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愁字别样情——《声声慢》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
《声声慢》与《一剪梅》比较阅读说课稿
《声声慢》与《一剪梅》比较阅读说课稿《《声声慢》与《一剪梅》比较阅读说课稿》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与作用《声声慢》选自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鉴赏宋词,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诗词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诗词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感情,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词的能力。
欣赏诗词要在反复的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它的意境和诗句中蕴含的感情。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
(2)能力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尝试学写填词。
(3)情感目标: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及纯正的文学趣味3.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感受“闲愁”与“家国之愁”的区别。
(2)教学难点:这首词选择的意象很符合传统的审美视角,挖掘词中意象的丰富而又复杂的内涵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二)说构想淡化背景品味语言整合信息一般诗词的学习过程总是先从作者的生平事迹和作品的背景资料引入,然后同学们再在老师的引导下对于诗词进行鉴赏,这似乎成了学习古典诗词的固定模式了。
当然这样做有助于同学们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更好领会古典诗词的内涵。
本课用比较阅读的方式对李清照的《一剪梅》和《声声慢》做个尝试,搞个实验,我们反其道而行,从对两首词的细致品读,看看能不能凭着已有的鉴赏能力通过对两首词的赏析去领会词内外的意蕴。
通过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对比阅读,通过找相同意象的不同语境让学生明白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风格和不同情感,体会李清照一般愁字别样情的婉约含蓄词风。
(三)说教法①诵读感悟法诗词教学贵在多读。
本词是宋词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郁,认真引导学生诵读,在诵读中体验女词人孤凄愁绝的情感。
《声声慢》与《一剪梅》比较鉴赏
融情于景
对比分析:
1、两首词中的“愁”各是通过什 么事物(意象)来表现的?
意象相同而意境(
):
雁: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一剪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 相识。
——《声声慢》
回(回来) 过(过去)
花: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剪梅》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 损,如今有谁堪摘。
——《声声慢》
各是一种怎样的意境?
表达愁情的意象常用的有哪些呢?
梧桐
照《声声慢》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 归梦三更后” 徐再思《双调水仙子· 夜雨》
2、 3、“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
凄凉悲伤的象征
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
《更漏子》)
杜鹃鸟 :啼声甚哀 表达思念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 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 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 标遥有此寄》 2、“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 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宋人 贺铸《忆秦娥》
落花流水 无可奈何 衰败景象 心境悲凉
秋:红藕香残玉簟秋。《一》 深秋之凉
深秋之败 独: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 闲情逸致
《声》
满地黄花堆积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声》 苦捱时间ຫໍສະໝຸດ 《声》上下片呼应情感加深: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借酒浇愁愁更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落叶细雨催泪流
易安:怎一个“愁”字了 得
____《声声慢》与《一剪梅》
比较鉴赏
朗读感性比较
共同点:
1、风格上:婉约词,细腻婉转
2、节令上:秋天 3、情感上:愁
表达“愁”的情感是通 过哪些表现手法?
一剪梅与声声慢比较阅读
一剪梅与声声慢比较阅读寻常愁字别样情——《一剪梅》与《声声慢》比较阅读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赏析情感。
2、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探究能力3、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及纯正的文学趣味教学重点:1、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感受两首词“愁”的区别,了解“愁”贯穿李清照的一生。
2、挖掘两词中意象的丰富而又复杂的内涵。
教学难点:挖掘两词中意象的丰富而又复杂的内涵。
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的女人,她有着“万古愁心”。
愁,是她诗词中不息的灵魂;愁,是她浅吟低唱的主旋律。
这寻常的愁字却浸染着别样的情,却又怎一个愁字了得,那我们今天就走进她的愁思,品味她无尽的愁情。
二、读懂——异中求同教师范读《一剪梅》,学生范读《声声慢》让学生谈谈听了这两首词有何感受?两首词有什么共同点?明确:①情感:愁②意象:落红雁③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三、读透——同中求异1、问题:找出两词中直抒胸臆的句子,说说它们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此环节由学生合作探究完成)《一剪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闲愁——轻浅淡《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哀愁——重深浓知人论世情各有因小结:《一剪梅》是对丈夫的相思之愁、生离之愁,当时词人锦衣玉食,而士人游学游宦也是社会习俗,故这愁来得轻、浅、淡,正如词人所言是“闲愁”。
《声声慢》之愁绪却是融合了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孀居之悲、沦落之苦的泣血之作。
这是沉重、哀痛乃至于凄厉的,是一种浓浓的“哀愁”、“悲愁”。
2、我们再来看看浸染词人愁情的景(意象)有何不同?(此环节由学生合作探究完成)(1)落红《一剪梅》“红藕香残”“花自飘零水自流”意境:清新雅致“红藕香残”尽管是凋零之花,可词人还是从色彩上、气味上、情态上写出了荷花的淡雅,即使飘零水上,仍是一幅清新雅致的图画。
《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意境:衰败凄凉“花”向来喻女子,“落花”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已逝、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
一剪梅 声声慢对比阅读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
梧桐:
“寂莫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雨: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李商隐《夜雨寄北》
流水:
“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 饯别校书叔云》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huán
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de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这次第、怎一个两首词都表达了什么感情?
