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手足口病培训课件(2012-4)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
对社会的影响
公共卫生安全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 可能对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威胁
。
经济负担
由于病例增多,医疗资源消耗, 治疗成本增加,以及因病缺勤等 原因,手足口病会给社会经济带 来一定负担。
社会恐慌
疫情爆发时,公众可能产生恐慌情 绪,对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面临的挑战
早期诊断困难
手足口病症状与其他疾病症状 相似,易造成误诊。
疫苗接种
推广手足口病疫苗接种, 提高接种覆盖率,降低感 染风险。
控制措施
隔离治疗
对于确诊患者,及时采取 隔离和治疗措施,防止病 毒传播。
消毒杀菌
对患者接触的物品和环境 进行消毒杀菌,阻断病毒 的传播途径。
健康检查
定期对手足口病易感人群 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 病情并采取防控措施。
05
手足口病的社会影响与挑战
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为 肠道病毒,其感染过程涉 及病毒与宿主细胞受体的 相互作用、病毒的复制和 扩散等环节。
感染过程研 究
发病机制研 究
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仍不 完全清楚,但研究发现免 疫应答在疾病发生发展中 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过 度免疫应答导致的炎症反 应。
治疗手段研究进展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 可以治疗手足口病,但已 有一些药物在临床试验中 显示出一定疗效,如中药 单体化合物、核苷类似物 等。
病毒变异快
手足口病的病毒种类较多,且 易发生变异,使得防控和治疗
难度增加。
缺乏特效药
目前没有针对手足口病的特效 药物,主要依靠对症治疗和缓
解症状。
社区和个人的责任
01
02
03
社区组织
社区应加强卫生管理,做 好疫情监测和预警工作, 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手足口病培训ppt课件
04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挑战与机遇
挑战
手足口病病毒变异快,防控难度大;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知度不足,防控意识不强;基层医疗机构诊 疗水平参差不齐,影响防控效果。
机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手足口病疫苗研发取得重要突破,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了有力武器;政府和社 会各界对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为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发现手、足、口、臀部皮疹(疱疹)或伴发 热到附近医院儿科或手足口专病诊疗区就诊 。
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发现疑似病例, 及时电话通知家长带小孩就诊,并将患儿情 况及时报告教育部门。
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 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 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应急处置及医疗救治
支持治疗
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
患者随访和健康教育
定期随访
对手足口病并发症患者进行定期随访 ,了解病情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和处 理问题。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手足口病及其并 发症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疾病的 认知和自我保健能力。同时,加强预 防宣传,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手足口病培训ppt课件
目录
• 手足口病概述 • 手足口病预防与控制策略 • 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测技术 • 手足口病临床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 • 手足口病并发症识别与处理 • 总结与展望
01
手足口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 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 为主,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 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发病原因
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 )和肠道病毒71型(EV71)等肠道病 毒引起。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
预防措施
病情监测
教会家长监测患儿病情的方法,如观 察体温、皮疹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并就医。
向家长宣传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如 勤洗手、不接触患病儿童等。
04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 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一:某幼儿园的防控经验
总结词
全面预防,科学管理
详细描述
该幼儿园制定了严格的手足口病防控措施,包括每日健康检查、定期消毒、加强 洗手教育等,有效降低了手足口病的发病率。
该条例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对手足口病的预防、监测和救治 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XX市手足口病防控方案》
方案明确了各相关部门在手足口病防控中的职责,并制定了 具体的防控措施。
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卫生组织合作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卫生组织对手足口 病的防治研究,分享防控经验,共同 提升全球防控水平。
国际学术交流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 空气新鲜。
Hale Waihona Puke 定期清洁和消毒经常清洗和消毒日常用品 ,如玩具、餐具等。
避免拥挤环境
尽量减少家庭成员的聚集 ,避免在拥挤的环境中待 太久。
社区防控策略
健康宣教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手足口病预防 知识,提高居民的防控意识。
监测与报告
建立健全手足口病的监测和报告 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疫情。
02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
个人卫生习惯
01
02
03
勤洗手
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特别是在饭前、便后以 及处理完呕吐物和粪便后 。
避免接触患者
尽量减少与患有手足口病 的人的接触,特别是避免 共享个人物品。
咳嗽礼仪
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 捂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 进封闭的垃圾桶,之后立 即洗手。
