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高中选修语文《影视名作欣赏》第一课 《城南旧事》:别样离愁,纯美格调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影视名作欣赏”第一课《城南旧事》课件(41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影视名作欣赏”第一课《城南旧事》课件(41张)](https://img.taocdn.com/s3/m/874a012a8e9951e79b892790.png)
《送别》的歌声第一次在欢送毕业生游 艺会之前唱起来,表现了小英子在父母陪伴 下参加游艺会时高兴、幸福的心理;小偷被 捕后,课堂上的小英子再次唱起《送别》时, 流下了心酸的眼泪。
这两首歌的歌声反复出现,既反映了剧 中人物情感变化和心理的波动,也在整个故 事叙述中把几个生活场景、事件连在一起, 起着起承转合的结构作用,同时还营造出平 和、舒缓的叙事节奏。
草堆里:厚嘴唇的人同英子谈身世现状 马路上:学生被押赴刑场
场景 草堆旁:戴草帽的人发现小铜佛
学 校:毕业典礼 断垣前:厚嘴唇的人被抓 课堂里:同学们唱《送别》
词语解释:
英姿飒sà爽:形容威武豪迈,意气风发的神 采。
摇曳yè:①晃荡;飘荡②逍遥 萧瑟sè:①草木被秋风吹袭的声音。②寂
寞凄凉。 逞能:炫耀、显示自己的才。 彤tóng云密布:天空布满乌云
电影《城南旧事》满含着怀旧 的基调,影片中的一切都是那样 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 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 逝的岁月……景、物、人、事、 情完美结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 的诗。
整体感知 1.假如你来当导演,现在让你 按照剧本把故事拍下来, 你会拍摄哪几 幅场景呢?
院子里:小英子为排演节目准备
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他是 希望小英子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他本性善 良、诚实,只是因为社会不合理,为生活所 迫而做了违心的事。
4、“小偷”被押走了,英子感觉怎么样?
“小偷”的经历和命运,发生在善良的英子寻找友 谊的际遇里,是在英子生活的时序中出现的一幕 悲剧。所以,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 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 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厚嘴唇的人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 最底层的一个普通的小人物,本性善良, 为人朴实厚道为生活所迫而做了贼。传 统的文化教养和不堪负荷的生活压力导 致了他精神和行为的双重分裂,使他在 偷盗别人钱财的同时承受着巨大的精神 自责。在小英子眼里是一个值得思念的 复杂的人物形象。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影视名作欣赏 第一课 《城南旧事》:别样离愁,纯美格调》6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影视名作欣赏 第一课 《城南旧事》:别样离愁,纯美格调》6](https://img.taocdn.com/s3/m/95309466680203d8cf2f24c3.png)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别样离愁,纯美格调》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影视作品欣赏》中的第一篇文章。
它根据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以其“极强的贫民意识”“纯美的散文式电影”风格、诗情画意的银幕形象和从容舒缓的电影音乐旋律赢得了观众,成为中国202180年代极有影响的电影力作。
对学生而言,影视作品的赏析,是对其情感以及认知体系的视觉冲击。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的课本中曾学过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该课是小说《城南旧事》的节选部分,因此学生对《城南旧事》并不陌生。
而且高二学生已经完成了所有语文必修教材的学习,具备语文学习的基本素养。
此本选修教材恰好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水平。
而现在的高中学生,也容易接触到纷繁复杂的多媒体信息,影视作品距离学生的日常生活最近,通过好的影视作品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则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目标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大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分析“英子的眼睛”,了解电影的视点。
(2)通过对人物的分析,理解电影通过视像、语言表现人物的特点。
(3)加深对于电影视点的分析和认识,理解其与创作意图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1)课下组织学生观看电影,收集《城南旧事》的相关资料。
(2)培养和提高学生把握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20212021老北京的社会面貌,体会电影别样的离愁,纯美的格调。
(2)通过影片,引导学生阅读《城南旧事》一书,让学生认识其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四、教学重点:(1)理解电影通过视像——造型语言表现人物的特点。
五、教学难点:(1)通过人物分析,明确其与创作意图的关系,理解影片中“别样的离愁”。
六、教学方法1多媒体视频教学。
