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诗人作品赏析之感遇诗其三十五【唐】陈子昂
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诗歌鉴赏 韩山师范共67页共69页文档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北京2020高三各区统考诗歌阅读及答案详解
北京2020高三各区统考诗歌阅读及答案详解北京市2020届高三各区历次统一考试诗歌阅读及答案详解一、试题部分2020适应性测试(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14题。
(共12分)醉落魄·咏鹰陈维崧【1】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
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2】。
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释:【1】陈维崧:清初词人,早年生活优裕,后经历易代,浪游南北。
【2】轩举:高昂飞扬。
1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词描写了苍鹰掠过山岭、平原、天空时的飒爽英姿。
B.这首词表现了作者老有所为的兴奋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C.咏物诗词有时托物言志,有时借物讽世,这首词重在言志,兼带讽世。
D.词有豪放、婉约之分,这首词慷慨沉郁,气势飞动,颇具苏、辛风采。
13.下列对具体词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描写天寒风紧、满地碎石的场景。
B.“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回忆昔日醉酒袒衣、举臂待鹰的神态。
C.“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对比少年意气和老年猛气,欲扬先抑。
D.“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描绘猎鹰思念猎物,表达自己对理想的坚守不渝。
14.杜甫《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请从思想感情、写作对象、描写手法三个方面,比较这首诗与陈维崧词的不同之处。
(6分)海淀区20191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7题。
七里濑谢灵运①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
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②。
既秉上皇③心,岂屑末代诮。
目睹严子濑④,想属任公钓⑤。
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注释:①谢灵运:南朝诗人,此诗为作者被贬诮,自京都赴任永嘉,途经富春江畔七里濑时所作。
②要妙:精微玄妙的道理,这里指老庄的哲学。
陈子昂与张九龄《感遇》诗比较分析
陈子昂与张九龄《感遇》诗比较分析LT陈子昂与张九龄《感遇》诗比较分析[摘要]初唐诗人陈子昂倡导汉魏风骨,主张“兴寄”。
其《感遇》三十八首便是其诗歌理论的实践。
而盛唐诗人张九龄罢相出荆州以后所作《感遇》十二首,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芳草美人的意象比兴、寄托。
语言清新秀丽,感情沉着冷静。
表达了自己追求高尚风格的情操和复杂的情感体验。
[关键字]陈子昂张九龄感遇艺术特色初唐诗风承袭南朝齐梁浮艳雕琢之气。
“四杰”的出现为长久凝滞的诗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但他们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变这种面貌。
正如杜甫《戏为六绝句》中说道:“王杨卢骆当时体。
”[1] 初唐诗风的根本转变是由陈子昂完成的。
他像一位豪情壮志的战士,用革新的诗歌思想与艺术的诗歌语言,影响其后的诗人。
以下我们来具体看一下他的理论主张与诗歌创作。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
理论上他主张“风骨兴寄”。
在诗歌创作上则表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即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
这使他的诗呈现出与当时流行的馆阁体完全不同的精神风貌。
其代表作《感遇》三十八首便是他对其诗歌理论的实践运用。
这些诗非一时一地之作,但基本都作于诗人入仕之后。
其中有很多首与作者的政治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与玄虚构思,因此一首有一首的思想。
如《感遇》其一:“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2] 在诗中,诗人以“兰若”自比,借花草在秋风中的凋零悲叹自己的芳华流逝,以表达自己政治上的失意和不能及时有所作为的苦闷。
寓意凄婉,寄慨遥深。
