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
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
![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a95628d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b.png)
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包括肺癌、鼻咽癌、尿路上皮癌、肝癌、胰腺癌、胃癌、食管癌、皮肤癌、骨肿瘤等。
这些职业性肿瘤和特定的职业环境、工作方式及相关工作物质有关。
肺癌是职业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
吸入烟雾、粉尘、化学物质和接触放射性物质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
例如,煤矿工人、建筑工人、焊工等长期接触煤尘、石尘、铁尘等粉尘的人群患肺癌的风险较高。
另外,长期吸入二手烟也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预防肺癌的原则包括戒烟、防尘、防化学物质毒害以及减少接触放射性物质。
对于吸烟者来说,戒烟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
吸烟者应积极寻求戒烟的方法和支持。
对于需要长时间暴露在粉尘、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的职业群体,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接触粉尘、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的机会。
此外,定期体检和筛查也是早期发现肺癌的重要手段。
鼻咽癌是一种与职业环境和饮食有关的职业性肿瘤。
长期暴露在患有鼻咽癌的患者身边,或从事与鼻咽癌相关的工作,如某些化学品的生产和使用、木工、焊工等,容易增加患鼻咽癌的风险。
此外,饮食习惯也与鼻咽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过多摄入腌制食物、腌制蔬菜等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食物会增加患鼻咽癌的风险。
预防鼻咽癌的原则包括控制职业暴露和改善饮食习惯。
对于从事与鼻咽癌相关工作的人群,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手套等,减少对有害物质的接触。
对于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或减少摄入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腌制食品、腌制蔬菜等,同时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保持饮食的多样性。
尿路上皮癌是与某些化学物质接触有关的职业性肿瘤。
长期接触某些有致癌性的化学物质,如芳香胺、染料、钢铁、石油、水泥、某些农药等,可导致尿路上皮癌的发生。
此外,吸烟也是尿路上皮癌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预防尿路上皮癌的原则包括减少化学物质暴露和戒烟。
对于从事与有害化学物质接触的职业人群,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装备、加强通风等,减少有害物质的接触。
另外,吸烟者应积极戒烟,减少尿路上皮癌的发生风险。
职业性肿瘤的预防原则是什么
![职业性肿瘤的预防原则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eef38c85eff9aef8951e0642.png)
职业性肿瘤的预防原则是什么癌症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一个大敌,一些发达工业国家如英、美等,癌症的死亡率在各种死因中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居第二位。
(一)加强对职业性致癌因素的控制和管理识别、鉴定、严格控制与管理职业性致癌因素,不接触或减少接触职业性致癌因素是预防职业性肿瘤的上策,属于一级预防,效果最好。
致癌物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可避免接触的,如萘胺、亚硝胺等,应停止生产与使用;另一类在目前仍需使用的工业化学物,如氯乙烯、羰基镇,则可根据现有资料,提出暂行技术标准严格控制接触水平,并定期监测,使其浓度或强度控制在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以下。
另外,对新化学物质,应做致癌性筛试,提示有强致癌性的,应停止生产和使用。
(二)改革工艺流程,加强卫生技术措施改革生产工艺,加强通风,不断提高生产自动化、机械化、密闭化程序,避免或减少接触至癌因素;加强原料选用,限制原材料中有毒物质的含量、采用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有毒的致癌物质,如石棉生产中,限制主要引起间皮瘤的青石棉的用量;对于不能立即改变工艺流程或目前也无法代替的致癌物,采取严格综合措施,控制工人接触水平。
(三)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首先要加强卫生宣传教育,让广大职工了解致癌物质的特性及其对人体的危害、进入人体的途径及防护措施,增强职工的防范意识;工作服应集中清洗、去除污染,禁止穿回家;处理致癌物时,应严防污染厂外环境;许多致癌物与吸烟有协同作用,应在接触人群中开展戒烟教育;对于与工人行为方式密切相关的因素,如操作规范、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卫生习惯等,应加强职业健康促进教育,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四)健全医学监护制度对肿瘤高危人群进行医学监护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及时诊断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可能检出肿瘤前期的异常改变或早期阶段的肿瘤,以降低“早期”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在职业性肿瘤中,目前仅尿沉渣脱落细胞涂片检查对早期诊断膀胱癌有意义。
