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梗阻手术治疗
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指征

肠梗阻的手术指征肠梗阻的原因和类型多种多样,大多数需手术治疗,手术指征应结合具体情况来定,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 单纯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可观察24——48 小时,如梗阻不能解除应手术治疗,观察期间如出现绞窄性肠梗阻表现应及时手术。
2. 绞窄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观察不宜超过4——6 小时,随时做好急诊手术准备,观察期间如病情有好转则可继续观察,否则应立即手术治疗。
3. 病程超过6 小时,就诊时已有绞窄性肠梗阻表现者急诊手术。
4. 幼儿、年老体弱者、孕妇亦应采取积极的措施。
5. 原因不明的肠梗阻应按绞窄性肠梗阻的处理原则治疗。
6. 麻痹性肠梗阻病因解除后按单纯性肠梗阻处理原则治疗。
绞窄性肠梗阻的判断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病,因急性腹痛的原因很多,诊断上容易与其它疾病混淆,而且病程进展快,短期内可以发生严重病理变化,临床上延误诊治而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导致病人死亡的事并不少,主要就是对是否出现绞窄性肠梗阻的判断失误所致。
一.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1. 存在肠梗阻的四个主要症状:痛、呕、胀、闭。
2. 发病急剧,腹痛趋于持续加剧及部位固定,可伴有腰背部疼痛3. 腹膜刺激征较早出现或腹部可触及压痛包块。
4. 全身中毒症状重,脉搏加快,体温上升及白细胞升高。
5. 早期出现休克症状。
6. 同时伴有消化道出血体征:呕吐及自肛门排除血性液体,肛门指诊有帮助。
7. 腹穿抽出血性液体(显著肠膨胀者慎行)。
8. 有绞窄性疝的存在。
二.腹透、腹平片的特征性表现:1. 孤立的充气肠袢屈曲呈“咖啡豆”形。
2. 绞窄的肠袢内充满液体表现为软组织阴影的“假肿瘤”征。
3. 小肠全扭转时可见充气的小肠排列异常。
4. 局限性肠袢突出,较其他肠袢为大,呈巨大液平面。
5. 乙状结肠扭转时巨大胀气的肠袢从盆腔向上延伸到肝脏。
三.化验检查可了解血容量、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情况,但对判断有否绞窄性肠梗阻帮助不大。
还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判断,临床观察一定要细致,在判断不很明确时宁可采取积极的手术措施。
小肠梗阻治疗方法

小肠梗阻治疗方法小肠梗阻是指小肠腔内的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小肠,导致肠腔内压力升高,引起肠壁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缺血坏死。
小肠梗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非手术治疗是小肠梗阻的首选治疗方法,适用于梗阻程度较轻、病情稳定的患者。
非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通过解除梗阻、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改善全身状况,以期达到缓解症状、减轻疼痛、恢复肠功能的效果。
非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休息和禁食:患者需要卧床休息,禁食,以减轻肠道的负担,避免进一步加重梗阻。
2. 胃肠减压:通过胃管或鼻胃管将胃内积聚的气体和液体抽出,减轻胃肠道内的压力,缓解肠道梗阻。
3. 补液和电解质平衡:患者常常伴有呕吐和腹泻等症状,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
因此,需要给予患者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4.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给予抗生素、止痛药、抗呕吐药等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和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
5. 密切观察和监测:对于非手术治疗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监测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如果非手术治疗无效或患者病情严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小肠梗阻的最终选择,旨在解除肠道梗阻,恢复肠道通畅。
手术治疗的方式根据梗阻的原因和程度而定,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 肠切除术:对于小肠梗阻的原因是肠道病变(如肿瘤、炎症等)引起的,可以通过切除梗阻部分的肠道,然后进行吻合术,恢复肠道通畅。
2. 肠粘连松解术:对于小肠梗阻的原因是肠道粘连引起的,可以通过手术将粘连的部分松解,恢复肠道通畅。
3. 肠梗阻引流术:对于小肠梗阻的原因是肠道扭转或肠套叠引起的,可以通过手术将扭转或套叠的部分引流,恢复肠道通畅。