再如《感遇》其四“乐羊为魏将,食子徇君功。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3] 是指斥武后时期重用酷吏,大开告密之门。
朝臣中往往有一言失慎而被杀者,以至人人自危的这种现象的。
另外,在《感遇》诗中,有一部分是表现作者侠肝义胆的述怀言志之作。
将匡时济世的人生抱负化为慷慨悲歌的情思,具有昂扬壮大的感情气势。
陈子昂《感遇诗》doc
陈子昂《感遇诗》陈子昂地诗歌,一反初唐艳丽纤弱地倾向,而开盛唐朴素雄健地作风.刘克庄《后村诗话》说:“唐初王、杨、沈、宋擅名,然不脱齐梁之体.独陈拾遗首唱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代纤弱,趋于黄初、建安矣.”他是唐代第一个有意识地扫除六朝以来文学纤弱地风气,而且有了显著收获地诗人.陈子昂在诗歌方面反齐梁,复汉魏.他地《修竹篇序》说:“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咏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解君云:张茂先、何敬祖,东方生与其比肩,仆亦以为知言也.故感叹雅制,作《修竹诗》一篇.当有知音,以传示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齐梁体诗地弊病,在内容方面,是空虚地、贫乏地,如白居易说地,“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不能很好地反映现实,抒发感情.在形式方面,齐梁体诗过分讲究辞藻和声律,结果如元稹所说,“淫艳刻饰佻巧小碎之词剧”,完全陷入形式主义地泥淖(à)里.陈子昂反对齐梁体诗及其为齐梁作风所笼罩地初唐诗坛地风气,他要求复古,要求诗歌具有汉魏风骨.这在内容方面,要像国风小雅那样,能抒发真实地怀抱,能关心社会现实,有“兴寄”.在形式方面,则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摆脱齐梁体地纤巧作风.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风”,就是一种感发地力量.“骨”,一方面是指要有非常真切、实在地内容;另一方面要有很好地组织结构.“风骨”就是由内容思想结合了句法、章法而传达出来地一种感发地力量.像: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它虽然没有平仄没有对偶,但仍然能够从其情意主干、句法结构中传达出一种强大地感发力量.这就是陈子昂所提倡地“汉魏风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感遇诗(其一)我们先看题目:什么是《感遇》?中国传统上一直很重视所谓地“知遇”,“遇”就是遇人知用地意思——你得到一个被人了解、被人欣赏地机会,这就是遇.这三十八首诗之中,有地是写不遇时地悲哀,有地是写遇了以后地不幸,还有地是写所遇何人地问题,所以就把中国过去地读书人在遇与不遇、仕与隐之间地各种悲慨全写到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中国地诗歌从《诗经》开始,就注重比兴.所谓比兴,“比”是由心及物,就是你内心先有了一种情意,然后用外界地物象来表达;而“兴”是由物及心,也就是先看到外界地物象,然后引起你内心地某种情意.所以在诗歌里面,不仅要有物象,还要有情意地感发.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兰若生春夏》是从物象写起地.“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兰花与杜若,都属于香草,代表美好地生命、才能和理想.他说,兰若在春天发芽长叶,到夏天就长得很茂盛了.在这里,他一方面用了《诗经》中比兴地传统,一方面用了《楚辞》中美人香草地传统.不止如此,他还用了《古诗十九首》中叠字地传统.所以说陈子昂地复古,不仅有理论,而且有实践.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兰草和杜若幽寂孤独地生于林中,有着空绝群芳地秀色.红花开在紫色地花茎上.这四句合在一起是说,兰若在春夏之间长得很茂盛,它地红色地花朵是从那紫色地花茎上长出来地.这都是在讲花地美好.接着两句,有一个突然地转折.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迟迟白日晚,只是说一天地消逝,而“袅袅秋风生”则是一年之将终.前面说兰若生长在春夏之间,当春天夏天都过去后,那袅袅地秋风吹起来了.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生转眼便到了迟暮之年.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在日月地推移中,在秋风地吹动下,所有地兰花和杜若都凋零了.兰花和杜若开地时候很芬芳,那芬芳是它们地品质与心意.它们有这么美好地心意和品质,到底完成了没有?没有,你白白地开了,又白白地谢了.表现了陈子昂不遇地悲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登幽州台歌这首诗是以情意本质取胜,带着很丰沛地感发力量地一首诗.幽州台在现在北京地大兴区,它还有一个别名叫燕台.据历史记载,战国时期,燕国在齐国地侵略下,国势日益穷蹙,国土逐渐缩小.公元前年,燕昭王继位,“卑身厚币”,以招揽天下地贤能之人,所以“士争趋焉”,很多贤士就都到燕国来了.后来,燕国逐渐强大,终于打败了齐国,而燕昭王也成为燕国地中兴之主.