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内容及问题和诊断意义等归纳总结(诊断学)
西医问诊知识点总结

西医问诊知识点总结一、问诊的内容1. 主诉:患者自感病态的主要原因。
主诉往往是患者就医的动机,在向医生求助时首先要陈述的内容。
主诉的表述有时会显得含糊不清,所以在患者表述完主诉后,医生需要进行进一步追问,以便详细了解患者的主诉内容。
2. 现病史:患者本次就诊前一段时间内所出现的症状。
现病史的详细了解对于医生诊断疾病、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具有重要价值。
医生在询问患者现病史时,需要关注症状的发生时间、发展过程、与时间、因素之间的关系等。
3. 既往史:患者有无某种疾病、手术史、输血史等。
医生在询问患者既往史时,需要了解患者是否患有某些慢性疾病、手术史、输血史等,这些信息对病情分析、诊断和治疗的决策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4. 个人史:患者的一些生活习惯、起居塞、精神状态等。
医生在询问个人史时,需要了解患者的饮食、作息时间、工作环境、精神压力等,这些信息对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5. 家族史:患者亲属中有无某种疾病。
医生在询问家族史时,需要了解患者的亲属中是否有某些遗传性或家族性疾病,这些信息对医生判断患者患病的概率和可能疾病的种类有一定的帮助。
6. 生活史:患者的生活环境、卫生情况、旅行史等。
医生在询问患者的生活史时,需要了解患者的居住环境、卫生情况、是否有过海外旅行史等,这些信息对一些传染病等疾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7. 心理社会史:患者的生活状况、心理状态、家庭关系等。
医生在问诊时,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社会史,了解患者的生活状况、心理状态、家庭关系等,这些信息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都有一定的帮助。
二、问诊的技巧1. 应用非指令性提问技巧:医生在问诊时应该使用开放式问题,鼓励患者自由表达,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病情。
2. 应用反射性提问技巧:医生在接受患者的回答后,应该通过反射性提问,以引导患者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确保问诊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 应用反复追问技巧:医生在问诊时要进行反复追问,深入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史等,确保对患者病情的全面了解。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复习总结:问诊的内容

问诊的内容问诊的内容主要有: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发病情况、病过程、诊治经过、现在症状)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一、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现住址、出生地、婚否、民族等。
二、主诉主诉是病人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如: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1个月;又如:发热、咳嗽3天。
由于主诉通常是病人的主要痛苦、就诊的主要原因,往往也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所在。
因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询问主诉注意三点:1.要把主诉抓准,病人的陈述可能是零乱而主次不分的,而主症一般只有一个或两三个。
2.要将主诉所述症状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等询问清楚,不能笼统、含糊。
3.主诉不等于疾病的病名。
4.主诉简明扼要,一般少于20字。
三、现病史现病史是指围绕主诉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以及治疗的经过。
现病史应从发病情况、发病过程、治疗经过等三个方面进行询问。
1.发病情况主要包括发病时间的新久、发病原因或诱因,最初的症状及其性质、部位,当时曾作何处理等。
医生通过询问病人的发病情况,对辨别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有重要作用。
2.病变过程医生了解病人的病变过程,一般可按疾病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询问。
如某一阶段出现哪些症状,症状的性质、程度有何变化,何时好转或加重,何时出现新的病情,病情有无变化规律等。
通过询问病变过程,对了解疾病邪正斗争情况,以及病情发展趋势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3.诊治经过有些病人,尤其是患病较久者,在就诊前已经其他医院诊断和治疗。
所以,对初诊者,很有必要询问曾作过哪些检查,结果怎样;作过何种诊断,诊断的依据是什么;经过哪些治疗,治疗的效果及反应如何等。
了解既往诊断和治疗的情况,可作为当前诊断与治疗的参考。
4.现在症状问现在症状,虽也属问现病史范畴,但因其包括的内容较多,是问诊的主要内容,将另列一节专门讨论。
四、既往史既往史,又称过去病史,是指除主诉所述疾病以外的患病或健康情况。
由于过去的健康和患病情况,可能与现患疾病有一定的关系,也是辨证分析时的部分依据。
问诊内容及知识要点归纳

