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绘画的区别与融合
中西方传统绘画审美比较及对美学教育发展的思考
在调适中西方传统绘画审美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创新和发展。通过结合中西方传统绘画审美的优点和特点,创 造出更具时代感和艺术价值的绘画作品。这不仅有助于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也能够为美学教育发展提供更为丰 富的资源和启示。
04
对美学教育发展的思考
保持民族特色与吸收外来文化的平衡
01
民族文化是美学教育的基础
中国画注重画家的个性表现,追求笔墨意趣,强调主观感受和情感表达。西方画则 更注重对物象的刻画和表现,追求形态和色彩的真实性。
中国画强调整体性和气韵生动,注重画面整体和谐和统一。西方画则更注重细节和 局部的表现,追求形态和光影的逼真度。
绘画技巧与手法的差异
中国画多采用水墨、毛笔、宣纸等传统工具材料,强调笔墨的运用和表 现。西方画则多采用油画颜料、画布、画板等现代工具材料,注重色彩 和光影的运用。
美学教育的发展需要根植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深入挖掘和传承本民族
的文化精髓,保持其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特色。
02 03
吸收外来文化有益元素
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美学教育也需要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元素 ,包括西方绘画的审美观念、技巧和表现方式等,以丰富和完善自身的 艺术体系。
平衡民族特色与吸收外来文化
美学教育的发展需要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恰当地吸收外来文化的 有益元素,寻求一种平衡,以推动本民族美学教育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感谢观看
03
中西方传统绘画审美的融表现形式的交融
中西方传统绘画在表现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也有一些 共通之处。例如,中西方传统绘画都注重对物象的写实表现 ,同时也在绘画语言和技巧上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
文化交流的促进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也为中西 方传统绘画审美的交融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西方绘画中 的透视法和构图法等技巧,在传入中国后被广泛吸收和应用 ,丰富了中国的绘画表现手法。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中国画和西洋画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中国绘画:是散点透视。
用不同的视点观察物象,然后将不同空间、不同时间内的物象共绘一画。
西方绘画:是焦点透视。
即立足一点,描写物象,讲究“写形象真”。
(2)写意与写实中国画:追求以貌取神,以抽象之美表达其意。
西方绘画:强调写实,以具象美表达构象。
(3)“点线结构”与“块面结合”中国绘画:是用尖锥毛笔通过“平、留、圆、重、变”等笔法筑成“点线结构”。
通过点线“模拟”外界事物,表达“面”的时候,逸笔草草,求得形似。
西方绘画:是用扁平的“刷子”结构成一种“块面组合”形式,这种“块面结合”的技法善于表现物象的“质量感”和“体积感”。
(4)墨分五色与色彩世界中国绘画:特别是水墨画,特别讲究用墨、用水。
通过用水使墨有浓淡之分,要求有凸凹之形,以线条来表现物象的质感,用“墨分五色”来暗示色彩。
西方绘画:画家用“感觉到的色彩”来表现物体之间形成的色彩关系。
往往选择特定的色调或强烈的对比色彩去构成油画的主题和意境。
(5)光影与透视中国绘画:由于“点线结构”的局限性,无法表现”块面”的“光影”和“透视”效果。
西方绘画:善于将物理学知识应用于绘画艺术,能十分“象真”地表达物象,用光表现物体的立体感、轮廓、深度和空间,追求“环境”和“透视”效果。
(6)构图中国绘画:在构图布局上要求空灵和单纯,讲究意境和情调,画面要气韵生动;在造型上多以偏侧、仰视和俯视下笔,使画中物象显出主次、虚实的分别,多留白。
西方绘画:在画面上全部绘图着色,用不同色彩表达、烘托主题。
一幅西方油画,在完成后,无法再添笔加彩。
(7)诗、书、画、印与签名中国绘画:讲究诗书画印结合。
书画同源,以书入画,印画同辉,几种艺术在同—画面上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中国绘画的艺术语言。
西方绘画:完成后,画家仅在画面—角签名和注明日期。
这种签名和日期不构成画面的有机部分。
中西绘画的比较
中西绘画的比较1.文化背景不同:中国画是受到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影响很大的产物,表现的是一种中国哲学思维里“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和谐自然的价值追求。
西方经过中古时代到文艺复兴,讲究艺术与科学一致,强调人的价值与理性的力量,透露出西方文明中对于对理性求实的精神。
2. 造型手段不同:中国画以线为主,讲究气韵与空灵超逸,造型简练传神,注重表现形象神韵。
西方绘画以明暗和色彩为主,造型详尽写实,注重光影和立体感的真实性3. 观察方法不同:中国画是散点透视,西方绘画是焦点透视。
(1)散点透视:是指画家的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固定的视域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在各个立足点所看到的东西都可以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
中国画的大场面或长的立轴和长卷,都是运用了散点透视,这样会使山水画出现“可行”“可游”“可居”的境界。
(2)焦点透视:讲究科学性,用固定的视点表现同一个空间,有一个固定的视点,作画取景也只限于在这个视点、视向所决定的视域内。
中西美术作品比较专题一、人物1、中国美术古典人物造型特点:求“神似”,神似重于形似。
西方美术古典人物造型特点:鲜明的写实特点,犹如真人。
2、中国美术古典人物造型手法:是用线条描绘形象,长于简练、传神的表现人物形象。
西方美术古典人物造型手法:描绘形象体积、光影、长于详尽、写实的再现人物形象。
二、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1.中西景物绘画创作的不同特点:中国山水画创作是自然山水与画家心意之间互为启发,互为寄托的美感创作过程。
西方画家将自然景物作为研究分析的客观对象,追求一种严谨的写实的空间效果。
2.构图与描绘手法:中国画家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获得对生活、对真山真水的感受,不求完全模仿自然景物某一特定角度下的直观形象,而是借助山水形象抒发自己的诗意情怀。
西方风景画家善于从特定的角度深究描绘景物的真实形象,力求获得如真如幻、空间深远的视觉效果。
3.空间处理手法:中国画使用“三远法”。
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的对比与融合