历史上还记载说,燕昭王当年礼聘贤士,曾筑了一个台.因为在中国古代,你如果想表示对一个人尊敬,就要开一个盛大地聚会.同样,国家要想任用一员大将,也要先筑一个坛,搭起一个台,然后举行隆重地典礼,这就是所谓地“登坛拜将”.燕昭王不仅筑了一个高台,还以很重地黄金来当作奖赏,所以这个台又叫“黄金台”:因为是燕国地昭王筑地,而且地点在蓟北,即古代幽州所在地地方,所以又叫“燕台”、“蓟北楼”、“幽州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陈子昂在万岁通天元年,也就是公元年,曾随建安郡王武攸宜北征契丹.像武攸宜这班人,虽然地位高、权力大,可都是一些不学无术地贪生怕死之徒.当他带兵走到蓟北时,尽管里契丹还很远,他却犹豫不敢向前了.武攸宜不但自己没有勇气,他对手下地将官兵士也非常恶劣,当时陈子昂屡次向他进言都不被采纳.陈子昂郁郁不得志,经过蓟北时,他游访古燕都遗迹,登上幽州台,感慨于历史上燕昭王招贤纳士地往事和自己不得知用地现实,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从外在地形式看.这首诗之所以有特色,一个原因是它地字数不整齐,属于“杂言”;另一个原因是它地节奏属于“双式”地停顿;再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用了类似于散文地句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下面,看一下它地情意内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们课本地注释是:说像燕昭王那样能任用贤才地人,古代曾经有之,但不及见;后来当亦有之,但也不能见.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另一种理解:你回头向从前看,你看不到古代地那些豪杰圣贤;你向以后地历史看,你也看不到未来地圣贤豪杰,因为在历史长流之中,你地生命是非常短暂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本来,“念天地悠悠,独怆然涕下”就可以了.可他在这两句中加了两个虚字——“之”和“而”,表示某种语气.我们知道,一般地诗句往往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组合而成地,它不用什么“之乎者也已焉哉”之类地虚词,虚词常常出现在散文之中.陈子昂这两句诗用了类似于散文地句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茫茫天地,悠悠宇宙,你一个生不过百年地渺小生命,尽管你有多么美好地理想和才智,但你究竟完成了什么?你一旦消失了,你美好地生命也就白白地落空了,以前没有你,以后也不会有你,你就在这个长久地时间与广远地空间中永远地消失了.面对苍茫地天地,个人地生命显得如此微渺,我悲怆欲绝,流下泪来.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登幽州台歌》,以慷慨悲凉地调子,充分地表现了纵目古往今来地宏伟胸襟,刻画了在失意境遇中地孤单寂寞地情绪,深刻地传达了封建社会中一个正直而富于才能之士地没有出路地悲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诗人没有局限于政治失意地牢骚之中,见课本.陈子昂地诗,都具有相当充实地内容,形式也非常质朴,有意识地摈弃了华丽地辞藻,这种风格在当时整个诗坛是非常突出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陈子昂诗歌艺术特色其诗歌都有一种苍凉悲壮地气氛,出现在我们面前地是一幅北方原野地广阔而萧索地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诗人忧国忧民而又孤单寂寞地动人形象.在这些诗篇中,周围环境地气氛和诗人地精神面貌是完全统一地,它给予读者地印象是深刻而难以磨灭地.在这些诗篇里没有细腻地描绘,作者只以朴素简练地语言作了粗线条地勾勒,但由于正确地抓住了自己内心世界以及周围环境地特征,因此具有相当强大地感染力量.这,可以说是子昂抒情诗歌在艺术方面地显著特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弱点:陈子昂地许多诗篇(包括《感遇诗》地大部分在内)形象还不丰满,语言还不生动,往往通过赤裸裸地议论方式来发抒,因此念起来往往叫人有枯燥、单调地感觉.清姚范《援鹑(ú)堂笔记》卷四十评《感遇诗》说:“风骨矫拔,而才韵犹有未充.讽诵之次,风调似未极跌荡洋溢之致.”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陈子昂诗歌地影响陈子昂地“复古”,其实质是注重自己感发地情意,而不是把精神完全放在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地对偶上.陈子昂之后,李白、杜甫都是从这里转出来地,他们也重视到自己感发地情意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陈子昂地文学主张在唐代产生了很大地影响.后来地韩愈在《荐士》一诗中写道:“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国朝”指地是就是唐朝,唐朝地文学很发达,所以是“盛文章”;“高蹈”也就是走上了更高地一步.韩愈说:只有陈子昂出现后,才带领人们走上了一个更高远地诗歌创作地境界.