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欧洲艺术
十七十八世纪欧洲美术

《 阿 波 罗 和 达 芙 娜 》
圣彼得大教堂一角 圣彼得大教堂正前的露天广场就是闻名世界的圣彼得广场,建于1667 年,主持设计施工的是一位那不勒斯人,他的手笔赋予了广场上排成 四行的284根托斯卡拉式柱子永恒的生命,柱子上方那美妙绝伦的圣者 塑像四百年来一直诉说着当年这个才华横溢的建筑天才的名字:贝尔 尼尼——巴洛克艺术之父。
时 , 也 是 画 家 丧 妻 以 后 , 家 产 变 卖 并 被 迁 到 罗 桑 夫 拉 哈 特 居 住
间 的 一 生 有
他
" "
90 多 幅 自 画 像 , 这 一 幅
《自 画 像 》
作 于 1 6 6 年 0
《夜巡》画家为了不便众多的人物捆塞在画面,对构图进行了精心设计,尽 夜巡》
量使每个人都能看见又安排和错落有致,同时还使中心人物斑宁。柯克中尉 及副手极为突出。此画的光和色彩的表现也是令人惊叹的。原画表现的是 白天,因长期烟薰,颜色变黑人们误称为"夜巡"。
家 弗 朗 斯
《吉 普
哈 尔 斯 的 肖 像 作 品 一 般 幅 面 都 较
赛 女 郎 》
· 构 图 小 。 这 是 为 了 满 足 市 民
《吉 普 赛 女 郎 》
正 是 上 面 的 物 人 出 突 以 ,
《哈雷姆老人院的女管事们》1664年哈尔斯油画作品,藏哈雷 哈雷姆老人院的女管事们》 姆哈尔斯博物馆。
歌 颂 他 行 们 对 爱 情 的 大 是 胆 追 求 。 士 那 青 勇 倾 歌 在 却 画 家 , ” “暴
为 妻 孪 , 它 反 映 了 远 古 时 代 的 一 种 美 所 谓 春 的 热 情 和 不 羁 的 性 格 似 们 一 场 来 抢 , 看 她 风 俗 并 把 , ” 婚 姐 妹 “抢 生 孪 丽 的 艳 娇 两 个 了 中 , 看 兄 弟 生
17.18世纪欧洲艺术

荷兰小画派
不表现重大的社会题材,注重生活的细节,并迎合 市民阶层的审美倾向与趣味。
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十七世纪西班牙绘画
委拉斯贵支 《宫娥》
穆里略《丐童》
现实主义:一是广义现实主义,泛指 “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 模仿”的朴素的观念,作品的逼真性或与对象的酷似程度成为判断作品成 功与否的准则。二是狭义的现实主义,是一个历史性概念,特指发生在十 九世纪起源于法国的现实主义运动。 什么叫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应该是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
现实主义起源于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的意大利,开创者是卡拉瓦乔。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1571年9月29日—1610年7月18日), 意大利画家。
17、18世纪欧洲美术
《埃丝特蕾姐妹》的作者已不得而知。画中裸体的卡芭利埃尔、埃丝特蕾是 国王亨利四世的宠姬,1599年因难产身亡。画面表现两姐妹正在洗浴的帷幕 之中梳妆打扮,房间深处一位衣着华丽的妇女正在大壁炉前缝纫。人物手捏 乳房的动作暗示着贵妃期望怀孕得子。
《秋千》 弗拉戈纳尔 法国
17世纪佛兰德斯美术
凡· 代克 《查理一世的三个子女》
十七世纪荷兰美术
荷兰画派:继承了15世纪、16世纪尼德兰民族艺术传统的写实与纯朴,以现实题 材为创作源泉,重要课题是反映人的自尊心、自信心、现实生活、情感与愿望。
哈尔斯 《吉普赛女郎》
伦勃朗《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夜巡》
画幅较小,且适用于市民装饰。
彼得· 保罗· 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 佛兰德斯画家,特点是将文艺复兴美术的高超技巧 及人文主义思想和佛兰德斯古老的民族美术传统结 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热情洋溢地赞美人生欢乐的气 势宏伟、色彩丰富,并具有强烈运动感的独特风格, 成为巴洛克美术的代表人物。
美术鉴赏——17至18世纪欧洲美术