4. 其他手术治疗:对于特殊情况下的小肠梗阻,如肠道异物梗阻、肠道血栓形成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术后护理和康复训练,以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
肠梗阻的治疗方案

肠梗阻的治疗方案第1篇肠梗阻治疗方案一、背景肠梗阻是指肠道内容物在肠道内运行受阻,导致肠道腔内压力升高、肠壁血液循环障碍及肠壁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根据梗阻部位、病因、病程及全身状况,治疗方案需个性化制定,以达到缓解症状、去除病因、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二、目标1. 缓解患者肠梗阻症状,降低肠腔内压力,改善肠壁血液循环及功能;2.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去除梗阻因素,预防梗阻复发;3. 预防和治疗肠梗阻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三、治疗方案1. 保守治疗(1)禁食、胃肠减压:患者需禁食,通过鼻胃管或鼻肠管进行胃肠减压,以减轻肠腔内压力,改善肠壁血液循环。
(2)补液、电解质平衡:根据患者脱水程度、电解质紊乱情况,合理补液,纠正电解质失衡。
(3)抗生素治疗:针对肠道感染或继发感染,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4)营养支持:在胃肠减压期间,给予患者全胃肠外营养,保证其营养需求。
2. 介入治疗(1)内镜下治疗:对于粘连性肠梗阻、肿瘤性肠梗阻等,可采用内镜下激光切割、高频电切等方法解除梗阻。
(2)支架植入:对于晚期肿瘤引起的肠梗阻,可考虑在内镜下植入金属支架,缓解梗阻。
3. 外科治疗(1)手术适应症:保守治疗无效、闭袢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肿瘤性肠梗阻、慢性肠梗阻等。
(2)手术方式:根据梗阻部位、病因及全身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吻合术、肠短路手术等。
(3)术后管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引流情况,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
四、预防与康复1. 预防(1)加强肠道功能锻炼,保持大便通畅;(2)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3)积极治疗肠道原发病,如肠道感染、肿瘤等;(4)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肠道疾病。
2. 康复(1)术后康复:根据患者手术情况,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包括早期下床活动、功能锻炼等;(2)心理康复: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3)社会康复: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腹腔镜下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

疗 , 能利 尿 通 淋 、 热 化 湿 , 能 行 气 活 血 、 瘀 消 肿 , 仅 既 清 又 化 不
可 促 进 结 石 早 日排 出 , 且 能 改 善 局 部 组 织 水 肿 , 止 进 一 步 而 防
纤维化 , 组织损伤降到最低限度。 将 [ 参 考 文 献 ]
[ ] Kotk puo Sarpu sN ,i a nsD,t 1 Th wi 1 sao ols A, t oo l J Pc meo e . eS s v o r a s lhc s:nieli r opra lh tpe[ ] i o l ta a n acroeli or trJ .UrlIt 19 , t a d t t i o n,9 5
Ltol tJ .JUrl1 9 ,5 :3 i c s[] o,9 5 1 3 55—5 7 h a 3
[ ] 刘 显 明 , 旭 明 , 胜 强 , .输 尿 管 镜 下 气 压 弹 道 碎 石 术 治 疗 3 邬 任 等 输尿管结石[] J .中华 泌 尿 外 科 杂 志 ,0 3 2 ( )5 7 3 2 0 ,4 8 :3 —5 8 [ ] 单 炽 昌 , 开 俊 , 逊 .应 用 弹 道碎 石 机 治 疗 输 尿 管 结 石 10例 4 吴 李 2 报 告 [] J .中华 泌 尿 外 科 杂 志 ,9 5 1 ( )3 7 0 1 9 ,6 5 :0 —3 9 [ 收稿 日期 ] 2 0 —0 0 8 6—1 5
[ 键 词 ] 腹 腔 镜 ; 连性 小 7 . 中 542
[ 献标识码 ] B 文
[ 文章 编 号 ] 10 —8 4 (0 8 3 —5 3 —0 0 8 8 9 2 0 )6 6 9 2
分 急 性 粘 连 性 小 肠 梗 阻 病 例 也 适 于 腹 腔 镜 手 术 。从 本 组 病 例 分 析 , 性 粘 连 性 小 肠 梗 阻 在 保 守 治 疗 效 果 不 佳 时 为 避 免 肠 急 穿 孔 、 坏 疽 , 速决 定手 术 治疗 是 关 键 。虽 然 临 床 上 超 声 检 肠 迅 查 和放 射 学 检查 结果 不 能 决 定 腹 腔 镜 治 疗 是 否 可 行 , 相 关 且 资 料认 为 急性 肠 梗 阻也 不 是 腹 腔 镜 手 术 的指 征 。但 笔 者认 为 腹 腔镜 探 查 对 明确 病 因 , 时 决 定 开 腹 有 很 大 帮 助 。为 了 安 及 全 实 施 腹 腔 镜 粘 连 松 解 术 , 手 术 医 生 具 备 熟 练 的 腹 腔 镜 技 除
小肠梗阻治疗方法