到了金代,元遗山在其《论诗绝句》中也说:“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可以说,陈子昂是从初唐到盛唐地一个转折型人物.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王维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父亲官做到汾州司马.王维青少年时即富有文学才华,集中若干名篇如《洛阳女儿行》、《桃源行》是二十岁以前写地.开元九年,年二十一,进士擢第,作大乐丞.后因亲自排演了一个黄狮舞地表演(黄狮只能舞给皇帝看),谪为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二年(王维三十四岁),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右拾遗.以后历任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文部郎中、给事中诸职.以尚书右丞终.故世称王右丞.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王维地后半生过着一种“身心相离”地矛盾生活.一方面,他一直在朝廷担任官职,虽然官位不很高,但逐渐升迁;另一方面,从四十岁左右开始他长期地隐居山林地生活,先是在终南山,后在蓝田辋川,两处地景色都很美.他过着亦官亦隐地生活,身在朝廷心存山野.同时对佛教地信仰也日益发展.他写了很多田园山水诗来歌颂自然界之美,歌颂自己隐逸生涯地恬适和愉快,表现了对仕途地厌倦,对人生地消极情绪.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贡献:他地山水诗在扩大诗歌内容、丰富诗地艺术技巧方面作出了一定地贡献.谢灵运地山水诗有一个很大地缺点,就是过于注意字句地雕琢,往往显得晦涩不自然,损伤了真正地美.而王维地山水诗,一方面继承了谢灵运地细致工丽地优点,一方面又扬弃了他地雕琢晦涩地缺点,语言更优美,声调更和谐,使自然和工丽完美地统一起来,艺术表现进入一个新地境界,使山水诗地成就达到了高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感遇-详解
感遇·之三陈子昂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漠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这首古体诗是陈子昂的组诗《感遇》诗三十八首的第三首。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
其诗标举汉魏风骨,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
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慷慨任侠。
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关心国事。
二十四岁举进士,直言敢谏,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
两次从军,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有较深的认识。
后因父老解官回乡,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
有《陈伯玉集》传世。
第一联: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这两句可翻译为:苍苍茫茫的丁零族要塞,古往今来道路荒僻遥远。
“苍苍”含义比较丰富,常见的有:①深青色,深蓝色。
《庄子·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苏轼《留题仙都观》:“山前江水流浩浩,山上苍苍松柏老。
”②天。
蔡琰《胡笳十八拍》:“泣血仰头兮诉苍苍。
胡为生兮独罹此殃。
”③茂盛,众多。
《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唐·李华《吊古战场文》:“苍苍蒸民,谁无父母。
”④灰白色。
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⑤茫无边际。
《淮南子·俶真训》:“浑浑苍苍,纯朴未散。
”⑥迷茫。
五代·齐己《送人润州寻兄弟》诗:“闲游登北固,东望海苍苍。
”南朝·梁·江淹《伤爱子赋》:“雾笼笼而带树,月苍苍而架林。
”唐·韦应物《登乐游庙》:“微钟何处来,暮色忽苍苍。
”此处的“苍苍”应该是第⑤个义项的语境义,意为“茫无边际的样子”或“旷远无际的样子”。
塞:边疆要害之处。
今古:古往今来,从古到今。
缅,这里是“遥远”。
荒途,意为荒凉的路途。
武则天垂拱二年(686)春,金微州(今蒙古国肯特省一带)都督仆固始叛乱,南下烧杀掳掠,边境受到很大危胁。
感遇诗的原文注释和赏析
感遇诗的原文注释和赏析感遇诗十九首的原文注释和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感遇诗十九首的原文注释和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感遇(其十九)》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感遇(其十九)》注释:⑴陈子昂共写有《感遇》诗三十八首,此篇是其第十九。
⑵圣人:指贤君。
⑶忧:忧患。
济:接济。
元元:百姓。
⑷黄屋:车名,古帝王所乘,车盖用黄缯作里子。