因此,要加强医学监护工作效率和效能的研究。
职业性肿瘤
![职业性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16655ea9f121dd36a32d825d.png)
石棉 氯甲醚 切削油 芳香胺
(一)职业性致癌因素的作用特征 2. 阈值问题
对于大多数毒物来说其毒性作用存在阈值或 阈剂量,即超过这个剂量时才可引起健康损害。 在预防工作中,阈剂量可作为安全接触剂量 的依据。 但是对职业性致癌物来说,是否存在阈值尚 有争论。
16
关于无阈值的“一次击中”学说
设计良好的动物实验可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可用以判定某种物质是否对被试动物具有致癌 性。
例如氯乙烯、氯甲甲醚、煤焦沥青所致的职业
肿瘤都是经动物实验得到肯定结果,通过接触 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得到了证实。
31
标准化的动物诱癌实验研究程序
IARC对动物实验设计的要求:
1)2种动物(一般为小鼠和大鼠),每组雌雄各半; 2)每个实验组和相应对照组要有足够的动物数,每种性别 至少50只; 3)投药和观察时间必须能够超过该种动物期望寿命的大部 分(大鼠和小鼠一般为2年); 4)在实验组中,施加的剂量至少有2个,高剂量组和低剂量 组,高剂量组剂量应接近最大耐受剂量;如条件允许最好设 3个剂量组; 5)结果的确定要有足够量的病理学检查;
加40~90多倍。
23
(一)职业性致癌因素的作用特征
6. 年龄
职业性肿瘤的发病年龄通常在40岁以下,与潜伏期长有
关。 由于工业化的发展,职业性致癌因素的种类和数量增加, 预防措施的加强,职业性癌的发病年龄有明显提高的趋 势。 总的来看,职业性肿瘤发病年龄比非职业性发病年龄要 早。 如芳香胺引起的泌尿系统癌变,发病年龄以40~50岁多 见,比非职业性的泌尿系统癌症早10~15年。
6)用恰当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32
将动物致癌实验外推到人的时候要考虑:
第六章+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
![第六章+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e6d7f82d0b4e767f5acfced3.png)
潜隐期(年)
20~24 50~54 15~18 20~24 25~48 20~30 15~23 11~17 10~15 25~40 20~40 10~24 40~50 11~15
2. 致癌阈值
大多数毒物来说其毒性作用存在阈值或阈剂量,即超过这个 剂量时才可引起健康损害。 在预防工作中,阈剂量可作为安全接触剂量的依据。 职业性致癌物来说,是否存在阈值尚有争论。
一般为2年);
(1)动物实验
4)在实验组中,施加的剂量至少有2个,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高剂量组 剂量应接近最大耐受剂量;如条件允许最好设3个剂量组;
5)结果的确定要有足够量的病理学检查; 6)用恰当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将动物致癌实验外推到人的时候要考虑: ①是否已证明对动物致癌的该化学物质也能引起人类癌症。 ②引起动物致癌的剂量是否对人也同样致癌。 满足以上2点,表明动物实验结果与人类致癌有较好的相关性。 如砷已在人类证明可致皮肤癌和肺癌,但动物实验未能成功。 如联苯胺可使大鼠、苍鼠及小鼠发生肝肿瘤,但对人和狗则发生膀 胱癌。
3.剂量-反应关系
• 大多致癌物都明显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即暴露于同一致癌物总剂量大(累加上 非职业途径接触剂量)的人群比接触剂量小的人群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
• 接触二甲基氨基偶氮苯(奶油黄)30mg/d,34天诱发肝癌,接触总量为 1020mg;若1mg/d,700天发生肝癌,接触总量为700mg,说明职业肿瘤发生 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第一节 概述
职业性肿瘤(occupational tumor),又称职业癌(occupational cancer),是在工作环境中接触致癌因素(carcinogen),经过较 长的潜隐期而罹患的某种特定肿瘤。
2024年常见职业病的认定和防治(4篇)
![2024年常见职业病的认定和防治(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ec8c8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7.png)
2024年常见职业病的认定和防治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病问题日益突出。
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某一职业或在特定工作环境中暴露于一定的职业性病因因素下,导致损害工人职业健康的一类疾病。
政府和企业要高度重视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认真做好职业病的认定及预防措施,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一、常见职业病的认定1. 职业性肺病随着2024年环境污染的严重化,职业性肺病成为常见的职业病之一。
主要包括尘肺病、职业性胸膜病、职业性支气管炎等。
对于职业性肺病的认定,应根据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工人的职业史进行综合评估。
2. 职业性听力损失噪音是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会导致职业性听力损失。
