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行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分类编码规则及标识规范
烟草行业标准编号及名称

2015-02-15
9
YC/T 531—2015
烟草行业卷烟仓库代码编制规则
2015-02-15
10
YC/T 532—2015
烟草行业信息化统一平台传输环境使用规范
2015-02-15
11
YC/T533—2015
烟草行业信息化工程监理服务管理规范
2015-02-15
烟草行业标准编号及名称
序号
期
1
YC/T523—2015
烟草良好农业管理及控制规程
2015-02-15
2
YC/T524—2015
白肋烟烟碱转化株鉴定规程
2015-02-15
3
YC/T 525—2015
烟草种质资源 繁殖更新技术规程
2015-02-15
4
YC/T 526—2015
烟草除草剂药害分级及调查方法
2015-02-15
5
YC/Z527—2015
烟草品种 农业试验技术规程
—
6
YC/T 528—2015
卷烟工厂内部控制管理指标体系
2015-02-15
7
YC/T 529—2015
烟草及烟草制品 感官评价人员资质确定的一般导则
2015-02-15
8
YC/T 530—2015
12
YC/T 534.1—2015
烟草行业数据元 第1部分:结构与原则
2015-02-15
13
YC/T 384.4—2015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 第4部分:岗位规范和评价要求
2015-02-15
14
YC/Z 290—2015
烟草行业农业标准体系
信息分类与编码及其标准化

《信息分类与编码及其标准化》在论述信息分类与编码及其标准化对企业信息化及企业管理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以制造型企业为例,详细描述了产品研制和生产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典型信息的分类与标识方案,举例说明了制造企业编码体系的构建要素以及产品、产品零部件、工艺装备、设备、物资、区域场所、供应商/客户、企业部门/人员、文件等信息的分类与标识方案,同时分析了数据元规范化、信息组织理论、面向对象的分析法等理论和方法在实现信息分类和标识中的应用。
前言第1章企业信息化及其标准化1.1 信息化相关基本概念1.2 企业信息化概念与范畴1.3 企业信息化发展历程1.4 企业信息化的标准问题1.5 企业信息化标准化的方法与策略1.6 企业信息化的标准规范第2章企业信息化中的信息编码2.1 企业信息化中的数据标准化2.2 信息编码在企业信息化中的作用2.3 信息编码标准化现状分析2.4 信息编码标准化工作的特点第3章信息分类与编码的基本理论3.1 信息分类3.1.1 信息分类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3.1.2 信息分类的目的3.1.3 信息分类的原则3.1.4 信息分类的方法3.1.5 信息分类实例列举3.2 信息编码3.2.1 信息编码的基本概念3.2.2 信息编码的目的3.2.3 信息编码的原则3.2.4 按含义划分代码的类型3.2.5 按码值划分代码的类型3.3 信息分类和信息编码的关系第4章信息分类与编码的标准化4.1 标准化的概述4.1.1 标准和标准体系4.1.2 标准化信息分类与编码及其标准化目录4.1.3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及其重要性4.2 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工作原则4.3 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工作要点4.3.1 信息分类工作要点4.3.2 信息编码工作要点4.4 编码体系的构建4.4.1 编码体系应具备的特性4.4.2 构建编码体系的步骤4.4.3 代码的设计原则第5章面向制造企业的编码体系5.1 构建企业编码标准体系5.1.1 构建企业编码标准体系的必要性5.1.2 明确编码对象5.1.3 确定企业编码标准体系结构5.1.4 编码标准的选用、制定和实施5.2 产品的标识5.2.1 产品标识方案分析5.2.2 产品的型号命名5.2.3 产品的序列号5.2.4 产品的统一标识5.3 产品零部件的标识5.3.1 零部件的种类5.3.2 标准件的标识5.3.3 通用件的标识5.3.4 借用件的标识5.3.5 专用件的标识5.3.6 承制方式对零部件标识的影响5.3.7 零部件实体的序列号5.4 工艺装备的标识5.4.1 工艺装备的分类5.4.2 工艺装备的编码5.4.3 工艺装备零部件的标识5.5 设备的标识5.5.1 设备的分类5.5.2 设备的编码方案5.6 物资的标识5.6.1 物资标识的策略5.6.2 物资的分类5.6.3 物资的编码方法5.7 区域场所5.7.1 基础设施的标识5.7.2 库房、库位代码5.8 供应商/客户的标识5.9 企业部门/人员的标识5.9.1 企业部门的标识5.9.2 企业人员的标识5.10 文件(文档)的标识5.10.1 文件(文档)分类与标识相关的标准5.10.2 企业文件(文档)的分类与标识规划5.10.3 项目管理文件分类与标识5.10.4 设计文件分类与标识5.10.5 工艺文件分类与标识5.10.6 生产管理文件分类与标识5.10.7 标准化文件分类与标识5.10.8 检测文件分类与标识5.10.9 质量文件分类与标识5.10.10 工装技术文件分类与标识5.10.11 质量管理文件分类与标识5.10.12 经营管理文件分类与标识第6章信息分类与编码方法6.1 数据元规范化6.1.1 数据元基本概念6.1.2 数据元标准化设计与管理6.1.3 数据元规范化实例6.2 信息组织理论6.2.1 信息组织方法体系6.2.2 信息组织分类法的原理6.2.3 分类法编制的基本程序6.3 面向对象的分析法6.3.1 对象6.3.2 对象类6.3.3 关系6.3.4 服务6.3.5 分析方法比较6.3.6 基于面向对象分析法的信息分类6.4 成组技术6.4.1 成组技术基本原理6.4.2 成组技术用于零件的管理6.4.3 应用成组技术的意义6.4.4 成组码的结构6.4.5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举例6.4.6 制造企业的技术再用与成组技术第7章产品电子代码(EPC)系统7.1 EPC编码结构7.2 EPC系统的结构7.3 EPCglobal组织7.4 EPCglobal标准体系第8章北约编目系统(NCS)8.1 北约供应物品编号结构8.2 北约编目系统的重要作用8.3 编目在现代后勤业务运营中的作用8.4 北约编目的编码标准第9章计算机辅助编码系统9.1 计算机辅助编码的方式9.2 计算机辅助编码系统的功能构成9.3 编码规则管理9.4 代码的生命期管理9.5 系统集成与管理参考文献。
全国烟草零售许可证编码规则

全国烟草零售许可证编码规则
全国烟草零售许可证编码是中国烟草专卖局提供的一个统一的编码规则,用于标识烟草零售许可证的唯一性和有效性。
该编码由15位数字构成,每一位数字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和信息。
第一位数字:表示省份,共31个编码,例如11代表北京,32代表江苏。
第二到四位数字:表示市、州、区,共373个编码,例如110代表北京市,320代表无锡市。
第五到六位数字:表示县、市、区,共2,832个编码,例如110101
代表东城区。
第七到十位数字:表示许可证颁发机构,例如1001代表北京市烟草专卖局。
第十一到十三位数字:表示年份,例如2019代表2019年颁发的许可证。
第十四到十五位数字:表示许可证流水号,例如001代表第一个颁发
的许可证。
通过该编码规则,可以清晰地识别每一份烟草零售许可证的发放单位、颁发时间和唯一编码,有利于方便地进行管理和查找。
同时,该编码
也有利于加强烟草专卖品的监管,确保消费者购买到的烟草产品是合
法、真实有效的。
总的说来,全国烟草零售许可证编码是一个统一的规则,为管理者和消费者提供了简单、直观的信息,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加强对烟草业的监管。
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规划

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各行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对于烟草行业而言,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更是适应市场变化、提高生产效率、加强管理水平和提升服务质量的必然选择。
一、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当前,烟草行业在信息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例如,在生产环节,部分企业引入了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在销售环节,建立了电子销售平台,实现了订单管理和库存管理的信息化。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信息系统集成度不高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相对独立,数据难以共享和流通,形成了“信息孤岛”,导致工作协同效率低下,决策缺乏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
