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备课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统整备课》名师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统整备课》名师教案

第二单元单元统整备课
单元内容概说
本单元围绕“革命岁月”这个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和略读课文《灯光》。

这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重现了不同革命时期的历史画面。

《七律·长征》生动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五名八路军战士保家卫国的壮举;《开国大典》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庆典的宏大壮阔场面;《灯光》回忆了解放战争时期以郝副营长为代表的战士为革命胜利英勇献身的一段往事。

语文要素布列(要素在课文中梯级分布)
核心素养要点。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科学集体备课要点(第二单元)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科学集体备课要点(第二单元)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科学集体备课要点(第二单元)本文档旨在提供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的集体备课要点。

主要内容- 单元主题: 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目标:- 理解和分辨人体的不同系统及其功能-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组成部分- 掌握动植物的共同特征和共同需求- 教学重点:- 人体的五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互间的关系- 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组成部分- 教学难点:- 人体的调节系统的作用和原理- 探究植物的根、茎和叶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材: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 多媒体教具: 彩色图片、动画等- 实物模型: 人体器官模型、植物实物等- 实验器材: 手电筒、显微镜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 引入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的概念,并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 提出生命体的分类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

2. 研究人体系统- 介绍人体的五大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

- 分别讲解每个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通过多媒体教具和实物模型进行示范和演示。

3. 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植物,了解其生长过程。

- 分析并讨论植物的根、茎和叶的功能,并通过实验器材进行观察和实验。

4. 比较动植物的共同特征和需求- 通过对比植物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

- 分析动植物的共同需求,并进行讨论和思考。

5. 总结反思-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 教师观察法: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研究情况和参与度。

- 课堂练: 设计相关问题,要求学生积极回答和解答。

- 实验报告: 让学生进行实验,并要求他们撰写实验报告,评估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上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科学集体备课要点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5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5篇

六班级语文上册其次单元教案5篇老师可以通过教案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接受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六班级语文上册其次单元教案,期望对您有所挂念。

欢送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六班级语文上册其次单元教案1闲逛一、教学目标(1)精确、流利、有轻重缓急地朗读课文,读进角色,读出感情;(2)通过自身品尝及合作探究,揣摩词句含义,品尝文中所具有的语言美、意境美、人情美;(3)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提高同学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培育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同学人文素养。

难点:(1)揣摩精致词句,品尝语言美、意境美;(2)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最终一句话。

三、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1、多媒体激趣,导入情境:(课前播放温情media show,带动同学心情,感受布满温馨的气氛,为下面情感的宣泄及活动的参与做铺垫。

)2、出示目标及学法指导一读课文,读书悟情,倾听爱的脚步声老师配乐范读,同学认真听读二读课文,合作探究,找寻爱的落脚点同学自由朗读,相互争辩三读课文,美点寻踪,感悟语言的魅力同学自由活动,或读,或背3、一读课文,读书悟情,倾听爱的脚步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感知并答复几个问题:(多媒体呈现字词)① 参与闲逛的人物闲逛的地点闲逛的季节闲逛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用课文原词答复)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田野;② 这是一次_________的闲逛用一句话概括。

举例:这是一次春天里的闲逛;这是一次一家四口的闲逛;这是一次感受亲情、珍惜亲情的闲逛。

4、二读课文:合作探究,找寻爱的落脚点(出示争辩题目,同学自主学习,合作争辩)落脚点一:劝母闲逛,让生命连续(1)我们知道母亲本不情愿出来的,我为什么还邀请她出来(2)母亲为什么不情愿出来闲逛真的是由于身体不好吗落脚点二:爱的选择,把爱延长(1)母亲和儿子发生了什么分歧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2)在大路与小路中间,“我〞最终打算遵从母亲,委屈儿子,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商定(3)母亲后来为什么打算转变办法走小路由此可以看出什么落脚点三:背起“世界〞,让爱传承“但我和妻子都是渐渐地,稳稳地,走得很认真,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备课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备课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备课研究目标- 了解几何图形的定义和特点- 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性质- 能够辨别和画出不同的几何图形教学内容1. 几何图形的定义与分类- 正方形- 长方形- 三角形- 圆形2. 几何图形的性质与特点- 正方形的边长相等,且角为直角- 长方形的对边长度相等,且角为直角- 三角形的三条边和三个角的关系- 圆形的直径、半径及其关系3. 几何图形的辨析与绘制- 通过给定的几何图形特点判断是哪种图形- 绘制给定几何图形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体,让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存在和重要性,并激发研究的兴趣。

