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基础知识及抗生素
抗生素的原理和应用知识点
抗生素的原理和应用知识点1. 简介抗生素是一类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的化学物质,是治疗细菌感染的主要药物。
本文将介绍抗生素的原理和应用的基本知识点。
2. 抗生素的分类抗生素可以根据其作用机制和来源进行分类。
2.1 根据作用机制分类•细菌静态抗生素: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来起到治疗作用。
例如,静菌抑制剂可以阻止DNA的复制,细菌因此无法增殖。
•细菌杀灭抗生素:抗生素通过杀灭细菌来治疗感染。
这些抗生素一般会破坏细菌的细胞壁、细胞膜或抑制其蛋白质合成等。
例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死亡。
2.2 根据来源分类•天然抗生素:来自天然来源,如真菌和细菌的代谢产物。
例如,青霉素就是由霉菌产生的。
•半合成抗生素:人工对天然抗生素进行改造和修饰得到的。
例如,氨苄西林是对青霉素的改造。
•合成抗生素:完全通过人工合成得到的。
例如,喹诺酮类抗生素就是合成的。
3. 抗生素的原理抗生素通过作用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过程来起到治疗作用。
3.1 静态抗生素的原理静态抗生素抑制了细菌的生长,使其处于休眠状态。
静菌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来实现这一效果。
细菌在没有足够的DNA复制的情况下,无法分裂和繁殖,从而减少或停止了细菌感染的进程。
3.2 杀灭抗生素的原理杀灭抗生素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细胞膜或抑制其蛋白质合成来杀灭细菌。
这些抗生素可以引起细菌的死亡,从而治疗感染。
4. 抗生素的应用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在各种医疗场景中广泛使用。
4.1 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抗生素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它们可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肺炎、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
4.2 手术前和手术后的预防性应用在某些手术前或手术后,医生会使用抗生素来防止感染。
这是因为手术可能会破坏皮肤的屏障,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
4.3 动物养殖业中的应用抗生素也被广泛应用于动物养殖业中,用于预防和治疗动物的细菌感染。
然而,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性细菌的产生,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常见药物知识点总结
常见药物知识点总结一、药物的分类1. 按来源分类:(1)化学合成药物: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的药物,如布洛芬、头孢等。
(2)植物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秦皮等。
(3)动物药:从动物体内提取或制备的药物,如胰岛素、抗毒素等。
2. 按作用机制分类:(1)抗生素:用于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2)抗病毒药物:用于抑制或杀灭病毒的药物,如阿昔洛韦、奥司那韦等。
(3)抗肿瘤药: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如紫杉醇、顺铂等。
(4)抗生素:用于抑制或杀灭细胞生长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3. 按作用部位分类:(1)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作用于大脑和脊髓的药物,如阿托品、阿片类药物等。
(2)心血管系统药物:作用于心脏和血管的药物,如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等。
(3)消化系统药物:作用于胃肠道的药物,如奥美拉唑、制酸剂等。
(4)内分泌系统药物:作用于内分泌器官的药物,如胰岛素、甲状腺素等。
二、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1. 阅读药品说明书:在使用药物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症等信息。
2. 按医嘱使用:在使用处方药或非处方药时,一定要按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使用,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频次。
3. 避免药物滥用:使用药物时要遵医嘱使用,不要滥用药物或长期超量使用,以免导致药物依赖或耐药性。
4.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在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同时使用会产生不良反应的药物。
三、常见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1. 感冒药:常见作用是缓解感冒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等,但副作用可能会导致头晕、恶心、口干等不适感。
2. 抗生素:主要作用是抑制或杀灭细菌,但滥用抗生素容易产生耐药性,长期使用还可能导致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
3. 止痛药:常见作用是缓解头痛、腹痛等不适感,但过量使用会导致肝肾损伤、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
4. 抗酸药:作用是降低胃酸分泌,用于治疗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但长期使用会导致钙吸收不良、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
执业药师考试抗生素考点速记
执业药师考试抗生素考点速记在执业药师考试中,抗生素是一个重要且常考的考点。
掌握好抗生素的相关知识,对于顺利通过考试至关重要。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快速梳理一下抗生素的关键考点。
首先,我们要了解抗生素的定义和分类。
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按照化学结构,抗生素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1、β内酰胺类:这是一大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青霉素类如青霉素 G、氨苄西林等;头孢菌素类则有一代头孢(如头孢唑啉)、二代头孢(如头孢呋辛)、三代头孢(如头孢曲松)和四代头孢(如头孢吡肟)等。
2、大环内酯类:代表药物有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3、氨基糖苷类:常见的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
4、四环素类:如四环素、多西环素等。
5、氯霉素类:氯霉素是这一类的代表。
6、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属于此类。
7、多肽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
了解了分类,我们再来看看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不同类型的抗生素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1、抑制细胞壁合成:β内酰胺类抗生素就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发挥作用,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细胞破裂死亡。
