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课程与当代大学生历史观的重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卷第5期2010年10月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Henan College of Finance &Taxation Vol.24.No.5Oct.2010

[收稿日期]

2010-06-15[作者简介]吴雪梅(1970—),女,湖北恩施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与当代大学生历史观的重塑

吴雪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摘

要]当前大学生普遍缺失历史感,高校必须培养大学生科学的历史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开设,为培养大学生的历史观提供了重要的平台。高校要立足于“纲要”课程,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人本主义为核心,重塑当代大学生科学的历史观。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历史观;大学生;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K25-4;G6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5793(2010)05-0072-03生活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代大学生,缺乏历史

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高校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历史观的培养迫在眉睫。目前我国高校普遍缺乏通史课的教育,

所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下简称

“纲要”课程)的开设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且必须成为培养大学生历史观的重要平台。

一、当前大学生历史感的缺失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历代较真实的历史记载及后世的不断学习,是中华民族延绵不

绝且较具理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给我们最大的影响之一,就是要有“历

史感”,即要非常重视历史。重视历史学习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优点,应加以继承和发扬,这样有利于当今中国的社会心态保持理性,有利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20世纪30年代章太炎曾说

:“不读史书,

则无从爱其国家……不讲历史,昧于往迹,国情将何由而洽

?”“无历史即不见民族意识所在,史学为保存国粹、发扬国光、增进爱国心的源泉和凭借。”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学的功能主要体现的是一种价值理性而非工具理性。在当前的社会变革和转型时期,由于多元化社会文化和社会思潮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普遍出现了历史感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历史知识缺乏、人

文素质偏低、

民族精神缺失。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普遍突出了对知识和能力的追求,人文传

统被淡化、

人文教育功能被削弱几乎成为普遍的现象,科技教育取代了人文教育,单一专业教育取

代了人格整体教育,

加上就业的压力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追求功利、淡于修养、实用第一”成为当今大学生选择知识的价值标准。部分学生对“历史”的概念没有正确认识,缺乏基本历史知识,不

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

一些同学甚至不知道辛亥革命、南京大屠杀等基本历史常识,对历史的无知

令人惊讶。学生历史观念淡薄,

对历史问题的总结和理性反思更是无从谈起。尽管从2005年起

国家规定将“纲要”课程开设为高校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情况略有好转,但很多学校也只是在

形式上开设这门课程,没有真正达到历史教育的目的,高校历史教育依然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

我们现在所学习的历史,乃是史学家或我们自己根据所接触到的历史资料(文献、文物、口碑)和自己的历史观,经过选择、解释、判断写出来的历史。这种写出来的历史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代表历史的本来面目,一方面决定于历史资料的完整性,一方面决定于写作者的历史观。历史观即人们对历史的看法,是关于历史的世界观和认识论。科学的历史观有助于我们遇到具体历史问题

时,

作出理性的选择、解释和判断。以前在经济唯2

7

物主义史观和阶级斗争史观的影响下,将人类历史简单地归结为社会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史,片面地强调社会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这两种观点都背离人的内在本质去谈论社会的发展,把人的本质的多维属性简化为某一种社会属性,淡化甚至消解了唯物史观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但是,在对它们进行批评的过程中,受西方后现代主义等历史观的影响,似乎又出现了矫枉过正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兴起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学术界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所具有的“抹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解构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消解文化认同,瓦解理想信念,削弱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消融民族精神;否定中国近现代史的革命主线,否定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否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必要性,将革命与近代化完全对立起来;动摇党的领导地位,进而损害社会主义国家的稳固”等危害已经为学术界所认识(曹守亮,2007)。所以,要培养大学生的历史感,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大学生科学的历史观。科学的历史观将有助于学生更清晰地认识人类的历史,教会学生正确的道德判断、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使他们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社会,不断地完善人格,培养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正确价值观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较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使命感,在历史观的演进中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追求进步。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体系特点

2005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明确规定,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纲要”课程,对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从“纲要”课程的教学目的来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即一个主题、两个了解、三个选择。中国的近现代史的主线,就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经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这条主线,梳理出了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大致发展脉络。

就教材的理论特色而言,200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具有鲜明的文化发展意识、民族发展意识、史学批评意识、历史总结意识和自觉的会通意识等特点。有学者认为,它既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诞生以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基本观点的盘点和总结,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促进和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作者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诠释和解读,同时彰显出当今历史研究所应遵循的价值趋向和基本理念(曹守亮,2008)。所以,“纲要”课程的开设就是对邓小平同志“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的要求的具体落实,为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平台。

“纲要”课程要求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人本主义为核心,重塑大学生科学的历史观。首先,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同时也是一部爱国运动史,它可以在大学生群体中彰显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精神。在“纲要”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的素材。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长征、抗日战争等堪称中国近现代史中的标志性事件;在中国近现代涌现了一大批以拯救民族和国家为己任的民族精英,如林则徐、孙中山、毛泽东等,涌现了一大批为国家和民族兴亡英勇献身的民族英雄,如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吉鸿昌、刘胡兰、董存瑞等。高校“纲要”课程可以通过讲授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和功绩,引导学生和历史人物完成心灵的对话,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和强烈的人生价值认同感。通过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深刻领悟追求民主、科学和人性解放的五四精神,全民族空前团结、万众一心抵御外辱、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英勇牺牲的抗战精神,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等。所以,以爱国主义为主线,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强化大学生对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培养大学生科学历史观的重要路径,由此使大学生切身感悟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意蕴,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而这

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