2、数据质量和安全性有待加强部分数据存在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问题,同时,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网络安全威胁日益严峻,数据泄露风险增加。
3、信息化人才短缺既懂烟草业务又精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不足,难以满足信息化建设和运维的需求。
4、新技术应用滞后对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不够深入,未能充分发挥这些技术在优化生产流程、精准营销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潜力。
二、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与原则1、目标(1)构建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实现全产业链的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2)利用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管理效率和市场响应能力。
(3)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保障企业数据的安全和稳定。
(4)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增强品牌竞争力。
2、原则(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根据行业发展战略和实际需求,制定全面的信息化规划,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实施。
(2)业务驱动,需求导向以业务需求为出发点,确保信息化建设能够切实解决业务问题,提升业务绩效。
(3)集成整合,协同共享打破部门壁垒,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实现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和数据共享。
(4)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信息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标识与档案管理

附件3: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标识与档案管理一、项目标识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标识由“项目编码”及“中国烟草”行业标识组成。
(一)项目编码、标识。
项目编码为混合编码,共16位。
规则为:从左至右1—2位是年份代码(只标注后两位);第3位是间隔符号;第4—9位是县行政区划代码;10—11是项目类型代码;12-16位是项目序号。
项目序号表示项目数量,从00001开始编排。
例如:四川省凉山会理县某06年建造的水窖项目标识为:06—513425SJ00001。
“06”代表2006年建设项目(第1—2位),“—”是间隔符号(第3位),“513425”是会理县行政区划代码(第4—9位);“SJ”是项目类型代码(第10—11位);“00001”是项目序号(12—16位)。
项目类型代码:SJ代表水窖,SC代表水池,TB代表塘坝,JJ代表机(水)井,GQ代表沟渠(含排洪渠),GW代表管网,KF代表密集烤房,KG代表烤房改造,LF代表晾房,TG代表提灌站,DL代表田间道路。
中国烟草行业标识:(二)项目标识的标注。
项目标识由施工单位或建设业主在项目工程主体的最醒目位置标注,要求字迹清楚和具有永久性。
项目编码必须标注在项目工程不可移动的位置上,行业标识可根据便利的原则进行标注。
项目编码标注点为项目“GPS”定位点。
提灌站工程、管网工程可在项目工程主体上标注或建造经济实用的标牌,与之配套的水池必须按序号标注项目标识。
沟渠、排洪渠要求分段标注标识,建设长度1千米以内的在沟渠的起点标注标识,1千米以上的要求在起点和终点分别标注标识并相应确定“GPS”信息。
二、档案管理县级局基础办要统筹编排项目序号,要以整乡(镇)、整村为单位分配序号段;对项目申请书和签订的补贴合同等档案资料进行统一管理,妥善保存。
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后,要补充完善相关资料,建立单个项目的档案卡并将有关信息录入微机。
档案卡包含以下内容:项目编号、项目名称、业主姓名、业主电话、建设规格、工程造价、补贴金额、开工时间、竣工时间、受益面积、项目具体地址、项目点GPS 信息(GPS信息统一采用dd.ddddd数据格式,保留小数点后五位数据)、对应基本烟田编码、竣工项目数码图片(1024×768像素)等。
ICSensp;65.160

ICS65.160X85 YC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行业标准YC/T XXXXX—201X信息化基础设施分类编码规则和标识规范Standard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rules and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征求意见稿)201X-XX-XX发布201X-XX-XX实施目次前言 (II)引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信息化基础设施分类及编码 (4)4.1 原则和方法 (4)4.2 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分类 (4)4.3 编码规则 (4)4.4 分类代码 (5)5 信息化基础设施标识标牌规格和使用要求 (7)附录A(规范性附录)信息化基础设施标牌的制作与使用规定 (8)A.1 适用范围 (8)A.2 标牌分类 (8)A.3 标牌规格 (8)A.4 机房环境标识标牌 (9)A.5 信息化设备标识标牌 (10)A.6 配线架及线缆标识标牌 (13)参考文献 (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信息分技术委员会(SAC/TC144/SC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烟草总公司湖北省公司、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经济信息中心、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x、xxx。
引言随着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化重要性不断提高,对于信息化相关基础设施的规范化管理要求也不断增强。
目前,行业各单位信息化基础设施编码和标识不统一,缺乏管理和评价依据。
为适应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满足精益化管理要求,统一规范信息化基础设施编码和标识,提升信息系统运维服务质量,制定和实施本标准。
本标准还可为行业各单位建立信息化基础设施监控、资产管理、安全运维等需要使用基础设施编码的信息系统提供相应数据基础和设计参考依据。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识别代码分类框架和编码规则

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日益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的规模和种类不断扩大,使得对其进行统一识别和管理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识别代码分类框架1. 建筑类基础设施建筑类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商业建筑、住宅建筑、工业建筑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可以将其识别代码分为不同的类别,以方便管理和统计。
2. 交通类基础设施交通类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隧道、交通信号设施等,其识别代码分类框架需要考虑到不同交通设施的特点和使用环境,以便进行有效管控和管理。
3. 公共服务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类基础设施包括公共医疗、教育、文化设施等,其识别代码分类框架需要充分考虑到设施的不同属性和服务对象,以便建立健全的统一管控体系。