手足口病教师培训ppt课件
对儿童和员工进行健康监测,发 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并送医。
防疫宣传
加强防疫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和儿 童对防疫知识的知晓率。
防疫物资储备
储备足够的防疫物资,如口罩、手 套、消毒液等。
03
手足口病的治疗与护理
家庭护理与隔离
家庭护理
保持患儿口腔、皮肤清洁,剪短指甲,避免抓破皮疹,穿舒 适柔软的衣物,避免刺激皮肤。
。
改进措施与建议
调整培训内容
根据教师反馈和实际需求,对手足口病培训内容 进行增补或删减。
优化教学方法
引入更多互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师 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定期更新资料
及时更新手足口病相关资料和数据,确保教师获 得最新信息。
长期防控策略
建立长效机制
制定长期培训计划,定期开展手足口病相关培训,提高教师防控 意识。
隔离措施
将患儿隔离在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的室内,避免与其他儿童 接触,以免传染。
药物治疗与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
避免盲目使用药物,尤其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就医指征与就医建议
就医指征
如患儿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呼 吸急促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 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 10-15分钟。
垃圾处理
及时清理和处置生活垃圾 ,避免病毒在环境中长时 间存活。
饮食卫生管理
煮熟食物
清洁餐具
确保所有食物都煮熟,特别是肉类和 蛋类。
每次使用餐具后,应立即清洗干净并 晾干。
避免生食
避免生食可能带有病毒的食品,如生 鲜果蔬。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ppt-幼儿教育篇
家园信息互通
及时向家长通报幼儿在园的健康状况,共同关注幼儿的健康状况。
共同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
鼓励家长与幼儿园配合,共同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05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案例分析
成功防控手足口病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幼儿园通过严格日常卫生管理,定期消毒玩具、餐具和教室, 有效控制了手足口病的传播。
垃圾分类处理
幼儿应学会垃圾分类处理,将生活 垃圾和医疗垃圾分别放置,避免交 叉污染。
饮食卫生管理
避免生食和半熟食
幼儿应避免食用生食和半 熟食,尤其是肉类、蛋类 等食品应完全煮熟后再食 用。
注意食品卫生
幼儿应选择新鲜、无污染 的食品,避免食用过期、 变质的食品。
餐具消毒
幼儿的餐具应定期进行消 毒,可以用开水煮沸或使 用消毒柜进行消毒。
离措施。
幼儿教师的培训与指导
1 2
提高教师的防控意识
通过培训使教师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症状 及预防措施。
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
指导教师正确使用消毒液,确保教育机构内的清 洁卫生。
3
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育幼儿勤洗手、不与他人共用餐具等,培养良 好的卫生习惯。
家园共育在手足口病防控中的作用
家长参与防控工作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ppt-幼 儿教育篇
• 手足口病概述 •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 手足口病的治疗与护理 • 幼儿教育中的手足口病防控 •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案例分析
01
手足口病概述
定义与特点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 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
吸道和接触传播。
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 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
手足口病知识和预防控制培训ppt文档
手、足、口
二、手足口病流行概况
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 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主要为Cox A16型 1959年将该病命名为“手足口病” 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 我国于1981年上海首次报道本病 1983年天津发生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 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人中分离出
EV71
流行概况
EV71
– 1999年以来,我国广东、福建、上海、重庆等地 区报告局部流行EV71感染。
– 2007年山东临沂流行以EV71为主的手足口病。 – 2008年安徽阜阳、 海南、广州,河北等。
2008年5月1日起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 病进行管理
流行概况
2008年5月3日镇安报告首例病例(交大 一附院报告),每年均有发病。
1.手足口病病原包括20多种病毒: 肠道病毒属的EV71, COX-A4.5.7.9.10.16和COX-B2.5.13,
ECHO病毒。 其中EV71和COX-A16引起的流行最为常见。 肠道病毒为无壁膜病毒,对乙醇不敏感,消毒应
选择含氯.含碘消毒剂。 肠道病毒在外界存活时间长,50℃2小时病毒
活力不丧失,夏季是疫情高发季节。
1)能够浸泡的玩具.餐具.用具,用含氯消毒剂(200mg/l有效氯)浸泡消毒 2)门把.扶手.桌椅板凳及固定游戏设施表用具含氯消毒剂搽洗消毒 3)对衣服.被褥.书本在阳光下暴晒 4)对患者排泄物.分泌物用漂白粉(有效氯>20%)混合消毒 5) 因手足口病放假的托幼机构,要进行终末消毒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记录表
手足口病知识和预防控制培训
一、手足口病知识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群16,EV71型多 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手足口病培训课件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的幼儿。
它的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口-手-口和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为了提高对手足口病的认识,预防和控制其传播,手足口病培训课件被广泛使用。
一、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1. 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和传播途径: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16型。
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口-手-口和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2. 手足口病的症状:手足口病的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