2、影响细胞膜功能:多粘菌素类抗生素能与细菌细胞膜中的磷脂结合,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的重要物质外漏,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3、抑制蛋白质合成: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都是通过与细菌核糖体结合,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4、抑制核酸合成:喹诺酮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 DNA 回旋酶,阻碍 DNA 复制而发挥抗菌作用。
接下来,我们要重点关注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产生灭活酶:如β内酰胺酶可以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其失去活性。
2、改变靶位结构:细菌可以改变药物作用的靶位蛋白结构,降低药物与靶位的亲和力,从而使药物失效。
抗生素药品
抗生素药品引言: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
自从20世纪初发现抗生素以来,它们在医学界的应用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抗生素药品的发展与应用使得许多原本严重危及人类生命的感染性疾病成为可能治愈的疾病。
本文将介绍抗生素药品的作用机制、不同类型的抗生素以及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抗生素药品的作用机制抗生素药品通过不同的机制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常见的抗生素作用机制包括破坏细菌细胞壁、抑制蛋白质合成、阻断核酸合成等。
这些机制使得细菌无法正常生长和复制,从而达到杀灭或抑制细菌的作用。
二、不同类型的抗生素抗生素药品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对细菌的抗性情况进行分类。
常见的抗生素类型包括: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这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来发挥治疗作用。
然而,由于细菌的抗药性的增加,一些细菌已经产生了对这类抗生素的抵抗能力。
2.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新霉素等。
这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来杀死细菌。
由于这类抗生素对细菌的毒性较高,一般用于治疗严重感染。
3.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克拉霉素等。
这类抗生素通过阻断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来抑制细菌的生长。
由于作用于细菌的机制不同,它们可以用于治疗许多不同类型的感染。
4. 喹诺酮类抗生素: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这类抗生素通过阻断细菌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来抑制细菌的生长。
它们广泛应用于尿路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治疗。
三、抗生素药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使用抗生素药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抗生素药品,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过度或不当使用抗生素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
2. 注意抗生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干扰。
在使用抗生素药品期间,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3. 尽量避免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药品。
医生根据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药物化学的抗生素名词解释
药物化学的抗生素名词解释随着人类对疾病认知的不断提升,药物的研发和应用也变得日益重要。
其中,抗生素作为一类重要的药物,已经在医疗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药物化学作为药物研发中的重要分支学科,其中所涉及的抗生素有着独特的性质和功能。
本文将从药物化学的角度出发,对抗生素的名词进行深入解释。
1. 抗生素的定义与特点抗生素是指具有抗微生物作用的化学物质,可以抑制或杀死病原微生物,从而治疗感染性疾病。
抗生素通常分为天然产物、半合成和全合成抗生素。
天然产物抗生素是由微生物自然产生的,包括青霉素、链霉素等。
半合成抗生素则是通过天然产物经过人工修饰得到的,例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
全合成抗生素则是完全通过人工合成得到的药物,如四环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
2. 抗生素的分类与机制抗生素可以根据其化学基团、作用机制、细菌敏感性等不同特点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等。
另外,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也有所不同。
例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的细菌壁合成酶,从而使细菌无法形成完整的细胞壁,进而导致细菌死亡。
3. 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而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产生的效应。
对于抗生素来说,了解其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十分重要。
例如,对于奎宁类抗生素来说,它的生物利用度较低,因此常规情况下需要静脉给药。
而且它只对青霉素敏感的细菌有效,不适用于链球菌感染等。
4. 抗生素与细菌耐药性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细菌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失去敏感性的现象。
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产生,包括基因突变、水平基因转移等。
临床医生需要根据细菌耐药性情况选择适当的抗生素,以提高治疗效果。
5. 抗生素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抗生素的应用虽然能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但也会伴随一系列副作用。
例如,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可能对肠道菌群产生影响,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抗生素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自1943年以来,青霉素的发现开启了抗生素治疗的新纪元,挽救了数 以万计的生命。
03
抗生素的种类
抗生素种类繁多,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
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
抗生素的种类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这类抗生素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 菌素类,具有抗菌谱广、毒性低、过 敏反应较少的优点。
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的结构及功能,达到杀菌或抑菌的作用。