4. 环境类基础设施环境类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水利工程、环保设施、园林绿化等,其识别代码分类框架需要考虑到环境设施的特殊性和对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以便实现管理和保护。
三、编码规则1. 层次结构建立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识别代码分类框架时,可采用层次结构编码规则,将基础设施按照不同层次进行编码,以便实现分级管理和统计分析。
2. 标识符分配规则在确定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识别代码的编码规则时,需要考虑到标识符的分配规则,包括设施类型、地理位置、使用单位等信息,以便确保识别代码的唯一性和可识别性。
3. 代码更新机制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更新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在确定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识别代码编码规则时,需要考虑到代码更新机制,确保对新建设施和更新设施进行及时管理和更新。
四、识别代码应用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识别代码的建立将为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和规划提供重要支持,可以应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登记管理、统计分析、规划设计等领域,并为城市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五、结论建立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识别代码分类框架和编码规则是当前城市管理和发展中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烟草编码规范

《烟用标准样品编码规则》编制说明一、标准项目任务来源及说明《烟用标准样品编码规则》是国家烟草专卖局国烟科[2010]91号文件下达的行业标准项目,项目由中国烟草标准化研究中心牵头,北京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川渝中烟工业公司、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参与完成。
本标准适用于对烟草行业发布的烟草制品、烟草在制品、烟叶和烟用材料标准样品的编码。
二、制定标准的背景与意义目前我们烟草行业标准样品编码仅仅依靠国家局发文赋予编号的方法,所编代码采用的是文字数字混编的方式。
但随着行业测试分析工作广泛而深入的开展,所需标准样品的种类日益丰富,这就要求行业对各类标准样品有一个统一的分类和编码。
这种统一分类和编码的过程,既是对现有标准样品的规范管理,也是对潜在的、可能建立的行业标准样品的梳理和规划。
通过规范、梳理和规划,进而发现和制定更多的行业分析迫切需要的标准样品,以推动行业采标分析工作的一致性,并促进其效率和准确度的提高。
三、制定本标准的指导思想从烟草行业的发展需要出发,实现标准样品的编码与科学分类,并为标准样品的研制提供方向。
四、制定本标准的依据项目组在编写标准时依据了以下标准:——GB/T 10113-2003《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GB/T 15000.2 《标准样品工作导则(2)标准样品常用术语及定义》。
参照了以下标准:——GB 2635-92《烤烟》;——GB 5606.4-2005《卷烟第4部分:感官技术要求》;——GB 5606.5-2005《卷烟第5部分:主流烟气》——YC/T 195-2005 《烟用材料标准体系》——YC/T 240-2008 《烟草及烟草制品标准体系》——YC/Z 290-2009《烟草行业农业标准体系》——YC/T 210.1-2006 《烟叶代码第1部分:烟叶分类与代码》——YC/T 210.2-2006 《烟叶代码第2部分:烟叶形态代码》参考了以下标准:——GB/T 20001.3- 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GB/T 7027-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信息分类编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GB/T 7027-2002《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国家标准样品项目管理程序》;五、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的确定烟用标准样品编码属于信息分类编码的一种,而信息分类编码是对客观信息进行数字化模拟描述,包括分类和编码两个过程。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及编码规则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及编码规则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编码规则首先要确定行业分类的层次结构。
一般来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为三个层次:大类、中类和小类。
大类是对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进行划分,中类是对大类行业进一步细分,小类更加具体地划分了中类行业。
行业分类的划分要根据行业的特点和相关性进行确定,以便更好地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
在每个层次的行业分类中,行业编码是很重要的。
行业编码是对每个行业进行编号和标识,以便进行统计和管理。
一般来说,行业编码是由一系列数字组成的。
在大类行业编码中,通常由一个数字表示,如"1"表示农、林、牧、渔业;在中类行业编码中,通常由两个数字组成,如"01"表示农业;在小类行业编码中,通常由三个数字组成,如"011"表示谷物种植。
确定行业编码的规则也是很重要的。
一般来说,行业编码的规则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清晰明确:行业编码的规则需要明确地划分各个行业,使得行业之间的边界清晰可见。
2.统一标准:行业编码的规则需要具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以便在不同的统计和管理系统中使用。
3.可扩展性:行业编码的规则需要具有一定的扩展性,以便可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行调整和更新。
4.易于理解和使用:行业编码的规则需要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使用,以方便统计和管理工作的开展。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编码规则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需要考虑到行业的特点、统计需求和管理要求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同时,行业分类和编码规则的制定也需要与国际标准进行对接和比较,以便更好地进行国际比较和合作。
总之,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编码规则是对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进行分类和编号的规则。
它是国民经济统计和管理的基础,对于了解和研究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编码规则的制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并与国际标准进行对接和比较。
卷烟工业企业知识分类与编码-中国烟草标准化

《烟草行业信息系统安全审计接口设计规范》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本标准依据《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印发2011年度烟草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国烟科[2011]165号)下达的任务编制。