发热通常持续3-5天,口腔溃疡主要出现在舌头、口腔黏膜和咽部,皮疹则多分布在手掌、脚底和臀部。
3. 手足口病的治疗和预防: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手足口病,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加强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二、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1. 经口-手-口传播: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存在于患者的粪便、呕吐物和口腔分泌物中,通过接触这些污染物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等黏膜,就可以将病原体传播给其他人。
为了预防这种传播途径,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粪便和呕吐物。
2. 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口腔和鼻腔中的病原体会通过飞沫传播到周围环境中,其他人吸入这些病原体后就可能感染手足口病。
为了预防这种传播途径,我们应该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保持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在人多拥挤的场所停留。
三、手足口病的疫情监测与报告1. 手足口病的疫情监测:对于手足口病的疫情监测,我们应该关注病例的发病情况、地理分布、年龄分布等信息。
通过对疫情的监测,我们可以及时了解疫情的变化趋势,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2. 手足口病的疫情报告:对于手足口病的疫情报告,我们应该及时向相关卫生部门报告病例信息,包括病例的基本信息、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情况等。
通过疫情报告,我们可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帮助卫生部门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的蔓延。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课件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日期:汇报人:contents •手足口病概述•手足口病预防措施•手足口病控制策略•手足口病研究进展•手足口病未来趋势与挑战•手足口病培训总结与展望目录CHAPTER手足口病概述01手足口病定义症状定义与症状病原学流行病学病原学与流行病学诊断手足口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症状和流行病学史。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口腔、手足部位是否出现溃疡或水疱,以及是否有其他系统性症状。
治疗手足口病的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和减轻疼痛。
患者应充分休息,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多数病例在7-10天内自愈,但少数病例可能发展为重症,需要住院治疗。
诊断与治疗CHAPTER手足口病预防措施02个人卫生预防措施030201社区预防措施医疗机构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强化预检分诊CHAPTER手足口病控制策略03监测与预警监测建立有效的手足口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掌握疾病传播动态。
预警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相关部门和公众加强防范措施。
疫苗接种策略疫苗种类重点针对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的儿童进行疫苗接种。
接种对象接种程序药物选择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利巴韦林、干扰素等。
适应症抗病毒治疗主要用于重症病例和有明显症状的轻症病例。
治疗时机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以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
抗病毒治疗策略CHAPTER手足口病研究进展04病毒基因组研究病毒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01病毒基因组的变异02病毒基因组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03病毒传播机制研究病毒的传播途径病毒的传播动力学病毒传播的预防措施疫苗研发现状疫苗研发进展疫苗研发的挑战疫苗研发的前景CHAPTER手足口病未来趋势与挑战051国际疫情趋势与挑战23随着国际贸易和旅游的不断发展,手足口病的传播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手足口病疫情。
疫情传播范围扩大手足口病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容易发生变异,这给病毒的防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一、概述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它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尤其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
手足口病通常在夏季和秋季高发,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包括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唾液、粪便或触摸被病毒污染的物体。
二、病原学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是最常见的病原体。
这些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具有球形结构,直径约20-30纳米。
它们在外界环境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以在物体表面存活一段时间,从而增加了传播的风险。
三、流行病学四、临床表现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7天,患者在潜伏期末期和发病初期具有传染性。
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足皮疹等。
口腔溃疡通常位于舌、颊粘膜和咽部,而手足皮疹则呈现为红色丘疹或水疱,有时也会出现在臀部。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病程约1周左右,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炎、脑膜炎等。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手足口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结合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病毒分离、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等。
鉴别诊断方面,手足口病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区分,如疱疹性咽峡炎、风疹、水痘等。
六、治疗与预防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护理。
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多饮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口腔溃疡可使用局部止痛药物,如利多卡因凝胶等。