临床诊断学学习笔记参考教材:《临床诊断学》第二版主编:曹克将第二章:问诊的内容一、名词解释及术语:1、问诊:是医师通过对病人或相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获取病史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而做出临床判断的一种诊法2、主诉:为病人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持续时间3、冶游史:冶游史是有无不洁性交史,是否患过下疳、淋病性尿道炎等性病史。
白衣说:问诊和主诉是比较重要的名词解释,需要熟记。
问诊可以拆分为问和诊两部分回答,主诉则注意格式为一两句话包括最主要症状加持续时间。
冶游史则是课本上术语解释,了解即可。
二、易错知识点归纳1、既往史与个人史区分:既往史里面的手术史比较容易记得。
既往史与现病史的划分界限是主诉,和主诉有关的包括原因、诊治等属于现病史,以前属于既往史。
既往史中容易判断出错的是,预防注射、过敏、传染病属于既往史,重点是疾病的发生和预防方面的。
个人史要记得一般包括职业环境、烟酒嗜好、有无不洁性交史等,一般和个人偏好和相对隐私的习惯有关2、系统回顾里面的系统判断:系统回顾中的系统和解剖学意义上的系统不全相同,而且不同系统的症状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判断系统的时候需要把握不同系统的重点。
如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均有呼吸困难,需要把握呼吸系统重点是肺、循环系统重点是心,然后区分是哪一脏较容易区分。
部分同学容易混淆循环系统和血液系统,血液系统主要和粘膜皮肤颜色、血液的缺少导致的头昏眼花、血液成分问题导致的出血点、黄染或寄生虫等肌肉震颤及痉挛是属于肌肉骨骼系统的吗?答案是否定的,肌肉痉挛又称为腿抽筋,可以由于钙离子缺少导致,所以归纳为内分泌及代谢系统内,就骨骼系统主要是肌肉骨骼的受伤或者萎缩等直接器官功能及形态改变。
3、血尿:含大量红细胞时呈洗肉水色,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输尿管结石、泌尿系统肿瘤、结核及感染等;血红蛋白尿:呈浓红茶色或酱油色,见于血型不合输血后的溶血、恶性疟疾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胆红素尿:呈深黄色或黄褐色,见于阻塞性黄疸及肝细胞性黄疸;乳糜尿:呈乳白色,见于丝虫病。
问诊内容及问题和诊断意义等归纳总结(诊断学)

问诊内容及问题归纳一般项目:姓名、性别、年龄、婚姻、民族、职业、籍贯、住址、电话号码、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可靠程度主诉:症状加时间●促使其就诊的最主要原因及持续时间;主诉应用一、二句话加以概括,并同时注明自发生到就诊的时间●记录主诉应简明,应尽可能用患者自己描述的症状而不是医生对患者的诊断用于●不超过20个字现病史:(具体各项见后面归纳)1.起病情况与患病时间: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种情况的?每次大概持续了多久?总体持续多长时间了?发作得比较快还是比较缓慢?2.主要症状的特点:包括主要症状出现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缓解或加剧的因素。
3.病因与诱因:如外伤,中毒,感染等病因和气候变化、环境改变、情绪、起居饮食失调等4.病情的发展和演变:主要症状的变化和其他新症状出现5.伴随症状6.诊治经过:之前有没有看过其他医生?是哪家医院?当时医生说了些什么呢?(诊断结果)有没有开药?具体是什么药怎么吃的能跟我说下吗?药吃了多久了?有没有感觉好转?(药物名称、剂量、时间及疗效)有没有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的结果是什么?7.病程中的一般情况:在现病史最后应记录患者患病后的精神、体力状态、食欲及食量的改变、睡眠与大小便情况等。
E.g.:这段时间精神状况怎样?体力怎样?疲劳还是??胃口怎样?吃得多吗?睡眠质量如何?大小便还正常吧?既往史:系统回顾:(非现病史涉及到的系统需问至少三个)个人史婚育史您结婚了吗?结婚几年了?您爱人几岁了?身体怎样?夫妻两人关系还和睦吧?有孩子吗?儿子?女儿?都是顺产的吧?多大了?身体健康吧?月经史您几岁的时候第一次来月经?(初潮)多久来一次月经?每次持续几天?最近一次月经是什么时候?什么时候绝经?月经还正常吧?家族史父母身体都还健康吧?多大岁数了?还有其他兄弟姐妹吗?身体怎样?家族里还有没有和你类似的疾病?家族有没有遗传病如高血压?发热水肿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呕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血黄疸血尿尿频、尿急与尿痛头痛第二十四节晕厥【问诊要点】1.晕厥发生年龄、性别。
中医诊断学问诊重点笔记

中医诊断学问诊重点笔记中医诊断学问诊重点笔记(1)李本强问诊含义与方法1含义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询问,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治经过、现在症状和其它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2方法。
1)确定主诉,围绕主诉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询问。
2)边问边辨,问辨结合。
3)遵循整体观念,不仅要掌握病变局部的情况,也要注重整体病情变化及其它相关资料。
二、问诊的内容1 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否、民族、籍贯、工作单位、现住址等。
临床意义:1)便于与病人或家属进行联系和随访。
2)可使医生获得与疾病有关的资料,为某些地方病、职业病、传染病、妇科病、男性病、儿科病及老年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2主诉:即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临床意义:主诉往往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所在,可为初步估计疾病的范畴、类别、病势的轻重缓急等提供重要线索。
3注意事项:(1)主诉是病人最痛苦的症状或体征,就诊时往往最先叙述,但只能确定为一两个症状,不能超过三个。
(2)要将主诉所述症状或体征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治疗经过等询问清楚,不能笼统、含糊。
(3)不能把病名列为主诉。
4现病史:指围绕主诉从起病到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以及诊疗的经过和病人现在的症状表现。
5发病惰况:包括发病时间的新久,发病原因或诱因,最初的症状及其性质、部位,当时曾作何处理等。
6病变过程:指从发病后至就诊时病情变化的主要情况。
一般按发病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询问。
7诊治经过:指此次就诊前曾作过的诊断和治疗情况。
8现在症状:指患者就诊时所感觉到的痛苦与不适,以及与疾病相关的全身情况。
9既往史:又称过去病史,指病人患病以前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过去曾患其它疾病的情况。
中医诊断学问诊重点笔记(2)李本强10个人生活史:生活经历:主要询问病人的出生地、居住地及经历地等,以排除某些地方病和传染病。
饮食起居:了解饮食嗜好,生活起居等情况,对分析判断病因病性有一定意义。
诊断学问诊

