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劳山道士》同步练习沪教版五四制版(无答案)
八年级语文劳山道士 同步练习 语文版
劳山道士同步练习1 本文选自《》,作者,清代文学家。
字留仙,别号。
2 下列字词注音解释不正确的是:A邑有王生,行七,故家子。
行,读hánɡ,排行的意思。
B 登一顶,有观宇,甚幽。
观,读ɡuàn,指道士住的庙宇。
C手足重茧,不堪其苦。
重,读chónɡ,厚厚的。
D众视三人坐月中饮,须眉毕见。
见,读jiàn,看见的意思。
3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稽首:古代的一种礼节。
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B樽:一种酒器。
C王生后来大骂老道“无良”,无良的意思是没有良知。
D光鉴毫芒,中的鉴,就是镜子,这里是照的意思。
乃传以诀,令自咒,毕,呼曰:“入之!”王面墙,不敢入。
又曰:“试入之。
”王果从容入,及墙而阻。
道士曰:“俯首骤入,勿逡巡!”王果去墙数步,奔而入。
及墙,虚若无物,回视果在墙外矣。
大喜,入谢。
道士曰:“归宜洁持,否则不验。
”邃助资斧,遣之归。
4 解释下列词语:诀:面墙:逡巡:5 翻译划线的句子6 划线的句子为后来王生下山后穿墙失败埋下伏笔,说说看,王生为什么会穿墙失败呢?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7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不以千里称也。
称:_______(2)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是:______(3)才美不外见。
见:_______8 .翻译下列句子。
(1)策之不以其道。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 .在第三段中,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用文中句子回答)参考答案1 聊斋志异蒲松龄柳泉居士2 D3 C4 诀:秘诀,口诀面墙:脸对着墙逡巡:迟疑不进的样子。
语文版八上语文《劳山道士》同步练习【推荐】
劳山道士习题A 基础储备卷时间30分钟分值50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
(9分)(1)负笈往游()(2)王俱与稽首()(3)随众采樵()(4)分赉诸徒()(5)惟恐樽尽()(6)霓裳舞()(7)竞饮先釂()(8)已复为箸()(9)勿逡巡()2、解释加点的词。
(6分)(1)薄暮毕集()(2)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4)虚若无物()(4)妻揶揄之()(5)王谨受教()(6)然不胜酒力矣()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5分)(1)把本文划分成三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意思。
(5分)(2)本文在叙事的同时还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5分)(3)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并说出它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分)4、重点问题探究。
(15分)(1)本文的开头交代王生的家世有什么作用?隐含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实?(5分)(2)指出课文对王生的三次心理活动描写,并分析这些描写的作用。
(5分)(3)你认为王生最后没有学到本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5、对于作者蒲松龄你了解多少?请把你知道的写在下面。
(5分)B 综合提升卷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1、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8分)(1)行()(2)少()()()(3)观()(4)教()()()2、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
(8分)(1)理甚玄妙()(2)少慕道()(3)负笈往游()(4)环听奔走()(5)不能作苦()(6)授以斧()(7)不堪其苦()(8)初不盈尺()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虚词。
(8分)(1)有观宇,甚幽()(2)薄暮毕集()(3)王俱与稽首()(4)俄顷,月明辉室()(5)勿误樵苏()(6)我固谓不能作苦()(7)已而歌曰()(8)移时,月渐暗()4、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
(4分)(1)门人然烛来。
(2)须眉毕见。
5、翻译句子。
(8分)(1)素发垂领而神观爽迈。
(2)日已暮,尚无灯烛,师乃剪纸如镜粘壁间。
(3)良宵胜乐,不可不同。
(4)而幽我于广寒乎?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11课《劳山道士》 上海版(五四制)
一夕
归,
见二人 与
一天傍晚回到观中,王生见两个人
和
师共 酌。
日 已暮,
尚
师父在一起饮酒。太阳已经下山,还
无灯烛, 师 乃剪纸
第二层(登一顶……遂留观中),写姓王的书生从
见师到拜师,直至被留观中的过程。这一层通过简单的景 物描写,人物神情仪态的描写,以及语言对话描写等方式, 写出了道士们超凡脱俗的生活,和王生急迫要求留在观中 的决心。道士讲的富有玄机的道理和仪态清爽高迈的神情, 以及众多门人,全部都引诱着王生。这一层写王生初进观 门。