2小组合作探究法。
3实践应用拓展法。
七、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观看影片《城南旧事》,教师安排课前预习任务,各小组搜集资料,教师根据学生收集的情况生成导学案,并发放给学生。
高中语文选修影视名作欣赏教案-第一课 《城南旧事》:别样离愁,纯美格调3-人教版
![高中语文选修影视名作欣赏教案-第一课 《城南旧事》:别样离愁,纯美格调3-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20c5b17bb4cf7ec4bfed016.png)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电影通过造型——视觉语言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2.结合特定的剧情,品味流畅、朴素、简约的个性化语言,了解人物语言的潜台词。
3.体味剧本中"淡淡的哀愁"和"浓浓的乡思"的情调。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文本中人物的心理分析,初步理解电影表现人物心理的特点。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设想:人物心理揭示是电影剧本中人物刻画的重要方面,电影作为造型与叙事相结合的艺术,要求剧本提供可以转化为画面的相应的人物动作。
本教学课时通过小说与电影剧本中人物心理描写的探究分析,让学生了解电影剧本的特殊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喜欢电影的理由:曲折离奇的情节、惊现火爆的场面等,而更能打动人心,具有永恒生命力的却是那些反映社会底层人物生活的电影,引出《城南旧事》。
二、课前尝试(检查预习情况)问题一:《城南旧事》电影、剧本及原文之间的关系。
提示;原著作者林海音、剧本作者伊明、电影导演吴贻弓。
电影获奖情况(1960年以《城南旧事》为书名结集出版。
20年后,被大陆引进,拍成电影,一夜誉满天下。
《城南旧事》曾在47个国家放映,获过多项国际大奖)。
问题二:教材节选部分有哪些主要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提示:林家一家五口人,宋妈一家,宋妈在林家做奶妈。
三、课堂探究让我们一起走进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走进她的童年记忆中那个上世纪20年代的北京,一起回忆那尘封的旧事。
问题1:通读文章后,同学们的心情如何?能否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自己的感受?提示:文章中宋妈对儿女的深深的思念、宋妈失去儿子的痛苦通过英子的眼睛展示在我们每个读者的眼前。
作者对逝去的童年岁月的回忆,同样浸透着思念和忧伤,表现出“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
问题2: “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在剧本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提示: 看照片时的“叹气”,表现了她对自己孩子的思念,却又无法改变现状无奈和悲哀、宋妈哄孩子时哼唱儿歌“人家的姑娘都来到,就差我的姑娘没有来”,文章写宋妈哄生病的弟弟吃药时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用手背擦眼泪),都凸显出她对想孩子却又无法见到孩子的痛苦,让读者不由心酸、动容问题3:剧本中的主要人物是谁?英子在剧本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提示:主要人物是宋妈和英子。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影视名作欣赏《第一课《城南旧事》:别样离愁,纯美格调》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影视名作欣赏《第一课《城南旧事》:别样离愁,纯美格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9ad243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d.png)
《城南旧事》:别样离愁,纯美格调教学目标:1、熟悉《城南旧事》故事情节,理解并概括其多元化主题思想。
理解电影语言和小说语言的不同及其作用。
2、找出小说、剧本和电影在宋妈故事叙述上的不同之处,把握情节变化对人物塑造的影响,理解情节变化对作品主题和格调的影响。
3、理解电影散文化叙述的特点及作用。
4、通过小说、剧本和电影的比较阅读和小组合作,完成对情节、人物、主题、格调等方面的学习任务。
5、感受小说、剧本和电影之美,体会散文化叙述的温婉之韵,领悟传统文化含蓄蕴藉的美学特点。
教学重点;1、理解并概括其多元化主题思想。
2、理解电影语言和小说语言的不同及其作用。
3、找出小说、剧本和电影在宋妈故事叙述上的不同之处,把握情节变化对人物塑造的影响,感悟情节变化对作品主题和格调的影响。
4、理解电影散文化叙述的特点及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电影散文化叙述的特点及作用。
课时安排:3学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电影开头,导入新课。
二、回忆初中时读过的《城南旧事》故事内容,自读课本“作品介绍”部分帮助回忆。
三、默读剧本节选,理清故事情节,概括作品主题思想。
1、请同学概括剧本故事情节。
2、概括作品主题,引导学生对进行主题多元化理解。
四、个性化探究:最喜欢剧本哪些的文字?为什么?五、作业:1、自学“课外实践”和“资料链接”的知识。
2、观看电影《城南旧事》,想一想,喜欢电影吗?哪里最吸引你?第二课时一、播放歌曲《送别》,导入新课。
二、探讨:以《城南旧事》电影和小说为例,说说电影语言和小说语言有何不同,更喜欢哪个?为什么?三、个性化探究:电影《城南旧事》还有哪些地方吸引你,说说理由。
四、作业:重点阅读《驴打滚》、观看剧本及电影中关于宋妈的故事内容,找出主要情节的不同之处。
第三课时一、课前播放电影宋妈故事片段,帮助学生回忆主要情节,渲染气氛,引领学生逐步进入课堂情景。