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
通过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达到杀菌或抑菌的作用。
02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对于病毒感染无效。在使用抗生 素前,应确诊为细菌感染,避免 滥用。
禁忌症
对某些抗生素过敏的患者应避免 使用,同时患有肝肾功能不全的 患者也需谨慎使用。
医生应遵循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敏试验结果 ,合理选用抗生素。同时,应减
少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提高公众意识
公众应了解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 法和注意事项,避免自行购买和 使用抗生素。此外,应加强食品 安全和饮水质量的监管,减少耐
药细菌的传播。
加强国际合作
全球范围内的耐药性问题需要各 国共同应对。国际间应加强信息 交流、技术合作和政策协调,共 同推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耐药
抗生素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汇报人: 2023-12-30
目录
• 抗生素简介 •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 抗生素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 抗生素的耐药性 •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与管理 • 抗生素知识培训的意义与价值
01
抗生素简介
抗生素的定义
01 02
抗生素
抗菌药物知识点总结
抗菌药物知识点总结一、抗菌药物的分类根据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抗菌药物包括: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土霉素、多西环素),喹诺酮类抗生素(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磷酸酯类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广谱抗生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如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如头孢菌素、头孢他啶)等。
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1.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如青霉素类抗生素通过抑制横相链肽聚糖的合成而破坏细菌细胞壁,导致细菌死亡。
2. 干扰细菌核酸合成:如磺胺类抗生素干扰了细菌对叶酸的合成从而抑制DNA合成。
3. 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通过结合细菌的30S核糖体亚基来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4. 干扰细菌代谢途径:如氟喹诺酮类抗生素通过抑制DNA合成酶和破坏细菌DNA的正常结构来杀死革兰氏阴性细菌。
5. 干扰细菌细胞膜:如聚肽抗生素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来杀死革兰氏阳性细菌。
三、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包括但不限于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消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等。
它们也被用于预防手术后感染或特定高危人群的感染。
四、抗菌药物的副作用1. 药物过敏反应:某些患者对特定抗菌药物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等症状。
2. 肠道菌群失调:抗菌药物不仅杀死致病菌,也会破坏肠道正常的细菌菌群,导致腹泻、便秘等肠道问题。
3. 肝肾损害:某些抗菌药物可能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需密切监测。
4. 耐药性:滥用抗菌药物或不规范使用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五、抗菌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1. 严格遵医嘱用药: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嘱托使用抗菌药物,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停止用药。
2. 避免滥用:正确认识抗菌药物,避免不合理使用或滥用,以免导致耐药性问题。
药理学知识点归纳抗生素章节
第38章 抗菌药物概述第一节 常用术语抗生素:指某些微生物在其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作用和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
抗菌活性:指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抑菌药:仅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
磺胺类、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
杀菌药:不仅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且能杀灭微生物。
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
化疗指数:LD 50/ED 50(半数动物致死量/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有效量 【化疗指数越大,表面该药物的毒性越小,临床应用价值高】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第三节 细菌的耐药性耐药性:因药物与细菌多次反复接触后,细菌对该药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又称抗药性。
交叉耐药性:细菌对某种抗菌药产生耐药性后,若对未接触过的其他抗菌药也具有耐药性。
第四节 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抗菌药滥用易产生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细菌产生耐药性。
一、抗菌药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1、尽早确定病原菌2、按照适应症选药:青霉素对链球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和G 杆菌敏感,宜选用,不能 用青霉素者可用红霉素,链球菌不能用庆大霉素。
3、抗菌药的预防应用4、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5、防治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其他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病毒性疾病,发热原因不明者 不宜用抗菌药。
对比:药动学——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治疗指数:LD 50/ED 50(半数致死量/半数有效量) 【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治疗小的药物安全】P23一、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 阻碍肽聚糖的合成 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包括两性霉素B 、多粘菌素和制霉菌素等。
三、抑制或干扰细胞蛋白质合成:氨基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氯霉素类等。