2. 介绍几何图形的定义与分类,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不同几何图形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图形的基本概念。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几何图形进行研究,了解该图形的性质与特点。

4.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他们所研究的几何图形,并展示相关的图示或实物,加深学生对各种图形的理解。

5. 练与巩固:出示几何图形的图片或问题,让学生通过判断、回答问题或画图的方式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6. 绘制实践: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几何图形特点进行绘制,加强学生的几何图形辨析和绘制能力训练。

7. 总结归纳:通过讨论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几何图形的分类、性质和绘制方法。

课堂活动与资源- 观察物体:带有几何图形的实物或图片- 分组活动:小组研究不同几何图形- 图片与问题:用于练与巩固- 绘制练:提供给学生进行练和实践的题目或图形纸评估方式- 学生小组展示的准备和表现- 练与巩固环节中的学生回答和画图- 绘制实践的准确性和完成度扩展延伸- 引导学生思考更多几何图形的特点和性质,如梯形、菱形等。

-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发现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与训练,学生能够对常见的几何图形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辨别和绘制不同的几何图形,并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二)以问题为载体,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好的问题,是驱动学生思维的最佳载体。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问题情境,如台风中心位于A市的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 km的洋面上,那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呢?只有这个条件,能否判断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如何才能知道台风中心到底在哪个确切位置呢?台风中心到达A 市后,将向B市移动,B市在哪儿呢?此次台风的路径是怎样的呢?等等。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怎样利用给出的信息确定位置呢?和我们之前学习的用数对确定位置有何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真正实现了以问题为导向、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习新知的教学理念。
(二)融入生活情境,提升综合应用能力。数学是对现实生活数学化的抽象与概括,而“位置与方向”的内容更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因此,教学时要不断结合生活实际,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入生活、应用于生活,在现实情境中发展学生的方位感,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所在教室为观测点找一找自己家的方位,设计一张“校庆”游园活动示意图等,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方向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在校园内选择若干个建筑物,借助指南针、测绳等工具,通过从观测点测定方位、距离进行记录,再引导学生绘制成校园平面示意图,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提升综合应用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以及航海、军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生活中也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通过之前的学习,他们能够使用上、下、前、后、左、右和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位名词描述物体的大致位置,能够利用数对精确地表示平面内一个点或一个区域的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利用方向与距离这两个参数确定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备课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备课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备课一、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探究物质的变化,让学生了解物质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的基本规律,以及这些变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对物质的变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二、课程目标1.理解物质变化的两种基本类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通过实验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理解这两种变化的区别。

3.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并能够解释其现象。

4.通过探究物质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定义与区别•定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通过实例比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讨论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实例。

1.物理变化的实验观察•设计一系列物理变化的实验,如水的三态变化、物质的溶解等。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物理变化的过程,并记录他们的发现。

•讨论并解释实验结果。

1.化学变化的实验观察•设计一系列化学变化的实验,如火柴燃烧、铁生锈等。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化学变化的过程,并记录他们的发现。

•讨论并解释实验结果。

1.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例子,如食物变质、金属生锈等。

•让学生分析这些例子,理解它们背后的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原理。

•讨论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实物展示:通过展示实物,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物质的变化。

2.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发现,提高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4.问题解答: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增强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5.多媒体辅助:使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对物质变化的感知和理解。

五、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度等进行评价。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提交实验报告,评估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备课笔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备课笔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备课笔记一、课程概述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数的读法、数的大小比较、数的顺序以及数的运算,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运算技巧。

二、教学目标1. 学会正确读写阿拉伯数字。

2. 掌握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按照大小排列数。

3. 理解数的顺序概念,能够在给定的数列中找出规律。

4. 掌握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阿拉伯数字,数的大小比较,数的顺序概念。

2. 教学难点:数的顺序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2. 教具:数字卡片、数轴、练册、小黑板、彩色粉笔。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识:通过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快速识读阿拉伯数字。