对于职业性听力损失的认定,可以采用听力测试和工作场所噪音监测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估工人的职业性听力问题。
3. 职业性皮肤病在某些职业中,如建筑工人、印刷工人、化工工人等,暴露于化学物质会导致职业性皮肤病。
对于职业性皮肤病的认定,可根据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皮肤检查结果以及工人的职业史进行综合评估。
4. 职业性骨骼肌肉损伤职业性骨骼肌肉损伤在一些行业中较为常见,如装卸工人、长时间使用电脑的办公人员等。
对于职业性骨骼肌肉损伤的认定,可根据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体检结果以及工人的职业史进行综合评估。
二、常见职业病的防治措施1. 完善职业病防护措施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护管理制度,并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估。
同时,加强工人的职业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加强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估政府应加强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估工作。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危害因素对工人健康的影响。
3. 完善职业病诊断与治疗体系建立健全职业病诊断与治疗体系,提供及时和有效的医疗服务,减少职业病给工人健康带来的损害。
4. 加强职业病监测与统计工作加强对职业病的监测与统计,及时掌握职业病发病情况和趋势,为制定职业病防控政策提供依据。
职业性肿瘤的特点及预防
![职业性肿瘤的特点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a204615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0.png)
职业性肿瘤的特点及预防职业性肿瘤是指与特定职业或工作环境有关的肿瘤疾病,其发生与个体长期接触或暴露于特定职业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物理因素或生物因素等有关。
职业性肿瘤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与职业暴露有关:职业性肿瘤通常与特定职业或工作环境有关,如接触化学物质的工人、放射线工作者等。
不同职业环境中存在的工作性致癌物质和致癌因素不同,因此不同职业暴露的肿瘤类型也有所不同。
2. 潜伏期较长:职业性肿瘤的潜伏期通常较长,一般需要接触致癌物质或因素多年甚至几十年后才会出现症状。
这也是职业性肿瘤难以被及时诊断和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
3. 高发群体易受侵害:从事特定职业的工人通常长期接触致癌物质或因素,因此他们患职业性肿瘤的风险较一般人群更高。
例如,矿工、染料厂工人、焊工等职业的工人患肺癌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职业性肿瘤的预防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制定安全规范:雇主应该制定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员工在工作中避免接触或暴露于致癌物质或因素。
例如,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建立通风系统等。
2. 健康教育和培训:雇主应该为员工提供关于职业性肿瘤的知识培训,教育他们了解职业性肿瘤的原因、预防方法以及相关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员工也应该关注自己的职业爱好,了解相关职业的风险。
3. 定期体检和筛查:对于高风险职业群体,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至关重要。
早期发现职业性肿瘤的征兆和症状,有助于及早治疗和干预。
4. 使用替代产品: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尽量使用无害或低害的替代产品来避免接触致癌物质。
例如,使用环境友好的工艺和材料来替代有害的化学物质。
5. 国家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加强对职业环境的监管。
例如,限制和监控某些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和惩罚。
综上所述,职业性肿瘤是与特定职业或工作环境有关的肿瘤疾病,其特点包括与职业暴露有关、潜伏期较长和高发群体易受侵害。
为了预防职业性肿瘤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制定安全规范、进行健康教育和培训、定期体检和筛查、使用替代产品以及制定和实施国家政策和法规等措施。
职业肿瘤
![职业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550b9a2db4daa58da0114a2e.png)
职业性致癌因素- ★职业性致癌因素-识别与判定
当将动物致癌实验资料推至人的时候,要考虑: 当将动物致癌实验资料推至人的时候,要考虑: ☞是否已证明对动物致癌的所有化学物质也能引 起人类癌症,或反之也如此。 起人类癌症,或反之也如此。 从定量的观点出发, ☞从定量的观点出发 , 是否人类对引起动物致癌 的相同剂量的致癌物有相同的致癌易感作用。 的相同剂量的致癌物有相同的致癌易感作用。 满足这两方面, 满足这两方面 , 表明动物实验结果与人类致癌有 较好的相关性。 较好的相关性。 此外, ☞此外 ,即使在动物和人的致癌性上有较强的相 关性,但靶器官及发癌部位在啮齿类动物和人 关性 , 但靶器官及发癌部位在啮齿类动物和 人 之 间可能是不同的。 间可能是不同的。
职业性致癌因素- ★职业性致癌因素-识别与判定
