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业分层设计论文
教学论文-浅谈对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研究
教学论文-浅谈对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研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以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
分层次布置作业,就关注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教师在设计、布置作业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出不同的,适合各类学生的作业,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并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真正能起到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目的。
一、对作业现状的分析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发展思维。
可很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同的作业,期望达到同一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全班所有学生做的是同样的作业对优生来说作业缺乏挑战性。
对学困生来说又消化不了,甚至有些学困生会为了完成作业,想办法抄袭别人的作业。
当学困生作业中出现太多的错误时,他们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造成学习优等生人数越来越少,学困生越来越多的“两极”分化现象。
所以统一的作业很难兼顾到学生学习的个性差异,而作业分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比较好的方案。
二、分层作业采取的实施方法及措施1、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组。
实施“分层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前,要将学生按不同学习水平进行分类。
我首先通过对学生课堂学习状态的观察分析,对课堂作业检测、单元测评的反馈,充分认识每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
再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对学生按一定比例分三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编排座位时按一个优等生带一个学困生,发挥优等生的示范作用,带动学困生,使他们有意无意中受到启发和帮助。
当然,这三个层次的学生的划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实施动态管理,要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适时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调整。
双减作业论文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研究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研究【背景链接】作业不仅是小学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意义重大。
而小学数学正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同时,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锻炼学生思维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由于在长期以来,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仍然存在题海战术的现象,并且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这也导致数学作业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在双减背景下,注重在减轻学生压力的同时,提升作业质量,这也要求着小学数学作业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采取分层次的设计方式,才能够使得作业的效果最大化。
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来。
只有通过减轻课业负担,才能保证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健康快乐成长。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是在考虑学生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尽量贴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作业设计,在促使学生有所提升的同时,也能够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促进整体数学水平的提升。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不仅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次的作业设计,还要注重作业的质量,进而达到减轻学生负担,提升作业成效的目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能力发展得不够成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往往会容易受到兴趣的驱动,如果他们对于一件事情感兴趣,自然会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不感兴趣,心里就容易产生抗拒,如果这时候教师和家长再进行强制的要求,学生也很容易出现叛逆心理。
面对这一切我校老师也进行了深深的探索,到底怎样才能设计作业才能既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我们学校开始展开了对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并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在学校间互相交流、借鉴。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任何一个班级来说,不可能所有学生的学习水平都是相同或者相近的,受到学习能力和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差异不可避免,再加上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基础知识,枯燥乏味,作业也往往是采用题海战术,完全不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个性差异,导致学生压力大,并且取得的效果也并不好。
双减作业论文初中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背景链接】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
做作业,是个学生就跑不了。
但问题是一些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既达不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又占用了学生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
长期以来,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小学存在“三点半”放学现象,这一政策的初衷是为学生减负,但没想到,校内减负校外增负,而且校外增加的负担处于失控、失管的状态。
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来。
只有通过减轻课业负担,才能保证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健康快乐成长。
国家为了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
从这开始,“双减”成了街头巷尾议论的主要话题,更变成了教师的工作指针。
每位教师肩负起“双减提质”的研究任务。
通常我们设计作业,都是统一题目,好、中、差生一样的题目,一样的评价标准,这不利于优差生通过作业练习来提高和巩固自己的学习。
作业评价也是用统一标准,或好或差,或对或错,这样根本不能调动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作业的积极性。
为了使作业设计切合各类学生的实际,为了使作业评价能有实效,如果使用“分层设计”学生作业、“分类评价”学生作业的方法,使好、中、差各类学生都能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风气,有利于各类学生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一、对学生数学基础及学习现状的分析在现实教育中看,数学学科常常存在比较多的“学困生”,据权威调查显示: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困生”所占的比例占30%左右,而且这些学生与班级整体水平的差距显得更悬殊,数学“优等生”也只占30%左右。
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21.9%的学生认为初中、小学的最大不同就是课堂知识容量增大了,授课方法也与小学不一样了;20.6%的同学认为老师讲课的速度明显快于小学,因而一开始就感到有些吃力,25.6%的同学认为自己采取与小学时的学习方法并不理想,还有15.6%的同学认为小学数学要远比初中简单,没有充足的思想准备。
论文:浅谈初二年级数学作业分层布置与批改
论文:浅谈初二年级数学作业分层布置与批改一、作业分层作业布置与批阅的实践1、分组分层方法解决大班额教学的困境,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化大班为“小班”,首先要解决好分组分层问题。
可借鉴我校“课改小组”总结的“小组合作模式”。
具体做法如下:“将全班学生按不同层次、性别、性格等合理搭配,分设十个小组。
以每班八十人为例,分成十个小组,每组八人,按考试成绩依次编为1至8号。
全班前20名学生(即各组的1号、2号同学)为各组的正副组长,组长就是本小组的“班主任”,负责本组的学习等工作。
这就像把一个大班分成了十个小班,老师有十个助手来管理其他学生,不但井井有条,而且能够落到实处,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锻炼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感。
