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手术和非手术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观察

手术和非手术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观察

2 6 2 ・
检 验 医学 与临 床 2 0 1 3年 第 1 O卷 增 刊 Ⅱ I a b Me d C l i n , 2 0 1 3 , Vo 1 . 1 0 S u p p l I 1
4 清 洗 剂
要 么 是抗 凝 比例 不 对 , 过高会 导致卫 星现象 , 显 微 镜 下 能 看 到大细胞的周围卫星很多小细胞 , 造 成 细 胞体 积 巨 大 而 且 还 很难溶解 , 放置时间过短 也是原 因之一 , 这也 是在 半小时 之 内 测试 分 类 不 好 血 小 板 不 稳 的重 要 原 因 , E DT A 抗 凝 剂 与 血 小 板 凝血 因子反应结合需要 缩
明显的成效 。
1 . 1 患 者 手 术 治 疗 临 床 资 料 主 要 是 针 对 手 术 和 非 手 术 治疗 两 组 方 案之 间 的 比较 , 为 了 方 便 比较 , 本实验 选取 1 2 8例 肠 梗 阻 患 者 进 行 临 床 试 验 分 析 。根 据 患 者 和 患 者 家 属 意 愿 , 其 中 进 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有 5 2 例, 进行非手术治疗的患者有 7 6 例。 1 . 2 造 成 肠 梗 阻 的 因素 有 相 关 的 研 究 可 以 表 明 , 有 高 达 数 十种的因素可以造成肠梗 阻 , 其 中有些 冈素 的可能性很 高 , 有 的 就 比较 低 , 最 高 的两 种 当属 肿 瘤 以及 肠 粘 连 , 其 中 肠 粘 连 包
1 . 5 选 择 合 适 的肠 梗 阻 手 术 的 方 式 在 对 肠 梗 阻 患 者 进 行 手
术 治 疗 时 要 有 一 个 比较 合 适 的方 案 , 经 过 长 期 的 研 究 可 以找 出 四种 比较 合 理 的方 案 : 第一, 将 引起梗 阻的 因素排除 ; 第二, 对 患者进行短路手术 ; 第三 , 将 患 病 的肠 切 除 掉 ; 第四, 将 肠 放 置

72例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72例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 .。
表 1 两组患者 的治疗效果对 比
治疗效果
例( %)
总有效率
组别
治疗组 对照组 5 0 5 O
— i ——
3 4 ( 6 8 ) 1 6 ( 3 2 )

5 ( 1 O ) 1 6 ( 3 2 )
( %)
9 O 6 8
1 1 ( 2 2 ) 1 8 ( 3 6 )
明显 缩 短 ( t = 4 . 2 0 2 9 , P< 0 . 0 5 ) 。
2 . 效果 和满 意度 对比 : 两组患者治疗 效果 和满意度对 比 ,
见表 I 。
讨论
喘憋性肺炎是 一种 十分常见 的 呼吸道疾病 , 据 有
关机构调查 显示 , 此病 多发 生于 2岁 以前 的婴儿 。患 者在 临
注: 与对照组 比较, x =7 . 2 9 3 6, P< O . O l
微小管腔易 因粘性分 泌物 、 水肿及 肌收缩 而发生梗 阻。 由于 此病较为严重 , 如果不对 患者进 行及 时的治疗 , 会在一定程度 上导致患者 出现呼吸衰竭 等症状 , 严重 的会 导 , 研究显示 , 硫酸镁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 乙酰胆碱兴
奋, 改善 患者肺 的换气 功能。而且其 可以调节多种酶的活性 ,
能激活腺苷酸环化 酶 , 激活 低下 的 肾上腺 素 B受体 的 功能 ,
均数 ± 标 准差( 元±s ) 表示 , 组 间比较 采用 t 检验 ; 计数 资料采
床上多 表现 为喘憋以及缺氧等症状 , 而且其常累及肺泡 , 系因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4 _ 2 7 )
7 2例 肠 梗 阻 患 者 手 术 治 疗 的临 床效 果 观察