四、影响核酸和叶酸的代谢(抑制DNA 、RNA 的合成):喹诺酮类、利福平、磺胺类等。
抑制DNA 回旋酶 RNA 多聚酶竞争二氢叶酸合酶耐药性产生机制: 1、产生灭活酶 ⎩⎨⎧钝化酶(合成酶)水解酶 抗生素结构发生改变 失去抗菌作用 2、抗菌药物作用靶部位改变 3、改变细胞外通透性 4、增加代谢拮抗物6、患者的其他因素与抗菌药物的应用抗菌药的联合应用:病因未明而又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或和混合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长期用药有可能产生耐受性者。
什么是抗生素
什么是抗生素抗生素,又称为抗菌素,是指能够抑制或杀死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的药物。
自从抗生素的发现以来,它们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效果显著,对于治疗许多传染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抗生素的定义、分类、作用机制、使用注意事项以及抗生素滥用的风险。
一、定义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如细菌、真菌)产生的化合物,能够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当时科学家亚历山大·弗洛伦斯首次发现了能够杀死病原菌的药物——青霉素。
随后,人们陆续发现了许多其他的抗生素,如链霉素、四环素、氨苄青霉素等。
二、分类抗生素可以根据其化学性质、来源、作用机制等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1. 根据来源:(1)天然抗生素:由微生物自然产生,如青霉素、链霉素等。
(2)半合成抗生素:通过对天然抗生素的结构进行化学修饰而获得,如氨苄青霉素。
(3)全合成抗生素:完全通过化学合成获得,如四环素。
2. 根据作用机制:(1)细菌静菌抗生素: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但无法杀死细菌。
(2)细菌杀菌抗生素:能够杀死细菌,如青霉素、链霉素等。
(3)广谱抗生素:能够对多种细菌产生杀菌或静菌作用,如头孢菌素。
三、作用机制抗生素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其抗菌作用。
常见的抗生素作用机制包括:1. 静菌作用:抑制细菌的增殖和繁殖,使其无法进行正常的代谢和生长。
例如,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失去保护作用,最终死亡。
2. 杀菌作用:直接杀死细菌,使其无法继续生存和繁殖。
例如,链霉素能够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导致细菌死亡。
3. 干扰基因组:抗生素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干扰细菌的基因组,使其不能进行正常的遗传信息传递和复制。
四、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抗生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遵循医生建议:抗生素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按照医生的处方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
2. 完成疗程:抗生素的治疗一般需要完成一个疗程,即连续服用一定的剂量和时间,以确保杀死或抑制病原菌。
抗生素名词解释药物学
抗生素名词解释1、什么是抗生素?抗生素又称为抗菌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中的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
抗生素等抗菌剂的抑菌或杀菌作用,主要是针对( 细菌有而人( 或其他动植物)没有”的机制进行杀伤,包含四大作用机理,即: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增强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以及抑制细菌核酸复制转录。
随着抗肿瘤( antineoplastic)抗生素的出现,说明微生物产生的化学物质除了起初所说的抑制或杀灭某些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之外,还具有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或代谢的作用,因此现代抗生素的定义应当为:由某些微生物产生的、能抑制微生物和其他细胞增殖的物质。
2、抗生素分类1)按化学结构分A、喹诺酮类抗生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佛沙星、莫西沙星、诺佛沙星B、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头霉素类、氧头孢烯类、单环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美罗培南等,头霉素类如头孢西丁钠等C、大环内酯类——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D、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核糖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依替米星,小诺米星,异帕米星,大观霉素,巴龙霉素等2)按照用途分抗细菌抗生素、抗真菌抗生素、抗肿瘤抗生素、抗病毒抗生素、畜用抗生素、农用抗生素及其他微生物药物等3、抗生素的作用特点直接作用于菌体细胞、具有选择性的抗生谱、具有有效作用浓度、具有选择性毒力4、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①过敏性休克;②溶血性贫血;③血清病、药物热;④未分型的过敏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固定性红斑、重症红斑等,如青霉素类、四环素类、链霉素及林可霉素等。
2)毒性反应:神经系统毒性反应、耳毒性、肾毒性、肝脏毒性、血液系统方面毒性、免疫系统毒性、其次还有胃肠道毒性、心脏毒性反应等,导致患者发生胃肠道反应、心律失常、心肌损害等3)特异质反应:4)二重感染5、合理应用1)对症用药2)剂量及疗程3)预防性用药4)联合应用6、滥用危害1)细菌抗药性超级耐药菌”的出现使人类的健康又一次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药综备考药物化学知识点 抗生素
1、分类1)β-内酰胺类2)四环素类3)氨基糖苷类4)大环内酯类5)多肽多烯类6)其他类病源微生物:细菌、真菌、寄生虫、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细菌:能被革兰氏试剂(结晶紫和碘)染为蓝色的称为革兰氏阳性菌G+;相反不能染色或呈粉红色的称为革兰氏阴性菌(G-)。
按形态:杆菌、螺旋菌、球菌抗生素(Antibiotics)抗生素是某些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或用化学方法合成的相同化合物或结构类似物,在低浓度下对各种病原性微生物或肿瘤细胞有强力杀灭、抑制或有其他药理作用的药物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1)干扰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和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抑制胞浆外黏肽的交联过程;磷霉素和环丝氨酸干扰胞浆内黏肽前体N-乙酰胞壁酸的合成;万古霉素干扰胞浆膜阶段的黏肽合成.(2)损伤细胞膜: 多粘菌素B和两性霉素等作用在细胞膜上,引起细胞膜的损伤,通透性增加,细胞内物质外流.(3)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氯霉素, 林可霉素,四环素和大环内酯,氨基糖苷类,噁唑烷酮类药物能够与细菌核糖体中的亚基作用,阻止细菌蛋白质的合成.(4)抑制和干扰核酸的合成: 磺胺干扰四氢叶酸的合成,进而影响DNA的合成. 利福平和灰黄霉素干扰细菌RNA和DNA的合成和转录;喹诺酮类药物抑制细菌的拓扑异构酶,使DNA的复制受阻.第一节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一、基本结构结构特点(1)除单环β-内酰胺类外,均具有一个四元的β-内酰胺,四元环通过N及相邻的叔C与另一个五元(六元)环稠合,青霉素类的稠合环氢化噻唑环,头孢菌素类的稠和环是氢化噻嗪环(2)除单环β-内酰胺类,2位C连有羧基;青霉素类C-6,头孢菌素类C-7,单环β-内酰胺类C-3都有酰胺侧链(3)β-内酰胺环取代基在环平面下称α键,用虚线表示;在环平面上称β键,用实线表示(4)优势构象为两个稠合环非共平面。