二、问题导入:课前同学们都重读了《城南旧事》原著,阅读了伊明改编的同名剧本,观看了吴贻弓导演的同名影片,这节课我们选取宋妈的故事,将这三部作品进行一次比较阅读。
高二语文教案:选修“影视名作欣赏”第一课 《城南旧事》:别样离愁,纯美格调
![高二语文教案:选修“影视名作欣赏”第一课 《城南旧事》:别样离愁,纯美格调](https://img.taocdn.com/s3/m/31146042b84ae45c3b358c34.png)
镜头的语言会说话——《城南旧事》影视欣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影视名作欣赏》第一课《<城南旧事>:别样离愁,纯美格调》。
教材选文为1981年由著名编剧伊明根据台湾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城南旧事》的电影文学剧本的节选,分为宋妈得知丧子失女的真相、英子偷偷去病房看望父亲、英子在台湾义地父亲的墓前和宋妈告别三个片段。
1982年电影导演吴贻弓根据编剧伊明的文学剧本和小说原著,编写了电影分镜头剧本(工作台本,即导演本),将《城南旧事》搬上荧幕,成为80年代极有影响的电影力作,荣膺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女配角和最佳音乐奖等国内国际多项大奖,被誉为“一部纯美的散文式电影”。
【学情分析】本片为《影视名作欣赏》的第一课,学生对电影鉴赏知识还未有过了解。
课前已经通过微课初步学习了分镜头剧本、镜头景别、镜头运动、镜头组接、镜头切换、长镜头和空镜头等镜头语言的概念知识。
【教学目标】1.学生能掌握镜头景别、运动镜头、长镜头、空镜头的知识;2.学生能赏析《城南旧事》如何用独特的镜头语言来表现“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的情感基调及散文化风格;3.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电影镜头语言再创作散文化风格电影片段。
【教学重点】学生能学会赏析《城南旧事》如何用独特的镜头语言来表现“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的情感基调及散文化风格。
【教学设想】(一)教学内容1.感受镜头语言的丰富性。
本部影片为散文化小说改编而成。
电影镜头是电影独特的语言,小说是用语言文字来讲故事,电影是用镜头来传情达意。
学生通过镜头片段感受电影镜头语言的丰富性。
2.突出影片散文化风格。
以“如何运用镜头语言表现电影散文化风格”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赏析镜头语言的文学意味。
学生掌握镜头景别、镜头运动、镜头切换、长镜头、空镜头等电影镜头的理论知识后,运用镜头知识,体会到本部影片镜头语言独有的文学意味“细空长停”:细,细节琐碎场面,没有注重情节和故事的铺展上,而是散点式地情感交织;空,只有景物的空镜头,情景交融,营造了幽雅深远的意境;长,长镜头给影片的节奏变得悠长舒缓;停,大停顿的镜头,流畅的叙事产生停顿,惹人联想。
影视名作欣赏(人教版高三选修备课资料)
![影视名作欣赏(人教版高三选修备课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e26ee2dd15abe23492f4d9e.png)
电影是继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它发明于19世纪末期,由最初被认为是“小学生的玩意”、“奴隶们的娱乐游戏”逐步发展成为20世纪最广泛和最具影响力的艺术。
它通过摄影机以每秒拍摄若干格画幅的运转速度,将被摄物体运动的时空转换过程记录在条状胶片上,然后将不同的胶片衔接起来,经过显影、定影。
干燥加工成电影拷贝的过程,制成可以放映供许多人同时观看的影片。
影片从最初拍摄一些活动的日常生活景象片断,发展到现在已能够拍摄丰富多彩、复杂变化的现实世界,具体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力和生动的艺术感染力。
电影的样式和片种繁多,有注重完整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故事片,有报道某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或历史事件活动的记录片,也有运用各种美术手段和材料制作的美术片,还有记录舞台艺术表演的戏曲片等等。
在这些种类中又包含若干片种。
如故事片中有喜剧片、西部片、爱情片、科幻片等;美术片中有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记录片中有传记记录片、文献记录片、新闻记录片等。
电影艺术包括文学、戏剧、绘画、建筑、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成分,所以被称为综合艺术。
它将各种艺术形式包含的艺术成分融汇贯通变成新的东西加以表现。
它除具有一般文学艺术的共性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这在于电影艺术的表现工具与别的艺术表现工具不同。
电影是用摄影机来反映的。
摄影机具有真实记录反映对象及其运动的时空转换这一特点,由此形成特殊的电影表现手法和电影叙述语言,将各种艺术成分有机统一组合成新的艺术表现形象。
学习目标1、了解电影及相关知识2、学习赏析电影的方法和技巧知识汇总《城南旧事》――别样离愁,纯美格调在北京度过的25年可以说是我的金色年代,可以和故宫的琉璃瓦互映。
北京城南的胡同、四合院,西山脚下的毛驴,以及脖子上挂着铃铛的骆驼……这些都给了我不尽的创作灵感。
(著名女作家林海音)我被小说《城南旧事》中那种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深深打动了,整部小说充满了朴素、温馨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城南旧事》:别样离愁,纯美格调-人教版选修影视名作欣赏教案
![第一课《城南旧事》:别样离愁,纯美格调-人教版选修影视名作欣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f6ca9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0.png)