愁
在这两首词中,用了两种方式 抒发愁情:一是借景抒情,即借一 些意象来抒情;二是直接抒情.
思考:
在这两首词又是通过哪些意象表现 “愁“情的呢?
《一剪梅》 秋:红藕香残(落红) 锦书 雁 月满西楼 (月) 花自飘零水自流(落红、流水)
《声声慢》 秋:酒、晚来急风、雁、
教学目标:
1、初步探讨词中言“愁”的意象,明确古 典诗词中很多特定意象背后有相对固定的寓意。
2、从意象角度解读两首词中的“一般愁字 别样情”。
3、掌握知人论世是解读诗词的必要前提。
一剪梅
——李清照
diàn
cháng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声声慢》——苦愁、死别之愁、浓重的愁
后期: 经历国破、家亡、夫死之痛,过着长期流亡的生活, 感情沉哀凄苦,内容主要表达个人的不幸遭遇,表 达了对现实的忧虑、批判以及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代表作品:《声声慢》、《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一剪梅》与《声声慢》对比赏读
《一剪梅》与《声声慢》对比赏读《一剪梅》与《声声慢》对比赏读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富盛名的女词人。
她的青年时代与丈夫赵明诚过着宁静闲适的书斋生活。
“靖康之难”后,她经历了亡国之痛、丧夫之悲。
这种生活境遇的变迁体现在她的词作中,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于是,同为写“愁”的《一剪梅》和《声声慢》便深深烙上了境遇的印痕。
一、所见之景《一剪梅》写了清秋时节,红藕香残,大雁回飞,月圆人不圆,落花逐流水。
此时是“已凉天气未寒时”,并非凄寒彻骨的深秋,词人内心虽有淡淡的哀愁,但“两处闲愁”却因丈夫的牵念而能得到宽慰。
荷花零落,绿藕尚在,恰似词人的青春尚在。
大雁不时捎来锦书,足以宽慰词人孤独寂寞的心灵。
于是,词人不能与丈夫长相厮守,无奈之情、悠悠愁思便随残花逐水而去。
这正如词人在《凤凰台上玉吹箫》中所写的“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声声慢》写的则是“乍暖还寒”的深秋,而且还是“晚来风急”的深秋。
此时,词人所见之雁已不再是能捎来锦书的“旧时雁”。
面对“物是人非”的此情此景,加之鸿雁勾起的往日恩爱相思之情,词人自然是“不思量,自难忘”了。
黄花满地,赏花之人已不在,自不必去摘,也不必戴。
至于“憔悴损”,则恰似词人容颜衰老与内心绝望的诉说。
二、所做之事《一剪梅》中,词人“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为的是等待云中寄来的锦书,于是她便一直等到月满西楼。
这种等待是甜蜜的,也是幸福的。
我们可以想象到,词人独自坐于小舟中,凝眸高空,望眼欲穿,见到大雁飞来时是何等的喜悦,而大雁未带来锦书时又是何等的失望。
这时,词人波动的心潮就如美丽的湖水,会时而泛起点点涟漪。
于是,夜深人静时,遥望高空明月,词人还能觅得一丝快慰之情。
《声声慢》中,词人靠“三杯两盏淡酒”来敌秋风,来解新愁。
于是,相比浓重的愁情,词人便只能感到酒不够浓烈了。
除了饮酒,词人还能做什么呢?寻寻觅觅,她已找不到往日的时光,也找不回离世的亲人,只能“展转眄枕席,长簟竟空床;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
一般愁字别样情《声声慢》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
一般愁字别样情《声声慢》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一般愁字别样情——《声声慢》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介绍作者前期的幸福生活:家庭背景及其所受的教育、美满的婚姻生活(“赌书消得泼茶香”、“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后期的悲惨遭遇:颠沛流离四处逃亡、再婚又离婚、超越时空的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学习新课:一、阅读《声声慢》和《一剪梅》两词,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同:明确:①风格上:都是婉约词,细腻婉转(李清照艺术主张:诗庄词媚,诗如《夏日绝句》)②节令上:秋天③情感上: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两篇中都写“愁”绪,乍一看是相同的,而细细品味,我们便可发现这“愁”的内涵是不同的,正所谓“一般愁字别样情”。
细品两诗,体会两者之愁有何区别?1、在这两首词中,作者都用了直抒胸臆和融情于景两种抒情方式,我们先来看看浸染词人愁情的景(意象)有何不同?① 相同的意象不同的意境“晚来风急”――心境的凄冷。
