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高校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有答案)
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人工智能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新时代新技术为新医疗带来了无限可能,专家预言,人工智能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智能诊断、临床决策、精准治疗以及健康管理。
在人工智能助力下,精通各种领域的“AI (人工智能)医生”会变为现实。
用手机对准患病的皮肤拍照,上传到图像识别系统后,即可对患者患上的皮肤病进行诊断,这并不是电影里的场景。
目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已经研发出皮肤病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建立皮肤病的辅助诊断模型,准确率超过85%。
未来医院还将建立多发病常见病的临床辅助诊断模型,为临床医生提供辅助诊断,为群众就诊提供科学引导。
随着科技发展,远程医疗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
湘雅远程医疗平台“雅影肺管家”与20多家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联系,为多名来自基层的肺结节患者进行远程会诊,经过会诊的大部分肺结节患者留在了当地基层医院进行手术,避免了舟车劳顿之苦。
(摘自新华网《“AI医生出道”一“智慧医疗”让看病更简单》)材料二: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将教师从批改作业、阅卷工作中解放出来;通过语音识别和语义分析技术,辅助教师进行口试测评、纠正学生的英语发音;通过人机交互技术,协助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这些都是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开展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成熟,教育行业也开启了人工智能时代。
相比于昔日的教学模式,如今的课堂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人工智能+教育’正在引起教育的一场革命。
它改变着教育的生态、教育的环境、教育的方式、师生关系等等。
”在今年的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上,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如是说。
这个判断也是业内的普遍共识。
有关人士表示,教育行业将是人工智能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
与此同时,AI+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其颠覆性的产生尚需时间。
(摘自工人日报《AI+教育悄然融合》 )材料三: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4.7万亿美元,保持全球第二大数字经体的地位。
实用类文本人工智能的未来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人工智能AI目前在中国是大热门,政府、企业和资本市场都高度重视。
截止到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达到2542家,其中美国拥有1078家,占据42%;中国其次,拥有592家,占据23%。
中美两国相差486家。
其余872家企业分布在瑞典、新加坡、日本、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印度等国家。
而中国人工智能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香港等城市。
从现有统计上看,美国人工智能企业从1991年开始创建,从1991年- 1997年历经萌芽时期,1998年- 2004年阶段经历发展期,2005年- 2013年阶段历经高速成长期,2013年至今进入平稳阶段。
与美国相比,中国的AI产业起步略晚,1996年开始起步,2003年进入发展时期,2008年- 2015年期间进入高速成长时期,到2015年期间,人工智能有关的企业达到166家。
中国政府2017年将人工智能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美国白宫2016年就发布了一份名为《时刻准备着:为了人工智能的未来》的研究报告,中美两国都清晰地认为,AI是下一个时代的科技制高点。
(摘编自人民网讯)材料二:图一2017 - 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数据来源:2017年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材料三:由于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重应用技术、轻基础理论,存在“头重脚轻”的结构不均衡问题,使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犹如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根基不稳。
人工智能核心环节受制于人,阻碍人工智能领域重大科技创新,不利于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人工智能概念虽当前火热,但我国企业和政府对产业发展理解不透、思考不足,普遍高估并急于兑现人工智能的近期商业价值。
产业发展面临同质化、碎片化风险,这些都可能延长人工智能商业价值的兑现周期,并加剧产业未来发展的周期性波动幅度。
人工智能是新兴产业,虽然技术和产业发展迅猛,但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兼顾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跨界人才不充足,限制了产业发展以及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
实用类文本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我们现在有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有无人机、工业机器人,还有快递机器人等很多种机器人。
将来机器人老师能否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工作?我认为是可以的。
因为人们可以把许多老师的经验汇聚到机器人老师这里来进行教学。
但是机器人不能代替人,人是有精神的,是有情感的,是有哲学头脑的。
人的精神情感、哲学加起来,使得这个人可以用最小的能量做出最好的事情。
所以我们现在要培育学生的潜能,让他们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灵,要他们汲取外界养料,修炼内在素质,凝聚驱动力量。
所有这些驱动,是我们“人”区别于机器的一个重要方面。
(摘编自褚君浩在“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材料二:一方面,大学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能力和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都需要加强。
另一方面,大家更为担忧的是教师是否会被人工智能替代。
对此,不少专家认为不用过于担忧,“未来智能机器人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从教”。
人工智能能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因为人工智能可以帮教师节省很多批改作业、批改试卷、备课等重复性的工作时间,还可以收集学生们的答卷,分析出错的规律。