第一课《城南旧事》:别样离愁,纯美格调-人教版选修影视名作欣赏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以《城南旧事》为例,该片属于人教版选修课程中的影视作品,该片是在中国电影厂于1987年拍摄的。
该片描述了女主角小萍在她童年时期生活的那个居民区,人情味浓厚,令人感动。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也是中国电影的里程碑之一。
在这部电影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地方。
二、教学目标了解电影《城南旧事》的拍摄背景,掌握电影的基本要素,了解电影在文化传递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电影的拍摄背景,掌握电影的基本要素和文化传递中的重要性。
•难点:学生对电影文化传递的认识需要加深,需要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四、教学方法•第一步:利用师生讨论法,让学生了解电影的基本要素。
•第二步: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探讨影片表现出了什么问题,并分享个人心得。
•第三步:口头讨论、演讲、自学研究法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过程1.随堂预测:将《城南旧事》的简介分配给学生,要求他们预测这部电影讲述了什么。
2.知识导航:师生共同探讨电影的基本要素。
3.合作讨论:将学生分组,让他们针对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分享个人心得。
4.基础知识复习:介绍电影的基本要素,和电影在文化传递中的重要性。
5.学习资源:为学生介绍电影相关的信息资源,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6.电影播放:放映《城南旧事》。
7.学生心得分享:让学生分享观看后影片的感受和心得。
六、课后联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影的文化传递和常用语言,老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知识学习和领悟活动。
1.在家整理观察日记,包含个人对电影的评价、感想、所学知识,并写出自己在电影中发现的问题等。
2.小组讨论,针对电影中所出现的人物形象,分析电影将人物形象变现的方法。
3.家庭作业,针对电影中出现的故事线索进行分析,推断其中隐藏的故事。
七、教学反思本教案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并坚持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2020年高中语文 第一课《城南旧事》驴打滚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影视名作欣赏》
![2020年高中语文 第一课《城南旧事》驴打滚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影视名作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577872e7f242336c1eb95ee1.png)
《城南旧事》————《驴打滚儿》之宋妈《城南旧事》的中心人物仍然是女性,她们的命运全融在小英子的大眼睛里。
从《惠安馆》里活泼可爱的少女秀贞,到《兰姨娘》中出生于贫苦人家受尽人们欺辱的兰姨娘,再到《驴打滚儿》中奶娘宋妈,这些女性的命运都是悲惨、凄凉,让英子难过,让读者心碎。
“宋妈因家庭贫寒,不得不忍痛割爱,扔下两个孩子到城里当奶妈。
在英子家,她用无私的母爱、勤劳的双手哺育着娇小的孩子。
”宋妈在林家是受欢迎的,英子及弟弟、妹妹们都离不开她,母亲有事没事都爱找她商量。
《驴打滚儿》里的宋妈经常带着小英子、珠珠、弟弟、燕燕坐在板凳上讲故事。
宋妈在照顾英子及弟妹的同时,也深深惦记着家里的小栓子和丫头,她很希望回去看看她们,但又不忍心丢下年幼的孩子们。
宋妈勤劳善良,但命运却捉弄了她。
当英子问她为什么当奶妈时,宋妈却只能摇摇头叹着气。
可宋妈不是一个依赖男人生活的妇女,她不仅要用双手养活自己,还要养活她的孩子。
虽然她是狠着心走出家门的,但她也舍不得孩子。
她出来赚钱为的是两个孩子,她省吃俭用,一年到头,边把攒下来的几个血汗钱交给前来探望的丈夫,但她的丈夫却因为喝酒欠了钱,没法还债,就所以把女儿卖掉了,大儿子后来又溺水而死。
宋妈听到这个消息时,心非常痛,但她没有绝望,还是将仅存的一点希望寄托在被狠心的丈夫卖出去的丫头身上,希望能够寻找到她的孩子。
他走遍了整个城市,询问了许多人,可惜还是没能找回孩子。
后来,英子父亲去世,林家失去了经济支柱,辞掉了宋妈,于是宋妈只好坐着她丈夫的驴回了老家。
宋妈的悲惨命运无疑是中国广大农村劳动妇女凄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她企图逃避现实,逃离丈夫的毒打,可现实却让她失去了日日挂念着的儿女,最后又回到那个山坳里,继续痛苦的生活。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选修语文《影视名作欣赏》第一课 《城南旧事》:别样离愁,纯美格调习题精选第六篇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选修语文《影视名作欣赏》第一课 《城南旧事》:别样离愁,纯美格调习题精选第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21894d2cc58bd63186bdd4.png)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选修语文《影视名作欣赏》第一课《城南旧事》:别样离愁,纯美格调习题精选第六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句子,表达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话剧《城南旧事》里有个小姑娘叫英子,这个名字对90后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60后却是很熟悉的。
B、古文今读,应该从语言的认知进入艺术的鉴赏,成为古代作家的艺术“知音”。
C、为了办好2010年亚运会,广州请来世界各地专业人士组织赛事,参与筹划,实际上这也是广州与国际接轨,学习别国先进的理念。