本标准由山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提出,经国家局批准,经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信息分技术委员会(TC 144/SC 7)审查归口。
(二)协作单位及主要起草人本标准的牵头承担单位为山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协作单位为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为:邹勇、王海宁、朱宏、刘嘉胤、王冬青、宋楠、仇道霞、石涛、曹鹏。
(三)主要工作过程2011年6月,山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在和国家烟草专卖局签订标准专项合同后立即会同各协作单位成立了标准编写项目组,先后对行业内外多家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调研和查阅资料发现:一是安全审计接口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暂时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二是国内很多一流企业已着手研究和应用安全审计接口,他们通过安全审计接口的应用使存在于信息安全统一管理平台的一些新的技术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加强了信息安全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升了企业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三是烟草行业,特别是信息技术企业已经认识到安全审计接口的重要性及其对信息安全管理的显著作用,但尚未形成一个统一、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
截止到目前,标准编写项目组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第一,明确职责。
2011年5月,山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同协作单位共同成立接口规范编写项目组,负责本接口规范的资料收集与整理、起草、讨论、意见征集、评审、报批和推广宣传工作。
第二,需求研讨。
山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同协作单位共同探讨研究该接口规范的需求范围和编制要求。
第三,项目调研及资料收集。
为借鉴国内相关标准的先进经验,标准编写项目组分别浪潮、中软、厦门用友、上海双杨、山东用友、中软海晟、新源易通、东南融通、信安世纪等行业外企业进行了调研。
卷烟工业企业知识分类与编码

卷烟工业企业知识分类与编码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卷烟工业企业知识的分类原则、编码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卷烟工业企业有关知识方面的管理及信息化系统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3703.1-2009 知识管理第1部分:框架3 术语和定义GB/T 23703.1-200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知识 knowledge通过学习、实践或探索所获得的认识、判断或技能。
注1:知识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可以是组织的,也可以是个人的。
注2:知识可包括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和人际知识。
[OECD(1996),基于知识的经济]【3】[GB/T 23703.1-2009,定义3.1]3.2知识分类 knowledge classification依据知识的属性及分类规律划分,并按照同一维度各层级类目具有逻辑性的原则,设定维度、层级类目。
3.3卷烟工业企业知识 knowledge of cigarette industrial enterprises与卷烟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相关的知识。
4 知识的存储与展现方式知识主要以文字、代码、图形、视频、音频等方式进行存储与展现。
5 知识分类原则卷烟工业企业知识分为大、中、小三类,知识大类按照企业价值链划分,知识中类按照企业工作管理职能划分,知识小类按照所属工作管理职能的知识点划分。
以知识文档类型作为辅助分类,适当兼顾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6 知识分类的编码方法6.1 概述卷烟工业企业知识分类按照所属工作管理职能的知识点和知识文档类型两个维度进行分类,分类涵盖了卷烟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
6.2 编码规则卷烟工业企业所属工作管理职能的知识点的分类代码采用6位数字顺序码,自左到右分别为大类、中类、小类,均采用两位数字顺序码,以01~99表示。
烟草行业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规范

烟草行业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规范国烟办〔2003〕17号国家烟草专卖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经济信息中心二 二年十二月目录前言 (1)1概述 (2)2信息安全概述 (3)2.1P2DR模型 (3)2.2纵深防御体系 (5)2.3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5)2.4信息安全的系统工程思想 (6)2.5信息系统的安全策略和目标 (9)2.6系统安全威胁 (9)2.7烟草行业的信息安全防范对象 (10)3信息安全法规、政策和标准 (12)3.1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12)3.2国家标准和要求 (12)3.3行业要求和规范 (13)3.4其它专用安全标准 (13)4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 (14)4.1系统的安全结构 (14)4.2通信系统安全结构 (15)4.3网络系统安全结构 (16)4.4主机与系统安全结构 (21)4.5数据与应用系统安全结构 (24)4.6安全产品选型原则和依据 (28)4.7主要安全产品的指标参数 (30)5烟草行业信息安全系统建设的目标、原则和要求 (35)5.1信息安全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 (35)5.2信息安全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 (35)5.3信息安全系统建设的阶段性目标 (35)5.4信息安全系统建设的基本要求 (36)5.5各级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建设的具体要求 (37)6安全管理的组织、制度和职责 (39)6.1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39)6.2安全管理体系 (40)7安全事故处理和汇报 (47)7.1事件处理目标 (47)7.2系统安全事件处理优先级 (47)7.3记录系统安全事件 (47)7.4系统安全事件核实与判断 (47)7.5系统安全事件现场处理方案选择 (49)7.6系统安全事件处理服务和过程 (50)7.7系统安全事件后处理 (51)附录一各级网络系统信息安全建设建议方案 (53)附录二常用端口和网站 (61)1结束语 (63)2前言随着我国信息化战略的推进,计算机和互联网(Internet)的广泛应用,社会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信息安全问题也日渐突出。
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统一技术平台要求

规范本单位信息化的 建设规划、 方案设计以 及系统实施, 行业新建信息系统应符合统一技术平台要求,
已有信息系统应按照本要求进行系统集成整合。行业 内各单位应严格执行《 烟草行业信息化工作管理 办法》 烟草行业信息化工作考核办法 》各省级单位和工商企业可以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管理和考核办 及《 ; 法, 以保证行业信息共享的实现。
行业内联网和信息安全系统的建设须符合《 烟草行业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规范》 的要 求。各单位按规范要求统一规划和实施本单位的安全系统建设, 重点做好数据备份、 数据恢复、 网络防 病毒、 r e t n I 出口的统一要求和安全管理工作, 建立必要的应急响应机制。
2 9 4