“独守窗儿”――无聊寂寞、度日如年。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一叶而知秋,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淒苦的秋雨,不仅滴在耳边,更滴向心头。
长夜如磐,风雨如晦,细雨绵密不断,而愁苦也就络绎不绝。
小结:所有意象,无一不是生愁、牵愁、助愁的,可以说是触处成愁:薄酒浇愁,淡而无味;晚风劲吹,心境凄冷;征雁南飞,离人伤逝;黄花憔悴,飘零沦落;独守窗儿,度日如年;雨打梧桐,更添愁苦。
通篇写“愁”,而除结句点明之外,全用所见抽感意象来渲染愁情,有“一重未了一重添”之势。
2、找出两词中直抒胸臆的词句,说说它们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明确:《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情:离愁别绪,难舍难分,爱之愈深,思之愈切,这是一种甜蜜的相思之愁。
(两处闲愁:可见两心如一,心心相印)《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家国之思、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高二语文《一剪梅》《声声慢》比较阅读教案
高二语文《一剪梅》《声声慢》比较阅读教案第一篇:高二语文《一剪梅》《声声慢》比较阅读教案高二语文《一剪梅》《声声慢》比较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了解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
2、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
3、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生动感人的意象来表现心境的写作方法。
4、体会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生动感人的意象(借物言情)来表现心境方法。
2、体会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鉴赏作品的意象美、意境美、韵律美、音乐美。
4、培养学生补充空缺意象、再造意境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联想法比较法朗读法分析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般诗词的学习过程总是先从作者的生平事迹和作品的背景资料引入,然后同学们再在老师的引导下对于诗词进行鉴赏,这似乎成了学习古典诗词的固定模式了。
当然这样做有助于同学们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更好领会古典诗词的内涵。
(例如我们在学习李煜的《虞美人》和《浪淘沙》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那么今天我们这堂课对李清照的《一剪梅》和《声声慢》的比较阅读课就做个尝试,搞个实验,我们反其道而行,从对两首词的细致品读,看看我们能不能凭着已有的鉴赏能力通过对两首词的赏析去领会词内外的意蕴。
二、①听两首词的录音,融入词中。
(借音乐与诵读基本把握词的基调)②把握两词基调后,集体诵读。
③花几分钟品读两首词,完成预习要求1找出词中所提供的所有信息。
(可以四人讨论)④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写上自己组的讨论结果,教师讲评完善答案。
《一剪梅》红藕香残花飘零(凋谢的荷花)玉簟(秋)罗裳兰舟(独)云锦书雁月西楼自流的水眉头心头(愁)《声声慢》酒风雁黄花(秋)窗儿(独)梧桐细雨愁三、将信息进行整合2哪些信息是重要的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相关?哪些是次要信息可以忽略不计?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可以举例说明:温庭筠的两首词《菩萨蛮》和《梦江南》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鳃雪。
《声声慢》《一剪梅》比较阅读
黛玉的这首诗,被海棠诗社社长李纨称为“风流别致”,历来评 论家认为此诗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及风貌,表明了黛玉鄙弃污浊世俗 的孤傲品性,孤独寂寞的感伤情绪以及才华横溢的才情。