”在上述分组基础上进行分层。
我在教学实践中将学习目标定为A、B、C三个层次,A层目标:理解、掌握最基本的概念、法则、公式、例题、习题等核心内容。
B层目标:除了达到A层目标外,还应注重培养自己良好的自学习惯,课本习题、常用资料做到题题过关。
C层目标:除了达到B层目标外,还应该自觉坚持拓展学习,在思维的速度、严谨性、灵活性、发散性、表达的规范性等方面高标准要求自己。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自愿申报达到的学习目标层次,再通过小组座谈、老师审定等方式确定暂时的学习目标层次,要求平时的学习不能低于暂定的目标,鼓励向更高的目标努力靠近。
根据学生所选的学习目标层次确定小组成员的分层情况,这样就同时实现了学生分层。
2、作业分层布置首先设计好B层作业,在此基础上通过删减难题、增加基础题等方式设计A 层作业,在B层作业基础上通过减少简单题,增加开放题、综合题等方式设计C 层作业,这些是学生应该按时完成的刚性作业。
各层次学生还可自由选择弹性作业。
以我在完成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教学内容(等腰梯形判定)为例,课堂作业设计过程如下:首先设计好B层作业:(1)作业本上完成109页习题第3题。
如图,梯形ABCD中,AD∥BC,∠A 与∠C互补,求证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分层数学论文2800字_分层数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分层数学论文2800字_分层数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分层数学论文2800字(一):减负增效背景下的分层数学作业研究论文[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目标明确革新。
数学是贯穿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学科,然而我国的数学教育现状并不乐观。
学生压力过大以及课业负担过重成为阻碍数学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在减负增效的引领下开展数学分层练习作业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减负增效;分层练习作业;数学教学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体系存在着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学生无法形成自身独特的优势,只能一味地在教师安排的任务中学习。
一些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共同向学生施压,致使学生的学习负担一直无法得到缓解,愈发沉重,长此以往必然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
据相关调查,我国每名学生平均每天需要耗费3小时来写作业,是法国的三倍,日本的六倍。
从小学开始一直到高中阶段,学生大概需要花费足足1万小时来写作业。
这些作业时间全部是学生的空余时间,致使其睡眠严重不足。
一直到23点依然未能入睡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占据18.2%,在初中阶段占据46.3%,而在高中阶段则达到90%。
以课业负担为主的数学学习压力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成长,使学生没有充足的课外时间培养自身的兴趣,并逐渐形成心理负担。
如何以减负增效为基准,为学生预留合适的数学作业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探索的难题。
一、学生数学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目前,我国的各教育体系的教师依然认为知识才是学生发展成长的原动力,因此其教学方式不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也没有应用符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模式,轻视了对学生身心方面的培养。
同时,对于学生提高自己的个性化需求教师没有充足地重视。
由于我国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变动以及考试内容时常更新,往往会有教师为了追求可以应试的知识目标,在进行备课时有意忽略其他目标。
同时,给学生追加大量的课堂或课下作业,许多学生无法按时完成数学作业,更不用说获得有效的放松。
长此以往,必然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造成教学难度加大。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数学分层作业实践课题研究方案
数学分层作业实践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目前,初中数学作业存在最大的误区是教师本位主义和功利主义。
教师一直把作业作为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法宝”之一,把它当作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手段。
于是布置作业时也是本着教师的意志出发,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结构及个性发展的需要。
教师布置作业时往往是一刀切,全班所用学生做的是同样的作业。
使得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
长期的这种作业方式已经使学生逐渐形成不良的作业习惯。
比如马马虎虎的做,早上到校抄同学的答案,字迹潦草,错误率高,不认真思考等。
大量的作业占去学生的课余大部分时间,抑制了他们自身兴趣爱好的发展,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那么怎样使得课外作业也能与人的个性发展相协调,实现从原先的一种“负担”向一种自身需求并能促进自身发展的转变呢?也就是如何让学生把作业作为一项自己需要的、乐意的是去做,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呢?面对当今令人担忧的教育现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杰出人才。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尝试改变了以往作业的形式,实行分层作业模式。
二、课题的界定分层布置作业是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按照互学互补、相互促进的组合要求,分为好中差组。
作业时对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其作业的内容和要求也各不相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进步。
它改变了过去传统的“灌输式”和单纯的“同吃一锅饭”的作业方式,以知识为载体,以开发智力为重点,以发展能力为根本。
三、理论假设分层作业的理论之一是因材施教原则。
学习差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美国心理学家琼斯曾做过一项实验研究,被试者为两个程度相同的班级(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实验班按照个性,因材施教,对照班采取共同目标,统一教学。
在实验班,教师注意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个别问题个别对待。
在对照班,教师则对全班学生共同要求,而对个别学生的具体情况则不给予特殊处理。
七年级数学分层作业的研究论文
七年级数学分层作业的研究论文篇一: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论文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讨论【摘要】作业分层布置是从我们教学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从下面两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吃大锅饭”和“一把尺子”一刀切量到底对大部分学生从成绩到心理质量上都将造成特别大阻碍。
分层布置作业后再分层验收,那么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一、初中数学作业布置中的征询题日常教学中,作为教师,总想让学生多学一点知识,总是担忧学生不能吃透课堂所学的重点、难点,更担忧学生由于少做题而阻碍成绩,因此,就喜欢多布置作业。
通常的作业,都是统一标题,既有课堂的当堂练习,又有课外的一大堆作业,好、中、差生都一样,作业评价也用统一标准,这不利于优、差生通过作业练习在本人的“最近开展区”得到充分开展,不能调动全体学生、特别是差生们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大量的同一层次的作业,使学生在题海中疲于奔命,同时,教师对作业使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评价。
但是,如此做的结果是,使学生在大量的作业中丧失学习数学的决心,对数学学科产生畏难情绪,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没有尝到成功的欢乐,反而被沉重的作业负担所压榨,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决心,也就丧失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因此可见,教学中的”吃大锅饭”和“一把尺子”、“一刀切量到底”的做法,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恶性循环,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开展。
二、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策略篇二: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结题报告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课题的结题报告摘要:“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是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设计出不同的、适宜各类学生的作业,从而协助、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完成作业,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到达良好的学习效果。
分层作业的设计研究,有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开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分层; 作业; 设计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表达根底性、普及性和开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开展。
