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安康市双创项目的原因、发展现状和问题的调查报告

安康市双创项目的原因、发展现状和问题的调查报告

安康市双创项目的原因、发展现状和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摘要:大一第一学期结束后回到家乡安康调查了安康市的交通发展现状和问题,大一第二学期即暑假回到安康首先通过宣传栏和公益宣传广告对于安康市进行的“双创”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

“双创”是指在安康市辖区内从2008年5月开始,全面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创建陕西优秀旅游城市”的工作,力争在三年内实现目标。

从2008年5月“双创”工作启动开始,迄今已经进行了两年零三个月,距原定目标实现时间还有七个月时间。

“双创”工作进行两年以来,既有显著成效,也有很多问题。

总体来说,成绩大过问题。

本人利用暑假回家后的一个月时间,通过各种渠道,比如安康贴吧,安康市双创办公室,以及各地走访调查,基本积累了完成此次报告所必需的材料,现今加以整理,写成一篇调查报告,其目的首先自然是为了在锻炼自己的实践调查研究能力的同时完成此次报告;其次也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群众的意见和智慧是无穷的,希望更多的安康人可以为做好安康“双创”工作积极献言献策;再次,有幸的话,也希望这篇报告能给相关领导和部门进一步做好“双创”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字:安康市“双创”、由来、现状、问题一,“双创”的原因结合安康市的自然和人文特点,矿产资源的缺乏制约安康市工业发展的同时,也保护了安康市的良好的自然环境。

辖区内拥有高峡平湖、林海瀑布、高山草甸、溶洞奇观、人文古迹、火山遗址等自然、人文景观,集南北风光之精华,会秦楚文化之葳蕤。

形成了瀛湖、南宫山、香溪洞、千家坪、三道门、平河梁、神田、擂鼓台等一批具有秦巴汉水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为特色的景区、景点。

这些优秀的旅游资源为安康市开展创建陕西优秀旅游城市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通过整改,扩建以及重新规划,不但使城市构架日趋合理完善,也使城市的卫生水平得到大的提高。

可以说,“双创”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创建优秀旅游城市利于搞活经济,改善民生,提高安康知名度;而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一方面提高了市民素质,另一方面也为创建优秀旅游城市提供了保障。

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面加强招商引资工作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面加强招商引资工作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面加强招商引资工作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正文:----------------------------------------------------------------------------------------------------------------------------------------------------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面加强招商引资工作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安康市全面加强招商引资工作若干政策措施》已经市政府审定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安康市人民政府2018年1月10日安康市全面加强招商引资工作若干政策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加快培育“绿色崛起、追赶超越”新动能,着力构建“发展为要、生态立市、开放兴市、产业强市”新格局。

根据中省政策和部署要求,结合安康实际,现就全面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提出以下政策措施。

一、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

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各部门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开放发展的第一抓手和最强动力,坚持内资与外资、国企与民企、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大项目和中小项目一视同仁,由“一把手”负总责,落实“亲自接待、亲自洽谈、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压实行业部门招商责任,形成大招商格局,着力破解制约招商引资的关键性难题。

二、全面提升招商引资承载能力。

聚焦中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月河川道“重点开发区域”,聚力保障“四区三园”水、电、路、气、讯等生产要素需求,灵活运用PPP等模式,切实加大园区标准化厂房、办公、生活及配套设施建设力度,确保“十三五”期间建成面积年均增长15%以上,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突出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大力营造“识商、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理直气壮地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消除企业家后顾之忧,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着力招引和培育一批全省、全国知名的现代企业家。

液流电池及钒产业调研报告

液流电池及钒产业调研报告

以钒产业为引领,打造安康千亿产业集群——关于安康发展钒产业的思考和建议尽管近年来安康经济增速较快,但在全省经济占比依然较小,唯有坚定“发展为要、生态立市、开放兴市、产业强市”的实施路径,高质量发展绿色工业,才能持续加快“追赶超越”步伐。

其中,钒产业基础强劲、前景广阔,在助力“追赶超越、绿色崛起”中大有作为。

一、钒及钒产业钒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稀有高熔点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锻性和抗腐蚀性,以及众多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广泛应用高科技尖端科学和军工领域,是世界各国争相储备的战略物资,素有“化学面包”和金属“维生素”之称。

(一)钒资源储量分布。

据美国矿业局统计,世界钒按金属量计资源储量6300万吨,折合五氧化二钒储量为11250万吨,可开采200年以上,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非、俄罗斯、美国、挪威等极少数国家。