内镜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在难治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内镜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在难治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内镜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在难治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洪钟1,沈林艳2,何庆时1,李俊生1,刘云宾1,王晓斌2,唐婷2,滕正发11 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普通外科,广西桂林541004;2 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摘要:目的 观察内镜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在难治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术后胃肠道激素变化。

方法 难治性肠梗阻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

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鼻胃管置入序贯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前给予内镜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序贯外科手术治疗。

观察两组置管情况,记录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72 h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血管活性肽(VIP)和胃动素(MTL)。

结果 两组均一次性置管成功,置管过程中患者耐受性较好,无消化道出血及穿孔发生。

观察组术后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均<0.05)。

两组术后24 h血清VIP水平高于术前,血清MTL水平低于术前(P均<0.05)。

两组术后72 h血清VIP水平低于术后24 h,对照组术后72 h血清VIP水平仍高于术前(P均<0.05);两组术后72 h血清MTL水平高于术后24 h,观察组术后72 h血清MTL水平高于术前(P均<0.05)。

观察组术后24、72 h血清VIP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MTL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55%、18.18%,P<0.05)。

结论 与鼻胃管相比,内镜下鼻肠梗阻导管置入用于难治性肠梗阻手术治疗可更好地促进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调节胃肠激素分泌。

关键词: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胃肠减压;序贯外科手术;血管活性肽;胃动素;难治性肠梗阻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20.015中图分类号:R65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20-0062-04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

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48例临床效果观察

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48例临床效果观察

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48例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阻梗的临床效果以及价值。

方法选取患者48例,全部是结肠癌合并肠阻梗的患者,调取其临床资料,对其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地分析。

最后分析临床效果。

结果48例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其中2例患者死亡,死因是多种脏器功能的衰竭;其中13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占患者总数的27%。

在这13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结肠造口瘘的脱出;有2例患者出现尿道感染;有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有4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有1例患者出现切口开裂。

这些患者虽然都出现了并发症,但是在治疗后全部康复并且先后出院。

结论在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时,手术手法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法。

但是在选择手术方式时,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结肠癌的治愈率将大幅度提高,也能减少手术后死亡患者以及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的数量。

【关键词】手术治疗;结肠癌;肠梗阻;临床效果观察恶性肿瘤内的细胞不仅增生极快,而且可能会发生扩散和转移。

结肠癌本质上是一种恶性肿瘤,十分常见,位于消化道上。

结肠癌发病率高达10%至15%,在40岁至50岁的人群中最为常见。

结肠癌的发病原因是结肠黏膜上的上皮细胞发生异常增生,而发生异常增生的原因则是患者受到的各种各样明显的或者潜在的致癌因素的影响。

结肠癌经常出现并发症,较为常见的有贫血、肠梗阻、乏力、虚弱等。

如果并发症是肠道梗阻,那么临床预后将十分差,治疗效果也不明显。

患者在手术后很容易再出现并发症,死亡率也十分高。

本文选取了48例患者,全部是结肠癌并发肠道梗阻,对其住院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

总结了这些患者的病理改变、所使用的手术方法以及临床症状特点和发病原因等,为以后对该病的治疗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和经验。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某院的患者48例,全部是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患者,治疗方法全部是手术治疗。

在这些患者中,男性患者共有30例,女性患者共有18例;男性患者年龄最小的是41岁,最大的是67岁,平均年龄是52.1岁;女性患者最小的是45岁,最大的是71岁,平均年龄是54.5岁。

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案及效果观察

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案及效果观察

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案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案及效果观察。

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123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体征、病史的问询、B超或者CT检查,根据患者不同部位的肠梗阻情况来决定治疗方案和手术方法、观察并记录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以及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9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出现并发症3例(7.5%),对照组出现并发症2例(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的有效诊断以及合理判断手术时期也是增加手术疗效的重点,患者前期的保守治疗时间不宜过长,一旦发现没有良好的效果应立即制定手术方案转为手术治疗,尽最大的可能使患者达到痊愈出院。