2. 讲解数的大小比较:利用数字卡片进行实际比较,教授数的大小顺序。

3. 操练数的大小比较:组织学生进行数的大小比较的练,加深理解。

4. 引入数的顺序概念:通过数轴和数列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数的顺序规律。

5. 进行数的顺序练:设计一些数的顺序练题,巩固学生对数的顺序概念的理解。

6. 讲解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通过小黑板和彩色粉笔进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方法。

7. 练加法和减法运算:组织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练,熟练掌握运算技巧。

8. 总结与反思:对本课程进行总结,让学生反思自己的研究情况。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课后布置练册上相关练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答题准确率以及对概念的理解程度。

七、延伸拓展1. 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的比较和顺序概念。

2. 给学生更多的练机会,巩固数的读写和运算技巧。

3. 设置趣味性小游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阿拉伯数字的读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顺序概念以及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有了初步的掌握。

但在课程设计上,可以更多地设置生活实例,增加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理解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二单元《位置与方向》集体备课主讲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二单元《位置与方向》集体备课主讲稿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体会确定物体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了解物体位置的方法。

2、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二、教学重难:1、重难点:了解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能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教学课件: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多媒体课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掌握描述路线的方法和画路线图的步骤。

过程与方法:在练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练习,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学习重点:灵活运用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学习过程:第一部分学习探究主问题1.描述路线的方法和画路线图的步骤是怎样的?问题梳理:根据描述的路线绘制路线示意图。

探究过程:第一步:自主探究1.复习(1)在图上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需要具备哪些条件?(2)怎样描述物体的移动路线?(3)根据描述画路线示意图时要注意什么?2.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一些有关位置和方向的练习。

(板书课题:练习五)第二步:自主交流1.出示教材第23页“练习五”第1题。

这道题是让学生通过测量教材上的方伴图,确定物体所在的方向。

练习时先让学生将观测点的“十”字坐标图放大,再进行测量。

2.出示教材第23页“练习五”第2题。

这道题是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来确定各建筑物所在的位置。

第三步:汇报交流1.出示教材第24贾“练习五”第4题。

提问:要知道小刚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上,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操作测量后,继续提问:那学校又在小刚家的什么位置上呢?小组活动:在小组内分别说一说其他几位同学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上,再说一说学校在这几位同学家的什么位置上。

把你的发现和全班同学一起交流。

2.教材第24-25页“练习五”第5、7题。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主备人:刘邦一、单元知识结构本组教材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按照近代到现代的顺序,选编了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几篇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感的课文。

《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这四篇课文都围绕专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感,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

本组教材还围绕专题安排了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

从这个安排,我们不难看出编者的意图在于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单元教学目标1、熟悉本单元生字生词,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打意方面的作用。

2.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运用搜集到的资料,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4、通过交流平台,相互谈一谈,评一评,以便达到相互学习、不断提高的目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1、熟悉生字词,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写一篇,写一篇演讲稿。

四、单元学情分析本单元课文围绕专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感,所以人文性方面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

而工具性方面的目标告诉我们:“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这是本单元的读写训练点。

五、教学建议针对本组课文来说,课前搜集一些有关的资料,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能够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文章所饱含的爱国之情,提高课堂实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时《根据观测点描述位置》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时《根据观测点描述位置》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时《根据观测点描述位置》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根据观测点描述位置》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利用观测点来描述物体的位置,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位置的描述方法,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对位置的描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不能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或者描述方法不规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描述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利用观测点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几何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空间观念,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利用观测点描述物体的位置。

2.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描述位置的方法,并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描述位置的方法。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演练,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坐标纸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物品(如书包、文具等)、坐标纸、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展示一幅教室的画面,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教室内某个物品的位置。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语言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模型或坐标纸,呈现不同的物体位置,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引导学生运用观测点,用语言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师在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掌握描述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运用观测点描述物体位置。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集体备课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集体备课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集体备课案一、备课背景与目标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我们面临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语文学科作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课程,其教学质量尤为重要。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也是对后续学习的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进行了本次集体备课,旨在通过共同探讨、集思广益,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第二单元生字、生词及其用法,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本分析能力、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增强文化自信;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和社会责任感。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将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结合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制定具体、可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和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我们也将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1. 教材分析:介绍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主题、课文及特点。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是一份经过精心设计与编排的教材,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

