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大革命
国民大革命
(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意义:标志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国民革命兴起,新三民主义诞生。
1、北伐目的:打倒列强,除军阀
北 3、开始时间: 1926年7月 伐 4、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5 、北伐的三个战场: 江西、福建、湖南和湖北 战 (其中,两湖是主战场) 6、战争经过: 争
国民革命运动时期(1924年——1927年)
也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大革命时期
共产党与国民党第一次合作 建立 革命统一战线,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 1、两党合作的背景(合作的可能):中共、国民党 2、开始标志: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
党“一大”) (1)建立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 3、合作的成果:
失败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表现: (两次反革命政变)
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①“四一二政变”(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 上海)
②“七一五政变”(1927年7月15日 汪精卫 武汉)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和“宁汉合流”,标志 着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建立
7、北伐战争取得的胜果:
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取得巨大成功。
2、北伐的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张 作 霖
兵力35万
北京
黑 吉 辽
直 隶
山东
郑州 河南 安 江苏
上海
湖北
湖 武汉
江
西
徽 浙江 福建
北 伐 战 争 前 形 势 图
孙 传 芳
南 广西
第五章 大革命、土地革命
蒋介石策划反革命政变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 年 4 月 12 日,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 反共政变,以“清 党”为名,在东南 各省大规模捕杀共 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
蒋介石策划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8日,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新 军阀在屠杀共产党人与革命群众的血泊之中宣 告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在国民政府成立大会上,国民党元老胡汉民成 为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仍然为国民革命军总 司令。
20万 30万 30多万 50万
4万多
3万多 3万多 7万多 8万多
约2.5:1
约7:1 约10:1 约4:1 约6:1
毛泽东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博古 李德
分散兵力 进攻冒险 防御保守
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的转折
1.遵义会议的召开 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 (又称红一方面军)8.6万人撤离根据地,向西突围 转移,开始长征。长征初期,“左”倾领导人又 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在强渡湘江之后, 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锐减到3万多人。
以此为借口,3月20日,蒋介石调动军队宣布戒严, 断绝广州内外交通,并逮捕李之龙,扣留中山舰及其 它船只,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收缴其卫队枪械,并 驱逐了黄埔军校中以周恩来为首的共产党人。
蒋介石策划反革命政变
整理党务案
1925年6月,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通过蒋介石提出了排斥 共产党的《整理党务决议案》。其重要内容是:加入国 民党的共产党员在国民党中央、省、特别市党部中担任 执行委员,其数额不得超过各该党部委员数额的三分之 一;共产党员不得担任国民党中央各部部长;国民党员 不得加入共产党;共产党须将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名 单交国民党中央主席保存;共产党对参加国民党的共产 党员的指示,须事先提交国共两党联席会议通过方能下 达等。自此蒋介石一手控制了国民党的党、政、军大权。 从此,右派势力在国民党中央占据了优势。
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与陈独秀的责任
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与陈独秀的责任(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陈独秀,第二次北伐,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大革命失败,大革命时期,右倾机会主义1925年至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失败,使跻身于新民主革命时间不长的中国共产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和创伤。
陈独秀作为党的第一任最高领导人,不管其所奉行的路线政策是自觉主动的还是被迫违心的,都逃脱不了应承担的领导责任,他因此被戴上“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离开了连任五届中共最高领导岗位。
由于种种原因,“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这个政治结论无人问津,延续至今已有70余年。
近几年来,随着苏联历史档案的解密,学者们发现过去所能见到的有关大革命的历史资料,并不是一个完全客观的、真实的全景画面,进而意识到在总结陈独秀右倾错误教训的同时,不能不深究共产国际对大革命失败的责任。
一个不愉快的开局建党初始,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关系一度比较紧张。
因为马林是按照共产国际的集中领导体制来指导中共工作的,经常指手划脚,所以陈独秀对马林的装腔作势态度很反感,他说:“苏俄党是苏俄党,中国党是中国党,各有各的国情、风尚。
我们犯不着去做共产国际的支部”。