字词
▪ 神采奕奕:精神饱满的样子。 ▪ 倾慕:倾心爱慕。 ▪ 珠圆玉润:像珠子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滑
润。这里形容歌声婉转优美。
劳山即崂山
蒲松龄:字留 仙,又字剑臣,别 号柳泉居士,山东 淄川人。
他用数十年 的时间编撰成短篇 小说集《聊斋志 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聊斋志异》
“聊斋”是蒲松龄的 书房名号,“志”是 记的意思,“异”指 离奇的事。本书是清 代文言小说的代表。
▪ 2.了解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复述故事。
▪ 重点 : ▪ 把握故事内容,弄清文章线索。 ▪ 难点: ▪ 领悟其中的道理,在感悟中受到教育。
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 《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像一幕幕诗剧,一 幅幅水彩画。它不仅是咱们中国文学的骄 傲,还是世界文学当中非常有影响的作品 。《劳山道士》就是其中的一篇杰作,让 我们先睹为快,感受它神奇梦幻的文学魅 力吧。
鲁迅评其为:“使花 妖狐魅,各具人情, 和异可亲,实为异类。
湖南省邵阳十中八年级语文《劳山道士》同步练习
劳山道士(时间:45分钟满分:7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给加点字注音(12分)行.七()负笈.()观.宇()稽.首()霓裳..()()采樵.()饯.行()逡.巡()自诩.()揶揄..()()2、填空。
(8分)(1)“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指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其作者_________,字留仙,号__________,世称聊斋先生。
(2)本文通过王生的故事,告诫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列对话,用一句话概括对话的主要意思。
(2分)2002年5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
在两国总统的答记者问中,布什总统说:“武器已经不再互相瞄准。
”普京总统说:“任何手拿武器,哪怕是拿猎枪的都知道,让它退出弹药,远离人群,是最安全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学校的文化长廊里有以下几位文化名人的雕像,请选择其中两位,写出他的作品或名言。
孔子屈原李白苏轼曹雪芹安徒生高尔基(1)人物:__________(1分)作品或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人物:__________(1分)作品或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二、课内阅读训练(24分)抵家,自诩遇仙,坚壁所不能阻。
妻不信。
王效其作为,去墙数尺,奔而入,头触硬壁,蓦.然而踣.。
妻扶视之,额上坟起,如巨卵焉。
妻揶揄之。
王惭忿..,骂老道士之无良而已。
5、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8分)蓦()踣()惭()忿()6、解释下面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初二年级语文劳山道士同步练习题
初二年级语文劳山道士同步练习题
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是用什幺样的方法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点呢?小编建议大家多做一些与之相关的题,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初二年级语文劳山道士同步练习题,希望大家学习愉快!
浪淘沙①
(唐)刘禹锡
九曲②黄河万里沙,
浪淘③风簸④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⑤家。
注释:①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②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③浪淘:波浪淘洗。
④簸:掀翻。
⑤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的夜晚相会一次。
赏析:这首诗写于夔州,是民歌体的政治抒怀诗,是《浪淘沙九首》的第一首。
诗歌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黄河来自天边,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
九曲用了夸张的手法写黄河曲曲折折。
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写得出神入化,与李白的《将进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后两句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九上《劳山道士》精品课件
「就這麼兩件事也算稀罕?」
這時,皇帝的隨從急了,急忙拉起皇帝就要 走:
「大伙別問了,若聽不懂,明兒就會知道 的。」
第二天,大街小巷都傳出康熙皇帝到此私訪 的事來。這才使人們恍然大悟,那句話說的果 然是兩件稀罕事呀!