本单元的主题突出,旨在通过一系列高质量的课文,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同时深化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第二单元的主题聚焦于“多彩的生活”,着重引导学生发现和体验生活中的美好与多样性。

课文的选择紧密结合主题,以丰富多样的体裁展现了生活的美好画面,传递了生活的真情实感。

本单元的课文涵盖了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形式。

包括经典的古诗文如《登高》、《静夜思》还有富有生活气息的现代文如描绘自然美景的散文,叙述人间情感的小说等。

这些课文语言优美,反映了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课文主题鲜明:紧扣单元主题“多彩的生活”,从不同角度展示生活的美好和多样性。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教学设计(含整体设计和课时设计)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教学设计(含整体设计和课时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教学设计(单元首页)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单元课时页)备课组长:李xx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1.课件出示第23页的知识窗。

交流:你知道国籍是什么?它是怎么获得的?2.认识身份证。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小卡片,它能代表我们的身份,那就是身份证。

(1)先说一说身份证是什么样子的?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

(2)了解身份证号码的不同含义。

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地址码,7---14位为出生日期码,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

(3)公民身份证的有效期。

(课件出示课本25页相关链接)3.身份证用处知多少?(1)住酒店办理住宿登记,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在邮局邮寄物品。

(2)在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

4.小结小小卡片不仅作用大,而且就号码一项也很有意思!同学们,你们一定要牢记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哦。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1.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2.“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

3.公民身份证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号码。

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地址码,7---14位为出生日期码,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

4.身份证用处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单元课时页)备课组长:李xx1.了解祖国的建设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科技还是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济方面,中国GDP超10万亿美元,是世界上10万亿俱乐部成员,是日本GDP的2倍。

高铁2万公里,占世界6成。

钢铁产量,世界16亿吨,中国占8亿吨;中国高速公路12万公里,占世界的52%,力压美国占世界第一;有六个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桥。

第二单元第7课时测量旗杆高度(Word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冀教版)

第二单元第7课时测量旗杆高度(Word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冀教版)

第二单元第7课时测量旗杆高度(Word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冀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围绕测量旗杆高度这一主题展开,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让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理解利用影子、标杆等方法测量物体高度的基本原理。

同时,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学会利用影子、标杆等方法测量物体高度。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难点:1. 相似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影子、标杆测量方法的原理及操作。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标杆、卷尺、计时器、计算器。

2. 学具:学生自备直尺、圆规、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如何测量旗杆高度,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利用标杆、卷尺、计时器等工具,测量旗杆高度。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推理,发现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及影子、标杆测量方法的原理。

3. 讲解示范:教师针对学生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测量方法及计算原理。

4. 巩固练习: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布置作业: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布置分层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测量旗杆高度2. 重点内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影子、标杆测量方法的原理及操作。

3. 步骤:观察、实验、推理、计算。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标杆高度、影子长度的情况下,旗杆的高度。

2. 提高题:利用标杆、卷尺、计时器等工具,测量校园内某一建筑物的高度。

3. 拓展题:查阅资料,了解其他测量物体高度的方法,并与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相似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相似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之一,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和忽视的部分。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优秀7篇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优秀7篇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优秀7篇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篇一教材分析《分数乘整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合理地使用教材,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

学情分析本课是在整数乘法和分数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并正确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篇二教学内容:教材第20-21页例2、第21页“做一做”及第23页练习五第4-7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在示意图中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问题情境中感受根据距离和方向确定位置的价值。

教学重点:正确标出物体的准确位置。

教学难点: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绘图工具:直尺、铅笔、卡纸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确定物体位置,必须要哪些条件?2.观察下图,说一说。