可是,中共二大还是加入了共产国际,成为国际的一个支部,党的经费主要靠国际的资助。
这样一来,中共必须向共产国际定期交送工作计划和预算,领导机关的会议也要有马林参加。
其实,陈独秀不同意这样做,不愿意有这种监护关系,他曾对包惠僧说:“革命是我们自己的事,有人帮助固然好,没有人帮助我们还是要干,靠别人拿钱来革命是要不得的。
”这表明陈独秀是一个有独立自主精神的人。
马林来华不久,即向中国共产党提议,改变过去对国民党的排斥态度,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
起初,中共党内自上而下一致表示反对这一主张,1922年4月6日陈独秀致信共产国际东方部远东局局长维经斯基,申述了“共产党与国民党革命之宗旨及所据之基础不同”;“国民党联美国、联张作霖段祺瑞等政策和共产主义太不相容”;“广东北京上海长沙武昌各区同志对于国民党一事,均已开会议决绝对不赞成,在事实上亦已无加入之可能”等六项反对的理由。
大革命时期是哪一年到哪一年
大革命时期是哪一年到哪一年
大革命时期是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战争。
亦称“国民革命”或“大革命”。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大革命风暴迅速席卷全国。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清共”,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又称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在此期间,帝国主义策动、支持下的军阀混战继续扩大,经济萧条,人民生活痛苦不堪,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合,社会根本矛盾表现为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在华代理人——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
大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大革命的意义是什么大革命是指从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大革命的意义是什么呢?下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大革命的意义,希望对你有用!国民革命发起的北伐战争,击溃了盘踞在中原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几个大军阀,基本上结束了中国军阀混战的局面,打开了民主主义的新局面。
1926年,以北伐总司令蒋介石为首的北伐军,对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的军阀进行战争,使吴佩孚、孙传芳等大军阀结束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并把大军阀张作霖逼出了山海关,导致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被日本人炸死,以及之后的张学良的东北易帜,归附南京政府统治。
直到蒋桂战争和中原大战后,南京政府已经基本上统一了全国。
军阀的相继败亡,也在一定程度上结束了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使得孙中山的辛亥革命思想和三民主义推向了全国各地。
在打击侵略者方面,北伐军在占领各地后,相继从侵略者的手里,收回了大面积的租借,对英、美、日等国的经济利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并把企图分裂华夏土地的阴谋彻底粉碎。
在日后爆发的日军侵华战争中,使各地军事势力有了统一的指挥。
对于中共中央方面,国民革命的意义在于中共中央将其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普及到了群众的心中,把马列主义推向了整个中国,使民众对共产党有了一定的认识,扩大了影响。
在这次运动中,使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队伍中,掌握了一部分的武装力量,在日后和反革命的蒋介石集团的战斗中,也有了可以抗衡的力量。
国民革命背景揭秘论近代国民革命背景,首先要从第一次国共合作说起。
1923年6月,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确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并以携手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为基本方针。
此次会议,标志着近代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序幕正式开启。
次年一月,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积极配合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释了“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并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进一步巩固了国共两党在政治领域的合作。
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
1925年秋,把持华县高塘民团团总的大恶霸孙 景福,串通驻军,勾结土匪,包放赌场,强占 民女,无恶不作,并肆意向农民勒索苛捐,仅 七八个月时间,便先后征收烟款达四次之多, 每亩高达20余元。农民稍有怠慢,轻者关押, 重者致死,被杀害、逼死者数人。高塘农民萧 春民因交款稍迟,被关押凌辱殴打致死,群众 愤恨至极。 11月30日,高塘群众自动召开会议,组织九里 学校师生及农民武装千余人齐集高塘镇与孙景 福作对,孙景福见势不妙,率爪牙逃入南山。 农民武装在堡子村消灭了孙景福的独立连,处 死连长及两名罪大恶极的团丁。
《土地问题决议案》,肯定了“将耕地 无条件的转给耕田的农民”的土地革命 原则,但把实现土地革命的希望寄托于 武汉国民政府。
由于农村阶级矛盾日益增大,共产党对农民运动的重视和引 导,农民协会日益发展。 农民协会制度作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农民阶级反对封 建地主阶级的组织形式,有其特殊属性。从形式上看,它是 由农民自愿结合起来的群众组织。从实质上看,第一次国内 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农民政权的组织形式。 农民协会的组织原则: 1.在农民协会内部,实行人人平等的政治原则。 2.农会内部讨论决定问题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3.在整个农会系统中,实行下级服从上级农会的原则。 4.农会会员享有对领导机构批评抗议权。
1927年4月10日,国民革命军根据中国共产党北方区委 与冯玉祥事先拟定的计划,通电全国,宣布誓师东征。 5月5日,冯玉祥发布命令,率师东出潼关,参加北伐 战争,得到渭南各地人民的热烈拥护。渭南、故市等 地农民协会召开代表会议,分别作出拥护国民革命军 出师东征的决议案。
同年6月初,国民革命军会师中原后,潼关县三千余名 民众召开了空前规模的庆祝大会,并发出通电,表示 支持。