D、2010年东莞市中学生男子篮球比赛结果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光明中学运动员关山红为此夺得了此项比赛的最佳运动员的光荣称号。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对下列诗句中“月”这一意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明月乍出,有光无声,却能惊动山鸟,以静衬动,营造出“夜静”“山空”的静谧氛围。
B、“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月冷,即心冷,诗人借无声的冷月表达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痛惜之情。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残月,这里指拂晓之月,诗人借残月表达心境的凄清冷落,曲折地写出离愁别绪。
D、“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旧时的月亮仍多情地照着这残破的古城,寄托了诗人对故国萧条的深沉感伤。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工作组认真听取了幼儿家长的诉求,责成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迅速采取多种措施,组织专家分析评估,依法对现场药品进行封存送检。
B、《我们看海去》由著名作家林海音创作,是关于林海音童年在北京生活的五则小故事,曾改编成电影。
代表作有《城南旧事》《城南旧影》等。
C、针对“三农”问题,全国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分赴黑龙江等地,与全国13个产粮大省政协联合调研,提出关于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农村消费的建议。
D、当前,很多地方都兴起了修复中国传统文化书院的热潮,其目的之一在于,用国学中的精华部分启发90后,使这些年轻人无时无刻不能忘掉国学经典中的人生哲理。
2019-2020学年度语文选修[《影视名作欣赏》第一课 《城南旧事》:别样离愁,纯美格调]人教版课后练习[含答
![2019-2020学年度语文选修[《影视名作欣赏》第一课 《城南旧事》:别样离愁,纯美格调]人教版课后练习[含答](https://img.taocdn.com/s3/m/226099a8dd88d0d233d46acd.png)
2019-2020学年度语文选修[《影视名作欣赏》第一课《城南旧事》:别样离愁,纯美格调]人教版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五十九第1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工作组认真听取了幼儿家长的诉求,责成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迅速采取多种措施,组织专家分析评估,依法对现场药品进行封存送检。
B、《我们看海去》由著名作家林海音创作,是关于林海音童年在北京生活的五则小故事,曾改编成电影。
代表作有《城南旧事》《城南旧影》等。
C、针对“三农”问题,全国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分赴黑龙江等地,与全国13个产粮大省政协联合调研,提出关于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农村消费的建议。
D、当前,很多地方都兴起了修复中国传统文化书院的热潮,其目的之一在于,用国学中的精华部分启发90后,使这些年轻人无时无刻不能忘掉国学经典中的人生哲理。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选出下列有错别字的一组( )A、雀跃堆砌声名鹊起络绎B、抽屉缭绕春风吹佛断垣C、押解供案水泄不通补裰D、委屈意见委曲求全百闻不如一见【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子,表达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话剧《城南旧事》里有个小姑娘叫英子,这个名字对90后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60后却是很熟悉的。
B、古文今读,应该从语言的认知进入艺术的鉴赏,成为古代作家的艺术“知音”。
C、为了办好2010年亚运会,广州请来世界各地专业人士组织赛事,参与筹划,实际上这也是广州与国际接轨,学习别国先进的理念。
D、2010年东莞市中学生男子篮球比赛结果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光明中学运动员关山红为此夺得了此项比赛的最佳运动员的光荣称号。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选出下列有错别字的一组( )A、雀跃堆砌声名鹊起络绎B、抽屉缭绕春风吹佛断垣C、押解供案水泄不通补裰D、委屈意见委曲求全百闻不如一见【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句子语言运用不得体的一句( )A、高三毕业前夕,李新送照片给黄山,并题写了六个字:“黄山同学惠存。
影视名作欣赏一:《城南旧事》赏析(人教版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三教案设计)
![影视名作欣赏一:《城南旧事》赏析(人教版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三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3cd236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7.png)
影视名作欣赏一:《城南旧事》赏析(人教版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三教案设计)根据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城南旧事》满含着怀旧的基调,那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