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的对比与融合绘画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艺术形式,它通过色彩、线条和形状的组合,传达出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是两个不同的艺术体系,它们在表现方式、技法和审美观念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这两种绘画形式正在逐渐融合,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中国传统绘画注重意境的表达,追求的是内在的灵性和哲学思考。
它以水墨为主要媒介,通过墨色的深浅变化和线条的勾勒,创造出意境深远的画面。
中国传统绘画注重的是画家的笔墨功力和个人修养,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物质的境界。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山水画是最具代表性的形式,它以山水为背景,通过表现自然景色的变化和气韵的流动,表达出画家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与之相反,西方绘画注重形式的再现和现实的描绘。
它以油画为主要媒介,通过色彩的运用和透视的表现,创造出真实而具体的画面。
西方绘画追求的是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和再现,通过绘画的技巧和材料的运用,展示出艺术家对现实的理解和表达。
在西方绘画中,肖像画和风景画是最常见的形式,它们通过对人物和自然的描绘,展示出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感受。
然而,随着交流与互动的加深,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之间开始发生融合。
一方面,西方艺术家开始借鉴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和意境,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例如,一些西方艺术家开始使用水墨和中国画笔来表现自己的作品,以此追求更加深邃和内敛的艺术表达。
另一方面,中国艺术家也开始吸收西方绘画的技巧和观念,将其与传统绘画相结合。
他们运用西方的色彩和透视技法,创造出更加具有现代感和立体感的作品。
这种融合不仅仅发生在艺术创作中,也体现在艺术教育和展览中。
越来越多的艺术学院开始开设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的交叉课程,让学生可以学习到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的精髓。
同时,许多艺术展览也开始将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放在一起展示,以促进两种艺术形式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然而,尽管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的融合带来了新的艺术可能性,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包括风格特点、艺术表现手法、文化背景等多个方面。
下面从一些典型的角度出发,简单说明一下中西方绘画艺术的不同之处。
一、造型表现方式的差异中西方绘画艺术的最大差异在于造型的表现方式。
西方的绘画注重的是物象的严谨细致,尤其是对形体、色彩、细节的表现比较突出,而中国画则更注重心灵的抒发,笔墨的变化、墨色的浓淡、线条的润泽、空白的留白都是画家所借助的技巧手法,以达到对画面情感境界的准确表达。
所以说,中国画气韵生动,意象独特;西方画注重写实,精细入微。
二、审美取向的差异中国文化注重内在的心灵世界,追求的是一种含蓄、深厚、朴实、含义丰富的审美境界,中国画家尤其擅长通过线条、墨色、笔墨的巧妙运用,展现出自己的审美情趣,视觉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而西方画却更加追求视觉造型上的直观冲击力,强调视觉形式的协调、对比、配合,讲究装饰效果、状态表达,争取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
三、构图的差异中西方绘画艺术在构图方面的差异也比较明显。
中国画常常采用“三扇画法”,即将画面分成三部分,上、中、下,以相对简单的横竖线条、墨色与色彩相互搭配。
西方绘画则更强调构图比例的合理,追求构图效果的严谨,这样才更能展现出作品的整体美感,更加符合西方审美标准。
四、艺术追求的差异中西方绘画艺术对于艺术追求上的差异也非常明显,中国画认为艺术的根源在于“自然”,强调对自然的观察和通过心灵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而西方画则注重艺术的现代化、前卫化,强调艺术发展的时代意义,更多的是将艺术的价值、意义与现代社会的时代背景相结合。
总之,中西方绘画艺术之间的差异,不仅反映了艺术的不同发展方向,更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两种艺术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应该互相借鉴和融合,共同推动绘画艺术的发展和进步。
浅析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
浅析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
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一直是艺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中西方绘画艺术之间的差
异源于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
一、绘画风格差异
中西方绘画风格最明显的差异是表现手法上的区别。
中式绘画强调线条的运用,而西
方绘画是着重色彩的运用。
中式绘画追求的是神韵气韵,西方绘画追求的是情感表达。
二、绘画表现对象差异
中式绘画以自然景观、人物、花鸟为主题,其表现手法追求的是一种静态美,其中寄
托着人们的审美观念。
而西方绘画则更多地表现了社会生活的各种故事,以及哲学、宗教
等思想的表达。
我们可以看到,中式绘画着重描绘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流转,而西方绘
画则更多地表现了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中式绘画是一种禅意的艺术,寓意深远并富有哲学内涵。
其画面往往具有极高的象征性,可以映射出中华文化的一种精神内涵。
而西方绘画则强调艺术家个性的创作表达,其
作品多种多样,但都带有一定的题材和主题,寓意比较明确。
中式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充满了中华文化的底蕴,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和
精神追求。
而西方绘画则充满了各种不同的文化元素,如宗教、历史、文学和哲学等,是
西方文化的一部分。
总之,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在于其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的不同。
中式绘画注重意蕴、神韵,强调气氛和感受,而西方绘画则更加着重于表现力和情感表达。
