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习】_内科糖尿病_Diabetes Mellitus-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科学(第七版)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第二章 糖尿病
第二章糖尿病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
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血糖高渗状态等。
本病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命缩短,病死率增高,应积极防治。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糖尿病不是单一疾病,而是复合病因引起的综合征,是包括遗传及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合成和分泌,经血循环到达体内各组织器官的靶细胞,与特异受体结合并引发细胞内物质代谢效应,这整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均可导致糖尿病。
我国传统医学对糖尿病已有认识,属“消渴”症的范畴,早在公元前2世纪,《黄帝内经》已有论述。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化、生活方式改变而迅速增加,呈逐渐增长的流行趋势。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目前有超过1.5亿糖尿病患者,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一倍。
我国1979~1980年调查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994~1995年调查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2.5%,另有糖耐量减低(IGT)者2.5%;1995~1996年调查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3.21%。
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超过4千万,居世界第2位。
2型糖尿病的发病正趋向低龄化,儿童中发病率逐渐升高。
糖尿病已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对社会和经济带来沉重负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卫生部于1995年已制定了国家《糖尿病防治纲要》以指导全国的糖尿病防治工作。
【糖尿病分型】目前国际上通用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病因学分型标准(1999):1.1型糖尿病(T1DM) β细胞破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1)
概述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疾病群,伴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严重时常导致酸碱平衡失常。
临床上早期无症状,至症状期才有多食、多饮、多尿、烦渴、善饥、消瘦或肥胖、疲乏无力等症群,久病者常伴发心脑血管、肾、眼及神经等病变。
严重病例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乳酸性酸中毒而威胁生命,常易并发化脓性感染、尿路感染、肺结核等。
本病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寿限缩短,病死率增高,因此应积极防治。
流行病学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目前大约有1.5亿糖尿病患者,到2025年将增加一倍。
我国首次糖尿病调查于1978~1979年在上海10万人口中发现患病率为10.12‰,1980~1981年在全国14省市30万人口中患病率为6.09‰(标化患病率6.74‰),当时我国约有700万糖尿病患者。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长,自45岁后明显上升,至60岁达高峰。
国内各地区患病率相差悬殊,以宁夏最高(10.94‰)、北京次之,贵州最低(1.51‰)。
职业方面,干部、知识分子、退休工人、家庭妇女较高,农民最低,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城市居民高于农村中人。
体重超重者(体重质量指BMI≥24)者患病率3倍于体重正常者。
民族方面以回族最高,汉族次之,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仿。
我国糖尿病绝大多数属Ⅱ型(NIDDM),上海10万人中20岁以下者仅1人(0.09‰),IDDM的确切患病率据上医大儿童医院调查研究80~91年及89~93年期间分别为万分之0.61和0.83.1994~1995年在全国约25万人口中(>25岁),又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糖尿病和IGT各占2.5%,患病数较15年前增长了三倍多,其主要原因是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现代化,体力活动减少,营养过剩。
分型(一)糖尿病各型特点如下: 1.胰岛素依赖型(IDDM,Ⅰ型)其特征为:①起病较急;②典型病例见于小儿及青少年,但任何年龄均可发病;③血浆胰岛素及C肽水平低,服糖刺激后分泌仍呈低平曲线;④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为主,一旦骤停即发生酮症酸中毒,威胁生命;⑤遗传为重要诱因,表现于第6对染色体上HLA某些抗原的阳性率增减;⑥胰岛细胞抗体(ICA)常阳性,尤其在初发病2~3年内。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教学课件
自我监测
血糖监测
了解血糖水平,及时发现高血糖或低血糖情况, 调整饮食和运动。
记录血糖数据
将血糖监测结果记录下来,以便分析病情变化和 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检查
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糖化血红蛋白、肾 功能等,评估病情状况。
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合理饮食
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营养均衡,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
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按时服药,不随意更改治疗方案。