第十三条 系统运行维护要求 行业各级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充分重视和有效实施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 , 建立系统运行维护所必 须的服务器、 网络和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 建立系统运行情况例行检查制度, 填写系统运行工作 日志; 定期 巡检系统 , 并根据系统实际运行状况 , 及时对系统进行优化调整; 建立包括系统安全和内容安全在 内的 安全制度 ; 建立重大问题预警制度; 建立重大事件报告制度。 第十四条 理与考核要求 管 国家局机关各部 门、 各单位和行业各直属单位信息化建设应按照本技术平台要求 , 开展信息化工程
的技术架构, 同时考虑与. t Ne 的集成。 第十二条 系统集成技术要求
) 作为统一
为减少集成复杂度 , 保证数据一致性 , 所采用的集成技术架构要能够支持数据集成、 应用集成、 流程 集成, 实现业务协同。业务系统应用集成建设要遵照行业统一规划 、 统一标准的要求, 逐步形成烟草行 业统一的 XML应用标准 , 并采用 We b服务 、 企业应用集成( )面向服务架构( OA) I A E 、 S 等技术进行应 用集成。对涉及行业整体的应用系统, 由国家局( 总公司) 统一集中建设 , 各单位不得重复建设。
烟草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烟草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二○一二年五月目次引言...................................................................................................................................................... - 3 -1.范围 .............................................................................................................................................. - 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 4 -3.术语和定义 .................................................................................................................................. - 4 -3.1.安全保护能力....................................................................................................................... - 4 -4.烟草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概述....................................................................................... - 4 -4.1.烟草行业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 - 4 -4.2.不同等级的安全保护能力....................................................................................................... - 4 -4.3.基本技术要求和基本管理要求............................................................................................... - 5 -4.4.基本技术要求的三种类型....................................................................................................... - 5 -5.第一级基本要求 .......................................................................................................................... - 5 -5.1.技术要求................................................................................................................................... - 5 -5.1.1.物理安全............................................................................................................................... - 5 -5.1.2.网络安全............................................................................................................................... - 7 -5.1.3.主机安全............................................................................................................................... - 8 -5.1.4.应用安全............................................................................................................................... - 9 -5.1.5.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 9 -5.2.管理要求................................................................................................................................. - 10 -5.2.1.安全管理制度..................................................................................................................... - 10 -5.2.2.安全管理机构..................................................................................................................... - 10 -5.2.3.人员安全管理..................................................................................................................... - 11 -5.2.4.系统建设管理..................................................................................................................... - 12 -5.2.5.系统运维管理..................................................................................................................... - 15 -6.第二级基本要求 ........................................................................................................................ - 18 -6.1.技术要求................................................................................................................................. - 18 -6.1.1.物理安全............................................................................................................................. - 18 -6.1.2.网络安全............................................................................................................................. - 21 -6.1.3.