3.现病史
是病史中最重要的部分,包括现在 所患疾病的最初症状,自开始到就诊时 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 的经过。 一般记录与主述相关的问题,回答什么、 什么时间、如何、哪里、哪个、谁和为 什么。
3.现病史
1.起病情况与患病时间 每种疾病的起病或发作都有各自的特点,详细询 问起病情况对诊断疾病具有重要的鉴别作用。 有的疾病起病急骤,如 脑栓塞、急性心绞痛和急性胃肠穿孔等;有的疾病 则起病缓慢,如肺结核、肿瘤、风湿性心瓣膜病等。 疾病的起病常与某些因素有关,如脑血栓形成常发 生于睡眠时;脑出血、高血压危象常发生于激动或 紧张状态时。
Hale Waihona Puke 2.常见症状常能提早提示疾病存在
患者主观感觉到的异常和不适,成为症状。
谢谢各位同学!
第二章 问诊
泰州市中医院
第二章 问 诊 问诊
意义与方法 主要内容 现在症
经 带
一主 现 既 个 家 般诉 病 往 人 族 情 史 史 生 史 活 况 史
寒 汗 疼 头 耳 睡 饮二 痛 身 目 眠 食 便 热
胸 腹 口 味
一、 问诊的重要性
1.确立诊断的重要手段
病史、患者的自觉症状等病情资料,需问诊 才能获得。故问诊是了解病情,诊察疾病的重要 方法,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正确诊断的 第一步。 一个有丰富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的医师,通 过问诊就能对许多疾病作出正确诊断,如慢性支 气管炎、消化性溃疡、心绞痛等。对于问诊不能 作出初步诊断的疾病,问诊能得到进一步检查的 线索。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治经过、药物疗效、 既往病史及其他有关内容只有问诊才能得到。
2.主诉
3.现病史 4.既往史 5.系统回顾
6.个人史 7.婚姻史、月经及生育史
中医诊断学(问诊)

食欲与食量
▪ 食欲减退 特点:不欲食,纳少,纳呆 意义:脾胃虚弱;湿邪困脾;饮食停滞 脾胃运化失常
▪ 厌食 特点:厌恶食物,恶闻食味 意义:饮食停滞;脾胃湿热;肝胆湿热 脾胃运化失常
▪ 便次异常 ▪ 泄泻:便次增多,便质稀薄,如水样。
兼证 湿热泄泻 突然发作,色黄味臭,肠鸣,肛
门灼热 热结旁流 泻下稀粪黄水,量少,奇臭,伴
腹痛拒按 寒湿泄泻 泻下色淡黄,肠鸣腹痛,舌淡白 阳虚泄泻 便溏兼完谷不化;或五更泻
食滞泄泻 吐泄并作,臭秽酸馊,每日多次
病机 大肠气机不利
燥热迫水液旁下
大肠气机不利 脾肾阳虚,失去 温煦 饮食不洁
▪ 病理性汗:经常感觉有明显的汗出或出汗很多; 或仅见身体某一局部汗出;或当汗出而无汗。
▪ 临床意义:病理性汗出与否和正气不足、病邪侵 扰等因素有关,所以询问病人汗出的异常,对诊 察病邪的性质、人体阳气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 腠理的疏密有重要的意义。
▪ 注意事项:应注意询问汗的有无,汗出的时间、 部位、多少,以及主要兼症等。
▪ 主诉:病人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持续 时间。有利于:1、判断病位和病性;2、初步估 计病证的范畴;3、初步估计病证的类别;4、初 步估计病情缓急
▪ 现在史:指围绕主诉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的 发生、发展和变化,以及治疗经过。内容包括: 起病情况;病情演变;诊治经过;现在症状。
一、一般问诊
汗出部位
▪ 头汗:(但头汗出) 特点:仅头部或头颈部出汗多 意义: 上焦热盛证——头汗,面赤,烦渴,舌红苔薄黄,脉数。 中焦湿热证——头汗,肢体困重,身热不扬,苔黄腻 亡阳证——头汗不止,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诊断学重点知识点