这样教师就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帮助学生培养创新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素质和情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完善的思想体系等工作上。
不过,与此同时,教师工作形态也需要转型。
以上这些改变将促进个性化学习。
同时,从技术层面分析,人工智能通过实时分析大量数据,提供新的内容或指定的学习计划和有针对性的实践和反馈,虚拟助教也可以实现快速测评。
这些都让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
(摘编自陶春《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 材料三:国际上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未来360多种职业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可能性,对各行各业进行排序,结果显示教育职业排名很靠后,教师被替代的可能性仅有0.4%。
这说明了教育的特殊性,教师拥有难以被机器简单替代的独特性。
高三语文高频话题阅读试题精选4人工智能含解析
人工智能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人工智能发展历经波折,历史上经历过两次低谷。
传统人工智能受制于计算能力,并没能完成大规模的并行计算和并行处理,人工智能系统的能力较差。
2006年,Hinton教授提出“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使得人工智能性能获得突破性进展,进而促使人工智能产业又一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表1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其中,谷歌AlphaGo战胜李世石九段对业界产生的轰动效应最大。
AlphaGo是一款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研究开发的围棋人工智能程序。
这个程序利用“价值网络”去计算局面,用“策略网络”去选择下子。
2015年10月,阿尔法围棋以5:0完胜欧洲围棋冠军、职业二段选手樊麾。
为了测试阿尔法围棋的水平,谷歌于201 6年3月份向围棋世界冠军、韩国顶尖棋手李世石发起挑战,并以4:1的总比分获胜。
AlphaGo与传统围棋程序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利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训练,AlphaGo学习了3 000万步人类实战的围棋下法,学习完毕后,可以通过“左右互搏”,自己跟自己下棋,在下了几千盘棋局后,AlphaGo能从这些棋局中学习新的围棋策略,这个过程被Deep- Mind称为“强化学习”。
正是由于深度学习方法的引入,谷歌AlphaGo才能迅速达到顶尖围棋高手水平。
(选白《2016年“人工智能+”产业专题研究报告》) 材料二AI(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围棋决战,首局人脑落败。
AI普及是大势所趋,提升人类生活质量,却又威胁饭碗,人类实须筹谋应对,以免酿成社会经济问题。
AI技术日渐成熟,将会全面渗入生活,甚至成为企业的制胜关键,这正是多家信息企业如苹果、Google、微软、Amazon、Facebook,腾讯和百度纷纷投入大量资源开发AI的原因。
百度行政总裁李彦宏已表示,百度已不再是互联网公司,而是AI企业,可见AI潜力无穷,企业趋之若鹜。
AI的急速发展也引起忧虑,是否会替代更多的工种、扩大贫富差距、冲击社会稳定呢?过去是制造业职位、服务业职位由发达国家外移至发展中国家,AI引发的不止是职位迁移,而是取代,甚至是要求知识与智力的工种,如税务审计、法律、医疗、基金管理等。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影响”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6题。
(共8分)【材料一】人工智能作为工业4.0时代的技术代表,已经深深嵌入社会各行各业。
尤其是2023年以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问世和持续迭代升级,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在很多专家看来,这不仅仅是技术赋能教育的简单相加,更是教育理念与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2人工智能教育蓝皮书》显示,日前大部分教师已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具体的应用主要在备课和管理阶段,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广州奥林匹克中学牧师李可丹的地理课堂上,她借助“智影”生成数字人和课堂导入视频。
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李可丹打开AI绘画工具,让学生写出地貌特征的描述提示词,根据提示词生成图片,一场关于地貌的课堂人机对话随机展开。
在学生不断补充和修改关键词后,喀斯特地貌最终完整呈现在大家眼前。
【材料二】2017年7月,有关部门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教育数字化战略实施以来,大学和职业院校的人工智能实验室仿真实训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学阶段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虚拟实验室也不断推陈出新,日趋成熟。
就连小学和幼儿园也紧跟趋势,主动创新。
以深圳、广州这两个城市的小学和幼儿园为例,通过整合数字技术合成技术打造“人工智能科创教室”“无边界科创空间”“AR智慧教室”等新颖的学习空间,变革教学方式,让小学生小朋友充分感受到科学技术带来的学习乐趣。
【材料三】科技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无尽的可能性,作为教师不仅要善于利用这些工具,也要以此促进自身新思想,新观念,新意识的产生。
“既然人工智能在知识传输上有更出色的表现,那么教师应该怎么教?”作为北京十一学校人工智能实验课程的主讲教师,郑子杰常常思考这个问题。
高三语文周测试题及答案
高三年级语文周测一、现代文的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文艺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卖弄。
表现的理想是文情并茂,“充实而有光辉”,虽经苦心雕琢,却是天衣无缝,自然熨贴,不现勉强作为痕迹。
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像一个大家闺秀,引人注目而却不招邀人注目,举止大方之中仍有她的贞静幽闲,有她的高贵的身份。
艺术和人一样,有它的品格,我们常说某种艺术品高,某种艺术品低,品的高低固然可以在多方面见出,最重要的仍在作者的态度。
品高的是诚于中,形于外,表里如一的高华完美。
品低的是内不充实而外求光辉,存心卖弄,像小家娼妇涂脂抹粉,招摇过市,眉挑目送的样子。
文艺的卖弄有种种方式。
最普遍的是卖弄词藻,只顾堆砌漂亮的字眼,显得花枝招展,绚烂夺目,不管它对于思想情感是否有绝对的必要。
从前骈俪文犯这毛病的最多,现在新进作家也有时不免。
其次是卖弄学识。
文艺作者不能没有学识,但是他的学识须如盐溶解在水里,尝得出味,指不出形状。
有时饱学的作者无心中在作品中流露学识,我们尚不免有“学问汩没性灵”之感,至于有意要卖弄学识,如暴发户对人夸数家珍,在寻常人如此已足见趣味低劣,在文艺作品中如此更不免令人作呕了。
过去中国文人犯这病的最多,在诗中用僻典,谈哲理,写古字,都是最显著的例。
新文学作家常爱把自己知道比较清楚的材料不分皂白地和盘托出,不管它是否对于表现情调、描写人物或是点明故事为绝对必需,写农村就把农村所有的东西都摆进去,写官场也就把官场所有的奇形怪状都摆进去,有如杂货店,七零八落的货物乱堆在一起,没有一点整一性,连比较著名的作品如赛珍珠的《大地》,吴趼人的《二十年来目睹之怪现状》之类均不免此病,这也还是卖弄学识。