青霉素沿N1-C5轴折叠,头孢菌素沿N1-C6轴折叠(5)抗菌活性与母体的构型有关。
临床医师抗菌药物应用基础
临床医师抗菌药物应用基础在当今医疗领域,抗菌药物的应用已经成为临床医师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确地应用抗菌药物不仅可以治疗感染疾病,还可以减少抗药性细菌的产生,降低医院感染率。
因此,了解抗菌药物的基础知识,包括种类、用法、不良反应等内容,对于临床医师来说至关重要。
一、抗菌药物的分类根据药理学作用机制以及化学结构的不同,抗菌药物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抗菌药物包括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
在临床应用中,医师需要根据病原微生物的种类以及药物的作用机制来选择最合适的抗菌药物。
二、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1. 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
在治疗感染疾病时,应根据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来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
2. 注意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和频次。
临床医师在使用抗菌药物时,需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中的剂量和用药频次来进行给药,避免用药不足或过量。
3. 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
临床医师应遵循抗生素使用的原则,包括减少滥用、选择广谱抗生素等,以降低抗生素滥用导致的抗药性细菌产生。
三、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由于药物的特性以及患者个体差异等原因,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
常见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肠道菌群失调等。
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时,临床医师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为了减少抗生素滥用导致的抗药性细菌产生,临床医师应积极倡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包括降低广谱抗生素的使用频率、减少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等,以达到延缓抗药性细菌产生的目的。
总结起来,作为临床医师,掌握抗菌药物的基础知识,包括分类、使用原则、不良反应及合理使用等内容,对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抗药性细菌产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广大医务工作者能够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学习和理解,做到科学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药品基本知识
药品基本知识1、什么是药品?答:药品管理法定义的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2、什么是药物?答:指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
药物包括有利于健康的催眠药、感冒药、退烧药、胃药、泻药等等各种药品。
药物可在药店购买。
3、什么是OTC?答:OTC(Over The Counter)非处方药物,我国卫生部医政司是这样定义的:它是消费者可不经过医生处方,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买的药品,而且是不在医疗专业人员指导下就能安全使用的药品,即不需要凭借执业药师或助理药师的处方既可自行选购、使用的药品。
OTC中又分甲类OTC和乙类OTC。
甲类(红色)的可在医院、药店销售;乙类(绿色)的是可以在医院、药店、超市、宾馆等地方销售。
相对于OTC,RX是指必须凭借执业医师或医生开取的处方方可购买的药品。
由于非处方药可不需医师的指导自行服用,所以非处方药的药品一般具有安全、有效、价廉、方便的特点。
有关人士专门将其特点归纳如下:一、不需医生处方,不在医生指导监督下使用。
二、适应症是患者能自我判断的病症,药品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安全,起效快速。
三、一般能起到减轻病人不适之感,能减轻小疾病初始症状或防止其恶化,也能减轻已确诊的症状或延缓症情的发展。
四、不含有毒或成瘾成分,不易在体内蓄积,不致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五、在一般条件下储存,质量稳定。
六、不同使用对象的非处方药品规格不同,说明文字通俗易懂,可在标签、说明书的指导下正确使用七,OTC药品的特点:安全,有效,方便,经济。
OTC药品投放市场前,都已经过多年的临床检验,并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目前我国公布的OTC类药品化学类一共有1139种,中药类有4376种(截止到2008年4月15日),全部信息可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查询O TC化学药品说明书范本、OTC中药说明书范本。
药品基础必学知识点
药品基础必学知识点
1. 药品分类:药品分为西药和中药两大类,西药按照其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可分为多种类别,如抗生素、抗生素、抗肿瘤药、心脑血管药等;中药则按照其来源和性质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
2. 药物的命名:药品通常有通用名和商品名两种命名方式。
通用名是药品的公认名称,例如阿司匹林;商品名是在市场推广时为药品取的一个商标,例如氯雷他定。
3. 药物的成分:药物通常由一个或多个活性成分组成,例如一种抗生素药品可以由多个药物组分配制而成。
4. 药物的剂型:药物剂型是指药品在配制过程中制成的固体、液体、气体或半固体的形式,常见的药物剂型有片剂、胶囊、颗粒、注射液等。
5. 药物的用途:药物可以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每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
6. 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通过与人体内的分子靶点相互作用,改变生物体的生理或生化过程,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或缓解症状的目的。
7. 药物代谢和排泄:药物在人体内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最终被排出体外。
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变化,通常通过肝脏和肾脏来代谢和排泄。
8. 药物的副作用:药物在治疗过程中除了产生预期的治疗效果外,也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包括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
9. 药物的贮存和使用:药品在贮存和使用时需要注意相关的温度、湿度和光照要求,以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0. 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引发一些不良反应,部分药物还存在禁忌症,即某些患者由于特殊条件不适合使用该药物。