诊断学重点第一章问诊一、问诊的内容1.一般项目2.主诉:主诉是患者感受最主要的、最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持续的时间。
如“反复上腹隐痛5年,大便色黑一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1年。
”3.现病史:现病史是病史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需详细询问及记录。
(1)起病情况与患病时间。
(2)主要症状特点:包括主要症状发生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缓解或加重的因素等。
(3)伴随症状。
(4)病情发展与演变。
(5)诊治经过。
(6)一般情况。
4.既往史:患者既往的健康情况及患过的疾病、外伤手术、预防接种、对药物及食物的过敏史等。
询问有无传染病及地方病史。
5.系统回顾: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造血系统、内分泌及代谢、神经精神系统、肌肉骨骼系统。
6.个人史:社会经历、职业及工作条件、习惯与嗜好、冶游史及性病史。
第二章常见症状第一节发热1.病因:(1)感染性发热: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
(2)非感染性发热: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2.热型及临床意义:(1)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日或数周。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伤寒及斑疹伤寒高热期。
(2)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
体温持续在39℃以上,24小时内波动范围达2℃以上,但均高于正常体温。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日至数日,如此反复交替。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3.伴随症状:伴口唇单纯疱疹:常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间日疟等。
第二节咳嗽与咳痰1.咳嗽特点:金属声调咳嗽可因纵隔肿瘤或支气管癌等直接压迫气管所致。
问诊重点总结

问诊重点总结引言问诊是医生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询问,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史、生活习惯等重要信息,从而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本文将总结一些问诊的重点内容,以帮助医生进行高效和准确的问诊。
1. 主诉主诉是患者最主要的症状或问题,通常由患者自己提出。
医生在问诊时首先需要仔细听取患者的主诉,包括症状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性质、部位、程度等。
医生还应该询问患者是否有相关的伴随症状,如发热、咳嗽、头痛等,以了解病情的全貌。
2. 病史病史是了解患者疾病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的重要依据。
医生需要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病史和个人病史,包括曾经患过的疾病、手术史、过敏史等。
此外,医生还需要了解患者的用药史和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饮食等,以综合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3. 系统回顾系统回顾是医生逐个询问各个系统的症状和问题,以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通常,医生会按照以下顺序进行系统回顾:•呼吸系统:询问患者是否有气喘、咳嗽、咳痰等症状。
•循环系统:询问患者是否有心悸、胸痛、头晕等症状。
•消化系统:询问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泌尿系统:询问患者是否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神经系统:询问患者是否有头痛、头晕、手脚麻木等症状。
•五官系统:询问患者是否有视力模糊、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
4.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对患者进行直接观察和触诊,以进一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医生需要针对患者的症状和主诉进行有针对性的体格检查,如听诊患者的呼吸音、心音,触诊患者的脉搏、腹部等。
通过体格检查,医生可以获得更多关于患者身体状况的信息,以支持诊断和治疗决策。
5. 诊断与治疗根据患者的主诉、病史、系统回顾和体格检查,医生可以做出初步的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诊断可以是临床诊断,也可以是进一步检验和检查的指导。
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疗法等。
医生还需要向患者解释诊断和治疗方案,并提供必要的建议和指导。
西医问诊知识点总结归纳

西医问诊知识点总结归纳一、问诊概述问诊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向患者询问病史、症状、疾病过程和患者的生活习惯等信息,能够帮助医生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为后续的检查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问诊过程中,医生需要综合运用医学知识和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以获取准确、全面的信息。
二、问诊的目的1. 获取病史资料通过问诊,医生能够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史、家族史、个人病史等,从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资料。
2. 掌握症状表现问诊可以了解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包括疼痛部位、性质、时机、强度等,有助于确定疾病的部位和性质。
3. 发现临床体征在问诊中,医生可以通过询问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呕吐等,发现患者的临床体征,从而为疾病诊断提供线索。
4. 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问诊过程中还可以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如饮食习惯、体育锻炼、工作环境等,有助于发现与疾病相关的环境因素。
三、问诊的常用方法1. 结构式问诊结构式问诊是指按照规定的顺序和问题逐一询问患者,采用固定的问诊模板,确保问诊的全面和系统性。
2. 开放式问诊开放式问诊是指让患者自由陈述自己的病情和主诉,医生通过主动倾听和适时提问,引导患者详细描述病情,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3. 闭合式问诊闭合式问诊是在患者自由陈述之后,医生对病情进行总结和澄清,并逐一询问相关细节,以完善和细化患者的描述。
四、问诊的技巧1. 恰当的问诊环境在进行问诊时,医生需要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使患者感到放松和愉悦,有利于患者与医生的沟通。
2. 倾听与提问医生需要倾听患者的陈述,尊重患者的表达方式,避免打断患者的说话,并在合适的时机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以引导患者详细描述病情。
3. 语言交流医生应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词汇,避免使用医学术语,以便患者理解和表达。
4. 非言语沟通医生应注重患者的非言语表达,如面部表情、姿势、眼神等,这些都能够提供有用的信息。
5. 疑难问题的处理在问诊过程中,遇到患者难以描述或不愿意讲的问题,医生需要通过巧妙的提问和倾听,逐步获得患者的信任,开展深入的沟通。
问诊相关知识点总结