分层作业论文
作业——让学生重新爱上学数学第一实验学校曲春华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续,它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是整个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但在传统的作业观下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过分强调“熟能生巧”的误区;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布置作业题;作业形式、内容呆板单调、冰冷无情,是一些纯粹的数和形的舞台。
基于此,凸显新课程理念,我进行作业改革,让学生的作业体现科学性和对学生的发展起作用是每个教师应该做的。
现谈谈新课程下我的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分层作业——让作业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新课标指出数学要体现出“人人学数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理念。
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坚持差异理论,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和布置适宜不同层次学生的分档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更深层次地唤醒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最终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
1、作业量的分层设计。
对学习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减少作业量,相反则适当增加基础性的作业量并通过少而有趣味性的作业,调动积极性。
2、作业难度分层设计。
确定基础、发展、创新三级目标,要求不同能力的学生认真实现本级目标,并向高层目标努力。
所以,面对全体学生,就要考虑每一个层面的学生,设计和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3、完成作业时间分层。
数学课程必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完成作业时间上分层要求,能有效保障后进生“吃得了”的问题。
【案例】在教学完“圆柱的侧面积”后布置作业如下:A、起跑线:1、把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可以得到一个()形,它的一条面等于圆柱的(),另一条边等于圆柱的()。
2、计算下面圆柱的侧面积:(1)底面周长25厘米,高8厘米。
(2)底面直径5厘米,高4厘米。
(3)底面半径4厘米,高1.5厘米。
B、加油站:一种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的,轮宽2米,直径0.8米。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分层作业促进学生公平发展
小学数学分层作业促进学生公平发展数学作业是有学生独立思考,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学科问题,并进一步巩固知识,促进个人心理能力发展的重要过程。
但是,由于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差异,对于学习的观念和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出现了所谓的“优等生”和“后进生”,他们对于作业的态度也就截然不同。
数学教学中的学习成绩差异,并非是由智力因素决定的,更多的是因为知识基础较差的学生长时间被老师忽略,且难以在学生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便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所以,要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长和个性进行针对性教育,补偏救弊,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由于受到当前数学教学中客观条件限制,学生人数多且层次复杂,真正实施分层教学难度很大,所以,我尝试进行作业分层,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相应能力范围的数学作业,帮助各类学生巩固知识,发展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实现全体学生公平发展。
一、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教育观下,我们必须认清应试教育下作业中存在的问题,1、习题形式单调、陈旧,大部分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仍是课本的习题或相关练习册中的习题,这种习题形式单一,基本上就是例题的翻版,而学生做作业则是个人操作或机械模仿,长期的这种作业方式使学生逐渐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比如马马虎虎地做,字迹潦草,错误率高,不认真思考等。
大量的作业占去学生的课余大部分时间,抑制了他们自身兴趣爱好的发展,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时间、内容一刀切。
大部分教师在布置的作业时,往往要求学生(优秀生和学困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同一的内容,期望达到同一的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
对优生来说缺乏挑战性,对学困生来说作业出现太多的错误,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数学作业分层布置在现实教学中的应用(一)加强师生交流,加深对学生的了解,科学分层。
我通过日常与学生的交流和对学生实际情况,尊重学生个性,征求学生意见,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性格,个性等差别把学生分为A、B、C三层。
七年级数学分层作业的研究论文
七年级数学分层作业的研究论文数学是一门需要良好基础和扎实学习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至关重要。
然而,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起点和能力水平是不同的,因此,如何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每个数学教师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教育界开始尝试使用分层作业的方式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七年级数学分层作业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七年级数学分层作业的研究,并探讨其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的影响。
一、七年级数学分层作业的定义与重要性七年级数学分层作业是指根据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能力水平,分为不同难度层次的作业。
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分别提供与其学习水平相匹配的作业。
七年级数学分层作业的重要性在于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学习需求。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对数学较感兴趣且能力较强,有的学生则可能对数学较为困难。
通过分层作业,能够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七年级数学分层作业的设计与实施(1)分层作业的内容设计在进行七年级数学分层作业的设计时,需要明确每个层次所包含的知识点和难度,并制定相应的作业内容。
高层次作业应更加注重思维拓展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中层次作业应保持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和技能运用,低层次作业应提供更多的巩固练习和辅导材料。
(2)分层作业的实施方式七年级数学分层作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施:1. 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提供相应难度的作业,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层次完成;2. 在课堂上进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掌握情况,调整作业难度和内容;3.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掌握程度,进行个别辅导和评价。
三、七年级数学分层作业的效果研究(1)学习成绩的提高通过七年级数学分层作业的实施,学生们有机会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合适难度的作业,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在适应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作业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点,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初中数学精品论文:初中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与布置
初中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与布置摘要:作业是教学的延伸,能够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巩固所学知识点。
