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床夹具设计
铣床夹具设计说明书【操作指南】
一、什么是铣床夹具铣床夹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夹具之一,它主要应用在加工零件,例如向我们看到的零件上的平面、凹槽等成型面都是由铣床夹具加工而成。
铣床夹具的组成包括夹紧装置、夹具体、对刀元件、连接元件、夹具体。
因为铣床夹具主要应用于加工,所以铣床夹具要求夹紧力非常大,这样在加工时切削力大,断续切削的振动大根本不成问题。
所以在挑选铣床夹具时,要选择刚度、强度都比较高的的铣床夹具。
按照种类来分,铣床夹具非为三种。
直线进给式铣床夹具是一类安装在铣床工作台上,然后沿着工作台直线前进的一种夹具,第二种夹具是圆周进给式夹具,顾名思义,这类夹具一般是用在回转的工作台上,靠着回转台将零件送到铣床的加工区。
还有最后一种铣床夹具叫做靠模进给式夹具,这种夹具用来加工各种非圆曲面,靠模来获得使工件运动的动力。
二、铣床夹具设计特点和要求1、由于铣削过程不是连续切削,极易产生铣削振动,铣削的加工余量一般比较大,铣削力也较大,且方向是变化的,因此设计时要注意,夹具要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②夹具要有足够的夹紧力,夹紧装置自锁性要好;③夹紧力应作用在工件刚度较大的部位上,且着力点和施力方向要恰当;④夹具的重心应尽量低,高度与宽度之比不应大于1-2.5;⑤要有足够的排屑空间。
切屑和冷却液能顺利排出,必要时可设计排屑孔。
2、为了调整和确定夹具相对于机床的位置及工件相对于刀具的位置,铣床夹具应设置定位键和对刀装置。
定位键安装在夹具底面的纵向槽中,一般采用两个,其距离越远,定向精度越好。
定位键不仅可以确定夹具在机床上的位置,还可以承受切削扭矩,减轻螺栓的负荷,增加夹具的稳定怀,因此,铣平面夹具有时也装定位键。
除了铣床夹具使用定位键外,钻床、镗床等专用夹具也常使用。
三、铣床夹具设计的注意事项1.首先要对零件的工艺进行分析,对零件的平面度和表面粗糙度都逐一进行分析和归总。
2.选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选择铣削方式。
铣削包括端面铣、周边铣、对称铣削、非对称铣,选择一个更加有利的铣削方式。
铣床夹具设计实训报告册
铣床夹具设计实训报告册一、实训背景随着工业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铣床夹具在机加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铣床夹具的设计和制造直接关系到工件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为了提高学生在夹具设计和制造方面的实践能力,我们开展了本次铣床夹具设计实训。
二、实训目的本次实训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铣床夹具的设计原理和制造流程,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通过这次实训,学生还能了解到夹具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三、实训内容1. 学习夹具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 掌握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步骤;3. 熟悉夹具零件的制造工艺和常用工具的使用;4. 实际设计和制造铣床夹具。
四、实训流程步骤一:学习夹具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在实训开始之前,我们组织了一次夹具理论知识的讲座。
通过讲座,学生熟悉了夹具的基本原理,如定位、固定和过程装置,并学习了常见夹具的分类和应用场景。
步骤二:掌握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步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夹具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我们组织了一次夹具设计的讲解。
学生了解了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如保证工件的位置和姿态精度,以及提高加工效率等。
并按照设计流程,学习了夹具设计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步骤三:熟悉夹具零件的制造工艺和常用工具的使用在实际制造夹具零件之前,我们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夹具零件制造工艺和常用工具的培训。
通过理论课和实际演示,学生了解了夹具零件的加工流程和常用制造工具的使用方法。
步骤四:实际设计和制造铣床夹具在前期的学习和培训之后,学生开始了实际的铣床夹具设计和制造。
我们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设计和制造一种类型的夹具。
通过学生的协作和努力,最终完成了一批高质量的铣床夹具。
五、实训成果通过这次实训,学生不仅掌握了夹具设计和制造的基本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制造过程中,学生积极解决问题,不断改进设计方案,并最终成功实现了铣床夹具的设计和制造。
这些成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工程素质,也为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机床夹具设计步骤和实例
机床夹具设计步骤和实例机床夹具是用于在机床上夹持工件或刀具的装置,用于保持工件的位置稳定,使其能够被加工。
机床夹具设计的步骤主要包括需求分析、夹具类型选择、夹具基础结构设计、夹具强度计算、夹具定位系统设计、夹具操作系统设计、夹具零件设计和夹具组装等。
以下为机床夹具设计步骤和一个实例:步骤1:需求分析首先,需要了解加工工件的要求和工艺流程。
通过与工艺人员或工程师的交流,了解工件的形状、材料、尺寸等特性,以及工件的精度要求、加工工艺和工时要求等。
根据需求分析,明确夹具的基本功能、定位方式和操作方式。
步骤2:夹具类型选择根据加工工件的特性和加工工艺的要求,通过参考手册或专业书籍选择合适的夹具类型。
常见的夹具类型包括平板夹具、顶升夹具、转角夹具、滑块夹具、气垫夹具等。
根据不同的工件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适合的夹具类型。
步骤3:夹具基础结构设计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夹持要求,设计夹具的基础结构。
夹具的基础结构通常由夹紧装置、支撑装置和定位装置组成。
夹紧装置主要用于夹持工件,支撑装置用于保持工件的平衡和稳定,定位装置用于确保工件的位置准确。
步骤4:夹具强度计算根据夹具类型和加工工件的特性,计算夹具的强度。
夹具的强度计算包括静态强度和动态强度两个方面。
静态强度主要考虑夹具在夹持工件时的受力情况,包括切削力、惯性力等;动态强度主要考虑夹具在工件加工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力,保证夹具结构能够承受夹持工件时的各种力。
