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隧道集团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八标拱形骨架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合福铁路某标段隧道出口拱架拆除方案

合福铁路某标段隧道出口拱架拆除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质量目标 (1)三、安全目标 (1)四、工程概况 (1)4.1、施工情况 (2)五、拱架拆除方案 (2)5.1、施工准备 (2)5.2、建立监控量测系统 (6)5.3、拱架拆除方案 (10)六、施工注意事项 (14)七、资源配置 (14)7.1、机料具的配置 (14)7.2、人员配置 (15)八、安全保证措施 (15)8.1、拱架拆除台车加固 (15)8.2、险情应急处理 (15)8.3、安全教育 (15)8.4、安全物资 (16)8.5、警示标志 (16)8.6、其他安全措施 (16)笔架山隧道出口临时拱架拆除施工技术方案一、编制依据合福铁路笔架山隧道施工图合福隧参01~09《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二、质量目标杜绝施工重大质量事故,杜绝工程质量隐患。

三、安全目标杜绝本方案实施过程中任何安全事故发生。

四、工程概况4.1、隧道概况隧道设计为双线,速度目标值350m/h,线间距5m,采用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

笔架山隧道起于安徽省泾县黄田乡李园村,入口里程DK222+127,穿越笔架山后出于旌德县乔亭乡汤村,出口里程DK228+075,全长5948m。

距入口1179米的DK223+306处设斜井一座,位于线路前进方向右侧,与线路小里程方向平面夹角58°23′55″,综合坡度为5%,采用无轨运输双车道断面,斜井长325m,斜井出口位于杨屋村。

隧道平面设计为:DK222+127~DK222+355.76段位于左偏曲线的缓和曲线上,左线曲线半径为9000m;DK222+781.58~DK224+713.96段位于右偏曲线上,左线曲线半径10000m,其他地段位于直线上。

隧道纵断面设计为:DK222+127~DK223+334段为18.3‰的上坡;DK223+334~DK224+066段设置圆曲线型竖曲线,竖曲线半径为30000m;DK224+066~DK228+075段为6.1‰的下坡。