THANKS
谢谢
视力模糊:由于高血糖导致晶 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视力模
糊。
皮肤瘙痒:高血糖可引起皮肤 干燥和瘙痒。
疲劳、乏力:由于胰岛素分泌 不足或作用受损,导致葡萄糖 利用障碍,引起疲劳和乏力。
02
CHAPTER
糖尿病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01
02
03
04
遗传因素
糖尿病具有家族聚集性,部分 患者因遗传基因缺陷导致患病
类型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 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特 殊类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全球患病率
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发展中 国家。
危险因素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环境 因素等。
糖尿病的症状与体征
01
02
03
04
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 :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
胰岛素抵抗
部分患者身体对胰岛素产生抵抗,影响胰岛 素的作用。
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
长期高血糖导致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引 发一系列并发症。
03
CHAPTER
糖尿病的诊断与评估
诊断标准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教学ppt课件
❖1型糖尿病(type 1 DM):免疫性:特 发性
❖2型糖尿病(Type 2 DM)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GDM)
《规范》及指导原则适用于食品药品 监管部 门对第 三类医 疗器械 批发/零 售经营 企业经 营许可 (含变 更和延 续)的 现场核 查,第 二类医 疗器械 批发/零 售经营 企业经 营备案 后的现 场核查 ,以及 医疗器 械经营 企业的 各类监 督检查
《规范》及指导原则适用于食品药品 监管部 门对第 三类医 疗器械 批发/零 售经营 企业经 营许可 (含变 更和延 续)的 现场核 查,第 二类医 疗器械 批发/零 售经营 企业经 营备案 后的现 场核查 ,以及 医疗器 械经营 企业的 各类监 督检查
成年人群中(年龄>20岁) 糖尿病患者数量
350
新分型与1985年WHO分型比较有以下特点:
❖ 保留了1985年WHO分型的基本格局,但侧重从病因及 发病机理角度分型,临床诊断更多依赖于病因诊断手段 。
❖取消IDDM和NIDDM名称, 保留Type-1 Type-2,并建 议采用阿拉伯数字1和2,取消罗马数字Ⅰ和Ⅱ
❖ 糖耐量异常(IGT)作为糖尿病发展的一个阶段而非一亚 型
《规范》及指导原则适用于食品药品 监管部 门对第 三类医 疗器械 批发/零 售经营 企业经 营许可 (含变 更和延 续)的 现场核 查,第 二类医 疗器械 批发/零 售经营 企业经 营备案 后的现 场核查 ,以及 医疗器 械经营 企业的 各类监 督检查
研究历史
• 公元2世纪:Cappadocia—可怕的描述 • 公元5,6世纪:二名印度医生发现:尿有甜味,吸引蚂蚁----病
1型糖尿病
❖ 共同特点: 由于B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内科学糖尿病
内科学糖尿病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
糖尿病在内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其高发和复杂性,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一、糖尿病的分类和发病机制糖尿病根据其发病机制的不同,可以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等。
其中,1型糖尿病主要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而2型糖尿病则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病理改变。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环节,主要包括胰岛素分泌异常、胰岛素作用障碍和胰岛素抵抗等。
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受体敏感性下降,都会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引发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
二、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常见的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和乏力等。
然而,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无症状或轻微的症状,使得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变得困难。
因此,对于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定期体检是十分重要的。
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血糖水平,常用的诊断标准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糖尿病进行不同程度的分型和分级。
三、糖尿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糖尿病的治疗旨在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和缓解糖尿病的相关并发症。
治疗原则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等多个方面。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可通过合理的饮食安排控制血糖。
药物治疗常常采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注射等方法,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此外,合理的生活方式管理如适量运动、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等,也对糖尿病的治疗和健康管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糖尿病的并发症和防治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下,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微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等,以及大血管病变如冠心病和脑卒中等。