诗的首联上来不是直接写花,而是先写赏花的人。“半卷”、“半掩” 写出赏花人的娇媚含羞之态,与花映衬;“湘帘”是湘妃竹做的帘子,这里 切合黛玉“潇湘妃子”的身份。历来以“冰玉”比喻花的素淡纯洁,黛玉则 从花想到育花的土和盆也当非同一般,因而喻为“冰”“玉”,显得别具风 采,又写出黛玉“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品格。颔联上句以梨花之蕊喻白海棠 资质的皎洁;下句以梅花喻白海棠品性的芳香孤傲。这里用“偷来”“三分 白”、“借得”“一缕魂”,构思巧妙别致。这是化用了宋代卢梅坡《雪梅 》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颈联上句喻白海棠花像月 中仙人缝制的白衣;下句喻白海棠又像秋天闺房里哀怨的女子在擦拭泪痕。 诗句隐中描写的当是黛玉的自我形象与心境,又含有借“仙人缝缟袂”暗示 黛玉前世为绛珠仙草的薄命早夭,借“拭啼痕”点出黛玉以泪还债之意。尾 联写白海棠含羞带怯地独立深夜西风之中,寄寓了黛玉满腹忧伤却无处倾诉 衷肠,只得听任西风摧残的凄凉心情。
孤独寂寞
提炼信息,看看她此刻的心思又是什么
?
梦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信息:江楼(独) 千帆 斜晖(脉脉) 水(悠悠) 肠(断)
孤独寂寞
整合信息:梳洗后独倚江楼的少妇
盼夫思归的愁苦 与无助
品味语言
以意逆提炼志信息 “……所以欣赏古典诗歌,我们首先要通过对
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般愁字别样情——《一剪梅》、《声声慢》比较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
通过自己的鉴赏探究,感受其思想、艺术 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提高对古代 诗文语言的感受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 精深,深化热爱祖国的情感,增进运用祖 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一般愁字别样情
——《一剪梅》、《声声慢》比较阅读
她 是 谁? 她赶月吟风是为了爱情,伤离惜别也是为了爱
情。
过雁征鸿引动她的心事,春花秋月惹起她的相 思。
才气盎然写相思之忧,出水芙蓉洒千古之愁。
她用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写下婉约的词句。 她的词迷醉了苍生,却迷醉不了自己。
声 声 慢 李清照
作业布置: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 彩”,也就是说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表 达的方式、传达出的感情也不尽相同。我 们住在学校,一周只能回家一次,请以 “想家”为话题,结合自身实际,写一篇 300字左右的小练笔。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 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 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 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 心头。
“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声声慢》
“红藕香残玉簟秋”“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剪梅》
阿克苏市高级中学
2024《声声慢》《一剪梅》比较阅读
本单元,我们对比阅读了,身处乱世,曹操对“天下归心”的渴望;陶渊明复得返自”然”的淡泊,他们都表达了各自的情感世界。
那么李清照呢?身处不同境遇的她,又是如何抒写人生感悟的呢?雁回雁过两情境物是人非愁不同——李清照《声声慢》与《一剪梅》联读库车市第四中学一李雪莹核心素养南渡前:闺情、离愁一一清丽婉转南渡后:哀伤、愁怨一一沉郁凄凉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表现思夫、思乡、思国文学作品活动一知人论世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北宋灭亡,丈夫去世,词人辗转南方逃亡避难,颠沛流离,晚年无儿无女。