这种文化间的差异,使得中西方绘画艺术在美学、思想和审美方面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面貌。
浅论中西绘画中的线条艺术
浅论中西绘画中的线条艺术线条艺术是绘画中的基础技能,是一种抽象的艺术手法,它具有自身的语言和形式,通过线条的运用,可以表现出一个物体的形状、轮廓、纹理、质感等特征,是绘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如何运用好线条艺术,是中西绘画的一大关键。
一、中西线条艺术的不同点中西方的线条艺术有不同的特点。
西方绘画中,线条的运用更多的是表现和强调物体的形状和轮廓。
无论是自然风光、人物、静物、抽象作品等,都会用线条来构成整个画面的骨架和主体,强调物体的形状和轮廓,这种线条比较简洁、明快、厚重,在表现物体的清晰和鲜明的同时,也增强了色彩的对比度。
在中国绘画中,线条和色彩一样重要,线条更多的是强调物体的神韵和气质。
中国画的线条以韵味与神韵为重,画中的线条更注重变化和节制。
通过线条的中央及左右分化与逐渐皴染的运用,达到渲染色彩和表现画面气息、品位等独特的符号意义。
因此,中国画的线条通常比较细腻、柔和、含蓄,能够深刻地表现出非物质的美感。
二、中西线条艺术的互补性中西方的线条艺术在形式上有差异,但是在实践和理解上是互补的。
在中国画和西方绘画中应用线条时,可以根据画面要表达的内容和主题进行选择和运用。
在中西方线条艺术交融的过程中,可以开拓新的艺术路径,产生新的艺术形式。
可以通过运用西方线条艺术的语言,加强中国画色彩的表现和鲜明度。
在中国画中,加强线条在画面中的重要性,可以强调物体的特性和个性。
同时,也可以将中国画线条中的柔和、含蓄与西方线条中简洁、明快的特点相结合,使线条更充满生命力,更具有语言的表现力。
因此,在绘画中,中西方线条艺术的相互融合,不仅可以体现出不同艺术家以及不同时期的独特艺术审美,更可以使绘画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三、线条艺术在现代绘画中的应用在现代绘画中,线条艺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艺术家们在创作中,大胆运用各种线条技法,既表现出物体的外形和轮廓,也能够在画面中表现出特殊的情感、气氛和意境效果,使画面形式更加简练美观。
中西方绘画的特点与差异
中西方绘画的特点与差异一、艺术表现方式的差异1.透视与非透视:中西方绘画在透视的处理上有所差异。
西方绘画注重透视法的运用,追求空间的逼真和立体感,使画面产生一种线性的深度。
而中式绘画则多采用非透视的手法,通过山水、花鸟的形象和构图,表现出静寂、静谧的美感。
2.色彩运用:中西方绘画中色彩也有明显的差异。
西方绘画追求色彩的鲜明和对比,注重色彩的暖与冷、亮与暗的变化,以营造不同的气氛。
而中国绘画则以水墨为主要材料,追求淡泊、克制的审美情趣,通过运用墨色的浓淡变化来表现物象。
二、创作风格的差异1.对现实主义的追求:西方绘画多强调现实主义创作,追求真实感和精细描绘,致力于对现实主题和现实生活的深入研究。
而中国绘画则更注重意境的营造和审美情趣的表达,更加注重表达个人内心的感受,体现思想性和寓意性。
2.对绘画技法的使用:西方绘画以油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其技法更为细腻和精细,画面贴近视觉感知的真实效果。
而中国绘画则更注重用笔的质感和节奏感,追求笔法的灵动、意态的神韵。
在用笔技法上,中国绘画注重笔墨点染,追求韵味的表现,而西方绘画更注重线的把握和线条的构造。
三、主题内容的差异1.文化传承的差异:中西方绘画在主题内容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绘画注重以文人雅士的情怀和境界为主题,强调对大自然和人文情感的表达。
而西方绘画更多地从宗教、历史、神话等方面寻找创作素材,注重表现人类对于宗教和文化的追求与探索。
2.艺术观念与价值体系的差异:中西方绘画在审美观念和价值体系上也存在差异。
西方绘画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和自由创作,倾向于强调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独立性。
而中国绘画则更强调传统艺术和文化的传承,强调对传统技法和形式的传承与创新。
总结起来,中西方绘画在艺术表现方式、创作风格和主题内容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式绘画追求非透视的构图和水墨的意境表达,强调意境和寓意的传达。
而西方绘画则注重透视的运用和色彩的对比,着重于真实性和现实主义的表现。
中西方绘画的特点与差异
中西方绘画的特点与差异一、艺术观念的差异中西方绘画的最大差异在于其不同的艺术观念。
在西方绘画中,尤其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被视为人类创造力和表达个人情感的手段。
西方绘画追求自然和真实的再现,注重个体的表达和感受。
而在中国绘画中,强调的是审美情趣和哲学修养。
中国绘画多依托于诗词歌赋,推崇写生和写意,追求笔墨意境的表现。
二、构图方式与透视法在构图方面,中西方绘画也存在差异。
中国绘画的传统构图方式多以平面式的“金梁构图”为主,不太重视透视法和三维感。
而西方绘画则更注重透视法和立体感的表现,通过连续的线条和阴影效果,创造出空间感和场景的深度。
三、主题与题材的选择中西方绘画的主题与题材选择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绘画中,山水、花鸟、人物等被视为传统的经典题材,代表了自然和社会的和谐。
而在西方绘画中,人物画、肖像画、风景画等也占据了重要地位,但同时西方绘画也更加注重宗教和历史题材的表现,通过叙事性更强烈的作品来表达深层的意义和情感。
四、色彩运用与表现手法在色彩运用与表现手法上,中西方绘画也有区别。
中国绘画倾向于淡雅的色调和墨色的使用,强调线条和墨韵的表现,追求独特的笔墨风格。
而西方绘画则广泛运用各种色彩,追求光影与明暗的层次感。
同时,西方绘画也更加注重细节的描绘和写实性的表现。
五、审美价值与风格特点中西方绘画的审美价值和风格特点也存在差异。
中国绘画注重的是“意境”和“境界”的追求,强调千姿百态的自然美和意蕴的内涵,平衡气韵生动与幽静典雅之间的关系。
而西方绘画的审美价值则更加注重形式和技巧的展示,追求的是艺术的精湛和技法的完美。
综上所述,中西方绘画在艺术观念、构图方式、主题题材、色彩运用与表现手法、审美价值和风格特点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中西方绘画通过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审美理念,展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这些差异不仅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丰富了绘画艺术的发展与创新。
结合中西方绘画作品,比较中西方绘画艺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结合中西方绘画作品,比较中西方绘画艺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西艺术内在本质的差异。
中国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即强调感性;而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即强调理性。
这就决定了中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不同。