因此教师在作业布置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摒弃重复、机械的作业布置格局,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因素为依据设计和布置作业,以此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简要概述了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与布置的必要性,并探讨了相应措施,以期能保证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与布置;质量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成为初中教学的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应试教育模式下作业中存在的弊病,并以素质教育为标准,设计多样化的作业模式。
基于上述背景,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与布置优势较为明显,作业的设计在保证知识性的同时,富含实践性和差异性,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给予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权利,并配以分类点评,以此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一、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与布置的必要性传统数学教学中,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存在明显的缺陷,其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习题形式缺乏新颖性,传统数学作业中,习题形式较为单调陈旧,其中计算题和应用题占主要部分,不能有效地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后巩固效果不佳;忽视学生个性化差异,教师在作业布置过程中,忽略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作业的难易程度和完成时间相同,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均存在明显差异,对知识点的掌握与运用能力不同,相同的作业要求很难适应全体同学实际需求;作业缺乏实践性,教师布置的作业缺乏与实际问题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不利于引导学生实现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不同层次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过程中,教师需从不同角度衡量班级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此为基础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引导学生掌握和领会所学知识,进而建立健康、积极的数学观,掌握数学学习与应用的方法。
二、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与布置的有效措施1.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数学作业设计与布置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一方面生动形象地展示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树立知识应用意识,将书本知识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初中教学数学分层设计论文(共2篇)
初中教学数学分层设计论文(共2篇)第1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在了解学生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智力、非智力等因素,把全班学生分为短期性的A、B、C三个层次,并依据学生的差异,制定分层教学目标,设计分层教案,采取分层施教,进行分层评价,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谈点体会.一、根据学情,划分层次层次的划分必须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是分层教学的基本条件,也是因材施教的关键所在.分层教学的原则是在完成课程标准任务的前提下,对学生个体要求有所不同,使学生心理平衡,互相帮助,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智力因素、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结合教材按2∶5∶3的比例对学生进行分层.A 组,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B组,是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的学生;C 组,是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层次的划分方法是灵活的.可以由学生自由报名选择哪一组,个别学生由教师讲清道理,征得学生的同意后进行适当调整,也可以向学生讲清分层的目的和意义、统一认识后由教师主观分层.对学生的分层是动态的,要随时注意学生层次的变化,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二、分層授课在同一进度、同一内容下,使学生达到不同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一般以讲授为主,辅以合作学习、研究学习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多提问,尽量照顾到好、中、差三种学生,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教学方法,注意评价的及时性,公正性、激励性.在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应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组,选定一个小组长,给组员分配任务,提问后尽量留时间让各组组员参加讨论,举手发言,使每个组员都有机会发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教师要做好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帮助者和教学的调控者.三、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对练习、作业的设置,教师要分层次、有梯度,对学习后进生布置概念、公式简单应用题,对中等生布置一些概念、公式的变式题,对优秀生布置一些综合应用题或探究题,解决“吃不了”或“吃不饱”的问题,从而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后,教师可以设置三类题供学生选做:(1)证明等边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形成什么图形.(2)证明等边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形成几个菱形.(3)证明平行四边形四边中点的连线形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各类学生经过努力或辅导都能完成任务,体会了成就感,增强了学习兴趣.四、课后作业分层在讲一节课后,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如果采取作业要求一刀切的做法,那么A组学生感到吃不饱,他们的智力发展受到抑制,容易产生自满情绪,而C组学生却觉得压力太大,望而生畏,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为此,教师要根据各类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分类的课后作业.五、及时反馈,分层评价1.分层考查.考查可以分两种方法.一种是每次考查题都设有基本题、提高题和深化题.基本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提高题是A、B 组学生必做的,C组学生选做的;深化题是A组学生必做的,B组学生选做.第二种是考查成绩的标准不同.A组学生70分合格,B组学生60分合格,C组学生40分合格.在考查后,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结果,采取不同的矫正措施.2.分层评价.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考卷、答问,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对成绩一般的学生,教师要采取激励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教师要采取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努力拼搏.3.学生的分层是暂时的,也是动态的.教师要注意分析、观察,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平时表现、学习能力的变化,在考查、评价的基础上,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分析,进行必要的层次调整.对进步明显的学生提高一个层次,对退步的学生,则提醒、鼓励、关心、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树立信心.总之,“分层教学,人人成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各组、各环节的目标具体明确,调动了各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学有所得,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作者:赵凤梅来源: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年2期第2篇:初中小班化教学数学练习分层设计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程内容的呈现应该注意层次化和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小班化教学,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教学活动必须适应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均等的参与教学机会.要提高小班化教学效果,除了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外,练习有效性的探究也不容忽视.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能让教师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综合信息,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改进教学方法、调节教学结构提供科学依据.