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一标八分部无砟轨道施工方案

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一标八分部无砟轨道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2)三、总体施工布置 (2)(一)工序流图 (2)(二)无砟轨道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4)1、现场施工便道 (5)2、支承层 (5)3、桥上吊板 (7)4、轨道板灌板 (7)(三)施工任务划分 (7)(四)工期安排 (7)四、项目组织机构 (7)五、施工准备 (8)(一)主要机具 (8)(二)主要人员(管理、施工) (10)六、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或方法 (10)(一)底座板 (10)1、施工方法 (10)2、模板加工及安装 (15)3、钢筋及模板工程的综合检查验收 (16)4、混凝土施工 (16)5、底座板后浇带连接施工 (20)6、张拉控制要点 (21)(二)端刺及摩擦板施工 (22)1、端刺基础及竖墙施工 (22)(三)支承层及封闭层施工 (24)1、混凝土支承层施工 (24)(四)轨道板粗铺 (26)1、轨道板铺设工艺流程 (27)2、轨道板的运输及吊装 (27)3、轨道板粗铺 (28)(五)轨道板精调 (29)1、CPⅢ校核 (29)2、安装轨道板精调千斤顶 (29)3、精调调节装置(千斤顶) (29)4、校验测量标架 (30)5、建站、全站仪定向图 (30)(六)轨道板灌浆 (33)(七)、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施工 (34)1、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原材料验收 (34)2、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拌制 (35)3、轨道板封边 (36)4、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施工 (37)5、灌浆过程应保持轨道板表面的整洁 (38)6、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养护 (39)7、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材料的运输和装车 (39)(八)轨道板纵连及宽窄缝混凝土浇筑 (40)1、轨道板窄接缝 (40)2、轨道板纵向连接 (40)3、轨道板宽接缝施工 (41)4、混凝土的养生 (44)(九)剪切连接的设置 (44)1、植筋要求 (44)2、剪切连接类型 (45)3、植筋工艺要求 (47)4、植筋胶性能 (48)(十)侧向挡块施工 (49)1、施工注意事项 (49)2、注意事项 (52)(十一)、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质量控制 (53)1、水泥乳化沥青各种原材料作用 (53)2、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现场主要指标控制 (53)3、水泥乳化沥青砂浆验证试验 (54)4、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缺陷预防及控制 (55)七、质量偏差修整方案 (56)(一)混凝土构件的裂缝 (56)1、产生原因 (57)2、修整方案 (57)3、修补材料 (57)八、冬季施工措施 (58)(一)冬季施工界定 (58)(二)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措施 (58)九、安全保证措施 (61)十、环境保护 (63)合福一标八分部无砟轨道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关于加强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温度节点控制的通知》工管工技函[2013]263号2、京福客专安徽公司关于印发《合福铁路安徽段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工艺性试验及线上揭板检查验收管理实施细则》京福安质[2013]347号3、京福客专安徽公司关于印发《合福铁路安徽公司无砟轨道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要点》京福安质[2013]349号4、《新建铁路合福线合肥至福州段施工图安徽段无砟轨道设计交底资料》5、《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6、《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7、《客运专线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滑动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9]88号8、《客运专线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高强挤塑板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9]88号9、《路基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设计图》合福施图(轨)-1910、《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设计图》合福施图(轨)-20-0211、《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钢筋连接器设计图》合福施图(轨)-20-0512、《路基工程参考图集》13、其他相关文件二、工程概况DK25+000~DK32+058(长链263.268米)段,全长7.321公里,其中DK25+000~DK30+847(长链263.268米)段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境内,长6.11公里,DK30+847~DK32+058 段位于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烔炀镇境内,长1.211公里。

路基拱形骨架护坡施工方案(铁路)

路基拱形骨架护坡施工方案(铁路)

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1)3、施工总体安排 (2)3.1主要人员配置 (2)3.2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3)3.3混凝土供应 (3)3.4工期计划 (3)4、施工工艺及施工程序 (3)4.1 施工工艺 (3)4.2 施工程序 (4)5、质量检验标准 (5)6、质量保证措施 (5)6.1 质量目标 (5)6.2 质量保证体系 (5)6.3质量保证措施 (7)7、保证安全措施 (8)7.1安全目标 (8)7.2安全保证体系 (9)7.3保证邻近线行车安全、施工、人身、设备安全措施 (11)18、文明施工措施 (14)2路基拱形骨架护坡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高速铁路路基施工验收标准》GB10751-2010(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3)本工程设计文件及图纸(4)通过现场踏勘,调查、收集所获取的资料。

2、工程概况本标段为杭黄铁路站前Ⅱ标,起止里程段落DK260+029.110~DK285+480.980,正线共计长25.413km,与合福高速铁路并行。

其中路基全长约8.073km,边坡主要采用拱形截水骨架护坡和空心砖内客土植草灌护坡,其中,拱形截水骨架护坡具体分布段落如下表。

C30混凝土拱形截水骨架护坡分部段落统计表13、施工总体安排3.1主要人员配置我项目部按照要求组织相关人员、机械设备已全部进场,并确定其职责、人员分工,具体分工如下:施工人员配备表23.2主要机械设备配置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3.3混凝土供应架子一队范围内拱形截水骨架混凝土由3#拌合站供应,架子二队范围内拱形截水骨架混凝土由5#拌合站供应,架子三队范围内拱形截水骨架混凝土由2#拌合站供应,架子五队范围内拱形截水骨架混凝土由1#拌合站供应。

3.4工期计划拱形截水骨架护坡计划工期为2015年4月5日至2015年4月10日。

4、施工工艺及施工程序4.1 施工工艺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整修边坡施工放样沟3槽开挖立模支护报检验收浇筑骨架洒水养护实体验收4.2 施工程序(1)截水骨架采用C30混凝土浇筑。

