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二篇练习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测试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测试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测试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烂熳(màn)匿名(ruò)筋疲力尽(jīn)B.芦荟(huì)长髯(rán)吹嘘(xū)C.不逊(sùn)禁锢(ɡù)文绉绉(zhōu)D.诘责(jié)窒息(zhì)锃亮(chénɡ)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翻来复去器宇轩昂鹤立鸡群忧郁消沉B.成群结队美其名曰文质彬彬困惑不解C.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粗制乱造藏污纳诟D.暗然失色不可名状美不胜收微不足道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

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春节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和久违的乡音。

B.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

C.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D.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5.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3)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4)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A.比喻引用排比拟人B.拟人反语比喻比喻C.比喻反语比喻拟人D.拟人引用排比反语6.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连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短文二篇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短文二篇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

10.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以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 了古今。
B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 山水映衬之美。
C .“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 去找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D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 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
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 像我们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5.《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一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请 参照示例,写出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示例:闲人——表现出苏轼的自得之情。月夜处处都有,可只有他 和张怀民这种情趣高雅的人才懂得欣赏。
清闲的人。 ••
9.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A .山川之美
乃记之而去
B .未复有• 能与其奇者
相与步• 于中庭
C .怀民亦未寝•
D .寻张怀民

寝食• 难安
未果,寻病终



点拨
C项中两个“寝”都是“睡觉”的意思。A项两个“之”分别 为“助词,的”“代词,代当时的情景”;B项两个“与”分 别为“参与。这里指欣赏、领悟”“一起”;D项两个“寻” 分别为“找”“不久”。
(2)《华记阳承隐天居寺夜游》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信______,
字子瞻,号____________。苏他轼与文父集亲__________、弟苏弟轼
__________合称为“__________”,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二篇习题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二篇习题新人教版

10 短文二篇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夕日欲颓.(tuí)未复有能与.其奇者(yù)晓雾将歇.(xiē) 水中藻.(zǎo)、荇.(xìng)交横.(héng)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答谢中书书.(书信)(2)古来共.谈(共同)(3)五色交辉..(交相辉映)(4)四时俱.备(全,都)(5)晓雾将.歇(将要,即将)(6)夕日欲颓.(坠落)(7)沉鳞竞.跃(竞相,争相)(8)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9)庭下如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10)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清闲的人)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D )A.盖.竹柏影也盖.以诱敌B.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D.夕日欲.颓实是欲.界之仙都(解析:D项中分别是“将要”和“欲望”的意思。

)4.选出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 C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有“山中宰相”之称。

题目的意思是回复给谢中书的书信。

(2)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朝代)著名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们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其余五位是宋代的王安石、曾巩、欧阳修,以及唐代的韩愈、柳宗元。

(3)《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4)《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下承天寺庭中的景色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二篇拓展阅读(含试卷)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二篇拓展阅读(含试卷)

第10课《短文二篇》拓展阅读后赤壁赋(节选)是岁①十月之望②,步自雪堂③,将归于临皋④。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⑤。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⑥?”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⑦之鲈。

顾⑧安所⑨得酒乎?”归而谋诸妇⑩。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注释】①是岁:指宋神宗元丰五年。

②望:阴历每月的十五日。

③雪堂:指苏轼在黄州时建造的自住厅堂。

④临皋:亭名。

⑤黄泥之坂:即“黄泥坂”,山坡名。

⑥如此良夜何:如何度过这个良夜。

⑦松江:指吴淞江。

⑧顾:但是。

⑨安所:从什么地方。

⑩谋诸妇:和妻子商量这件事。

诸,“之于”的合音词。

【且读且思】本文和《记承天寺夜游》都写了什么内容?神秘的大峡谷小心翼翼,走过一段山石搭建的窄窄小路,突然眼前一亮,一道闪光的瀑布,银练似的,挂在眼前!不敢相信,在这僻远的北方大山里,在这名不见经传的乡郊野外,居然有这样一道曲曲折折的流水,夹岸是这样一带幽幽险峻的峡谷,沿路有这么多大大小小的飞瀑流苏!山路盘桓,窄到仅容一人通过。

