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you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思想家。 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世称“柳 河东”。永贞元年,柳宗元积极参加王叔文 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 马。在永州长达10年,后虽奉召回京,旋即 又被贬为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多年 的贬谪生活,使他的身心倍受伤害,四年后 病逝于任所。 • 柳宗元在政治思想上受儒家民本思想影响, 曾提出“官为民役”的观点。 • 政治上他是失意者,但在文学创作上却成就 卓著,表现在寓言、传说、山水游记等散文 方面,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这才知道这座山的独特卓立,不与小丘 同类。我的神思悠悠然与天地之气相应, 而无法找到它的边际;情怀浩荡与大自然 共游,而不知道它的尽头。拿起酒杯来倒 满酒,摇晃就要醉倒,不知道太阳落山了 。苍茫的暮色,从远处来临,直到一无所 见,但还不想回家。精神专一,忘掉形骸 ,似乎和万物融合为一体。从此以后才知 道我以前根本没有游览过,真正的游览从 这时才开始。所以为此写了这篇文章来记 载它。 这一年,是元和四年。
斟满
引觞满酌,颓然 就醉,不知日之 入。 趋,赴 译文: 拿来酒杯,把 酒斟满,喝酒喝 得神志委靡醉倒 了,不知太阳已 下山了。
译文
那青灰的暮色,从远处来到山头,直到什 么也看不见,但我们还不打算回去。
黄昏时青 灰的天色
来
到
还 苍然暮色,至远而至,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译文
我心思凝结,什么都不想,形 体消释忘掉了自己,一切在夜 色中与万物融合在一起。
• 自从我成为有罪的人,居住在永州,心中一直 忧惧不安。在那空闲的时候,(我)就缓缓散 步,漫无目的地游历。每天与那些随从登高山、 钻深林,走遍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深幽的泉 水,怪异的山石,无论多远, 我们都去。一走 到那些地方就拨开野草坐下,倒酒痛饮,不醉 不罢。喝醉后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很快就 进入梦乡。心中想到哪里,梦也做到哪里。醒 来之后就起身回家。我自认为凡是永州山水中 有奇异姿态的地方,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 但未曾知道还有个奇异独特的西山。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 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 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它们,西山周围 群山
没有哪个
译文那些高高低低的山势,山峰高耸,山谷凹陷,
有的像是小土堆,有的像是洞穴)千里之远的景物, 如同在尺寸之间,(这些景物)聚集紧缩在一起, 没有哪个能够隐藏。青山萦回,白云缭绕,连绵不 断,外与天接,四处远望都是一样的景象。
(3)作者没有直接描摹西山的景物,而是用比照映衬 来突出西山的高峻峭拔。请说明。
(1)“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衬其高。 (2)下望所见之山,好像土堆洞口,千里之外的 景物尤如近在咫尺亦衬其高。 (3)青云萦绕,云天相连浑然一体更衬其高。
作者与西山的感情到了什么境界?
物我合一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 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文章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作者为何开篇 从他处着墨?
• 以前永州山水游览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 山之游不同于以往。
• 用游其它山水时的心情抑郁反衬西山之游 给自己带来的精神愉悦。
(2)作者游奇山异水是想聊以忘忧。但游历众山却 没有给他带来特殊的感受,没有感到此山此水有何 “怪特”之处。当作者“坐法华西亭,望西山”时, “数州之壤”尽收眼底,方觉西山是任何地方都无 法相比的,这高峻的西山卓尔不群的人格是何其熟 悉,渐渐地作者不知不觉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欣 喜之情溢于言表,“引觞满酌”,沉醉于自然之美 中,“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深切体会到天人 合一的至理。因此作者认为西山之游才是真正游览 山水的开迹以往的游览算不上真正的游览。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 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 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山水游记是柳文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 它继承了《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 不仅用凝练的文笔、精华的语言描绘南国 美好风物,并且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幸 遭遇、怨愤抑郁的心情融注其间,文笔或 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在中国文学史 上具有独特地位。
二段释疑:
登高远望
因为
指着西山
才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 以….为异
于是 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沿着 渡过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 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 走到…尽头 而止。 砍伐 译文: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边的亭子上, 眺望西山,才指着它认为奇异。于是吩咐仆人渡过湘江, 沿着染溪,砍去丛生的草木,烧掉茂密的茅草,一直清除 到高山之顶。
• 一、谪居永州,漫游诸山; • 二、始得西山,宴游西山;
游诸山 游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游西山
攀缘而登,箕踞而遨 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景 深林,回溪,幽泉怪石
归 觉而起,起而归 情 为僇(戮)人,
恒惴栗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2)第一次出现是往日游览时,作者“披草而坐, 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 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这短促紧 凑的语句反映了作者单调乏味的生活及苦闷抑 郁的内心感受。虽然他想在游览山水中得以解 脱,但酒醉之后仍一切如故,心中的压抑烦闷 并未减少。而西山之游却使作者感到从未有过 的快慰,他要“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只 是美酒醉人,更是这高峻峭拔的西山使其感受 到物我相融,醉而忘归,心中的欢喜愉悦不言 而喻。前后对比更突出西山之游给作者带来的 独特感受。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讨
1、要求,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勾画记忆重 点文言知识,翻译文本。8分钟 • 前4分钟自主学习, • 后两分钟一对一讨论解决疑问, • 后2分钟小组讨论解决疑难。 2、展示要求:每组明确疑难问题,明确重要 文言知识,翻译文句。
一段释疑:
遭贬谪
每天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 表修饰,地 穷尽(动)
译 文
这样才认识到这座山是如此之特 出,和小土丘不是一类。
这样以后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嵝为类
特出
译文
渺远的样子,与大自然之气在一起,而没 有谁知道它的极限; 广大的样子,与创造 万物的神同游,而没有谁知道它的尽期。
边沿,极限 渺远的样子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
在一起
尽期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 它 穷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永 州八记》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他写的游记不仅文笔简洁,描摹生 动真切,富有诗情画意,而且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 着对生活遭际的感慨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永州八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首篇) 《钴(gǔ)鉧(mǔ) 潭记》