主机安全............................................................................................................................. - 23 -6.1.4.应用安全............................................................................................................................. - 26 -6.1.5.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 28 -6.2.管理要求................................................................................................................................. - 29 -6.2.1.安全管理制度..................................................................................................................... - 29 -6.2.2.安全管理机构..................................................................................................................... - 30 -6.2.3.人员安全管理..................................................................................................................... - 31 -6.2.4.系统建设管理..................................................................................................................... - 33 -6.2.5.系统运维管理..................................................................................................................... - 37 -7.第三级基本要求 ........................................................................................................................ - 44 -7.1.技术要求................................................................................................................................. - 44 -7.1.1.物理安全............................................................................................................................. - 44 -7.1.2.网络安全............................................................................................................................. - 49 -7.1.3.主机安全............................................................................................................................. - 53 -7.1.4.应用安全............................................................................................................................. - 56 -7.1.5.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 60 -7.2.管理要求................................................................................................................................. - 61 -7.2.1.安全管理制度..................................................................................................................... - 61 -7.2.2.安全管理机构..................................................................................................................... - 63 -7.2.3.人员安全管理..................................................................................................................... - 66 -7.2.4.系统建设管理..................................................................................................................... - 69 -7.2.5.系统运维管理..................................................................................................................... - 76 -8.第四级基本要求 ........................................................................................................................ - 87 -9.第五级基本要求 ........................................................................................................................ - 87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烟草行业信息系统整体安全保护能力要求 ...................................... - 88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烟草行业信息系统安全要求的选择和使用 ...................................... - 90 -引言本要求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规定制订。
烟用材料编码及应用

・
8 8・
郑 州 轻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上 百种产 品 . 烟用材 料 是 生产 卷 烟 产 品 不 可缺 少 的
材 料 的用途 和属性 进 行 科 学 分类 , 顾 企 业 在 管 理 兼
重要 组成 部 分 , 新 产 品 开 发 、 品结 构 调 整 等 过 在 产 程 中起着 重要 的作 用 , 接影 响卷 烟 产 品 的质 量 和 直 生产 成本 .9 0年代 初 期 , 国卷 烟 工 业 使 用 的高 18 我 档 烟用材 料 基 本 依 赖 进 口, 七 五 ” “ 一 五 ” “ 至 十 期 间 , 草 行业 在 “ 足 国 内、 发 资 源 , 现 烟 用 材 烟 立 开 实
0循
烟用材 料 - 指 除烟 丝 之 外 , 于 加 工 或 包 装 2 ] 用
收 稿 日期 :0 1—1 —1 21 2 0
、 、 器
印刷 油墨 等 , 有 7大类 、2个 中类 、 干 个小 类 和 共 2 若
作者简介 : 韩云辉(9 8 ) 女 , 15一 , 河南省 南阳市人 , 郑州烟草研 究院高级 工程 师, 主要研 究方向为烟用材料及标 准化
( . hn zo oac e ac n .fC C,hnzo 5 0 1C i ; 1Z eghuTbcoR s r Is o NT Z eghu4 00 ,hn e h t a 2 . . e e,a s oac d C .L . azo 3 0 0 C i ) C m rG nuTb c I . o,t , nhu7 05 ,hn on dL a