中国画不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而是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的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即运用了散点透视法。
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它们虽不能准确地再现现实景象,但却气韵生动,能带给人一种意境之美。
西方画家则是理智地进行构图,采用科学的透视学和色彩学来表现近大远小焦点透视和色彩的空间变化,形象的立体感很强,逼真肖似,具有典型性。
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和西班牙的著名画家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像》等。
所以中西方传统绘画让人感觉是两个不同的体系,给人的感觉不同。
中国的山水画充分表现了自然之美,表现的是人格化的自然,能让人融入山水之中,怡情自然。
如展子虔的《游春图》是一幅描绘自然景色为主的青绿山水画卷,表现人们春天出游的情景。
画家在不大的绢幅上以妥善的经营、细劲的笔法和绚丽的色彩,画出了青山叠翠,花木葱茏,波光粼粼的春光佳境,图中山青水秀,水天弥漫,在波光潋滟的湖面上,一艘华丽的高篷游艇随波荡漾。
船中三位女子纵目四望,陶醉于明丽的湖光山色,流连忘返。
湖边数人或骑马或漫步于山间小道,或袖手仁立岸边,兴致盎然。
画家通过对各种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成功地体现了《游春》这一主题。
中国花鸟画既形似又神似,不仅表现了花鸟之美,而且花鸟都被赋予了画家的思想感情,形象生动。
《鸡雏待饲图》描绘的是两只卧立各一、茸茸可爱的雏鸡,通过它们张开的小嘴以及向同一方向张望企盼的情态,我们似乎可以听到它们对画外母鸡迫不及待地“叽叽”呼唤,这呼唤可能是它们表达见到母鸡的喜悦之情,也可能是诉说它们饥饿难耐之苦。
画中两只雏鸡虽然向同一方向张望,但它们的动态却完全不同,一只是欲立前瞻,一只为侧身回顾,给人以静中寓动之感。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比较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比较作为两个不同文化圈的绘画传统,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之间存在诸多差异与相似之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画与西方绘画进行对比,并从绘画技法、文化背景及价值观等多方面来分析这两种绘画传统的差异。
一、绘画技法中国画和西方绘画在绘画技法方面存在着重大的不同。
中国画以水墨为主要材料,其以线条勾勒和“留白”为基本特点,其作品常常展现出自然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种各样的主题。
此外,笔触独特、意境深邃,这些都是中国画的显著特点,这种画风通常让人们产生一种深邃、优雅的感受。
另一方面,西方绘画则以颜料为主要材料。
而这种绘画技法通常采用了更加写实的手法,以光与影为中心,通过描绘细节来表现主题。
此外,西方绘画通常更加注重色彩的鲜艳、立体和光照效果的表现,这种美学造型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感受。
二、文化背景中国画和西方绘画的文化背景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这两种绘画的风格。
在中国文化中,重视自然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对于中国画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画在描绘自然和人物的时候通常更加注重抽象的、深邃的表达方式,其所呈现的“中庸之美”和“意境美”也成为了其独特的文化基因。
而西方绘画则在宗教、人文艺术和科学等多个领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受基督教教义和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西方绘画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理性主义和个人主义色彩。
这种文化的根基使得西方绘画描绘了丰富的史诗和神话、历史人物和社会生活等各种主题,其美学造型也更加透析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三、价值观中国画和西方绘画在价值观方面也存在差异。
中国画的价值观主要强调“性情”、“墨趣”和“气韵”,这种笔墨之间的呼应、气氛的渗透等都是其独有的精神标志。
而不同的画家往往会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出不同的性格,并呈现出别样的审美价值。
相比之下,西方绘画通常更加注重客观性和视觉效果的表现。
它通常着重展示细节和技巧,力图将作品呈现出更加真实、直观的感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绘画的审美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这也使得西方绘画的审美价值不断发生变化。
中西方绘画艺术比较
80年代中后期的油画作品出现
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风俗。中国油画出 现了空前的多样化的局面。新尚谊的 《瞿秋白》《塔吉克新娘》杨飞云的 《北方姑娘》 等等一批代表性画家及 其作品。
杨 飞 云 《 北 方 姑 娘 》
《塔吉克新娘》
《瞿秋白》
战洪宽作品
岭上雪
江南小镇
家乡雪
中 国 军 人
东方人是线性的唯美思维方式,西方 是三维空间的立体思维方式。不能说 这个说法对还是错,至少在绘画上有 这个趋势。据说,当年郎士宁给乾隆皇 帝画了一张肖像,乾隆皇帝说,“你画 的很象,但是不美!” 这一句话就概括 出了中西方美术风格的特点 。
差异总括
一.中西方美术最主要差异在于透视, 将焦点(一点)透视与散点(多点) 透视结合;而西方绘画着重于焦点透视, 真实客观是其特点。
民国中后期绘画
1927年,国Biblioteka 政府在南京成立。同一 年,吴昌硕在上海去世,齐白石则在 北京完成了他的“衰年变法”,中国 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时的代表 为:齐白石和北京的画家群;黄宾虹 和江南画家群;徐悲鸿及其传派
齐白石山水、花鸟、人物皆能,写意、
工笔兼善,尤以画花鸟虾蟹闻名。作画主 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书法及篆刻成 就亦很高。
未来派的重要性是激进的主张和无政府主
义的口号所具有的感染力和煸动性。 代表画家:塞弗里尼
《呐喊》 蒙克
表现派
达达主义
是一种无政府主义 的艺术运动,它试 图通过废除传统的 文化和美学形式发 现真正的现实。通 过反美学的作品和 抗议活动表达对资 产阶级价值观和第 一次世界大战的绝 望。 特点:荒谬,玩世 不恭,强调直觉、 反习惯性思维逻辑)
清代末年民国早期
上海形成了在"扬州八怪"之后中国近代 绘画史上最后一个画派--上海画派。画 派的代表人物首推任伯年和吴昌硕。
中西方绘画美术的差异与融合
中西方绘画美术的差异与融合艺术的创作初衷是对艺术的感悟,基本点在于美,这一点与传统艺术(包括绘画)的出发点是一样的。
无论什么形态的美,它必定是包括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形态的多样性使工艺品更具广泛的市场与发展空间,艺术的创造来源于生活的各个角落,任何东西都有可能成为一件艺术品。