【关键词】肠梗阻;手术治疗;效果观察【中图分类号】R5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143-01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具有病因多样、病情发展快、对机体生理影响大、病死率高、诊断复杂和外科手术方式不定型等特点。

急性肠梗阻是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

按梗阻发生的原因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原因不明的假性肠梗阻,主要症状为腹痛、呕叶、腹胀、排气排便停止。

肠梗阻发生后,不仅肠管形态和功能发生改变,还可导致一系列全身性病理改变,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该院通过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10月期间收治的123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体征、病史的问询、B超或者CT检查,根据患者不同部位的肠梗阻情况来决定治疗方案和手术方法。

观察并记录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以及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旨在探讨分析急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方法以及最佳治疗时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23例中,男性69例,女性54例;年龄4个月-80岁,平均47.3岁。

老年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老年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可必 特同时雾化 吸入 ,一方面可扩 张呼吸道平滑肌 ,改善呼吸 ,另一
注 :治疗 组 与对照 组相 比P < 0 . 0 5 表2 两组 治疗效 果评价
方面 又能抑制呼吸道 中的免疫细胞和 减少 炎性物质分泌 ,减轻呼吸道 高 反应性 等 ] 。采用雾 化吸入 未观 察到 明显的药 物不 良反应 ,减少 全 身应用激素 ,降低 了激素不 良反应 ,雾化吸人直接 作用于呼 吸道黏 膜 ,局部抗感染作用 强 ,操作简单 、用药量少 、时间较短、患儿 耐受
[ 4 ] 杨凡, 扬梅, 先缪华可必特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
疗 效 观察 【 J 】 . 中国妇 幼保健 , 2 0 0 7 , 2 2 ( 2 ) : 9 .
究证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存在免疫细胞介导炎性反应 ,在患儿气道分泌
物及血液 中存在很多病毒特异 l  ̄ ' I g E ,组胺样物质、花生四稀酸等 ,引 发平滑肌收缩,血管舒张 ,从而导致血浆渗出,引发水肿 ,加速气管腺
低 疾 病的 病死率 。 【 关键 词】 老年 患者 ;急性 肠梗 阻 ;肿 瘤
中 图分 类 号 :R 5 7 4 . 2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5 )0 8 - 0 1 0 6 - 0 2
则很容易 引起脱水、酸 中毒 、 电解质紊乱等 并发症 ,导致病情 进一步
1 0 6 ・临床研究 ・
M a r c h 2 0 1 5 , V o 1 . 1 3 , N o . 8
老年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 的效果观察
何 剑 田 勇
( 攀枝花市米 易县人 民医院# b 2 科 ,四川 攀枝花 6 1 7 2 0 0 )

