猎的助手鸟媒( 伊义鸟之应敌 一句)③;用 fatal weapon (致命的武器)这样略带贬义之词来形容叙述者 我 发挥绝技时使用的 悬刀 (弩牙后刀)(萧统等,2012:180);叙述者甚至指责射雉者 send a treacherous shaft(射出了险恶的箭竿) ( 属刚罫以潜拟 一句)㊂湛约翰译本对叙事进程的改变首先是因为双重叙事进程本身就是通过细微的语言操控形成的双重解读,译文稍微有所偏离就无法达到完美的两重效果㊂其次是湛约翰的汉学功底深厚,能够㊃18㊃①②③康达维后两个版本(shoot at random /randomly,随意射击)以及窦瑞格译为 heedlessly fired at (漫不经心地开火)对双重进程的传达效果更好,也能体现讽喻进程中天子及其军队享受围猎的逸乐心态㊂创淫轮夷 句古注有两解(萧统等,2012:155),可以分别像窦瑞格那样理解为 the injured rose level with the wheels (受了伤的动物堆积得和车轮一样高),或是像康达维二㊁三版那样理解为 Beasts gashed by blades,wounded by wheels (动物被车轮创伤)㊂这样处理对双重进程的传达都效果较好㊂康达维则依原文将其译为 我英勇的义鸟 (my valiant bird),符合原作的双重叙事进程表达㊂㊀外国语文2024年第2期㊀注意到讽喻进程,并依据自己的个人目的再加以修改强化㊂种种迹象表明,他极有可能是故意曲解了个别词句,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诗学观㊂作为一名富有仁心的基督教士,他可能不希望宣扬射猎这种残害生灵的行为,例如他在译文中将 身恤 解读为 人类的同情心 ,并且在多处流露出对禽鸟的同情态度(如用 he 或 she 而非 it 来指代;用 treacherous fatal 这类带有贬义色彩和反感情绪的词来形容射雉者的武器;用与原文不符的第二人称指代射雉者,与之保持距离),这种设身处地的同情比原文讽喻进程的不忍之情要强烈得多㊂二是文本本身的确存在讽喻进程,作为喜爱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深汉学家,他很可能愿意挖掘并发扬中国传统经典中的仁爱㊁克制等精神,抹去似乎不大光彩的㊁抒发个人逸乐的美颂进程,从而维护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世界的形象㊂他在翻译这篇赋的论文开头写道: 我在接下来的翻译中试图给出一个样例,向大家展现中国古代写作中的一个文类的形式及其思想,那就是赋(foo)㊂‘文选“中可以找到许多赋,一些比这篇长得多,并且所写的主题(subject)也比这篇更为重要㊂但我选择此篇是因为它相对没有那么多专有名词和晦涩的用典㊂ (Chalmers,1873:322)他强调许多其他赋篇所描写的对象比‘射雉赋“聚焦的射雉这样的娱乐活动更为重要,说明他意识到译文读者可能因此赋而对赋体文学的题材内容产生片面印象,从而质疑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关怀的深度㊂湛约翰发表的澄清旨在维护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读者心中的印象㊂既有这样的考虑,那么他就很有可能刻意突出‘射雉赋“所表现的超越自我享乐的那部分思想㊂从译者作为读者的角度来说,湛约翰与窦瑞格和康达维一样,都希望成为讽喻进程的目标读者,而避免成为美颂进程的目标读者,这首先体现了译者的诗学观和翻译立场:译者出于较高的道德感,认为自己所翻译的文学作品应当倡导仁德克制,而不该流露出对享乐奢侈的支持㊂法国当代翻译理论家贝尔曼(Antoine Berman)认为,译者的翻译立场(standpoint)是译者在自己的翻译冲动(动力)㊁翻译任务(目的)以及内化方式(即译者所处的翻译环境对译者的影响)之间达成的一种妥协(方梦之,2019:125)㊂湛约翰的翻译动力和目的是将优秀中国典籍介绍给英语世界,并且作为传教士弘扬人性之善,这种积极的态度以及为了避免在译入语环境中可能产生的误解使得他消除了‘射雉赋“的美颂进程,强化了讽喻进程㊂其次,这种翻译转换现象体现了特定时空对读者(此处即译者)理解文本的限制㊂扬雄和潘岳身为统治阶级的成员(后者身份地位比前者更为显贵),存在其阶层的特定审美趣味,包括对射猎活动的喜爱㊂同时特定身份也带来限制,例如扬雄不得不娱乐天子,满足其好大喜功的需求;潘岳也因身处世家子弟中间而不能明显地批评周围人的做法㊂而译者未处在作者的时空中,没有诸多文化历史语境的定位,就会掺杂自己的视域,不能心甘情㊃28㊃㊀阮诗芸㊀申丹㊀赋的双重叙事进程英译研究㊀愿㊁俯首帖耳地歌颂赞美皇帝,难以认同射雉这种残忍活动的快乐㊂社会学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认为 个体习性 (habitus)之间的差异源自社会轨迹的特殊性,与社会轨迹相对应的是按年代顺序排列的和不能互相化约的决定性因素系列: 