步骤5:夹具定位系统设计根据工件的定位要求,设计夹具的定位系统。
夹具的定位系统应能够满足工件的精度要求,并确保工件的位置准确。
定位系统常采用定位销、定位块等形式,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加工特点选择合适的定位方式。
步骤6:夹具操作系统设计根据夹具的使用要求,设计夹具的操作系统。
夹具的操作系统主要包括夹紧装置的控制方式和操作机构的设计。
根据夹紧力的大小和控制精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液压夹紧系统或气动夹紧系统。
步骤7:夹具零件设计根据夹具的基础结构、定位系统和操作系统的设计要求,设计夹具的各个零件。
微型数控铣床夹具设计分析
微型数控铣床夹具设计分析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型数控铣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加工的零部件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为了便于对这一技术进行充分运用,本文主要基于微型数控铣床夹具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提升夹具的功能性。
关键词:数控铣床;夹具;机床引言:利用数控铣床的加工零部件的过程中,产品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生产的总体质量,以此就需要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保障对加工中心夹具进行合理化的设计,同时强化设计人员对于夹具方面的重视程度,这样才可以对刀点尺寸以及参数等各方面着手,提升数控铣床的整体工作效率。
1 研究背景我国对于微型数控铣床的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已经经过了长期的发展阶段。
特别是经过一些专家与学者的研究中,提出了对于机械设备的全新技术与内容,在一个良好的技术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是中国保持数控机床当中的运行质量,特别是在进行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利用一个合理的高质量的数控铣床的夹具,可以实现对一些装夹凹槽零部件与板件的夹取,同时也可以运用到夹轴类型的零部件中,可以充分的保障生产过程中的精度与效率[1]。
2 夹具设计常规要求2.1 合理位置选择在进行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积极的合理选择安装位置的基准,同时在安全位置以及安全方法的元件使用的过程中,始终要在必要的环节,对安全位置的误差进行合理化的分析与处理,从而全面提升处理的总体水平。
2.2 夹具结构复杂性处理在进行实际的结构处理过程中,始终需要保障复杂程度与产能形成良好的契合关系,以此就需要积极的设计一些快速以及高校的装夹机构,以此便于进行后续的操作,同时也相应的很好的降低辅助的时间,全面提升生产效率[2]。
2.3 工艺性能结构分析在进行工艺方面的考量中,首先要结合夹具的结构特征,进行综合性的评估与分析,只有保障利用一个合理的处理方式,才可以很好的进行装配、维护以及各种工作的开展中,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可靠性,强化系统运行的效果。
数控铣床工装夹具设计与改进策略
内燃机与配件0引言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升级,互联网科技和智能制造的发展使得数控加工技术在制造业中得到了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
目前,数控铣削机床正朝着高精密、高效率、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趋势向前高速发展,这对数控铣床工装夹具的设计工艺提出了更具体的设计要求。
因此,对数控铣床工装夹具的工艺结构设计和对现有工装夹具进行优化设计及改进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研究。
1数控铣床工装夹具的功能1.1加强对数控加工零件精度的控制在零件加工生产过程中,为了提升零件各类数据的精准度,保证工件加工质量,需要利用工装夹具将零件进行精准固定,保证工件加工精度,稳定整批零件的加工质量,提高数控加工设备的加工质量。
1.2提高劳动生产率工装夹具在结构上具有精确定位部件和快速夹紧控制机构,依靠工装夹具对加工零件进行定位装夹时,只需要把工件毛坯安放到工装夹具上即可实现快速的定位和装夹,可以有效缩短零件在定位装夹时所需的辅助时间。
特别是对那些形状一致,轮廓整体结构复杂,且不易快速找到正确定位安装的零件,可以实现高效率的安装夹紧。
机床操作工人还可轻松实现多个复杂零件同时综合装夹加工,提高加工效率。
1.3改善数控机床操作工人的基本劳动条件,降低对数控机床操作工人的专业技术水平等级上的要求数控铣床切削工件时,采用专用工装夹具后,使工件可以快速而有效的安装夹紧,方便快捷,减轻了机床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
工装夹具的广泛应用,使得各种复杂工件的精确装夹定位得到大大简化,使得一些零件生产企业的普通机床操作技术人员对复杂大型工件的精确定位和安装夹紧工作也得到胜任。
因此,工装夹具的广泛应用推广可以大大降低机床操作技术人员在工件找正和夹紧方面的技术要求。
2数控铣床工装夹具设计要点与内容2.1数控铣床工装夹具设计要点数控铣床在实际生产应用当中对工装夹具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求工装夹具能保证工件的定位和固定作用,以及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即可。
因此,在工装夹具设计时,应当结合数控铣床的实际加工需求进行。
铣床夹具设计[摘要]
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机械制造的机械加工、检验、装配、焊接和热处理等冷热工艺工程中,使用着大量的夹具。
而机床夹具是在机床上用以准确、迅速地安装工件或刀具,从而保证工件与刀具间正确相对位置的一种工艺装备。
一台结构相同、要求相同的机器,或者具有相同要求的机器零件,均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工艺过程完成,但其中总有一种工艺过程在某一特定条件下是最合理的。
人们把合理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写成工艺文件的形式,用以知道生产,这些工艺文件即称为工艺规程。
经审定批准的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文件,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执行。
在机床上加工工件是,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必须正确安置工件,使其相对机床切削成形运动和刀具占有正确的位置,这一过程称之为“定位”。
