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人生价值

合集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人生观价值观
(人化了的自然属性)
本能
人有两 种属性
社会属性
(我们)
本质
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经典表述的理 解
(1)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属性。 (2)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物质生产关 系决定,人不能对其进行自由选择。 (3)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总和” 包括:物质的和思想的社会关系。 (4)人的本质随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不同历 史阶段、不同社会形态,不同的社会关系, 决定人的本质的不同。
(4)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 人是会制造、使用工具的动物, 是唯一用背睡觉的动物。
(5)卡西儿:人是能利用符号 去创造文化的动物。 (6)苏格拉底:人是一个对理性问 题能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
认识你自己!
亚里士多德:人是政治 的动物 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 的尺度 人,一半是天使,一半 是野兽
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用科学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二)科学认识人的本质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 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 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 法。
炉再趋就 门接于这 退着散样 出烧架, 烧。的尸 得最形体 几后态在 乎,,焚 发一有烧 红个的半 的小还个 台时要小 子以翻时 ,后一后 冒,转, 着从,就
冷却后,在台子上留下一些人形的骨灰和一些碎骨头。比如大腿 骨,头骨等大一点的骨头。当然,头骨是散成碎片了,不再是人头 形状了。
接着,工作人员 就会用锤敲碎一 些大骨头,然后 用笤帚扫骨灰为 一堆,用小簸箕 装好,倒入骨灰 盒中。 当然,只是象征 性的装一点,其 余的都倒掉了。 如果全装的话, 三个盒子都装不 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人生价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人生价值

02 03
人生价值是人生观的核心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价值是其中的核心内容, 它决定着人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 社会、自然的关系。
人生价值的主体是人
人生价值是关于人的价值的认识和评价,其主体是人。因此,在讨论人 生价值时,必须关注人的生命、人的存在、人的本质和人的需要等方面。
社会价值的实现需要个体关注社 会的需要和利益,积极参与社会 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实质性的
贡献。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它们在个体的 生命活动中是统一的。
自我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实现也需要以自我 价值的实现为基础。
个体在追求自我价值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社会的需要和利益,为社会做 出贡献;同时,社会也需要为个体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会,促进个 体自我价值的实现。
• 历史性:人生价值具有历史性,因为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 不同,对人生的评价标准也不同。因此,在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时,需要考 虑到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 主观性:人生价值也具有主观性,因为每个人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不同,对人 生的评价标准也不同。因此,每个人的人生价值是独特的,不同的人可能会有 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念。
05 人生价值的追求与提升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观
是指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对人生目的、 意义和价值的看法。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是指人们应该树立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人生价值观, 摒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的人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观的树立
需要人们认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社会发展和人类 进步的角度出发,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和意义,追求有意 义的人生。

思修第三章课件

思修第三章课件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我愿做一滴 水。将太阳给 我的光芒毫无 保留地反射给 他人。”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感动中国之徐本禹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哦,可是人生路 上有那么多艰难 困苦,我该如何 应对呢?
三、确立积进取的 人生态度
(一)人生态度及其形成
所谓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 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
(二)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生人 道生 路目 的 决 定 人
生人 态生 度目 的 决 定 人
生人 价生 值目 标的 准决 定 人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课堂点击
2006年9月1日,珠海平沙一中初三女生刘某某开学首 日,在家中自缢身亡,年仅15岁。为什么在花样年华 选择这样的不归路?父母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了刘 某某同学在自杀前分别写给父母、老师、同学的遗书, 遗书的部分内容说明了她自杀的原因:“我根本不知 道活着是为了什么。” 问题:你认为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刘某某的自杀 行为对你有何触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辽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会 “基础”专业委员会制作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节 第三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科学的对待人生环境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课程导入
做一个最好的你
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上的高松, 那就当棵山谷里的小树吧, ——但要当棵溪边最好的小树。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大树, 那就当丛小灌木,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小灌木, 那就当一片小草地,
卡西儿提出:人是能利用符号去创 造文化的动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3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3章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一个现场采访乡村放牛娃的电视节目中的对话:
记者:“你在这儿放牛做什么?” 放牛娃:“让牛长大!” 记者:“那牛长大以后呢?” 放牛娃:“卖钱,盖房子。” 记者:“有了房子又做什么?” 放牛娃: “娶媳妇,生娃。” 记者:“生了娃呢?” 放牛娃:“让他也来放牛呗!”
• 1、人的需要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高级需要的出现是以 低级需要的满足为条件的;
• 2、只有高级需要的满足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主观效果, 才能充分调动积极性。
You should eat to live; not live to eat.
--Socrates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世界观
• 世界观也称宇宙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世界 总体(包含自然、社会、人的思维)以及世界与人 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即同一个人身上存在着善与恶习两种本性。 同时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要扬善抑恶, 使人变善,若养恶习则“恶长”。“近朱 者赤,近墨者黑“也体现了这个道理。
西方思想家们对人本质的述说
(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画家 达芬奇提出,人不过是食品的通道和运河。
(2)十六、十七世纪之交,英国哲学家 培根提出,人是自然的仆役。
张万久作品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
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
中国古代的人性论思想: 孟子的性善论 荀子的性恶论 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 世硕的性有善有恶论