问诊相关知识点总结一、问诊概念问诊是指医生面对患者时,通过与患者交谈获取病史信息的过程。
问诊是医生诊断的第一步,通过问诊可以了解病人的主观症状,包括疾病的发展过程、症状的表现和患者的感受。
问诊是医生与患者进行沟通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二、问诊的目的1. 获取病史信息通过问诊可以获取患者的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家族史等信息,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2. 确定病情通过与患者交谈,医生可以了解症状的持续时间、频率、影响程度,从而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
3. 建立良好医患关系通过问诊,医生可以向患者表达关心和关爱,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三、问诊的流程1. 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在问诊前,医生需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包括热情友好地迎接患者、创造轻松的氛围、保持耐心和倾听。
2. 询问主诉医生首先应向患者询问病情主诉,包括患者症状的出现时间、症状的发展过程、症状的具体表现等。
3. 详细了解病史医生应向患者详细了解既往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信息,包括过去曾患过的疾病、手术史、用药史、吸烟、饮酒、饮食习惯等。
4. 询问全面体征医生应通过询问了解患者的全面体征,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发热、呼吸困难等情况。
5. 补充性询问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回答,进行补充性询问,以了解病情的更多细节。
四、问诊的技巧1. 语言表达清晰医生在问诊过程中,语言表达要清晰准确,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使用患者容易理解的语言。
2. 掌握问诊节奏医生在问诊时应掌握问诊节奏,不宜过快或过慢,应根据患者的回答灵活调整节奏,避免让患者感到焦虑或不耐烦。
3. 用开放性问题医生在问诊过程中应尽量使用开放性问题,引导患者自由陈述症状、病史等信息,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
4. 善于倾听医生在问诊过程中应保持耐心,善于倾听患者的陈述,不要打断或插话,避免让患者感到被忽视。
5. 注意患者情绪医生在问诊时应留心患者的情绪变化,如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时,应及时安抚患者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诊断学 问诊

绪论一、诊断学的内容1.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 即问诊,是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过程。
只要患者神志清晰,无论在门诊或住院的场合下均可进行。
许多疾病经过详细的病史采集,配合系统的体格检查,即可提出初步诊断(primary diagnosis)。
2.症状和体征症状(symptom)是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
如瘙痒、疼痛、心悸、气短、胀闷、恶心和眩晕等,这种异常感觉出现的早期,临床上往往尚未能客观地查出,但在问诊时则可由患者的陈述中获得。
症状是病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症状的发生、发展及演变,对作出初步诊断或印象(impression),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体征(sign)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如皮肤黄染、肝脾肿大、心脏杂音和肺部哕音等。
症状和体征可单独出现或同时存在。
体征对临床诊断的建立可发挥主导的作用。
3.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 是医生用自己的感官或传统的辅助器具(听诊器、叩诊锤、血压计、体温计等)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检查,揭示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的临床诊断方法。
进行体格检查时应做到既不使患者感到不适,又能获得准确结果,以期尽早达到明确诊断的目的。
4.实验室检查(1aboratory examination) 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方法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取样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从而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方法。
当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时,应结合临床慎重考虑或进行必要的复查。
实验室检查偶尔阳性或数次阴性的结果,均不能作为肯定或否定临床诊断的依据。
5.辅助检查(assistant examination) 如心电图、肺功能和各种内镜检查,以及临床上常用的各种诊断操作技术等,这些辅助检查在临床上诊断疾病时,亦常发挥重要的作用。
问诊归纳总结模板

问诊归纳总结模板(注意:本文仅为模板示例,实际使用时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调整)一、问题描述在问诊过程中,我们面临各种各样的病情和症状,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准确的归纳总结。
本文提供了一种问诊归纳总结模板,以帮助医生和医学学生在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更好地进行问题分类和总结。
二、模板:问题分类 - 问题描述和总结1. 病史- 主诉:- 发病时间:- 既往史:- 家族史:2. 症状- 疼痛部位:- 疼痛性质:- 疼痛时间:- 伴随症状:- 医学体征:3. 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 血常规:- 尿常规:- 生化指标:- 影像学检查:4. 诊断- 鉴别诊断:- 最可能诊断:- 辅助诊断:- 需进一步检查:5. 治疗建议-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康复方案:- 饮食调整:- 注意事项:6. 随访计划- 复诊时间:- 随访内容:- 随访频率:- 治疗效果评估:7. 结论- 需关注的问题:- 预后评估:- 其他建议:三、使用指南1.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检查结果,将具体问题分类填写在相应的部分。
2. 在每个问题描述和总结部分,简洁清晰地表达问题的要点。
3. 模板中的问题分类可以根据具体病情进行适当调整和增减。
4. 在诊断部分,可以列出可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注明最可能的诊断。
5. 在治疗建议部分,根据具体病情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和注意事项。
6. 随访计划部分可以包括复诊时间、随访内容和治疗效果评估等信息。
7. 在结论部分,总结问题归纳,提醒需要关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建议。
四、总结问诊归纳总结模板可以帮助医生和医学学生在问诊过程中进行问题分类和总结,有助于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使用该模板可以提高问诊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使问诊记录更具可读性和整洁美观。
希望该模板能为医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诊断学基础-问诊