以上是药品基础必学的一些知识点,对于从事医药相关工作的人员尤为重要。
抗生素知识点
抗生素知识点
抗生素,即抗菌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细菌的药物。
它们在医
学领域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帮助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以下是关
于抗生素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1. 抗生素的分类
抗生素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青霉素、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等。
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对特
定类型的细菌有不同的作用。
2.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该根据医生的嘱托按时按量服用,不可随意
更改药物剂量或停止用药。
同时,应该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免导致细
菌耐药性的增加。
3. 抗生素的副作用
抗生素在治疗感染疾病时,可能会引发一些副作用,如过敏反应、胃肠道不适、皮疹等。
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应该密切关注身体状况,
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4. 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
由于滥用和不正确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使得原本
有效的抗生素失去了疗效。
因此,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抗生素,不可随意滥用。
5. 抗生素的合理选择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感染病原体的类型、患者的年龄、病情
的轻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以确保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总之,了解抗生素的基本知识,正确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耐药
性问题的发生,对于维护个人健康和社会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希
望大家在使用抗生素时能够谨慎对待,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基础药品知识
基础药品知识
基础药品知识包括以下内容:
1. 药物分类:药物可以按照其药理作用、化学结构、用途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常见的药物分类包括抗生素、镇痛药、抗高血压药、降血脂药等。
2. 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科学。
了解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药物在体内的作用和影响。
3. 药物剂型:药物剂型指的是药物的制剂形式,例如片剂、胶囊、注射液、栓剂等。
不同的药物剂型适用于不同的使用方式和途径。
4. 药物剂量:药物剂量是指使用药物时所使用的药物量。
药物剂量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进行调整,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效果。
5. 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使用药物时出现的不良的生理或病理反应。
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处理药物的副作用。
6.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当两种或多种药物一起使用时,它们之间可能出现的相互影响。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7. 药物存储和使用:药物的存储和使用要根据药物的特性和要求进行,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性。
例如,某些药物需要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或需要避免阳光直射等。
以上是基础药品知识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有具体的问题或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向医生、药师或其他专业人士咨询。
抗生素的分类与应用注意事项
抗生素的分类与应用注意事项引言:抗生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的药物,可以有效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
随着对抗生素的需求不断增加,了解抗生素的分类和正确使用方法已经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抗生素分类以及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抗生素分类1. 根据化学结构:根据化学结构,抗生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β-内酰胺类,如青霉素;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多肽类,如万古霉素;四环素类,如强力霉素;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等。
2. 根据作用机制:根据其作用机制,抗生素可分为以下几类:细胞壁合成抑制剂,如青霉素、头孢菌素;核酸合成阻断剂,如利福平、甲氧苄啶;蛋白质合成阻断剂,如喷他佐尔、红霉素等。
3. 抗菌谱分类:根据对细菌的不同杀灭范围,抗生素可分为广谱抗生素和狭谱抗生素。
广谱抗生素可以杀灭多种细菌,适用于治疗不明感染等情况;而狭谱抗生素只能杀灭特定细菌,适用于已知感染致病菌的情况。
二、抗生素应用注意事项1. 合理使用:长期和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产生。
因此,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用适当的抗生素,并遵循使用剂量及时间的建议。
如果没有必要或无法判断感染类型时,不主张滥用抗生素,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副作用和耐药性。
2. 联合应用:在某些情况下,联合应用多种抗生素可以增强疗效并防止耐药性产生。
然而,联合使用也可能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因此,在联合应用时需仔细评估患者个体差异、相互作用等因素,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3. 避免自行购买与共享:某些人倾向自行购买抗生素,或将自己的剩余药物分享给他人。
这种行为不仅增加了误用的风险,还可能导致抗生素在公共环境中滥用。
因此,任何时候都应当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抗生素,并且妥善处理未使用完坏的药物。
4. 注意过敏反应:某些人对特定类别的抗生素存在过敏反应。
如果出现皮疹、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异常反应,患者需要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此外,在新进行的抗生素治疗之前,医务人员也会询问患者关于个体过敏史。
抗生素相关知识点总结
抗生素的发现和历史最早的抗生素是由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的青霉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抗生素,对细菌有强烈的杀菌作用。