整部影片可分为三部分:“疯女人”;“小偷”;“爸爸的死和宋妈的离开”。
用串珠式的联接方式承上启下,每一部分的开头都是宋妈的男人来要钱,每一部分的结尾又都是不同的主人公离开小英子死去。
本课节选了第二部分中的大部。
朱天纬在谈《城南旧事》的音乐时说:一双充满纯真童稚之情的眼睛,在观察着世界,思索着人生。
一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歌声,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尽在不言中。
这两句话可以作为我们鉴赏这部电影文学剧本思想内容的钥匙。
第一,儿童视角,童真的心。
生命中总有些东西让我们梦牵魂绕。
冰心到人生的晚年总是做梦回到她童年生活的帽子胡同,因为那里有她最纯真的童年时代,有她和父母度过的最无忧无虑的时代,走遍了世界,她嚷着要回家,回童年的家。
为什么?因为那里是童真所在,是心灵的故乡。
台湾女作家林海音也同样如此,始终不忘她在那里度过童年的第二故乡——北京。
现实世界人与人是隔膜的,人与人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正如我们看到的《故乡》中成年的“我”与闰土的隔膜。
而童真则反之。
童真是童年时代的纯真无邪的感情,“纯”在有一颗“童心”,一颗真的善的美的“童心”!与人交往没有隔膜,不受任何世俗的干扰,用人的本真和天性看世界。
影片选择了英子这一特殊的观察角度,用小女孩幼稚的心来感受身边的一切,用非成人的眼光和思维来对待成人社会,以局外人的身份冷眼旁观,思考成人社会的各种问题。
尽管它很不成熟,但对人生、对社会却作了真实的实录。
英子在胡同玩耍时,总会看到会馆门前痴立的“疯女人”秀贞,渐渐地,她们熟识了,秀贞非常喜欢英子,英子也很喜欢她。
从秀贞口里,小英子知道她的情人是一个北大学生,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被反动军警抓走了,下落不明。
第一课 《城南旧事》:别样离愁,纯美格调 (4)
![第一课 《城南旧事》:别样离愁,纯美格调 (4)](https://img.taocdn.com/s3/m/ddb2cd990242a8956aece405.png)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影视名作欣赏》之《城南旧事》篇导学案授课人:熊爱侠一、观影指南:(一)边观看影片边思考以下问题:1、影片总共讲述了哪几个故事?2、每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分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影片中的小英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4、关注并找出影片中出现的令你印象深刻的事物、画面、音乐。
5、感悟影片蕴藉的别样离愁和纯美格调。
(二)作业:写两三点你的观影收获(或尝试写下小影评)要求:不少于500字(观影当天完成,下次课上大家齐分享)二、影视鉴赏:(一)走近作者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
林海音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随父母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文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平,曾就读北京城南厂甸小学、春明女子中学、北京新闻专科等学校。
她在古城北京长大,这里的一景一物都深深地络印在她的心上,成为她台湾之外的另一个精神上的故乡。
(二)了解作品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
迄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
小说:《晓云》、《英子的乡恋》、《生命的风铃》、《城南旧事》、《英子的心》、《冬青树》、《金鲤鱼的百裥裙》、《蟹壳黄》、《血的故事》散文:《吹箫的人》、《文华阁剪发记》、《旧时三女子》、《冬阳·童年·骆驼队》、《骑毛驴儿逛白云观》、《我的童玩》、《北平漫笔》、《绢笠町忆往》、《窃读记》。
其中以《城南旧事》最为知名。
《城南旧事》一书由五个独立又连贯的章节组成,各章内容又由多个情节构成。
这部自传体小说,林海音讲述了童年记忆中在北京结识的人以及他们的命运,作品透出深深的眷恋。
(三)电影信息1981年伊明将小说《城南旧事》改编成电影剧本,1983年被上海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导演为吴贻弓。
演员及获奖情况:略(四)电影内容简介:20世纪20年代末,6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
疯女人的故事: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
影视名作欣赏城南旧事
![影视名作欣赏城南旧事](https://img.taocdn.com/s3/m/9abfdfa0561252d381eb6e25.png)
人教2003课标版选修影视名作欣赏第一课《城南旧事》:别样离愁纯美格调【教学目标】1. 结合剧情,品味朴素、简约的个性化语言,了解人物语言的潜台词,正确认识和评价剧中人物,体会音乐描写的作用。
2.体味剧本中"淡淡的哀愁"和"浓浓的乡思"的情调。
【教学重点】1. 启发学生结合特定的的剧情,了解人物语言的潜台词。
2. 引导学生感受剧中音乐对人物情感和心理变化的烘托作用及其在故事叙述中的结构作用。
【课前准备】欣赏电影《城南旧事》【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曾经以为,生命就是不断地遇见,再遇见;后来才知道,原来生命是不断地离别,再离别。
我们随着英子走进了她的城南,走进了她的旧事,也一起分享着英子童年时的心情,当我们带着欢笑又含着泪水欣赏完这部电影时,我想问一问,你脑海中久久萦绕的,或者说是心头挥之不去的画面或者台词是什么呢?二.走进电影,整体感知畅谈电影人物、镜头、对白。
三.鉴赏电影,领悟角色细节分析,体会“小英子”的成长。