习性时刻都在按先前经验生产的结构使新的经验结构化㊂ (方梦之,2018:205)根据社会学翻译理论,湛约翰的译者习性或惯习这样一种社会化了的主体性使得他在面对新的情境(有着与其不同的社会惯习的潘岳的文本)时受到制约㊂这样一来,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就会从文本中获得不同的主题思想㊁审美价值和人物形象㊂尤其是‘射雉赋“,以往学者主要看到了赋的美颂进程,认为此赋是娱乐怡情,而湛约翰译文的读者则将会感受到叙述者对射雉活动从头至尾的不认同,对于读者理解潘岳的形象和思想将有很大影响㊂但这样的翻译变异有时能在某一方面起到更好的文化交流效果㊂韦恩㊃布思(Wayne Clayson Booth)提出 良好修辞 或 求同修辞 (rhetorology)的概念,称这种修辞可以促进沟通㊁弥合分歧,通过努力发现双方共同享有的信念㊁观点和共识,从而减少无谓的争执(刘亚猛,2004:10)㊂湛约翰对原文美颂进程的消解和对讽喻进程的加强就是这种努力的代表,避免了原文世家子弟的纨绔生活描写可能给译文读者带来的不良感受,加强了双方共有的仁爱之心, 有益于消减孤立,抗击文化隔离 (李沐子,2023:122),降低了文化冲突和偏见的可能㊂3㊀余论虽然这两篇赋的译者(尤其是湛约翰)倾向于认同讽喻进程,但赋的讽喻进程要素有时也容易被译者忽略或改变,如在‘羽猎赋“英译中,讽喻进程就受到多方面损伤:(一)在依赖正话反说达到反讽的情况下,译者有时直接 正话正说 ,如康达维将 岂或帝王之弥文哉 译为 Could they be deceived by the increasing ostentation of later emperors and kings (难道人们是受到后世帝王愈发严重的夸耀虚饰的蒙蔽吗),本想传递讽喻进程对皇帝的讽刺,结果不但破坏了美颂进程,还消除了讽喻进程的反讽①;(二)弱化体现围猎活动的破坏性的描写,如窦瑞格将 蹂蕙圃 译为 marched by the Coumarou Garden (经过蕙圃)②㊁将野兽无力反抗㊁吐舌喘息的状态译为还在有力地嚎叫( howling )③,这类情况主要源于语㊃38㊃①②③第一版译文中,康达维将 文 译为 ostentation (卖弄㊁炫耀),这个词通常包含使用者对这一行为的批评之意;用 deceive (欺骗)这个贬义动词作为文饰的谓语,就明显抒发了对文饰的不满,破坏了美颂进程㊂后两版译为 material display (物质方面的展示),较为中性,第三版将 deceive (欺骗以获取利益)改为贬义较轻的 delude (使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减少了贬义,缓解了对天子的指责强度,更符合原文 文 (文饰)的中性意味,维持了美颂进程对天子的称赞态度㊂康达维将 蹂 译为 trample ,既赞扬皇军气势,又贬其仁德不足,更能传递原文双重进程的意图㊂野兽被追赶㊁惊恐㊁疲惫至极,被捕捉后在网罟中吐舌喘息, 口吻已上之肉,随口卷曲 (郑文,2000:93),此时应没有力气再嚎叫,康达维第三版译文写野兽张着下巴喘息不已的模样(Jaws agape,panting and gasping),既符合原文,也很好地体现了围猎活动对生灵的迫害,使得天子的形象与仁德形成反差㊂。
口译理论研究
大类型。
在现代社会,口译广泛应用于多语言的国际会议中,故有会议口译;在多语言和多民族的社会内部,口译也广泛应用于公共服务领域,故有公共服务口译。
公共服务口译又称社区口译(Community Interpreting),是保障社区公民(包括少数族裔、移民等政府公共服务对象)充分享受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
从更为具体的使用场合来看,口译可以分为外交场合的外交口译(Diplomatic Interpreting);商务场合的商务口译(Business Interpreting);法庭和警务场合的法务口译(Legal Interpreting),包括法庭口译(Court Interpreting)和警务口译(Police Interpreting);医疗服务场合的医疗口译(Healthcare Interpreting/Medical Interpreting);以及广播电视媒体场合的媒体口译(Media Interpreting)等。
从口译的媒介来看,口译可以分为现场口译(On-site Interpreting)和远程口译(Remote Interpreting);远程口译又可以分为远程视频电话口译(Remote Video Interpreting)和远程语音电话口译(Remote Telephone Interpreting)。
从工作方式来看,口译的基本工作方式包括交替传译(Consecutive Interpreting)和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交替传译简称交传,又称连续传译或连传。