有人曾編過順口溜,這叫:「大碗茶、綠豆 湯、關東菸、紅高粱,解了行人累和乏,換來 故事幾大筐!」
間鬼 信魂 仰信 和仰 靈, 魂包 轉括 世鬼 等信 ,仰 如、
陰
仰 , 大 致 可 分 三 方 面 : 一 是
《 聊 齋 》 中 所 描 寫 的 民 間 信
• •
度反志的現現揭鬱的蒲 今民中的間具故《
迷的怪目實象露悶,松 ,間,主信有事聊
信,,的,,當,乃齡 仍信我題仰廣,齋
的他或不寄是時也在寫 被仰們與的泛全》
勞山
出處:中國古文明大圖集第八部─頤壽,宜新文化
回目錄
道
一、道家:
1.指先秦諸子以老莊為代表的學派,或指戰國 秦漢之際盛行的黃老之學。
2.主張效法自然,清靜無為。
二、道教:
1.黃老基礎上吸收神仙方術和民間巫術神鬼 信仰而成的宗教實體。
2. 東漢張道陵創,稱五斗米道、天師道。
3.主張脫離現實,煉丹成仙。 4.雜而多端:吸收儒家忠孝倫理、佛教輪迴報
白
長
話
篇
短
小
篇
說
小
:
說
章
回
小
說
宋 、 元
時 代
1.
2. ( )
本又 話
最以 盛小 行說 。、
講 史 的 話
大 量 產 生 。 其 中
話 本 又 稱 平 話 、 詞
白 話 小 說 興 起
语文 7.29《劳山道士》测试(1)(语文版八年级上册).doc
劳山道士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闻劳山多仙人,负笈.往游()王俱与稽.首()分赉.诸徒,且嘱尽醉()竞饮先釂.,惟恐樽.尽()()而往复挹.注,竟不少减()弟子在家,未谙.此苦()解析:注意读准字音,不能只读半边。
如“谙”不读“yīn”,也不读“àn”,应是“ān”。
答案:jíqǐlàijiàozūnyìān2.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一道士坐______(pú)团上手足重______(jiǎn),不______(kān)其苦月明辉室,光(jiàn)______毫芒解析:考查字形,不能写别字。
如:光鉴毫芒,易写成“光NF29C。
答题时注意写准确。
答案:蒲茧堪鉴3.下列字词注音、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邑有王生,行七,故家子。
行,读hánɡ,排行的意思。
B.登一顶,有观宇,甚幽。
观,读ɡuàn,指道士住的庙宇。
C.手足重茧,不堪其苦。
重,读chónɡ,厚厚的。
D.众视三人坐月中饮,须眉毕见。
见,读jiàn,显见的意思。
解析:D项“见”不读jiàn,应读xiàn。
答案:D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稽首:古代的一种礼节。
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B.樽:一种酒器。
C.王生后来大骂老道“无良”,无良的意思是没有良知。
D.“光鉴毫芒”中的鉴,就是镜子,这里是照的意思。
解析:C项,“无良”的意思是“不善,不好”。
答案:C一、阅读理解(一)阅读课文第4段(即“又一月,苦不可忍”至“遂助资斧,遣之归”),完成5—8题。
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今阅.两三月()(2)弟子在家,未谙.此苦()(3)俯首骤入,勿逡巡..()解析:可根据课文注释,首先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参考答案:(1)经过(2)知晓,熟悉(3)迟疑不进的样子6.下列加点“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何术之.求B.遂助资斧,遣之.归C.愿王自往临视之.D.公与之.乘解析:掌握“之”字的不同用法。
崂山道士 同步练习
第29课劳山道士【基础巩固】1.《劳山道士》的作者是, (朝代)文学家。
字,又字,别号。
本文选自《》。
2.给加点的字注音邑.()行.七()少.慕道()负笈.()有观.宇()素发.垂领()娇惰..()()光鉴.毫芒()..()稽.首()采樵.()重茧分赉.()挹.注()肴.核()自诩.()蓦.然而踣.()()揶揄..()()忿.()行.七()负笈.()甚.幽()毕.集()阴.有归志.()3.解释黑体词语(1)叩而与语( ) (2)薄暮毕集( ) (3)光鉴毫芒( ) (4)分赉诸徒( ) (5)未谙此苦( ) (6)蓦然而踣( ) (7)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8)阴有归志()4.翻译下列句子。
(1)凌晨,道士呼王去,授以斧,使随众采樵。
(2)邑有王生,行七,故家子。
6.仿照下面的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江南是一局棋,纵横交错的田垄是棋盘,星星点点的湖泊是棋子7.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
(1)一道士坐蒲团上,素发垂领而神观爽迈。
⑵王惭忿,骂老道士之无良而已。
8.课文情节较曲折。
当王生“不堪其苦”,“阴有归志”时,发生了一件的事情使他打消了归念。
9.这篇文章有两条线索,请你用精练的语言写在下面。
明线暗线10.本文的题目为《崂山道士》,刻画的主要人物是道士吗?小说通过王生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11一词多义王果去墙数步(去:距离。
)须眉毕见(见:同“现”,显现。
道士呼王去(去:出去。
)见一美人自光中出(见:看见。
)而还乎(而:你。
)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而:转折连词,却。
少慕道(少:年轻时。
)12 古今异义竟不少减(少:减少。
烈.如萧管(烈:响亮。
今常用于“强烈”、“烈士”、“功烈”等。
