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合集下载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PPT课件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PPT课件
▪ 继之,出现皮层抑制症状,如嗜睡、昏迷、四肢张力降低、 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不规则等,重症和早产儿可无 兴奋症状而仅表现抑制状态。
▪ 一般损伤型颅内出血较缺氧性的症状出现得早而重,少数 病例在生后2~3天,才显症状,个别维生素K缺乏导致的颅 内出血可到病后1~2月才出现症状。
19
▪ 颅内出血的脑性缺氧以呼吸浅表不规则或暂停为 多见;
32
▪ 5例成年胆囊炎患者,5%gs250ml,vitk1-10mg, ivgtt约3分钟出现胸闷,2例iv地米5mg3例直接换 空糖水后约5分钟缓解。
▪ 请老师及同行朋友们解答是过敏还是药物的副作 用?
33
▪ 另外3例:1例,静滴维生素K1时突然出现咳嗽不止,面色 潮红,口唇略发绀,出冷汗,头晕、胸闷、烦躁不安。查 体:生命征还平稳,肺部可闻及干罗音。心率增快,律尚 齐,无杂音。腹(-)。2例,是使用后突然晕厥。-----后查说明书,不良反应中明确说明:静推速度过快,都可 出现以上现象。属于过敏反应。经给予更换液体,地米静 推后,均可缓解;晕厥2例用了肾上腺素。
的办法获知。对胎儿进行监测可避免发生宫内缺氧。 ▪ 对策:数胎动,每天早、中、晚各抽出一个小时专心数数
就可以了。
40
健康教育
▪ 第二早,早治疗挽救宝宝生命
▪ 一旦发生新生儿颅内出血,尽早治疗就能降低死亡率,争 取康复的机会。同时,医生抢救新生儿颅内出血时会采用 多种措施和药物,目的是为了尽最大可能挽救宝宝的生命, 作为家长需要了解这个病的基本情况,并积极配合治疗。
▪ 常见的后遗症有脑积水,脑穿通性囊变, 运动和智力障碍、四肢瘫痪、癫痫、肌张 力低下
8
意义
密切观察病情及精心的护理是协助医生诊断及提高疗效的 重要环节,也是使患儿度过危险期的重要措施。

新生儿颅内出血

新生儿颅内出血
1、早产2、缺氧3、外伤(以产伤为主)4、其他 3、常见症状和体征?
1、意识改变 :激惹、嗜睡、昏迷
2、呼吸改变:增快或减慢、呼吸暂停 3、颅内压增高:脑性尖叫、前囟隆起、惊厥
4、眼征 :凝视、斜视、眼球震颤
5、瞳孔 :不对称、对光反应迟钝 6、肌张力 :增高、减低或消失 7、其他:黄疸、贫血
谢谢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护理
预后
预防


加强孕妇保健工作,提高产科技术 提高医护质量,避免医源性颅内出血发生
目前尚无有效药物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
1、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概念? 主要因缺氧或产伤引起,早产儿发病率较高,是新生儿早期的重要疾病, 预后较差。颅内出血的症状体征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关
2、病因和发病机制?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Primary Subarachoid Haemorrhage
出血原发部位在蛛网
膜下腔内,不包括硬
膜下、脑室内或小脑
等部位出血后向蛛网
膜下腔扩展 蛛网膜下腔(箭头所示)
临床特点
是新生儿常见的出血类型
病因 主要为缺氧、酸中毒、产伤
预后 大多出血量少,无临床症状,预后良好 部分典型病例 生后第2天发生惊厥,但发作 间歇表现正常 极少数病例 大量出血短期内死亡
(4)其他
观察新生儿的摄人情况患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至有的患儿吸吮、吞咽反射 消失。因此应注重观察患儿的吃奶情况,记录热量及液体摄入量,以保证机 体生理需要。
预 后
与出血部位、出血量、胎龄及其他围生
期因素有关
早产儿
Ⅲ、Ⅳ级PVH-IVH 慢性缺氧 顶枕部出血 预后差,幸存者常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要点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要点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要点
一、定义
新生儿颅内出血(intracrania1hemorrhageofthenewborn)主要因缺氧或产伤引起,早产儿发病率较高,是新生儿早期的重要疾病与死亡原因。

新生儿颅内出血部位包括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周围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小脑出血和脑实质出血。