根据国家自然资源部2018年公布数据,我国钒矿资源储量折合五氧化二钒为6428万吨,约占世界钒资源储量的57%。

我国的钒资源主要以钒钛磁铁矿和石煤钒矿形式存在,其中,钒钛磁铁矿集中分布于四川攀枝花地区和河北承德地区,石煤钒矿主要分布于陕西、河南、湖南、湖北、甘肃等地,- 1 -属于同一矿脉区,商洛和安康地区位于矿带的中部。

(二)钒产品提取工艺。

随着现代技术迅猛发展,我国提钒技术已相对成熟。

其中,钒钛磁铁矿主要通过“吹炼钒渣法、含钒钢渣法、钠化钢渣法”,使钒进入铁水,再采用吹钒工艺生产出钒渣,然后进一步提取钒的氧化物,从而获得各种钒制品;石煤提钒一般采取“火法焙烧+湿法浸出”或“全湿法酸浸提钒”工艺提取,且“全湿法酸浸提钒”工艺无烟气产生。

目前,攀钢集团是我国最大的通过钒钛磁铁矿提钒生产企业,年产五氧化二钒接近4万吨;陕西五洲矿业、华源矿业是目前陕南较大的石煤提钒生产企业,均采用“全湿法酸浸工艺”,年产五氧化二钒达到8000吨。

(三)钒产品应用领域。

目前钒的主要产品有钒氧化物、钒酸盐、钒铁、钒氮合金、钒铝合金、钒储能介质、高纯金属钒等,其中钒氧化物、钒酸盐为初级产品,通常作为后续钒产品原料;钒氮合金作为高强度钢材的原料,钒铝合金作为钛合金的原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中间合金,处于高成长期;高纯金属钒和钒储能介质是钒产业未来发展的高端产品,发展前景无限广阔。

陕西省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研究

陕西省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研究

陕西省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研究陕西省是中国的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近年来,陕西省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其产业结构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陕西省的产业结构现状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发展前景。

陕西省的产业结构主要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组成。

第一产业是指农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等传统的农产品生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工业生产,包括制造业、采矿业和建筑业等;第三产业则是指服务业,包括金融、教育、医疗和旅游等。

目前,陕西省的第一产业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农业是陕西省的传统支柱产业,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水稻、棉花和油菜等。

陕西省拥有广阔的耕地资源和丰富的水资源,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由于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陕西省的农业生产效率还有待提高。

第三产业是陕西省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陕西省的服务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陕西省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是服务业中发展潜力巨大的领域之一、同时,金融、教育和医疗等行业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陕西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未来的发展中,陕西省应该注重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积极发展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陕西省的产业结构现状比较传统,但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陕西省的产业结构有望实现转型升级。

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将共同推动陕西省经济的发展。

但需要注意的是,陕西省的产业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陕西省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研究

陕西省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研究

省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研究摘要在,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成因,也就是说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变动没有显著影响。

研究省的产业结构现状,能对省目前的经济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发现近年来经济在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所体现的优势;研究其发展前景可以为省产业结构的优化找到合适的目标和方向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本文所用研究方法主要是阅读文献、资料的对比和目前部分研究结果的综合比对。

研究发现省产业结构虽然形成“二、三、一”的态势但仍不尽合理、工业产业缺乏竞争力、未形成明确的主导产业、产业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产业结构的优化可通过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培育主导产业、发挥集群效应等途径实现。

[关键词]省;产业结构;结构优化;产业竞争力[论文类型]应用型A R 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Shaanxi ProvinceABSTRACTIn Shaanxi,changes in industrial structure,economic growth Granger c auses changes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that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economic gr owth,economic growth,changes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Research status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Shaanxi Province,Shaanxi Province, can now have some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nomic situation and found that inrecent years,Shaanxi'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 s and advantages embodied;research and its prospects for industry in Shaanxi Pr ovinc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to find the right direct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obj ectives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haanxi.Research methods used in this paper is to read the literature,data and present some results comparing the overall comparison.Study found that although the f ormation of Shaanxi Province,the industrial structure,"two,three,one"of the si tuation but still quite reasonable,competitive industrial property,do not form a clear leading industries,industries with high degree of specialization is not the p roblem.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n transf orm traditional industries,cultivating leading industry,and other ways to achiev e a cluster effect play.[Key words]:Shaanxi Province;Industrial Structure;Structure Improvement;the Competitive Power[Type of Thesis]:Applied目录1引言11.1选题背景11.2研究目的和意义11.3相关概念的界定12国研究现状综述22.1对省产业结构的研究现状22.2对省产业结构发展前景的研究现状33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33.1省经济增长状况33.2省产业结构现状43.3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54产业结构发展前景分析104.1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104.2省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105产业结构调整对策与建议115.1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与建议115.2省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对策与建议135.3省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对策与建议146结束语17参考文献18致191引言1.1选题背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省目前的资源供给和承载能力已经无法满足传统模式下经济发展的要求。