1927年6月,武汉北伐军同冯玉祥所部会师郑州。冯玉 祥同武汉国民党首领汪精卫等举行郑州会议,随后又 同蒋介石等南京国民党首领举行徐州会议。冯公开支 持蒋介石,主张“宁汉合作”,共同反共。他以纠正 已往革命中的幼稚病错误为由,电令国民革命军第二 集团军总参谋长石敬亭在陕西清党。
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是什么
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是什么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公开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遭到破裂,国民革命以失败而告终。
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是什么?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希望对你有用!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是1、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者在统一战线的问题上,强调“一切工作归国民党”,对资产阶级采取“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右倾政策,以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压制工农运动、牺牲工农根本利益的方法来维持国共合作。
1927年4月,在蒋介石反革命活动已经十分明显的情况下,反而和汪精卫发表联合宣言,要求工人不要听信“国民党领袖将驱逐共产党,将压迫工会与工人纠察队”等“谣言”,企图以此来拉住蒋介石。
蒋介石四一二叛变后,又吹捧汪精卫是国民党左派的“中心领袖”,最终汪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导致了革命的失败。
2、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还必须建立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妥协退让只会断送革命。
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只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没有一支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也就没有革命的胜利。
在武装斗争问题上,陈独秀继续反对建立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主张,并压制工农武装。
结果,在蒋介石和汪精卫叛变革命发动屠杀时,没有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终于导致大革命归于失败。
所以在大革命失败后召开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的主张。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简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又称“大革命”,是1924年(甲子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此战的概况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以后,全国的革命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农运动迅速发展;以五卅运动为核心的反帝国运动日益高涨;经过两次东征,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而这一时期,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各派军阀之间混战不休,激起了人民的强烈反对。
狂飙激进,中国革命大转折
狂飙激进,中国革命大转折作者:彭勃来源:《党史文苑·上半月(纪实版)》 2020年第3期彭勃1927年是党史、国史、军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是中国革命的分水岭。
这一年风云变幻,从年初到年尾,从南方到北方,发生了许多影响中国未来的大事件。
这一年,北伐军势如破竹,战果赫赫;这一年,蒋汪集团背叛革命,血雨腥风;这一年,共产党人奋起反抗,武装起义;这一年,毛泽东勇闯新路,引兵井冈。
回首1927年,中国革命经历了大革命、大屠杀、大起义,实现了由国民革命向土地革命的伟大转折。
高歌猛进北伐成功1927年1月初,北伐战争把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烈火从广州烧到长江流域,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在南昌召开会议,决定继续向长江下游进军,先攻取沪杭,后会师南京。
北伐军兵分东、中、西三路军,分别由何应钦、蒋介石、唐生智担任总指挥,自福建、江西、湖北发起进攻。
东路军2月中旬占领浙江,中路军3 月24 日占领南京,西路军6月攻占了郑州、开封。
3月2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打败军阀部队,占领上海,迎接北伐军进城。
3月26日,蒋介石进入上海。
至此,长江以南地区完全为北伐军占领。
北伐军10个多月时间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北伐出征前,在周恩来主持下,1500多名共产党员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各军政治部,他们改革部队中的军阀习气和制度,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意义,激发士兵的作战士气。
中共广东区委领导省港罢工工人组织了3000多人的运输队、宣传队和卫生队随军行动。
中共湖南区委组织1000多人的工人保安队,在长沙市区维持治安,组织5个运输队,协助北伐军运输物资;安源煤矿和株萍铁路工人组织数千人的运输队、侦察队、破坏队,跟随北伐军。
第八军进攻岳阳时,“血肉相搏,炮声隆隆,四处民众更群起响应,敌军不知虚实,无心恋战,乃弃城逃跑”。
在江西战场,人民群众侦察带路、筹粮筹款、救护运输,体现了坚定的革命性。
国民革命(1924-1927)
这时,中国共产党内以陈独秀为代 表的右倾投降主义在党的领导机关 中占了统治地位,他们放弃革命领 导权,压制工农运动,对国民党右 派反革命活动采取妥协退让政策, 拒绝党内的一切正确意见,对国民 党不但不加戒备,反而还命令武汉 工人纠察队将武器交给汪精卫的武 汉政府。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国 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公 开宣布与共产党决裂。随即对共产 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大屠杀,还提 出了“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 漏网”的血腥口号。大批共产党员 和工农群众遭到杀害(“七· 一五” 反革命政变)。至此,蒋汪反革命 合流,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 败,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