第三是卖弄才气。
文艺作者固不能没有才气,但是逞才使气,存心炫耀,仍是趣味低劣。
像英国哲学家休谟和法国诗人魏尔兰所一再指示的,文学不应只有“雄辩”(eloquence),而且带不得雄辩的色彩。
“雄辩”是以口舌争胜,说话的人要显出他聪明,要博得群众的羡慕,要讲究话的“效果”,要拿出一副可以镇压人说服人的本领给人看,免不掉许多装模作样,愈显得出才气愈易成功。
2020版江苏高考语文加练第六章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二群文通练六人工智能含解析
群文通练六人工智能主题解说人工智能的小小进步,就足以让我们展望到人类美妙无比的前景。
AlphaGo的胜利激励人们持续不断地探索过去人工智能领域一直看似难以实现的人类智能级别。
正确看待人类科技的发展,顺应潮流。
如果有一天属于人工智能的时代真的来临,也请你不要惊慌。
到那时,或许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拥抱人工智能,奔跑着迎接未来。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新一代人工智能也将改变世界,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说。
当下,人工智能正在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催生新需求、新产品、新产业,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
国际管理咨询机构埃森哲发布报告称,到2035年,人工智能有望推动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27%,制造业、农林渔业、批发和零售业将成为从人工智能应用中获益最多的三个行业,人工智能将推动这三大行业的年增长率分别提升2%、1.8%和1.7%。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处在了爆发前夜,很多人把人工智能视为下一个“能让猪飞起来的风口”。
目前,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赋能”人类生活,硬件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传统制造企业要抓住机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创新应用,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摘编自刘坤《如何迎接人工智能热潮》)材料二:材料三: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后,有着来自政府、企业、资本的多重推力。
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人工智能”被列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2017年3月,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在国际上,英、美、韩、日等也纷纷布局人工智能,一系列扶持政策相继出台。
2013年,百度成立全球首家深度学习研究院;F'acebook、谷歌等巨头也不约而同提出了“人工智能优先”的战略转变。
2019年高考语文《关于“人工智能”》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汇编
《关于“人工智能”》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汇编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以下文段,完成小题。
人工智能安全性问题的根本,并不在于它能否真正超越人类,而在于它是否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工具和人类是否对其拥有充分的控制权。
就像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那样,虽然它们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类,但人类拥有绝对控制权,所以人们相信它们是安全的。
为了实现对其控制的目标,首先需要对人工智能的自主程度进行限定。
虽然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但人类智能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目前人工智能的认知能力还远不如人类智能。
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信息存储、处理等方面的优势,让它在一些重大事件上做人类的高级智囊,但最终的决定权仍在人类。
比如,当我们把人工智能应用于军事领域时,我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来评估危险程度,以及可以采取的措施,但是否应该发动战争、如何作战等重大决策,还是需要掌握在人类自己手里。
正如霍金斯所说的那样:“对于智能机器我们也要谨慎,不要太过于依赖它们。
”与限定人工智能的自主程度类似,我们也需要对人工智能的智能水平进行某种程度的限定。
从长远来看,人工智能是有可能全面超越人类智能的。
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来看,尽管它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短短六十年取得的巨大进步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将来它会取得更大的突破。
从世界各国对人工智能高度重视的现实情况来看,想要阻止人工智能的发展步伐是不现实的,但为了安全起见,限定人工智能的智能程度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我们应当还需要成立“人工智能安全工程”学科,建立人工智能安全标准与规范,确保人工智能不能自我复制,以及在人工智能出现错误时能够有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安全。
人们对人工智能安全问题的担忧的另一主要根源在于,人工智能的复制能力远胜于人类的繁衍速度,如果人工智能不断地复制自身,人类根本无法与其抗衡。
因此,在人工智能的安全标准中,对人工智能的复制权必须掌握在人类手中。
《人工智能》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工智能》阅读练习及答案人工智能阅读练习及答案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作为一门涵盖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综合性学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作为一种模拟和延伸人类智能的技术,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人工智能相关的阅读练习及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阅读练习一:人工智能的定义和应用领域人工智能是一种模拟和延伸人的智能的技术,它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大量的数据来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
人工智能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家居、医疗诊断、金融风控等。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 什么是人工智能?答案:人工智能是一种模拟和延伸人的智能的技术,通过利用计算机和大量的数据来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