⑸瑶台:用玉石装饰的台子。
《淮南子·本经训》:“晚世之时,帝有桀、纣,为琁室、瑶台。
”安可论:更不必说。
⑹西方化:指佛教的教化。
⑺弥:更。
敦:敦厚,淳厚。
⑻穷:穷尽,耗尽。
⑼云构:指高耸入云的建筑群。
⑽夸愚:指如此劳民伤财以夸耀的行为实际上很愚蠢。
适:只。
累:即“物累”,佛道二家视不能超然物外的行为为“物累”。
《感遇(其十九)》赏析:原文: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作者简介: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诗词赏析:武则天当政时期,搜刮民财,大规模地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佛寺。
《感遇(第三十五)》陈子昂唐诗全诗赏析
《感遇(第三十五)》陈子昂唐诗全诗赏析陈子昂的感遇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感遇(第三十五)》陈子昂唐诗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卅五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赏析】此诗作于垂拱二年(686)诗人《乔知之北征叛乱的突厥同罗、仆固时。
这是诗人第一次出征边塞,尽管时间不长,未经年而归,但他亲眼目睹了西北边塞政治与军事的危急形势,更激发了抗敌报国之心,因此向武则天呈上了《为乔补胸论突厥表》、《上西蕃边州它危事三条》等卓有成见地的书表,陈言边塞将领腐败,“至将不选,士卒不练”,“故猛阵对寇,未尝不先自溃散,遂使夷狄乘利”,并警告当权者:“匈奴不灭,中国未可安卧!”(见《为乔补阙论突厥表》同时又赋此诗抒怀。
它以直抒胸臆的方法,通过自己从军的所见所感来表现慷慨报国的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对国事的忧虑,是一箴言志的杰作。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上二句直截了当,叙述自己的出身经历和志向。
诗人本是梓州射洪富豪之子,少年任侠,年十八,尚未知书。
后闭门苦读,终于成才。
(见《唐书》本传及《唐才子传》)这两句诗,坦率真切,朴实感人。
下二句,继而概述学成本领后的报国从军之举。
所谓“感时”,是指自己受到贞观以来几十年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的感染和激励。
“拔剑起蒿菜”塑造了一个立体的少年豪杰的形象,英气逼人,威风凛凛,封建时代的士大夫,常常以宝剑作为壮志的象征。
但这里的“拔剑”,不但象征胸怀志气,而且是实指武事,即自己的万里从军之举。
在这一段里,诗人叙事详略得当,剪裁颇见匠心。
本来,他自拔干“蒿莱”(草野、民间),中进士之后,曾被武后赏识,任麟台正字等职,参预朝政。
但作者对这些一概略去,直写从军。
显然诗人更为看重这次从军。
这样写,也为下文专写军中生活和感受作了铺垫。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感遇陈子昂七言古诗
感遇陈子昂七言古诗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令人羡慕的豪迈气概,从陈子昂的这首七言古诗中可见一斑。
他曾经的落魄和不堪,已经成为了过去。
现在,他怀着无尽的思念和自由,行走在长安的大街小巷之间。
在似乎无限延伸的春风中,他的心情非常畅快,马蹄声越来越快,长安的花朵也在他眼前迅速闪过。
在这首诗中,陈子昂表达了他对自由和豪迈的向往。
他不再被过去的贫穷和困境所束缚,而是希望自己能够像长安的花一样自由地开放。
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长安美丽景色的赞美和感慨。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唐代古典诗歌的经典之作,也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 1 -。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题整理
绪论及第一章一、基础知识整理1.被清代学者王闿运称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作品是(《》),作者是()。
2.被闻一多先生赞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作品是(《》),作者是()。
3.“初唐四杰”指的是()()()和()。
4.“吴中四士”指的是()()()和()。
5.“文章四友”指的是()()()和()。
6.有“斗酒学士”之称的初唐诗人是(),他的代表作是《()》。
7.初唐上官体的代表诗人是()。
8.卢照邻乐府歌行的代表作是《()》,骆宾王乐府歌行的代表作是《()》。
9.近体格律诗在()和()手中得以定型。
10.陈子昂诗歌的代表作是《()》和(《》)三十八首。
答案:1、《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2、《春江花月夜》张若虚3、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4、贺知章、张旭、张若虚、包融5、苏味道、李峤、杜审言、崔融6、王绩《野望》7、上官仪 8、《长安古意》《狱中咏蝉》9、宋之问、沈佺期10、《登幽州台歌》《感遇诗》三十八首二、背诵篇目1.王绩:《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4.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感遇(第三十五)