第一节
问
诊
问诊是医生向患者或知病情的人询问而获
取病史资料的过程(了解疾病的发生、 发展过程),又称为病史采集。
一、内容、方法与技巧
(一)内容
1 一般项目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
籍贯、民族、婚姻、职业、住址、入 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及可 靠程度。
眼熟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主诉
指患者感受最痛苦、最明显的
(4)伴随症状: 主要症状以外的症状, 用以鉴别诊断及判断有无并发症 (5)诊治经过: 发病到就诊时接受的诊治
(6)一般情况: 精神、体力、饮食、二便情况等 估计病情轻重、辅助治疗的参考
总结:
一问发病时地境,诱因部位不可缺。 二问曾经就诊况,伴随症状不可少。 三问食宿和二便,体力精神要参考。
4 既往史
指患者过去的健康状况和曾
经患过的疾病,尤其是与本次发病有关
的疾病。
过敏史、手术史、输血史。 5 个人史 指患者的生活经历。
6 婚姻史
未婚或已婚、结婚年龄、配偶
健康状况等。
7 月经生育史
8 家族史 疾病。
针对女性患者。
询问患者的父母、兄弟、姐妹
及子女的健康状况,有无与遗传有关的
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也是本次就
诊的主要原因。 症状: 气促、咳嗽 体征: 浮肿、包块
简明扼要 (一般不超过20个字)
3 现病史
指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和诊
治的全过程。
(1)起病的情况: 急起、缓起、起病时间 (2)主要症状特点: 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3)病情的发展与演变:
主要症状的变化、是否有新症状出现
问诊归纳总结

问诊归纳总结在医学领域,问诊是医生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史和身体状况,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就问诊过程中的归纳总结方法进行探讨。
一、开放式问题在问诊中,医生需要使用开放式问题引导患者进行自由表述,并收集详细的信息。
开放式问题要求患者提供更多细节,避免仅回答“是”或“否”的封闭式问题。
通过开放式问题,医生可以促使患者主动描述症状、疼痛感受以及过往病史等重要信息。
例如,对于一位患者的腹痛症状,医生可以询问:“请详细描述一下您的疼痛感觉是什么样的?”或者“您感到疼痛的地方是在哪里?有没有其他不适感?”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患者提供更多相关信息,对病情的判断和诊断起到积极作用。
二、系统地进行归纳总结在问诊过程中,医生需要有机地整合患者提供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这样可以帮助医生清晰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发现可能的问题和疾病,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系统的归纳总结也有助于形成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闭环,让患者感到被重视和关爱。
在进行归纳总结时,医生可以按照病例的不同部分进行分组,将具有相似特征的症状或病史进行分类。
通过分类整理,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病情的特点及重点,并为后续的诊治提供有力支持。
三、尊重患者的个人感受在问诊过程中,医生不仅需要了解患者的症状和病史,还应该关注患者的个人感受。
患者的主观感受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决策同样重要。
医生可以通过倾听患者的主观感受,了解其对病情的真实理解和情绪状态。
例如,当医生询问患者对某种治疗方法的看法时,患者可能会提到自己对该方法的期望、担忧或不确定感。
医生应该尊重患者的个人感受,并适当解释和引导,以提高患者对治疗方案的理解和接受度。
四、综合分析,制定治疗方案通过系统的归纳总结,医生可以综合患者提供的信息,加上自己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最终进行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综合分析涉及对患者病情的评估、疾病的鉴别和风险的判断等方面。
中医诊断学-史上最全问诊精华总结(附诊断歌诀)

中医诊断学-史上最全问诊精华总结(附诊断歌诀)中医诊断学绪论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审查内外、辩证求因、四诊合参2.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内容: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知常达变的概念3.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第⼀部⾆诊专著《敖⽒伤寒⾦镜录》、第⼀部脉诊专著《脉经》问诊1、问诊的⼀般内容A.⼀般情况:姓名、年龄、性别、婚否等。
B.⽣活史(习惯):⽣活经历、饮⾷嗜好、劳逸起居等。
C.家族史:传染病、遗传病。
D.既往史:既往健康情况和曾患过的主要疾病。
如素体肝阳上亢者,易中风;患有癫狂病者,常因精神刺激⽽复发。
(问⼩⼉:预防接种、传染病及传染病接触史。
)E.起病《⼗问歌》(明 · 张景岳)⼀问寒热⼆问汗,三问头⾝四问便。
五问饮⾷六问胸,七聋⼋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语告⼉科,天花⿇疹全占验。
: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发⽣、发展及治疗的全过程(病变过程、诊治过程、现在症状)。
2、现在症状(9):寒热、汗、疼痛、头⾝脘腹、⽿⽬、饮⾷⼝味、睡眠、⼆便、妇⼥。
问寒热①恶寒:病⼈有寒冷的感觉,虽覆被加⾐近⽕取暖仍不能解其寒。
②发热:病⼈体温升⾼或体温正常,全⾝或局部有发热的感觉。
③但寒不热:病⼈但感畏寒⽽⽆发热。
特点:病⼈常⾃觉怕冷,但加⾐近⽕可缓。
④但热不寒:病⼈但感发热⽽⽆怕冷感觉。
见于⾥热证。
中医诊断学-问诊精华总结(附诊断歌诀)中医诊断学-问诊精华总结(附诊断歌诀)中医诊断学-问诊精华总结(附诊断歌诀)注:午后夜间发热,亦可见瘀⾎积久郁化热问汗:阳⽓蒸化津液,从⽞府出于体表者。
表证辨汗:风寒表实、风寒表虚、外感热邪⾥证有汗——阳⽓虚,阴虚,⾥实热,亡阴、亡阳;⾥证⽆汗——阳虚或津⾎亏虚。
【七版】中医诊断学-问诊精华总结(附诊断歌诀)中医诊断学-问诊精华总结(附诊断歌诀)中医诊断学-问诊精华总结(附诊断歌诀)中医诊断学-问诊精华总结(附诊断歌诀)问疼痛中医诊断学-问诊精华总结(附诊断歌诀)中医诊断学-问诊精华总结(附诊断歌诀)问头⾝(1)头部: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脑为髓海;肾主⾻⽣髓,髓聚⽽为脑。
中医诊断学:问诊