敛声屏息,尽力踏稳每一块石头。

好在,险峻处有铁索,可供攀缘。

山石和铁索,是人类目前留在这峡谷中的不多的印记。

重重山岩,或如刀锋切割一般,陡立崖畔,或是经了妙手点化,层层叠叠,千奇百怪。

这大山的肌肤,经了流水千年的浸润,留下了一条条、一缕缕美丽的花纹。

那些流线型的图案,是造化的力量,鬼斧神工,却不留一丝斧凿的痕迹。

深褐,橘红,赭(zhě)黄,深浅不一,却又浑然一体,像一本厚厚的天书,无字,无语,却在默默地述说着光阴的故事。

听到雷鸣般的水声,抬眼望去,几帘瀑布,挂满川前,依势奔泻,经了山石的重重阻隔,分道扬花,越发激越澎湃。

飞流倒挂,激起冲天的雪浪。

几只小鸟,惊疑地飞过头顶,躲进崖石的丛林中。

一位披着长发的女伴,孩子般张开双臂,一副奋不顾身、拥抱瀑布的模样!一袭孔雀蓝的长裙,被白色的流瀑映衬得格外鲜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_10短文二篇练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_10短文二篇练习

10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1.给加点字注音。

晓雾将歇.(xiē) 夕日欲颓.(tuí)未复有能与.其奇者(yù)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答谢中书书.书:书信(2)五色交辉..交辉:交相辉映(3)四时..俱备四时:四季(4)晓雾将歇.歇:消散(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3.翻译下列句子。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4.填空。

(1)《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有“山中宰相”之称。

作品有《陶隐居集》。

题目的意思是回复给谢中书的书信。

(2)《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的句子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5.“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写山、水的?突出了山、水的什么特点?“高峰入云”从仰视角度写山,“清流见底”从俯视角度写水,突出了山之高、水之清的特点。

6.简要说说“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的表达效果。

“猿鸟乱鸣”形象地描绘出了猿啼鸟鸣的热闹景象,“沉鳞竞跃”形象地表现了清流之鱼争相喋水的活跃场景。

这几句描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出生命向上的气息。

7.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提到他有何用意?谢灵运;表明能欣赏山水美景的人很少,同时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能够与古今山水知音康乐比肩的得意之感。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

马行绿荫中,若张盖①。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二篇练习新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二篇练习新人教版(含答案)

10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1.给加点字注音。

晓雾将歇.(xiē) 夕日欲颓.(tuí)未复有能与.其奇者(yù)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答谢中书书.书:书信(2)五色交辉..交辉:交相辉映(3)四时..俱备四时:四季(4)晓雾将歇.歇:消散(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3.翻译下列句子。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4.填空。

(1)《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有“山中宰相”之称。

作品有《陶隐居集》。

题目的意思是回复给谢中书的书信。

(2)《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的句子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5.“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写山、水的?突出了山、水的什么特点?“高峰入云”从仰视角度写山,“清流见底”从俯视角度写水,突出了山之高、水之清的特点。

6.简要说说“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的表达效果。

“猿鸟乱鸣”形象地描绘出了猿啼鸟鸣的热闹景象,“沉鳞竞跃”形象地表现了清流之鱼争相喋水的活跃场景。

这几句描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出生命向上的气息。

7.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提到他有何用意?谢灵运;表明能欣赏山水美景的人很少,同时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能够与古今山水知音康乐比肩的得意之感。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

马行绿荫中,若张盖①。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短文二篇》同步习题(含答案).doc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短文二篇》同步习题(含答案).doc

《答谢中书书》同步练习♦基础知识达标1 •给汉字注音。

颓()与() 歇()2.加点词语解释。

(1)五色交辉■交:()(2)四时俱备■时:() 俱:()(3)晓雾将歇■歇:()(4)夕日欲颓■颓:()(5)沉鳞竞跃•竞:()(6)古来共谈■共:()(7)实是欲界之仙都实:(■)欲界:()(8)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 )3. 理解性默写。

(1)统领全文的语句是:(2)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3)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4)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 重点语句翻译。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D四时俱备( )(2)夕日欲颓( )(3)晓雾将歇( ) ( )(4)古来共谈( )6.—词多义。

与: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念无与为乐者:( )书:①谢答中“书J( )②谢答中书“书J( )③乃书诗四句:( )♦课后能力提升7.课文内容理解。

(1)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3)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8.开放性试题。

《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美不胜收。

你能否再找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1 ・ tuf yu x i e2. (1)五色交辉 ■ 交:交相 (2)四时俱备■ 时:四季 俱:都 (3)晓雾将歇■歇:消散 (4)夕日欲颓 ■颓:坠落 (5)沉鳞竞跃■ 竞:争相 (6)古来共谈■共:共同 (7)实是欲界之仙都 实:实在 欲界:人间 •(8)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参与,这里指欣赏3. 理解性默写。

(1) 统领全文的语句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 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 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短文二篇》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短文二篇》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

《短文二篇》自主学习基础锤炼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晓雾将歇.()与.其奇者()遂.至承天寺()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解释下列加点词。