为了不因受切削力、惯性力、重力等外力作用而破坏工件已定的正确位置,还必须对其施加一定的夹紧力,这一过程称之为“夹紧”。
定位和夹紧全过程称为“安装”。
在机床上用来完成工件安装任务的重要工艺装备,就是各类夹具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机床夹具”。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目录前言一、零件分析 (3)二、加工工艺设计 (4)1.毛坯的选择2.基准的选择3.工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4.制定工艺路线5.工艺方案的比较和分析6.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7.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8.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机械加工工序卡三、铣床夹具设计 (12)结束语 (19)参考文献 (20)一、零件分析1、零件的作用题目中的零件为转向拨叉,他是通过扳手扣住左端的方形块,将导向杠杆装入Φ6 mm的孔内,搬动扳手,控制杠杆在机器中的位置,调整好位置后,用M10的螺母将其固定,同而能达到紧固的作用。
底座铣床夹具课程设计
底座铣床夹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底座铣床夹具的基本结构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2. 学生能掌握底座铣床夹具的安装、调整和操作方法;3. 学生能了解底座铣床夹具的安全使用规范及相关注意事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安装和调整底座铣床夹具;2. 学生能熟练操作底座铣床夹具,完成简单的铣削加工任务;3. 学生能分析并解决底座铣床夹具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底座铣床夹具,培养对机械加工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 学生能认识到底座铣床夹具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增强对工匠精神的尊重;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团结协作、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在掌握底座铣床夹具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知识深度,课程设计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确保学生能熟练掌握底座铣床夹具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教学评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调整教学策略。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底座铣床夹具的基本结构及其原理- 熟悉底座铣床夹具的组成部分,如底座、夹具主体、调整装置等;- 掌握底座铣床夹具的工作原理,理解其在铣削加工中的作用。
2. 底座铣床夹具的安装与调整- 学习底座铣床夹具的安装方法,包括底座的固定、夹具主体的安装等;- 掌握底座铣床夹具的调整技巧,如夹紧力度的调节、工件定位等。
3. 底座铣床夹具的操作与安全规范- 学习底座铣床夹具的操作流程,包括开关机、工件装夹、铣削加工等;- 了解底座铣床夹具的安全使用规范,如个人防护、设备保养、应急处理等。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 第一周:底座铣床夹具的基本结构及其原理;- 第二周:底座铣床夹具的安装与调整;- 第三周:底座铣床夹具的操作与安全规范;- 第四周:综合实践,完成底座铣床夹具的实际操作任务。
简述铣床夹具的夹紧装置设计要点
简述铣床夹具的夹紧装置设计要点
铣床夹具的夹紧装置设计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夹紧力方向:夹紧力的方向应尽可能垂直于工件的主要定位基准面,以保证工件的定位精度。
2. 夹紧力作用点:夹紧力的作用点应尽可能靠近工件的加工表面,以减小工件的变形。
3. 夹紧力大小:夹紧力的大小应适当,过大会导致工件变形,过小则无法保证工件的夹紧。
4. 夹紧机构的自锁性:夹紧机构应具有自锁性,以防止在加工过程中因夹紧力的消失而导致工件松动。
5. 夹紧机构的快速性:夹紧机构应尽可能快速地实现夹紧和松开,以提高生产效率。
6. 夹紧机构的可靠性:夹紧机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松动或断裂。
7. 夹紧机构的可调节性:夹紧机构应具有一定的可调节性,以
适应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工件。
8. 夹紧机构的人性化设计:夹紧机构的设计应考虑到操作人员的使用方便性和安全性。
以上是铣床夹具的夹紧装置设计要点的一些基本内容,具体的设计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数控铣床工装夹具设计与改进建议
数控铣床工装夹具设计与改进建议随着工业智能化的不断推进,数控铣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工装夹具作为数控铣床的重要配套设备,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将围绕数控铣床工装夹具的设计与改进提出相关建议。
对于数控铣床工装夹具的设计,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选用:选用高强度、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以提高工装夹具的寿命和使用效果。
2. 结构设计:结构应简洁明了,便于安装和拆卸,减少操作的时间和难度。
应考虑夹具的刚性和稳定性,以保证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3. 夹具定位精度:精确的夹具定位是保证加工精度的关键。
应通过合理设计夹具定位结构,减小夹具的运动误差,提高夹具的定位精度。
4. 夹持力控制:夹具的夹持力也是影响加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应通过合理设计夹具夹持结构,保证夹持力的均匀分布和稳定控制。
应根据加工对象的材料特性和加工要求,确定夹持力的大小。
1. 自动化改进:将现有的手动夹具改进为自动夹具,减少人力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可以借助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夹具自动定位和夹持力的自动调节。