(课件出示)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问题,展开问题探讨。

师:同学们,台风登陆后方向发生了改变,正向B市移动,C市也将有大到暴雨。

如何利用A市这一观测点,很快画出B市和C市的位置图呢?生:要知道两座城市的方向和距离,才能画出准确位置。

六年级上册英语第二单元教案5篇

六年级上册英语第二单元教案5篇

六年级上册英语第二单元教案5篇能力目标:能听懂,会说要求的单词和句子情感价值:进一步提高对英语学习的热忱,培养更加稳定的学习兴趣。

能乐观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在情景对话中大胆开口,主动仿照。

教学重点学习和练习正确书写四会单词和四会句子.教学难点正确使用代词this和that。

课时数 2教学过程 1.热身 / 复习(Warming-up / Revision)1)播放课本附录中的歌曲I want to be your friend, 渲染课堂气氛。

2)把小动物面具挂在墙上,让学生说出它们是什么动词,是谁的。

2.新课导入(Presentation)1)展示本课教学挂图,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What are Peter and Lisa doing?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2)播放本课录音,让学生听,然后讨论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3)再放录音,让学生认真听:谁扮演bear?谁的头饰找不到了?最终找到了吗?4)指导学生跟读录音。

5)让学生四人一组分角色表演会话。

6)鼓励学生戴面具到讲台上来表演。

3.趣味操练(Practice)1)老师将全班划分成6~8个小组,每组发一张白纸,每张白纸的最上面都写有“失物招领处”。

要求每组画出3~4种物品,供其它组认领。

2)每组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当失主去其它组找丢失物品,另一部分留在本组供应物品。

用所学句型进行交际活动。

3)播放本课投影片,让学生边看边配音。

4. 拓展活动(Additional activities)1)回家听本课录音,仿照语音语调。

2)把本课对话改编或故事,讲给父母听。

课后反思六班级上册英语第二单元教案2教学目标学问目标:能够听、说、读、写的单词和句子是:coat, jacket, jeans, shoes;Is this his coat? Yes, it is. Is that his jacket? No, it isnt.能力目标:能听懂,会说要求的单词和句子情感价值:进一步提高对英语学习的热忱,培养更加稳定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时《根据观测点描述位置》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时《根据观测点描述位置》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时《根据观测点描述位置》集体备课教案知识目标•掌握根据观测点描述位置的方法和技巧。

•熟练运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提高观察和描述能力,培养逻辑思维。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观察、描述和对比的能力。

•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和运用坐标的能力。

•锻炼学生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观测点描述位置的方法。

•难点:灵活运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工具:黑板、彩色粉笔、课件、小组学习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模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复习1.复习坐标系和坐标的相关知识,确保学生对数学基础概念的理解。

第三步:教学1.讲解根据观测点描述位置的方法和规则。

2.利用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他们的思路和解法。

3.引导学生发现描述位置中可能出现的误解和解决方案。

第四步:练习1.班级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相关练习,提高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2.教师巡视辅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或不理解之处。

第五步:总结1.整合学生的思路和解法,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强调观察和描述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相关题目。

2.思考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扩展活动1.进行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在实际中观察、描述和使用坐标。

2.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家庭作业,并分享学生在本节课学到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根据观测点描述位置这一内容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不断进步,更加喜欢并且能够自信地面对数学领域的挑战。

部编版六年级音乐上册 第二单元备课

部编版六年级音乐上册 第二单元备课

部编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备课导言本备课旨在教授部编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的第二单元内容,帮助学生研究和理解相关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备课的具体内容:课时安排本单元的备课共分为三个课时,每个课时的内容如下:课时一:音乐的表达方式- 目标:- 了解音乐的表达方式:节奏、音调和音色。

- 能够通过身体和乐器表达音乐。

课时二:音乐的艺术形式- 目标:- 了解音乐的艺术形式:乐曲和歌曲。

- 能够分辨不同的乐曲和歌曲。

课时三:音乐的文化特点- 目标:- 了解不同地域音乐的文化特点。

- 能够欣赏并分析不同地域音乐的特点。

教学方法本备课中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听觉教学法:通过听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和欣赏能力。