(1)山川之.美/但微颔之.()()(2)实是.欲界之仙都/如是.再啮()()(3)夕日欲.颓/欲.界之仙都()()(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无与.为乐者()()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答谢中书书》中描写早晚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陶弘景,字通明,号________。

丹阳秣陵人,著有《_______________》。

(2)《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轼文集》,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朝的文学家。

他与父亲________、弟弟________合称为“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孩子无不希望得到父母的褒奖,这对其自尊心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B.今年判阅语文微写作的老师要求必须读过《红楼梦》《老人与海》等原著。

C.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开放日16日举行,来自多个省市的近千名考生和家长冒雨前来。

D.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等世界级文豪对中国文坛有着深远的影响。

6.仿照例句,再写两个分句,使之构成排比。

人生如画,有的绚丽辉煌,有的暗淡失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精读(一)阅读《答谢中书书》,回答问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短文二篇练习1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短文二篇练习1 新人教版

10.短文二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答谢中书书.__ _(2)晓雾将歇.(3)实是欲界..之仙都(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以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 “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让人感到繁多杂乱。

D.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10.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与陈伯之书(节选)丘迟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见故国之旗鼓,感生平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

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想早励良.规良.多趣味B.见.故国之旗鼓不见.曦月C.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学而不思.则罔D.吴子之泣.西河泣.涕零如雨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人之.情也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B.实是欲界之.仙都C.春冬之.时D.当求之.于上流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

1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是:(2)“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的原因是:(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二篇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二篇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与.其奇者( yù ) 欣.然( xīn )
未寝.( qǐn )
陶弘.景( hóng )
竞.跃( jìng ) 遂.至( suì ) 将歇.( xiē ) 藻.荇.(zǎo )( xìng )
2.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1)未复有 能/ 与其奇者 (2)相与 步/ 于中庭 (3)但少闲人 如/ 吾两人者耳 (4)念 无/ 与为乐者
第三单元
10 短文二篇
◆走近作者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 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梁武帝早年曾和他交游,即位以后,经常向他咨询 国家大事,时人称为“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集注》《陶隐居集》 等。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号称“三苏”。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 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 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 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 “宋四家”之一。有《东坡乐府》等传世。
(1)请你用微信的形式,向你的朋友圈发一条有关上述材料的信息。(20字 左右)
示例:纪念苏东坡(苏轼)诞辰980周年纪录片《苏东坡》在黄冈首发 (2)请你为此次活动拟一个宣传标语。 示例:①人间绝版苏东坡,千古风流在黄州。②诵读东坡诗词,胸装家 国情怀。 (3)假如你是××学校文学社的小记者,让你采访本次活动的负责人,你 会提出哪两个问题? 示例:①您觉得在黄冈举办东坡文化节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②您认为 还可以用哪些方式纪念大文豪苏东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1.给加点字注音。

晓雾将歇.(xiē) 夕日欲颓.(tuí)未复有能与.其奇者(yù)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答谢中书书.书:书信交辉:交相辉映(2)五色交辉..(3)四时俱备四时:四季..(4)晓雾将歇.歇:消散(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3.翻译下列句子。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4.填空。

(1)《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有“山中宰相”之称。

作品有《陶隐居集》。

题目的意思是回复给谢中书的书信。

(2)《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的句子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5.“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写山、水的?突出了山、水的什么特点?“高峰入云”从仰视角度写山,“清流见底”从俯视角度写水,突出了山之高、水之清的特点。

6.简要说说“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的表达效果。

“猿鸟乱鸣”形象地描绘出了猿啼鸟鸣的热闹景象,“沉鳞竞跃”形象地表现了清流之鱼争相喋水的活跃场景。

这几句描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出生命向上的气息。

7.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提到他有何用意?谢灵运;表明能欣赏山水美景的人很少,同时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能够与古今山水知音康乐比肩的得意之感。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

马行绿荫中,若张盖①。

殿前剔牙松②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暇日曾与黄思立③诸公游此。

予弟中郎④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

”思立亦以为然。

予因叹西湖胜景,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⑤,作六桥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⑦乎?(选自袁宗道《极乐寺纪游》)【注释】①张盖:张开的车盖。

②剔牙松:一种针叶松。

③黄思立:人名。

④中郎:袁宗道的二弟。

⑤挂进贤冠:意思是辞去官职,挂起官帽,让给贤能的人。

⑥六桥:在杭州西湖苏堤上。

⑦情障:情感郁结在心头而不能消,这里指“心愿”。

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高峰入.云入:耸入(2)四时俱.备俱:全,都(3)沉鳞.竞跃鳞:鱼(4)若.张盖若:像,好像(5)大可七八围许.许:大约9.翻译下列句子。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康乐公谢灵运以来,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到这奇丽的景色了。