合福铁路安徽段隧道进洞施工及技术管理

合福铁路安徽段隧道进洞施工及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岭地形的特点是峰谷起伏大,地面横坡陡,隧道洞口外路基单侧边坡高;隧道与高边坡衔接,桥隧相连,特别是在陡坡、软岩、浅埋、偏压、雨季施工等不利条件下,安全进入隧道问题更为突出。

虽然提出“早进洞、晚出洞”的施工原则,但施工时往往由于刷坡拉槽引起山体边仰坡失稳。

因此,进出隧道是施工工况最复杂,也是质量、安全隐患最多的地段。

合理选择进入隧道方案,借助管理手段和辅助施工措施,自然进入隧道,可有效避免刷坡拉槽引发的山体边仰坡失稳,大大降低隧道洞口防护工程建设成本,保护生态环境。

1 隧道工程概况合福铁路安徽段隧道均为单洞双线隧道,正线隧道51座,66.512 km,隧线比为19.0%。

最长隧道为绩溪隧道,长9 470 m;与江西交界的五城隧道长4 931 m,其中安徽段1 837 m。

隧道工程主要有以下特点。

(1)隧道线路所经地区地层岩性复杂。

本线隧道在安徽省境内江北段岩性主要以砂岩、砂砾岩、灰岩夹页岩为主;江南铜陵—绩溪段岩性主要以砂质泥岩、砂岩、石英砂岩、花岗闪长岩为主,局部地段为凝灰岩、粉砂质页岩、粉砂岩夹炭质页岩等;绩溪—黄山段岩性主要以板岩及灰岩为主,岩溶为微发育~发育;黄山—皖赣省界段主要以千枚岩、千枚状砂岩为主。

(2)Ⅳ级、Ⅴ级围岩比例占45.9%。

全线隧道围岩等级主要为Ⅱ级、Ⅲ级、Ⅳ级、Ⅴ级围岩,Ⅳ级、Ⅴ级围岩比例较大。

其中,Ⅱ级围岩8 971 m,占13.41%;合福铁路安徽段隧道进洞施工及技术管理邱渐根:京福铁路客运专线安徽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安徽 合肥,230001张树才:京福铁路客运专线安徽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安徽 合肥,230001宿志强: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河南 洛阳,471001程和平: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安徽 合肥,230001刘 勇: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上海,200071刘亚军: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上海,200071韩永恩: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安徽 合肥,230001杨 兵: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安徽 绩溪,245300赵 勇: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河南 洛阳,471001摘 要:论述隧道工程概况、隧道进洞方案编制思路、组织保障和完善管理制度。

黄山北站地下通道专项施工方案

黄山北站地下通道专项施工方案

中铁隧道集团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八标二分部黄山北站出站地道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日期:年月日黄山北站旅客地道施工方案1 编制依据黄山北站出站地道及社会通道施工图及其他相关设计文件。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TB10005-2010《铁路旅客车站细部设计》(2010年版)《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G101-12 编制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八标HFZQ-8黄山北站出站地道施工。

3 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3.1 工程概况⑴工程简况黄山北站出站地道全长65m。

底板厚1.2m,顶板厚1.0m,侧墙厚1.0m;净高4.3m,地道洞身顶面积2320.88m2。

按沉降缝,将整个地道划分4个单元,具体见图3-1地道平面布置图。

图3-1地道平面布置图⑵地质及水文情况地层从上至下依次为:(0)杂填土;(2)-2Q4a1+p1粉质黏土,灰黑色,流塑,Ⅱ;(4)-2K1h泥质砂岩,紫红色,强风化,Ⅳ;(4)-3K1h泥质砂岩,紫红色,弱风化,Ⅳ;地表水主要为地表径流及水塘,受季节变化影响显著。