是恭羞恻

非敬恶隐 之之之之 心心心心
的 性
——
——
——
——

智礼义仁

荀子的性恶论

201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3章

201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3章


代表事业。现阶段的自己,满脑子都是未来 事业的规划,需要靠自己的双手打造属于自 己的事业,自耕自足的方式反而更能获得安 全感,对于爱情,希望稳定, 生活才会有 重量,不会像生活在月球一样,那么无法掌 握,也会期待将来的另一半经济条件够好、 事业有基础,可以与自己同等安全的匹配。 希望一切都按照着既定的规划, 一步一步 地走下去。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裴多非
(一)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1、自我价值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 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
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
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
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
足程度。
43
即使翅膀断了, 心也要飞翔。
张海迪
44
2、社会价值 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 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
人首先具有自然属性
从自然人的角度来认识,即人的 生物学生命或生物的人,是指属于 生物分类中脊椎动物门、哺乳类、 灵长目、人科、人属的有机体。
人同时具有社会属性:表现为各种社会 关系,如家庭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 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 道德关系等。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 了人的本质。
为什么说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一方面,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活动的大方向, 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 另一方面,人生目的又是人生行为的动力源泉 ,为实现人生目的,人们会注意培养能力、磨练意 志、奋发进取、努力拼搏。 古今中外众多创造了辉煌壮丽人生的志士仁人 ,多在青年时期就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目的,从而在 解决人生的一系列重大课题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始终朝着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前进。
拜金主义人生观是一种认为金钱可以主 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的人 生观。 金子?贵重的、 闪光的、黄澄澄的金 子?不,是神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  -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各种矛盾 境遇与选择、命运与拼搏的矛盾; 爱情与婚姻、家庭与事业的矛盾; 目的与手段的矛盾(欲望与追求、需要与活动 的矛盾) 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矛盾;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人生态度的分类 古今中外从不同角度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中国传统分类说。 入世、出世、避世三种。入世的人 生态度为儒家所主张;佛家主张出世的人生态度;道 家和一些古代隐士则主张避世的人生态度。 哲学流派分类说。享乐主义、禁欲主义、实用主义、 虚无主义、功利主义、意志主义(叔本华:虚无,悲 观) 生存基调分类说。 消极悲观、积极进取两类人生态度。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 践活动的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得 自然属性总是深深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 人生观定义: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 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 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 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价值观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基本制度在价值层 面的本质规定,体现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 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 个方面,而且对每个社会成员价值观的形成都 具有深刻的影响。 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 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这种特殊性在于 它揭示的是人既作为主体、又作为客体,社会 和他人既作为主体,又作为客体的价值关系。 人生价值就是人怎样生活才有价值,才有意义, 即对人生目的和社会行动的意义、作用、影响 所做出的评价。特别是对生与死、苦与乐等人 生重大问题的态度与抉择的评价,最能反映出 人生价值观的不同和差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

〔二〕建立高尚的人生目的
各种不同的人生目的
为名誉
为享受
为金钱
为人类为社会的人生目的
“从日常生活的观点来看,至少有一点是我 们所深信不疑的,那就是人是为了别人的 缘故才活在这个地球上,特别是为了那些 给我们微笑与幸福而使我们感到快乐的人; 此外也是为那些无数不认识的、只是透过 对彼此命运的同情而产生一体之感的同类 活着。〞
思考与讨论
❖ 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如何形成的?我 们该怎样来培养?
❖ 各种错误人生观在现实生活中有哪 些表现?它们有什么危害?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一〕价值及价值观
1、价值
指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 它反映的是作为主体的人对作为客 体的外界物的一种意义估价关系, 即客体以自身的功能、效用等属性 满足主体的需要和主体根据自己的 需要对客体的这种满足的认可关系。
〔二〕什么是人生观?
1、人生观 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局部,是人们在实
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 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 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
人生观的构成
人生观
人生 目的
人生 态度
人生 价值
2、人是什么?
司芬克斯之谜—— 是什么 在早晨用四只脚走路, 中午用两只脚走路, 晚间用三只脚走路?
3、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 人身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人为 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 根底。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一〕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 人生价值评价是人们用一定的人生价值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第三章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第三章