(2)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

极乐寺离桥大约三里,路上的风景也很好。

10.【甲】文对山中美景进行评价赞美的句子是:实是欲界之仙都;【乙】文对极乐寺评价赞美的句子是:此地小似钱塘苏堤。

(用原文语句填空)11.【甲】【乙】两文最后一句所表达的共同情感是什么?都表达了作者热爱山水(大自然)、淡泊名利(对官场的鄙弃)的思想感情。

附【乙】文参考译文:极乐寺离桥大约三里,道路也很好走,马在绿荫下前行,(两旁的大树)就像张开的车盖一样。

佛殿前有几株剔牙松,松树躯干碧绿嫩黄,斑驳疏落就像大鱼的鱼鳞,松树大约有七八围(一人环抱的长度叫作围)粗。

空闲时节,我曾经和黄思立等人一起来这里游玩。

我的弟弟袁中郎说:“这个地方有点像钱塘苏堤。

”黄思立也认为是这样。

我于是感慨西湖美景,我梦到很多次了,什么时候能挂起进贤冠,充当西湖六桥底下的游客,了却我一段山水心愿呢?记承天寺夜游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水中藻.(zǎo)、荇.(xìng)交横.(héng)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想到空明:形容水的澄澈(2)庭下如积水空明..(3)盖.竹柏影也盖:大概是(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句子标一处)【详见本课“学法点津”】(1)念/无与为乐者(2)相与/步于中庭(3)盖/竹柏影也4.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

(1)月色入户.古义:单扇门今义:人家、住户(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5.翻译下列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与我一起游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澄澈,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大概是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

6.填空。

(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朝代)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们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其余五位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以及宋代的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2)《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下承天寺庭中的景色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7.自古以来,很多文人墨士都对“月”有一种特殊的情结,月的皎洁与圆缺给了他们很多人生启迪。

弘楚中学团委会准备于10月28日下午3点,在学校报告厅举行以“咏月”为主题的诗词朗诵比赛。

请你一起参加并完成下列题目。

(1)阅读下列材料,用形象化的语言为本次活动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15字)“月亮”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蕴,流转在诗人广阔的心灵空间。

诗人怀乡思亲的情感,常寄托于明月。

古往今来,写月的诗篇不计其数,月亮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

【示例一】月亮,悬挂在天空的诗;【示例二】诗情传千古,明月寄相思(2)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写出相应的诗(词)句。

【示例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 【示例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3)活动筹备组准备邀请第一中学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敏担任本次活动主评委,请你以团委会的名义写一封邀请函。

【示例】邀请函尊敬的李老师:您好!我校定于10月28日下午3点,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咏月”诗词朗诵比赛,想邀请您担任活动主评委,恳请您在百忙中抽空参加。

此致敬礼弘楚中学团委会2018年9月21日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8.“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景物什么样的特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积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藻、荇交横”比喻月光下竹柏的影子,表现了月影的斑驳、摇曳多姿,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9.如何理解文末中“闲人”的含义?①闲人的闲情雅致: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赏景的自豪。

②闲官之苦闷与达观: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自我排遣的达观等。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夕日欲颓.颓:坠落(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参与。

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3)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想到(4)盖.竹柏影也盖:大概是(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11.翻译下列句子。

(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郁郁青青的树林和竹子,四季都有。

(2)相与步于中庭。

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12.【甲】文以感慨发端,为总起;接下来具体描绘景物,写总体风貌,写四时朝夕景物之不同,层次清晰;最后,以赞美和感慨收束。

【乙】文如一篇短小的日记,有时间、地点、人物,先叙事,再写景,最后以议论点题。

13.【甲】【乙】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沉醉山水之情(意思对即可);【乙】文表达的作者感情微妙而复杂,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自我排遣的达观。

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典型例题】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限断两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参考答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技法点睛】1.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如“二石兽/并沉焉”。

2.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

如“至于”“夫”“若夫”“盖”“且”等后面要停顿。

3.句首关联词语、承前的指示代词后要停顿。

如“若”“而”“然则”“故”“是故”等后面要停顿。

4.句首状语后要停顿。

5.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

6.表转折意思的句子中,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朗读节奏。

如“人不知/而不愠”。

7.有省略成分或倒装的地方要停顿。

如“何陋/之有”。

8.“也”“乎”等语气助词后要停顿。

9.古人的姓、名、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等的后面要停顿。

上述只是停顿的基本规律,不应生搬硬套,而应结合具体的语境正确地理解句意后灵活运用。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