Absr c : h sso a i rn i ls o n o mai n ca sfc to n o n c g r t t ras we e t a t On t e ba i fb sc p c p e fi fr to l siia in a d c dig, ia et mae l r i e i
全国烟草零售许可证编号规则

全国烟草零售许可证编号规则全国烟草零售许可证编号规则1. 引言全国烟草零售许可证是一项重要的法律要求,旨在监管烟草零售业。
作为一个烟草零售商,了解和遵守相关的规则和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全国烟草零售许可证编号规则的各个方面,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相关法规。
2. 全国烟草零售许可证的概述全国烟草零售许可证是由中国烟草总公司颁发给合格的烟草零售商的证书。
它是经营烟草产品的合法凭证,也是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烟草产品侵害的重要手段。
每个烟草零售商都需要依法申请并获得该证书才能合法经营。
3. 烟草零售许可证编号的意义每个烟草零售许可证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这对于监管机构、执法部门以及烟草生产和流通企业来说都非常重要。
这一编号可以提供关于经营者、经营地点和其他重要信息的有效识别和追踪,确保经营者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4. 编号规则的基本要求全国烟草零售许可证编号规则有特定的格式和要求。
一般而言,全国烟草零售许可证编号由统一的前缀、地区编号、行政区划代码、顺序码和校验码组成。
- 前缀:用于标识许可证的类型,比如“LL”代表零售许可证。
- 地区编号:标识许可证所在地区的编号。
- 行政区划代码:用于具体标识许可证所在地的行政区划代码。
- 顺序码:用于标识同一地区内相同类型许可证的唯一编号。
- 校验码:用于验证编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编号规则的深入解析全国烟草零售许可证编号规则可以更深入地解析如下:5.1 前缀的意义前缀用于标识许可证的类型,其中“LL”代表烟草零售许可证。
其他类型的许可证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前缀,这有助于对不同类型的许可证进行分类和管理。
5.2 地区编号的作用地区编号用于标识许可证所在地区,将全国划分为不同的地区,便于监管机构和执法部门对不同地区的许可证进行区分和管理。
这有助于实现更有效的监管和执法。
5.3 行政区划代码的意义行政区划代码用于具体标识许可证所在地的行政区划代码,便于在行政管理和法律执行中准确识别和定位经营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草行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分类编码规则及标识规范》编制说明1 工作简况1.1 任务来源本标准项目由中国烟草总公司湖北省公司提出申请,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司批准,列入国家烟草专卖局2013年度烟草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国烟科[2013]115号文),合同号为:2013B035。
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信息分技术委员会(SAC/TC144/SC7)归口管理。
1.2 项目承担单位、协作单位及主要分工项目牵头承担单位中国烟草总公司湖北省公司,协作承担单位为国家局烟草行业经济信息中心和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烟草总公司湖北省公司主要负责总体组织协调及术语定义、标识规范等部分编写工作;国家局烟草行业经济信息中心和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负责编码规则等部分的编写工作。
1.3 主要工作过程截止到目前,标准编写项目组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第一,明确职责。
2013年4月,中国烟草总公司湖北省公司会同各协作单位共同成立了标准编写项目组,负责本标准项目的资料收集与整理、起草、讨论、意见征集、评审、报批和推广宣传工作。
同时,明确了项目组具体分工。
第二,2013年5月,收集整理资料展开培训。
搜集《GB 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 1000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所有部分)、《GB/T 10113-2003 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GB/T 13495 消防安全标志》、《GB/T 14885-2010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 15566.1-2007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1部分:总则》、《GB 15630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YC/T 387-2011 烟草行业固定资产分类与统一代码编制规则》、《GB/T 10113-2003 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YC/T 211-2006 烟草行业多媒体通信业务系统技术规范》、《YC/T 190-2005 烟草行业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YC/T 190-2005烟草行业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等国际、国内和行业标准,对标准编写项目组成员进行培训,从烟草行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分类及编码规则与标识等基本概念、行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发展历程、应用状况等进行了认真学习和讨论,分析研讨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分类编码与标识规范实施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第三,2013年6月-8月,进行项目调研和工作组讨论稿编制。
为借鉴国内相关标准的先进经验,标准编写项目组分别到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烟草公司武汉市公司、中国电信武汉市公司、国家电网武汉市公司等企业进行了调研。
项目组结合信息化基础设施日常的管理、维护、更新等需要,形成了标准的工作组讨论稿。
第四,2013年8月,征求国家局信息中心和省内意见。
为配合国家局烟草行业经济信息中心机房标识工作,项目组将标准工作组讨论稿发至国家局信息中心和湖北中烟工业公司进行意见收集。
对协助单位意见进行汇总和认真研究。
2013年9月,组织湖北烟草学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部分专家进行标准研讨。
专家对本标准进行细致分析和讨论,对格式与排版提出了修订意见,确定了烟草行业信息化基础设分类及标识规范的要求,并对基础设施的标识规则做了具体说明。
第五,总结意见,修改条款。
由于该标准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内容广泛、工作量较大,为了把该标准做好做细,达到科学性、实用性、可扩展性,避免地方特点过重的问题,需进一步深入调研、扩大调研范围、充实标准内容、细分编码类别、加强标准讨论。
依据研讨会达成的共识,修订了标准条款。
一是对信息化基础设施进行了再分类,信息化基础设施按设备的特点和用途共分为机房设施、主机设备、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信息安全设备、电视电话会议设备、终端及办公设备、保密设备、外围设备、产品化应用软件12类。
二是将信息化基础设施标牌进行再分类编排。
根据信息化基础设施标牌的使用场景和用途,将标牌分为机房环境标识标牌、信息化设备标识标牌、配线架及线缆标识标牌三类。
三是为保证标准的普适性,取消了工作组讨论稿中地方特色较重的内容,并采用烟草行业视觉识别系统规定的相关内容,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标识标牌的重新设计。
最终与2014年2月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第六,再次征求国家局信息中心意见。
2014年5-6月,标准项目组将标准征求意见稿发送至国家局烟草行业经济信息中心运维处、网络处,征求国家局意见。