2. 模块化设计:将工装夹具设计为模块化结构,可以根据加工需求将不同功能的模块组合使用,提高工装夹具的灵活性和多功能性。
3. 抗振性改进:在夹具的设计中加入抗振性措施,减小振动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可以采用减震材料、抗振支撑结构等方式来改善夹具的抗振性能。
4. 自适应调节:根据不同的加工对象和加工要求,夹具能够自适应地做出相应的调节,提高加工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数控铣床工装夹具的设计与改进需要与实际加工需求相结合,充分考虑加工对象的特点和加工要求,合理选择夹具的类型和结构,以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还需不断关注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时刻保持创新思维,以推动工装夹具的设计与改进。
铣床夹具设计
铣床夹具设计铣床夹具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任务。
铣床夹具是一种能够将工件夹住并固定在铣床工作台上,使得工件在铣床上进行加工的装置。
铣床夹具设计必须考虑到很多因素,如工件的形状和尺寸、夹具的材料和强度、铣床加工的要求以及夹具的稳定性等。
为了确保夹具可靠稳定地夹住工件,并能够高效完成铣床加工,以下将介绍一些铣床夹具设计的要点。
一、夹具夹紧方式夹具夹紧方式一般分为力矩夹紧和压力夹紧两种,力矩夹紧是一种通过旋转夹位来夹住工件的装置,其中夹位通常是有一个刀柄或螺旋桿,在夹住工件时施加旋转力矩,通过夹紧力固定工件。
而压力夹紧,则是通过施加垂直夹紧力来夹住工件,在夹紧时,需要通过调节夹紧力的大小及其分布,确保工件夹紧合理,并且不容易变形。
一般情况下,压力夹紧适用于夹紧较大的工件,而力矩夹紧则适用于复杂的工业零件。
二、夹具的夹紧力度夹具的夹紧力度包括初始夹住力,保持夹持力和反作用力等。
初始夹住力是指夹具在夹住工件时施加的初始压力,保持夹持力是指夹具在工件加工过程中保持夹持稳定的力度,反作用力是指工件加工时,在夹持力的作用下引起的反作用力。
夹具夹紧力度的大小需要考虑到工件的形状和尺寸,并根据加工过程中的要求进行计算,从而避免因夹持力不足或太大而造成工件夹持不稳或变形等问题。
三、夹具的材料和强度夹具的材料和强度是影响夹具夹持能力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夹具材料一般选择高强度、高硬度和耐磨性强的材料,如铸铁、钢等。
夹具的强度需针对工件的形状和尺寸进行计算,从而确保夹具能够承受夹持力和工件加工带来的各种力度。
四、夹具的稳定性夹具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工件加工的精确度和质量,稳定性受到夹具自身设计和放置的约束。
夹具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夹持力点和支撑点的位置关系以及夹具的结构形式等因素,从而达到减小自身误差和避免松动的目的。
五、夹具的灵活性在工业生产生产中,往往需要对不同种类、不同尺寸、不同形状的工件进行加工,因此夹具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满足生产的需求。
铣床夹具设计
铣床夹具设计引言铣床夹具是用于夹持工件,以便进行铣削加工的设备。
它在机械加工工艺中起到关键作用,能够提供稳定的夹紧力和准确的定位。
本文将介绍铣床夹具的设计原则、设计流程以及常见的夹具类型和应用。
设计原则在设计铣床夹具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稳定性:夹具需要具备足够的稳定性,以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移动或变形。
设计中应采用适当的夹紧方式和结构,确保夹具能够提供足够的夹紧力。
2.定位精度:夹具需要能够对工件进行准确的定位,以保证加工结果的精度。
设计中应考虑工件的定位方式和夹紧点的位置,确保工件的位置能够在加工过程中保持稳定。
3.可靠性:夹具需要具备较高的可靠性,能够长时间稳定地工作。
设计中应考虑夹具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合理选择材料和工艺,确保夹具能够承受较大的工作负荷和频繁的使用。
4.可调性:夹具需要具备一定的可调性,以适应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工件。
设计中应考虑夹具的可调节范围和方式,确保夹具能够适应多样的工件需求。
设计流程铣床夹具的设计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工件特性:了解工件的尺寸、形状、材料等特性,以便确定夹具的基本参数和设计方案。
2.选择夹紧方式:根据工件的特性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夹紧方式,如平口夹具、V型夹具、弹簧夹具等。
3.设计夹具结构:根据夹紧方式,设计夹具的结构,包括夹紧爪、夹紧块、定位销等部件。
通过CAD软件绘制夹具的三维模型,进行碰撞检测和结构分析。
4.确定夹紧力:根据工件的材料和加工力度,确定夹具需要提供的夹紧力。
根据夹紧爪的数量和材料,计算夹紧力的大小。
5.设计夹具定位系统:根据工件的定位要求,设计夹具的定位系统,包括定位销、定位台等部件。
确保工件能够在夹具中准确地定位。
6.优化夹具设计:对夹具的结构进行优化,减少材料消耗和加工难度,提高夹具的性能和可靠性。
常见夹具类型和应用在铣床加工中,常见的夹具类型包括:1.平口夹具:适用于平面加工和边角加工,夹紧力均匀,稳定性较好。
铣床夹具毕业设计
铣床夹具毕业设计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铣床夹具是机械加工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它能够将工件固定在铣床上进行加工。
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铣床夹具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因此,设计一款高效、精准、易于操作的铣床夹具对于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标本毕业设计旨在设计一款高效、精准、易于操作的铣床夹具,使其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和尺寸的工件加工需求,并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三、研究内容1. 铣床夹具的分类及特点;2. 铣床夹具的设计原则;3. 铣床夹具的结构设计;4. 铣床夹具的材料选择;5. 铣床夹具的制造及装配。
四、铣床夹具分类及特点根据功能和结构特点,铣床夹具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机械式固定器:主要用于中小型零件的加工,结构简单且价格低廉;2. 气动式固定器:通过气动缸控制夹具的开合,适用于大型工件的加工;3. 液压式固定器:通过液压缸控制夹具的开合,适用于大型工件的加工;4. 电磁式固定器:通过电磁铁控制夹具的开合,适用于中小型零件的加工。