13从故事中可以看出,王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王生羡慕道人的法术,又不愿吃苦学习;既没有真本领,却愿在别人面前卖弄。
结果是头撞硬壁,鼓起一个大包而受人讥笑,把一个好吃懒做,喜欢卖弄的书生形象,展示在读者面前。
《劳山道士》基础知识及同步练习_教案教学设计
《劳山道士》基础知识及同步练习【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故家:世代做官的人家。
慕道:爱慕道术。
道,这里指道教的修行和法术。
负笈j :背着书箱。
素发垂领:白头发垂到衣领上。
神观爽迈:神情仪态清爽高迈。
玄妙:深远奥妙,难以捉摸。
师:拜……为师。
薄暮:傍晚。
薄,迫近。
光鉴毫芒:月光明亮,能照出极细微的东西。
鉴,镜子,这里是照的意思。
毫,毫毛。
芒,草谷上的细毛。
良宵胜乐,不可不同:这么美好的夜晚,这么大的乐趣,不能不和大家一同享受。
王窃欣慕:王生私心里羡慕。
窃,偷偷地,暗中。
欣,喜欢。
小有传习:略微给我传授一点(法术)。
何术之求:求取什么法术。
自诩:自己夸耀。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 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自幼聪慧好学,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补博士弟子员。
但后来却屡应省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几近40年,直至71岁时方撤帐归家。
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病逝。
他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
然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使他加深了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毕一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
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
作品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文学中志怪传奇文学的优秀传统和表现手法,情节幻异曲折,跌宕多变,文笔简练,叙次井然。
《聊斋志异》书成后,蒲松龄因家贫无力印行,直至1766年(清乾隆三十一年)方刊刻行世。
后多家竞相翻印,国内外各种版本达30余种,著名版本有青柯亭本、铸雪斋本等,近20个国家有译本出版。
第11--12课同步训练附答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11《核舟记》同步训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A.多髯.(rán) 衣褶.(zhě) 糁.之(shǎn) 篆.章(zhuàn)B.有.奇(yòu) 不属.(shǔ) 箬.篷(ruò) 矫.首(jiǎo)C.壬戌.(xū) 虞.山(yú) 椎髻.(jì) 轩.敞(xuān)D.诎.(qū) 二黍.(shǔ) 器皿.(mǐn) 罔.不(wǐng)2. 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B)A.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B.而计其长曾/不盈寸C.中轩敞者/为舱D.居右者/椎髻/仰面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罔不因.势象.形顺着、就着,模拟(2)尝贻.余核舟一赠(3)箬篷覆之.代词,它,指代中轩敞者(4)雕栏相望焉.语气助词,无义(5)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举(6)...其船背稍夷.平.(7)...细若蚊足,钩画了了..清楚明白4.用原文填空。
(1)能概括全文,总括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词是: 奇巧。
(2)找出表现核舟主题的句子:盖大苏泛赤壁云。
(3)找出原料小而表现题材广的句子: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突出王叔远是“奇巧人”,有不同凡响的雕刻技艺。
(3)说明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5.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他)曾经赠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的船,(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6.“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写核舟的体积之小,突出雕刻者高超的技艺。
7.作者为何将小窗描绘得如此细致?小小核舟上的小窗不仅可以开关,上面还刻了对联,可见雕工的精细。
“启窗而观”,还有“雕栏相望更显出雕刻家构思的巧妙。
8.细读第2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船舱的格局。
八年级语文上册 29 劳山道士同步训练 语文版