一、学生分层,确定分层练习的对象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学习态度和个人意愿等,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的学习小组:暂差生或学困生分为A组,中等水平的学生分为B组,优秀生分为C组. 这样分组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合理定位,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同时获悉其他同学的基本情况,便于同学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二、练习分层,提高成效分层练习的特点:(1)基本练习:重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操练,如简单的计算、基本画图、熟记公式、定理等巩固练习,主要适合于A组学生.(2)综合练习: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适合B组学生.(3)开放性的练习: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一般适合于C组学生.针对上述三个层次练习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出独立型分层练习和合作型分层练习.1.独立型分层练习.(1)按题目的难易程度设计分层练习.例如,在讲“因式分解”后,我设计如下练习:A组: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3ax2-3ay4;-2xy-x2-y2;3ax2+6axy+3ay2.B组:利用图形面积因式分解:a2+3ab+2b2;a2+b2+c2+2ab+2bc+2ac.C组:请写出一个三项式,使它能先提公因式,再运用公式法来因式分解.你编的三项式是,分解因式的结果是.C组的学生不仅要学会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而且要懂得借助课本内容的思想方法去编拟习题.这是有效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式.这样的练习,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巩固了课本知识,而且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的机会.(2)同一题目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3)按目标的不同对同一练习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2.合作型分层练习.由于不同的学生的能力有所差异,有些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有些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在设计分层练习时,教师应安排一些合作型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合作型的练习一般分为相同层次型合作练习和互补型的合作练习.(1)相同层次型合作练习.由一些数学学习的基础、能力、智趣等相近的学生来完成.数学问题的解决往往可以有不同的方案,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案,都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可以与别人共同讨论不同方案的优缺点.这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互补型的合作练习.所谓“互补”是指具有不同数学能力的学生在完成数学学习任务时相互补充、相互合作的一种形式.比如,思维能力较强和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相互合作,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讲“相似三角形”后,我布置如下练习:请运用相似三角形知识设计方案来测量某棵大树的高度,不能爬上大树,也不能把树砍倒,工具有卷尺、标杆、镜子等.要求画出示意图,简单说明测量原理(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这次练习有的学生找了与自己“互补”的同伴合作完成了任务.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使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构造及应用有了深刻理解,也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及合作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要想提高全班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在练习上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求A层学生解决问题时,要认真审题,多联系生活实际,借助于图形分析题意,并把线段图画在练习本上,写清解题思路,分步解答;对B层学生,要求用不同的方法分析题意,尽量用综合算式解答,并鼓励他们多做一些拓展性题目,提高自己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C 层学生的要求是必须用综合算式解答常规练习题,解答开放性题目时,提倡解法创新,做到举一反三.总之,设计好分层练习,需要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对所教内容的知识点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精心挑选.让我们树立新的练习设计理念,设计出丰富多彩、学生感兴趣、乐于去完成的练习,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多元智能,让学生的知识在练习中升华,技能在练习中提高,能力在练习中形成,思维在练习中发展.作者:邓法珍来源: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年1期。
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论文
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论文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论文一、如何将学生进行分层布置不同的作业我们在作业分层方面的做法是,把所教班级的学生分成两个或三个层次,作业也进行相应的分层。
1、硬性分层:即老师只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分层而不考虑其他因素。
将全班学生分成:A层次为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B层次为成绩中等的学生,而C层次的学生成绩相对较好,人数也较少(不在班级公布学生所处的层次,但学生知道自己的层次)。
这种分层相对比较公平,因为分数是硬性的。
但也有很大的弊端,因为忽略了学生的其他因素,如智力水平的差异,学习兴趣的差异,和学习潜力的差异等。
教学时,学生则按上课时的分层布置不同的作业,并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
2、软性分层:即老师给出分层题目,比如说同一节课后,布置三个层次的题目,让学生自选愿意做的层次完成就可以了,同时鼓励A 层学生挑战B层题目,B层学生挑战C层题目,C层学生挑战课外。
或者布置好对于绝大部分中等层次学生适当的作业后,可对层次好的学生布置几道加大难度的附加题,当然也可鼓励中等生尝试去解决难题,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
软性分层的好处是使学生能够在自愿的基础之上进行自主选择,满足不同的需要。
不足之处是容易造成惰性强的学生养成更大的惰性。
3、多样化分层:即老师不拘于常规,而是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灵活采用多种分层方式,以完成不同时期对学生训练的要求。
二、分层布置数学作业的好处这种做法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尊重个体差异,面向有差异的全体学生。
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也响应了“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的课改口号。
是优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1、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挖掘了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每次上完课,我都针对全班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布置必做题与选做题或定量不定时作业。
例如:在布置课外阅读杂志《数学报》就是属定量不定时。
我给这样不同要求,学生们都能愉快地完成自己力所能的作业。
2、评价方式随之改变。
高中数学分层设计作业分析论文
高中数学分层设计作业分析论文首先,以分层布置作业作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分层施教。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广大教师更加注重了课堂教学的创新,但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却往往被忽视,作业的功能还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把作业当作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我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坚持个性差异,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设计作业链,建立作业“超市”,把每天的作业分成A、B、C三个层次,A是基础题,适合基础较弱的学生完成,并要求做课本相应习题;B是中档题,中等学生可以选择做A和B;C是偏难题或开放题,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在A档和B档中自己选择适量的题目并完成C档题。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对本章节的掌握情况和课余时间进行自由选择,教师只是规定必须完成的量。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不搞题海战术。
教师在精选习题时要保证每个习题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学生做完后能从此题中总结一类题的通法,以达到以一代十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使学困生更加关注基础,量力而行,不必为每天完不成作业或花费大量的时间完成某科作业而烦恼;优秀的学生对于已经很熟悉的基础题或中档题完全可以放掉,只需要根据自己的水平完成A档和B档中不太熟悉的题目,并进行适当的拔高,思维能力大大增强;中档学生也不甘落后,以前他们不敢冒尖,总是不自信,有了分层布置作业后,对于C档题也敢于尝试了,主要是班内的交流和研究的气氛更加热烈了!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我还经常变换作业形式。