五、铣床夹具设计原则1. 夹紧力要足够大,并且能够保持稳定;2. 设计应该尽量简单,易于操作和维护;3. 夹紧力分布要均匀,避免对工件造成损害;4. 考虑到不同类型和尺寸的工件加工需求,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可调性。
六、铣床夹具结构设计1. 底座设计:底座是整个夹具的基础部分,它需要足够坚固以承受加工时产生的力和振动。
底座上需要设置可调节高度的支撑脚,以便适应不同高度的铣床。
2. 定位系统设计:定位系统是将工件准确定位在夹具上进行加工的关键部分。
一般采用定位销或定位块进行固定,需要考虑到工件的形状和尺寸,以便选择合适的定位方式。
3. 夹紧系统设计:夹紧系统是将工件固定在夹具上进行加工的关键部分。
一般采用卡盘或夹爪进行夹紧,需要考虑到工件的形状和尺寸,以便选择合适的夹紧方式。
4. 操作杆设计:操作杆是控制夹具开合的关键部分。
一般采用手动操作或气动控制,需要考虑到操作人员的习惯和实际需求。
铣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铣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铣床夹具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铣削加工中的应用;2. 掌握铣床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3. 掌握铣床夹具设计中涉及的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等基础知识;4. 了解铣床夹具设计中常用的工程材料和标准件。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铣削加工过程中工件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铣床夹具;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简单铣床夹具的设计和绘制;3. 能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铣床夹具的设计和优化;4. 能够对铣床夹具设计进行初步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和制造工艺的兴趣和热情;2.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使其具备良好的工程素养;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勤奋的工作态度,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具备铣床夹具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机械设计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内容1. 铣床夹具概述- 夹具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铣床夹具的组成及功能- 铣床夹具在铣削加工中的应用案例2. 铣床夹具设计原理- 夹紧力分析及计算- 定位元件、导向元件的设计原则- 铣床夹具的力学性能分析3. 铣床夹具设计方法与步骤- 设计要求及规范- 夹具结构设计- 铣床夹具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分析- 设计实例解析4. 铣床夹具常用材料及标准件- 常用工程材料及性能- 铣床夹具标准件及其选用5.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在铣床夹具设计中的应用- CAD软件的基本操作- 铣床夹具三维建模及优化- 二维工程图的绘制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按照教学大纲安排和进度,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
铣床夹具设计示例.doc
铣床夹具设计示例.doc一、设计要求:本设计的铣床夹具主要用于加工复杂形状的工件,要求夹具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紧固力,能够保证被加工工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二、设计思路:本设计采用了双定位、单锁紧的夹具方式,夹持工件后,通过两侧的定位模板来保证工件的定位精度,然后通过中央的锁紧螺杆来锁定工件,实现夹持效果。
同时,在夹持面和定位面上布置有多个压板,可调节压紧力度,保证工件夹持牢固。
三、设计方案:1、夹具主体结构:夹具主体结构采用铝合金材料精密加工而成,整体强度高、重量轻、耐腐蚀性好。
主体上下各自开有一个槽口,用于安装定位模板和压板。
中央开有一个中空结构,用于安装锁紧螺杆。
2、定位模板:定位模板采用SUS316L不锈钢材料定制而成,精度高、硬度大、耐磨性好。
定位模板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夹具槽口中,保证固定位置不变。
定位模板的中间部分,开有一个适应工件形状的凹槽,可与工件配合定位。
3、压板:压板采用特殊的弹簧夹持结构,可自由调节压紧力度。
压板上开有多个V形槽,可适应不同尺寸的工件。
在夹击面和定位面上均安装了多个压板,保证夹持稳固。
4、锁紧螺杆:锁紧螺杆采用优质合金钢材料制成,结构简单,耐用性好。
其头部装有手柄,方便操作。
锁紧螺杆的螺杆体与夹具中空结构配合,旋紧后可通过摩擦力夹紧工件。
四、设计效果:本设计的铣床夹具具有以下优点:2、制造精度高、耐用性好。
夹具主体采用铝合金材料,定位模板采用不锈钢材料,压板采用弹簧夹持结构,整个夹具结构紧凑、牢固,制造精度高、耐用性好。
3、适用范围广。
本设计的铣床夹具可以适应各种形状的工件加工,并且可根据工件尺寸自由调整夹击力度,具有极高的适用性。
五、总结:本设计的铣床夹具通过双定位、单锁紧的夹紧方式,保证了工件的稳定性和精度,同时通过弹簧夹持结构可以自由调节夹持力度,适应各种形状的工件。
整个夹具结构紧凑、制造精度高,可靠性强。
该夹具在实际使用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为工件的精密加工提供良好的保障。
法兰盘铣床夹具课程设计
法兰盘铣床夹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法兰盘铣床夹具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功能。
2. 学生能掌握法兰盘铣床夹具的安装、调整和使用方法。
3. 学生能了解法兰盘铣床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安装和调整法兰盘铣床夹具。
2. 学生能够运用法兰盘铣床夹具进行简单的机械加工操作。
3.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决法兰盘铣床夹具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机械加工专业的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