用艺术的眼光来创造工艺品,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高的表现,也是人们喜爱艺术的愿望,艺术对于社会、对于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人们的精神面貌。
学习中国画,首先应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是什么。
要想简明地用几句话回答以上的问题并不容易。
传统的中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适应中国的文化土壤而生根开花,在立意、构图、技法和程式化的表现诸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正是目前国画理论家正在讨论总结的问题。
这里试举数点。
一、首重立意胸有成竹- -中国画的构思中国画创作,以立意为先,许多绘画理论家都首先强调这一点,不管是画山水、画人物、还是画花鸟。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有一段关于"六法"的论述:"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
骨气形似.皆本于大意而归乎用笔。
"他认为立意在完.画中才能有变态、有奇意。
二、以线造型以形传神——中国画的造型规律中国画是以线存形的,通过线勾出轮廓、质感、体积来。
德国的诗人歌德称美术有用光表现得神态活现的那种本领,说明西洋画用光为造型手段之一。
但中国画主要是以线为造型之基础,这就使中西绘画在造型手段上有明显之分野,但这并非说西洋画完全排斥用线,而是说光可以作为绘画的主要语言而用于绘画的。
法国的罗丹曾经强调过:"一根规定的线通贯着大宇宙",是说造型艺术从宇宙如何分割出来的问题,也并非以此作为绘画的主要表现手段来看待。
而中国画无论对山水的破线或是衣服的纹线,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线型,巧妙地描绘着各种形象。
"以形写神"是晋代画家顾恺之的一句名言,从而确立了中国艺术神高于形的美学观。
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区别分享
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区别分享1、中国画。
中国画是以毛笔、水墨、矿物质颜料、绢帛、宣纸为工具。
题材上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形式上分工笔画和写意画。
总体上追求神韵和气韵的表现,造型不拘于外形的肖似,注重表现外物的内在神韵和画家的情意。
人物画主张以形写神,突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山水强调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花鸟画则强调生命的表现和寄寓情怀。
中国画的构图方式和空间处理区别于西方古典绘画只表现特定时空的传统,常按画家的主观意图自由组合空间。
如不断移动视点或并置时空,讲求平面布局的横卷图,用高、平、深三远法结果画面,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的处理方式等;用线造型是中国化最基本的造型方式。
结合毛笔的运行,线条不仅能状物,还能传达出画家的主观情绪,对欣赏者产生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中国画的色彩表现向着主观意像化发展。
工笔重彩,使用纯度很高的色彩,产生装饰意趣,水墨写意,则将色彩淡化为不同的墨色,结合宣纸的性能和不同笔法,使浓、淡墨色能给人以想象和审美的感动,中国画家历来重视在书画中表现学养、品格、情操,由是形成了诗、书、印结合一体的独特风格。
其中的诗、书、印不仅是画面不可或缺的部分,且有生发画意,直抒情怀的作用。
2、西方绘画。
西方传统绘画多强调写实性。
画家通过明暗、色彩、透视、解剖等造型因素,把眼中所见的自然物象真实的描绘出来,“像真的一样。
”因此,在欣赏写实性绘画时,就要品位画家是如何巧妙的运用明暗的转折关系、色彩的对比与协调规律、透视原理与解剖结构,以及描绘的笔触、画面的机理等艺术效果,真实的再现客观物象的存在状态和人物形象的精神气质的。
而外国现代绘画则不以再现客观物象的外表真实为目的,或以单纯的点、线、面和色彩组合的图形表现形象,或以变形、夸张、怪诞的形象表现画家内心的情绪和对外部世界的看法。
外国绘画在题材内容上有不同种类,在欣赏时也各有侧重。
如以描绘风土人情为主的风俗画,要注重其浓郁的生活美感和朴实的民情意味;以描绘自然风光为主的风景画,要注重滑稽寄寓在自然景物中的心境与情感;以再现历史时间为主的历史画,要注重分析所暗喻的现实意义和时代精神;以表现宗教或神话内容为题材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要体味其宗教或神话情节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和理想;以刻画人物为主的肖像画,要体味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和思想品格;即使是静物画,我们也要透过对象,审视其内在的形式结构和外溢的不同情趣。
比较中西方艺术艺术形式的差异与交流
比较中西方艺术艺术形式的差异与交流比较中西方艺术形式的差异与交流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它承载着人类的情感、思想和创造力。
中西方艺术在表现形式、审美观念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同时也有着丰富的交流与融合。
本文将就中西方艺术形式的差异与交流进行比较分析。
一、中西方艺术形式的差异1. 绘画艺术在绘画艺术方面,中西方有着如实写实与写意抽象的不同倾向。
西方绘画追求逼真的形象再现,注重人物和景物的细节描绘,讲究透视与光影效果。
而中国绘画则着重于表现对象的气质和精神境界,在构图上强调整体性与留白的艺术效果。
2. 雕塑艺术雕塑艺术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积淀的不同特点。
西方雕塑具有神话、历史、神圣和英雄等主题,追求线条流畅和身体比例的准确展现;而中国雕塑注重对人物、动物或自然景象的抽象表达,尤其注重对于情感的传达和思想的抒发。
3. 建筑艺术中西方建筑艺术形式有很大的差异,体现了两种文化对空间和构筑物的不同理解。
西方建筑追求对称与对比,注重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而中国传统建筑则注重与环境的协调与融合,通常采用木结构,以内部空间的布局和庭院的构造为主要特点。
4. 戏剧艺术中西方戏剧有着明显的区别。
西方戏剧注重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深化,通过对话和表演技巧来传递情感和思想。
而中国戏剧则注重形象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形式。
二、中西方艺术形式的交流与融合1. 影响与启迪中西方艺术形式在交流中相互影响,相互启迪。
近代以来,西方的绘画、雕塑、建筑和戏剧等艺术形式进入中国,对中国艺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的透视法使中国绘画受到启发,中国的传统文化又为西方艺术注入了新的元素。
2. 融合与创新中西方艺术形式的交流也促进了双方的融合与创新。