小肠梗阻治疗方法小肠梗阻是指由于小肠内腔的狭窄或堵塞导致肠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而引起的一种消化道疾病。
常见的小肠梗阻原因包括肠套叠、肠粘连、肠癌等。
小肠梗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梗阻轻微或功能性梗阻的患者。
首先,腹胀和呕吐是小肠梗阻常见的症状,因此要保持患者的胃肠道功能休息。
患者应禁食,并通过静脉途径输液,以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
其次,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使用支持性药物来缓解症状。
如抗呕吐药物可以减少呕吐感;抗生素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可以预防或治疗继发感染;肠道镇痛药可以缓解腹痛。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支持性药物只能缓解症状,无法根治小肠梗阻。
对于肠套叠引起的小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常用方法是采用空气气囊扩张法和水压力法。
空气气囊扩张法是通过胃镜或结肠镜,将空气气囊引入小肠内进行扩张,以消除套叠现象;水压力法是将生理盐水注入直肠或结肠内,通过向小肠腔注水,消除肠套叠。
这些非手术治疗方法适用于早期肠套叠,且有效率较高,但需要有相关设备的支持和专业医师的操作。
然而,非手术治疗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小肠梗阻患者,对于合并其他严重病情的患者或病情严重加重的患者,通常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来解决小肠梗阻。
手术治疗是根治小肠梗阻的最有效方法。
手术治疗的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根据具体病情,外科医生会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
开腹手术是最常见的手术方式。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通过在患者腹部做一个切口,从而直接观察和处理梗阻的部位。
根据具体情况,医生可能需要将肠道病变部位切除,然后进行肠道吻合,以恢复肠道的通畅。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也可以用于治疗小肠梗阻。
在这种手术中,医生通过在腹部插入一根粗细如笔尖的腹腔镜,以便观察患者的内脏器官。
通过操作器械,医生可以切除肠道的病变部分,并进行吻合。
相比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创伤较小,恢复期较短。
小肠梗阻最佳治疗方法

小肠梗阻最佳治疗方法小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寻找最佳治疗方法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在治疗小肠梗阻时,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针对小肠梗阻的最佳治疗方法的一些建议。
首先,对于轻度小肠梗阻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输液等方式,以减轻患者的症状。
此外,还可以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患者病情较轻,没有明显的肠坏死和穿孔等并发症的情况。
其次,对于中度小肠梗阻患者,可以考虑行内镜治疗。
内镜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可以通过内镜在小肠内进行检查和治疗。
对于小肠梗阻患者,内镜治疗可以有效地解除梗阻部位的压迫,缓解患者的症状。
此外,内镜治疗还可以及时发现梗阻的原因,对病因进行处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最后,对于重度小肠梗阻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治疗小肠梗阻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手术可以彻底解除梗阻部位的压迫,恢复肠道的通畅。
在手术治疗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和休息。
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患者减轻肠道负担,促进肠道的康复。
同时,充足的休息可以帮助患者恢复体力,提高免疫力,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综上所述,针对小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种选择。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同时,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和休息,以帮助疾病的康复。
希望本文所述的治疗方法对于小肠梗阻患者有所帮助,早日康复。
小肠梗阻手术记录