确认的致癌物( 种 及生产过程( 确认的致癌物(27种)及生产过程( 12 种) :指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已有明确证据表明 对人有致癌性。 对人有致癌性。 可疑致癌物:10种 一是动物实验证据充分, 可疑致癌物:10种。一是动物实验证据充分, 但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有限。 但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有限。另一种是动物致 癌性试验阳性, 癌性试验阳性,特别是与人类血缘相近的灵长类 动物中致癌试验阳性,对人致癌可能性很大,但 动物中致癌试验阳性,对人致癌可能性很大, 缺少对人类致癌的证据。 缺少对人类致癌的证据。 潜在致癌物: 潜在致癌物:这类物质在动物实验中已获得 阳性结果, 阳性结果,但在人群中尚无资料表明对人有致癌 如钴、 硒等。 性,如钴、锌、硒等。
职业性致癌因素
剂量-反应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 大量研究证明, 大量研究证明,对大多数致癌物 来说明显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来说明显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即 在暴露致癌物的人群中, 在暴露致癌物的人群中,接触大剂 量的要比接触小剂量的肿瘤发病率 和死亡率都高。 和死亡率都高。
2023年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
![2023年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593b964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1.png)
2023年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
1. 肺癌:职业性烟草、石棉、放射线等有害物质的接触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预防原则包括:避免吸烟和被动吸烟、确保工作环境无烟、正确佩戴防护装备以减少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的吸入、定期体检并进行肺癌筛查等。
2. 鼻咽癌:职业性暴露于木尘、金属粉尘、化学物品等有害物质可能增加患鼻咽癌的风险。
预防原则包括:戴口罩或鼻罩以减少有害颗粒物的吸入、保持通风良好的工作环境、避免长时间暴露于有害物质、定期进行口腔和鼻咽检查等。
3. 皮肤癌:职业性暴露于紫外线、化学物品等有害物质可能导致皮肤癌。
预防原则包括: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定期使用防晒霜、戴防护帽、穿戴防护服等减少紫外线暴露、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品、定期检查皮肤病变等。
4. 肝癌:某些职业如对有害化学物质的长期接触,可能会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预防原则包括:避免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定期进行肝癌筛查等。
5. 骨癌:职业性暴露于放射线、金属粉尘、化学物品等有害物质可能导致骨癌。
预防原则包括:确保工作环境无放射线泄漏、佩戴防护装备减少有害物质的暴露、定期进行检查等。
总的来说,预防职业性肿瘤的关键在于避免接触有害物质、正确佩戴防护装备、保持工作环境的良好通风和安全、定期进行
相关肿瘤的筛查等。
此外,个体应根据自身的职业特点和工作环境,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职业性肿瘤的风险。
职业肿瘤
![职业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3117631659eef8c75fbfb37a.png)
5、砷所致肺癌、皮肤
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7、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 8、铬酸盐制造业所致肺癌
砷所致的肿瘤中可定为职业肿瘤的是( D )
A 肺癌 B 皮肤癌 C 肝癌 D 肺癌和皮肤癌 E 肝癌和皮肤癌 说明 砷可致肺癌、肝癌、皮肤癌等多种癌瘤,但可定为 职业性肿瘤的仅有
肺癌和皮肤癌
可认定为职业性肿瘤的是( B )
p.276
职业性肿瘤
Occupational cancers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熊敏如
第一节
概
述
1775年,英国外科医生 Pott首次报告 扫烟囱工阴囊癌
揭开职业肿瘤研究序幕
1775年英国外科医生Pott临床观察发现 扫烟囱工阴囊癌发病率高与儿童时代长年 接触煤烟灰和沥青有关
上世纪,日本人山极等实验研究发现煤 焦油涂沫兔耳可致皮肤癌。
4、致癌部位
常有较固定的好发部位或范围 呼吸道和皮肤 也可累及邻近器官或远隔部位 如致肺癌因素可引发气管、咽喉、鼻腔或鼻窦的 肿瘤
同一致癌物可致多部位肿瘤
如砷可诱发肺癌和皮肤癌;电离辐射可致白血病、 肺癌、皮肤癌、骨肉瘤等。
5、病理类型
不同致癌物所致肿瘤的病理类型各异 铀矿工肺癌 : 未分化小细胞癌 铬致肺癌:鳞癌 家具工鼻窦癌:腺癌 苯致白血病:急粒比例最大,慢性早幼粒细胞白 血病较少见
接触水平-反应关系
接触可疑致癌因素的剂量或水平越高,癌症的 发病率越高。接触水平-反应关系越密切,因果关系 越易确立。
生物学合理性
即研究结果基于致癌机制而非生物学谬误 所致。
时间依存性 “接触”必须先于“效应”。 癌症高发年龄提前 提示致癌物潜伏期较短或致癌性较强 癌症发病的性别比例改变
四、职业致癌因素的最终确认与分类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ppt课件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211c0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7.png)