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并发症具体包括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等指标,定期进行相关的检查和筛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并发症。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课件
一、1型糖尿病 绝大多数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共同参与起发病。
• • • • • • •
个体具有遗传易感性 某些触发事件启动自身免疫反应 出现免疫学异常 进行性胰岛B细胞功能丧失 临床糖尿病 胰岛B细胞几乎完全破坏,糖尿病 临床表现明显,需依赖外源胰岛素维持生命。
二、2型糖尿病 其发生、发展可分为4个 阶段:
性疾病。
1995年卫生部制定国家糖尿病防治纲要。 2003年11月启动《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推广工作
目前,国际上通用1999年WHO糖尿病专家委 员会提出的分类标准,将糖尿病分为四大类型, 即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 特殊类型糖尿病。
特点
青少年起病急,三多一少症状明显,有DKA倾向。且往往成为首发症状,化
• 致胰岛素抵抗的主要遗传因素有: A. 葡萄糖转运蛋白 GLUT2 、GLUT4 B. 胰岛素受体
• (二)环境因素 • 老龄化、营养因素、肥胖、体力活动少、子 • 宫内环境、应激、化学毒物等
• (三)婴儿期低体重 • 胰岛β细胞体积小
病理生理
• 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 • 葡萄糖 肝、肌肉、脂肪组织对葡萄糖利用减少,肝糖输出增多 • 脂肪 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减少,脂肪合成减少 • 脂蛋白脂酶活性低下,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浓度升高 • 胰岛素绝对缺乏时,脂肪组织大量分解产生大量酮体,导致酮 症酸中毒 • 蛋白质 合成减弱,分解加速,负氮平衡
3.高血糖引起血管壁胶原蛋白和血浆中脂蛋 白的非酶糖化 4.大血管壁的非酶糖基化使其通透性增加, 致血管壁中层脂质积聚 5.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血小板功能异常等
(二)糖尿病肾病 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 化
Ⅰ期 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升高 入球小动脉扩张,球内压增加 Ⅱ期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尿白蛋白 排泄率(AER)正常或间歇性增高 Ⅲ期 早期肾病,微量白蛋白尿,AER20~200μg/min Ⅳ期 临床肾病,AER>200μg/min,即尿白蛋白排出量>300mg/24h, 尿蛋白总量>0.5g/24h,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浮肿和高血压 Ⅴ期 尿毒症
内科学之糖尿病讲解
糖尿病第一节概述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等的一组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它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周围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致。
其主要危害是长期高血糖等因素造成的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致使病人生活质量下降,严重时可出现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威胁患者生命。
目前患病人数全球约2.0亿,我国约3000~4000万人,且患病率逐年增高,因此糖尿病是一种广泛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必须努力防治。
第二节分类糖尿病的病因学分类如下见表2-2-1:该分型是以病因为基础进行分型,不同于1985年WHO以病生为基础分型,本分型中将原I、II 型糖尿病的罗马数字改成了阿拉伯数字1、2以示区别。
包括既往分类中的妊娠糖耐量低减和妊娠糖尿病。
青少年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越来越普遍,也受到关注,尤其在太平洋岛国与南亚人群,儿童中出开始出现2型糖尿病,起病隐匿,多伴有肥胖,血糖控制不佳,和成人一样发生糖尿病各种并发症,但由于年龄小,依从性差及一些口服降糖药在儿童中的应用尚无定论,故青少年尤其是儿童2型糖尿病仍待研究。
第三节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发展阶段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1型糖尿病目前认为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可分为6个阶段。
1)遗传易感性多年来研究显示1型糖尿病与HLA1类抗原等位基因B15、B8、B18及B7,II类抗原基因中DR3、DR4、DR2等相关,近年来显示与DQ基因相关性更明显,但随种族及地区不同,糖尿病易感基因相关位点不全相同,糖尿病为一种多基因病,易感基因只使某个体的对DM具有易感性,而其发病常需多个易感基因共同作用及环境因素的参与才容易发病。
2)启动自身免疫反应病毒感染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
3)免疫学异常糖尿病前期,患者循环血中出现一组自身抗体,出现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阳性,以GAD敏感性、特异性强而持续时间长。
糖尿病 齐鲁医院内分泌科 陈丽
糖尿病治疗进展
2010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最新推荐 2 型糖尿病治疗路径图
DM治疗新理念
更加强调β 细胞功能在控制血糖上的地位
降低高糖毒性, β 细胞休息理论 调整β 细胞分泌模式控制血糖 保存β 细胞,持久控制血糖
DM治疗药物与方法
口服降糖药物选择多样化
促胰岛素分泌剂: 磺脲类、格列奈类、DPP-VI抑制剂 非促胰岛素分泌剂: 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 -糖苷酶抑制剂