小肠梗阻手术记录手术记录:手术日期:[日期]手术时间:[时间]手术医生:[医生姓名]助理医生:[助手姓名]手术室护士:[护士姓名]手术名称:小肠梗阻手术患者信息:姓名:[患者姓名]性别:[患者性别]年龄:[患者年龄]诊断:小肠梗阻麻醉方法:全身麻醉(麻醉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手术过程:1. 术前准备:患者卧床,行全身消毒,铺巾,麻醉医生开始进行麻醉诱导。
2. 切口:进行消毒,对小肠梗阻部位进行切口,切口位置为[具体位置]。
3. 探查:打开腹腔,检查小肠梗阻情况,发现[具体发现情况]。
4. 梗阻处理:解除小肠梗阻,采取[具体处理方法],如切除梗阻段小肠。
5. 切除修复:对受损的小肠进行切除修复,使用[具体材料]进行缝合。
6. 恢复:术中停止出血,缝合切口,进行冲洗,恢复腹腔正常解剖结构。
7. 结束手术:手术部位进行冲洗,放置引流管,关闭切口,完成手术。
术后处理:1. 患者转入恢复室,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意识、呼吸、血压、心率等情况。
2. 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促进患者舒适。
3. 恢复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注意发生并发症的早期识别。
4. 根据患者术后情况,可进行相关的辅助治疗和康复措施。
术后随访:1. 术后[具体天数],进行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伤口愈合情况等。
2. 根据术后随访结果,继续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和康复指导。
3. 定期复查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指标等,评估患者康复情况。
以上为小肠梗阻手术记录,手术过程和术后处理会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小肠梗阻的治疗方案

小肠梗阻的治疗方案小肠梗阻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肠道疾病,临床上常常需要立即处理以避免进一步的并发症和危险。
在对小肠梗阻进行治疗时,医生们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就小肠梗阻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首先,对于小肠梗阻患者的初步治疗措施是保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在入院初期,医生会立即采取措施来纠正患者的电解质紊乱、脱水以及营养不良等问题。
这包括通过给予液体、电解质及营养的静脉输液来保持病人的水平血容量、电解质和能量供应稳定。
其次,对于那些病情较为轻微的小肠梗阻患者,非手术治疗也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这些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来解决问题。
保守治疗包括通过禁食和肠道减压来减少小肠内的压力,以及药物治疗来促进肠道的通畅。
禁食是通过停止口服摄入来减少肠道的负担,从而让肠道有机会恢复正常功能。
在禁食期间,医生通常会通过胃管来进食,以保证体内能量的供应。
肠道减压是通过将胃管插入患者的胃中并连接到负压设备来降低肠道内的压力。
药物治疗包括使用通气胃管以及使用肠动力药物来刺激肠道的蠕动。
然而,对于那些病情严重的小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则是必不可少的。
手术治疗可以直接解除梗阻,并消除引起小肠梗阻的原因。
手术方式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是通过在腹部切口处进入患者的腹膜腔来进行手术。
腹腔镜手术则是通过切小切口并插入腹腔镜来进行手术。
这种手术方法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患者的康复。
除了手术治疗外,还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来应对小肠梗阻。
介入治疗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式,利用导丝和导管等介入器械,通过血管或其他自然孔道进入体内进行治疗。
对于小肠梗阻,介入治疗可以通过导管置入肠道来解除梗阻,并通过放置支架或气囊来维持通畅。
介入治疗无需开刀,能够减少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
综上所述,小肠梗阻的治疗方案是多样化的,取决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具体情况。
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是初步治疗的重要步骤,而对于病情轻微者,保守治疗可能是合适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肠梗阻手术治疗发表时间:2009-06-11T16:47:20.3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4月第11期供稿作者:于志奎 (黑龙江省萝北县人民医院黑龙江萝北 154200)
[导读] 小肠梗阻是指小肠的内容物在肠腔内通过受阻。
【中图分类号】R57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1-0088-02 【关键词】肠梗阻手术治疗
小肠梗阻是指小肠的内容物在肠腔内通过受阻。
在临床上肠梗阻十分常见,占居外科急腹症的第三位。