A档作业基础题后可以让学生思考:“本节知识都有哪些基础题型?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有哪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B档作业经常设计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C档作业多以开放题形式出现,或让学生自己编题,提高层次。
一章或一个单元结束后,让学生以程序框图的形式写知识结构体系,培养整体思维,好的进行展览交流。
分层布置作业采用全批全改的形式,作业的评价要结合作业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论文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论文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路径思考一、丰富作业趣味,改变学习态度“双减”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对作业进行趣味设计的形式,来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并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数学探索当中。
这样不仅能够缓解学生课业负担,同时也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一课中,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了教材基础知识后,可以结合现实中的“花圃设计”案例,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尝试设计花圃造景方案。
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保证图案设计的美观性,同时还需要准确计算出图案面积以及不同种类的植物用量。
最后将个人的设计成果在课堂中展示出来,并由班级全体师生共同评选出“最优设计”。
如此一来学生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完成作业任务,而是能够充分开动脑筋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以及操作,从而能够深刻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
二、设置作业分层,改变学习方式小学生常常会受到自身因素困扰,导致无法顺利完成一些必要学习任务。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不仅需要在作业数量上进行调整,更要尝试改变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使其从以往孤立的学习个体,融入到集体合作的学习环境之中,并根据自身现实需求来完成相应的作业内容。
同时通过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经验共享,来确保学生能够借助有限的作业数量掌握更加全面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一课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以下分层作业内容:任务1——在一张白纸上使用任意方法来绘制一个圆,并帮助这个圆进行“自我介绍”,包括其结构以及半径、周长、面积等相关参数。
任务2——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至少提出一项能够用“圆”的知识来解决的问题。
任务3——结合课本中“圆与长方形”相互转化的内容,使用文字、图形、公式等内容来共同描述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半径和周长之间的关系。
随后教师可以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将班级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并要求小组中学习层次较高的学生只需要完成1~2作业任务即可,但是却需要帮助学习层次较低的小组成员完成全部三项作业。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索论文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索论文随着我国“双减”政策的不断深化,教育领域也在不断进行和探索。
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数学教学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
分层作业是一种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分组进行任务分配和教学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兴趣。
本文将探讨在“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索。
一、分层作业设计的理论基础分层作业设计是基于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进行教学任务分配的一种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分别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任务,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数学教学中,分层作业设计可以更好地针对学生的能力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索在“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成为教师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基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的差异,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作业,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一、分层作业设计要求1.清晰明确目标:教师在设计分层作业时,要清晰明确作业的目标和要求,确保每个学生能够明白自己的任务和学习目标。
2.合理设置任务: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合理设置不同难度的数学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水平上完成任务。
3.提供必要支持: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4.学生反馈和评价: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三、实践案例在“双减”政策实施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开展了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索。
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学习情况,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分别设计了不同难度的数学作业。
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任务,给予学生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展现了较好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与思考我对分层设计数学作业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我认为分层设计数学作业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通过将作业分成不同难度的层次,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避免学生由于无法完成过难的作业而产生挫败感。
分层设计数学作业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我决定积极探索如何将分层设计数学作业落实到我的教学实践之中。
在实践中,我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掌握程度,将数学作业分成了基础、提高和拓展三个层次。
基础层次的作业主要包括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基础。
提高层次的作业则着重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解决一些中等难度的问题时有所突破。
而拓展层次的作业则是为那些对数学有浓厚兴趣和较强能力的学生准备的,其中包括一些较为复杂和抽象的问题,可以挑战学生的能力极限。
接下来,我将分层设计数学作业的实践结果进行了分析。
在实施分层设计数学作业之后,我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在基础层次的作业中,学生们可以逐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利于他们建立起对数学的自信心;在提高层次的作业中,学生们可以通过挑战性较大的题目锻炼自己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拓展层次的作业中,学生们可以通过解决一些复杂和抽象的问题挑战自己,拓展自己的数学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分层设计数学作业,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水平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作业,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
在实践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
由于每个学生的水平和能力都不相同,如何确定每个学生在哪个层次上完成作业是一个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开始尝试利用课堂教学和平时作业表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从而确定每个学生的分层作业。