四川安康简介

四川安康简介

四川安康简介【最新版】目录1.四川安康的地理位置2.四川安康的历史文化3.四川安康的自然资源4.四川安康的经济发展5.四川安康的旅游景点正文四川安康,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地处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四省市交界处,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四川安康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秦头楚尾”之称。

四川安康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安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316 年,当时秦国在此设立了安康县。

安康在历史长河中,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中心。

尤其是近现代以来,安康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如辛亥革命先驱张献忠、抗日战争时期的名将王铭章等。

四川安康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拥有广袤的森林、丰富的矿产和独特的动植物资源。

安康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65%,拥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和珍稀动植物。

此外,安康还有丰富的水资源,如汉江、嘉陵江等,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川安康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服务业为支撑。

农业方面,安康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如茶叶、蚕桑、魔芋等,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

工业方面,安康市以能源、化工、冶金等为主导产业,同时积极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

服务业方面,安康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了服务业的整体发展。

四川安康的旅游景点众多,有“中国最美的山水”之美誉。

著名的旅游景点有:汉江小三峡、南宫山、千家坪、瀛湖等。

这些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安康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之,四川安康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多样、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旅游景点众多的地区。

陕西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路径及建议

陕西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路径及建议

陕西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路径及建议作者:张鸿施磊来源:《新西部》2024年第05期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跃迁方向,是基于全面剖析我国现阶段发展环境与发展条件背景下,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本文立足于陕西资源禀赋,深度剖析产业发展现有布局,探寻陕西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地域优势,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三方面入手,为陕西锚定产业转型关键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突破路径,推动陕西依托自身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与竞争点。

当前,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为生产力的跃迁提供了技术支持,使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成为可能。

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升级与变革。

当前,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创新驱动、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赋能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积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是陕西面临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因此,探索陕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路径,是陕西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任务。

解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新质生产力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版图下所孕育的全新经济引爆点,是传统生产力的跃升与进步,是以技术攻关为抓手、创新驱动为支撑、质量牵引为纽带,顺应数字时代发展规律的新生产范式。

第一,技术攻关夯实生产力基础。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使数字技术的攻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关键性颠覆性技术通过搭建全新应用场景、赋能传统工艺升级和转变生产经营模式,为打造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生产力提供转型思路,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应运而生。

第二,创新驱动引领生产力变革。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自主自强创新能力,筑牢竞争优势,创新成为驱动生产力向“新”、向“优”变革的重要引擎,以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三重维度为核心,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培育与发展作为任务导向,为新质生产力的打造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安康市建筑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安康市建筑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图12014-2018年安康市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业增加值及增速要把秦巴山区列入我国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作为重点扶贫开发区,而陕西省安康市就处在安康市建筑业加快推动建筑业改革发展,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年安康市建筑业企业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完成建筑业;万平方实现利润6.77亿元,增安康市有施工活动的建筑企6.62万人,增长5.92%;按建筑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273257元/人,增长建筑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安康市总产值增速,且大1133.77亿元,建筑业增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了增长16.32%、增加,安康市建筑业增加值的增速低于其生产总值增速年建筑业增加值的增速均低于安康市总产值的增速,建筑业增加值增速2015年连(见图1)年以来,建筑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15年降低1.67个百分点,从2015年开始增长到3.03%。

建筑业的经济支柱产业地位在逐步上升。

2018年虽然比上年回落了0.23个百分点,但仍比2014年高。

1.2固定资产投资及总产值增速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2014年以来,安康市建筑业总产值持续增长,2018年达到180.92亿元。

但其增速自2014年下降至14.13%后持续增长了10.55个百分点,在2018年又略微下降(见图2)。

1.3安康市从业人员人数减少2018年底,安康市从业人员总数155.9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09万人,减少0.69%。

建筑业从业人员占安康市从业人员总数的4.24%,比上年提高0.26个百分点(见图3)。

1.4建筑业企业利润大幅增长,建筑业产值率小幅度上升2018年,安康市建筑企业实现利润6.77亿元,比上年增加2.267亿元,增长了50.73个百分点(见图4)。

2014年1.5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总额及新签合同额增速均下降2018年,安康市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总金额为341.07亿元,增长了3.94个百分点,其2016年增速最高,为46.71%,接下来连续两年下降至3.94%。

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汇报范文(27篇)

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汇报范文(27篇)

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汇报范文有关我园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情况汇报管委会领导:近期省政府对科技创新领域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对全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带来重要的影响。