2. 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意识,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操作安全。
3. 学生养成团结协作、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特点:学生为中职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和技能。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操作技能的培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法兰盘铣床夹具的基本结构:介绍法兰盘铣床夹具的组成部分,如法兰盘、定位销、夹紧装置等。
2. 工作原理及功能:讲解法兰盘铣床夹具的工作原理,以及在机械加工中实现工件定位、夹紧等功能。
3. 安装与调整:详细讲解法兰盘铣床夹具的安装步骤、调整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4. 使用方法:介绍法兰盘铣床夹具在实际操作中的使用方法,包括工件的装夹、加工参数的设置等。
5. 应用案例:分析法兰盘铣床夹具在典型机械加工中的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其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性。
6. 故障分析与排除:介绍法兰盘铣床夹具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其原因,教授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第一课时:法兰盘铣床夹具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二课时:法兰盘铣床夹具的安装与调整第三课时:法兰盘铣床夹具的使用方法第四课时:应用案例分析与讨论第五课时:故障分析与排除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五节《铣床夹具》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表达,系统地讲解法兰盘铣床夹具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安装与调整等理论知识,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毕业设计铣床夹具
毕业设计铣床夹具毕业设计铣床夹具在机械制造领域中,铣床夹具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工具。
它能够固定工件并使其在铣床上进行加工。
在毕业设计中,铣床夹具的设计和制造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加工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探讨毕业设计铣床夹具的一些关键问题。
首先,毕业设计铣床夹具的设计需要考虑工件的形状和尺寸。
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工件需要不同的夹具设计。
例如,对于圆形工件,可以采用三爪夹具或四爪夹具进行夹持;对于长条形工件,可以采用夹具的夹持方式。
此外,夹具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工件的重量和稳定性,以确保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工件脱离夹具的情况。
其次,毕业设计铣床夹具的制造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和加工工艺。
夹具的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以承受加工过程中的力和振动。
常见的夹具材料包括铸铁、钢材和铝合金等。
在制造过程中,可以采用铣床、车床和磨床等加工设备进行加工。
此外,还需要注意夹具的表面处理,以提高其耐磨性和防腐蚀性。
另外,毕业设计铣床夹具的设计和制造还需要考虑操作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夹具的设计应尽量简单明了,以方便操作人员的使用。
同时,夹具的各个部件应具有良好的配合和精度,以确保夹具的稳定性和精度。
在制造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夹具的安全性,例如添加防护装置和紧固件,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此外,毕业设计铣床夹具的设计和制造还需要考虑成本和效益。
夹具的设计和制造成本应尽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确保毕业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模块化设计和标准化零部件,以降低制造成本。
同时,还需要考虑夹具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以确保夹具的长期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毕业设计铣床夹具的设计和制造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环节。
它需要考虑工件的形状和尺寸、材料的选择和加工工艺、操作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以及成本和效益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制造,可以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为毕业设计的成功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16铣床夹具设计
多件装夹的铣床夹具 1-工件 2-定位V型块 3-侧向夹紧螺钉
LOGO
教学重难点:
1. 对定装置及 锁紧装置的设 计 2. 分度装置的 应用
3
教学方法:
以任务驱动, 导入应学的理 论课程,去企 业观摩。
4
教学手段及工 具:
多媒体教学与 现场教学互融, 工具:车、铣 床及其夹具, 各类工件
LOGO
(2)多工步装夹的铣床夹具
LOGO
(4)料仓式铣床夹具
LOGO
1、铣床夹具的主要类型
夹紧装置: 应保证足够的夹紧力,并具有良好的自锁性能,以防
止夹紧机构因振动而松夹。施力的方向和作用点要恰当,并 尽量靠近加工表面,必要时设置辅助夹紧机构,以提高夹紧 刚度。
LOGO
二、铣床夹具的设计要点
1)2.定位特键殊元件设计
定位键安装在夹具底面的纵向槽中,一般使用两个,用开槽 圆柱头螺钉固定。
LOGO
二、铣床夹具的设计要点
H/B≤1~1.25
耳座宽度与工作台T 型槽相适应
b
图6-35 夹具体和耳座
LOGO
二、铣床夹具的设计要点
Page 24
LOGO
课堂小结
1.铣床夹具的类型:直线进给、圆周进给、靠模进给