现代艺术的发展中,中西方艺术家都从对方的传统艺术中汲取灵感,将东方与西方的艺术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了许多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3. 文化互动与交流平台在科技和全球化的推动下,中西方艺术的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和紧密。
中西方绘画的区别与融合
中西方绘画的区别与融合摘要:中国油画艺术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的繁荣局面,是经过了一百多年的艰难历程,中西美术的融汇与论争是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所以,对于中西方绘画存在的区别及融合艺术,我们要辩证地去认识、理解。
在绘画中体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时系统地吸收西方的油画精华,将外来艺术融入中国绘画中,形成独特魅力的中国画艺术风采。
这里对中西方绘画的区别与融合进行分析简述,认识中西方的艺术追求。
关键字:中西;绘画;区别;融合正文:一、中西绘画理念的差异:就我们所知,中西方绘画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政治、文化思想、宗教哲学、工具材料、审美趣味等因素的影响使中西方绘画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简单的概括就是西洋画重写实,中国画重意境。
看中国画时,重在似与非似之间,去感觉那种体现在画中的人文精神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意趣追求。
而西洋画则去追求人体解剖、几何构成之类的东西,画面类似摄影,了无意趣。
而一些后现代派的东西,则融入意识流的思想。
总之,两种画是两种理念在主导。
1、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物象的境界。
中国画家就用,而西方就不用,所以西洋画很象实物,中国画不象实物。
2、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注重透视法。
3、中国画不注重背景,西洋画很注重背景。
4、中国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
[1]中国画的山水、花鸟往往含有象征性,例如梅花、松树象征不畏严寒,顶风冒雪,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西洋画风景和静物画主要是追求画面上的美,讲究光和色的调和,画的内容反而居于次要地位。
中国画的景物,不重视,也不描绘物体上的光及色彩变化,而注重景物的神韵。
西洋画受科学法则的制约,即遵照透视学、解剖学和彩色学的原理进行创作。
采用焦点透视法,在平面上创造出一个立体空间。
而中国画采用多点透视法,既用散点透视,也用焦点透视。
西洋画在画面上涂满色彩,不留空白,而中国画讲究“计白当黑”,很注意空白的经营,使没有画面的部位,像有画面的部位一样成为整个画幅不可缺少的内容。
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与贯通
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与贯通【摘要】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与贯通是世界绘画领域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
通过历史背景下的中西绘画艺术交流,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文化之间绘画艺术所带来的碰撞与融合。
在不同时期,中西绘画艺术展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
而当代中西绘画艺术的发展趋势更加多元化,各种风格在融合中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
展望未来,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与贯通将继续推动世界绘画艺术的发展,为绘画界带来更多的惊喜与创新。
中西绘画艺术的相互影响与借鉴,将不断丰富世界绘画文化,传承并创新绘画艺术的精髓。
【关键词】中西绘画艺术、融合、贯通、历史背景、交流、表现形式、相互影响、借鉴、发展趋势、未来发展、世界绘画艺术、推动。
1. 引言1.1 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与贯通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与贯通是世界绘画艺术发展的重要现象,它代表着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中西绘画艺术源自东西方两大不同的绘画传统,其中东方绘画注重意境、笔墨,西方绘画更强调透视、色彩。
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与贯通,将这两种不同风格、不同境界的绘画方式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种融合不仅仅是风格上的融合,更是文化上的融合。
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与贯通,让不同文化间的艺术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形成新的绘画理念和风格。
在当代社会,随着文化交流的加深,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与贯通越来越明显,给世界绘画艺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创新。
通过对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与贯通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国的绘画文化,推动世界绘画艺术的进步与发展。
2. 正文2.1 历史背景下的中西绘画艺术交流在历史背景下,中西绘画艺术的交流始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
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西方绘画也逐渐引入中国。
早在唐宋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中国的绘画作品被带到西方,同时西方的绘画艺术也渐渐传入中国。
在元明清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中西方绘画艺术的交流更加频繁。
美术中国与西方绘风格
美术中国与西方绘风格教案题目:中西美术绘风对比探究一、引言美术是一门富有创造力和艺术感染力的学科,它能够通过绘画作品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和西方都有独特的绘画风格。
本教案将从不同的角度对比中西美术绘风格,探究其异同之处,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两种绘画风格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二、中西绘画风格的概述1. 中式美术绘风格:- 传统绘画的特点:注重意境、抒发情感,讲究用笔之境、墨迹之美。