地震动峰加速度<0.05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3)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1 地道顶面积m22320.882 C35地道主洞身钢筋混凝土(抗渗标号P8)m362533 钢筋HRB400/HPB300 t 1277.36、103.544 主通道防水层高分子单面自粘防水卷材m26209.42M10水泥砂浆m3310.47砼保护层m32325 地基处理碎石垫层m3696C20砼垫层m34646 集水井个 24 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客运专线;⏹正线数目:双线;⏹正线线间距:5.0m;⏹速度目标值:350km/h,初期运营速度300km/h;⏹最小曲线半径:7000m;⏹最大设计坡度:20‰;⏹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牵引种类:电力;⏹列车类型:动车组;⏹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建筑限界:按《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47号)执行。

高铁路基附属施工方案(混凝土)

高铁路基附属施工方案(混凝土)

中铁四局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一标合福一标八分部路基路基附属施工方案文件编号:版号:受控编号:修改状态:编制:复核:审核:批准:有效状态:中铁四局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一标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三、施工准备 (2)四、骨架护坡施工方案 (3)五、脚墙施工方案 (6)六、路堑侧沟施工方案 (8)七、排水沟、侧沟、吊钩施工方案 (11)八、混凝土接茬...............................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混凝土拆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混凝土养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一、施工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二、安全生产规程及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三、环保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1、骨架护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2、脚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3、侧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路基附属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合福线合肥至福州DK25+000~DK32+058段路基设计施工图图;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10]240号;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4、《新建铁路合福线合肥至福州段施工设计路基工程施工设计参考图集》;5、本单位积累的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10]240号;二、工程概况我分部施工起止里程为:DK25+000~DK32+058(长链263.27米),全长7。

合福铁路小尖山隧道进口超前大管棚施工方案

合福铁路小尖山隧道进口超前大管棚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报审表(TA1)工程项目名称:新建合福铁路工程安徽段施工合同段:站前八标编号:注:本表一式4份,承包单位2份,监理、建设单位各1份;如不需要建设单位签署意见,则去掉该栏目。

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八标小尖山隧道进口超前大管棚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铁隧道集团合福铁路HFZQ—8标项目经理部二〇一〇年七月小尖山隧道进口超前大管棚施工方案1。

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⑴新建高铁施工规范、质量验收标准⑵《小尖山隧道进口设计图》《双线隧道辅助施工措施、防排水及施工方法》⑶现场踏勘、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⑷项目部生产力要素资源配置情况1.2 编制原则建立、健全消防、保卫、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人为本,维护和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控制程序,明确工程质量方针、目标,结合本工程特点与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的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施工过程严格进行质量管理与控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质标准。

2、工程概况2.1 工程简况新建合肥至福州铁路安徽段站前段HFZQ—8标小尖山隧道,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五城镇,起于下岩溪小坑村止于红坑源巷坑村线路基本呈北向南走向。

该隧道设计为单洞双线隧道,是全线控制性重点工程之一。

起止里程为DK336+210。

12~DK339+960.5,全线长3750.38 m.小尖山隧道进口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五城镇下岩溪小坑村,洞口下方50m为小坑村村民居住区,洞口所处地带主要以茶地为主.隧道穿越为低山丘陵山间沟谷,地势陡峭,植被茂密,山间沟谷呈狭长型,常年有水.2.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隧道进口地区表层为Pt2m粉砂质千枚岩,全风化,呈松散砂土状,加有强风化岩块。

下为强~弱风化,变余粉砂质结构,千枚状构造,节理发育,岩体破碎,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较发育。

2.2 设计概况大管棚钢管分为两种,编号单号的有孔,管上钻注浆孔,孔径为10—16mm,呈梅花型布置,尾部留不钻孔的注浆段150cm,编号为双号的为无孔钢管,为提高管棚的抗弯能力,在管棚内设置钢筋笼。