2.铣床夹具设计要点: ➢ 定位键:与机床工作台T型槽相配 ➢ 对刀块:用于调定铣刀位置,形状依工件加工表面选择 ➢ 夹具体:H/B≤1~1.25、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应合理地设
定位键有矩形和圆形两种,常用 定位键的断面为矩形。
定位键的规格选择: 与安装夹具的机床工作台T型槽T2206-91)
LOGO
二、铣床夹具的设计要点
夹具位置的找正
【精品】铣床专用夹具设计说明书
【精品】铣床专用夹具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目的
铣床专用夹具是数控铣床上常用的夹具,能够实现工件的稳定夹紧和精确定位,保证铣削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本设计旨在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刚性好、夹力大、使用方便的铣床专用夹具,以满足工件加工的需要。
二、设计要求
1.夹具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维修。
2.夹具材料应选用高强度和耐磨损材料。
3.夹具的夹持力应符合工艺要求,并能够适应不同形状和尺寸
的工件。
4.夹具应能够实现工件的精确定位,保证加工精度。
5.夹具的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可靠。
三、设计方案
1.夹具结构
夹具分为两部分,上夹具和下夹具。
上夹具与下夹具通过螺纹连接,夹杆通过齿轮副轴驱动上夹具前后移动,实现工件的夹紧和松开。
2.夹具的材料选用
夹具主要采用高强度和耐磨损的材料,如硬质合金、铸钢等。
3.夹具的夹持力
夹具的夹持力应符合工艺要求,并能够适应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工件。
夹具的夹紧力主要由夹紧力矩和夹杆长度决定,通过调整夹杆长度和夹紧力矩可以调节夹具的夹持力。
4.夹具的精确定位
夹具的精确定位主要依靠工件配合定位孔和夹具定位销相结合实现。
5.夹具的操作简便
夹具的操作主要依靠电机驱动夹杆和手动调节夹紧力矩,操作简单方便。
四、设计结论
本设计方案采用上下夹具结构,采用高强度和耐磨损的材料,夹持力适应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工件,能够实现精确定位和操作简便。
该设计方案符合工艺要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机械制造的机械加工、检验、装配、焊接和热处理等冷热工艺工程中,使用着大量的夹具。
而机床夹具是在机床上用以准确、迅速地安装工件或刀具,从而保证工件与刀具间正确相对位置的一种工艺装备。
一台结构相同、要求相同的机器,或者具有相同要求的机器零件,均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工艺过程完成,但其中总有一种工艺过程在某一特定条件下是最合理的。
人们把合理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写成工艺文件的形式,用以知道生产,这些工艺文件即称为工艺规程。
经审定批准的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文件,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执行。
在机床上加工工件是,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必须正确安置工件,使其相对机床切削成形运动和刀具占有正确的位置,这一过程称之为“定位”。
为了不因受切削力、惯性力、重力等外力作用而破坏工件已定的正确位置,还必须对其施加一定的夹紧力,这一过程称之为“夹紧”。
定位和夹紧全过程称为“安装”。
在机床上用来完成工件安装任务的重要工艺装备,就是各类夹具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机床夹具”。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目录前言一、零件分析 (3)二、加工工艺设计 (4)1.毛坯的选择2.基准的选择3.工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4.制定工艺路线5.工艺方案的比较和分析6.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7.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8.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机械加工工序卡三、铣床夹具设计 (12)结束语 (19)参考文献 (20)一、零件分析1、零件的作用题目中的零件为转向拨叉,他是通过扳手扣住左端的方形块,将导向杠杆装入Φ6 mm的孔内,搬动扳手,控制杠杆在机器中的位置,调整好位置后,用M10的螺母将其固定,同而能达到紧固的作用。
2、零件的工艺分析该转向共有7处需要加工,根据加工表面之间的关系,将其分为9道工序进行加工。
转向拨叉的Φ6 mm与中心孔有平行度要求,Φ18 mm 的加工表面的粗糙度要求为0.8,故需要磨削加工。
工件的基准为中心孔。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先选定粗基准,加工出中心孔,然后借助专用夹具对其他加工表面进行加工,保证它们的位置精度。
零件的具体尺寸见设计任务书。
二、加工工艺设计1、毛坯的选择零件材料是QT40-10。
零件年产量是中批量,而且零件加工的轮廓尺寸不大,在考虑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后可采用铸造成型。
零件形状并不复杂,因此毛坯形状可以与零件的形状尽量接近,内孔不铸出。
毛坯尺寸通过确定加工余量后再决定。
2、基准的选择定位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重要的工作之一。
定位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宜提高。
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该零件的的定位基准是中心孔,故应该将Φ21轴作为粗基准,对轴的两个端面进行加工。
2) 精基准的选择主要考虑到基准重合的问题,和便于装夹,采用中心孔定位。
3、工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本零件的加工面有个通孔、端面、攻丝等,材料为QT40-10。
参考《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1—49、表1—48,表2—23等,其加工方法选择如下:(1) 左右端面:公差等级为IT6~IT8,,采用锪平→钻中心孔的加工方法。
(2) Φ6 mm内孔:公差等级为IT7~IT8,表面粗糙度为R3.2,采用钻孔→铰孔的加工方法。
(3) Φ18 mm轴:公差等级为IT8~IT9,表面粗糙度为R0.8,采用粗车→精车→磨削的加工方法。
(4) 边长为12 mm的方形块:公差等级IT7~IT8,表面粗糙度为R3.2,采用在车床尾座上加转头的加工方法。
(5) M10螺纹孔:公差等级为IT8~IT9,采用摇臂钻床钻孔并机动攻丝的加工方法。