以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最常见,预后较差。

二、评估/观察要点
1评估患儿的分娩史。

2.评估患儿的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肌张力、呼吸型态的改变。

3.评估有无脑性尖叫、前囱突起、惊厥等。

三、护理措施
(一)常规护理
1保持室温在24〜26(,湿度55%〜65%。

绝对静卧,头肩抬高15〜30°,减少噪音。

操作要轻、稳、准,尽量减少对患儿移动和刺激,宜平卧保持头正中位,避免头偏向一侧,以免压迫颈动脉而造成意外。

4.根据缺氧程度合理用氧,注意用氧的方式和浓度。

呼吸衰竭或严重的呼吸暂停时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做好相关护理。

5.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6.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

观察呼吸型态,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外界因素阻碍患儿气道的通畅。

观察惊厥发生的时间、性质。

(二)并发症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反复惊厥立即吸氧,遵医嘱迅速给予降颅压及止惊药物,并严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做好抢救准备。

(三)出院指导
1鼓励坚持治疗和随访。

7.发现有后遗症时,尽早对婴儿进行功能训练和智力开发,减轻脑损伤影响。

8.教会家长给婴儿功能训练的技术,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PPT课件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PPT课件
• 5.心理护理(对家属)告知患儿具体病情,可能出现的并 发症,后遗症。
• (二)对症护理 • 1.配合做好防止脑组织受损程度加重的护理。 • 1)保持安静:绝对静卧,集中护理,定期测量头围。 • 2)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合理用氧。 • 3)保持呼吸道通畅:备好吸痰所有用品,及时清除呼吸
道分泌。避免用物压迫胸部,影响呼吸。 • 4)遵医嘱使用维生素K1,止血敏等控制出血,贫血患儿可
一、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
机理
脑血管壁通透性↑
缺氧
肝脏合成因子障碍 早产儿
产伤
其他
胎头受挤压 脑血管畸形 出血性疾病 医源性损伤
足月儿
部位
1. 脑室周围及 脑室内出血 2.脑实质出血
硬脑膜下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临床表现
• 1.一般生后2-3天内起病(数小时至1W左 右)。
• 2.意识改变: 易激惹、过度兴奋或淡漠、嗜睡、昏迷。
定义
• 新生儿颅内出血(NICH)是由于缺氧及产伤或医源性损 伤所致的脑损伤疾病,是新生儿期常见病,与这一阶段自 身的解剖生理特点和多种围产期高危因素有关,严重者可 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一、病因 1.缺氧:早产儿多见 2.产伤:足月儿、巨大儿多见 3.其他:快速输注高渗液体,先天颅内血管畸形, 全身出血性疾病。
症处理。
• 2015-11-20床边超声检查: • 颅脑超声提示:1.脑实质多发出血灶,部分吸收液化呈囊样改变。
2.双侧脑室稍饱满。 3.丘脑前缘小片液暗区。
护理诊断
• 1.低效型呼吸形态 与呼吸中枢受抑制有关 • 2.有窒息的危险 与昏迷,惊厥有关 • 3.体温调节无效 与感染,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有关 •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摄入量减少有关 • 5.焦虑 与家属担心患儿预后有关 • 6.潜在并发症:颅内高压症。

《新生儿颅内出血》课件

《新生儿颅内出血》课件

03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 、语言训练和认知训练 等,以帮助患儿恢复神 经功能。
04
中医治疗包括针灸、推 拿和中药治疗等,可以 辅助改善患儿症状和促 进康复。
04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预 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定期产检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孕 期并发症,降低新生儿颅 内出血的风险。
避免早产

颅内高压
颅内出血后血肿占位效应引起 颅内高压,可能导致脑疝。
癫痫
颅内出血可能引起脑组织损伤 ,导致癫痫发作。
感染
颅内出血后可能出现脑实质或 脑膜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等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
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新生儿颅内出 血的发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降 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处理
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 等。同时注意维持生命体征稳定,防 治感染等综合治疗。
合理喂养
家长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喂养 新生儿,保证营养供给。
康复训练
早期干预
定期评估与调整
新生儿颅内出血后需要进行早期干预 ,包括抚触、按摩、被动运动等,以 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定期评估新生儿的康复进展情况,及 时调整康复训练计划,以提高康复效 果。
康复训练计划
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和康复需要,制定 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认知、 语言、运动等方面的训练。
《新生儿颅内出血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新生儿颅内出血概述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症状与诊断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预后与并发症
01
新生儿颅内出血概述