2. 人工智能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答案:人工智能可以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家居、医疗诊断、金融风控等各个领域。
阅读练习二:人工智能的技术和算法人工智能的实现离不开各种技术和算法的支持,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 什么是机器学习?答案:机器学习是一种让计算机通过学习数据和模式来改善自身性能的技术。
它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和算法来实现自动学习和预测。
2. 什么是深度学习?答案:深度学习是一种模仿人脑神经网络结构实现机器学习的技术。
它利用多层次的神经网络结构来模拟人类的认知过程,可以进行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任务。
3. 什么是自然语言处理?答案:自然语言处理是一种将计算机和人类语言进行交互的技术。
它可以让计算机理解和处理人类的自然语言,实现语音识别、语义分析等功能。
阅读练习三: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展望人工智能自诞生以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并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是什么?答案: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符号主义、连接主义和统计主义三个阶段。
符号主义注重逻辑推理,连接主义注重网络结构和学习算法,统计主义注重从大量数据中学习和推断。
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人工智能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小3题,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当今,全球科技界最炙手可热的名词莫过于“人工智能”,全球科技巨头都将人工智能视为下一个技术引爆点,纷纷砸入巨额投资展开研发与竞争。
谷歌把人工智能作为未来重大战略,全力开发“谷歌大脑”;Facebook斥巨资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微软推出旨在探索人类大脑奥秘的人工智能系统“Adam”(亚当),直接与“谷歌大脑”抗衡。
近年来,深度学习+大数据+并行计算,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人工智能+”应用已开始落地开花,从智能安防,到智能客服,再到智慧教育和智慧医疗等。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各种产品在各个领域代替人类从事简单重复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也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发展和变革。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有删改)材料二:2018年1—11月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统计及增长情况注:累计同比(%)是指2018年的累计产量与2017年同期相比的增长率。
(数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材料三:发展人工智能,芯片先行。
深度学习通过构建很多隐层的机器学习模型和海量的数据来训练机器,使机器去学习更有用的特征,从而最终提升分类和推理的准确性,引领当今人工智能算法方向。
深度学习需要进行大量的并行计算,而传统的CPU往往需要数百甚至成千上万条指令才能完成一个神经单元的处理,无法支撑深度学习大规模数据的并行计算,深度学习需要新的芯片来对大规模的并行计算进行加速。
目前常用的加速深度学习并行计算的人工智能芯片有GPU、FPGA、ASIC和处于理论阶段的类脑芯片。
我国核心技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在高端芯片、关键部位、高精度传感器等方面的缺失可能导致在技术和应用上的再次空心化。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有删改)材料四:各国都将人工智能计划提上日程,争取从中获得最大的份额。
但除中国外,大多数国家的计划还是要靠资本和企业的加入,政府方面的影响力较弱,尤其是若受到政府交替、两届政府态度不一致的情况,很容易导致计划无法实施。
《关于高校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制定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
到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部分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范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有效支撑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智能社会建设。
到2030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摘编自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材料二2018年6月8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在回答“《行动计划》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何举措”的问题时,相关负责人说: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深入论证并确定人工智能学科内涵,完善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
支持高校自主设置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
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
鼓励高校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转化,推动人工智能重要方向的教材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动编写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将人工智能纳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
引导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并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稳步增加相关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合理确定层次结构,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
2021届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二轮复习:“大学教育”主题练(含答案)
2021届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二轮复习:“大学教育”主题练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大学生最为满意的分别是教师职业精神、同学关系、贫困生资助、师生关系、处理不诚信行为的规则、学校校风等6个方面。
此外,本科生对学习场所、信息化资源、考试评分规则、运动场地与体育设施等方面满意度高;高职学生对重视育人、重视专业技术技能培养、实习管理、实习实践等方面满意度高。
这些方面能够得到学生的高满意度,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的重视以及政策效力的显现。