2. 视觉教学法:通过观看演奏和表演来理解音乐的表达方式。

3. 体验教学法:通过亲身体验乐器和演唱歌曲来研究音乐技巧和艺术形式。

考核方式为了评估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掌握程度,将采用以下考核方式:1. 口头测试:结合课堂讨论和问答,考察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表演评估: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表演乐曲和歌曲来展示他们的音乐技能。

教学资源为了辅助教学,本备课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1. 录音设备:用于播放音乐作品和示范乐曲。

2. 乐器:提供给学生体验和演奏音乐。

3. 音乐书籍和资料:供学生参考和研究。

教学评价为了持续改进教学效果,本备课将采用以下教学评价方法:1. 学生评价:学生将被要求填写反馈表,提供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评价和建议。

2. 教师观察记录:教师将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研究情况,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

以上是针对部编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的备课内容和方法。

希望通过这份备课,学生们能积极参与音乐研究,提高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科学集体备课要点(第二单元)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科学集体备课要点(第二单元)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科学集体备课要点(第二单元)1. 单元主题: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掌握植物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培养对植物的保护意识。

- 培养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2. 重点内容- 了解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方式,包括种子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的生长需求等。

- 掌握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如水、光、温度等,并进行实验观察。

- 研究植物的分类和常见植物的生态性。

3. 研究目标- 理解植物与人类的相互依存关系,培养保护植物的意识。

- 理解植物生长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培养观察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 掌握植物的分类和常见植物的生态性。

- 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实践研究去观察、思考和表达。

4.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植物与人类的相互依存关系,培养对植物的保护意识。

- 难点:让学生理解植物生长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并进行实验观察。

5.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和图片,用于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分类。

- 植物标本和实验器材,用于进行观察和实验。

- 相关的图书资料,用于学生自主阅读和深入了解植物知识。

6. 教学活动安排- 植物生长观察实验活动:让学生观察不同环境下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 植物分类游戏: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植物,并了解它们的生态性。

- 保护植物环节:通过图片和故事等方式,培养学生保护植物的意识和责任感。

7. 评价方式- 学生观察记录和实验报告的评价。

- 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评价。

- 课堂小测和作业的评价。

8. 教学反思- 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和兴趣,提供多样化的研究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真实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影响因素。

-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集体备课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集体备课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集体备课案六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案主备人课题5 .七律•长征执教教师课型精读课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逶”、“迤”等6个生字,会写“崖”、“渡”2个生字。

会理解“逶迤、磅礴、泥丸”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朗读课文中读出磅礴的气势,并背诵课文。

3.体会XXX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1.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并读出磅礴的气势。

2.了解文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1.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录象。

2.播放《长征组歌》。

教学过程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讲授准备第一课时任教教师意见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长征组歌》,将学生带入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

板书:5.七律长征2.解题。

(1)七律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要求诗句字数整齐整齐,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2)XXX反动派对红军发动了五次“围剿”。

从1931年到1934年,在XXX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

以后,由于XXX的错误路线排斥了XXX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

长征途中,1935年4月,党中央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会议确立了XXX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XXX的错误路线对党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

党中央率领XXX,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已撤销省的建制)、甘肃、陕西等11个省,在整个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

红军战士击溃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人间真情
课前练兵:(目的积累词语,为本单元的学习做铺垫。


1.读背词语3分钟。

深明大义宽容大度光明磊落知错就改
恪(kè)尽职守无私奉献舍己救人肝胆相照
忠于职守奋不顾身忠贞不渝誓死不二
助人为乐默默奉献勤劳善良大爱无疆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2.镂空积累词语:
深---- 宽---- 光---- 知----
恪---- 无---- 舍---- 肝----
忠---- 奋---- 忠---- 誓----
助---- 默---- 勤---- 大----
相----------- ,万----------- 。

久----------- ,他----------- 。

岁----------- ,患----------- 。

千----------- ,礼----------- 。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习第二单元,单元主题是:人间真情。

猜猜为什么定这个主题呀?好,这一单元有四篇课文,都是写人物的,我们说过,写人的文章我们要学习它是怎样表达人物精神品质的。

二、讲授新课:
1.学习《5.负荆请罪》
(1)这篇课文与以往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呀?(是历史话剧,是剧本。