物理性状
如吸入不溶性的镍化物有致病性.而可溶性的镍盐则无;
极细的镍微细粉尘可能有害,而块状的镍金属(如镍币)则 无害。
接触方式
如不溶(极微溶)性的铬盐和镍盐,仅经呼吸道吸入才致癌, 皮肤接触或经口进入都无作用。
三、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与判定
壹 临床观察
贰
实验研究(动物实验、 体外试验)
叁
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于识别和判定某种因素对人的 致癌性可提供最有力的证据,因为研究的对象是人。 但流行病学研究常因条件限制使其具有一定局限性, 需要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的佐证。
职业致癌物分类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和动物实验结果,职业致癌物可分为三类:
确认的致癌物 及生产过程
可疑致癌物
潜在致癌物
要有30次以上的增殖,达到109以上 数目的细胞,重量到数克,才能被发
现或具有临床的意义(体表及浅表肿
瘤易见者除外)。各种肿瘤细胞有一
定的细胞动力学倍增时间,这一过程
大体较长,通常需要15—20年,最短
者要2—5年,长者可达30—40年。
由于职业性接触程度较强,职业肿瘤
B
发病年龄比非职业性同类肿瘤提前。
01
强烈、最经常接触的
部位发生。
02
职业性肿瘤多见于皮
肤和呼吸系统。
03
同一致癌物也可能引
起不同部位的肿瘤。
04
少数致癌物引起不同
类型肿瘤。
病理类型
职业性肿瘤往往由于致癌物不同而各具一定 的病理类型,一般认为,接触强致癌物以及 高浓度接触所致肺癌多为未分化小细胞癌, 反之则多为腺癌。
物理性状、接触方式与致癌关系
氯甲醚所致 肺癌;
职业性肿瘤的特点及预防
![职业性肿瘤的特点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f768a58f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1d.png)
职业性肿瘤的特点及预防职业性肿瘤是指由于职业因素引起的特定类型肿瘤。
职业性肿瘤具有一些特点和预防措施,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职业性肿瘤的特点1. 职业暴露历史:职业性肿瘤往往发生在一些长期暴露于特定工作环境的人群中。
例如,矿工长期暴露在有害矿物质的环境中,会增加患尘肺和肺癌的风险。
2. 特定致癌物质:职业性肿瘤与特定的致癌物质密切相关。
不同职业中的致癌物质种类不同。
举例来说,农药生产工人暴露在大量农药中,会增加患肝癌、泌尿系统肿瘤和血液系统肿瘤的风险。
3. 延迟潜伏期:职业性肿瘤的发生与职业暴露的时间累积有关,通常具有较长的潜伏期。
患者在长期暴露于致癌物质后,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才能发生肿瘤。
4. 特定肿瘤类型:不同的职业暴露会导致患特定类型的肿瘤。
例如,长期接触石棉的工人容易患上间皮瘤;焊接工人容易患上肺癌;印刷工人容易患上白血病和肺癌等。
二、职业性肿瘤的预防1. 职业病危害监测:建立职业危害监测系统,对各类工作岗位进行职业病危害源调查和评估,掌握潜在的职业病危害源,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 职业危害管理:实施有效的工作场所管理和职业危害控制措施,包括改善工作环境、采取有效的工艺措施,保护工人的健康安全。
3. 个体防护:工人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耳塞、防护眼镜等,减少对有害物质的暴露。
4. 健康教育和培训:加强工人的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5. 定期体检:应定期对有职业暴露史的工人进行体检,早期发现和诊断职业性肿瘤。
6. 职业病监测与报告:建立职业病监测与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职业病病例,加强对职业病的疫情分析和研究,为职业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7. 职业康复:对患有职业性肿瘤的工人,应提供合理的康复服务,包括手术治疗、辅助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等。
8. 严厉执法:加强职业健康监管和执法力度,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工人权益和职业健康安全。
综上所述,职业性肿瘤具有职业暴露历史、特定致癌物质、延迟潜伏期和特定肿瘤类型等特点。
2023年职业性肿瘤的特点及预防
![2023年职业性肿瘤的特点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09a62e7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c.png)
2023年职业性肿瘤的特点及预防职业性肿瘤是由长期接触或受职业环境中各种有害物质的影响所引起的各种肿瘤。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职业性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对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就2023年职业性肿瘤的特点及预防措施进行详细说明。
一、职业性肿瘤的特点1.职业性肿瘤类型多样:职业性肿瘤的类型很多,包括肺癌、肝癌、鼻咽癌、皮肤癌等多种肿瘤类型。
不同的职业环境中,接触的有害物质也不尽相同,导致了职业性肿瘤类型的多样性。
2.潜伏期长:职业性肿瘤患者中,肿瘤的潜伏期往往较长。
由于有害物质的接触通常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所以职业性肿瘤的发现通常较晚。
3.节律性发病:职业性肿瘤的发病往往具有一定的节律性。
例如,接触粉尘的职业工人在长期接触后,往往会在某个特定时期出现肺癌的发病高峰。
这种节律性发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职业性肿瘤的规律。