合福铁路小尖山隧道进口超前大管棚施工方案

合福铁路小尖山隧道进口超前大管棚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报审表(TA1)工程项目名称:新建合福铁路工程安徽段施工合同段:站前八标编号:注:本表一式4份,承包单位2份,监理、建设单位各1份;如不需要建设单位签署意见,则去掉该栏目。

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八标小尖山隧道进口超前大管棚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铁隧道集团合福铁路HFZQ-8标项目经理部二〇一〇年七月小尖山隧道进口超前大管棚施工方案1.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⑴新建高铁施工规范、质量验收标准⑵《小尖山隧道进口设计图》《双线隧道辅助施工措施、防排水及施工方法》⑶现场踏勘、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⑷项目部生产力要素资源配置情况1.2 编制原则建立、健全消防、保卫、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人为本,维护和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控制程序,明确工程质量方针、目标,结合本工程特点与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的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施工过程严格进行质量管理与控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质标准。

2、工程概况2.1 工程简况新建合肥至福州铁路安徽段站前段HFZQ-8标小尖山隧道,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五城镇,起于下岩溪小坑村止于红坑源巷坑村线路基本呈北向南走向。

该隧道设计为单洞双线隧道,是全线控制性重点工程之一。

起止里程为DK336+210.12~DK339+960.5,全线长3750.38 m。

小尖山隧道进口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五城镇下岩溪小坑村,洞口下方50m为小坑村村民居住区,洞口所处地带主要以茶地为主。

隧道穿越为低山丘陵山间沟谷,地势陡峭,植被茂密,山间沟谷呈狭长型,常年有水。

2.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隧道进口地区表层为Pt2m粉砂质千枚岩,全风化,呈松散砂土状,加有强风化岩块。

下为强~弱风化,变余粉砂质结构,千枚状构造,节理发育,岩体破碎,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较发育。

2.2 设计概况大管棚钢管分为两种,编号单号的有孔,管上钻注浆孔,孔径为10-16mm,呈梅花型布置,尾部留不钻孔的注浆段150cm,编号为双号的为无孔钢管,为提高管棚的抗弯能力,在管棚内设置钢筋笼。

枫口隧道出口进洞工方案

枫口隧道出口进洞工方案

合福铁路安徽段表施工方案报审表工程工程名称:合福铁路安徽段施工合同段:HFZQ-8编号:注:本表一式四份,承包单位2份,监理、建设单位各一份;如不需要建设单位签署意见,那么往掉该栏目。

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八标枫口隧道进洞施工方案中铁隧道集团合福铁路HFZQ-8标工程经理部二〇一〇年十月1、编制讲明1.1编制依据⑴枫口隧道设计图⑵批准的枫口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⑶?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⑷?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4-2005)⑸现场踏勘、调查、采集、咨询所猎取的资料⑹工程部生产力要素资源配置情况1.2编制原那么以满足业主期瞧为目标,在深刻理解本工程的特点、重点和难点的根底上,按照“技术领先、施工科学、组织合理、措施得力〞的指导思想,遵循以下原那么编制。

以人为本平安原那么建立、健全消防、保卫、职业健康平安治理体系,以人为本,维护和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平安与健康。

质量保证原那么建立完整的质量治理体系和操纵程序,明确工程质量方针、目标,结合本工程特点与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的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施工过程严格进行质量治理与操纵,确保工程质量到达优质标准。

工期保障原那么依据业主对本工程的工期要求,科学合理组织施工,合理配置工程资源,引进绩效考核奖惩兑现机制,确保里程碑方案或节点目标方案的实现,从而确保总工期。

技术可靠性原那么依据本工程特点,结合以往施工经验,选择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平安、优质、快速建成。

经济合理性原那么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本着技术先进、平安可靠、经济合理的原那么比选施工方案,并合理配备资源,施工过程实施动态治理,从而使工程施工到达既经济又优质的目标。