29.劳山道士一、字音字形邑.()笈.()蒲.团()稽.首()采樵.()分赉.()盎.()釂.()酒樽.()挹.()箸.()霓裳..()饯.()杳.无音信()揶揄..()谙.熟()排行.()自诩.()逡巡..()踣.()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1)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词多义辨析(1)毕(2)其3.词类活用(1)心奇之活用词: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勿误樵苏活用词: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师之活用词: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家作品介绍蒲松龄(1640—1715),清文学家。
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属淄博)人。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11 课《核舟记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11 课《核舟记》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核桃B.桃核C.核对D.核实2.对下面句子中加线词的理解有错误的是()。
A.尝贻余核舟一(贻:赠)B.能以径寸之木(径:直径)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惊奇)D.石青糁之(石青:一种青色颜料)3.指出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为宫室、器皿、人物。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为字共三十有四。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4.下列朗读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D.细若/蚊足,钩画/了了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中峨冠..糁之..而多髯者为东坡B.石青C.居右者椎髻..仰面D.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6.读课文《核舟记》,“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一句的意思是()。
A.从衣褶上可以看出东坡、鲁直隐约长度相等的两膝。
B.从衣褶上可以看出东坡、鲁直隐蔽在手卷下边的互相靠近的两膝。
C.东坡、鲁直两膝相对应的地方都各自隐藏在卷着的衣褶中。
D.东坡、鲁直互相靠近的两膝好像藏在卷着的衣褶中。
7.下列对《核舟记》一文的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文中具体摘述了“船头”和“船尾”人物各异的情态,目的是说明核舟工艺的精巧。
B.苏、黄是诗人、学者,受世俗礼法的约束;佛印是和尚,不受这些约束,所以神情、气质各不相同。
C.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王叔远送给本文作者的“简桃核修狭者”所刻成的小船。
D.“记”是古代一种叙事的文体。
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清朝人魏学泄的《核舟记》。
前者叙述了渔人游桃花源,后者记叙了王叔远送给作者的一只核舟。
8.文学常识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代编辑的短篇小说集《》。
《核舟记》的作者是,朝人,字子敬。
(2)“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可以抒发情怀抱负,可以阐述某些观点。
语文版八上语文第29课《劳山道士》同步练习(学生版)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29、劳山道士1、注音有误的一项()A. 邑有王生(yì)负笈往游(jí)惟恐樽尽(zūn)薄暮(bó) 稽首(qǐ)B. 手足重茧(chóng)竞饮先釂(jiào)霓裳(nícháng)盎盂(àng yú)C. 分赉诸徒(lài)挹注(yì)以箸掷月(zhù)客杳(yǎo)逡巡(qūn)D. 早樵暮归(qiáo)未谙此苦(yīn)蓦然而踣(bó) 揶揄(yéyú)自诩(xǔ)2、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 请师之(拜……为师)负笈(书箱)早樵而暮归(打柴,砍柴)B. 阴有归志(阴天)光鉴毫芒(镜子,这里是照的意思)授以斧(交给)C. 门人然烛来(通“燃”,点燃)以箸掷月(筷子)客杳(不见踪影)D. 薄暮(迫近)须眉毕见(通“现”,显现)今阅两三月(经过)3、《劳山道士》选自《》。
作者,代家。
字,又字,别号,世称,山东淄川人。
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
4、与“道士独坐而客杳矣”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A. 素发垂领而神观爽迈B. 苦不可忍,而道士并不传教一术C. 叩而与语D.而还乎!而幽我于广寒乎?5、与“何陋之有”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A. 能之B. 蒙赐月明之照C. 骂老道士之无良知而已D.何术之求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A. 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 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C. 由于张丽莉老师舍己救学生,被网友誉为“最美女教师”。