革命发起地
主要革命发起者
1.以国民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 2. 以共产党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 3.爱国人士
陈独秀 蒋介石 汪精卫
革命对象
三大反动军阀
孙传芳
吴佩孚
张作霖
出兵北伐
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 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1926年5月,国 民革命军第七军一部和第四军叶挺独立团等作为先头 部队,先行出兵湖南,援助正被吴佩孚部击败而退守 湘南衡阳的第八军唐生智部。7月1日,正是国民政府 成立一周年,广东国民政府发出《北伐宣言》,确定 战略部署为“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 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7月6日,国民革命 军总司令部在广州成立。7月9日国民革命军的8个军 约10万人,兵分三路,从广东正式出师北伐。各军军 长为:一军何应钦,二军谭延闿,三军朱培德,四军 李济深,五军李福林,六军程潜,七军李宗仁,八军 唐生智。此外,还有由8艘军舰组成的海军和拥有3架 飞机的空军。共产党员李富春、朱克靖、廖乾吾、林 伯渠分别担任2、3、4、6军的党代表。参加北伐军 各级负责工作的共产党员还有陈毅、陈赓、蒋先云、 张际春、包惠僧、叶挺、周士第等。7月12日至18日, 共产党为了讨论党在北伐战争中的方针政策问题,在 上海召开了4届中央第3次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会议 通过了《中共中央第五次对于时局的主张》,号召全 国民众积极推动和响应北伐,迅速扩大民众运动,巩 固革命的联合战线,推翻国内军阀与打倒帝国主义。 北伐战争打击的对象是占据中国广大地区、受帝国主 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张作霖和孙传芳。西路进 攻吴佩孚,四军七军和八军气势如虹,8月9日克湘乡, 10日得湘潭,击败叶开鑫后,八军李品仙第三师在 11日胜利进入长沙;8月22日,占领岳州;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点评:在1927年至1937年的10年间,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了一条艰苦曲折的道路,积累和丰富了斗争经验,造就了一大批英勇善战的指挥员,并形成了适合中国革命战争的建军原则和战略战术原则,为迎接中国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934年8月,红六军团奉令离开湘赣苏区西征(参见红六军团西征),执行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的任务。l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率领中央红军主力第l、第3、第5、第8、第9军团及中央与军委直属队共8.6万余人,撤离中央苏区,向湘西转移,开始长征(参见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长征初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由军事保守主义变为转移中的逃跑主义,虽经苦战连续突破国民党军的四道封锁线,但红军损失过半(参见湘江战役)。在此危急之时,中共中央政治局接受了毛泽东的提议,决定放弃原定北出湘西与红2、红6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黔北和川黔边前进。1935年1月7日,中央红军占领遵义。15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事实上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实行高度灵活的运动战,纵横驰骋于国民党军的重兵之间,先后四渡赤水河(参见四渡赤水战役)。在遵义战役中,取得了歼灭和击溃国民党军两个师又8个团的重大胜利。接着南渡乌江,威逼贵阳,西进云南,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尔后,通过彝族区,抢渡大渡河(参见泸定桥之战),翻过夹金山,于6月在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在此之前,鄂豫皖苏区的红25军于1934年11月开始长征(参见红二十五军长征),至1935年5月,创建了鄂豫陕苏区。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中共中央为创建川陕甘苏区进而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决定集中兵力向北进攻。但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张国焘借口“统一指挥”和“组织问题”没有解决,拖延行动。8月上旬,中共中央决定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混编为左右两路军北上。下旬,当中共中央所在的右路军通过草地到达巴西、班佑,左路军进至阿坝等地后,张国焘拒绝执行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针,令左路军停止前进南下川康边,并背着中共中央电令右路军南下,企图分裂和危害中央。在此情况下,中共中央于9月10日率红1、红3军(7月由红1、红3军团改称)和中央直属队先行北上,12日到达甘肃省迭部县俄界,将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陕甘支队越过岷山,突破天险腊子口,翻越六盘山,于10月19日到达陕甘苏区吴起镇。至此,胜利结束了历时1年、纵横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随后,到达甘泉与红十五军团(由鄂豫陕苏区先期到达陕北的红25军和陕甘苏区的红26、红27军组成)会师,合编为红一方面军。11月下旬,红一方面军取得直罗镇战役的胜利,给中共中央把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一个奠基礼。中央红军长征前向湘西转移的红6军团于1934年10月到达黔东与红3军(随即恢复红2军团番号)会合后,发动湘西攻势和创建湘鄂川黔苏区,继而粉碎了国民党军80多个团的大规模围剿(参见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1935年9月,红2、红6军团在国民党军调集130多个团重兵围剿的情况下,于11月19日离开苏区开始长征。经湘中、黔西北,西进云南。1936年4月渡过金沙江,7月2日进抵西康省甘孜(今属四川省),与南下受挫后于同年4月转战到道早、炉霍、甘孜地区的红四方面军会师。5日,红2、红6军团与红32军(1935年7月由红9军团改称)合编为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7月上旬,红二、红四方面军分为左、中、右3个纵队离开甘孜地区北上,先头部队于8月10日占领哈达铺,进入甘肃省南部地区。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今子长县城)举行会议,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策,并确定将国内革命战争同民族革命战争结合起来,准备对日作战力量和猛烈扩大红军。根据上述方针,1936年2月和5月,红一方面军先后发起东征战役和西征战役,进一步扩大了红军和陕甘苏区。8月底,红一方面军主力为策应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于8月底由宁夏豫旺堡挥师南下。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会宁和静宁县将台堡胜利国内革命战争