(2)剧本应该交代清楚什么?(剧本开头先写明时间、地点和人物。

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剧中的内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


(3)通过预习你知道“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吗?(背着荆条去请罪,表示愿意受责罚,向
人认错。


(4)谁背荆条向谁请罪?(廉颇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


(5)为什么要请罪?(不该挡蔺相如的道。


(6)他们各是什么样的人?(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廉颇:光明磊落、知错就改)(7)蔺相如和廉颇能重归于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两个人都能以国家利益为重,都热爱自己的国家。


(8)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是你们爸妈单位上同事之间,还有我们同学之间的关系一样,所以:同事、同学之间要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顾全大局。

2.学习《6.最后的姿势》
(1)同学们如果说廉颇、蔺相如的故事离我们比较久远的话,那么第六课:最后的姿势讲的这个故事是在我们身边刚刚发生的。

发生在2008年的汶川。

故事的主人公是:谭千秋。

(2)大家看题目:最后的姿势。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谭千秋老师最后的姿势的?(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


(3)这一姿势成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姿势,为什么这样说,这一姿势代表的是什么?(这一姿势充分体现了他把生死置之度外,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这一姿势永远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


(4)这个故事体现了谭千秋的品质: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一心为生、舍己救人。

(5)人们是怎么赞颂他的?(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6)总结:师生之间要和谐相处、互敬互爱。

3.学习《7.船长》
(1)如果说谭千秋老师的死是在一瞬间,无法逃离,是老师本能的话,那第七课中维克多·雨果笔下的哈尔威船长却足足有20分钟逃生的机会,可是他还是和轮船一起徐徐沉入大海。

这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走向死亡的大无畏精神更值得我们赞颂。

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船长》。

(2)通过预习,课文中的哪部分最让人感动?(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3)他有时间逃生吗?(20分钟的逃生时间)可这20分钟他却在做什么?(指挥乘客和船员逃生。

)为什么不逃生?(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4)哈尔威是一个怎样的人?(忠于职守、舍己救人、忠贞不渝、誓死不二)
(5)由此我们想到了:司乘之间、党群之间、干群之间一定要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人民的
利益高于一切。

4.学习《8.爱之链》
(1)面对两位舍己救人的伟人,我们可能想:我们没有那么伟大,也没有那么崇高,我们是普普通通的人。

可是普通人与人之间又该怎样相处呢?《爱之链》将告诉我们这一答案。

(2)这篇文章中出现了三个普普通通的人物,他们是?(乔依、老妇人、女店主)
(3)课题是:爱之链。

你给“链”组个词。

用什么做链条?(爱)你怎么理解题目?(像链条一样传递爱。


(4)下面我们看看他们之间是怎样传递爱的?先看乔依,他把爱传给了谁?(老妇人)传递的什么爱?(帮助修车。

他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

)老妇人把爱传给了谁?(女店主)传递的什么爱?(资助金钱。

受乔依的影响,她也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

)女店主和乔依是什么关系呢?(夫妻)他们之间是怎样传递爱的呢?(互相体贴照顾、互敬互爱)乔依是一个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

老妇人是一个有爱心、帮助别人的人。

女店主是一个勤劳善良、工作认真、待人热情的人。

(5)大家看,所以的这些链条都用一个字串联起来,你认为是什么?(爱)
(6)是呀,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征程;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更是一根心链,拴紧你我彼此的心。

(7)同学们看普通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做?(人与人之间要友爱互助,当别人需要帮助时,应该伸出援助的手。

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人人都应该给别人帮助。


三、总结全课:
1.同学们学到这儿,我们这一单元“人间真情”就学完了,学完后你有什么收获?
2.这让我想到了汪国真说的一句话:人,不一定能使人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

这是汪国真的《不期望回报》中的诗句,配音朗读全诗。

四、布置作业:
选择这一单元中的一个人物,为其写一段颁奖词。

板书设计:
人间真情
5.负荆请罪
6.最后的姿势
7.船长
8.爱之链
廉颇谭千秋哈尔威普通人
光明磊落、知错就改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忠于职守、舍己救人友爱互助、和谐相处蔺相如
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