4.可防可控:相比于一些非职业性原因引起的肿瘤,职业性肿瘤通常是可以通过预防控制来减少甚至避免的。
只要合理进行职业健康管理,减少有害物质的接触,加强个体防护,就可以有效地降低职业性肿瘤的发病风险。
二、职业性肿瘤的预防措施1.加强职业卫生管理:企业和相关部门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护体系。
加强有害物质的监测和排放管理,及时发现和控制有害物质的泄漏和污染,确保职业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2.全面落实个体防护:企业应为从事有害物质作业的工人提供充足的个体防护装备,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工人应正确使用个体防护装备,避免有害物质的直接接触。
3.科学培训和职业教育: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有害物质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同时,建立健全的职业健康档案,跟踪和记录员工的接触史和健康状况。
4.加强监测和早期筛查:对于高风险职业,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监测和早期筛查,及早发现有害物质的影响。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确保员工健康情况的及早发现和处理。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之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第七章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之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第七章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3b0e929aa417866fb94a8e16.png)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之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第七章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第七单元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一、概述1.概念:职业肿瘤(Occupational tumor):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致癌因素,经过较长的潜伏期而患某种特定肿瘤,称职业性肿瘤或职业癌(Occupational cancer)o能引起职业性肿瘤的致病因素,称为职业性致癌因素(Occupational carcinogen)。
职业性致癌因素:机械刺激、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最常见的职业性致癌因素为化学致癌物。
2.研究职业肿瘤的意义:(1)可以肯定职业性致癌因素的作用,有助于探索人类肿瘤的病因;(2)致癌因素一经识别,就可以采取预防措施,使发病率下降。
3.我国确定的职业性肿瘤名单:(1)联苯胺致膀胱癌(2)石棉致肺癌、间皮瘤(3)苯致白血病(4)氯甲瞇致肺癌(5)碑致肺癌、皮肤癌(6)氯乙烯致肝血管肉瘤(7)焦炉逸散物致肺癌(8)铭酸盐致肺癌二、职业肿瘤的发病特点(一)好发部位:较固定。
皮肤、呼吸道、远隔部位:联苯胺一一膀胱癌。
一种接触可引起多种肿瘤:放射线可致:白血病、肺癌、皮肤癌等。
(二)发病条件:1•接触物质的理化性质:颗粒状金属線一一致癌,块状金属镰一一无致癌性;结构与癌症:B 一蔡胺强致癌剂;a-茶胺弱致癌剂;2.接触途径:不溶性的碌盐,吸入时致癌,经口或经皮无致癌性;3.接触剂量和接触时间:与职业接触史有关;4.个人生活习惯:吸烟促进多种职业性肿瘤的发生。
(三)潜伏期:潜伏期较长,平均15年以上。
职业肿瘤的发病年龄较非职业性同类肿瘤病人年龄小。
芳香胺引起的泌尿系统癌变,一般人群为60〜75岁,而职业人群为40〜50岁,发病年龄提前了10〜25岁。
(四)病理类型:特定的病理类型。
如铀矿工肺癌大部分为未分化小细胞癌,恶性度较高;苯:白血病的类型不同,无规律。
(五)阈值:无定论。
三、职业肿瘤的识别和确认(一)临床观察一一发现职业性肿瘤1775年英国外科医生Pott——阴囊癌与打扫烟囱有关;1964年英国耳鼻咽喉科医生Hadfield发现老年家具制作一一多发鼻窦癌;接触放射性物质人员——肺癌、口血病等;病例分析对病因探索可提供线索,可成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
职业卫生-职业肿瘤
![职业卫生-职业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5b75b5c1a21614791611281b.png)
2021/2/15
24
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原发性肝血管肉瘤,从事聚氯乙
烯生产,有明确的氯乙烯单体接触史,累计接触工龄1 年以上(含1年),潜隐期1年以上(含1年)。 7.焦炉工人肺癌:
2021/2/15
3
(一)职业性肿瘤的基本特征
3、剂量-反应关系:
通过大量的动物试验和流行病学的研究,对于大多数致 癌因素,接触大剂量的要比接触小剂量的肿瘤发病率和 死亡率都高,说明大多数致癌物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 关系。
2021/2/15
4
(一)职业性肿瘤的基本特征
4、好发部位及病理类型 部位:皮肤和肺是职业性致癌物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和直接
细胞分化逆转、凋亡。
2021/2/15
30
(五)肿瘤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 、CT检查 、MRI(磁共振) 、放射性 核素扫描 、放射免疫显像 、 PET(正电子发射断层)、超 声波检查 、介入放射学 ;