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1927年7月15日,在武汉召开“分 政变: 共”会议,正式与共产党决裂。并 开始 血腥大屠杀。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标志 国民革命失败
“………蒋介石、何应钦、白崇 禧是唯一可以使 长江以南区域 免于沦入共产党之手的保护力 量。………. 倘使蒋介石愿意拯 救中国人民出于共产党之手, 那么他必须迅速而决断地进行 起来。”
1926年冬至1927年春, 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 大革命高潮。国民党右派加紧勾结帝国主义, 篡夺革命领导权。中国共产党内陈独秀右倾 投降主义占据领导地位,一味妥协退让。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 变,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亦发动反革命 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大革 命遂告失败。
大革命的概述
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 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斗争。 1924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加和帮助下, 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 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第一次国共 合作建立。之后创办黄埔军校,建立国民革 命军,组织国民政府。进行东征和北伐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力量强大。 客观:
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革命失 败的原 因
主观:
年幼的共产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 和共产国际代表一再妥协, 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
中共尚年幼
二十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不长, 立即以全部力量从事实际的革命活动,缺乏 理论准备,来不及系统总结实际斗争的经验, 理论的弱点和不成熟,必然会导致革命行动 的失误,这是国民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 一。,
国民政府的背叛
1926年,蒋介石提出“整理党务案”,结果把共产党人排挤出 国民党中央领导机关,也打击了国民党左派人士。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指使反动武装在上海进行大屠杀,制 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 也发生了同样的大屠杀。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 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相对抗。在“四一二”政变后,汪精 卫限制工农运动发展。纵容反动军官夏斗寅和许克祥发动反 革命叛乱。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正式决定 同中国共产党决裂,以“宁可枉杀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网” 为口号,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1924-1927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国共合作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战争。又称国民革命或大革命。中国共产党在1923年6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定了同中国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1924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3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改组了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创办了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开始组建革命军队。10月,平定广州商团叛乱。192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五卅反帝运动和省港大罢工,掀起全国性群众革命高潮。国民革命军在工农群众支持下,取得东征、南征及平定刘、杨叛乱的胜利,肃清了广东境内的军阀势力,统一并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一部分人士努力下,国民革命军于1926年7月9日正式从广东出师北伐,约10万人,分3路进军。北伐对象是:盘踞在湘、鄂一带的军阀吴佩孚,拥兵20万;盘踞在赣、闽、皖一带的军阀孙传劳,拥兵20万,控制北洋军阀中央政府的奉系军阀张作霖,拥兵30万。北伐军先攻吴佩孚和孙传芳。第4、第7、第8军为一路进攻湘、鄂。第4军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于5月就作为北伐军先遣队向湖南挺进,6月5日占攸县,揭开北伐序幕。7月攻占长沙,8月在湖北汀泗桥、贺胜桥两次战役中,沉重打击了吴佩孚主力,于10月10日攻克武昌。第2、第3、第6军为一路进攻江西,于11月攻占九江、南昌,歼孙传芳部主力。第1军为一路进攻闽、浙,于12月占领两省。北伐军进军时,中国共产党组织、发动工农群众积极支援、配合。1927年1月领导了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的人民斗争,及上海工人3次武装起义占领上海;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村大革命也蓬勃发展;革命势力迅速发展到长江、黄河流域。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和随之高涨的工农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各国列强为阻挡中国革命的发展,增兵上海,制造了万县、南京惨案。直接武力干涉外,列强还分化瓦解革命阵营,寻找新的代理人。国民党右派头子、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在扩充势力的同时,加紧与帝国主义勾结,准备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在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影响下,对国民党右派反革命行动采取妥协退让政策,压制工农革命,交出工农武装。1927年4月12日、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上海、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残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中国共产党受到严重打击,党员人数锐减到1万多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