交替传译的方式是,发言人讲完几句话或一段比较完整的内容之后停顿下来,由译员进行传译,然后发言人再继续下一段发言。
同声传译简称同传,即发言人连续发言,过程中不会停下来等待译员进行口译,译员必须在听取发言人讲话的同时,同步进行口译。
同声传译又可以分为译员厢同传(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in the Booth)和耳语同传(Whispering Interpreting)。
翻译过程研究的新模式探析——从Triangulation的译名谈起 王少爽 高乾
1
引言
进入 21 世纪之后, 国内翻译学者逐外相关研究的 前沿动态, 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翻译过程实证研究 。 因此, 国内翻译过程研究主要分为两类: 1 ) 对国外 翻译过程研究方法和结果的述评; 2 ) 以翻译策略和
翻译单位为主要研究对象, 对英汉翻译过程展开实 证研究。Triangulation 作为一种翻译过程研究的新 模式, 亦受到了学界的普遍关注。然而, 目前国内学 者尚未对该词的中文译名达成共识, 反映出对 Triangulation 模式的认识不够全面, 有待深入。 本文通 过考察 Triangulation 现有中文译名的得与失, 探究
Some Strategies of Translating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ctivities,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 of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directly affects the outcome of a business transaction. Business English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must follow the ackaowledged “7C ”principles. This paper, categorizes through examples the traits of translation of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into three aspects: normalization, efficiency and cooperation. [ Key words]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normalization; efficiency; cooperation · 27·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探究《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策略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探究《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英译策略
王伟
【期刊名称】《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年(卷),期】2024(8)6
【摘要】在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高度融合发展的今天,通过外宣翻译向世界讲好
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树立大国形象、构筑中国政治话语权至关重要。
该文基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理论,运用案例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探究译者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过程中,如何采用不同翻译策略灵活处理中英句式结
构差异、中国特色词汇表达和中文四字格结构等翻译难点,从而整合出最贴近目标
语读者思维方式的高质量译文,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研究发现,译者在翻译过程
中分别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层面做出适应性选择转换,实现源语环境和译语
环境的动态平衡,达到译文最佳传播效果。
【总页数】5页(P20-24)
【作者】王伟