人生要进取
与其讨好别人,不如武装自己。 ——作家刘心武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只会虚度光阴。
人生要进取
要积极进取,不断丰富人生的意义,不能贪 图安逸、满足现状、因循守旧、碌碌无为,否则 人生就会失去应有的光彩
要发扬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坚 忍不拔的精神,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 充分发挥生命的创造力,在为他人谋福利、为社 会作贡献中努力提升生命的价值,在创造中抒写 人生的灿烂篇章。
我的“一天日程表” 请同学各自介绍自己的一天日程 安排,特别是业余时间的安排。
正确认识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就是人们从价值角度考虑人生问题 的依据。 你觉得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
为人民服务是科学的人生目的
一个树立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人,就能对人生 的目的有更深刻的理解,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 助人为乐,造福人民,成为受人民群众欢迎的 人。 一个树立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人,就能以正确 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对祖国和人 民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 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
正确的人生目的可以使人无所畏惧、顽强拼搏、 积极进取、乐观向上; 错误的人生目的可以使人投机钻营、铤而走险、 违法犯罪,或是虚度人生、游戏人生、放纵 人生,或是悲观消沉、看破红尘、厌世轻生。
人生目的决定着人生价值标准
• 正确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从而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责; • 错误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把人生价值理解为向社会 或他人进行索取,从而以追逐个人私利为有价值、 有意义的人生,以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尽 义务为无价值、无意义的人生。
人是政治动物,人是理性动物。 ——亚里士 多德 ——孟子 ——荀子
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恶。

2015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第三章

2015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第三章

2015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第三章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系统学习人生观理论,结合个人实际和社会现实,深入思考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生为了什么、。

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等问题。

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对于同学们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至关重要。

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的生命过程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生命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自然过程,还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社会内容。

人不仅活着,还要生产、交往、创造,形成一定的人生价值目标,以一定的人生观指导自己的行为,赋予人生这样或那样的意义。

成就什么样的人生,是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事业有成,还是庸碌无为、贪图私利甚至卑鄙邪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一、人生与人生观领悟人生真谛,就需要对“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人对自我的认识,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常新的问题。

在中外思想史上,许多思想家对此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为科学揭示人的本质提供了大量的思想资料。

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开了人的本质之谜。

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①这一论断,使人的本质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

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总是深深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

每一个人从他来到人世的那天起,就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等。

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

人们正是在这种客观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塑造自我,成为真正现实的、具有个性特征的人。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不断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逐渐地认识和领悟人生,形成与自己的生活阅历、实际体验密切相关的人生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件第三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件第三章

极端个人主义是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他突出强调以个人 为中心,否认社会和他人的价值,甚至不惜采用损人利己的方法来追求 自己的人生目的。极端个人主义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表 现为极端利己主义和狭隘功利主义。我们应旗帜鲜明地反对极端个人主 义。
上述种种错误的思想和观念,他们有着共同的特征。 其一,他们都表达了剥削阶级的人生观对人生目的的主张,反 映的都是剥削阶级的腐朽观念,不可能具有劳动人民的宽广胸怀和远大 志向,更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反对拜金主义 反对享乐主义 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反对拜金主义。拜金主义是一种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 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的观念。在人类历史上,视钱如“神”的观念早已 有之,但拜金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却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形成 的。拜金主义将金钱神秘化、神圣化,是金钱为圣物,把追逐和获取金 钱作为人生的目的和生活的全部意义,金钱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 准。
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 一种思想体系和道德原则,它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 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个人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 物,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早期,在争取个人权 利和自由、反对封建专制方面,个人主义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一 些敏锐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很早就已经意识到它同时还具有销蚀社会的一 面。
二、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一、
二、
三、
(一)人生目的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一方面,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活动的 大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另一方面,人生目 的又是人生行为的动力源泉,为实现人生价值,人们会注重培养能力、 磨练意志、奋发进取、努力拼搏。古今中外创造了辉煌壮丽人生的志士 仁人,多在青年时期就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目的,从而在面对人生的一系 列重大课题时,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始终朝着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前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基本概念:人生价值_3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基本概念:人生价值_34