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我们主要做了哪些大事
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做的四件大事:1、第一阶段(1919~1927)这一阶段被称为“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为国民革命时期,其中1926~1927年为北伐战争时期。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并直接促成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拥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此后,中国共产党不断发起工人暴动,反抗北洋政府统治。
1924年国民党“一大”后,国民党与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促成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1927年,在国民党右派的破坏和中共内部右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下,接连出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大革命宣告失败。
2、第二阶段(1927~1937)这一阶段被称为“土地革命”时期。
由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开始,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后,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开辟了以井冈山为代表的无数农村革命根据地,并成功粉碎国民党数次“围剿”。
1933年由于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开始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1936年10月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在此期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并虎视眈眈、不断向南推进。
中共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战;而国民党为了稳固政权采取了“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最终导致国土沦丧。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3、第三阶段(1937~1945)这一阶段被称为“抗日战争”时期。
以“七七事变”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艰苦卓绝的八年全面抗战时期。
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代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维护了国家的主权独立,极大地提高了国际地位。
中国在此后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第一次大革命在1926年宣告失败
第一次大革命在1926年宣告失败1924年至1927年,中国大地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民族革命运动。
人们通常称之为中国的大革命。
大革命后期的一个主要内容和事件就是北伐。
北伐战争是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发动的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
北伐的直接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主要有吴、孙、张,兵力达70万。
这时,国民革命军在广东除原有的六个军外,又增加了新的第七、第八军,共约10万人。
鉴于敌我力量悬殊,国民革命军在以盖伦为首的苏联军事顾问的建议下,制定了集中兵力消灭敌人的战略方针。
根据这一战略方针,1926年5月,国民革命军先头部队出兵湖南。
7月9日,正式开始北伐。
在沿途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北伐军势如破竹。
到1926年底,国民革命军已经控制了除江苏、浙江、安徽以外的南方各省。
冯玉祥的国军联军也已经控制了西北地区,准备从东面离开潼关,以应对北伐军。
北伐胜利已定。
1926年,伐军的兵车由江西德安车站开往前线北伐战争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结出的丰硕成果。
在北伐过程中,国共两党之间虽存在矛盾,但基本上是团结的,仍能集中力量共同对敌。
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在作战中舍生忘死,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共产党员叶挺领导的独立团,成为赢得“铁军”称号的第四军中英勇善战的一支部队。
共产党人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使北伐军的许多指战员有着明确的革命目标和不怕牺牲、英勇作战的革命精神。
共产党人还在发动工农群众方面作出巨大贡献,使北伐军所到之处,都能得到广大工人、农民和其他革命群众的直接支援。
此外,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援助,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湖北武汉各界庆祝北伐胜利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工农运动以空前的规模迅速高涨起来。
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广大农村,到处燃起革命的烈火。