- 国画的特点:以水墨为主要材料,注重墨色运用和线条表现。
- 人物画的特点:着重表现人物气质和内在精神,注重形象的象征意义。
2. 西式美术绘风格:- 古希腊罗马绘画的特点:追求恢宏气势和艺术规律的完美表达。
- 文艺复兴绘画的特点:追求逼真的立体感和透视法的应用。
- 印象主义绘画的特点:追求光影变化和瞬间感的捕捉。
三、题材与表现方式的差异1. 主题的选择:- 中式美术:以自然山水、花鸟、人物行为、历史故事等为主要题材。
- 西式美术:以宗教、神话、历史、人物、风景等多样的题材展示。
2. 表现方式的差异:- 中式美术:注重以线条和水墨来表现意境和情感,强调笔墨的流畅和质感。
- 西式美术:注重以色彩和透视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真实感,强调光影的变化和效果。
四、符号与象征的差异1. 符号的使用:- 中式美术:通过寄情于画面和形象中的点、线、面等线条元素,传达软性的情感与意境。
- 西式美术:通过几何形状、色彩、构图的规律性等元素,传达给人强烈的形式美。
2. 象征意义的表达:- 中式美术:强调传统文化的符号象征,注重形象的内涵和象征意义的传达。
- 西式美术:强调现实主义和理性的表达方式,注重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表面意义的传达。
五、艺术观念的差异1. 中式美术的艺术观念:- 强调意境和情感的独特表达,追求超越现实的美学境界。
- 强调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潮相结合。
2. 西式美术的艺术观念:- 崇尚个人创作和创新的能力,追求艺术作品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中国画和西方绘画的区别
中国画和西方绘画的区别
1、绘画侧重点不同。
东方艺术重主观,西方艺术重客观。
东方艺术为诗的,西方艺术为剧的。
故在绘画上,中国绘画重神韵,西洋绘画重形似。
2、线条运用不同。
中国绘画盛用线条,盖中国书画同源,作画同写字一样,随意挥洒,披露胸怀。
西洋绘画线条都不显著,19世纪末,西方人看见中国画中线条的飞舞,非常赞慕,便模仿起来,即成为“后期印象派”但后期印象派以前的西画,都是线条不显著的。
3、中国绘画不注重透视法,中国画的立幅,山水重重叠叠,好像是飞机中所看见的,因为中国人作画同作诗一样,想到哪里,画到哪里,不能受透视法的拘束。
西洋绘画极注重透视法,西洋画力求肖似真物,故非常讲究透视法。
4、中国绘画不讲解剖学,中国人画人物,目的只在表出人物的姿态的特点,却不讲人物各部的尺寸与比例。
西洋人物画很重解剖学,因为西洋画注重写实,必须描得同真的人体一样。
5、中国绘画不重背景,中国画重传神,故必删除琐碎而特写其主题,以求印象的强明。
西洋绘画很重背景,西洋画重写实,故必描背景。
6、东方绘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方绘画题材以人物为主。
中西方油画的绘画差别和联系(简答题)
中西方油画的绘画差别和联系(简答题)一、中西方绘画的区别与联系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以其独有的特色和不朽的作品,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世界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历朝历代,无数绘画精品如奇葩异卉斗妍争辉,各个画派如涓涓清泉汇成滔滔江河。
这是一个伟大的艺术传统,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
它的丰富令人目不暇接,它的魅力让人心旷神怡,它的深奥又使人有些望而生畏。
中国绘画起源于12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
在劳动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质朴的原始绘画。
1、中西方绘画的区别由于各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世界各国的绘画在艺术形式、表现手段、艺术风格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一般认为,从埃及、波斯、印度和中国等东方文明古国发展起来的称为东方绘画(以中国为典型代表);从希腊、罗马绘画发展起来的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绘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绘画体系。
它们在历史上互有影响,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各自的重要贡献。
中国绘画有它自己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魅力,这是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最大差异。
第一,中国画重视空白的运用,有“虚实相生”的效果。
第二,中国画重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以形写神”,讲究意境、神韵;散点透视。
西画则凌驾于自然之上,采用的是焦点透视,重写形。
第三,中国画与书法有很深的渊源,即“书画同源”、“书画同法”。
第四,中国画与诗有相通之处,因而推崇“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即“诗情画意”。
而西画则不然。
重形似、重再现、重理性、重时空、重光色效果。
第五,中国画还经常使用印章,是点缀.也增加韵味和美感。
第六,中国绘画描写的是心灵的故乡,西方绘画描写的是生命的家园。
最简单理解,中国画是在“写”、表现精神、偏抽象.;西方绘画是在“仿”、描摹、仿造事物,偏具象。
后期毕加索(西班牙画家,立体派创始人)、凡高(荷兰画家.后印象派的代表) 等人对中国画的意境都是十分崇拜!不能说谁比谁高,艺术是全人类共同的东西,是无等级的,只是世界观不同,文化差异之必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绘画的区别与融
合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中西方绘画的区别与融合
摘要:中国油画艺术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的繁荣局面,是经过了一百多年的艰难历程,中西美术的融汇与论争是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所以,对于中西方绘画存在的区别及融合艺术,我们要辩证地去认识、理解。
在绘画中体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时系统地吸收西方的油画精华,将外来艺术融入中国绘画中,形成独特魅力的中国画艺术风采。
这里对中西方绘画的区别与融合进行分析简述,认识中西方的艺术追求。
关键字:中西;绘画;区别;融合
正文:
一、中西绘画理念的差异:
就我们所知,中西方绘画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政治、文化思想、宗教哲学、工具材料、审美趣味等因素的影响使中西方绘画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简单的概括就是西洋画重写实,中国画重意境。