根据领导批示,我部认真学习研究了这些文件精神,对园区下一步如何为企业做好服务,鼓励和吸引企业、高层次人才来园区创新、创业,促进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初步的举措,有关情况汇报如下: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汇报范文(2)(一)我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抢占世界产业发展制高点为目标,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核心,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自主发展与开放合作相结合、着眼当前与谋划长远相结合,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着力完善发展环境,着力壮大骨干企业,着力培育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打造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策源地和高端产业集聚地,将广东建设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区。

发展目标:到___年,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led)三大产业率先突破,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初具规模,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2.5万亿元,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左右;在主要领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标准,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和一批具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形成3-5个产业链较完整、产值超千亿元的新兴产业集群。

到___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___年翻两番,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6%左右,广东成为全国领先、世界先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重点发展领域: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汇报范文(3)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汇报范文(4)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汇报范文(5)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汇报范文(6)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汇报范文(7)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汇报范文(8)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汇报范文(9)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汇报范文(10)特别是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led产业将是我省近期突破的三大重点。

陕西省产业结构及产业政策

陕西省产业结构及产业政策

陕西省产业结构状况摘要:陕西经济结构的基本框架,是在改革开放以前形成的。

“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伴随全国生产力布局的调整以及战备的要求,陕西成为我国内地重要的机械、电子、纺织等加工工业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在能源、化工、医药、有色、建材、冶金等方面又取得了长足发展,在电子、机械等传统支柱产业发展方面的进步也是很显著的。

但是陕西的第一产业基础薄弱,同时第三产业主要以传统行业为主,缺乏新兴的行业带动。

关键词:陕西 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一.产业以及产业结构的定义产业是指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它不仅包括生产部门,还包括流通部门,一般服务行业、文化教育和行政服务业等。

产业介于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之间,属于中观经济。

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产业构成、产业间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以及由这些比例关系所表现出来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从广义来看,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各产业在生产上的比例关系即各产业相互协调、平衡的发展问题,如三次产业之间、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二是产业间以投入产出为基本内容的关联关系,反映各产业相互影响的结果。

因而产业结构是经济总体中的产业多层次的组合,质的特征是产业的地位与作用,量的特征是产业所占的份额,即比重。

二.陕西产业结构总体概况陕西省依据资源分布特点,利用资源优势形成了四大建设基地,陕北以化工能源为发展重点,陕南利用自然环境优美、生物资源丰富等优势,是绿色产业基地,而关中则以先进制造业为建设重点。

另外重点发展的产业包括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及能源化工产业三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果业、畜牧业、旅游、能源化工和国防科技工业六大特色产业和旅游业、文化产业及现代物流业三大特色现代服务产业。

其中装备制造业是陕西工业的主体产业,现代物流业是陕西省的新兴产业。

现代物流是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的。

它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手段,即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库存减少,成本降低,以此延伸和放大传统物流的功能。

安康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安康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4、发展生物医药工业:充分利用安康生物资源多样性优势, 提高黄姜、绞股蓝、葛根、杜仲、丹参、黄连、党参等资源的利 用;加大科研投入,突破关健技术,延伸产业链条,建设规范化 药源基地,做大做强医药龙头企业;加强生物医药研发和市场开
-6-
拓力度,重点发展激素类原料药、中药饮片、植物提取、配方颗 粒和各种剂型成药,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现代化进程。重点以黄姜为 原料建设 200 吨黄体酮生产线,在石泉建设黄姜皂素下游产品深 加工项目,在旬阳建设黄姜综合加工项目;在工业园区建设生产 绞股蓝泼尼松、醋酸泼尼松、地塞米松生产线;在汉滨建设葛根 素注射液、胶囊、滴眼液、汤颗粒生产线。力争到2012 年实现产值 25 亿元。
安康市人民政府文件
安政发〔2009〕14 号
安康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安康市产业振兴和结构调整
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安康市产业振兴和结构调整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〇九年九月二十八日
-1-
安康市产业振兴和结构调整实施意见
为切实贯彻落实全省产业振兴和结构调整暨产业集群发展工 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 进安康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突破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意见,并 做为安康市 2009--2012 产业振兴和结构调整的工作方案。
-4-
吨多晶硅、年产 30 万吨燃料乙醇生产线和年产 30 万吨生物柴油 生产线。逐步形成水火并举、核电、生物质能、光伏产业等新能 源和可再生新能源兼具的陕西新兴能源基地。力争到 2012 年实现 产值 80 亿元。
2、发展新型材料工业: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利用 丰富的矿产资源,突出发展有色金属材料、钢铁、硅材料、钡化 工、新型建材等矿石采选及其新型材料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 通过产业链的关联和延伸,形成以矿产资源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 为主的新型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硅材料和建筑材料 工业体系,建成一批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且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型 材料项目,使之成为安康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陕南新型材料 产业基地。在白河、平利、宁陕建立硫铁矿资源供应地,在汉滨 建设年产 300 万吨硫酸/100 万吨不锈钢项目;在旬阳建设年产 120 万吨球团铁及 60 万吨海绵铁、年产 30 万吨特种钢项目;在石泉 建设年产 6 万吨核电石墨、4 万吨石墨电极和 2 万吨石墨坩埚项目; 在旬阳、白河建设铅锌矿资源供应地,建设年产 4 万吨的锌基合 金项目和年产 2 万吨的热镀锌合金项目;在旬阳、宁陕建设白云 岩资源供应地,建设年产 5 万吨金属镁及 0.5 万吨高性能镁合金 板材、年产 2 万吨的 Mg-Al-Zn 系列精炼镁合金、年产 3 万吨的镁 合金压铸件和年产 2 万吨的镁合金挤压型材项目;在汉滨、石泉 等县区建设硅石资源供应地,在汉滨建设年产 10 万吨有机硅生产 线和年产 520 万重量箱特种汽车玻璃项目;在汉滨、旬阳、平利、 紫阳建设重晶石(毒重石)资源供应地,在汉滨区建设年产 2.5 万吨硅钙钡和年产 1 万吨超细硫酸钡项目;依托火电粉煤灰等资