农民建立自己的政权和武装,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把统治几千年的封建特权和土豪劣绅打得落花流水,真正做到了“一切权力归农会”,造成一个空前的农村大革命的局面。
1927年春季,随着( )的相继背叛,持续三年多的大革命最终以失败告终
1927年春季,随着( )的相继背叛,持续三年多的大革命最终以失败
告终.
第一,反动力量大大超过了有组织的革命力量。
1927年初
以来,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买办阶级和其他一切反动派联合起来,向革命力量进攻。
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以帝国主义为靠山,并和形形色色的反革命势力相勾结,残酷镇压革命势力。
这时,虽然广大工农群众是坚决拥护革命的,但有组织的力量太弱。
生气蓬勃的中国大革命就被葬送了。
帝国主义是扼杀这次大革命的元凶,蒋介石、汪精卫是断送这次大革命的千古罪人。
第二,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是使大革命失败的一个重要
原因。
由于陈独秀坚持右倾投降主义路线,不努力扩大自己的队伍,而只依仗其暂时的同盟者国民党。
其结果是当国民党背叛革命时,使革命陷于失败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
实践证明,陈独秀的投降主义错误是是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7年大革命
大革命即国民革命。
也称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指中国从1924年至1927年7月,以国共第一次合作为基础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反帝反封运动。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4年5月黄埔军校建立,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1927年4月12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1927年8月7日,秋收起义。
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秋收起义。
1927年9月,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国民大革命
①通过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军阀内部的分化和革命,孙中山北上宣言和国民会议运动以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扩大,国民革命开始兴起。
②从1924年1月开始到1927年7月失败,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代表帝国主义封建地主利益的北洋军阀的矛盾,革命的主要对象就是北洋军阀,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国人民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③鉴于力量对比的悬殊,广州国民政府北伐采取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在工农运动的积极促进和配合下基本消灭孙、吴两大军阀,打败了奉系军阀。
革命高潮由南向北,由珠江流域迅速席卷到长江流域。
④革命有四个突出特点:
a、四个阶级结成统一战线,全力(规模大)进行革命;
b、中共直接领导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此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都没有这样广泛的群众基础;
c、有正规的新式的革命军队,并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北代战争,这是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所无法比拟的;
d、大革命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上述四点足以说明这是一场国民大革命。
⑤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反动势力的瓦解破坏和蒋汪叛变革命以及中共的右倾妥协,北伐虽然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但又出现了充当中外反动势力代理工具的蒋介石集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仍未改变,民主革命任务仍未完成,大革命最后失败了。
2、怎样认识中共在国民大革命中的作用
国民大革命是在中共正确的影响、推动和组织下进行的,中共的作用是通过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来表现的。
①在政治上,中共根据历史发展的进程提出了基本的政治纲领和政治口号。
中共“二大”
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领导权问题主要是政治领导,大革命的发展是按照中共指引的方向前进的。
②在组织上,在中共的推动、帮助和组织下,建立了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把国民党改组为各革命阶级的联盟,通过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宣传党的纲领,积极开展工农运动,
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③在群众运动方面,大革命时期的工农运动基本上是在中共的领导下发动起来的。
大革命的特点就是群众运动。
如“五卅运动”、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和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村大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基础,支持和配合了北伐战争。
④在军事上,在中共推动下,建立了革命的武装、创办了黄埔军校,在国民革命军中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
北伐战争中,中共发挥了重大作用。
当时,由于中共还处在幼年时期,由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中共在这一时期的领导作用是不充分和不完全的。
3、全面认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
第一次国共合作有两大历史成果:
①使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主要表现在:在革命形势的影响下,军阀内部发生分化,冯玉祥倾向革命,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控制的北京政权;孙中山北上,全国掀起国民会议运动;工农运动兴起和发展;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
国民革命运动兴起造成的有利革命形势,为北伐战争创造了条件。
②使北伐战争取得初步胜利。