担任过学生干部、学习努力程度越高、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越高,说明满意度是可以通过学生个体的进步而提高的。
而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创业支持、学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管理部门办事效率等方面的满意度不高,说明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需继续加强。
(摘编自《全国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 材料二: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积极健康,呈现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
大学生群体人生态度积极,乐于奉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较高,大多数大学生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政治观念,道德认知状况良好,具有强烈的道德意愿和高度的文化自信心。
同时,也发现大学生群体存在一定的享乐主义倾向,对有关思想理论问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道德意愿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较大。
如15.2%的大学生赞同“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观点;16.2%的大学生赞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拜金主义观点。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较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如在道德观方面,对“搀扶跌倒老人”心存担忧的大学生中82.5%是因为社会上借此讹人的事件很多。
在准确把握各类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多方联动,帮助改善大学生学习生活条件,不断强化正面宣传,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积极储备并充分发挥环境化人的正能量,发挥核心价值观在环境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无疑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2016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 材料三: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
实用类文本人工智能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控制论之父维纳在《人有人的用处》中谈到自动化技术和智能机器时,得出了一个危言耸听的结论:“这些机器的趋势是要在所有层面上取代人类,而非只是用机器能源和力量取代人类的能源和力量。
”维纳的激进言辞和今天普通人对人工智能的担心有夸张的成分,但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的确给未来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其中,人工智能发展最大的问题,是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问题,这催生了人工智能的伦理学和跨人类主义的伦理学问题。
准确来说,这种伦理学不同于传统的伦理学,它讨论的不再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是人类与自己所发明的一种产品构成的关联,由于这种特殊的产品一旦超过了某个奇点,就存在彻底压倒人类的可能性。
实际上,对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伦理关系的研究,不能脱离对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讨论。
在人工智能领域,是依从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路径来进行的。
首先,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的路径。
1956年,在达特茅斯学院召开了人工智能(简称AI)夏季研讨会,与会者探讨的是,如何将我们人类的各种感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大脑的思考都变成信息,并加以控制和应用。
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对人类行为的模拟,即将人类的各种感觉转化为可以量化的信息数据。
然而,在这个阶段中,所谓的人工智能在更大程度上都是在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让一种更像人的思维机器能够诞生。
所以,人工智能的发展走向了另一个方向,即智能增强(简称IA)上。
人工智能是否能发展出一种纯粹机器的学习和思维方式,并以机器本身的方式来进行?这就出现了机器学习的概念,它通过海量的信息和数据收集,让机器提出自己的抽象观念,例如,在给机器浏览了上万张猫的图片之后,让机器自己提炼出关于猫的概念。
一旦机器提炼出属于自己的概念和观念之后,这些抽象的概念和观念将会成为机器自身的思考方式的基础,这些概念就会形成一种不依赖于人的思考模式网络。
一个不再像人一样思维的机器,或许对于人类来说,会带来更大的恐慌。
实用类文本人工智能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国货变成国潮,一方面需要实打实的产品,另一方面需要转变呈现形式,让消费生力军的年轻人为之买单。
于是我们看到旺旺公司推出了潮牌毛衣,经典国货品牌六神花露水、英雄钢笔、回力鞋等都推出跨界新品,主打90后、00后消费者。
在国货跨界背后,有股神秘力量叫人工智能。
实际上,用人工智能指导国货跨界的操作模式,在天猫平台上已经比较成熟了。
这里,人工智能承担两个功能:一方面通过数据分析,判断哪些IP(即知识财产、文化现象等)和品牌用户的重合度更高,品牌有没有做联名的潜力和价值,预测联名后卖出爆款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提升货品创意本身的兴趣指数,品牌确认与IP合作后,人工智能可以推动一些创意方向,更好迎合市场或特定圈层的喜好。
2018年天猫“双十一”全球潮流盛典上,旺旺与独立设计师品牌联名款红色毛衣成为当晚的焦点。
在这场盛典开始的四天前,旺旺卫衣在天猫进行了小规模限量发售。
合作款卫衣、毛衣和零钱包均在7秒内售罄,甚至带动了七十万粉丝涌入旺旺天猫官方旗舰店,客流量是平时的十倍,跨界效应显现。
今年5月10日,“天猫国潮脑洞官”小程序的上线,则意味着借助人工智能进行国货跨界再进一步。
从活动页面来看,依靠左边的IP及右边的品牌进行组合,生成跨界商品,通过上下滑动模式,单个用户在短时间内看到品牌合作最大的可能性。
用户自己选定商品并为其点赞支持,最终支持率靠前的商品则将被生产市售。
(摘编自《人工智能让跨界的国货成爆款》)材料二:在未来教育的变革中,人工智能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与终身学习等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虽然当前教育人工智能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和影响,但整体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依然面临诸多困境。
要突破困境还应合理规划其发展路径。
第一,加大教育人工智能产品研发力度,提升技术服务品质。