手足皮疹可外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乳膏等。
对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相应的治疗。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在于加强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不共用个人物品等措施有助于减少病毒的传播。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
我国已批准使用肠道病毒71型疫苗,为儿童提供了一定的保护。
七、结论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临床表现
•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 天,病程一般 天 平均3-5天 为7-10天。 天 •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 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 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 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 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 不振等症状。部分患者无发热, 不振等症状。部分患者无发热,仅表现为皮疹或 疱疹。一般预后良好;少数病例,特别是EV71感 疱疹。一般预后良好;少数病例,特别是 感 染患儿,可出现脑膜炎 脑炎、脑脊髓炎、 脑膜炎、 染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神经 源性肺水肿、循环障碍等 病情凶险, 源性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可致死亡 或留有后遗症。 或留有后遗症。
8
手足口病的定义
•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 手足口病(Hand-footHFMD) (Hand –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 多发生于5 多发生于 –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 发热和手、 口腔等部位的皮疹、 发热和手 –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 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 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 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无合并症患儿预后良好,一般5~7d自愈 无合并症患儿预后良好,一般5 无合并症患儿预后良好
3
国内流行情况
• 1981 年起,在上海 、 北京 、 福建等地有少 1981年起, 在上海、北京、 年起 数病例零星报道, 数病例零星报道,但缺乏病原学支持 • 1983年天津发生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爆 1983年天津发生Cox 16引起的手足口病爆 年天津发生 发流行, 10月间发生了 7000余病例 月间发生了7000 余病例, 发流行 , 5-10 月间发生了 7000 余病例 , 经 过两年散发流行,1986年又出现爆发 年又出现爆发。 过两年散发流行 , 1986 年又出现爆发 。 两 次爆发的发病率分别达2 次爆发的发病率分别达2.3%和1.9%
11
流行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12
传染源
人是本病的传染源,患者和隐形感染 人是本病的传染源,患者和隐形感染 均为本病的传染源。 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
发病前数天, 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 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13
传播途径
• 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 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 口途径 传播, 口途径) 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 传播, 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 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 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 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尚不能明 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 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
27
传染源的管理
• 患儿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采取居家或住院方式 患儿应及时就医, 进行治疗。 进行治疗。 • 居家患儿,家长或监护人应在社区(村)医生的 居家患儿,家长或监护人应在社区( 指导下,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发现神经 指导下,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发现神经 等相关症状时, 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相关症状时 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相关症状时,应立 即送医院就诊,同时, 即送医院就诊,同时,要尽量避免与其他儿童接 住院患儿应在指定区域内接受治疗, 触。住院患儿应在指定区域内接受治疗,防止与 其他患儿发生交叉感染。 其他患儿发生交叉感染。 • 管理时限为自患儿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后 周。 管理时限为自患儿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后 自患儿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后1周 •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 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 社区卫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生服务站等负责本辖区居家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 的随访工作,掌握居家治疗患儿的病情进展情况。 的随访工作,掌握居家治疗患儿的病情进展情况。
22
手足口病的防控措施
•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 年版) 年版
23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
现场调查处置 流行病学调查 传染源的管理 标本采集和检测 消毒措施 健康教育 重点人群及重点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24
聚集性病例
• 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 周内, 周内 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 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或宿舍)发生 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或同一自然村发生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或同一自然村发生 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或同一家庭发生 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26