感遇(第三十五)陈子昂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陈子昂诗鉴赏此诗作于垂拱二年(686)诗人《乔知之北征叛乱的突厥同罗、仆固时。
这是诗人第一次出征边塞,尽管时间不长,未经年而归,但他亲眼目睹了西北边塞政治与军事的危急形势,更激发了抗敌报国之心,因此向武则天呈上了《为乔补胸论突厥表》、《上西蕃边州它危事三条》等卓有成见地的书表,陈言边塞将领腐败,“至将不选,士卒不练”,“故猛阵对寇,未尝不先自溃散,遂使夷狄乘利”,并警告当权者:“匈奴不灭,中国未可安卧!”(见《为乔补阙论突厥表》同时又赋此诗抒怀。
它以直抒胸臆的方法,通过自己从军的所见所感来表现慷慨报国的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对国事的忧虑,是一箴言志的杰作。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上二句直截了当,叙述自己的出身经历和志向。
诗人本是梓州射洪富豪之子,少年任侠,年十八,尚未知书。
后闭门苦读,终于成才。
(见《唐书》本传及《唐才子传》)这两句诗,坦率真切,朴实感人。
下二句,继而概述学成本领后的报国从军之举。
所谓“感时”,是指自己受到贞观以来几十年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的感染和激励。
“拔剑起蒿菜”塑造了一个立体的少年豪杰的形象,英气逼人,威风凛凛,封建时代的士大夫,常常以宝剑作为壮志的象征。
但这里的“拔剑”,不但象征胸怀志气,而且是实指武事,即自己的万里从军之举。
在这一段里,诗人叙事详略得当,剪裁颇见匠心。
本来,他自拔干“蒿莱”(草野、民间),中进士之后,曾被武后赏识,任麟台正字等职,参预朝政。
但作者对这些一概略去,直写从军。
显然诗人更为看重这次从军。
这样写,也为下文专写军中生活和感受作了铺垫。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这一段先概括叙事,接着即事抒情,境界苍凉阔远,悲壮激越。
其中既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又饱蘸着诗人的激情壮志,前二句用对偶,“西”与“北”,方位相对,表明征程辽远,纵横于祖国西北边塞。
《感遇(其三十四)》陈子昂唐诗鉴赏
《感遇(其三十四)》陈子昂唐诗鉴赏此诗作于万岁通天元年(697 )诗人从建安王武攸宜东征契丹时,借一位游侠的怀才不遇,为之鸣不平,来表现自己壮志未酬的兴寄,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予以讽谕。
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
诗的开头两句,以苍劲古朴的笔触勾勒时、空背景,渲染出悲凉的气氛,深秋时的渤海要塞,凛冽的北风吹刮着浩瀚大海岸边的树木,呈现出一片凋零、萧瑟的景象。
背景画面苍凉,但气势飞动,海树以海迭加于树,就使得这个意象雄浑而有风骨。
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
引出诗中的主人公,亭堠乃边塞哨所;楼指亭上的戍楼。
明月楼,既具体点明此时为深秋月夜,又使形象充满哀怨,任用营植,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七哀》的境界。
《七哀》写女子,此写游侠;子建尚有柔情丽质(钟惺《古诗归》),子昂却刚健质朴。
诗接下来转入主人公的自述,是全诗的主体部分。
前面没有直接说明楼上戍卒到底是谁家子,既引发读者的遐思,又可渲染哀哀的情调有盘马弯弓惜不发的顿挫之致。
在此基础上,才如《七哀》借问叹者谁:自云宕子妻的句式一样,点明主人公的明确身份与经历: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
战国时燕国之地,汉以后置为幽州,连称为幽燕,属今河北北部与辽宁西部一带。
古时男子二十岁结发而冠,以示成人。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崇尚勇武,幽燕客三字足以表明此人为一侠士,他胸怀大志,刚一成年就去家远游,以求建功立业。
并非恋巢的家雀,而是欲搏击四海风云的雄鹰。
既为豪侠之士,又值血气方刚之年,故嫉恶如仇,愿铲尽天下不平事,敢作敢为,对贪官恶吏就难免有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侠义之举: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
据《汉书尹赏传》说,长安有一群少年专门谋杀官吏()()()(),事前设赤、黑、白三色弹丸,探得赤丸杀武吏,黑丸者杀文吏,白丸者处理丧事。
这两句表现出主人公的英武与打抱不平的侠义精神。
两句对仗工整,韵律铿锵,颇似五律之对仗句式。
如果说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稍显得低沉,可谓抑,那么至此则一扬,显得高昂,痛快淋漓。
大漠孤烟直——唐代边塞诗
第四章大漠孤烟直——唐代边塞诗第一节边塞诗概说一、唐前边塞诗源流对边塞诗渊源研究,多数学者认为《诗经》中表现边塞题材的作品是其渊源。
有学者认为《诗经》是边塞诗的源头,表现战争、行役与怀乡,都是边塞诗的基本内容,也有认为《诗经》中表现征戍题材的作品才对边塞诗的产生起了重要的影响。