【作者单位】亳州学院外语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生态翻译学三维适应性转换视角下《围城》中人物外貌描写英译本的探究
2.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企业简介网页文本英译探究--以青岛部分企业为例
3.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巷》的英译探究
4.生态翻译学“三维”视角下的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探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吕叔湘翻译研究综述
- 212 -校园英语 /翻译探究吕叔湘翻译研究综述安徽师范大学/董双双 翟红梅吕叔湘是中国语言学家、语法家、词典编撰家,但鲜为人知,他翻译和编纂过多部英文作品。
较之语言学著作,评论界对其文学翻译作品关注不够。
而吕叔湘翻译思想及方法对于今后中国翻译领域无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吕译《伊坦•弗洛美》堪称典范。
鉴于此,笔者查阅研究前人吕叔湘翻译研究,特别是《伊坦•弗洛美》翻译研究。
先前吕叔湘翻译研究文献综述如下:吕叔湘翻译实践整体研究(4篇);《吕叔湘译文三种》研究(3篇);吕叔湘汉译《伊坦•弗洛美》研究(6篇)。
一、相比语言学和语法著作,吕译作算不上丰富,因此,学者们往往集中精力去研究吕语言学和语法方面硕果,很少有人注意他译文叶圣陶是第一个评价吕翻译的人,说“吕译有文章之美。
”此外,根据笔者搜集。
宗福常(1994)认为由于英汉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差异,英译汉要在词、句等层面视点转换。
郁启标(1999)觉得吕译化繁为简,给人柳暗花明之感,并举出吕精妙译例,鉴赏吕翻译特色。
丰君健(2010)从微观方面对吕译本语言特色分析归纳,通过对吕翻译思想、语言观点以及译文特点描述性归纳,说明吕成功地将他的语言观运用在翻译中,说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体性和个体性。
刘志刚(2013)从书面语翻译口语化、口语翻译方言化等方面,分析吕译文翻译策略。
二、论文“用地道汉语进行的再创作——读《英汉对照吕叔湘译文三种》”文中对吕叔湘三篇经典译作:《伊坦•弗洛美》、《五个独幕剧》、《和父亲一起过日子》进行个例分析,从词的精确翻译、増与删的翻译策略、翻译特色、语言风格等微观方面分析了吕叔湘译文语言风格的朴实地道。
卢影以吕叔湘译文三种为语料,论述汉语区别于英语的节律特点。
韩淑红和李敏(2006)共同发表论文“从吕叔湘译文三种译例分析看英汉主语异同”,再一次通过对《吕叔湘译文三种》译例语料分析,从语言学的角度,句法、语义和语用的平面,进一步分析了英汉差异造成的,翻译中会经常出现的问题:1.译文与原文主语相同,语义有别2.译文与原文主语相同,语用变化3.译文与原文主语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一翻译过程研究新模式的源起和内涵, 以期廓清 对这一模式的认识, 从而促进国内翻译过程研究的 发展。 2 Triangulation 译名繁多 Triangulation 一词源于测绘学, 中文译为“三角 , 测量” 广泛运用于多个领域, 旨在进行准确定位, 如大地测量、 水利工程测量、 航海技术、 导弹制导、 GPS 及其他卫星导航设备。 现在, 该方法被隐喻性 地推及到社会科学领域 ( 包括翻译过程研究领域 ) , 指使用多样化的技术手段收集和分析数据, 对相关 问题进行探索研究, 以提高对问题的本质化认识, 增 。 , Tri强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通过文献检索 笔者将 angulation 的现有中文译名及其使用者汇总如下 :
果说, 单独使用言语报告法所收集的内省数据具有 一定的局限性, 那么, 通过其他辅助方法所收集到的 外部数据则充当内省数据的有益补充, 增加翻译过 程实证研究的效度, 提升研究发现与结论的可靠度。 下面, 通过对两个典型案例的分析, 解读 Triangulation 模式在翻译过程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自从 2000 年开始, 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的 PACTE 研究小组, 一直致力于翻译能力的构成与习得方面 的研究, 旨在通过对不同译者的翻译过程进行实证 、 、 “翻 译 问 题 识 别” “翻 译 决 研究, 从“翻 译 项 目” ” 、 ” 、 “翻译知识 “翻译过程效率 ” 策 等五个变量, 考 , 察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行为表现 归纳出各组译者的 翻译能力特征。