2、内镜检查:纤维鼻咽镜、喉镜、支气管镜、纵隔镜、食管 镜、胃镜、结肠镜、直肠镜、胆管镜、阴道镜、官腔镜、输 卵管镜、肾盂输尿管镜、膀胱尿道镜等 ;
作用的器官,故职业性肿瘤多见于皮肤和呼吸系统。 病理类型:
致癌物不同病理类型往往不同 以肺癌为例:一般认为接触强致癌物以及高浓度接触所致 的肺癌多为未分化小细胞癌,反之多为腺癌。
2021/2/15
5
(一)职业性肿瘤的基本特征
5、病因 职业肿瘤病因明确,有明确的致癌因素接触史。
6、年龄 职业肿瘤发病年龄比非职业性的发病年龄早,通常
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范本
![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ba84bca4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3.png)
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范本职业性肿瘤是指由于一些特定职业环境中,接触到的有毒有害物质长期积累而引发的恶性肿瘤。
职业性肿瘤的高发是由于工作环境中存在潜在的致癌因素,特别是长时间、高浓度暴露于有害物质的职业群体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范本。
一、肺癌肺癌是职业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由于长期吸入有害粉尘、烟雾和化学物质所致。
因此,预防肺癌的原则如下:1. 平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物;2. 避免吸烟,并避免被动吸烟;3. 减少空气中有害粉尘和化学物质的暴露,佩戴口罩和其他个人防护设备;4.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肺癌的早期症状。
二、皮肤癌皮肤癌是一种由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引起的职业性肿瘤,常见于房屋建筑工人、农民等户外工作人群。
预防皮肤癌的原则如下:1. 减少日晒时间,尽量避免阳光最强烈的中午时段暴露在阳光下;2. 外出前涂抹防晒霜,并佩戴宽边帽、太阳镜和长袖衣物等防护措施;3. 定期进行皮肤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早期皮肤癌。
三、鼻咽癌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职业性肿瘤,主要由于长时间吸入有害粉尘和化学物质所致。
预防鼻咽癌的原则如下:1. 减少对致癌物质的暴露,佩戴防护面具;2. 定期进行鼻咽部和喉部的检查,及时发现任何异常情况;3. 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这些均为鼻咽癌的危险因素。
四、肝癌肝癌是一种与职业有关的肿瘤,其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长期饮酒和接触致癌物质如镍、氯化乙烯等。
预防肝癌的原则如下:1. 戒酒或限制酒精摄入,避免长期过量饮酒;2.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潜在有害的食物和饮料;3. 遵守职业保护规定,佩戴个人防护设备;4. 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肝癌。
五、膀胱癌膀胱癌是一种与职业有关的肿瘤,主要由于长期接触含有致癌物质的化学品,如苯、二甲胺等。
预防膀胱癌的原则如下:1. 避免长期接触有害化学品,佩戴个人防护设备;2. 注意个人卫生,定期进行盆腔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膀胱癌;3. 坚持适度运动,加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2024年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2篇)
![2024年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31ecb9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1e.png)
2024年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一)职业性呼吸道肿瘤在职业性肿瘤中,呼吸道肿瘤占极高的比例。
常见接触石棉、煤焦油类物质、氯甲醚类、各、镍、芥子气、异丙油、放射性物质等职业。
(二)职业性皮肤癌这是最早发现的职业肿瘤,约占人类皮肤癌的10%。
职业性皮肤癌与致癌物的关系,往往是最直接、最明显,经常发生在暴露部位和接触局部。
能引起皮肤癌的主要化学物由煤焦油、沥青、蒽、木馏油、页岩油、杂酚油、蜡、氯丁二烯、砷化物等。
以煤焦油类物质所致接触工人的皮肤癌最多见。
(三)职业性膀胱癌此类肿瘤在职业性肿瘤中也占相当的地位。
高危职业有:生产萘胺、联苯胺和4-氨基联苯的化工行业。
以萘胺、联苯胺为原料的染料、橡胶添加剂、颜料等制造业,使用芳香胺衍生物作为添加剂的电缆、电线行业。
(四)其他苯致白血病、氯乙烯致血管肉瘤等。
二、职业性肿瘤的预防原则(一)加强对职业性致癌因素的控制和管理(二)健全医学监护制度(三)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四)建立致癌危险性预测制度2024年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2)2024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职业性肿瘤的种类以及预防原则也会有所改变。
以下是2024年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的详细介绍:一、常见的职业性肿瘤种类:1. 骨骼肿瘤: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有关,如建筑工人、矿工等。
预防原则包括合理使用劳动保护设备、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