看中国画时,重在似与非似之间,去感觉那种体现在画中的人文精神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意趣追求。
而西洋画则去追求人体解剖、几何构成之类的东西,画面类似摄影,了无意趣。
而一些后现代派的东西,则融入意识流的思想。
总之,两种画是两种理念在主导。
1、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着。
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物象的境界。
中国画家就用,而西方就不用,所以西洋画很象实物,中国画不象实物。
2、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注重透视法。
3、中国画不注重背景,西洋画很注重背景。
4、中国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
[1]
中国画的山水、花鸟往往含有象征性,例如梅花、松树象征不畏严寒,顶风冒雪,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西洋画风景和静物画主要是追求画面上的美,讲究光和色的调和,画的内容反而居于次要地位。
中国画的景物,不重视,也不描绘物体上的光及色彩变化,而注重景物的神韵。
西洋画受科学法则的制约,即遵照透视学、解剖学和彩色学的原理进行创作。
采用焦点透视法,在平面上创造出一个立体空间。
而中国画采用多点透视法,既用散点透视,也用焦点透视。
西洋画在画面上涂满色彩,不留空白,而中国画讲究“计白当黑”,很注意空白的经营,使没有画面的部位,像有画面的部位一样成为整个画幅不可缺少的内容。
中国画另外一个主要特点是用线造型。
线条的作用远远超出了塑造形体的要求,成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
西洋画家也利用线条塑造形象,但他们更侧重于表现形象质感、量感、空间感。
[2]
二、主要区别表现:
那么,对于中国古典绘画与欧洲传统油画的区别来说,主要表现为:
1、绘画工具材料的不同
(1)中国画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
中国画运用钩、勒、点、皴等毛笔的不同技巧和方法,使中国画表现出无穷变化的线条情趣;且以墨代色,使墨色产生丰富而细微的色度变化,也就是“墨分五彩”。
(2)欧洲传统油画是用油质颜料在布、木板或厚纸板上画成,其特点是油画颜料色彩丰富、鲜艳,覆盖力强,能够充分表现物体的质感,使描绘对象显得逼真可信,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2、造型语言的不同
(1)中国画以线造型,线条中充满运动节奏美感。
注重笔墨在空间处理上将不同时间、不同角度观察对象获得的形象特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中国绘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将不同时间与不同的角度观察对象获得的形象特点,有机地组合与一起。
着重表现审美感受的真实。
(2)在欧洲传统油画中以明暗色彩为造型手段,立体感强、光感强、质感强烈。
油画客观性强,观察细致表准确,给人以强烈真实感。
西方是定点写生按焦点透视法描绘所见物象,偏重于对客体的描绘和对本体画面的构建。
欧洲传统油画以目睹的具体形象融会于和谐整齐的形式,利用色彩的变化,明暗的层次,近大远小的焦点透视,在二维空间产生三维真实的幻象。
3、审美价值的倾向不同
(1)在审美倾向上,中国古典绘画则更加重视物象内在精神和作者主观情感的表现。
中国绘画尚意,重表现、重情感。
中国古典绘画根基于中国民族的基本哲学,即《易经》的宇宙观。
以“天人合一”为其追求的至高境界,顾恺之“传神论”的提出使中国画从一开始就以“神”为中心,而以“形”为表现“神”的一种手段。
“以形写神”成为中国画之要义,千古不易。
中国画就因此形成超于物象之外,似真似幻的画面。
(2)在欧洲传统油画中更加重视客观物象形貌逼真的再现。
欧洲传统油画尚形,欧洲传统油画重再现、重理性。
欧洲传统油画根植于“模仿自然”与“和谐的形式”的艺术观念,其境界渊源基础在于古希腊的雕刻与建筑。
其宇宙观点仍是“人与物”、“心”与“境”的对立相视。
这种物我对立的观点,使欧洲传统油画偏重在二维空间产生三维真实的幻象。
场面开阔如真,人物形象具体的画面。
[3]
三、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
中国的国画,用笔、墨、纸、砚表现各种话题。
随着西洋画的传入,现代的中国画家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外国传入的绘画技法——包括素描、油画、水彩画等多种技法,大大丰富了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技巧,有的画家在工具材料上也不断革新,把西洋画的技法巧妙地与中国画的传统技法融会在一起,无疑是中国画发展的一个方向。
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而油画这一西方文化语境中的产物体现了西方人的审美情感。
因而中国油画作为外来艺术又是组成中国绘画不可或缺的部分,必然受到西方文化和民族本土文化的共同影响,具有西方文化基因的油画植入东方文化的“母体”能否存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能否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精神的立场出发,结合西方油画语言形式与现代观念,创造独具魅力的中国油画,在世界油画之林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并求得新突破呢这些都是中国油画发展所面对的问题。
因而从20世纪初起,中国油画发展在经历“留学日欧”、“学习前苏联”、“现代艺术热”三次向西方学习至今,美术界有识之士一直努力探索着“中西融合”的创新之路。
中国油画写意性,首先缘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观念,是中国意象美学观于油画中的体现,画中物象之形隐显转换于抽象的意味中,实态与虚形的交融互生等无不体现中国传统意象美学思维在油画中的运用和发展。
中国油画在“融合发展”中凝聚着画家的写意性民族情结,使其与中国画家和审美大众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
其次,中国油画写意性因吸取了西方现代艺术中的形式美因素,增强了表达的感染力与现代意味,也自然使它在理念与趣味上与西方“表现性”绘画产生共鸣。
中国油画在民族化、本土化的进程中,以“写意”作为切入点,“汇中融西”,除了系统地吸收西方的油画精华,还站在传统文化的高起点上,把“写意性”作为其中国元素的核心融入其中,使这一外来艺术既保持了西方文化发展“基因”又能存活于东方文化“母体”中,形成独特魅力的中国写意油画。
而与之相呼应的是,当印象主义将“再现性”写实主义绘画语言延伸发展到穷尽时,西方哲人思维的转变和东方文明的启示,使西方油画走向“表现性”绘画风格。
西方油画注重精神的“表现性”和中国绘画具有了观念上的“同构性”。
西方油画从东方文化中提取自身所需要的东西,通过自己的理解与消化,将东方绘画的审美意象和文化价值取向融入自己的油画中,在继承西方油画历史上本身传统的同时体现出中国绘画的“写意性”审美特征,从而使西方油画获得再生和发展。
[4]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西洋画()
[2]魏雄辉,浅谈中西油画的流变,
[3]丰子恺,中国画与西洋画的比较区别
[4]马全社,中西油画“写意性”之探析,《艺术百家》,200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