商州区主导产业调研报告

商州区主导产业调研报告

商州区主导产业调研报告商州区主导产业调研报告一、简介商州区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总面积约为2125.1平方公里,是陕西省重要的经济区之一。

商州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环境,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本次调研主要围绕商州区的主导产业展开,分析其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建议。

二、主导产业概况商州区的主导产业主要包括农牧业、工业和旅游业。

农牧业是商州区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主要种植农作物和养殖畜牧。

工业方面,商州区的工业发展比较集中,主要有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和建材等领域。

旅游业是商州区的新兴产业,得益于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三、发展现状1. 农牧业:商州区农牧业发展存在规模小、技术落后等问题。

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农业加工业发展不够成熟。

需要加大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发展农业科技,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提高农民收入。

2. 工业:商州区的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有限。

缺乏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和领军企业。

需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支持,提高企业竞争力。

3. 旅游业:商州区的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不高。

旅游产品单一,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需要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力度,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四、发展机遇与挑战1. 机遇:商州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处于陕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周边市场潜力巨大。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数字经济的崛起给商州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2. 挑战:商州区的主导产业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农牧业面临土地资源有限、农业科技水平低下等挑战;工业面临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等挑战;旅游业面临旅游产品单一、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挑战。

五、发展建议1. 农牧业:加大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广农业科技,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市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

市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

市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是社会经济结构演变的必然结果,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与水平的重要标志。

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对安康社会实现突破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跟进西部强省步伐的关健和突破口。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势在必行“xx”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工业,全市上下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氛围浓厚,工业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

xx年全市gdp达到137.85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25.54:29.79:44.67,以工业为主的二产成为拉动增长的中坚。

经过三年的努力,到xx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达274.9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3.9:34.6:41.5。

二产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提高了4.81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xx年,我市工业占gdp比重仅为22.6%,分别低于国家、省上17.7个、21.3个百分点,说明安康仍处于欠发达、欠开发的地区,工业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工业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

当前,国家工业化水平已达到中后期,我市尚处于初期阶段,全市工业总产值在全省所占份额不足2%,在陕南三市中工业占生产总值比例最低。

在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展中,我市面临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良好机遇,应注意把握本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点,放开视野,登高望远,加强战略思考和谋划,积极应对新挑战,牢牢把握新机遇,牢固树立循环经济理念,走出一条具有安康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新型工业化的重点选择全市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工业,抓好工业是实现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保障。

突出清洁能源、新型材料、富硒食品、生物医药、安康丝绸、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全力以赴抓好新型工业发展。

力争到“xx”末,全市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12:45:43左右,每年工业新增产值200亿元以上,到xx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安康经济 调研报告

安康经济  调研报告

安康经济调研报告标题:安康经济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安康市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次调研旨在对安康市经济发展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以期为该市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市场情况分析1. 市场规模:安康市位于陕西省中部,是该省的一个重要市级行政中心和经济中心。

市场规模较大,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2. 人才优势:安康市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劳动力素质较高。

人才储备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产业结构:安康市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其中,农产品种类繁多,工业基础较好,服务业也在不断壮大。

4. 经济特色:安康市以农业为优势,发展了一系列特色农产品,如安康苹果、安康豆腐乳等。

这些特色产业为该市经济增添了独特的竞争力。

三、经济发展机会与挑战1. 机遇:a. 政策支持: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给予了较大的政策支持,安康市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机会推动经济发展。

b. 条件成熟:安康市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 挑战:a. 城乡差距:安康市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发展滞后。