预示光明未来:彻底消除糖尿病之痛
糖耐量减低(IGT)*
糖尿病(DM)
<7.0
≥7.0
7.8-<11.1
≥11.1
IFG或IGT统称为糖调节受损(IGR,即糖尿病前期)
妊娠糖尿病诊断
最新2011ADA指南更新 ADA更新诊断标准目的是进一步优化妊娠妇女及其子女
的预后
ADA指出,依据更新的诊断标准,GDM患病率将上升
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
脂毒性与糖毒性作用环节
1.基因 2.糖毒性
B细胞功能损伤 胰岛素分泌功能不全 肝糖输出↑ FFA ↑ 脂毒性 胰岛素分泌 ↓ 和 周边组织利 用糖能力↓
高血糖 血症
糖毒性
组织对胰岛素反应 ↓
1.肥胖 2.家族史 3.不良生活习惯
胰岛素抵抗作用
高胰岛素血症
糖脂病(diabetes mellipitus)
糖尿病诊疗进展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陈 丽
糖尿病诊疗进展
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特点 糖尿病病因学进展 糖尿病诊断 糖尿病控制目标 糖尿病治疗进展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持续攀升
• 最新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20岁以上的成人2型糖尿病的患 病率为9.7%,患者人数高达9240万,1.482亿成人处于糖尿病前期, 该结果发表于《新英格兰杂志》 糖尿病患者人数(百万)
糖尿病-齐鲁医院内分泌科-陈丽(1)
糖尿病-齐鲁医院内分泌科-陈丽(1)糖尿病-齐鲁医院内分泌科-陈丽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糖尿病患者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齐鲁医院内分泌科是一家专业的糖尿病治疗中心,由内分泌科主任陈丽率领,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医疗团队,为糖尿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治疗服务。
一、糖尿病的病因和分类糖尿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生活习惯等等。
按照病因分类,可分为一型和二型糖尿病,还有妊娠期糖尿病等类型。
内分泌科陈丽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会结合每个患者的个体情况,精准明确病因,并进行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二、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糖尿病在早期并不容易被察觉,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持续进展并产生多个器官的损害。
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多饮多尿、口渴、体重下降、视力模糊等等。
齐鲁医院内分泌科陈丽主任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临床表现进行系统的诊断和评估,确立合理的治疗方案。
三、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治疗和预防是糖尿病重要的两个方面,其中控制饮食、药物治疗、运动康复等措施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方式。
同时,陈丽主任鼓励患者做好日常预防工作,控制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进展。
四、齐鲁医院内分泌科的特色齐鲁医院内分泌科具有多年的医疗经验,拥有一流的医疗设施和专业的医疗团队,特别适合于糖尿病的治疗和管理。
内分泌科陈丽主任率领的医疗团队,针对糖尿病的患者,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既注重病因治疗,更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和日常的健康教育。
总之,齐鲁医院内分泌科是一家专业的糖尿病治疗中心,内分泌科的陈丽主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的医疗技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拥有独到的见解和方案,深受糖尿病患者的信赖与支持。
学时糖尿病课件大学生
2020/1/5
8
GDM
gestatioal diabetes mellitus
在确定妊娠后发现的各种程度的 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或明显的糖尿病, 不论是否使用胰岛素或仅用饮食治疗,也 不论分娩后这一情况是否持续,均认为是 妊娠糖尿病。
2020/1/5
9
DM病因及发病机理-T1DM
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可分为6个阶段:
(mg/dl),其中0′、30′、60′、120′、180′为时间点(分),30′或60′为1点;血糖测定为邻甲苯胺法,葡萄糖为100g];
2020/1/5
b:糖尿病前期,包括IFG、IGT、或二者兼而有之(IFG/IGT) * 城市患病率
3
糖尿病分类
糖尿病病因学分类(1999年WHO标准)
1型糖尿病(胰岛素β细胞破坏导致 胰岛素 绝对缺乏)
占总热量的 50% ~ 60% ,约200 ~ 400 g/d 食物中的 CHO 分类
双糖 精制糖(含90%) 多糖谷类(含80%)、根茎类(含20%) 单糖 水果类(含10%)
21万
25-64
馒头餐2hPG 筛选高危人群
2002 (WHO 1999)
10万
≥18
FPG筛选高危人 群
2007-2008b (WHO 1999)
4.6万 ≥20
OGTT一步法
2010 (WHO 9.8658万
≥18
HbA1c,FPG,2hPP G
a:诊断标准为空腹血浆血糖≥130mg/dl或(和)餐后2h血糖≥200mg/dl或(和)OGTT曲线上3点超过诊断标准[0′125,30′190,60′180,120′140,180′125
糖尿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utline
n Acute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n 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n nonketotic hyperosmolar diabetic coma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3
Metabolism and Regulation of Blood Glucose 糖的代谢与调节
n Non-insulin-mediated glucose uptake,NIMGU 非胰岛素介导性葡萄糖摄取 n 在脑和其他非胰岛素依赖组织中,对葡萄糖 的摄取是按质量作用定律而增加的,不受胰 岛素的调节