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能使绝大多数患者获得良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1 临床表现
肠梗阻的四大临床表现是腹痛、呕吐、腹胀、停止自肛门排气排便。
这四大表现可因肠梗阻的原因、部位、是否为绞窄性、发病的急缓等而有程度的不同。
1.1腹痛机械性肠梗阻为阵发性绞痛,由于梗阻部位以上肠管的强烈蠕动,疼痛部位多在中腹部,有时也可能就是梗阻的部位所在。
剧烈的持续性腹痛提示有绞窄性病变,疼痛发作时可伴有“腹鸣)”或感觉有“气体窜行”,有时可见到或触摸到肠型。
听诊有连续高亢的肠鸣音、气过水音、高调的金属音。
在不完全性肠梗阻病人,有时可在气体等肠内容物通过不完全的梗阻部位后腹痛突然缓解。
麻痹性肠梗阻时,腹痛表现为持续性的胀痛,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绞窄性肠梗阻时,腹痛发作的间隔可能不断缩短、或为持续性的剧烈腹痛。
1.2呕吐呕吐是小肠梗阻的另一个重要临床表现。
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进食可诱发呕吐。
呕吐与肠梗阻的部位有关,梗阻部位越高,呕吐出现得越早、越频繁,量较多,呕吐物主要是胃及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味酸而苦;梗阻的部位越低,呕吐出现越晚且次数较少,吐出物可呈粪样液体,带甜味。
麻痹性肠梗阻的呕吐多呈溢出性。
当肠管出现血运障碍时,呕吐物可呈咖啡色或血性。
1.3腹胀腹胀的程度与梗阻的部位及病程的长短有关。
高位肠梗阻无明显腹胀;低位小肠梗阻和/或麻痹性肠梗阻时腹胀很明显,常常遍及全腹,有时可在腹部见到宽大的肠型。
1.4停止自肛门排气、排便完全性肠梗阻发生后多无排气排便。
梗阻早期及高位梗阻,肠内残余的粪便及气体可自行或在灌肠后排出。
血性黏液便提示绞窄性肠梗阻及肠套叠、肠系膜血管栓塞等血运性肠梗阻。
1.5全身情况早期的单纯性小肠梗阻病人全身情况多无明显变化。
在梗阻的晚期,出现唇干、少尿、眼眶内陷、皮肤弹性差、脉搏细速等缺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严重者或绞窄性肠梗阻病人可出现四肢发凉、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
2 手术治疗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绞窄性小肠梗阻、肿瘤或小肠先天性畸形所致的梗阻,以及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人。
具体手术方法要根据梗阻的病因、性质、部位及病人的全身情况而定。
总的原则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简单的方法解除梗阻或恢复肠道通畅。
对病因不明确的小肠梗阻,短时间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常需开腹探查以找出梗阻的部位和原因,并根据手术中发现给予适当处理;如肠粘连松解术,肠套叠、扭转复位术,小肠切开异物取出术等,发现肿瘤、坏死肠袢、炎性狭窄等应予除,小肠肠段切除应同时吻合再建,避免行小肠造瘘,特别是高位小肠。
手术时操作要仔细,尽可能轻柔,避免导致膨胀脆弱的肠管破裂。
肠梗阻手术时常须行术中肠减压术。
如果肠管过度膨胀影响操作,行肠减压后便于手术野的暴露,也可减轻术后患者腹胀症状。
根据肠管是否开放可分为内减压术和外减压术。
肠减压术的操作方法是先进行严格的腹腔隔离后,在膨胀的肠壁上作一浆肌层荷包缝线,缝合直径约1.0cm左右。
然后从中插入Savage长套针或蕈型管,连续吸引减压膨胀的肠袢,同时从开始膨胀肠管起逐段将肠内容物轻柔的赶往减压肠段处,减压完毕后,拔出Savage长套针或蕈型管后立即将荷包缝线收紧打结,用丝线再作一层横行间断浆肌层缝合。
在进行肠减压的全过程中,要注意不要使肠内容物污染腹腔。
应放置腹腔引流物。
外减压手术中正确判断肠管的生机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仍是靠手术时的肉眼观察。
嵌顿绞窄的肠管经松解后,受累肠管由暗红色转为正常的鲜红色;肠管蠕动仍然正常或能恢复、刺激肠管时有收缩反应;肠管浆膜能恢复正常的光泽;肠系膜终末小动脉的搏动仍然存在或能恢复者,则表明肠管具有活力。
如果梗阻解除后肠管已经呈紫黑色,失出光泽,缺乏弹性,没有肠蠕动,对刺激无收缩反应,肠系膜终末动脉无搏动,则表明肠管已经坏死。
倘若仍可疑者,则首先解除肠绞窄的情况,并排除肠系膜血管受牵拉和压迫的因素,可用温热盐水纱布巾湿敷5~10min,必要时可重复温热盐水纱布巾湿敷l~2次;用0.5 %普鲁卡因20~30 ml阻滞肠系膜根部;暂时将该肠袢放回腹腔内,等待l~2 h再检视肠管生机是否恢复,如果肠壁色泽、肠蠕动恢复,而且肠系膜末梢动脉搏动出现,表示肠管仍有生机,否则说明肠管已坏死,肠切除应在病变范围之外的健康肠管上,吻合以开放式对端吻合,采用双层间断缝合,只要吻合口血供良好,无张力,愈合不成问题。
3 讨论
肠梗阻治疗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梗阻的病因、性质、类型、部位、程度以及病人的全身情况来决定。
首先应给予非手术治疗,以纠正肠梗阻带来的全身性生理紊乱,改善病人一般情况。
如不能使病情缓解,梗阻解除,则需要手术治疗的肠梗阻,肠梗阻的手术方式之前不能定型,肠梗阻的手术方式有的可能很简单,如剪开粘连的索带,有的复杂困难,严重的粘连性肠梗阻甚至进不去腹腔。
参考文献
[1] 张启瑜,钱礼.腹部外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2] 吴孟超,仲剑平.外科学新理论与新技术,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