青霉素的发现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也开启了抗生素的时代。
从此以后,人类陆续发现了许多种抗生素,包括链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等,不断丰富和完善了抗生素家族。
抗生素的分类根据药理学作用机制,抗生素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别,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环酯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糖肽类抗生素、多肽类抗生素等等。
在临床应用中,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可以根据细菌的特性和感染部位来选择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其作用机制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抗生素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抑制或杀死细菌:(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会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导致细菌死亡。
(2)影响细菌核糖体的功能: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四环素类抗生素,会影响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3)阻断细菌DNA复制和转录:如喹诺酮类抗生素,会干扰细菌的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从而导致细菌无法正常生长和繁殖。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抗生素虽然在治疗细菌感染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伤、消化道不适、神经系统反应等等。
此外,长期或不当使用抗生素还会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对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耐药性问题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日益严重。
抗生素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产生的抵抗性,导致抗生素无法对细菌产生预期的治疗效果。
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有很多原因,其中包括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在养殖业和农业生产中的大量使用、病原菌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产生的耐药变异等。
为了减少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包括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监管和管理、研发新型抗生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药品基础知识及抗生素第一节药品概述药品常识:药品概念: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资,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等。
(中药——功能主治;化学药制剂——适应症)分类:药店可以经营的商品有很多,下面介绍一种门店常用分类方式:OTC是否是处方药RX药品口服使用方法商品外用保健食品非药品洗化用品医疗器械处方药RX非处方药OTC 疾病类型病情较重、需要医生确诊小伤小病或解除症状疾病诊断者医生患者自我认识和辨别,自我选择取药凭据医生处方不需处方主要取药地点医院药房、药店药店(红甲类);超市(绿乙类)剂量较大较小;剂量有限定服药天数长,医嘱指导短;有限定品牌保护方式新药保护、专利保护期品牌宣传对象医生消费者广告不可上广告批准后,可上大众媒介或广告药品的批准文号:是指国家批准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的文号(区分药品与非药品)其格式为:国药准字加一位字母加八位数字。
其字母含义:H—化学药品Z—中成药B—保健药品S—生物制品T—体外化学诊断试剂J—进口分装药品保健品—第二节抗生素抗生素以前被称为抗菌素,事实上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通常将抗菌素改称为抗生素。
用途:抗生素被很多人称为消炎药,这种说法非常普遍,但却是错误的。
抗生素只是消炎药的一种。
通俗地讲,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非病毒感染的药物,抗生素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的作用。
门店常用抗生素:在门店销售的抗生素根据药物治疗的菌种可将抗生素分成抗细菌类和抗真菌类一、抗细菌类:1、β内酰胺类青霉素v钾青霉素类阿莫西林β内酰胺类一代:头孢氨苄、头孢拉丁头孢类二代:头孢克洛、头孢丙烯三代:头孢克肟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为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是人类使用较久的一类抗生素。
头孢类又称为先锋霉素,现已发展到第四代,但门店中常用的是前三代,其中第二代的头孢丙烯是美国FDA认证的第一个可以用于儿童的抗生素,第三代的头孢克肟相对一二代有毒副作用小,抗菌范围广等特点。
所以要求重点记忆。
适应症及注意事项:本类抗生素一般被用在抗呼吸道,肝胆,皮肤,淋巴等部位的细菌感染。
在销售本类药品是请注意提示顾客两点:1、询问有无过敏史;2、服药时禁止饮酒。
2、大环内酯类一代:红霉素大环内酯类二代: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三代:地红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大环内酯的一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及支原体抑制活性较高。
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给药剂量减小、不良反应亦较少、临床适应证有所扩大。
门店中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较多。
适应症及注意事项: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的替代药物,用于抗呼吸道,肝胆,皮肤,淋巴等部位的细菌感染。
在销售此类药品时请注意提示顾客1、除克拉霉素外其他抗生素应在饭前一小时或饭后两小时服用;2、阿奇霉素在服用时首次剂量加倍。
3、喹诺酮类一代:已淘汰喹诺酮类二代:吡哌酸(PPA)三代: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喹诺酮类抗生素:喹诺酮类药物分为四代,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为第三代,第一代已被淘汰,此类药物对多种革兰阴性菌有杀菌作用。
适应症及注意事项:广泛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胃肠疾病,以及呼吸道、皮肤组织的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的治疗。
在销售此类药品时请提示顾客:1、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止服用;2、服药期间大量饮水。
4、硝基咪唑类一代:甲硝唑硝基咪唑类二代:替硝唑三代:奥硝唑硝基咪唑类:包括甲硝唑和替硝咪唑等,对各种厌氧菌具有强大抑制作用,对滴虫、阿米巴也有效。
血中和脑脊液中浓度高,不良反应为胃肠不适。
适应症及注意事项:本品用于抗厌氧菌,常用于口腔牙齿炎症、妇科炎症等。