环保、水保原那么施工中环保水保总原那么:执行ISO14000标准,环境保卫、水土维持要本着“三同时〞的原那么与工程本体同步实施。

施工过程中有完善的环境保卫、水土维持措施;按照设计和环保部门的要求,对污水排放进行处理,切实到达排放标准和要求;工程建设垃圾、生活垃圾按处理、排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铁隧道集团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八标DK320+014.93~DK320+330.63段路基边坡基材植生防护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部三分部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招投标文件和施工承包合同(2)DK320+014.93~DK320+330.63路基施工图(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5)《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2002)(6)《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7)《高速铁路测量规范》(TB-106010-2009)(8)《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9)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规则等;(10)该段路基所处地区近年来水文情况从工地现场调查、采集、咨询、图纸审核所获取的资料;国家、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规程、规则、条例。

1.2、编制原则1.2.1 体现“建设世界一流客运专线,实现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指导思想的原则。

1.2.2 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1.2.3 整体推进,均衡生产,确保总工期的原则。

1.2.4 保证重点,突破难点,质量至上的原则。

1.2.5坚持项目法管理的原则,科学运用人员、机械、物资、方法、资金和信息,实现质量和造价的最佳组合;1.2.6坚持施工过程严格管理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指令;1.2.7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1.2.8坚持用工制度的动态管理,根据工作的需要,合理配备劳动力资源。

2、编制范围里程为DK320+014.93~DK320+330.63段路基,路基全长315.7m ,DK320+032.5~+195.0、DK320+222~+290.0左侧路堑边坡,DK320+032.5~+195右侧路堑边坡边坡。

3、工程概况DK320+014.93~DK320+330.63段路基位于黄山市屯溪区,弈棋镇朱村,全长315.7m,前接桃园中桥,后接四南塘大桥。

其中DK320+032.5~+195.0、DK320+222~+290.0左侧路堑边坡,DK320+032.5~+195右侧路堑边坡边坡采用基材植生防护,总面积约为3400m2。

路堑边坡破率为1:1.5,坡面每隔10m设置一条混凝土排水槽,上与坡顶镶边相接,下与平台截水沟相连,基材植生防护由挂网锚杆与机编高镀锌铁丝组成,喷射基材为黏土、谷壳、锯末、水泥、草籽、复合肥组成的混合物。

3.1、工程地质情况该段路基边坡地质以粉质粘土与千枚岩为主。

地质情况叙述如下:(2)粉质粘土:硬塑,σ=180kpa⑼1粉砂质千枚岩,紫红色,全风化,层厚约7.2~13.9m,σ=200kpa,Ⅲ⑼2粉砂质千枚岩:灰褐色,灰黄色,强风化,揭露厚度约2~13m,σ=300kpa,Ⅳ3.2、水文地质情况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较发育,环境水无化学及氯盐侵蚀性。

该段路基所在地区今年降雨充足,雨季月平均降雨量达到750mm。

3.3、边坡防护设计概况DK320+032.5~+195.0、DK320+222~+290.0左侧路堑边坡,DK320+032.5~+195右侧路堑边坡边坡采用基材植生防护,其中DK320+227.83~+314.94右侧路堑一级边坡、DK320+270.77~+295.22右侧路堑二级边坡采用锚杆框架梁防护,框架内基材植生防护,锚杆框架梁两侧采取拱形骨架防护。

4、施工方案4.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清理整平坡面测量坡面钻孔 安设锚杆 注浆 固定铁丝网混合物拌合喷射混合物覆盖无纺布。