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个体的人生活动不仅具有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属性,还必然地包含着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属性。

个体通过努力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其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 人生价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 人生价值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答案 在我们每个人之中,只有通过我们 每个人的理性思考,才能够找到属 于自己的答案。
普鲁斯特问卷
1.你认为最完美的快乐是怎样的? 2.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3.你最恐惧的是什么? 4.你目前的心境怎样? 5.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钦佩的是谁? 6.你认为自己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7.你自己的哪个特点让你最觉得痛恨? 8.你最喜欢的旅行是哪一次? 9.你最痛恨别人的什么特点? 10.你最珍惜的财产是什么?
二、人生目的与人生态度
人生观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 人生目的 – 人生态度 – 人生价值
人为什么活着? 人应该怎样对待生活? 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二、人生目的与人生态度
人生目的 – 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 和人生追求。 – 决定人生道路、决定人生态度、决定人生 价值标准。
丘吉尔——永不放弃
丘吉尔是一位曾经英勇地领导英国人民从纳粹黑暗走 向光明的政治家,他从未上过大学,却知识渊博、多才 多艺,是举世闻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诺贝尔文学奖获 得者,是影响和改变世界的伟人之一。
在一次剑桥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上,整个演说的全过 程大概持续了20分钟,但是在这20分钟内,年迈的丘吉 尔只讲了三句相同的话——“永不放弃!” 这次演讲却 成了中外演说史上的经典之作。
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 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 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 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爱的人背靠背 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
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 花。

大一年级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复习题目和答案 第三章

大一年级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复习题目和答案 第三章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一、单项选择题(20题)1、所谓人生观是指( C )。

A.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B.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D.科学的人生态度2、( A )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A.世界观B.人生态度C.人生观D.价值观3、人的本质属性是( C )。

A.自然属性B.精神属性C.社会属性D.文化属性4、人生目的是对( B )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A.人怎样活着B.人为什么活着C.何种人生才有意义D.人生是什么5、人生的自我价值主要表现为( B )。

A.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B.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C.国家对个人的积极评价 D.个人通过劳动、创造为国家所作的贡献6、( B )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价值。

A.人生的自我价值B.人生的社会价值C.价值观D.价值标准7、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 A )。

A.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B.能力大小与贡献是否统一C.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是否统一D.动机与效果是否统一8、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 B )。

A.是否促进个人的发展B.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是否促进生产关系的改善9、人生价值评价的基本尺度是( C ) 。

A.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C. 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劳动和贡献D.是否实现了自己的愿望10、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B )?A.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B.人在天赋上即有差异,人的主观努力不起作用C.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D.人生价值目标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11、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 B )。

A.人的自身存在 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人的需要 D.具体不变的12、( D )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健康的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目标:本课程是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人生的课程,本章是全课程的“核心”。

通过这一节教学,使得学生理解世界观、人生观、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人生目的的关系。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本质,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端正人生态度。

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和行动,使学生能够对照反省自己在这些方面的不足。

主动加以调整和改善。

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是教材第三章的第一节,作为本章的第一节,对全章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通过对世界观、人生观的关系阐述,对人生观所包含的三个主要方面的的逐一讨论,使学生明确他们之间的关系,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的重点有:①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人生目的内涵及其关系的理解,这是学好后面内容的逻辑基础;②人生目的的确立和正确人生观的选择,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不仅是本节的重点,更是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点。

3、教学的难点是如何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如今的学生面对商业文化的种种诱惑,在人生目的上也多种多样,这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有一定的难度。

授课方法(本章):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授课学时(本章):6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古老的希腊神话斯芬克斯之谜,由神话带来了这样一个问题:人到底是什么?这也就牵涉到了人的本质问题.人生目的构成了人生观的核心问题,因为人生目的的确立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前提和根由,它左右人生道路的方向,又在根本上决定着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取向。

人生态度作为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人们处理人生问题的方式,对人生目的的实现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需要大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把握;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则首先应对“人的本质”等问题作比较深入的理论把握。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以世界观为切入点,引出人生观,通过人生观与世界观关系的分析,深刻解析人生观。

(一)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科学内涵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