《钴鉧潭西小丘记》 《小石潭记》 《袁家渴(hè)记》 《石渠记》 《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
作者由西山的特立之貌,喻自己卓而不 群的人格,表现自己志高不俗的志向。
字词: (一)通假字:余自为僇人 “僇”通”戮”,刑辱的意思。 (二)一词多义: 而:施施而行 表修饰
起而归
表承接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 表转折, 却
之: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的 始得异之 代所见景色 不知日之入 主谓之间 故为之文以志 代所见景色
凝结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暗合
表停顿
曾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游于是乎始。
从此(时)
这样我才明白从前未曾真正 译文: 游玩过山水,真正的游赏山 水是从这次开始的。
写
来
这
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 和四年也。 这
译文:所以写了这篇文章来记述 这件事。这年是元和四年。
•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 遥望西山,才指点着它并认为它奇异。我于是 命令仆人越过湘江,沿着染溪(而行),砍去 丛生的草木,烧掉茂密的茅草,直至西山之巅 才罢休。然后,我们攀援着爬上山顶,两腿叉 开坐下,观赏风景,周围几个州的土地都在我 的座垫下。那些高高低低的山势,山峰高耸, 山谷凹陷,有的像是小土堆,有的像是洞穴。 看似尺寸之间,实则千里之外,种种景物聚集、 缩拢到一块儿,没有能逃脱隐藏在视线之外的。 青山白水,相互萦绕,视野之外的景物与高天 相接,环看四周,浑然一体。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小结:
(2)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游于是乎始”?
目的不明: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未得
之憾 反 衬
散漫放任:到—醉—卧—梦—起—归 随意而饮:醉而思归 体会: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 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目的明确:过—缘—斫—焚—穷 形势高峻: 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气象阔大: 悠悠莫得其涯,洋洋不知所穷 宴饮之乐: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醉不欲归 天人合一: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体会: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4)作者借西山之游,抒发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
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 表露了傲世情怀。
突出了“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的感受,西山之游更觉其异,作者卓尔不群之 人格才更具感染力。
文章主旨:
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 高峻,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 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
“始得”两字什么含义?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平日的游览平淡无奇,觉得西山景色新异,令人 精神振奋,心旷神怡,是第一次真正的游览。 “始得”二字为全文的线索,有贯穿全文的作用。
从“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到“始指异之”, 再以“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结 束全文。 “始得”暗含了初次遭遇西山,透露出偶然而 又惊喜的心情。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 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 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 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 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 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 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 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 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读音
• • • • • • • 僇人 施施而行 斫榛莽 焚茅茷 箕踞 衽席 岈然 • • • • • • 若垤若穴 攒蹙 遁隐 培塿 颢气 引觞
读音
• • • • • • • 僇人 lù • 若垤若穴 dié 施施而行 yí • 攒蹙 cuán cù 斫榛莽 zhuó zhēn• 遁隐 dùn 焚茅茷 fá • 培塿 pǒu lǒu 箕踞 jī jù • 颢气 hào 衽席 rèn • 引觞 shāng 岈然 xiā
常常
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 就,那么 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 相互枕 这(代) 更换 着身子 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 来 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 凡是 表顺接 睡醒 认为 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 未曾 这 形态与其他 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 的不同 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 奇怪特别 表转折 之怪特。
表修饰
几个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 皆在衽席之下。
表承接 我们抓住山上的树木向上攀登,到了山上以后,两 脚伸开坐在那里观赏景物,只见好几个州的土地都 在我们坐的席子下面。
异 作 州 永 前 以 写 先 , 墨 着 处 他 从 却 篇 开 者 映 照 比 来 垫 铺 为 作 此 以 , 览 游 的 水 秀 山 。 往 以 于 同 不 游 之 山 西 衬
(三)古今异义: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古:未曾 今:未开始
攒蹙累积 古:重叠到一起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古:这样以后
今:积累
今:之后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再读全文,讨论下列问题
再读课文,讨论:
“始得”两字什么含义?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1)文章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作者为何开篇从 他处着墨? (2)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 始”? (3)作者怎样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 (4)作者借西山之游,抒发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描绘了寒江独钓图,清冷孤寂中展现出诗人孤傲绝世 的性格,是一个孤高、正直、守志不渝的形象。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学习目标
• 1、了解作家作品,落实重要文言知识 • 2、学习文中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 3、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 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