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貌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地质学——是研究地球(主要是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构、产状、成因及其变化和发展以及古生物、古气候演化历史的一门学科

2.地质学研究对象:地球(主要是岩石圈)

3.地貌——地球表面有各种高低起伏的形体,如山地、丘陵、平原、盆地、河谷、冲沟等等,这些形体总称为地貌

4.地貌学——就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和结构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分布和发展规律科学,所以地貌学也叫地表形态学。

5.地貌学的研究对象是【地形】

6.地貌的基本要素:【地形面】、【地形线】、【地形点】

7.地貌形成答案原因(1)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2)地质构造[顺构造、逆构造](3)地貌形成的动力[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8.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关系

(1)内力作用主要是指由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引起的地壳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活动等(2)外力作用主要是指起源于太阳能、重力能和潮汐力影响而产生的冰川、水流、海浪、风和生物等的作用

(3)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同时出现,彼此消长,互相影响,不能将地表形态的形成与发展视为某种单一的动力作用的结果

(4)内力作用主要是形成地表的基本起伏、塑造地表的大型地貌骨架,作用结果趋向于增强地形差异;外力作用则是削高填低,其作用结果趋向于减弱或消除地表起伏的差异

第一章地球的基本知识

1.地球的圈层结构(1)外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2)内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2. 莫霍面出现的深度,全球平均为33Km,莫霍面之上称地壳;之下称地幔

3.古登堡面位于地下2898km深度。此界面之上到莫霍面称地幔。此界面之下到地心,称为地核。

4.地壳分两层:上层为硅铝层(花岗岩层)只有大陆有,大洋缺失,下层硅镁层(玄武岩层)大陆大洋都有

第二章矿物

1.多数矿物是化合物、晶质体、固体

2.类质同像——组成矿物的离子被性质相近的离子所置换,而置换后矿物的晶体结构不变。

3.同质异(多)像——指同样的化学成分,在不同的外界条件(温度、压力和介质条件)下,结晶出不同晶体结构和性质的矿物。

4.解理——矿物受外力作用后,沿一定的方向裂开的性质。裂开的光滑平面为解理面

5.断口——矿物受外力作用后,沿任意方向裂成凸凹不平的断裂面

注:解理发育的矿物无断口,断口发育的矿物无解理

6.矿物主要以硅酸盐矿物为主,占地壳85%

第三章岩石

1.岩浆岩主要成分SiO2占59.14%左右,据此将岩浆岩划分为4大类:

超基性岩(<45%)(不饱和岩石)

基性岩(45-52%)(饱和岩石)

中性岩(52-65%)(饱和岩石)

为主——酸性岩(>65%)(过饱和岩石)

2.岩浆岩作用形式(1)喷发(2)侵入【深成侵入、浅成侵入】

3.变质作用与岩浆作用和沉积作用的区别

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

发生位置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地表以下一定深度地表

环境条件高温高压较高温较高压常温常压

动力来源内动力地质作用内动力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

相变特征液态——固态固态——固态

空间变化原地岩石异地岩石

4.胶结作用(只发生在碎屑沉积物中)

5.胶结类型【接触式胶结、空隙式胶结、基底式胶结(最牢)】

6.岩浆岩构造【块状】沉积岩构造【层理】变质岩构造【片理】

7.鲍文反应:(1)岩浆岩中只要造岩矿物的结晶顺序,一半随温度的降低,高熔点的矿物先结晶,低熔点的矿物后结晶

(2)并非后一种矿物必待前一种矿物结晶完毕后才开始结晶,所以,每个系列纵的方向上,前后相邻的矿物也可以共生。

(3)一般来说,愈先结晶者,自形程度亦愈高,晚晶出的矿物大都为半自形晶或他形晶

第四章地质发展史

1. 确定地质年代的方法(1)地层学方法(2)古生物学方法(3)构造地质学方法2.地质年代单位

级别地质年代单位年代地层单位

大宙宇

︱代界

︱纪系

小世统

3. 地层接触关系

(1).整合接触当地壳处于相对稳定下降(或虽有上升,但未升出海面)情况下,形成连续沉积的岩层,老岩层沉积在下,新岩层在上,不缺失岩层,这种关系称整合接触。

其特点是:岩层是互相平行的,时代是连续的,岩性和古生物特征是递变的。

(2).不整合接触由于构造运动,往往使沉积中断,形成时代不相连续的岩层,这种关系称不整合接触。按照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之间的产状及其所反映的构造运动过程,不整合可分为平行不整合(假整合)和角度不整合(斜交不整合)。

第五章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

1.构造运动(地壳运动)——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

2.地质构造——构造运动引起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发生变形、变位留下的形迹

3.岩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4.褶皱——岩层因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而变形,形成的一系列连续弯曲。岩层的连续完整性末遭到破坏,是岩石塑性变形的表现。

5.褶皱构造——通常指一系列弯曲的岩层;而把其中一个弯曲称为褶曲。

6背斜与.向斜本质的判断:即褶曲的核部是老岩层,而两翼是新岩层,就是背斜;相反,褶曲核部是新岩层,而两翼是老岩层,就是向斜

7.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包括【节理】和【断层】两类

节理——指岩层或岩体破裂后形成的一种裂缝。其两侧的岩块沿破裂面无明显位移节理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张节理】;【剪节理】

断层——岩层或岩体受力破裂后,两侧岩块沿破裂面发生了明显的位移。

8.断层的基本类型:【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

(1)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叫正断层

(2)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叫逆断层

(3)平推断层——指断层两盘沿着断层面在水平方向发生相对位移的断层,又叫平移断层

9.地震三要素:【发震时刻】、【震级】、【震中】

震级——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级别,通常用里氏震级来划分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对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的烈度

第六章风化作用

1.风化作用——指出露地表的岩石受太阳辐射、温度变化、水和气体( 氧、二氧化碳等)以及生物等的作用,其物理状态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作用

2.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

3.物理风化作用的原因:(1)卸荷释重(2)温度变化(3)空隙水(孔隙水、裂隙水)物态变化、(4)盐类潮解与结晶等作用

4.水化作用:水分子与一些不含水的矿物相结合,改变原来矿物的分子结构,形成新的含水矿物

5.水解作用:由于水中有一部分水分子离解成H+ 和HO—离子,从而使水具有酸性反应或碱性反应,使一些矿物溶于水后,其离子能和水中的H+ 和HO—离子结合而形成新的矿物

6.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1)气候因素

(2)地形因素:一是地势高度,二是地势起伏程度,三是坡向

(3)岩石性质

7.风化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

(1)机械破碎为主的碎屑阶段。

特点:物理风化占优势,化学风化不明显,这一风化阶段主要分布在年轻的山区与

常年积雪的高山及两极地区

(2)钙淀积或饱和硅铝阶段

特点:表层具有极细的土被,越近下部,残留碎屑越粗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