《一剪梅》《声声慢》雁回雁过两情境李清照问题一为了消减闲愁,词人臆想鸿雁传书让我们置身诗境,描述一下读到“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句词时,你脑海当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问题三“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与“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所写之“雁”有何不同?问题二“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剪梅》《声声慢》《知人论世》《意象》《情感》《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北宋灭亡,丈夫去世,词人辗转南方逃.亡避难,颠沛流离,晚年无儿无女。
从《一剪梅》到《声声慢》,同一群雁,但一个是“回”一个是“过”。
从“雁回”到“雁过”词人的情感经历了从幽怨到凄苦的流变。
幽怨尚有人事可以寄托相思,而凄苦则人事无处寻觅,因此“可以说是从相思无限到了相思无地。
这正是“雁回雁过两情境,物是人非愁不同”!《一剪梅》《声声慢》《知人论世》《意象》《情感》《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北宋灭亡,丈夫去世,词人辗转南方逃.亡避难,颠沛流离,晚年无儿无女。
荷花黄花文学作品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李清照在不同境遇,面对同一意象所抒发的不同程度的愁。
《一剪梅》《声声慢》比较阅读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一剪梅》《声声慢》比较阅读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一剪梅》《声声慢》比较阅读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作为传统的古诗词,宋代的《一剪梅》和明代的《声声慢》在中国文化中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这两首诗在流传过程中,被广泛传颂,并常常被作为教育和文化艺术的载体。
然而,虽然《一剪梅》和《声声慢》都是古体诗,它们的风格、语言、内容却有很大的不同。
在这篇教案教学设计中,将通过对比阅读,《一剪梅》和《声声慢》的异同之处,以达到更好的教育和启迪。
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一剪梅》和《声声慢》的背景和作者。
2. 掌握《一剪梅》和《声声慢》的诗歌体一类、语言风格等基本知识。
3. 理解《一剪梅》和《声声慢》的意境和主题。
4. 通过对比阅读,发现《一剪梅》和《声声慢》的异同之处,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和表达能力。
二、前期准备1. 教师应该对《一剪梅》和《声声慢》有深入的阅读和研究,并对其背景、作者、诗歌体、内容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2. 教师可以通过诗词选读的方式,让学生事先了解一些古诗词的基本知识,降低阅读难度。
3.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动易懂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一剪梅》和《声声慢》的意境和主题。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介绍《一剪梅》和《声声慢》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兴趣。
1. 介绍《一剪梅》的背景:《一剪梅》是南宋周邦彦所作的一首抒发思乡之情的诗。
宋理宗皇帝因为被金朝俘虏,困守边疆十年,对祖国怀念如焚,周邦彦也因居于外地,终日思念家乡,写下了《一剪梅》这首五绝词。
该词刻画了主人公的孤独、凄凉和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寄托故乡、难舍离别的感情。
2. 介绍《声声慢》的背景:《声声慢》是明代杨慎所作的一首表达爱情之苦的诗。
杨慎是一名文人,年轻时曾因父亲疏远妻子而感受到孤独、离别、失落之感,这也是他能够写出这首凄美动人的词的原因。
《声声慢》刻画了男女主人公分别的痛苦、思念与眷恋,表达了人之间最纯粹、最深情、最动人的情感。
一剪梅_声声慢比较
鉴赏方法小结:
①联系背景,知人论世。 ②联想拓展,比较鉴赏。
课堂小结 她感月吟风是为了爱情,伤离惜别 也是为了爱情;过雁征鸿引动她的心 事,春花秋月惹起她的相思。在我们 古代封建家庭出身的女性中,再没有 谁像李清照的作品这样热烈而大胆地 歌唱爱情了。最后让我们在歌曲《月 满西楼》中再次来感受一下李清照的 愁情吧!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注释 ⑴蹴(cù ):踩,踏。这里指荡(秋千)。 ⑵慵整:懒洋洋的收拾。 ⑶见有人来:一作“见客入来”。 ⑷袜刬(chǎn):即划袜。未穿鞋子。只穿着袜子行走。 ⑸花瘦:形容花枝上的花瓣已经凋零。