4.2、施工准备4.2.1、人员机械准备4.2.1、材料准备 材料计划序号工程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基材植生 m2 3795 含10%回弹含 2Φ50钻孔 m 2139 含10%加密 3Φ20锚杆(螺纹钢筋) kg 4485 含10%加密 4Φ2.6高镀锌机编网 m2 3795 含10%搭接Φ2.2铁丝 kg 50 5Φ46塑料花管 m 269.1 6 锚孔灌M30砂浆 m3 3.795 含10%加密4.2.3、现场准备施工前先清除坡面浮土,填补坑凹,使坡面大体平整,便于骨架机械人员一览表名称数量(人/台/把) 备注技术员1 挖掘机可用在浇筑混凝土时倒运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机械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安全员1 材料员1 施工员10 挖掘机1 空压机1 风镐3 混凝土喷射机1 潜孔钻 1都在同一坡面上。

并做好安全防护:在坡脚用钢管设置防护栏,防护栏高为1.2m,防护栏上面挂安全防护网,要求挂网必须扎实。

如下图:4.3、清理整平坡面按设计坡率1:1.5、坡高、平整度休整路基边坡坡面,人工清理坡面浮石、浮土等,并且做到处理后的坡面斜率一直、平整,无大的突石块与其他杂物存在,对于光滑岩石要采取挖凿横向平行沟等措施进行加糙处理,以免基材下滑,使其有利于基材和岩石表面的自然结合。

对于较大的凹坑,采用片石嵌补与坡面齐平。

4.4、测量放样坡面整修完成后应通知测量组根据设计里程、位置、型式、尺寸挂线放样,架子队施工人员根据测量结果挂线放样,确定每个锚杆的位置,每个锚杆的位置应用钢筋头做好标记,锚杆纵横间距为2m,经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4.5、钻孔4.5.1、钻机就位利用φ50 mm脚手架杆搭设平台,平台用锚杆与坡面固定,钻机用手拉葫芦提升到平台上。

锚杆孔钻进施工,搭设满足相应承载能力和稳固条件的脚手架,根据坡面测放孔位,准确安装固定钻机,并严格认真进行机位调整,确保锚杆孔开钻就位纵横误差不得超过±50 mm,高程误差不得超过±100 mm,钻孔倾角和方向符合设计要求,倾角允许误差±1.0°,方位允许误差±2.0°。

锚杆与水平面的交角z 设计为56°(即垂直坡面)。

钻机安装要求稳固,施钻过程中应用罗盘仪控制钻孔方向。

4.5.2、钻孔钻孔是锚杆施工中控制工期的关键工序。

为确保钻孔效率和保证钻孔质量,采用干钻。

钻孔前先安装导向管,调整好角度,钻孔时在导向管内进行。

钻孔施工顺序为先下后上。

钻机钻进时,按锚杆设计长度将钻孔所需钻杆摆放整齐,钻杆用完,孔深也恰好到位,锚孔孔深为2m。

钻孔结束,逐根拔出钻杆和钻具,将钻杆和钻具清洗好备用。

用一根聚乙烯管复核孔深,并以高压风吹孔,待孔内粉尘吹干净,且孔深不少于锚杆设计长度时,拔出聚乙烯管,塞好孔口。

两种特殊情况的处理:渗水的处理。

在钻孔过程中或钻孔结束后吹孔时,从孔中吹出的都是一些小石粒和灰色或黄色团粒而无粉尘,说明孔内有渗水,岩粉多贴附于孔壁。

这时,若孔深已够,则注入清水,以高压风吹净,直至吹出清水;若孔深不够,虽钻机仍有进尺,也必须立即停钻,拔出钻具,洗孔后再继续钻进,如此循环,直至结束。

塌孔、卡钻的处理。

当钻孔穿越强风化岩层或岩体破碎带时,往往发生塌孔。

塌孔的主要标志是从孔中吹出黄色岩粉,夹杂一些原状的(非钻头碎的、非新鲜的、无光泽的)石块。

这时,不管钻进深度如何,都要立即停止钻进,拔出钻具,进行固壁注浆,注浆压力采用0.4 MPa,浆液为水泥砂浆,24小时后重新钻孔。

雨季,常常顺岩体破碎带向孔内渗流泥浆,固壁注浆前,必须用水和风把泥浆洗出(塌入钻孔的石块不必清除),否则,不仅固壁注浆效果差,还容易造成假象。

4.5.3、锚杆孔清理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1~2分钟,防止孔底达不到设计孔径。