1.关于骆驼带铃铛2.关于挨打3.关于好人和坏人4.关于过去和将来5.关于恨与不恨6.关于成长四.《城南旧事》的电影中,不断穿插了音乐,音乐是电影的第二语言,领悟《送别》乐曲在整个故事中的反复出现所起的作用。
歌曲反复出现,既反映了剧中人物情感变化和心理的波动,也在整个故事叙述中把几个生活场景、事件连在一起,起着起承转合的结构作用,同时还营造出平和、舒缓的叙事节奏。
《城南旧事》这部电影就是用《送别》为线索串联起来的,使人笼罩着淡淡的哀愁与浓浓的相思。
五.课堂小结影片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通过三件互相无关联的事件诠释了“离别”这个带着淡淡忧伤的词。
整部影片在叙事与画面表现上都带有淡淡的忧愁感。
没有戏剧性的变化,没有激烈的冲突,就这样的娓娓道来却能让人的心始终跟着主人公去感受一次次离别带来的忧愁。
一首《送别》贯穿影片始终,每一次的离别都会听到这个旋律。
其实每一个人在每一个阶段都在面对这样的事,离开或被离开身边的每一个人;或因远走,或因离世,或因缘分已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高中选修语文《影视名作欣赏》第一课《城南旧事》:别样离愁,纯美格调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四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对下列诗句中“月”这一意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明月乍出,有光无声,却能惊动山鸟,以静衬动,营造出“夜静”“山空”的静谧氛围。
B、“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月冷,即心冷,诗人借无声的冷月表达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痛惜之情。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残月,这里指拂晓之月,诗人借残月表达心境的凄清冷落,曲折地写出离愁别绪。
D、“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旧时的月亮仍多情地照着这残破的古城,寄托了诗人对故国萧条的深沉感伤。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句子语言运用不得体的一句( )A、高三毕业前夕,李新送照片给黄山,并题写了六个字:“黄山同学惠存。
”B、一初学写作者给报刊编辑部寄稿,并附一纸短函:“谨将大作寄上,敬请拜读,欢迎斧正。
”C、一购物中心大门边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价廉物美,童叟无欺,欢迎惠顾。
”D、一些外地老师将来校参观学习,学校在校门口写了一张标语:“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我校指导!”【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子,表达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话剧《城南旧事》里有个小姑娘叫英子,这个名字对90后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60后却是很熟悉的。
B、古文今读,应该从语言的认知进入艺术的鉴赏,成为古代作家的艺术“知音”。
C、为了办好2010年亚运会,广州请来世界各地专业人士组织赛事,参与筹划,实际上这也是广州与国际接轨,学习别国先进的理念。
D、2010年东莞市中学生男子篮球比赛结果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光明中学运动员关山红为此夺得了此项比赛的最佳运动员的光荣称号。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工作组认真听取了幼儿家长的诉求,责成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迅速采取多种措施,组织专家分析评估,依法对现场药品进行封存送检。
B、《我们看海去》由著名作家林海音创作,是关于林海音童年在北京生活的五则小故事,曾改编成电影。
代表作有《城南旧事》《城南旧影》等。
C、针对“三农”问题,全国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分赴黑龙江等地,与全国13个产粮大省政协联合调研,提出关于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农村消费的建议。
D、当前,很多地方都兴起了修复中国传统文化书院的热潮,其目的之一在于,用国学中的精华部分启发90后,使这些年轻人无时无刻不能忘掉国学经典中的人生哲理。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陈老师说,这部著作虽语言直白,但内容_______,中学生现在还难以理解。
②睡前适量的运动可以分散注意力,使紧张的精神________下来,有利于睡眠。
③昨晚,湖北武当山突发大火,有着千年历史的遇真宫主殿________化为灰烬。
A、艰深松弛顿时B、艰涩松弛马上C、艰涩松懈马上D、艰深松懈顿时【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咏“花”: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咏“草”:______。
(北朝民歌《敕勒歌》)【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咏“树”:树木丛生,______。
(曹操《观沧海》)【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咏“花”: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咏“树”: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______。
(贺知章《咏柳》)【答案】:【解析】:第12题【语言表达】下面是一则介绍乒乓球馆的广告,请找出其中的两处语病,并作修改。
我市五环乒乓球馆开馆以来,承蒙市乒乓球协会的关怀和广大乒乓球爱好者的大力支持下,得以较快发展。