一、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生理,还
要有良好的心理,即所谓“身心健康”。协 调好身心关系以及身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以保证人自身系统的健康和活力,是保持 身心健康的关键环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和知识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二、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自觉维护同学之间的和睦和团结
自觉做到在名利面前让一步,在工作和困难面前抢一 步
尊重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协调人际关系,必须坚守做人做事的原则
要明确是非标准,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一)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 原则
平等原则
诚信原则
宽容原则
互助原则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 系
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
(三)人生价值的评价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二、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选择人生目的,在实
践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人们的 实践活动从来都不是随心所欲的,任何人都只 能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恰当的方法去实现自 己的人生价值。因此,正确把握人生价值实现 的条件和方法至关重要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三、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美好的人生价值目标要靠社会实践才能转
化为现实。人生价值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实 践的过程,人生价值的评价就是对实践及 其成果的评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三章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三章资料

(2)十六、十七世纪之交,英国哲 学家培根提出:人是自然的仆役 和翻译员。 (3)十八世纪的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 则说: 人是一架复杂的机器。
(一)西方思想家对人的本质的述说
(4)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 人是唯一用被睡觉的动物。 (5)卡西儿:人是能利用 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
(6)苏格拉底:人是一个对 理性问题能给予理性回答的 存在物 。
3、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正确世界观是正确 人生观的基础; 人生观从属于世界观,是世界观的重要 组成部分; 人生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变化和发展起 着重要作用。
4、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人生观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 生价值三方面体现出来。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 人生态度回答“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 人生价值判断“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二)东方思想家对人本质的述说
性善论——孔孟为代表 “人之初,性本善。” 性恶论——荀子为代表 “人之性恶,其善也 伪。” 性善恶混论——西汉董仲舒为代表 “圣人之性为善, 中民之性为可恶 可善, 斗筲之性为恶。” 可塑论——以告子为代表 “性无善无不善也。”
思考:

如何评价这 些思想家关 于人的本质 的描述?

1845-1846 马克思恩格斯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再次 强调: “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 活动的人……但不是处在某 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 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 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 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 展过程中的人。”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 版社,1995 年,第 73 页)
故事二:鲁滨逊与星期五