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差异较大,一些学生在分层设计数学作业中会出现倦怠情绪。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开始尝试采用奖励机制和学习激励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比如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扬。
分层教学下的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分析
分层教学下的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分析【摘要】本文探讨了分层教学下的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在解析了分层教学的概念、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原则、作业设计实施、作业效果评价以及作业改进策略。
结论部分强调了分层教学下的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如何在分层教学模式下进行数学作业设计,并对教学效果有所提升。
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以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分层设计、效果评价、改进策略、重要性、研究方向、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中数学教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作业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
传统的作业设计往往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差异化较大的情况。
为解决这一问题,分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逐渐被引入,通过将学生按照能力水平分组,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随着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增多,研究者开始对分层教学下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进行深入探讨。
本研究旨在分析分层教学下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探讨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以期为实际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层教学下的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分析,探讨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具体来说,我们的研究目的包括:一是深入了解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情况,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二是探讨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分层设计实施作业,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三是评价分层教学下的作业设计对学生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的影响,探讨有效的作业改进策略;四是探讨分层教学下的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于数学作业个性化分层设计的探讨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关于数学作业个性化分层设计的探讨获奖科研报告论文摘要: 作业设计的质量如何, 直接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态度和教学质量的好坏。
不写作业或过轻的作业量会影响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 而过重的作业负担, 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 而且会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关键词:数学作业;个性化00G632 000B 001002-766109-008-01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 是复习和巩固数学知识的一种重要形式, 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实验能力和表达对数学理解能力的基本途径, 是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获得成功感的有效方式, 同时为教师提供及时的教学反馈信息, 为改进教学提供最直接而可靠的依据。
作业设计的质量如何, 直接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态度和教学质量的好坏。
不写作业或过轻的作业量会影响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 而过重的作业负担, 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 而且会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和目前的数学教学现状, 简要谈谈新形势下如何设计形式多样, 内容现实有趣又富有探索与思考的作业。
一、数学作业个性化分层可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同学的潜能由于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 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反映在作业上就是作业速度和质量的不同。
承认差异, 就应采取作业分层策略, 制定作业分层规划。
传统的千篇一律, 千人一面的布置作业的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有人吃不饱, 有人吃不了。
其后果是压抑了优秀学生的发展欲望, 扼杀了他们在数学方面的天赋;挫伤了差生学习的积极性, 自尊心也受到伤害。
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 凸显作业的梯度, 增加学生选择的空间, 让每位受教育者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个人得以张扬。
高职生不同于成天疲于考试的中学生, 他们在学好文化基础课的同时, 还要进行大量的专业课的学习。
因此数学作业的量不宜过多, 尽量在能在课堂上完成, 留少量的作业在课外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研究》作者:张丽【摘要】: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孩子都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愉悦。
面对这样“多彩的”作业,孩子会自愿的接受,他们会乐意设计出一张张生动有趣的数学图画、一份份充满童趣和个性的数学作业,数学学习也就会洋溢生命的气息!【关键词】: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孔圣人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新课程改革也一直倡导:“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作业作为我们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有效的补充是我们教育教学活动中所不可缺少的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教学形式。
在应试教育又一次席卷而来的时候,我们的教学又陷入了题海战术的深渊。
做不完的作业,机械的重复来又重复去的数学题,使得多少孩子过早的戴上了近视眼镜,又使得多少孩子失去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最珍贵的童年记忆。
面对这一切我校老师也进行了深深的探索,到底怎样才能设计作业才能既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我们学校开始展开了对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并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在学校间互相交流、借鉴。
一、设计富有童趣的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热情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设计作业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富有童趣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热情者。
例如:在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后,我设计了一道“帮助小兔找门牌号”的游戏性作业,即小兔接到小熊打来的电话,邀请它到小熊家去玩。
小熊说,它家的门牌号是108号。
可小兔到了小熊居住的小区一看,傻了,原来这的里门牌号都是一些乘法算式,你们能帮小兔找到小熊家吗?这样,把一道道计算题融合在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设计探索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究者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为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究、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究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问题的探究者。
1、.观察作业: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可布置这样的作业:请你观察蝴蝶、天安门等平面图形的形状,有什么发现?对具有这种特征的图形你有什么感觉?2、调查作业:如数学活动课“节约用水”教学后,可让学生调查家里或学校每月的用水情况,根据调查的结果,写一份合理用水的建议书。
3、实验作业:如学习“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后,可要求学生根据家中消毒液的说明书自己配置一些消毒药水给厨房用品消毒。