这将是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b. 人才流失:由于安康市经济相对落后,部分优秀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的潜力。

四、经济发展策略1. 优化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2. 发展工业经济:加大工业投资力度,优化产业结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高工业品质和效益。

3. 强化服务业:加强旅游、文化、教育等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产品。

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

5. 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制定吸引人才的政策,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

五、结论通过对安康市经济的调研和分析,可以看出其市场潜力巨大,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汇报

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汇报

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汇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为特征,具有重大发展前景和战略意义的产业。

这些产业的兴起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国家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目前处于我国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做一个详细的情况汇报。

一、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产业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融合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推动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

通过互联网+,传统产业可以实现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发展。

目前,我国互联网+产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

在电子商务领域,我国已经形成了世界最大的网络市场,电子商务销售额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

同时,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共享经济等子行业也蓬勃发展,推动了消费升级和创新创业。

互联网+还在传统行业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包括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领域。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指以电池、超级电容器、氢燃料电池等为动力的汽车产业。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日益突出,我国将新能源汽车作为绿色低碳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在电动汽车领域,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居世界前列。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不断突破,续航里程得到了显著提高,充电基础设施也逐步完善。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断健全,包括电池制造、汽车生产和充电设施建设等多个环节。

三、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是指利用生物技术和药物技术,研发和生产药品、医疗器械等产品,并提供相关服务的产业。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我国加大了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并将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我国已取得了多个原创药的研发和上市,成为创新药物研发的主要力量之一。

同时,生物医药企业也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安康市招商引资情况调研报告

安康市招商引资情况调研报告

安康市招商引资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全面实施大开放大开发战略,把招商引资工作列入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举全市之力,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已逐步形成全民招商引资的浓厚氛围,招商引资在弥补经济建设资金不足、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扩大劳务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市作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抢抓国内外产业转移和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进一步为招商引资创造优质的服务环境,全面推进招商引资规模扩张和质量的提高,已经成为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各部门关注的焦点。

一、安康市招商引资的现状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为市域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我市招商引资工作起步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进入本世纪以后特别是XX年《中共安康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来,招商引资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招商引资由过去的缓慢发展逐渐进入规模快速扩张、质量大幅提高的新阶段,招商引资已逐步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1、规模逐年扩大,质量逐年提高。

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奋发图强,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千方百计引进项目,吸引投资,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搭建了发展平台。

今年,我市在第十三届西洽会上签约项目共89个,总投资127.78亿元,引进资金127.57亿元。

其中,合同项目81个,比上届增加14个;总投资98.9亿元,比上届增加52.9亿元,增长132.3%;签订协议项目8个,总投资28,88亿元;签订利用外资项目2个,总投资5,4亿元,增长83.3%;签订省际横向项目55个,比上届增加20个,总投资63.03亿元,比上届增加39.03亿元,增长162.6%。

本届西洽会签约项目呈现四大特点:一是签约合同项目数量和投资总额较往年有大幅提高;二是签约项目质量明显好于往届,合同项目占到91.1%,签约项目单位投资额大,平均1.43亿元。

三是大项目多,过亿元项目31个,过5亿元项目5个,过10亿元项目3个。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稳增长有关工作清单的通知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稳增长有关工作清单的通知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稳增长有关工作清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10.27•【字号】安政办函〔2019〕213号•【施行日期】2019.10.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正文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稳增长有关工作清单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稳增长工作部署,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稳增长有关工作清单的通知》(陕政办函〔2019〕155号)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当前稳增长各项工作,市政府制定了市发改委等11个重点部门稳增长工作清单。

现将清单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要提高站位,抢抓有效时间稳增长。

各县区、市直各部门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

要抢抓年底前3个月有效工作时间,千方百计稳定工业增长、促进有效投资、抓好项目建设、扩大对外开放、挖掘消费潜力,打好稳增长组合拳,确保全市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二、要聚焦重点,围绕工作清单抓落实。

各县区、市直各部门要细化措施,协作配合,做到目标清楚、任务具体、责任明确、落实有力,抓紧形成实物工作量。

建立“一把手”负责制,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上手,按照清单要求,聚焦难点,靠前指挥,直面问题,解决难题,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件事一件事去抓,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去推进,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确保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三、要健全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见实效。

10月27日至年底前,实行旬报制度,各相关部门要确定专人,按时上报落实情况,结果报市稳投资工作专班(联系人姜波,电话:************)。

由市稳投资专班负责,及时收集汇总,向市政府报告工作进度。

市政府督查室将适时组织开展点对点督查,持续跟踪问效,确保稳增长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发展现状分析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发展现状分析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发展现状分析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新兴产业成为了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重要支柱。