一是加强教育专家、人工智能专家以及企业人员间的合作,了解当前教育现实需求,寻找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契合点,推动教育智能产品的研发与应用。
实用类文本:“中国人工智能”阅读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一:凡是使用机器代替人类实现认知、识别、分析、决策等功能,均可认为属于人工智能范畴。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创造新的强大引擎,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
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已上升至国家战略。
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重要经济增长点;到2025年实现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2014—2019 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及预测(摘编自<2017 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概况及户业规模分析》) 材料二:2018年,人工智能必定会走向实际的产业应用。
比如視频理解和编辑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将推动整个视频产业的长足发展,包括精准和个性化的搜索推荐,以及视频生成和交易的正规化和品质化;“刷脸”技术将在2018 年成为常态,在众多场景中落地,真正走进生活的方方面面;新零售的各个场景中,以视觉为核心的智能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带来购物体验的质的变化;智能机器人,在多年研发和软硬件准备后,将会有多种形态多种功能的机器人走入家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摘编自<2018: 中国人工智能会有哪些新趋势》材料三:截至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达到2542家,其中美国拥有1078家,占42.4%;中国其次,拥有592家,占23.3%。
其余的872家企业,则分布在瑞典、新加坡等国。
中国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申请数也在近20年内持续增长,2016年中国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申请数为30115项。
专家和业内人士指出,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或将迎来调整洗牌期,以此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孙立宁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时间与过程,目前整个行业有些过热和盲目,出现泡沫和倒闭很正常,符合科技产业市场规律。
实用类文本阅读:人工智能
实用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12分)材料一:2018年9月17日至19日,人工智能进入“上海时间”。
为期3天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著名企业家和创新创业领军人物齐聚一堂,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无人驾驶、医疗、金融、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广阔前景。
空前的盛况、广泛的关注,反映出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国连续6年成为工业机器人第一消费大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超过40%,语音、视觉识别技术世界领先,阿里巴巴、科大讯飞、依图等一批企业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有力竞争者……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需求导向引领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应用倒逼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的独特发展路径。
但也应看到,我国企业目前仍主要凭借丰富的数据、巨大的应用需求和开放的市场环境累积优势,而发达国家科技行业则依旧掌控着全球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和发展趋势,并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方面大幅领先。
这样的情况下,尤其需要我们瞄准核心关键技术和基础前沿理论,迎头追赶、久久为功。
(摘编自《人工智能是接地气的科技力量,要下好“先手棋”》,《人民日报》2018年09月19日)材料二: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供需差距为何如此大?相关运用不断突破,促进各国不断部署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但是人才培养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是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
得益于数据、算力和算法的集中突破,人工智能近年来开始进入落地实践阶段。
以深度学习为主要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语音识别、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展露强劲发展势头,相关应用突破还可能给医疗、交通、制造、金融、教育等领域带来巨变。
正是看到其巨大潜力,全球各主要国家纷纷开始部署人工智能发展战略。
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纷纷加入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军备竞赛”。
统计显示,目前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已经超过1000家。
而根据腾讯研究院发布的《中美两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全面解读》报告,2017年中国有592家人工智能企业,员工数量为3.92万人。
实用类文本刘建平《人工智能及其挑战》阅读练习及答案(安徽2023学年高三上8月)
(一)(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人工智能”这个词最早出现于1956年,而“人工智能”的概念在1950年就有了,阿兰·图灵在元数学的基础上发明了数字可编程计算机,提出了“计算”的概念,包括算法、编程、输入、输出等。
原始版本人工智能的开发目标是教会电脑完成一系列的认知任务,包括下棋、解决数字问题、理解书面语和口语、辨认图片内容等,通过“智能计算机和计算机程序的编写,以某种方式模仿或者复制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过程”。
可见,“人工智能”是和智能化、自主学习技术联系在一起的,它整合了传统的工业制造、现代的信息媒介技术和智能传感技术等,最早被应用于医学、工业生产、游戏等领域。
例如最早的心脏起搏器在1958年就开始投入使用,由于病人的生物起搏器并不能使他的心脏按照应有的方式跳动,因而人造心脏起搏器就被植入项圈骨的下面,并连接到心脏,它有效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人类处理炸弹,可以在汽车的装配线上工作,可以在机场协助制定航班的飞行班次……它早已广泛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领域,从智能手机、无人驾驶汽车到同声传译设备,从智能个人助理、家用机器人到AlphaGo。