中医诊断学:问诊l、问诊的概念:问诊是医生询问病人或陪诊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它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2、问诊包括问一般内容和现症状两部分。
问诊的一般内容:问一般情况,包括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婚否,民族,职业,籍贯,现住址,过敏史等。
问主诉。
问现病史。
问既住史。
问个人生活史。
问家族史。
问现在症状是问诊重点。
3、问诊方法及注意事项:(1)重点突出:问诊重点,即病人的主要病痛,围绕重点有目的、有步骤的全面了解,不使遗漏。
(2)语言通俗、客观:不用患者不懂的医学术语,不主观套问或暗示,必要时可提示和启发。
(3)态度和善:对病人寄于同情,避免不良刺激,取得病人信任,帮助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4)询问危重病人:扼要询问,重点检查,及时抢救,不详之处再作补充。
一、问寒热(一)问寒热内容l、发作时间。
2、寒热程度及性质,3、伴随症状。
(二)寒热临床表现及意义1、恶寒发热[临床表现]恶寒与发热同时并见。
[临床意义]主表证。
恶寒重,发热轻,为表寒证;发热重,恶寒轻,为表热证;发热轻,恶风自汗,为太阳中风证。
2、但寒不热[临床表现]病人只觉怕冷而不发热,加衣被或近火取暖,可以缓解。
[临床意义]久病畏寒,属虚寒证,新病腹脘或其他局部冷痛剧烈,属实寒证。
3、但热不寒[临床表现]病人但感发热而无怕冷感觉。
(1)按症状有三种热型:①壮热,病人高热不退(体温超过39℃以上)。
②潮热: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有一定规律如潮汐之有定时。
临床常见的有以下三种类型:阳明潮热:热势较高,日晡热甚。
湿温潮热:身热不扬,午后热甚。
阴虚潮热:午后或入夜低热,有热自骨内向外透发的感觉。
③微热,轻度发热,其热势较他多在37~38℃之间。
(2)按病机有以下三种:①阴虚发热:见阴虚潮热。
②气虚发热:长期微热,烦劳则甚,或高热不退,兼见少气自汗,倦怠乏力等症。
③小儿夏季热:小儿在夏季气候炎热时长期发热不已,至秋凉时不治自愈。
诊断学总结归纳Word打印版

诊断总结一、试述现病史问诊的内容?现病史:是病史中的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现病史问诊内容包括:1.起病情况与患病时间;。
主要症状的特点;。
病因与诱因;。
病情的演变与发展;.伴随症状;。
诊治经过;。
病程中的一般情况;二、试述咯血与呕血的鉴别要点?三.试述常见异常呼吸类型的病因和特点?四.什么叫做的固定分裂?其产生机制式什么?固定分裂:指分裂不受吸气,呼气的影响,分裂的两个成分时距较固定。
发生机制:先心病房间隔缺损有左房向右房的血液分流,右心血流增加,排血延长,肺动脉瓣关闭明显延迟,导致分裂,当吸气时,回心血量增加,使右房压力暂时性增高以致左向右分流稍减,抵消了呼气导致的右心室血流增加的改变,因此其分裂的时距较为固定。
五.什么叫做发热,热型?试述常见热型?发热: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热型:发热患者在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称为热型。
临床上的常见热型:1.嵇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度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度。
(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2.驰张热:体温常在度以上,波动幅度大,内波动范围超过度,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一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度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布鲁菌病)5.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至度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核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6.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一.体温上升期: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危寒或寒战等现象。
问诊的内容知识点归纳知识点归纳归纳