所以,在国家战略层面上,相继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和政策,以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以维持国家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本文将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概念和定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基础上,具有导向性、支柱性和先导性的产业,是国家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性支撑。

这一产业群体主要涵盖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是新经济增长点的产物。

二、历程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提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该文件明确了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为新兴产业在市场、政策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009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了中国科技创新体系。

2010年,国家提出了“新兴产业先导计划”,进一步明确新兴产业发展的目标。

2012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提出了把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列入国家支持的新兴产业。

2014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创新驱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发展现状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里列出一些方面的发展现状:(一)新材料在人才、投资、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下,中国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新材料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了新兴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之一。

无论是高技术、高端装备还是民用产品都逐步实现自主创新和自主生产,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新能源新能源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一个重要的领域。

我国一直积极探索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方法,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和风电光伏的发展。

安康市情介绍【精品PPT】

安康市情介绍【精品PPT】

05
安康市未来展望
城市规划与建设
0层次、立体化的城市交通网络,
提升城市交通服务水平和运输效率。
02
宜居生态环境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城市绿化、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等工作,打
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环境。
03
城市设计与特色风貌
注重城市设计与建筑风格,保留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塑造具有安康
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分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和教育公平水平。
就业创业与扶贫攻坚
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推动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 实现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医疗卫生与健康保障
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公共 卫生服务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
特色的城市风貌。
经济转型与发展战略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促进现代服务 业和制造业协同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增强自主创新 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招商引资与对外开放
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扩大对外开放,吸引更多优质投资和企业 落户安康。
社会民生改善计划
03
近年来,安康市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
级,提高工业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旅游业发展情况
旅游资源
安康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南宫山、燕翔洞、中坝大峡谷等 自然景观和红岩寺、千家坪等人文景观。
旅游开发
安康市政府积极推进旅游业开发,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 旅游服务水平。
旅游产业
旅游业已成为安康市的重要产业之一,带动了餐饮、住宿、购物 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做出了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康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7/12/8 10:35:00 陕西统计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培育壮大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驱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安康建设西北经济强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选择。

大力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监测工作,全面掌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发挥统计的监测预警职能,对推进安康市经济循环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一、安康市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情况
2016年年报在库规上工业战新企业单位数66户,较上年增加12户,占规上工业全部单位数的12%,户数占比略有提高。

从业人员期末人数6754人。

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120.3亿元,产值增速14.8%,低于规上工业产值增速4.7个百分点。

战新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0.7%,较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产值增速与占比双双下降。

分产业看:节能环保产业完成产值33.6亿元,生物产业完成产值58.5亿元,新材料产业完成产值27.6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分别完成产值0.4亿元和0.2亿元。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处于空白。

分县区看:汉滨区17户,汉阴县13户,高新区10户,其他县区均在10户以下,宁陕县处于空白。

分行业看:医药制造业完成产值37.5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产值32.4亿元、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产值18.7亿元、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产值17.0亿元,其他行业产值均在4亿元以下。

分规模看:中型企业3户、小型企业63户。

三家中型企业分别是:安康市恒翔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皂素,属生物产业类企业;安康市汉滨区阳晨生物饲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饲料,属生物产业类企业;安康国群非金属矿有限公司,生产建筑保温涂料,属节能环保产业类企业。

二、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点
1、产业格局“三足鼎立”。

在战新产业的七大领域中,全市形成以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三大产业为支撑的发展格局。

2016年,生物产业产值占全部战新企业
总产值的比重是48.6%,居于首位。

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产值占比分别是28.0%和22.9%。

阳晨生物饲料科技有限公司、白河县创源节能建材有限公司、陕西中科纳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是三大领域中的骨干代表企业。

2、两大制造业“齐头并进”。

全市战新产业产品涉及到国民经济行业大类中的12个类别,其中医药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占全部战新产值的比重达到58.1%,超过半数以上,领跑带动战新产业发展。

仅有的三家中型企业是两大制造业的行业代表。

3、县区发展“四强六弱”。

表二数据显示,汉滨、汉阴、旬阳、高新四县区的战新产值接近或超过20亿元,石泉、紫阳、岚皋、平利、镇坪、白河六县战新产值则在10亿元以下,形成县区间的反差。

4、产业投资占比提高。

2016年,全市战新产业投资72.24亿元,较上年增长56.3%,占全部投资比重的8.3%,占比提高1.4个百分点。

其中: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占41.7%,生物产业投资占34.6%、新材料产业投资占13.0%,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均占1.6%。

(全口径投资数据)
5、科技投入强度加大。

2016年,全市规上工业战新R&D内部经费支出5642万元,占全市规上工业R&D内部经费支出的比重是27%,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R&D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0.42%,高于规上工业研发强度0.22个百分点。