只是由于好莱坞电影、科幻小说和视频游戏的过度渲染,人工智能好像是某种远离日常生活的神秘“黑科技”。
(摘编自刘建平《人工智能及其挑战》)材料二:一批服务机器人、消毒机器人,在快速、稳定的通信网络“加持”下,成为上海“数字战疫”的“特种兵”。
其中一种曾投入方舱医院的5G消毒机器人搭载了紫外线灯、超干雾发生器和等离子空气净化等消毒模块,能在场馆内自由穿梭,可以24小时“不眠不休”。
它的使用有助于降低患者交叉感染的风险,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
除了疫情防控的应急保障,上海多家医院正联合通信运营商等,在远程诊疗、急诊救治等过程中引入5G、边缘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医疗资源在更多地区、更广泛的场景中共享。
《教育部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举措》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制定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
到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部分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范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有效支撑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智能社会建设。
到2030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摘编自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材料二2018年6月8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在回答“《行动计划》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何举措”的问题时,相关负责人说: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深入论证并确定人工智能学科内涵,完善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
支持高校自主设置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
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
鼓励高校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转化,推动人工智能重要方向的教材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动编写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将人工智能纳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
引导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并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稳步增加相关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合理确定层次结构,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
实用类文本医疗人工智能技术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已言明,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美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
2016年,中央召开的全国卫生和健康大会指出,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大数据是人民健康水平、国民健康战略的“睛雨表”和“指南针”。
大数据可以提高卫生健康部门、医保部门的决策精准性、精细化水平,比如:预测下一个时间段季节病、流行病高峰期的时点、周期、烈度,可以提前部署医疗卫生资源,避免被动挨打的“非典"(SARS)事件重演。
从这一总要求出发,广义的健康大数据可以从两个维度予以定义:一是涵盖人类个体产生的所有作为健康影响因素的数据,包括生理大数据(含基因等多组大数据)、心理大数据、环境健康大数据、生活方式大教据等;二是国民健康服务、国民健康保障这两大体系所产生的数据,包括医疗机构大数据、公共卫生大数据、健康管理大数据、医疗保障大数据、商业保险大数据等。
(摘编自梁嘉琳《医疗“人工智能”时代:健康大数据要怎么管,怎么用》)材料二: 2016年-2018年医疗人工智能的市场规模情况(单位:亿元,%)全球医疗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层次分析(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博裕金融懂医行数据库)材料三:为什么医疗需要人工智能?一方面来说,健康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基本的保障,尤其是人类面临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的挑战;20年之后,我们整个社会真正的劳动力是谁?谁来养育小孩?谁来照看老人?谁来照顾我们的健康?这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医生不仅仅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稀缺资源。
举例来说,在美国看病比在中国看病更难,费用更贵;预约一家公立医院,得等好几个月才能看上病。
全世界在医疗健康上都面临同样的难题:第一,支出很大,成本很高;第二,老百姓的体验很差。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和传播,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社会各界纷纷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材料一
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制定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
到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部分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范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有效支撑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智能社会建设。
到2030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摘编自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材料二
2018年6月8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在回答“《行动计划》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何举措”的问题时,相关负责人说: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深入论证并确定人工智能学科内涵,完善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
支持高校自主设置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