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鲁滨逊漂流 记》讲述了一位海难的幸存者鲁 滨逊在一个偏僻荒凉的热带小岛 上度过28年的故事,而其伙伴是 主人公从食人族手中救下的一个 被俘虏的土著人。 由于当天是星 期五,因而给该土著人命名为 “星期五”。他教星期五学习英 文,使用盘子和刀叉,修建住所, 制造工具,种植谷类,驯养山羊, 学习各种礼仪。最终鲁滨逊回到 家乡。小说最精彩的就是鲁滨逊 和星期五挑战自然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观是什么?
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 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 根本观点。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 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 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 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人 生 观
人生 目的
人生 价值
人生 态度
人生目的: 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生主体, 在人生实践中提出的关于自身行为的基本指向, 是人生命历程的根本追求,是对“人为什么而活” 这个问题的总体回答,它体现了人的最高社会需 求。(决定人生道路、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 一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 一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 相统一 坚持效果和动机相统一
三、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一)何谓人生环境
环境的本意是指人类周围的空间范围和 人类赖以生存的全部物质世界,在广泛 意义上,环境包括生物有机体或生物群 体所在空间内一切事物和要素的综合。 环境之本质乃关系 人生环境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 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特别是指有可 能影响工作目标实现的条件。
(一)人生和人生观
人生是什么?
人生,实际上也就是人的生命过程 人生包括人的生命和生活两个方面 生命表达的是存在,而生活表达的是存在 的方式 重要的不仅仅是活着,而且是为什么活着 长着两 条腿的没有羽毛的动物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列子· 黄帝》: “有七尺之骸, 手足之异,戴发 含齿,倚而食者, 谓之人。”
2.学会人际交往,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给予(如何理解“给永远比拿快乐”) (2)沟通 (3)真诚 (4)谦虚 (5)宽容 (6)合作
“一个人活着就应该扪 心自问,我们到底应该 怎样度过一生,这是一 个合情合理的问题,也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我看来,问题的答案 应该是:在力所能及的 范围内尽量满足所有人 的欲望和需要,建立人 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 系。这就需要大量的自 觉思考和自我教育。 ——爱因斯坦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价值
社会价值
自我价值 社 会 对 个 人
个 (责任和贡献) (尊重和满足) 人 对 社 基础 源泉 会 贡 献 索 取
前提 条件
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你要欣赏自己 的价值,就得 给世界增添价 值。——歌德
一个人对于社会 的价值,首先取 决于他的感情、 思想和行动对增 进人类利益有多 大作用。-爱因 斯坦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 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恩选集》V1.P60
人的社会属性中最突出的就是其相互关系性
“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
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 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 仰都是通过别人所创造的语 言由别人传授给我们 的。……个人之所以成其为 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 有意义,与其说是靠他个人 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 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 从生到死,社会都在支配着 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 ——爱因斯坦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和教育引导下,通过生活实践和自身体验所形 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 看法。它所反映和涉及的实际上是“人怎样看 待生命和生活以及如何生活的问题”。(认真、 务实、乐观、进取) 人生价值:指人的生命、生活的价值。从人本 身的主观性上讲,人是价值主体;从人能创造 价值上讲,人又是价值客体。“人活着的意义 何在?”(自我价值、社会价值)
(二)人生观的选择
几种现实消极人生观概况
拜金主义人生观 享乐主义人生观 个人主义人生观
关于拜金主义
金钱能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 金钱能买到药物, 但买不到健康; 金钱能买到美食,但买不到食欲;金钱能买到床, 但买不到睡眠; 金钱能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 金钱能买到娱乐, 但买不到愉快; 金钱能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金钱能买到馅媚, 但买不到尊敬; 金钱能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金钱能买到奢侈 品,但买不到文化; 金钱能买到权势,但买不到威望;金钱能买到服从, 但买不到忠诚; 金钱能买到躯壳,但买不到灵魂;金钱能买到虚名, 但买不到实学; 金钱能买到小人的心,但买不到君子的志;
(二)环境对于人生的影响
人生的经过,受环境万千现象变化的反映,于 心灵的明镜上显种种光影,错综闪烁,光怪陆 离,于心灵的圣钟里动种种音响,铿锵递转, 激扬沉抑。 ——瞿秋白
(三)改善环境,实现和谐成功 的人生
1.保持身心健康,营造 良好的内部心理环境
见贤思齐,见不贤 而自省 适当控制情绪,学 会自我调适 身体健康是进行心 理调整的重要途径 和保障
社会属性
亚里士多德:人是社会生物
费尔巴哈 :“人是人的作品, 是文化、历史的产物。人的 本质只是包含在团体之中, 包含在人与人的统一之中。 只有社会的人才是人。”
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人的属性
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 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 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恩格斯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 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 ——马克思
关于享乐主义
近年来,有人主张“重新定义享乐”,“给享 乐松绑”;声称要“摈弃那些虚伪的文明,进 入一个自由的精神空间与生存状态”;说什么 “社会进化的历史,就是享乐的发展史”, “享乐主义是进取精神的亲儿”,“享乐的人 不迷茫,不懂享乐的人才迷茫”。你如何看待 这些观点?
关于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 又称利己主义。以个人私利为 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的思想体系和道德原 则。 其特征是:把个人价值看得高于一切, 把个人的特殊利益凌驾于社会公共利益 和他人利益之上,为达到个人目的,甚 至不 惜损害和牺牲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
选择的标准: 尊重自我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 选择的原则: 坚持人生追求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 统一 选择的途径: 坚持自我选择与社会导向相结合
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价值:是现实的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 一种关系 价值观:是人们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 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 人生价值观: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 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 义。是从价值角度考虑人生问题的根据。
人生价值
自我价值
是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对 自己的接受和尊重,以及个人的自 我完善等。作为客体的自我之所以 要满足作为主体的自我的需要,体 现的就是这种自我肯定关系。
社会价值
主要表现在个人劳动、创造以及其他 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也就是说, 人生的社会价值,就是作为客体的个 人满足作为主体的社会和他人需要的 关系。
课堂分析
我从前曾发过一种谬想,以为人生的 趣味就在苦中求乐,受苦是人生本分, 我们青年应该学会忍苦的本领。后来 觉得大错。避苦求乐,是人性的自然, 背着自然去做,不是勉强,就是虚伪。 这忍苦的人生观,是勉强的人生观, 虚伪的人生观。那求乐的人生观,才 是自然的人生观,真实的人生观。 ——李大钊
关于人生观的选择
第三章
探求人生意义 创造人生价值
本次课要讨论的问题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三、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思考
人的一生中什么时期最需要思考人生问 题? 青年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否 已经定型而不需要再进行修养改造?
对“人生意义”的看法
谌容
人生没有意义。 但是每个人都 必须找出人生 的意义来,这 样才能活得有 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