其中:新能源汽车的科研投入强度最高,达到3.08%,主要投入在陕西南水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该公司当年R&D内部经费支出为280万元。

生物产业和新材料产业的科研投入强度分别是0.56%和0.51%,均高于全市研发投入水平。

三、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规模小、增速低。

全市规上战新企业以小型企业为主,占比达到95.5%,中型企业仅占4.5%,大型企业无。

超过半数的企业从业人数不足百人,仅有的一户新能源汽车产业企业从业人数不足20人,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2016年,规上工业战新产值增速14.8%,低于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速度4.7个百分点。

低于全省规上工业战新产值增速16个百分点,低于汉中市规上工业战新产值增速6个百分点,低于商洛市规上工业战新产值增速19个百分点。

无论是纵向来看,还是横向对比,增长速度均低。

2、产业覆盖不全、产品结构单一。

全市战新七大产业发展是“三有两弱两无”的局面,“三有”在省内没有代表性,“二弱”基本上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二无”则需要从培育新企业着手。

且“三有”领域中的多数产品技术含量偏低、生产方式简单,勉强按现在试行的行业分类标准纳入战新企业库,个别产品经不起推敲。

随着战新产品分类标准及认定方法的修订,可能存在退库的危险。

节能环保产业主要以新型建筑材料为主,如粘土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代表企业有白河县创源节能建材有限公司。

在高效环保、先进环保、综合管理服务等方面没有涉及。

生物产业主要集中在生物药品制造类,如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代表企业有安康市恒翔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在生物工程设备制造、生物技术应用方面没有相关产品。

新材料产业主要集中在新型功能性材料和先进机构材料中,如涂料制造,代表企业有安康浩翔节能保温集团真石漆涂料有限公司。

在高性能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方面没有突破。

3、产业投资不均,研发投入仍低。

战新投资虽然呈现活力,但投资领域不够均衡,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占比仅占1.6%,对产业的支持带动作用不明显。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虽然略高于全市规上工业水平,但全市本身的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仅有0.2%,位列全省各地市第八位。

仅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研发水平的22.7%,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研发水平的21.3%。

从战新的研发人员来看,战新企业研发人员324人,其中153人是全职。

本科及以上学历98人,分别占从业人员期末数的5%和1.5%,占比较低。

4、产业实力不强,对全省贡献小。

近几年,陕西省战新产业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增加值增速一直高于规上工业增长速度,发展势头迅猛,稳增长作用凸显。

而全市规上工业战新产值仅占全省规上工业战新总产值的3.1%,份额极小,贡献不大。

陕南三市中,汉中市工业战新总产值为167.0亿元(不含军工),商洛市工业战新总产值为183.8亿元,全市工业战新产值与汉中市相差46.7亿元,与商洛市相差62.7亿元,居于末尾。

四、建议与期望
1、健全体制保障,重视产业发展。

虽然新兴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从国家到我省都在积极抢抓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力求在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水平、推动经济发展上有所成绩,但是全市目前尚未形成上下齐抓共管,共同合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是希望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出台扶持战新企业、战新产业项目的利好政策,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奖励激励机制,引导扶持战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加强对企业人员的培训引导,加强对政策环境的宣传讲解,提高企业人员对新兴产业、新兴产品的认知,增强企业的内生动力。

2、发挥地域优势,做强特色产业。

全市在生物制药、生物饲料、中药材资源等方面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是汉江流域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

同时随着“南水北调”工程和国家主体功能区示范试点工作的推进,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空间巨大,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这两个产业领域中深入挖掘。

生物产业中生物医药、生物用品制造两方面基础较好,节能环保产业在新型建筑材料、资源循环利用两方面有潜力。

集中优势资源,培育、树立一批有引领作用的龙头骨干企业,以强带弱、以大带小,形成辐射,逐步实现特色产业的集聚效应。

3、突破三大瓶颈,提升综合实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前沿、科技、创新型产业,它的产品使用领域多为航空、军工、新型装备、生物技术、互联网云计算等。

这需要企业在转型升级时投入人才、技术、资金的强力保障,而这三方面也恰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三大瓶颈。

政府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搭建校企合作研发平台,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于倾斜扶持,在融资、税费方面给予优惠,加速企业研发成果的转化应用,切实增强战新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实力,创造更好效益。

4、完善规划配套,打造产业聚集。

在陕南三市中,汉中市在航空智慧新城的带动下,高端装备制造业规模居全省第二位,仅次于西安。

商洛市在比亚迪汽车的引领下,形成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聚集的特色产业,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

全市应根据地域特点、产业基础、县区区域划分等情况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划,大力整合落后产能,建立产业联盟,充分发挥园区在产业配套上的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更有效的载体,为安康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综合化、尖端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