(一)边塞诗源头——《诗经》学界认为其最基本的主题是爱国精神,描写戍边将士战胜敌人的必胜信念和豪迈气概,是其边塞诗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亦壮亦悲的格调是其主要的美学追求。
(二)边塞诗的发展建安时期的边塞诗以昂扬乐观的精神改变了此前边塞诗悲凉感伤的面貌,开启了以边塞题材抒写壮志的诗风南北朝时期,许多边塞诗有艳诗色彩,但豪情的抒发仍是这个时期鲜明的特点,北朝文人的心态为唐代边塞诗派的出现做了心理上和艺术上的准备。
总之,学术界对于边塞诗的发展分期大致如下:先秦是萌芽期,特别是《诗经》中已经有不少可称之为边塞诗的作品,如《小雅·采薇》;汉朝是发展定型期;魏晋是其过渡期;到了唐代则达到了高峰、成熟期。
宋后,边塞诗得以继续发展,并且在清代又形成了另一个高峰。
二、唐代边塞诗概述(一)发展脉络1.初唐边塞诗唐诗的繁荣,发轫于初唐的诗歌革新,而边塞诗的兴起,则是这一革新的重要契机和显著标志。
太宗皇帝李世民堪称革新的先驱,他首开风气,带头写了一系列的边塞作品,并明确主张“用咸英之曲,变烂熳之音”(《帝京篇十首序》),“浇俗庶反淳,替文聊就质”(《执契静三边》)。
初唐诗歌革新的重要人物,向称四杰、陈子昂,而边塞诗创作正是他们从事革新的重要实绩。
特别是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中的“苍苍丁零塞”、“丁亥岁云暮”、“朔风吹海树”、“本为贵公子”、“朝入云中郡”诸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送魏大从军》,《登幽州台歌》等名篇,都是边塞诗作。
他所高倡的汉魏风骨,在这些诗中得到了最卓越的表现。
陈子昂的出现耐人深思。
当时的社会上升发展和知识分子参政,促成了诗界关心国计民生的风气。
陈子昂《感遇诗》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在日月的推移中,在秋风的吹动下,所有 的兰花和杜若都凋零了。兰花和杜若开的 时候很芬芳,那芬芳是它们的品质与心意 。它们有这么美好的心意和品质,到底完 成了没有?没有,你白白地开了,又白白 地谢了。表现了陈子昂不遇的悲哀。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感遇(其一)
我们先看题目:什么是《感遇》?中国传统上一 直很重视所谓的“知遇”,“遇”就是遇人知用 的意思——你得到一个被人了解、被人欣赏的机 会,这就是遇。
这三十八首诗之中,有的是写不遇时的悲哀,有 的是写遇了以后的不幸,还有的是写所遇何人的 问题,所以就把中国过去的读书人在遇与不遇、 仕与隐之间的各种悲慨全写到了。
《兰若生春夏》是从物象写起的。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兰花与杜若,都属于香草,代表美好的生命、才 能和理想。他说,兰若在春天发芽长叶,到夏天 就长得很茂盛了。
在这里,他一方面用了《诗经》中比兴的传统, 一方面用了《楚辞》中美人香草的传统。不止如 此,他还用了《古诗十九首》中叠字的传统。所 以说陈子昂的复古,不仅有理论,而且有实践。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兰草和杜若幽寂孤独地生于林中,有着空绝群芳 的秀色。红花开在紫色的花茎上。
这四句合在一起是说,兰若在春夏之间长得很茂 盛,它的红色的花朵是从那紫色的花茎上长出来 的。这都是在讲花的美好。接着两句,有一个突 然的转折。
“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
迟迟白日晚,只是说一天的消逝,而“袅 袅秋风生”则是一年之将终。前面说兰若 生长在春夏之间,当春天夏天都过去后, 那袅袅的秋风吹起来了。如此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人生转眼便到了蔚何青青(jīng)。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jīng)。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huā)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抒发爱国壮志豪情的诗
抒发爱国壮志豪情的诗送人赴安西
唐·岑参
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
对酒
近现代·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出塞
清·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五
唐·陈子昂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谁言未亡祸,磨灭成尘埃。
满江红·写怀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感遇诗,感遇诗陈子昂,感遇诗的意思,感遇诗赏析-诗词
感遇诗,感遇诗陈子昂,感遇诗的意思,感遇诗赏析-诗词感遇诗三十八首,感遇诗三十八首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的意思,感遇诗三十八首赏析 -诗词大全感遇诗三十八首作者:陈子昂朝代:唐体裁:五古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