根据反馈意见,以《GB/T 14885-2010 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为依据,结合烟草行业实际情况对基础设施编码的分类代码部分进行了再次调整。
将原来的12类代码调整为9类代码,分别是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信息安全设备、终端设备、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机房辅助设备、视频会议系统设备、计算机软件,并相应调整了部分代码名称。
第七,进行专家研讨。
2014年9月25日,标准项目组组织国家局烟草行业经济信息中心运维处、网络处和四川省局、安徽省局、湖南省局、江苏中烟、浙江中烟相关专家对标准进行了研讨。
根据研讨意见,对标准进行了修改,删除了机房警示标志相关内容,将机柜编号按照行列号进行标注,并调整了相应内容。
第八,增加虚拟化设备编码。
针对目前行业虚拟化设备应用逐渐增多的情况,2015年3月,标准项目组根据国家局烟草行业经济信息中心意见,将虚拟化设备纳入编码标准,将22位编码的最后两位作为虚拟设备顺序码,用于区分同一物理设备上安装的虚拟化设备。
虚拟设备顺序码由行业各单位根据管理要求自行确定,非虚拟化设备此顺序码为00。
如:湖北省局有一台P770小型机,被分为了5个虚拟机,小型机的编码为1142000105020102000100,5个虚拟机的最后两位顺序码为01-05。
这6台服务器都有独立编码作为设备监控系统和运维管理系统管控对象的唯一标识码。
1.4 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X、XXX、XXX。
2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标准研究和制修订情况2.1编码类引用标准1、包含有信息化设施设备编码内容的国家标准:GB/T 14885-2010 《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 10113-2003 《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2、包含有信息化设施设备编码内容的行业标准:YC/T 387-2011 《烟草行业固定资产分类与统一代码编制规则》2.2标识类引用标准本项目中涉及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标识标牌包括机房环境标识标牌、信息化设备标识标牌、配线架及线缆标识标牌三类。
在各类标识设置时引用和借鉴了部分国家、国际和行业标准。
具体为:1、信息化设备标识标牌信息化设备类标牌用以标识信息化设备名称、设备类型、所属部门、使用人、存放地点等信息。
其引用的标准为《烟草行业固定资产分类与统一代码编制规则》(YC/T 387-2011)。
2、配线架及线缆标识标牌配线架及线缆标识标牌用以标识配线架信息和线缆信息,其参考的标准为:《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商业建筑电信基础设施的管理标准》(ANSI/TIA/EIA 606-A-2002,Administration Standard for the 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 ucture of Commercial Buildings)、《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ANSI/TIA 942-2005,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Stand ard for Data Centers),并依据《标记标注和标签系统》(ANSI/UL 969-1995,Marking and Labeling Systems)进行设计。
3 标准编制原则与主要内容确定的依据3.1 标准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烟草行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分类编码定义和标识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烟草行业信息化相关基础设施编码和标识管理。
同时,本标准还可为行业各单位建立信息化基础设施监控、资产管理、安全运维等需要使用基础设施编码的信息系统提供相应数据基础和设计参考依据。
本标准定义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包括烟叶收购设备、物流分拣设备、打叶复烤设备、卷烟生产设备。
3.2 标准编制原则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遵循以下几项编制原则:1)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规范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该标准能否对烟草行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规范管理起到稳定和长久的正面作用。
实用性方面是以行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规范管理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兼顾行业基础设施管理历史与未来编制。
2)通用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本标准向上积极采用适宜的国际、国家标准,向下突出了烟草行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分类编码规则及标识的规范和要求。
3.3 标准主要内容确定的依据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分类编码规则部分根据GB/T 14885-2010和YC/T 387-2011要求进行。
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标识部分主要根据国家相关标志、标识标准和行业视觉识别系统标准编制。
具体为:1、基础设施分类编码1)基础设施分类编码部分内容主要根据2个标准进行确认。
依据YC/T 387-2011要求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编码。
信息化基础设施编码由22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分5个字段。
1-8位代表组织机构代码(国家局组织机构代码是10000001);9-12位为总公司固定资产分类(标准中信息化设备的编码是0502);13-16位为分类代码,是针对信息化基础设施资产的再分类代码,本标准明确此段编码;17-20位为顺序码,由行业各单位根据管理要求自行确定;21-22位为虚拟设备顺序码,用于区分同一物理设备上安装的虚拟化设备,由行业各单位根据管理要求自行确定,非虚拟化设备此顺序码为00。
格式如下:2)依据GB/T 14885-2010,将信息化基础设施按特点和用途共分为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信息安全设备、终端设备、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机房辅助设备、视频会议系统设备、计算机软件9类。
2、信息化基础设施标识信息化基础设施标识包括内容较多、种类复杂、个性化特点突出,为便于操作、减少歧义、满足各单位实际管理要求,因此,本标准将信息化基础设施标识标准部分采用规范性附录形式进行明确,形成了信息化基础设施标牌的制作与使用规定。
规定根据信息化基础设施标识使用场景的区别,划分为机房环境标识标牌、信息化设备标识标牌、配线架及线缆标识标牌三类。
在编制本规范的同时,还结合行业信息系统“全面梳理、全面诊断、全面加固”的工作要求,明确了机房布置图、机柜信息卡、线缆标识的具体要求。
信息化基础设施标识部分内容主要依据《GB 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 1000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GB/T 13495 消防安全标志》、《GB/T 15566.1-2007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1部分:总则》、《GB 15630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 5031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ANSI/TIA/ EIA-606-A 商业建筑电信基础设施的管理标准》、《ANSI/UL969标记标注和标签系统》等国际标准和《YC/T 309-2009 烟草行业视觉识别系统》进行编制和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