2. 肺癌:与长期吸入有害气体、粉尘和烟雾有关。
预防原则包括戒烟、减少接触有害气体,增强室内通风等。
3. 皮肤癌:与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有关,如建筑工人、农民等。
预防原则包括佩戴防护帽、遮阳服,减少暴露时间,注意皮肤防晒等。
4. 尿路癌:与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和尿毒症有关,如染料工人、化工工人等。
预防原则包括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加强工作场所通风,避免长时间接触有害物质等。
5. 肝癌:与长期接触有致癌物质有关,如化学工人、印刷工人等。
职业卫生与职业健康第六章
![职业卫生与职业健康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de560f10cc7931b765ce1535.png)
第六章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目的要求]1.掌握职业性肿瘤的概念、特点、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和确认途径。
2.熟悉职业性致癌因素的作用特征,常见的职业性肿瘤。
3.了解职业性肿瘤预防原则。
[学习要点]:第一节职业性致癌因素的作用特征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致癌因素,经过较长的潜伏期而患某种特定肿瘤,称职业性肿瘤(occupational cancer)。
能引起职业性肿瘤的致病因素,称职业性致癌因素(occupational carcinogen)。
职业性致癌因素可包括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其中最常见的是化学性的。
其作用特征可归纳如下:(一)潜伏期动物实验和对人类的研究证明,从首次接触职业性致癌因素到肿瘤的发生有一个明显的潜伏期。
这是因为肿瘤的发生是从DNA一个碱基对发生突变的非正常细胞引发的,但是否发展为肿瘤,受细胞损伤的修复能力、肿瘤发生的内、外源促进因子及免疫系统的有效性等,另外肿瘤细胞繁殖到能够检出的体积(约109个)。
一般潜伏期短者4~6年(如放射线致白血病),长者40年以上(如市面有发的间皮瘤)。
(二)阈值问题对大多数毒物的毒性作用存在阈值问题,但对职业性肿瘤来说,是否存在阈值尚有争论。
(三)好发部位职业性肿瘤往往有比较固定的好发部位或范围,多在致癌因素最常接触、作用最强烈的部位发生,皮肤、呼吸道是致癌因素较常见的接触部位和直接作用器官,所以许多的职业性肿瘤多发生在皮肤和呼吸道,如石棉、砷、Ni、Cr+6引起的肺癌,煤焦油、沥青、氯丁二烯所致的皮肤癌等。
但是也有职业性肿瘤的发生部位与接触部位相居较远者,如职业性皮肤接触芳香胺,导致膀胱癌,可能与排泄途径有关。
(一)病理类型职业性肿瘤往往由于致癌物不同各有比较固定的病理类型,如铬多致鳞癌,铀多致未分化小细胞癌。
一般认为,接触强致癌物及高浓度接触所致肺癌多为未分化小细胞癌,反之则为腺癌。
此特点对职业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意义。
第二节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与判定人们识别和判定职业性致癌因素的途径或方法有三种。
职业肿瘤的预防
![职业肿瘤的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f2ffe559b9d528ea80c77994.png)
血管生成:
1.癌疯长的保障
2.癌转移成功的关键
整理ppt
18
VER治疗(ip)裸鼠肿瘤
对 照
美 多 芬
整理ppt
总 甙
对 照 美 多 芬 总 19 甙
谢 谢!
整理ppt
20
公认的职业致癌物: 判明在生产环境中致癌物 浓度,使其不超过容许浓度,加强工人个体防 护,即可取得效果
整理ppt
4
一 加强职业性致癌物的控制和管理
致癌因素不明时:加强生产环境通风排毒 个体防护。
改革生产工艺,减少粉尘烟雾,降低境 境中有害物质浓度,不断提高生产自动化, 机械化,密闭化的程度,生产者避免或减少 直接接触已知的致癌因素。
A
整理ppt
B
16
VER抑制黑色素瘤细胞向小鼠肺部转移,肺中黑色素瘤细胞克 隆减少,平均存活时间显著延长。(Ohno等, 2002, Biol. Pharm. Bull. 25(5):666-668)
整理ppt
17
VER抑制血管生成(Watenerg et al. Lab Invest,2003, 83(1):87-98)
3.抗炎剂:水杨酸钠、省胃酮、布洛芬等
4.6-葡萄糖醛酸脱氢酶抑制物
5.鸟胺酸脱羧酶抑制物
6.蛋白酶抑制剂
抗氧化剂 1.抗炎剂
2.抗氧化剂:SOD等
3.Ⅱ相代谢酶诱整理导ppt剂
14
VER(美多芬)使胃癌细胞逆转(电镜)
灌胃前
整理ppt
灌胃后
15
肝SMC-7721细胞的隧道扫描电镜图
A: 对照; B:香豆素处理72小时.
2
整理ppt
一 加强对职业性致癌因素的控制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
一、常见的职业性肿瘤
(一)职业性呼吸道肿瘤
在职业性肿瘤中,呼吸道肿瘤占极高的比例。
常见接触石棉、煤焦油类物质、氯甲醚类、各、镍、芥子气、异丙油、放射性物质等职业。
(二)职业性皮肤癌
这是最早发现的职业肿瘤,约占人类皮肤癌的10%。
职业性皮肤癌与致癌物的关系,往往是最直接、最明显,经常发生在暴露部位和接触局部。
能引起皮肤癌的主要化学物由煤焦油、沥青、蒽、木馏油、页岩油、杂酚油、蜡、氯丁二烯、砷化物等。
以煤焦油类物质所致接触工人的皮肤癌最多见。
(三)职业性膀胱癌
此类肿瘤在职业性肿瘤中也占相当的地位。
高危职业有:生产萘胺、联苯胺和4-氨基联苯的化工行业。
以萘胺、联苯胺为原料的染料、橡胶添加剂、颜料等制造业,使用芳香胺衍生物作为添加剂的电缆、电线行业。
(四)其他
苯致白血病、氯乙烯致血管肉瘤等。
二、职业性肿瘤的预防原则
(一)加强对职业性致癌因素的控制和管理
(二)健全医学监护制度
(三)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四)建立致癌危险性预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