《问诊的艺术:知识点全归纳》引言:在医疗领域,问诊是医生了解患者病情的重要手段,如同解开疾病谜团的关键钥匙。
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医生可以收集到关于症状、病史、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信息,为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问诊不仅仅是简单的问答,更是一门需要技巧和耐心的艺术。
本文将全面归纳问诊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的医疗环节。
一、问诊的目的1. 收集病情信息问诊的首要目的是收集患者的病情信息。
包括症状的出现时间、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等。
这些详细的信息对于医生判断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至关重要。
2. 了解病史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病史、过敏史等,可以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例如,有心脏病家族史的患者出现胸痛症状时,医生会更加警惕心脏疾病的可能性。
3. 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问诊还可以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睡眠情况、心理状态等,从而全面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这有助于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二、问诊的内容1. 一般项目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民族、婚姻状况、住址、联系方式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对患者进行初步的了解,并在后续的诊断和治疗中进行记录和跟踪。
2. 主诉主诉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通常用一句话概括。
例如,“头痛 3 天”“咳嗽、咳痰 1 周”等。
主诉应简明扼要,准确反映患者的主要问题。
3. 现病史现病史是对患者当前疾病的详细描述,包括症状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以及伴随症状、治疗经过等。
在询问现病史时,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症状的出现时间:准确记录症状出现的具体日期和时间,有助于判断疾病的急慢性。
- 症状的部位:明确症状出现的具体部位,如头痛是在头部的哪个部位,腹痛是在上腹部还是下腹部等。
- 症状的性质:描述症状的特点,如疼痛是刺痛、胀痛还是隐痛,咳嗽是干咳还是有痰等。
- 症状的程度:评估症状的严重程度,如疼痛可以用数字评分法进行量化,从 0 到 10 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诊内容及问题归纳
一般项目:
姓名、性别、年龄、婚姻、民族、职业、籍贯、住址、电话号码、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可靠程度
主诉:症状加时间
●促使其就诊的最主要原因及持续时间;主诉应用一、二句话加以概括,并同时注明自发生到就诊的时间
●记录主诉应简明,应尽可能用患者自己描述的症状而不是医生对患者的诊断用于
●不超过20个字
现病史:(具体各项见后面归纳)
1.起病情况与患病时间: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种情况的?每次大概持续了多久?总体持续多长时间了?发作得比较
快还是比较缓慢?
2.主要症状的特点:包括主要症状出现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缓解或加剧的因素。
3.病因与诱因:如外伤,中毒,感染等病因和气候变化、环境改变、情绪、起居饮食失调等
4.病情的发展和演变:主要症状的变化和其他新症状出现
5.伴随症状
6.诊治经过:
之前有没有看过其他医生?是哪家医院?当时医生说了些什么呢?(诊断结果)有没有开药?具体是什么药怎么吃的能跟我说下吗?药吃了多久了?有没有感觉好转?(药物名称、剂量、时间及疗效)有没有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的结果是什么?
7.病程中的一般情况:在现病史最后应记录患者患病后的精神、体力状态、食欲及食量的改变、睡眠与大小便情
况等。
E.g.:这段时间精神状况怎样?体力怎样?疲劳还是??胃口怎样?吃得多吗?睡眠质量如何?大小便还正常吧?
既往史:
系统回顾:(非现病史涉及到的系统需问至少三个)
个人史
婚育史
您结婚了吗?结婚几年了?您爱人几岁了?身体怎样?夫妻两人关系还和睦吧?有孩子吗?儿子?女儿?都是顺产的吧?多大了?身体健康吧?
月经史
您几岁的时候第一次来月经?(初潮)多久来一次月经?每次持续几天?最近一次月经是什么时候?什么时候绝经?月经还正常吧?
家族史
父母身体都还健康吧?多大岁数了?还有其他兄弟姐妹吗?身体怎样?家族里还有没有和你类似的疾病?家族有没有遗传病如高血压?
发热
水肿
咳嗽咳痰
咯血
胸痛
呼吸困难
呕血
恶心呕吐
腹痛
腹泻
便血
黄疸
血尿
ﻬ尿频、尿急与尿痛
头痛
第二十四节晕厥
【问诊要点】
1.晕厥发生年龄、性别。
2.晕厥发作的诱因、发作与体位关系、与咳嗽及排尿关系、与用药关系。
3.晕厥发生速度、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时面色、血压及脉搏情况。
4.晕厥伴随的症状,已如前述。
5.有无心、脑血管病史。
6.既往有无相同发作史及家族史。
第二十五节抽搐与惊厥
【问诊要点】
1.抽搐与惊厥发生年龄、病程。
发作的诱因、持续时间、是否孕妇。
部位是全身性
还是局限性、性质呈持续强直性还是间歇阵挛性。
2.发作时意识状态,有无大小便失禁、舌咬伤、肌痛等。
3.有无脑部疾病、全身性疾病、癔症、毒物接触、外伤等病史及相关症状。
--
4.病儿应询问分娩史、生长发育异常史。
第二十六节意识障碍
【问诊要点】
1.起病时间、发病前后情况、诱因、病程、程度。
2.有无发热、头痛、呕吐、腹泻、皮肤黏膜出血及感觉与运动障碍等相关伴随症状
(已如前述)。
3.有无急性感染休克、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肝肾疾病、肺源性心脏病、癫
痫、颅脑外伤、肿瘤等病史。
4.有无服毒及毒物接触史。
风湿性心脏病
典型表现为:心脏炎,多发性游走性关节炎,皮肤环形红斑,皮下结节与舞蹈病等。
发病前1~3周,半数病人可有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或猩红热病史。
问诊要提问患者有无"上感"、发热、乏力、皮疹,家庭居住环境等;有无心悸、胸闷、胸痛;有无大关节疼,是否呈游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