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
鼓励高校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转化,推动人工智能重要方向的教材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动编写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将人工智能纳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
引导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并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稳步增加相关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合理确定层次结构,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
此外,还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
在中小学阶段引入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不断优化完善专业学科建设,构建人工智能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于一体的高校教育体系;鼓励、支持高校相关教学、科研资源对外开放,建立面向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的人工智能科普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参与科普工作。
——摘编自中国政府网材料三
6月10日,在江汉大学举行的高校招生咨询会上,人工智能成为了家长和考生最关注的专业之一,多数家长们看好它的就业和薪资前景。
长江日报记者发现,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高校爆款专业,教育部在汉高校在设置此类专业时非常积极主动。
在湖北今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高校里,除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双一流高校全部“集体上线”。
省属高校中,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今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作为市属高校的江汉大学围绕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双一流高校建设需要,增加了大数据、智能制造专业方向;武汉商学院去年成立了湖北省首个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
部分民办高校也十分敏感,武昌理工学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武昌首义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那么,如何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院长张虎认为,人工智能人才一定是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时一定要打牢基础。
江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执行院长程辉也持同一观点。
他认为低年级的大学生首先要学好数学、计算机这些基础学科知识,到高年级再进行大数据挖掘分析实践。
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杨维明认为,人工智能人才可以结合项目进行培养。
——摘编自2018年6月12号《长江日报》
4. 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2020年时,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基本
完成,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B. 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成效显著,并在我
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C. 2030年,中国要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高校在技
术和人才方面,要发挥核心力量作用。
D. 该目标从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提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同时也凸显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景。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如果计划得以顺利实施,那么,2030年,高校将成为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
才高地,我国也因此而走在了创新型国家的前列。
B. 高校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开放人工智能教学、科研资源,积极参与人工智能
科普工作。
C. 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高校爆款专业,与人工智能本身的发展前景有关,同时,跟教
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有关。
D. 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一定要打牢基础,所以,专家们并不建议在大学低年级就学习人工
智能的相关知识。
6. 教育部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举措?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并分析。
(6分)
阅读答案:
4. A (3分)A项,“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错误,材料一第一段说的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选项把未然变成已然。
故选A项。
5. C (3分)本题中,A项,“我国也因此而走在了创新型国家的前列”错误,文中说的是“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文中说的是“提供……保障”。
B项,“高校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错误,这一说法张冠李戴,从材料二来看,不是“高校”努力构建,构建的主体是“教育部”。
D项,“专家并不建议在大学低年级就学习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错误,这一说法于文中无据。
6. ①学科建设方面:支持推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建设;②专业建设方面:研究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③教材建设方面:推动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的转化;④人才培养力度方面:引导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
⑤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
(不先概括者,最高三分;先概括者,答对三条即可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