4、小课题探究作业:如学习“比例尺”后,要求学生对自己家里的客厅制作一个平面图,并思考:你认为客厅的设计和摆设合理吗?你有什么改进的措施?为什么?请你写一篇探究报告。
三、设计生活性作业,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实践者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
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性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并逐步成为一个知识的实践者。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数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反馈的重要手段,其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其内容也也应该具备上述特征。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来,学生的作业几乎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翻版、克隆,学生对作业产生了厌烦情绪,认为作业是无可奈何的负担。
因此我们为人师者要在作业的选择上下功夫,要多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真正适用的作业来到学生的身边,为学生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提供方便。
四、分层次设置作业。
新课程观要求教师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富有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
作业作为体现这些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它的设计则要做到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分层设计作业。
可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A、B、C三个层次。
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C,中等可选B,稍差可选A。
例如: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我设计了如下的作业:A、一个长方体纸盒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3厘米,做这个纸盒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它的体积是多少?B、一个长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和是52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C、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2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又如:教学“乘法分配律”后,可以设计如下作业,要求学生任选6道以上。
(1)76×68+76×32(2)57×39+43×39(3)201×73(4)25×401(5)125×88(6)97×101(7)327×99+327(8)58×102-58×2(9)987×98 (10)69×301-69(11)88×117+88×8 (12)4896×24这种“自助餐”式的作业,既针对了学生的实际,又体现了明显的自主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
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充分体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同时,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要点、积极思考,以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4、探究性作业。
探究性作业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教材或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独立自主合作讨论为形式,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进行的作业。
学生在探究作业过程中,由于知识背景的不同、生活经验的差别,每位学生对所见所闻都会有不同的所感所思,每位学习伙伴的探究积累就是一种丰富的学习资源。
这些独特的学习资源相互交流,就会达到“资源共享”的优化组合效果,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问题的探索者。
(1)调查作业。
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调查,可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数感。
如:调查自己家一个季度的用电情况,制作成统计图表,结合电力紧张的现状以及不同时段电价不同的规定提出相应的建议。
(2)小课题研究。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究,不仅能深入理解数学,体验乐趣,而且能自主建构知识。
如学习了圆的认识、周长、面积后布置学生开展一个小课题研究《走进圆的世界》。
学生通过上网找资料、观察生活中的圆来解释“自然中的圆”、“欣赏人文中的圆”。
感受数学的博大与精深,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
5、操作性作业。
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学生长于计算、善于推理、疏于操作,原因在于学生对动手操作和思维发展的关系缺乏深刻认识。
经常看见学生画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高时拿个三角板移来移去,不知所措。
怎样将动手操作、发挥想象、感受创新、体验美感融为一体?在学生认识了圆并学会了用圆规画圆后,基于学生运用圆规不太熟悉这一实际情况,我让他们回家做一幅画,要求是:自己设计情境(主要用圆规),尽量多用圆或圆弧来表现情境中的动物、植物、物品及其他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东西。
第二天学生的作业让我大开眼界。
可爱的雪人,圆溜溜的大眼睛,胖乎乎的四肢、身体;还有一位学生设计的是:蔬菜水果宝宝图,卡通的苹果小姐、胖胖的南瓜大婶……还有的以2008北京奥运为主题,从四个圆形美术字“北京奥运”到五环、倒记时的钟、旁边欢庆的人、小狗等都用圆来表现……6、日记型作业。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经常会有一些感受、疑问和自己的新发现,这些想法随着时间的流逝,可能会淡忘。
怎样才能留住这些美好的回忆和闪耀的智慧呢?我尝试让学业生写日记,日记内容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布置的;另一部分是学生自选的自己认为与数学有关的日常发现。
有些学生针对单元练习中的错误写了小日记《都是“0”惹的祸》在第十一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单元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选择题:如果a×=b÷(a、b都是自然数),则()。
(A)a≥b (B)a=b (C)a<b (D)a>b这题的正确答案是(A),可我却选(D)。
我在做这道题时,用老师教给我们的假设法,假设a ×=b÷=1,算出a=、b=,所以a>b。
当时根本没有考虑到0,0也是自然数,0×=0、0÷=0。
该死的0,都是你惹的祸,害的我与满分失之交臂。
……下面是一位学生写的数学日记:眼睛也会"说谎"今天数学课上,老师画了2条线让我们猜猜是哪一条长,一条是←→,另一条是>――<。
初一看,我们都猜是第2条线段长,但是老师说:“你们别急,用尺量量看。
”我们一量才发现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
怎么眼睛也会“说谎”吗?我带着这样的疑问去问爸爸。
爸爸告诉我,那是眼睛的错觉,这些都说明我们看到的东西不一定是正确的,这样的例子很多,有时我们看到好像是长短不一的东西结果是一样长,我们看到大小不同的图形结果是一样大;我们看到在运动的东西,其实它根本没动。
就像月亮,它给我们造成的错觉就更明显了,我们走着,走着,走了很远,抬头还能看到月亮,边看边走。
哎呀!月亮在跟着我们走呢?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眼睛给我们的错觉还真好玩呀!实施新课改,要求不断变革我们的教学行为方式,我们不妨从作业设计上入手,细思量巧设计,探究内容的开放和整合,强调过程的合作和实践,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形式的创新性和内容的趣味性,让学生一方面巩固知识,另一方面发展情感,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今天,再用以往的作业观来对待学生,显然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
与课改精神相符,除了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巩固,也应加强学生思维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训陪练让孩子在作业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变厌学为乐学。
总之,数学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在作业的改革上,也应立足于这一出发点,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设计与实施适合孩子天性的作业,将使作业变得更生活、更有应用性、更令人兴奋!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孩子都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愉悦。
面对这样“多彩的”作业,孩子会自愿的接受,他们会乐意设计出一张张生动有趣的数学图画、一份份充满童趣和个性的数学作业,数学学习也就会洋溢生命的气息!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数学作业的设计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更要注重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既要创新又要保证其科学有效,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形成能力,学会合作,体验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