• (2)重症或死亡病例调查:详细了解病例 )重症或死亡病例调查: 的基本信息、临床症状、 的基本信息、临床症状、发病就诊治疗过 感染传播情况、病原检测结果, 程、感染传播情况、病原检测结果,以分 析重症及死亡病例的主要危险因素, 析重症及死亡病例的主要危险因素,填写 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病例个案调查表》 《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病例个案调查表》 附件3)。 (附件 )。
5
国内流行情况
• 2008年3月,安徽省阜阳市发生了较大规模 2008年 的手足口病疫情,累计报告手足口病4929 4929例 的手足口病疫情,累计报告手足口病4929例, 其中22例死亡. 2008年 22例死亡 其中22例死亡.(2008年5月2日手足口病被 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 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 • 安徽、广东、山东、浙江、上海等省市都 安徽、广东、山东、浙江、 有报告
25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
• (1)聚集性病例调查:了解聚集性病例的 )聚集性病例调查: 临床表现、流行特征,以分析流行因素, 临床表现、流行特征,以分析流行因素, 为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为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要对首发或指 示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填写《 示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填写《手足口 病个案调查表》 附件2)。 病个案调查表》(附件 )。
4
国内流行情况
• 2000 年 5-8 月烟台招远市立医院报告 1698 2000年 月烟台招远市立医院报告1698 1515发病高峰 例死亡。 发病高峰, 例,6月15-7月15发病高峰,3例死亡。 • 2000 年秋季新加坡的疫情波及到苏州市 , 2000年秋季新加坡的疫情波及到苏州市 年秋季新加坡的疫情波及到苏州市, 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某幼儿园也因新加坡 生病儿童返回苏州引起爆发疫情 • 2001 年 4 月 , 北京昌平区某幼儿园手足口 2001年 病爆发,患病率达6.65%。 病爆发,患病率达6 65%
14
易感人群
• 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 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 • 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 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 岁及以下儿 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童为主,尤以 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 疫力, 疫力 , 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 时间, 时间 , 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 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 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
手足口病知识与防控措施
1
• 流行概况 • 手足口病基本知识 •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
2
全球流行概况
全球性传染病, 全球性传染病 , 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 流行的报道: 流行的报道: –1957年在加拿大首次报告 1957年在加拿大首次报告 1957 –新 西 兰 Seddon 于 1957 年 最 早 加 以 描 述 新 HFMD(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1958 年加拿大 R obinson 从患者粪便和咽拭 1958年加拿大 obinson从患者粪便和咽拭 1958 年加拿大R 中分离出C oxA16 16, 中分离出 C oxA16, 同时患者血清抗体有四倍 增长,初步查明CoxA16 16为本病病原 增长,初步查明CoxA16为本病病原 –1959年提出HFMD命名 1959年提出HFMD 1959年提出HFMD命名 –1972年美国首次分离出EV71病毒 1972年美国首次分离出EV71病毒 1972年美国首次分离出EV71
28
标本采集和检测
• 所有重症和死亡病例均要采集标本 所有重症 死亡病例均要采集标本 重症和 • 医疗机构负责样本采集,疾病预防控制机 医疗机构负责样本采集 负责样本采集, 构应指导医疗机构进行相关生物学标本的 采集
15
流行特征
• 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生, 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生, 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 一般 月为发病高峰。托幼机构等易感人 群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 群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肠道病毒传染性 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 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 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 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暴发和 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 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
6
我国手足口病现状
• 2011年丙类传染病中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 年丙类传染病中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 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 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1619706例)、其 例)、其 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 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 感冒和风疹, 感冒和风疹,报告死亡数居前三位的病种 依次为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和流 行性感冒。 行性感冒。
17
18
19
20
21
病例诊断及治疗
•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年版) 年版 •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 肠道病毒 型 ) 床救治专家共识( 年版) 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 年版 • 《肠道病毒 型(EV71)感染临床处置流 肠道病毒71型 ) 程图( 年版) 程图(2011年版)》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