粘连性肠梗阻外科治疗方式选择及疗效观察

粘连性肠梗阻外科治疗方式选择及疗效观察

22 处理 .
线 , 术 口分 泌 物 做 培 养 + 药 敏 试 验 , 养 结 果 均 有 不 同 的细 取 培
菌生长 , 在根据感染病原给抗生素 。行清创术 , 局部用过氧化
氧 或 者 是 生 理 盐 水 进 行 冲 洗 , 后 坚 持 每 天 换 药 , 创 注 意 要 然 清 彻 底 , 时 腹 部 术 口辅 以 微 波 治 疗 , 腹 部 术 口分 泌 物 减 少 同 待 后 , 为 隔 日换 药 一 次 , 生 理 盐 水 清 洗 术 口 , 入 糜 蛋 白 酶 改 用 放
菌 药 物 能 在 切 口及 其 周 围保 持 有 效 的 浓 度 , 于 防止 术 口感 利
3 12 妊娠合并症 孕妇手 术前会 伴有基 础疾病 或者是 有 ..
感 染存 在 , 果 患 者 出 现 中 度 的 贫 血 或 者 是 营 养 不 良 、 尿 如 糖
愈 , 是 仍 有 大 部 分 需 要 手 术 治 疗 的 患 者 往 往 因 为 最 佳 手 术 但 时 机 的延 误 而影 响治 疗 , 至 造 成 严 重 的 后果 。因此 , 着 临 甚 随
床 医学 的不 断发 展 , 粘 连 性 肠 梗 阻 的 治 疗 中 , 于 手 术 时 机 在 对
白净 作 用及 其 宫 颈 粘 液 栓 被 破 坏 , 妇 机 体 抵 抗 力 比较 低 , 孕 从 而 会 增 加 各 种 细 菌 的感 染 。胎 膜 早 破 、 道 内 的 病 原 微 生 物 阴
易 上行 感 染 [ 。 2 ]
生素E 。静脉点滴足量抗生 素, 从而 可 以使得 产妇在 术 中抗
作 者 单 位 : 东 省 电 白县 中 医 院 ( 广 茂名 )
邮 编 5 5 0 2 40 收 稿 目期 2 1 — 1 —0 01 1 9

肠梗阻术前评估和观察要点

肠梗阻术前评估和观察要点

肠梗阻术前评估和观察要点
在肠梗阻的术前评估和观察中,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要点:
1. 病史评估:了解患者的症状、疼痛程度、起病时间以及过去的病史,包括手术史、慢性疾病等。

还需要询问患者有无排便异常、呕吐、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

2. 体格检查:仔细检查患者的腹部,观察是否有腹胀、压痛、肌紧张等体征。

注意观察腹部的肠鸣音情况,缺乏肠鸣音可能提示肠道停滞。

3. 化验检查:常规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等,以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内外环境的稳定性。

4. 影像学检查: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X线、腹部超声、CT扫描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肠梗阻的位置、程度及有无肠道扩张、积气等情况。

5. 尿液检查:尿液检查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和水电解质平衡状况。

6. 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对于预定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常规给予预防性抗生素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7. 监测腹部症状变化:观察患者的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的变化情况,以便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8. 持续监测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等常规生命体征,以及尿量、血氧饱和度等。

9. 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营养状态和能力,合理提供营养支持,确保患者在手术前具备良好的营养状况。

以上仅为一般性的术前评估和观察要点,具体的评估内容和观察重点可能会因个体差异和医生的判断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和观察。

如果您或您的亲友有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梗阻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2-10-09T09:54:22.8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3期供稿作者:陈维[导读] 肠梗阻是常见外科急腹症之一,起病急,变化快,病因多样,诊断复杂,死亡率高,手术方式不定型。

陈维(云南省景谷县中医院云南景谷6664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7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

结果47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经手术治疗,治愈38例,好转7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81.25%,死亡率为4.17%。

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其中,肺部感染3例,脑血管意外1例,伤口感染7例;死亡2例,其中,术后合并肺部感染1例,中毒性休克1例。

结论肠梗阻常见病因依次为:肠粘连,结肠肿瘤,腹股沟嵌顿疝;疑有绞窄,保守治疗无效以及反复发作是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指征。

由此及时、正确诊断老年急性肠梗阻,并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采取不同方法的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老年急性肠梗阻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老年人急性肠梗阻手术病因效果
肠梗阻是常见外科急腹症之一,起病急,变化快,病因多样,诊断复杂,死亡率高,手术方式不定型。

因此,及时判断肠梗阻严重程度和准确选择手术时机对肠梗阻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老年急性肠梗阻成为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发病急骤,病情复杂多变,如不及时诊断和处理,病死率很高[1]。

由于我院采用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共收治47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其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60~83岁,平均73.2岁;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肛门排气、呕吐等临床表现;查体发现:腹部膨隆32例,肠鸣音亢进9例,肠鸣音消失7例;引起急性肠梗阻的原因:肠癌引起的肠梗阻8例,嵌顿性腹外疝引起的肠梗阻2例,腹部手术肠粘连引起的肠梗阻34例,急性小肠缺血坏死引起的肠梗阻1例,肠腔内异物及肠结石引起的肠梗阻3例;合并高血压13例,冠心病9例,心律失常7例,2型糖尿病12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5例,2种以上合并症14例。