D. 通过最美中学生张文驰高考前捐肾救人的事迹,我们看到了“90”后中学生的人性之美。
7、综合性学习1)学校团委决定于5月4日下午2点,在学校会议室举行新团员入团宣誓活动,要求学校全体新老团员参加。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劳山道士)同步练习(无答案)(沪教版五四制) 试题
《劳山道士》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劳山道士》的作者是,(朝代)文学家。
字,又字,别号。
本文选自《》。
2.课文情节较曲折。
当王生“不堪其苦”,“阴有归志”时,发生了一件的事情使他打消了归念。
3.给加点的字注音王俱与稽.首( ) 分赉.诸徒( ) 肴.( ) 逡.巡( ) 自诩.遇仙( ) 蓦然而踣.( ) 4.解释加点词语(1)叩而与语( )(2)薄暮毕集( )(3)光鉴毫芒( )(4)分赉诸徒( )(5)未谙此苦( )(6)蓦然而踣( )5.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1)一道士坐蒲团上,素发垂领而神观爽迈。
⑵王惭忿,骂老道士之无良而已。
6. 这篇文章有两条线索,请你用精练的语言写在下面。
明线:暗线:7. 王生的经历使你受到什么启发?二、同步解读……道士问:“何术之求?”王曰:“每见师行处,墙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
”道士笑而允之。
乃传以诀,令自咒,毕,呼曰:“入之!”王面墙,不敢入。
又曰:“试入之。
”王果从容入,及墙而阻。
道士曰:“俯首骤入,勿逡巡!”王果去墙数步,奔而入。
及墙,虚若无物,回视果在墙外矣。
大喜,入谢。
道士曰:“归宜洁持,否则不验。
”遂助资斧,遣之归。
抵家,自诩遇仙,坚壁所不能阻。
妻不信。
王效其作为,去墙数尺,奔而入,头触硬壁,蓦然而踣。
妻扶视之,额上坟起,如巨卵焉。
妻揶榆之。
王惭忿,骂老道士之无良而已。
8.“传以诀”的“诀”相当于学习,“俯首骤人,勿逡巡”相当于学习。
9.在老道士说了“俯首骤人,勿逡巡”后,王穿墙成功。
这个情节给你什么启发?10.王生学会穿墙术后,道士是怎样告诫他的?他是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11.文章结属“王惭念,骂老道士之无良而已”,失败后,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却怪怨别人。
你认为王生是个怎样的人?12.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怎样才能学会墙术?13.你认为王生是一个值得交朋友的人吗?为什么?三、美文赏读画琵琶有书生欲游吴地,道经江西,风阻泊船,书生因上山闲步。
八年级语文下册11《劳山道士》教案1沪教版
- 题目:请分析《劳山道士》中劳山道士的形象特点。
- 答案:劳山道士形象特点包括:道法高深,性格谦和,与世无争,淡泊名利,济世救人等。
2. 典型例题讲解:分析小说《劳山道士》中的情节发展。
- 题目:请分析《劳山道士》中劳山道士施法的情节发展。
- 答案:情节发展包括:道士来到村庄,村民请求道士施法,道士施法,村民请求道士再施法,道士拒绝等。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劳山道士》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内涵、表达手法及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小说的认识和理解。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 讲授法:在课堂导入和重点知识点讲解时,运用讲授法向学生阐述小说背景、道教文化等,为学生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 讨论法:针对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形象、情节设置等方面的看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 案例研究:选择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如道士施法的场景,进行分析解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 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 主要情节的概括,如道士的施法、与村民的互动等。
- 情节中的悬念、转折和寓意。
3. 人物形象分析:
- 主人公劳山道士的性格特点及其与道教文化的关系。
- 其他重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 人物之间的冲突、合作及对情节发展的影响。
【附答案】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29劳山道士.docx