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
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市人矜巧智,于道若童蒙。
倾夺相夸侈,不知身所终。
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
窅然遗天地,乘化入无穷。
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
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
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沉冥。
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
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
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
众芳委时晦,鶗鴂鸣悲耳。
鸿荒古已颓,谁识巢居子。
吾观昆仑化,日月沦洞冥。
精魄相交会,天壤以罗生。
仲尼推太极,老聃贵窈冥。
西方金仙子,崇义乃无明。
空色皆寂灭,缘业定何成。
名教信纷藉,死生俱未停。
圣人秘元命,惧世乱其真。
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
先天诚为美,阶乱祸谁因。
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
赤精既迷汉,子年何救秦。
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
深居观元化,悱然争朵颐。
谗说相啖食,利害纷口疑口疑。
便便夸毗子,荣耀更相持。
务光让天下,商贾竞刀锥。
已矣行采芝,万世同一时。
知吾爱鬼谷子,青溪无垢氛。
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七雄方龙斗,天下久无君。
浮荣不足贵,遵养晦时文。
舒可弥宇宙,卷之不盈分。
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
招摇青桂树,幽蠹亦成科。
世情甘近习,荣耀纷如何。
怨憎未相复,亲爱生祸罗。
瑶台倾巧笑,玉杯殒双蛾。
谁见枯城蘖,青青成斧柯。
陈子昂散文诗感遇
陈子昂散文诗感遇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中国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陈子昂感遇,供大家欣赏。
陈子昂散文诗感遇(一)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
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徴。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
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市人矜巧智,于道若童蒙。
倾夺相夸侈,不知身所终。
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
窅然遗天地,乘化入无穷。
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
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
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沉冥。
世人拘目见,酗酒笑丹经。
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
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
众芳委时晦,鶗鴂鸣悲耳。
鸿荒古已颓,谁识巢居子。
吾观昆仑化,日月沦洞冥。
精魄相交会,天壤以罗生。
仲尼推太极,老聃贵窈冥。
西万金仙子,祟义乃无明。
空色皆寂灭,缘异定何成。
名教信纷藉,死生俱未停。
圣人秘元命,惧世乱其真。
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
先天诚为美,阶乱祸谁因。
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
赤精既迷汉,子年何救秦。
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
深居观元化,徘然争朵颐。
谗说相啖食,利害纷(左口右疑)。
便便夸毗子,荣耀更相持。
务光让天下,商贾竟刀锥。
已矣行采芝,万世同一时。
陈子昂散文诗感遇(二)吾爱鬼谷子,青溪无垢氛。
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七雄方龙斗,天下久无君。
浮荣不足贵,遵养晦时文。
舒可弥宇宙,卷之不盈分。
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
招摇青桂树,幽蠹亦成科。
世情甘近习,荣耀纷如何。
怨憎未相复,亲爱生祸罗。
瑶台倾巧笑,玉杯陨双蛾。
谁见枯城蘖,青青成斧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