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颅内出血护理常规【术前观察要点】1、了解受伤史,动态观察意识变化,测瞳孔变化及时发现脑疝。

2、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3、注意有无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对婴幼儿要注意囟门的大小及压力的变化。

4、观察肢体活动变化。

【术前护理要点】1、病人在出血早期应绝对卧床休息。

2、遵医嘱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3、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等变化,及时发现出血及再出血的体征。

4、严密观察癫痫症状发作的先兆,持续时间、类型,遵医嘱给予抗癫痫药。

5、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如用力咳嗽,情绪过分激动等等。

防止大便干燥、用力排便,给予缓泄剂。

6、应用脱水药物时应遵医嘱在规定时间内滴完。

7、有手术指征者给予术前准备行手术治疗。

【术后观察要点】1、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定时测量生命体征。

2、特别注意意识、瞳孔及肢体活动的变化。

3、如有引流,应注意引流液的色、质、量。

【术后护理要点】1、同开颅手术一般护理。

2、卧位:全麻术后抬高床头15—30°,幕上开颅者卧向健侧,避免伤口受压。

幕下开颅翻身时有人扶托头部使头颈成直线,避免扭转。

躁动不安时约束四肢,加床档防止坠床;3、营养:吞咽困难及昏迷者鼻饲饮食,鼻饲时床头需要抬高,并在每次注入前回抽胃内容物;观察有无应激性溃疡,一旦发现上消化道出血,暂禁食,留置胃管,注入冰盐水,凝血酶或云南白药等止血,每4~6小时一次,必要时全身使用止血剂或给予输血等治疗。

4、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同时注意观察肢体活动、语言、头痛等的变化,观察有无癫痫的发生。

5、伤口:伤口敷料是否干燥,若渗出过多时应及时通知医生。

6、引流管:头部引流管是否通畅,应妥善固定,防止受压,扭曲,脱出等,尤其是做各种医疗护理操作时,记录引流物的量、色、性状。

7、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吸痰,预防肺部并发症。

根据病情决定吸痰频率,动作轻柔、迅速、有效,一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5秒,深度以引起病人咳嗽反射为宜;持续低流量吸氧,直到无缺氧征象后才能停止;注意保暖,加强翻身叩背,防止受凉和痰液坠积;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按气管切开常规进行。

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

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

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关键信息项:1、护理目标:促进患者康复,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2、护理评估频率:每日至少一次。

3、生命体征监测项目:血压、心率、呼吸、体温。

4、意识状态评估方法: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5、引流管护理要点:保持通畅、观察引流液性质和量。

6、饮食护理要求: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

7、康复训练开始时间:病情稳定后。

8、预防压疮措施: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1、护理原则11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12 提供全面、系统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

13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感染。

2、护理评估21 生命体征评估211 每 1 2 小时测量血压,确保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

212 每 30 分钟至 1 小时测量心率,观察心率变化。

213 每 1 2 小时观察呼吸频率和节律,有无呼吸困难。

214 每 4 小时测量体温,警惕发热。

22 意识状态评估221 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每 2 4 小时评估一次患者意识水平。

222 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形状、对光反射,判断有无脑疝形成。

23 神经系统评估231 观察患者有无肢体抽搐、偏瘫、失语等症状。

232 评估患者的感觉功能、平衡功能和协调能力。

24 引流管评估241 观察引流管是否固定妥当,有无扭曲、受压。

242 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护理措施31 体位护理311 抬高床头 15 30 度,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312 头部保持中立位,避免剧烈转动。

313 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每 2 小时一次,预防压疮。

32 呼吸道护理321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

322 给予吸氧,根据血氧饱和度调整氧流量。

323 对于昏迷患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

33 引流管护理33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引流袋。

332 防止引流管逆流,避免引起颅内感染。

333 若引流不畅,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新生儿颅内出血【概述】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因缺氧或产伤引起的严重脑损伤疾病,死亡率高,存活者常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脑积水、癫痫、脑性瘫痪及智力低下等,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或抑制症状为主要特征。