所用到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文本材 料、 屏幕录像、 现场观察、 问卷、 回溯报告 ( PACTE , 2005 ) 。研究者汇总由这些方法所收集到的各类数 据, 交互验证译者的翻译能力。 在考察译者对某一 词语的翻译情况时, 可供参考的数据有译文、 当时的 屏幕操作录像、 现场观察报告、 对该问题处理过程的 回溯报告、 以及问卷的回答情况。 所有这些数据都 指向译者对该词语的翻译行为。 因此, 增加了研究 结论的可信度。另一个案例是由格拉茨大学的研究 者 Susanne Gpferich 主持的 TransComp 翻译能力习 得纵向研究项目。 该项目为期 6 个学期, 定期使用 实证方法观察 12 名翻译专业本科生的翻译能力习 得情况, 并将其与 10 名职业译者对比, 所使用的主 要数据收集方法有回溯报告、 键盘记录、 屏幕录像、 问卷调查, 甚至有时使用视线跟踪技术收集译者翻 2009 ) 。 研究者对每次 译时的眼动数据 ( Gpferich, 所得的各类数据进行汇总和交互验证, 从而得出学 生翻译能力的发展特征。 5 Triangulation 译名分析
[ “信息技术时代译者术语能力构成与发展的实证研究 ” ( 编号: HB13YY007 ) 的部分成果, 基金项目] 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并得到 石家庄经济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的资助 。 [收稿日期] 20130910 [ 作者简介] 王少爽, 石家庄经济学院讲师, 南开大学翻译学博士, 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 研究方向: 翻译学、 术语 学; 高乾, 杭州师范大学讲师, 南开大学翻译学博士, 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 研究方向: 翻译教学研究。
愈受到了学界的质疑。 因此, 研究者采用各种辅助 方法, 如回溯报告、 后续访谈、 现场观察、 现场录像、 按键记录、 屏幕录制、 问卷调查、 文本分析等, 通过多 种渠道收集翻译过程的有关数据, 以弥补有声思维 数据 的 不 足, 增 强 研 究 结 果 的 可 信 度 ( 王 少 爽, 2012 ) , “Triangulation” 。 这种研究路径就是 在 Triangulating Translation: Perspectives in Process Oriented Research 一书中, Alves ( 2003 ) 较 早 对 Triangulation 模式做了总结分析。 他将这一模式 与航海时运用的三角测量定位法相类比 : 在轮船驶 经航海图上未做标记的海域时, 需要依据几个已标 记好的地点来确定轮船的具体方位 。这种方法推及 到翻译过程研究中, 指研究者采用几种不同的数据 收集与分析工具, 旨在更好地认识翻译过程的本质, 研究问题涉及译者的推理行为、 主体间性、 翻译能 力、 时间压力、 词典使用、 新手与专家的差别等。 在 国内, 郑冰寒 ( 2008 ) 首先在《上海翻译 》 杂志发表 “翻译过程的三元数据分析模式 ” 一文, 对该模式做 了系统介绍, 包括该模式的概念、 组成部分及其关 系、 运作方式, 并做了补充思考。 4 Triangulation 模式的内涵 Triangulation 模式主要被应用于定性研究中, 通 过多视角分析, 以检验并建立研究的效度, 其优势在 “ , 于能够 增加研究数据的可信度 创新对现象的解 读方式, 质疑或整合已有理论, 更加清晰地理解研究 ( Thurmond, 2001 ) 。Guion 等人 ( 2011 ) 将 Tri问题” angulation 研究模式分为五类: 1 ) Data Triangulation: 该方法使用不同来源的信 息, 旨在增强研究的效度。 此处的“不同来源 ” 指与 研究项目相关的各方人员。 如, 在翻译项目管理研 究中, 相关各方则包括项目经理、 项目译员、 质量控 制人员、 桌面排版人员、 客户等。 2 ) Investigator Triangulation : 该方法让几个不同 的研究者参与问题分析过程, 每位研究者皆采用相 同的研究方法对同一问题进行研究 , 然后, 对各位研 究者所得结果进行比较, 以使对研究问题的理解更 全面、 深刻。若各位研究者所得结论相同, 则可增强 。 对研究发现的信心 3 ) Theory Triangulation: 该方法采用多种视角对 同一数据进行解释分析。 通常的做法是, 召集不同 学科的研究者对同一数据进行解读, 不同学科的研 究者会从所属学科的视角分析问题, 研讨数据。 如 果各位研究者对数据具有相同的解读, 则表明研究