在销售本品是请提示顾客:1、禁止饮酒二、抗真菌类:1、咪唑类:咪康唑、酮康唑、克霉唑(此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抑制浅表真菌感染,例如脚气手癣等)2、三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真菌类(此类药品用于抑制深层真菌感染,例如霉菌性阴道炎)3、其他类:特比萘芬(此类药品也多用于浅表真菌感染,但相比咪唑类此类药品可直接杀死真菌)使用原则(一)严格掌握适应证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
(二)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生素,因抗生素用后常使致病微生物不易检出,且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临床确诊,延误治疗。
(三)病毒性或估计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
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并无疗效,对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是有害无益的。
咽峡炎、上呼吸道感染者90%以上由病毒所引起,因此除能肯定为细菌感染者外,一般不采用抗生素。
(四)皮肤、粘膜局部尽量避免反应应用抗生素因用后易发生过敏反应且易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因此,除主要供局部用的抗生素如新霉素、杆菌肽外,其它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G的局部应用尽量避免。
在眼粘膜及皮肤烧伤时应用抗生素要选择告知适合的时期和合适的剂量。
(五)抗生素使用时间尽量控制在一周左右,尽量不要联合使用两种抗生素,(临床特殊疾病除外)。
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是执行机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的总称。
呼吸系统的机能主要是与外界的进行气体交换,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完成气体吐故纳新。
呼吸系统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支气管树,肺泡,肺实质)。
第一节感冒西医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
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急性鼻炎)、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
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
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较多。
病因:本病70~80%由病毒引起,20~30%由细菌支原体引起。
所以用药时应多考虑抗病毒药物。
用药分类:根据药物的作用及成分,门店中常见感冒药可分成下列三类一、缓解症状类:氨咖黄敏(感冒胶囊)二、抗病毒,缓解症状类:复方氨酚烷胺(感康、快克)三、抗病毒,缓解症状伪麻黄碱类:复方氨麻美敏(康泰克、白加黑、爱菲乐)健康提示:1、服用上述感冒药因个人体质差异可能会产生嗜睡不良反应,应提示顾客注意休息,开车,高空作业时请勿服用。
2、平时应多参加体育锻炼,若感冒次数超过正常水平,或感冒症状较重可补充维生素C,以增强抵抗力。
第二节感冒中医治疗中医将感冒分成三类:风寒、风热、暑湿。
1、风寒感冒病因: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其起因通常因劳累,再加上吹风或受凉。
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
症状:1.后脑强痛,即头后部疼痛,连带颈部转动不灵活。
2.怕寒怕风,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
3.流清涕,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
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舌无苔或薄白苔,鼻塞声重。
喷嚏,流清涕,恶寒,不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
用药:风寒感冒颗粒、通宣理肺丸、桑姜感冒颗粒。
健康提示:风寒感冒因劳累,着凉引起,所以应注意休息,保暖。
可以发汗,但不可以运动发汗,容易引起重感。
2、风热感冒病因: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
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风热感冒多见于夏秋季,外感风热所致。
症状:1、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
2、流浓涕,通常黄色。
3、舌苔带点黄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体通常比较红边缘黄色。
4、便秘。
5、身热、口渴、心烦。
用药:双黄连、风热感冒颗粒。
健康提示:饮食饮食宜清淡为主,可用淡盐水漱口3、暑湿感冒病因:夏天温度高湿气重,患者因贪凉导致暑湿之气被寒气所遏。
症状:1、大便多带有泡沫或呈水样,粪便检查无异常。
2、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3、伴有肢体困重、头胀如裹、鼻塞流涕、舌质薄白、脉浮细等外感等症状。
用药:1藿香正气水:优点价格实惠,体内运输快,药物含量高;缺点口感差,适用人群少。
2藿香正气液:优点价格实惠,口感好,适用人群广;缺点携带不方便3藿香正气胶囊:气味小;缺点不利于吞咽4藿香正气滴丸:优点易吸收,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缺点:价格偏高健康提示:1.空调使用注意:建议减少在空调房间里的时间,控制空调房间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4℃最为适宜;即便开空调,室内也应适时保持通风。
2.经常洗手:手的触摸最易感染病毒。
感冒患者的飞沫中,仅8%有感冒病毒,大多的病毒传染仍通过手。
预防感冒的有效方法是勤洗手,尽量少用手摸眼睛、鼻子。
4、感冒顾客接待流程模拟G:有感冒药吗?D:是成人还是儿童?G:成人的D:那您是想吃西药还是中药,西药起效快,中药好的彻底,对身体几乎无副作用,当然也可以中西结合。
________(诊断、确诊、推荐药品、健康提示)第三节呼吸系统其他常见病、症1、发热发热又称发烧。
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又称为发热。
则腋窝体温(检测10分钟)超过37.2℃可定为发热。
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成年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口腔体温在36.3~37.2℃;肛门内体温36.5~37.7℃;腋窝体温36~37℃。
按体温状况,发热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门店中一般遇到的发热范围在37.2~38℃,38~39℃37.2~38℃38~39℃成人对乙酰氨基酚或冷敷对乙酰氨基酚+冷敷儿童柴胡或退热贴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儿童用抗生素,布洛芬混悬液+退热贴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世界上公认的最安全的退热药品常见规格有以下几种对乙酰氨基酚1、片剂:每片0.16g;0.3g;0,5g。
2、泡腾冲剂:小儿用100mg/包,成人用500mg/包。
布洛芬1、布洛芬片:①100mg;②200mg;③400mg。
2、布洛芬缓释胶囊:300mg。
3、布洛芬缓释片:200mg。
4、布洛芬泡腾片:100mg。
5、布洛芬搽剂:5ml:250mg。
3、两者常规服用剂量每次口服0.25~0.5g,1日3~4次。
1日量不宜超过2g,疗程不宜超过10日。
儿童12岁以下按每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1.5g分次服。
按年龄计:2~3岁,160mg;4~5岁,240mg;6~8岁,320mg;9~10岁,400mg;11岁;48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