29劳山道士01 »积累运用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负笈()•蒲团(■) qi ()首霓裳()■ye yu( )( ) 观宇(•)采樵()•yi ()注jian()别分贵(•)自诩()•qun xun (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登一顶,有观宇• • •顶:观宇:(2)薄暮毕集薄:毕:(3)乃尔寂饮乃尔:___________• •(4)归宜洁持洁持:___________(5)蓦然而踣蓦然:___________ 踣:_• • •(6)王果去墙数步去:___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道士呼王去,授以斧,使随众采樵。
(2)众视三人坐月屮饮,须眉毕见,如影Z在镜中。
(3)妻扶视之,额上坟起,如巨卵焉。
4.根据提示概插课文。
故事的开端:慕道上劳山故事的发展:看奇法念息故事的结局:抵家一一___________ 5.文中的王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过月余思归师父教法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士法术高超,可以“箸”化为天上的嫦娥來歌舞助兴,令众人惊叹不己。
B.王生拜师最初不堪其苦,后看到道士神奇的法术,于是留下來继续学习。
C.王生生性娇惰,最后还是无法忍受学道之苦,向道士学习了穿墙术之后归家。
D.道士并没有把真正的口诀教给王生,导致他冋家后穿墙不成功。
7.阅读下而的新闻,回答问题。
纱幕缓缓升起,一群身着彩衣的“狐”在台上翩翩起舞、欢笑嬉戏……7月4日晚,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淄博市五音戏剧院携十艺节山东省重点推荐剧目新编聊斋题材的五咅戏《云翠仙》,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激情演出。
据介绍,五音戏《云翠仙》取材于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同名小说《云翠仙》,经剧作者重新演绎而形成了如今的演出本。
全剧突出了“聊斋故里书儒林心史,五音经典谱人狐传奇”的地域文化元素,营造出亦幻亦真的舞台艺术氛围。
导演王青表示,作为蒲松龄家乡的特色剧种,五音戏有一种演绎聊斋故事的天然优势。
八年级语文下册 11《劳山道士》教案2 沪教版-沪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劳山道士【学习目标】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品评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重点难点】作品的寓意内与人物形象。
【学习方法】反复品读,理清情节,玩味内涵,深挖主题。
一、导入大家还记得这样一个故事吧:有一个穷苦的孩子,他非常喜欢画画,有一天,一个白胡子老爷爷给了他一支笔,他先画了只小鸟,小鸟拍拍翅膀,飞向了蓝天;他又画了头水牛,水牛“哞”地一声,开始下地干活了,他画的任何事物都变成了活生生的实物,后来皇帝知道了,要他画一座金山,他先画了一片大海,又画了一座金山,皇帝要他画一条大船,再画点风,他不断地画风,最后皇帝的船沉入了海底,皇帝被淹死了,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神笔马良》。
但你要知道,神笔只有在马良的手中,才能够妙笔生花。
同样穿墙术只有在劳山道士那里,才能运斤成风,在心术不正的人,比如王生那里,只能碰壁。
今天我们来见识一下劳山道士的庐山真面目。
二、题解劳山现写成崂山,在某某半岛东南部,号称“近海名山”、“神窟仙宅”、“灵异之府”。
崂山道士拜师的地方,是在崂山道教的大殿上清宫,是崂山风景区的人文景观和自然界景观的核心区域。
太清宫中南配房中有一间西耳房,蒲松龄就是借住此处写下了《聊斋志异》中的《崂山道士》、《香玉》和《崂山观海市歌》三篇不朽的名篇。
游客到那里,导游会指着一处破损的墙壁说是当年崂山道士修炼穿墙术的地方。
崂山道教可追溯到晋代以前,唐宋以后最为兴盛,宋末元初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第一代弟子,也就是“全真七子”来到崂山之后,此地所有庙宇都皈依了全真派;最著名的当然就是丘处机。
后来X三丰,13岁时首次到崂山,在山洞中修行达10年,如一屡轻烟般失了踪影,从此再也没有人见过他。
至今留有草鞋及布褂为证。
三、作者简介蒲松龄(1640~1715)清文学家。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某某淄川(今某某)人。
早岁即有文名,深为施闰章、王士禛所重。
屡应省试,皆落第,年七十一岁始成贡生。
除中年一度作幕于宝应,居乡以塾师终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山道士》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劳山道士》的作者是,(朝代)文学家。
字,又
字,别号。
本文选自《》。
2.课文情节较曲折。
当王生“不堪其苦”,“阴有归志”时,发生了一件的事情使他打消了归念。
3.给加点的字注音
王俱与稽.首( ) 分赉.诸徒( ) 肴.( ) 逡.巡( ) 自诩.遇仙( )
蓦然而踣.( )
4.解释加点词语
(1)叩而与语( )
(2)薄暮毕集( )
(3)光鉴毫芒( )
(4)分赉诸徒( )
(5)未谙此苦( )
(6)蓦然而踣( )
5.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
(1)一道士坐蒲团上,素发垂领而神观爽迈。
⑵王惭忿,骂老道士之无良而已。
6. 这篇文章有两条线索,请你用精练的语言写在下面。
明线:
暗线:
7. 王生的经历使你受到什么启发?