表1 中文译名 三元数据分析模式 三角验证 三方验证 三维立体式处理 三元数据分析法 三角论证 立体法 多元数据验证法 Triangulation 的中文译名统计 使用者 2007 ; 郑 冰 寒, 郑冰 寒、 谭 慧 敏, 2008 ; 杨榕, 2009 ; 田细婵, 2010 ; 周 2012 亚莉, 2011 项霞、 郑冰寒, 2011 李德超、 王巍巍, 2011 邓志辉, 2012 李占喜, 2012 李晨, 2012 肖开容、 文旭, 2012 王少爽,
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 [2 ] 李长栓. 非文学翻译[ M] .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所以, 译者在翻译商务信函时必须了解商务环境与 、 “经济性 ” 相关专业知识, 掌握“规范性” 及“合作 性” 三大主要特点, 在商务翻译的实践中不断地提 高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Some Strategies of Translating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ctivities,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 of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directly affects the outcome of a business transaction. Business English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must follow the ackaowledged “7C ”principles. This paper, categorizes through examples the traits of translation of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into three aspects: normalization, efficiency and cooperation. [ Key words]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normalization; efficiency; cooperation · 27·
[1 ] 顾维勇. 析几种商务英语翻译教材及其译例 [J] . 2007 ( 1 ) : 4751. 上海翻译, 2009. 版社, [3 ] 刘季春. 实用翻译教程[M] .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 2007. 社, [4 ] 汤丹,冯锦. 论商务信函语言经济性及其翻译技巧 [ J] . 中国科技翻译, 2008 ( 8 ) : 3739. [5 ] 邬孝煜. 进出口英语函电 [ M] .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2009. 出版社,
Triangulation 可见, 在翻译过程实证研究领域, 一词的中文译名共有八种之多。要想对这八种译名 的孰优孰劣做出评判, 必须对 Triangulation 模式的 源起和内涵做进一步探究。 3 Triangulation 模式的源起
根据 James Holmes ( 1988 ) 的观点, 描述翻译研 究分为产品取向、 功能取向、 过程取向三种研究途 径。其中, 过程取向的翻译研究主要关注译者心智 “黑匣子” 的 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 即译者在翻译过 程中的认知思维活动。 到目前为止, 人类大脑中的 , 思维活动仍不能被直接观察到 但研究者可以通过 各种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获取有关大脑活动的间接 证据。上世纪 80 年代, 研究者开始将认知科学的研 究方法应用于翻译过程研究, 试图揭开译者的“黑 匣子” 之谜。 最初, 有声思维法是翻译过程研究所 用到的主要方法, 但由于其数据的主观性特征, 愈来
1
引言
进入 21 世纪之后, 国内翻译学者逐步对翻译过 程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 开始介绍国外相关研究的 前沿动态, 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翻译过程实证研究 。 因此, 国内翻译过程研究主要分为两类: 1 ) 对国外 翻译过程研究方法和结果的述评; 2 ) 以翻译策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