主要表现在它基本上消灭了孙传芳、吴佩孚两大军阀集团,革命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沉重的打击。
4、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原因
①国共两党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推动了革命形势发展。
②战略部署的正确。
③北伐军英勇善战,尤其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
④工农群众支持响应,大力支援。
⑤北伐军政治思想工作出色。
⑥冯玉祥北方响应。
⑦苏联的帮助。
5、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主要错误和危害
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既有理论上的失误,也有策略方针上的失误,具体而言:
①在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上,鼓吹“二次革命论”,否认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
陈独秀认为中国工人阶级幼稚,农民阶级保守,不能成为独立的革命势力,。
而资产阶级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雄厚,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社会基础和主导力量,因此,应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在中共三大上,他就主张“一切工作归国民党”,认为国民党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当然领导。
革命的前途是资产阶级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只有等到资本主义在中国高度发展之后,才能搞社会主义革命。
“二次革命论”的实质是把中国的民主革命仍然看成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放弃革命的领导权,这成为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理论基础。
②在统一战线问题上,放弃中共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陈独秀对资产阶级采取“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投降主义政策,认为只有采取退让的方针,才可以表明共产党人没有夺取权力的企图,使蒋介石和其他国民党领导人放心,国共合作不致破裂。
实际上,蒋介石和国民党右派正是利用陈独秀的妥协退让,不断削弱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地位和影响,从而作好了发动突然袭击的一切准备。
③在农民问题上,否认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主力军作用,压制农民运动。
陈独秀对蓬勃发展的农民运动提出种种限制,反对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指责农民运动,从而使无产阶级失去了可靠的同盟军。
④在武装问题上,忽视掌握军队的重要性,不懂得掌握武装力量的领导权。
陈独秀极力限制工农武装,当蒋、汪叛变革命时,中共无力组织有效的抵抗,终于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
6、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的比较
相同点:
①背景相同----都发生在半殖地半封建的中国。
②革命任务相同---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斗争予头都指向帝国主义扶植的代理人。
③革命性质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④失败原因相同----都由于帝国主义干涉、中外反动势力互相勾结以及革命派的软弱妥协造成的。
⑤意义相同----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不同点:
①背景不同:辛亥革命发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民大革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②领导阶级不同:辛亥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国民大革命是在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下进行的。
③群众基础不同:辛亥革命主要依靠民族资产阶级、会党、新军;国民大革命主要是农民阶级、工人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④斗争对象不同:辛亥革命要推翻清朝腐朽统治;国民大革命要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独裁统治。
⑤革命成果不同: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7、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①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者在统一战线的问题上,强调“一切工作归国民党”,对资产阶级采取“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右倾政策,以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压制工农运动、牺牲工农根本利益的方法来维持国共合作。
1927年4月,在蒋介石反革命活动已经十分明显的情况下,反而和汪精卫发表联合宣言,要求工人不要听信“国民党领袖将驱逐共产党,将压迫工会与工人纠察队”等“谣言”,企图以此来拉住蒋介石。
实际上是为蒋介石涂脂抹粉、麻痹革命人民。
蒋介石叛变后,他又吹捧汪精卫是国民党左派的“中心领袖”,更导致了革命的失败。
②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还必须建立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妥协退让只会断送革命。
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只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没有一支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也就没有革命的胜利。
在武装斗争问题上,陈独秀继续反对建立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主张,并压制工农武装。
结果,在蒋介石和汪精卫叛变革命发动屠杀时,没有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终于导致大革命归于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