缺氧所致的颅内出血多见于早产儿,产伤所致的颅内出血多见于足月儿及异常分娩新生儿。

【护理常规】1、绝对保持安静:避免声音、光线的刺激,保持安静,绝对静卧至病情稳定。

为防止加重出血和减轻脑水肿将头肩部抬高15-30°,侧卧位、尽量少搬动。

2、减少刺激:有计划集中完成各种必要的治疗及护理操作,减少反复穿刺,尽量减少刺激患儿的次数。

3、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必要时置入暖箱保暖。

4、头部血肿后产瘤的护理:可予冷敷,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破溃感染。

尽量避免在头部输液。

5、喂养:给予母乳喂养,喂奶时应防止患儿窒息,可少量试喂,逐渐加量。

吸吮、吞咽困难者可予管饲喂养;病情严重者可暂禁食,给予静脉营养补充能量,输液速度宜慢。

6、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合理用氧,,以减轻颅内压,维持血氧分压在8.0—10.7kpa(60—80mmHg),血二氧化碳分压 5.3kpa(40mmHg)。

观察记录患儿呼吸、频率。

7、病情观察:(1)出现呼吸减慢、节律不整、呼吸暂停、发绀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并给予吸氧。

(2)出现烦躁不安、尖叫或惊厥时,及时通知医生给予镇静、止惊,并观察用药效果、面色、心率、呼吸节律、肌张力情况。

(3)出现频繁呕吐、抽搐不止,呼吸不规则、瞳孔不等大等,颅内压增高表现时,通知医生采取降颅内压措施。

8、保持功能位置:有肢体瘫痪者,应保持肢体在功能位置,两肘稍弯曲,双手略握拳,足背屈曲以防足下垂,并有计划等进行功能训练。

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出院后的健康教育

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出院后的健康教育

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出院后的健康教育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概述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疾病,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对患儿的康复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新生儿颅内出血是常见的一种脑损伤,发生率较高,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

出血主要包括硬膜下出血、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周围与脑室内出血以及小脑出血四种类型。

以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周围及脑室内出血多见。

目前,由于接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因缺氧引起的脑室管膜下出血及脑室内血已成为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主要病理类型,与早产儿存在胚胎生发基质有关。

脑血管组织毛细血管丰富,结构疏松,对缺氧、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极为敏感,容易发生坏死、崩解而出血。

此外,缺氧使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受损,血管被动扩张血管破裂出血,还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壁引起出血。

若患儿同时合并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硬肿征、缺氧缺血性脑病等较严重疾病,颅内出血发生均较高。

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血流速度变化,脑血流增减和脑静脉压增加等,而脑室管膜下生发基质未成熟的血管破裂,导致脑室内出血。

足月儿由于胚胎生发层退化至足月时基本消失,故脑室及脑室管膜下出血较少出现。

1临床表现颅内出血的症状和体征与出血的部位及出血量有关,常见者包括:①意识形态的改变:如激惹、过度兴奋、冷淡、嗜睡、昏迷等;②眼症状:凝视、斜视、眼球上转困难、眼球震颤等;③颅内压增高表现:脑性尖叫、前囟隆起、角弓反张、惊厥等;④呼吸改变:增快或缓慢、不规则或呼吸暂停等;⑤肌张力:早期增高,以后减低;⑥瞳孔:不对称、对光反射不良、固定和散大;⑦其他:无原因可解释的黄疸和贫血。

各类型颅内出血的特点如下。

1.1 硬膜下出血多数为产伤所致的小脑天幕、大脑镰撕裂和大脑表浅静脉破裂所造成的急性大量出血,在数分钟或几小时内神经系统症状恶化、呼吸停止死亡;亚急性者,在出生后24小时后出现症状,以惊厥为主,有局灶性脑征,如偏瘫、眼斜向瘫痪侧等;亦有症状在新生儿期不明显,而在出生后数月后产生慢性硬脑膜下积液,有惊厥发作、发育迟缓和贫血等。

1.2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起源于蛛网膜下腔的桥静脉,典型症状是出生后第2天发作惊厥,发作间歇情况良好,大多数预后良好,个别病例可因粘连而出现脑积水后遗症。

新生儿颅内出血观察及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观察及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观察及护理【摘要】为提高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质量,将从五个方面进行病情观察,从而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对症治疗、合理护理措施。

如保持安静,取适当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体温稳定,合理喂养等护理措施,是提高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新生儿颅内出血观察与护理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因缺氧或产伤引起的脑损伤,早产儿发病率较高,预后较差,常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因此,做好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对提高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治愈率、减少后遗症具有重要作用。