钻孔孔壁不得有沉碴及水体粘滞,必须清理干净,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

除相对坚硬完整之岩体锚固外,不得采用高压水冲洗。

若遇锚孔中有承压水流出,待水压、水量变小后方可下放锚杆与注浆,必要时在周围设置排水孔处理。

如果设计要求处理锚孔内部积聚水体,一般采用灌浆封堵二次钻进等方法处理。

4.5.6、锚杆孔检验锚杆孔钻孔结束后,须经现场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锚孔设计孔径为5cm,孔深为2m,纵横间距均为2m,孔径、孔深检查采用设计孔径、钻头和标准钻杆在监理和现场技术员旁站的条件下验孔,要求验孔过程中钻头平顺推进,不产生冲击或抖动,钻具验送长度满足设计锚杆孔深度,退钻要求顺畅,用高压风吹验不存明显飞溅尘碴及水体现象。

同时用护桩复查锚孔孔位,全部锚孔施工分项工作合格后,即可认为锚孔检验合格。

4.6、安设锚杆锚杆采用Φ=20mm的HRB335级钢筋,筋长1.9m,锚固深1.8m,孔内灌注M30水泥砂浆。

(1)在进行锚杆推送施工前,应用1根长2.5m的PVC管进行验孔。

在孔径及孔深等达到设计要求的情况下,才进行该道工序的施工。

为防止塌孔,易于钻孔施工结束后立即安装锚杆,但孔内碎石和岩粉必须用高压风清理干净。

(2)为防止机械起吊而损坏钢绞线或致注浆管破裂,宜采用人工运输和安装。

(3)锚杆应按设计孔深推送就位,若推送受阻,应拉出已推送孔的锚杆并进行扫孔后,在进行就位。

(4)锚杆安装完毕后,用空压机与注浆管连接输送高压风,检验是否堵管,如果堵管立即将锚杆拔出,把注浆管清理干净后,再将锚杆放进锚孔。

4.7、锚固注浆常压注浆作业从孔底开始,实际注浆量一般要大于理论的注浆量,或以孔口不再排气且孔口浆液溢出浓浆作为注浆结束的标准。

如一次注不满或注浆后产生沉降,要补充注浆,直至注满为止。

注浆压力为0.2~0.4MPa,注浆量不得少于计算量,压力注浆时充盈系数1.1~1.3。

注浆材料宜选用水灰比0.4~0.45、灰砂比为1:1的M30水泥砂浆。

注浆压力、注浆数量和注浆时间根据锚固体的体积及锚固地层情况确定。

注浆结束后,将注浆管、注浆枪和注浆套管清洗干净,同时做好注浆记录。

4.8、埋设泄水管坡面设直径为Φ46mm软式透水管排水管,矩形布置,间距3.0m,孔深0.7m,扭坡部位水平尺寸可适当调整,孔位沿堑坡走向尽可能在一条直线上,埋设深度为62cm,露出喷射混合物面8cm,泄水管与水平夹角为10°。

4.9、固定铁丝网铁丝网采用Φ2.6机编高镀锌铁丝网,网目尺寸为8×12cm,其抗拉强度不能低于380kpa,挂网幅边采用Φ2.2铁丝绑扎连接。

固定铁丝网前,将其从坡顶沿坡面顺势铺下,铺设时网应拉紧,铺平顺后将网挂在锚杆上,用连接件或铁丝锁紧,并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厚度的混凝土垫块,使铁丝网与坡面保持3~6cm的距离,完成网与锚杆的连接工作后,要严格检查铁丝网与锚杆连接的牢固性,确保网与坡面形成稳固的整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