日前已搬迁新馆,新馆宽敞明亮,设施齐全。
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各种档次的球拍、球衣、球鞋、衣柜等乒乓器材,同时提供全方位服务。
市五环乒乓球馆热忱欢迎各界乒乓球爱好者光临指导。
【答案】:【解析】:第13题【语言表达】下面是一则介绍乒乓球馆的广告,请找出其中的两处语病,并作修改。
我市五环乒乓球馆开馆以来,承蒙市乒乓球协会的关怀和广大乒乓球爱好者的大力支持下,得以较快发展。
日前已搬迁新馆,新馆宽敞明亮,设施齐全。
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各种档次的球拍、球衣、球鞋、衣柜等乒乓器材,同时提供全方位服务。
市五环乒乓球馆热忱欢迎各界乒乓球爱好者光临指导。
【答案】:【解析】:第14题【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英子笑嘻嘻地往回走了。
校门口。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歌声围绕着。
三个童子军拿着棍子把着大门,维持着秩序,来宾络绎进去。
英子的爸爸妈妈一同来了。
学校礼堂里。
四角交叉挂着万国旗,台上,正中悬挂着孙中山像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对联,上面是“天下为公”的匾额,三十来个少年排成三行,一位老师捧着一盘系着红绸带的毕业证书站在前面,校长走上前来拿起一卷毕业证书。
校长:本届毕业第一名学生xxx。
一个眉目清秀的少年出列走到校长面前一鞠躬。
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英子打扮成小麻雀同参加游艺节目的同学们坐在一起,她鼓着掌回过头去望着来宾席,看到爸爸妈妈已经坐在那里。
妈妈也看见她了,她举起一个苹果向英子示意, 英子就过来了。
这时正好那个考第一名的学生从台上下来,回到座位上去,他好象听到有人叫他,回过头去,走到来宾席旁。
英子看到那个在草堆里认识的人笑嘻嘻地伸出手来,从学生手里接过了那份用红绸带系着的毕业证书。
爸爸(对英子说):你以后也要考第一名才好,你看他爸爸多喜欢。
英子:不是他爸爸,是哥哥。
后景里,拿了毕业证书的小学毕业生陆续走回自己的座位。
英子:我们的节目快开始了。
妈妈:快走吧,别误了事。
英子离开了来宾席。
奏着《麻雀和小孩》的风琴声嗡嗡地响了。
台上,刘平扮着小孩,他唱着“小麻雀呀,小麻雀呀,你的母亲,哪里去了?”英子扮的小麻雀上台了,那块缀着小铃儿的淡青色包头纱,系在小拇指上当翅膀,随着她的跃动,发出很好听的声音。
英子的爸爸妈妈高兴地看着台上的英子。
那个厚嘴唇的人眼睛也盯着英子,认出了就是在草堆里认识的那个姑娘。
闪入一个画面:英子:我不懂什么好人坏人,人太多了,挺难分。
厚嘴唇的人的脸上呈现出一副惭疚和尴尬的神情,目光落了下来。
草堆里。
那个厚嘴唇的人双手支着下巴,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英子站在他面前。
厚嘴唇的人:小英子,我问你,昨天你有没有动过这包袱?(英子摇摇头)我想着也不是你,要是你倒好了。
英子:不是我,我也搬不动那块石头。
厚嘴唇的人:这地方我不能久呆了,你明白不?(拉过英子的手)往后你不要再到这儿来找我了。
小妹妹,我忘不了你,又聪明,又厚道,咱们也是好朋友一场哪!英子:你今天好象特别不高兴,你昨天看到你弟弟的文凭多高兴。
厚嘴唇的人(苦笑着,拍拍英子的肩膀):回去吧,小英子,这两天别再来了。
英子:你还有故事没跟我讲呢。
厚嘴唇的人:过些天一定讲。
英子:再见,叔叔。
英子从断垣爬了出来,刚往前走了几步,对面碰见了那个戴草帽的人,英子朝他看了一眼,他好象没有看到英子。
英子又看到他后面还跟了两个穿黑衣服的警察,一直往空地那边走去。
英子站在自家门口发着愣。
画外,群杂声:“都在看什么?”“看捉贼,”贼在哪里?”“就在里边,快出来了。
”断垣前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家家户户的门口也都站满了人。
英子向空草地那边望去。
一群人过来了,那个厚嘴唇的人低着头,他的手被捆上了白绳子,一个巡警牵着, 一个巡警抱着那个油布包袱。
戴草帽的人跟在后边。
英子的脸故意藏到妈妈身背后去了,她不愿意看。
画外,群杂声:“这小子不象做贼的样,好人坏人真看不出来了。
”“就是那个便衣破的案,他在这里憋了好几天。
”“说是一个小姑娘给他引的路才破的案。
”街上的人渐渐散去了,只剩下打糖锣的老头儿歇在那里打锣,可是没有一个孩子买糖吃。
胡同显得分外寂静。
小学校的课堂里。
秋天了,窗外的落叶吹下来,落到了教室里,落到了林英子的课桌上。
韩老师踏着风琴,小学生齐声唱着“长享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林英子一边唱,一边落下了泪珠。
韩老师走到英子身旁。
韩老师:为什么哭?英子:我没有哭,我每次唱这支歌,眼睛都会发酸,眼泪就掉下来了,管也管不住。
韩老师点点头,拍了拍她的肩膀,走开了。
剧本反复引用李叔同的《送别》歌曲,试分析其作用。
""“一个眉目清秀的少年出列走到校长面前一鞠躬.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一情节有何作用?""在领毕业证的时候,为什么“厚嘴唇的人”被英子的爸爸误认为是那个眉目清秀的少年的爸爸?这说明了什么?""试分析“厚嘴唇的人”这一人物形象。
""【答案】:第15题【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病起书怀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闽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注]江干:江边。
庙社:宗庙社稷,指国家朝廷。
和銮:天子的车驾。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由四联组成,其中______联和______联是对偶句。
""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用了一些什么表现手法?展现了诗人怎样的形象和情怀?请简要文析。
""对诗人“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看法,你是如何评价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