现将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25例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我院收治的25例颅内出血新生儿,男16例,女9例;足月产5例,早产19例,过期产1例;全部经头颅CT确诊,其中蛛网膜下隙出血24例,硬膜下出血1例,治愈19例,好转3例,放弃治疗2例。

死亡1例。

2 病情观察2.1意识和精神状态的观察意识改变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中尤为重要。

本组所有病例均出现意识和精神状态的改变,多为早期表现,因此应注意观察是否激惹、过度兴奋、表情淡漠、烦躁不安、反应迟钝、嗜睡或昏迷现象。

如兴奋状态、睡眠不安、哭闹不安、尖叫,则常是早期表现,亦提示出血量少;如病情继续加重,或出血量大,常转入或表现为抑制状态,如抽搐、嗜睡、昏迷。

2.2瞳孔和各种反射的观察瞳孔大小不等,边缘不规则,则表示颅内压增高;双侧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和各种反射(吸吮、拥抱反射等)消失,肌张力下降,双眼凝视,则表示病情危重,出现脑疝,应及时告知医生,采取抢救措施。

2.3囟门的观察脑性尖叫、呕吐、前囟隆起、骨缝张开、惊厥等,表示颅内压增高,颅内出血量大。

2.4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密切观察体温、呼吸变化,注意呼吸节律、频率变化,如果呼吸不规则、屏气、暂停表示病情危重。

注意有无皮肤苍白、发绀、出血点、黄染等,如果突然出现皮肤苍白或青紫,表示出血量较大,病情危重;如果体温不升或高热,亦表示病情危重,应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抢救。

新生儿颅内出血预防和措施PPT

新生儿颅内出血预防和措施PPT
使用超声波等影像学检查,尽早识别颅内出 血。
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时抢救和干预。
如何进行有效干预? 外科干预
对严重出血的婴儿,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
手术风险需与潜在收益进行权衡。
如何进行有效干预? 支持性治疗
提供必要的支持性治疗,比如维持生命体征 稳定。
包括呼吸支持和营养支持等。
为什么要重视预防?
关注新生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
谢谢观看
什么是新生儿颅内出血? 类型
颅内出血主要分为脑室出血和脑实质出血。
不同类型的出血对新生儿的影响和预后不同。
什么是新生儿颅内出血? 危害
颅内出血可能导致脑损伤、智力障碍及其他长期 健康问题。
及时的识别和干预非常关键。
谁是高危人群?
谁是高危人群? 早产儿
早产儿因脑发育不成熟,易发生颅内出血。
胎龄在32周以下的婴儿风险更高。
谁是高危人群? 低出生体重儿
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的婴儿,发生颅内出血 的概率显著增加。
低体重与生理应激反应有关。
谁是高危人群? 产伤
在分娩过程中,若使用助产器具,可能增加 颅内出血风险。
尤其是在使用胎吸或产钳的情况下。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 。
为什么要重视预防? 提高存活率
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和生活 质量。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存率显著提高。
为什么要重视预防? 降低并发症
通过预防可以减少新生儿后期发生脑损伤等并发 症的风险。
减少长期医疗费用和家庭负担。
为什么要重视预防? 促进健康成长
确保新生儿健康成长,减少智力和身体发育的障 碍。
高危孕妇应接受专业医疗团队的监护。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分娩管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一、概述指在新生儿期间,颅内任何部位的出血,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主要因缺氧和产伤引起。

【临床表现】为脑性尖叫、拒奶、呕吐、嗜睡或烦躁、肌张力增强或抽搐等症状。

【治疗要点】止血、对症、支持疗法,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使用恢复脑细胞功能的药物。

二、护理诊断1、体温调节无效与感染、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神经系统受损致摄入减少有关3、颅内适应能力下降与颅内出血有关。

4、有窒息的危险与惊厥、昏迷有关。

5、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感染、癫痫。

三、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注意体温、呼吸、心率、面色、神态、囟门饱满度、瞳孔大小。