1.2手术方式:本组病例视术中情况分别采用粘连松解术9例,肠切除肠吻合术10例,肠排列术2例,右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术8例,单纯造瘘术1例,肿瘤切除远端封闭近端造瘘术7例,短路手术4例,疝内容物回纳加疝囊高位结扎术2例,腹内疝复位1例,肠扭转复位术2例,肠管切开取石术1例。

1.3方法47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除嵌顿性腹外疝引起的肠梗阻无法保守外,其余患者入院后首先实施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抗感染、营养支持,灌肠等对症治疗,经保守治疗6~48h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腹痛、腹胀症状加重,则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采取不同方法的手术治疗。

8例肠癌引起的肠梗阻患者,行I期肠癌根治性切除吻合术1例,行肠癌切除吻合术加近端结肠预防性造口3例,行姑息性肠段切除吻合术4例;2例嵌顿性腹外疝引起的肠梗阻患者,行腹腔内疝囊高位缝扎术1例,行疝囊高位结扎加疝修补术1例;34例腹部手术肠粘连引起的肠梗阻患者,行肠梗阻松解术28例,肠段切除吻合术6例;1例急性小肠缺血坏死引起的肠梗阻患者,行肠切除肠吻合术;3例肠腔内异物及肠结石引起的肠梗阻患者,行肠切除肠吻合术。

术后均给予支持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患者康复出院。

二、结果
47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经手术治疗,治愈38例,好转7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81.25%,死亡率为4.17%。

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其中,肺部感染3例,脑血管意外1例,伤口感染7例;死亡2例,其中,术后合并肺部感染1例,中毒性休克1例。

三、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腹部手术日益增多,老年急性肠梗阻的发病几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肠道肿瘤和肠道粘连是肠梗阻发生的主要原因。

病因分析:急性肠梗阻按发病原因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

各型肠梗阻的病因构成近年来有明显的变化,嵌顿疝引起者相对下降,粘连性肠梗阻跃升首位,肠道肿瘤明显上升。

在我国20世纪50~60年代,疝、粘连、肠套叠是肠梗阻主要病因,癌性肠梗阻相对较少;70年代以后肠粘连成为首位病因,恶性肿瘤跃居第二[1]。

因此,采用一些措施降低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及通过科学安排饮食降低结直肠癌发病危险因素,从而降低肠梗阻的发病率是必要的。

以下几点措施在预防肠粘连方面有一定作用:(1)腹部手术中动作轻柔尽量锐性分离;(2)尽量使用可吸收缝线减少异物残留;(3)防治消化液污染腹腔;(4)彻底止血;(5)引流管用大网膜与肠管隔开;(6)大量无菌盐水冲洗腹腔;(7)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此外,由于老年人由于全身功能的减退,各器官的代偿功能下降,容易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心血管方面的并发症[5]。

术后应动态监测血压和心电图,控制输液的速度及输液量,积极处理心脏异常情况。

肺部感染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术后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必须加强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围术期处理,正确处理并发症及合并疾病,并采取营养支持,合理有效使用抗生素,对于保证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也非常重要。

本组资料中,47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经手术治疗,治愈38例,好转7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81.25%,死亡率为4.17%。

由此可见,及时、正确诊断老年急性肠梗阻,并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采取不同方法的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老年急性肠梗阻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梁利民.老年急性肠梗阻126例临床诊疗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19)
[2]杜昌辉,张宏伟,安冬冬.老年急性肠梗阻100例诊治体会[J].新疆医学. 2010(01)
[3]段凌,潘志欣.生长抑素在治疗急性肠梗阻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 2010(10)
[4]姜晓林.肠梗阻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15)
[5]鲍荣宝.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