——生离死别之愁
知人论世:愁情各有因
《一剪梅》是南渡前的作品, 词人新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外 出求学两人分隔两地,词中十分 细腻地写出了她独居生活的孤单 寂寞和对丈夫思念的闺情离愁 。 《声声慢》是南渡后的作品, 词人连续遭到国破、家亡、夫死 的苦难,过着长期的流亡生活, 表达的是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孤独、 凄婉哀伤的家国之愁 。
走 进 李 清 照 的 愁 情 世 界
一 般 愁 字 别 样 情
——
一。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 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 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 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剪梅》《声声慢》对比阅读
[背景]这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
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的。
·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
——王维《使至塞上》
[背景]开元二十五年春,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 出塞宣慰,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结】 意象是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它的意蕴与诗人
的情感有关,与诗人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即便是同样的意 象,因不同诗人的不同经历,被赋予了截然不同的意蕴。
所以,同样是看到大雁,李清照南渡前借之代指书信, 南渡后借之表达失群之落寞;王维借之寄寓思乡之情;元好 问借之歌颂爱情的忠贞。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这两首诗雁的特点分别是什么?诗人分别表达怎样的情感? (1)欧诗写了一只时刻有危险的远飞之征雁。“征”写大雁要 飞得很远,辛苦劳累,“缯缴”表明雁经常受到射杀(或随时 有危险)。欧诗明写征雁,暗写自己的遭遇,表达自己被贬的 孤寂心境与悲愤情怀。 (2)杜诗塑造了大雁北归时苍凉与落魄、急迫与凄凉的形象, 寄托着诗人无限感怀,表达了诗人苦于漂泊羁旅的孤独凄凉之 情和对家乡亲人无限思念的愁绪。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B )( E )
A. 欧阳修被贬,世路正自坎坷,偶尔看到几只南征的大雁栖息于江水之间, 显得羽翼衰微,他觉得自己的命运与这些鸟儿是多么地相似啊! B. 回想过去,固然令人齿冷,而面对前路,又充满乐观的情怀。因此,欧 阳修在心中对雁儿说:请你们同我做个旅伴,一起南行吧! C. 杜诗颔联中的“瞻”“背”前后呼应,更写出大雁北归时的苍凉与落魄。 D.杜诗五六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动静结合地表现出大雁北归途中急 切的心情。 E. 诗人系在大雁脚上的书信里没有什么妄说乱言,字里行间都是自己一片 衷情。
一剪梅_声声慢比较阅读(改)
小结:
《一剪梅》本词大约写于 词人新婚后不久,丈夫赵 明诚外出求学之时,表达 的是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声声慢》这首词写于金 人南侵后,表达的是女词 人的亡国之恨,丧夫之痛, 孤独之苦。
我们再来看看 浸染词人愁情 的景(意象) 有何不同? (此环节由学 生合作探究完 成)
问题:两词中的相同 意象分别营造了怎样 的意境?
分析意象
归纳明确
探究性作业:
根据所学知识,试从 风格、情感两方面比 较分析杜甫的《登高》 与《蜀相》。
感 谢 聆 听
新课导入:
宋代有一位特立独行, 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她 就是李清照,一个一生都 被“愁”所困的女人。她 有“一种相思,两处闲 愁”,她有“这次第,怎 一个愁字了得”,她还有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 动许多愁” 等说不尽的愁。 但“一般愁字别样情”, 我们今天就来品味她的无 尽愁情。
一 般 愁 字 别 样 情
明确:这两种愁的内涵、 分量并不一样:
一剪梅:闲愁 ---这份“愁”来的轻浅 淡
声声慢:哀愁 ---这份“愁”来的重深 浓
?