8
葡萄糖代谢途径
n 糖酵解 n 有氧氧化 n 磷酸戊糖途径 n 多元醇途径 n 合成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n 合成脂肪与蛋白质
9
正常血糖代谢为机体所必需
n 葡萄糖代谢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机体所需 能量的50%--70%来自糖代谢。
n 特别是脑、肾、红细胞、视网膜等组织合成糖原能 力极低,几乎没有糖原贮存,必须不断由血液供应 葡萄糖。当血糖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也会严重妨碍 脑等组织的能量代射,从而影响其功能。
n 糖类是结构成分,糖蛋白、蛋白聚糖是结缔组 织、软骨、骨基质及细胞膜的构成成分。还有 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糖蛋白,如激素、酶、免 疫球蛋白等。
(糖尿病病理及病理生理特点) 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n Laboratory examination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 n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糖尿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糖尿病的防治)
n 早期时相胰岛素分泌与后期时相胰岛素分泌 OGTT 与 混合餐
18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糖尿病的定义及分型)
19
Diabetes mellitus
n Definition: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 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代谢异常综合征。因 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作用或两者同时存 在缺陷,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 肪、水和电解质等的代谢紊乱,临床以 慢性高血糖为主要共同特征。可引起多 种急性及慢性并发症。
12
Pancrea
n 正常胰腺
n 外分泌腺 n 内分泌腺:约有一百万个胰岛
n 胰岛内包含至少4种细胞
n 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n 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血糖的激素 n 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 n PP细胞:分泌胰淀粉样多肽(IAPP, amylin)
13
14
15
胰岛素分泌的模式
16
20
中国糖尿病和IGT流行病学
作者
年 年龄 样本
潘孝仁 (大庆) 1981 30-64 90187
潘长玉 (首钢) 1994 30-64 29859
4
糖的种类与血糖
n 糖的种类:
n 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n 双糖:蔗糖、乳糖、 n 多糖:糖原、淀粉、纤维素 n 其他:糖蛋白、蛋白聚糖
n 血糖:主要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正常人 血糖水平相对稳定,是机体在多种激素作用下 糖的分解利用与合成代谢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5
血糖来源
n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经消化系统消化、 吸收、分解而来
n GLUTs至少已发现7种,分布于不同的组织,对于葡 萄糖有不同的亲和力。胰岛B细胞膜上表达GLUT2, 而肌肉、脂肪细胞主要表达GLUT4
n Active Transport 主动转运
n Na+/葡萄糖同向转运体等,存在于小肠及肾脏等 组织中,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
7
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与利用
n Insulin-mediated glucose uptake,IMGU 胰岛素介导性葡萄糖摄取 n 在肌肉、脂肪等组织中,葡萄糖的摄取和利 用依赖于胰岛素的作用,涉及GLUT4的表 达和转位等
正常人的胰岛素分泌
n 合成的胰岛素储存在b细胞囊泡内,通过细胞胞吐过 程,释放入血液
n 营养物质、神经递质和激素共同调节b细胞的分泌 n 基础分泌:约24U,进餐刺激分泌:24U左右 n 胰岛素分泌为搏动式,进餐后胰岛素分泌迅速增加,
使餐后血糖水平维持在一个较为严密的范围内
17
双相模式
n 第1时相胰岛素分泌 或急性(快速)胰岛素释放 (AIR)与第2时相胰岛素分泌 IVGTT 与高血糖钳夹试验
10
Regulation of Glucose Metabolism
n 正常人血糖的变化受神经系统及内分泌 系统的精确调节
n 升血糖的因素:胰高糖素、肾上腺素、糖皮 质激素、生长激素、交感神经兴奋
n 降血糖的因素:胰岛素、运动和体力活动
n 两方面的因素相互矛盾、互相制约,使 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11
Diabetes Mellitus 糖尿病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1
Outline
n Metabolism and Regulation of Blood Glucose(糖的代谢与 调节)
n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糖尿病的定义及分型)
n Etiology (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n Path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n 肝内储存的糖原分解而来 n 体内的脂肪、蛋白质分解转化而来,糖
异生rt of Glucose
n Passive Diffusion 被动扩散 n Facilitated Diffusion 易化扩散
n 葡萄糖通过葡萄糖转运子( GLUTs)携带,由高浓度 到低浓度进入细胞膜的方式,不消耗能量
不同状态下的糖调节
n 空腹状态:升血糖激素增加,如生长激素、胰 高糖素;胰岛素分泌减少,有效的维持人体的 生命活动,特别是使大脑得到充分的血糖供应
n 餐后状态:胰岛素分泌增加,抑制肝糖原分解 及糖异生,促进葡萄糖在肌肉、脂肪组织的利 用,从而控制血糖升高的程度
n 应激状态:在某些情况如感染、外伤时,肾上 腺素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加速糖原分解, 促进糖异生,使血糖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