反射及肢体活动情况,有烦躁不安、脑性尖叫、喷射性呕吐、惊厥等表现时立即报告医生。

按医嘱给予镇静剂、脱水剂治疗。

2、一般护理保持绝对安静,尽量减少头部搬动。

采取头部抬高15℃~30℃,右侧卧位,以减轻颅内水肿和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

各种治疗护理工作尽量集中进行,操作要轻柔,减少震动。

入院3天内免洗澡。

避免局部受压时间过长,引起皮肤压伤。

床垫要平稳、柔软,可加海绵垫子身下,病情稳定后定时翻身。

3、营养支持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喂养方法,病情严重者,推迟喂养时间,一般情况好转后给予喂奶。

喂奶时不要抱起,吸吮吞咽困难者用鼻饲喂养。

喂奶后注意观察面色有无发绀、呕吐,防止呛奶窒息。

呕吐重者,宜禁食输液,以供给足够的热量和水分。

4、用药护理准时用药,确保疗效,严格控制每日入量,总液量按50ml/(kg·d)计算。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输液成分以葡萄糖为主,限制电解质的输入。

5、健康教育定期复查头颅CT,有肢体瘫痪者,加强功能锻炼。

早期干预,开发智力,加强营养,防止感染,按时预防接种,加强围生期保健工作,减少异常分娩所致的产伤和窒息。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生命体征的改变,及时记录阳性体征并与医生取得联系。

2.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状态、囟门张力、肌张力和瞳孔变化。

3.密切观察颅内压升高的表现,生命体征改变、呕吐频繁、前囟隆起、意识障碍。

4.每天测量头围。

5.仔细认真观察惊厥发生的时间、部位。

避免漏诊。

【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病情,降低颅内压。

2.保持绝对静卧,减少噪音,一切必要的治疗护理集中进行,并做到稳、轻、准,尽量减少对患儿的移动和刺激,抬高头位15°~30°。

3.烦躁不安和惊厥时遵医嘱使用镇静止痉。

4.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用氧。

(1)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毛巾、被子遮盖口鼻等引起窒息。

(2)呼吸困难者给氧:选择适当的给氧方式,呼吸停止过于频繁者,根据医嘱呼吸兴奋剂,必要时应用人工呼吸机。

5.做好各项治疗配合与护理。

(1)准备好抢救器械和药品,如需外科手术者做好术前准备和术
后护理。

(2)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健康指导】
1.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减少异常分娩所致的产伤和窒息。

2.鼓励坚持治疗和随访,有后遗症时,教会家长对患儿进行功能训练,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新生儿颅内出血主要因产伤和缺氧引起,早产儿发病率较高,是新生儿早期的重要疾病与死亡原因。

预后较差。

【护理常规】
1.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喂奶量根据患儿的耐受力定,吸吮能力差和吞咽不协调者可用鼻饲喂养;不能喂养者,可遵医嘱给予静脉高营养治疗。

2.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药物,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使用止血药,肌内注射维生素K;时,严格掌握注射部位,静脉使用时应控制速度,注意有无面色潮红及出汗;使用镇静抗惊厥药物时,严格控制剂量及速度,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抑制。

3.密切观察病情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神态、瞳孔变化。

密切观察呼吸型态,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观察惊厥发生的时间、性质。

及时记录阳性体征并与医师取得联系。

4.降低颅内压保持绝对静卧,抬高头部,减少噪声,一切治疗护理操作集中进行。

5.氧气吸入根据缺氧程度选择吸氧方式和浓度,可给予鼻导管吸氧0.3~0.6L/min或头罩吸氧1~1.5L/min等,防止氧浓度过高或用氧时间过长导致氧中毒症状。

呼吸衰竭或严重呼吸暂停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做好相关护理。

6.维持体温稳定体温过高时应给予物理降温,体温过低时用暖箱、远红外线抢救台或热水袋保暖。

【健康教育】
1.做好孕妇保健工作,避免早产,指导有出血性疾病的孕妇及时治疗。

2.心理护理:向家长解答病情及有关疾病知识,减轻紧张情绪。

3.喂养:提倡母乳喂养,生活能力强有吸吮能力和吞咽能力者,可直接用奶瓶喂养或母乳喂养。

吸吮能力弱易出现发绀者,应间断喂奶,喂奶前后吸氧20min;有吞咽而无吸吮能力者,可用带橡皮头的滴管喂养。

无吸吮及吞咽能力的,采用鼻饲,胃管每周更换1~2次。

4.复诊须知:出院后1~2周到门诊复诊,进行行为神经测定及随访。

如有后遗症,鼓励家长坚持治疗和随访。

5.教会家长给患儿功能训练的技术,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