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
情各有因
愁情各有因
李清照大事记: 1101—1126年:1011年与赵明诚结婚,婚 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 度过了这一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1121年 赵明诚外出游官。 1126年:北宋末年,腐败透顶,金兵入侵, 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 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8月 18日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开始 了她的南渡生涯。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 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李清照被判刑两 年。 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的遗著《金石 录》。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孑然 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 葬于何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绍作者前期的幸福生活:家庭背景及其所受的教育、美满的婚姻生活(“赌书消得泼茶香”、“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后期的悲惨遭遇:颠沛流离四处逃亡、再婚又离婚、超越时空的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学习新课:一、阅读《声声慢》和《一剪梅》两词,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同:明确:①风格上:都是婉约词,细腻婉转(李清照艺术主张:诗庄词媚,诗如《夏日绝句》)②节令上:秋天③情感上: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两篇中都写“愁”绪,乍一看是相同的,而细细品味,我们便可发现这“愁”的内涵是不同的,正所谓“一般愁字别样情”。
细品两诗,体会两者之愁有何区别? 1、在这两首词中,作者都用了直抒胸臆和融情于景两种抒情方式,我们先来看看浸染词人愁情的景(意象)有何不同?①相同的意象不同的意境花:《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菊花本是秋令之花,令人伤感,虽然满院盛开,可由于自己憔悴瘦损,也没有心情去摘花赏花。
花向来喻女子,此处菊花愁损容颜,也指词人如今孤独寂寞,没有人欣赏、没有人守护,正是李清照不幸遭遇的现实写照。
《一剪梅》――“红藕香残”、“花自飘零水自流”“红藕香残”从色彩上、气味上写出了荷花的清丽,即使飘零水上,仍是一幅轻盈雅致的图画。
雁:《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说“谁寄”,即是无人寄也。
――相思之情。
《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
“雁”未必相识,却说是“旧时相识”,这里寄寓着作者两层感情:雁足传书为古诗词中常用之典,此指夫亡之痛;秋雁北来,写国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
②《声声慢》中还有哪些意象传达了词人这种凄苦的心境?“三杯两盏淡酒”――喝酒的不经意;喝酒毫无心绪;所以感觉无味;借酒浇愁愁更愁。
“晚来风急”――心境的凄冷。
“独守窗儿”――无聊寂寞、度日如年。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一叶而知秋,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淒苦的秋雨,不仅滴在耳边,更滴向心头。
长夜如磐,风雨如晦,细雨绵密不断,而愁苦也就络绎不绝。
小结:所有意象,无一不是生愁、牵愁、助愁的,可以说是触处成愁:薄酒浇愁,淡而无味;晚风劲吹,心境凄冷;征雁南飞,离人伤逝;黄花憔悴,飘零沦落;独守窗儿,度日如年;雨打梧桐,更添愁苦。
通篇写“愁”,而除结句点明之外,全用所见抽感意象来渲染愁情,有“一重未了一重添”之势。
2、找出两词中直抒胸臆的词句,说说它们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明确:《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情:离愁别绪,难舍难分,爱之愈深,思之愈切,这是一种甜蜜的相思之愁。
(两处闲愁:可见两心如一,心心相印)《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家国之思、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四字劈空而来,反映了内心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
这丢失的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可能是椿萱在堂的幸福,也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
只这一句,就把她由于敌人的侵略、政权的崩溃、流离的经历、索漠的生涯而不得不担承的、感受的、经过长期消磨而仍然留在心底的悲哀,充分地显示出来了。
心中如有所失,要想抓住一点什么,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所得到的,仍然只是空虚,这才如梦初醒,感到“冷冷清清”。
四字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或者说,由环境而感染到心情,由外而内。
接着“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一种沉痛乃至凄厉的感情氛围已笼罩全诗。
这三句十四字,实分三层,由浅入深,文情并茂,被誉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
三、总结:《声声慢》和《一剪梅》虽然都是李清照写愁的名篇,然而我们从对比中可以发现,两者“愁”的内涵是不同的。
《一剪梅》是对丈夫的相思之愁、生离之愁,其时词人锦衣玉食,而士人游学游宦也是社会习俗,故这愁来得轻、浅,正如词人所言是“闲愁”;《声声慢》之愁绪却是沉重、哀痛乃至于凄厉的,这是融合了家国之思、孀居之悲、沦落之苦的泣血之作。
由此也可看出李清照前后两期诗风的不同。
正所谓“国家不
幸诗家幸”、“诗穷而后工”,苦难不停地擦拭着艺术的灵魂,在生命空间受到的伤害和疼痛,在艺术的空间都会给予几倍的补偿和酬惠。
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这些苦难经历像重物压在李清照艺术生命的弹簧上,只要不令弹簧承受不了,那么,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