4、制定工艺路线制定工艺路线应该使零件的加工精度(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和表面质量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
在生产纲领已经确定为大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通用机床配以志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还有,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降低生产成本。
1) 工艺路线一工序Ⅰ钻中心孔B3。
工序Ⅱ粗车Φ18 mm的轴。
工序Ⅲ粗、精铣Φ66mm孔的端面。
工序Ⅳ钻孔Φ6 mm,长度为9.5 mm,掉头,钻令一个Φ6 mm的孔。
工序Ⅴ粗、精铣直径为12 mm的方形块。
工序Ⅵ粗车Φ10 mm的轴。
工序Ⅶ攻M10的螺纹。
工序Ⅷ磨Φ18 mm的轴。
2) 工艺路线方案二工序Ⅰ锪平轴的两个断面并钻中心孔。
工序Ⅱ粗、精铣Φ6 mm孔的端面。
工序Ⅲ钻两个Φ6 mm的孔。
工序Ⅳ扩两个Φ6 mm的孔。
工序Ⅴ粗车Φ18 mm的轴。
工序Ⅵ粗、精铣直径为12 mm的方形块工序Ⅶ粗车Φ10 mm的轴,并攻M10的螺纹。
工序Ⅷ磨Φ18 mm的轴。
3) 工艺路线方案三工序Ⅰ锪平轴的两个断面并钻中心孔。
工序Ⅱ粗、精铣Φ14 mm轴的端面。
工序Ⅲ钻、精铰两个Φ6 mm的孔。
工序Ⅳ粗、精车Φ18 mm的轴,精车Φ14 mm的退刀槽。
工序Ⅴ车Φ15mm和Φ15mm的轴,并攻M10的螺纹。
工序Ⅵ精铣直径为12 mm的方形块。
工序Ⅶ磨Φ18 mm的轴。
工序Ⅷ钳工去毛刺。
工序Ⅸ检验入库。
5、工艺方案的比较和分析上述三种工艺方案的特点在于:方案一,其中的第四步,他要求在钻孔的时候换刀,这样不能保证两孔的同轴度,所以不能采用此方案;方案二,他的第三个和第四个工序,在完成同一个加工时进行两次装夹,也同样保证不了他的加工精度;而方案三,他综合了一和二的优点,并且舍弃一和二的缺点,这样就可以保证零件的加工要求。
因此决定选择方案三作为加工工艺路线比较合理。
6、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1) 根据零件加工精度、轮廓尺寸和批量等因素,合理确定机床种类及规格。
(2) 根据质量、效率和经济性选择夹具种类和数量。
(3) 根据工件材料和切削用量以及生产率的要求,选择刀具,应注意尽量选择标准刀具。
(4) 根据批量及加工精度选择量具。
由于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故加工设备宜以通用机床为主,辐以少量专用机床的流水生产线。
工件在各机床上的装卸及各机床间的传送均由人工完成。
①选择机床●A、工序Ⅱ、Ⅵ:是粗铣和精铣工序,因本零件外轮廓尺寸不大,精度要求不是很高,故选用X62W立式铣床;●B、工序Ⅳ、Ⅴ:是粗车和精车,其回转半径不是很打,可选用CA6140卧式车床;●C、工序Ⅰ、Ⅲ:是钻孔工序,选用立式钻床加工,故选用Z535摇臂钻床;●D、工序Ⅶ:是磨削Φ18 mm的轴,故选用M115W磨床。
②选择夹具本零件除第一工序加工时需要三抓卡盘,其他各工序均需要独立设计专用夹具。
③选择刀具A、锪平左右两端面时,锪刀选锥柄锪钻,其直径为22 mm。
B、钻中心孔时,需要选择B3的中心孔钻头。
C、钻Φ18 mm轴时,选用车床进行车削,选用YT15外圆车刀。
D、钻Φ6 mm孔时,由于精度的要求,需要进行两次钻削,故选用圆锥麻花钻,其直径分别为为5.8 mm和6 mm。
E、铣Φ6 mm轴端面时,选用不重磨硬质合金刀片套式面铣刀,其直径为100 mm。
F、铣Φ15 mm方形轴时,选用不重磨硬质合金刀片套式面铣刀,其直径为100 mm。
G 、磨Φ18 mm 轴端面时,选用GP46ZR1A6P 350X40X127。
H 、车M10螺纹时,选用车床专用螺纹刀。
④选择量具本零件属大量生产,一般均采用量具,选择量具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按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选择;二是按计量具的测量方法极限误差选择。
A 、选择加工孔用量具,可选内径百分尺,选分度值为0.01mm 。
B 、选择加工槽用量具,可选用分度值为0.02mm,测量范围为0~150mm 游标尺进行测量。
C 、选择加工螺纹用量具,可选用螺纹塞规,选分度值为0.01mm 。
7、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工序Ⅱ:粗,精铣Φ14mm 端面。
1)粗铣Φ14mm 端面a f =0.15 mm/齿 (表3—29)v=0.45 m/s (27m/min) (表3—32) 采用高速钢镶齿三面刃铣刀,dw=100mm,齿数 Z=8ns=dw v π1000=10014.345.01000⨯⨯=1.43 r/s (86 r/min) 按机床选取 n w =1.58 r/s (95r/min) (表4—17)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为v=1000n ωωπd =10001175⨯⨯π= 0.55 m/s 切削工时 : (表4—17) l 1 =100 mm l 2=2 mm l=82 mm tm=nwfl l l 21++=196 s (3.3 min) 2)精铣Φ14mm 端面a f =0.15 mm/齿 (表3—29)v=0.45 m/s (27m/min) (表3—32) 采用高速钢镶齿三面刃铣刀,dw=100mm,齿数 Z=8ns=dw v π1000=10014.345.01000⨯⨯=1.43 r/s (86 r/min) 按机床选取 n w =1.58 r/s (95r/min) (表4—17)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为v=1000n ωωπd =10001175⨯⨯π= 0.55 m/s 切削工时 : (表4—17) l 1 =100 mm l 2=2 mm l=82 mm tm=nwfl l l 21++=196 s (3.3 min) 工序Ⅲ:粗,精铣Φ14mm 端面。
1)钻Φ5.8 mm 孔f=0.43mm/r ×0.75=0.639 mm/r (表3—38) 取 f=0.3 mm/r (表4—5)v=0.25=0.25 m/s (15 m/min) (表3—42)n=3.18 r/s (191 r/min) (表3—54)按机床选取n w =3.33 r/s (200 r/min) (表4—17)所以实际切削速度为v=0.26 m/s (6 m/min)切削工时:(表4—17)l = 81 mm l1=3 mm l2=1 mmtm=(l+l1+l2)/n w f=3.033.313 81⨯++= 85.1 s (1.42 min)2)扩孔至Φ6mmf=0.7×0.75×1.2=0.63 mm/r取f=0.6 mm/rv=0.25×0.5=0.125m/s (7.5m/min)n w=6.67 r/s (400 r/min) (表4—5)所以实际切削速度为v=0.126 m/s (7.58 m/min)切削工时:(表7—1)l = 81 mm l1 = 2 mm l2=1 mmtm=(l+l1+l2)/n w f=3.033.313 81⨯++=21 s (0.35min) 其余时间定额计算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