二、同步解读
……道士问:“何术之求?”王曰:“每见师行处,墙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
”道士笑而允之。
乃传以诀,令自咒,毕,呼曰:“入之!”王面墙,不敢入。
又曰:“试入之。
”王果从容入,及墙而阻。
道士曰:“俯首骤入,勿逡巡!”王果去墙数步,奔而入。
及墙,虚若无物,回视果在墙外矣。
大喜,入谢。
道士曰:“归宜洁持,否则不验。
”遂助资斧,遣之归。
抵家,自诩遇仙,坚壁所不能阻。
妻不信。
王效其作为,去墙数尺,奔而入,头触硬壁,
蓦然而踣。
妻扶视之,额上坟起,如巨卵焉。
妻揶榆之。
王惭忿,骂老道士之无良而已。
8.“传以诀”的“诀”相当于学习,“俯首骤人,勿逡巡”相当于学习。
9.在老道士说了“俯首骤人,勿逡巡”后,王穿墙成功。
这个情节给你什么启发?
10.王生学会穿墙术后,道士是怎样告诫他的?他是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
11.文章结属“王惭念,骂老道士之无良而已”,失败后,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却怪怨别人。
你认为王生是个怎样的人?
12.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怎样才能学会墙术?
13.你认为王生是一个值得交朋友的人吗?为什么?
三、美文赏读
画琵琶
有书生欲游吴地,道经江西,风阻泊船,书生因上山闲步。
人林数十步,上有一坡。
见僧房院开,门外小廊数间,傍有笔砚。
书生攻画,遂把笔,于房门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
画毕,风静船发。
僧归,见画处,不知何人。
乃告村人曰:“恐是五台山圣琵琶。
”当亦戏言,而遂为村人传说,礼施求福甚效。
书生便到扬州,人吴经年,乃闻人说江西路僧室,有圣琵琶,灵应非一。
书生心疑之。
因还江西时,令船人泊船此处,上访之。
僧亦不在,所画琵琶依旧,前幡花香炉。
书生取水洗之尽,僧亦未归。
书生夜宿于船中,至明日又上。
僧夜已归,觉失琵琶,以告。
邻人大集,相与悲叹。
书生故问,具言前验:“今应有人背着,琵琶所以潜隐。
”书生大笑,为说画之因,及拭却之由。
僧及村人信之,灵圣亦绝耳。
14. 下面是用文言文缩写的这个故事,请根据原文为其断句。
(只断句,不加标点)
某书生路经江西偶至一僧室于素壁上画一琵琶而去僧归见之戏云恐是五台山圣琵琶遂为村人传说礼施求福甚效书生闻其事于还江西时将画拭却僧归觉失琵琶以告村人皆悲叹书生为言其故众信之灵圣遂绝
15.请把原文与缩写仔细加以比较,然后填空。
A.原文“风阻泊船……笔砚”,这段话被概括成“”一句话。
B.原文“画毕,风静船发”被概括成一个字:“”。
C. 原文“书生便到扬州……书生心疑之”,这段话被概括成“”一句。
D.原文“书生大笑,为说画之因,及拭却之由”被合并成一个短句:“”。
E.原文“门外小廊数间,傍有笔砚”所画琵琶依旧,前幡花香炉”等句之所以被省略,是因为。
16.根据上下文推断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⑴书生因上山闲步()
⑵因还江西时,令船人泊船此处()
⑶为说画之因,及拭却之由()
17.这个传奇故事可分为两部分,请写出它们的起讫点和各部分的内容。
18.这个传奇故事的含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