美術鑒賞〃17至18世纪欧洲美術
6.1 巴洛克美术
6.1.3 建筑
《 圣 彼 得 教 堂 前 柱 廊 》 贝 尼 尼
贝尼尼的第一个建筑作品是位于梵蒂冈圣彼得教堂祭坛上方的铜质华盖(建于1624年1633年),另外,他还建造了罗马圣毕比亚那教堂(SantaBibiana)的正面(1624年1626年)。1629年,在祭坛华盖完工前,教皇乌尔班八世聘请贝尼尼负责整个圣彼得教堂 的建造。他也负责建造位于教堂内的乌尔班八世和后来亚历山大七世两位教皇的墓穴。位于 圣彼得教堂半圆形殿中的圣彼得主座(1657年-1666年)也是贝尼尼的一大杰作。 除了他最著名的作品--圣彼得教堂前的广场和柱廊外,贝尼尼还在罗马设计了许多著名 的建筑,如巴贝里尼宫(PalazzoBarberini,1630年始建),蒙地卡罗皇宫 (PalazzoLudovisi,1650年),基奇宫(PalazzoChigi,1664年)等。1665年,在贝尼尼 的名望达到顶峰的时候,他前往巴黎旅行,希望能为法国皇帝路易十四设计卢浮宫的东部前 门,但遭到拒绝。最后这部分建筑由克劳德〃佩劳予以完成,具有更多的古典色彩。
浓郁的生活气息 幽默、粗俗和乐观
美術鑒賞〃17至18世纪欧洲美術
6.1 巴洛克美术
6.1.2 雕塑
该作品取材于希腊神话,描绘的是太阳神阿波罗 向河神女儿达芙妮求爱的故事。爱神丘比特为了 向阿波罗复仇,将一支使人陷入爱情漩涡的金箭 射向了他,使阿波罗疯狂地爱上了达芙妮;同时, 又将一支使人拒绝爱情的铅箭射向达芙妮,使姑 娘对阿波罗冷若冰霜。当达芙妮回身看到阿波罗 在追她时,急忙向父亲呼救。河神听到了女儿的 声音,在阿波罗即将追上她时,将她变成了一棵 月桂树。 雕像表现了阿波罗的手触到达芙妮身体 时的一瞬间。两人都处在乘风奔跑的运动中,身 体轻盈、优美。达芙妮的身体已开始变成月桂树, 行走如飞的腿幻化为树干植入大地,飘动的头发 和伸展的手指缝中长出了树叶,即使是她最柔软 的双乳也覆盖上了一层薄薄的树皮。但达芙妮的 整个身体仍具有凌空欲飞的姿态,手臂与身体形 成了优美的s形。她侧着头,目光由惊恐变为麻木, 具有使人怜悯的感。阿波罗眼睁睁地看到达芙妮 变成了月桂树,神情由惊讶转为悲伤,却无力挽 回。他的一只手仍然放在达芙妮的身体上,另一 只手则向斜下方伸展,同达芙妮的手臂形成一条 直线,使整个雕像有一种动荡的感觉,充满了表 现力。
中外艺术史之欧洲17、18世纪

欧洲17、18世纪的艺术概貌:
巴洛克艺术
鲁本斯(弗);贝尔尼尼(意)
罗可可艺术
弗拉戈纳尔
现实主义艺术:
卡拉瓦乔(意);伦勃朗(荷);委拉斯贵之(西)
古典主义艺术:
卡拉契(意);普桑(法)
第一节 “巴洛克”与“罗可可” 第二节 欧洲各国美术发展概况
一、意大利美术 乔 二、荷兰美术
(二)贝尔尼尼 乔凡尼· 洛伦佐· 贝尔尼 尼,意大利著名雕塑家、建 筑家,十七世纪巴洛克时期 伟大的艺术大师。 贝尼尼多才多艺 “上演
了一出大众戏,其中布景是他画的, 雕像是他雕的,机械是他发明的,音 乐是他谱曲的,喜剧的剧本是他写的, 就连剧院也是他建造的。”
善于表现戏剧性的情节 和处于激烈运动之中的人体。
手提歌利亚头的大卫
年轻的酒神
召唤圣徒马太
多疑的多马
圣母升天
二、荷兰美术 (一)哈尔斯 弗兰斯· 哈尔斯(约1581— 1666年)是荷兰现实主义画派的 奠基人,也是17世纪荷兰杰出的 肖像画家。一生贫困潦倒,直至 临终前4年还全靠政府定期提供的 救济金生活。 哈尔斯善于在肖像画中表现人 物的瞬间表情、姿态,以反映鲜 明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哈尔 斯运用流畅奔放、挥洒自如的大 笔触表现豪爽开朗、乐观自信的 人物形象,人物大多呈半身近景。 画面气氛热烈,生动活泼,洋溢 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圣德列萨
大卫
阿波罗和达芙妮
圣彼得教堂与广场 (梵蒂冈 )
圣彼得教堂三大艺术杰作: 圣母哀悼基督 (米开朗琪罗)
青铜华盖(贝尔尼尼 )
圣彼得宝座(贝尔尼尼 )
(三)卡拉瓦乔(1573年~1610年)
17-18世纪艺术简介

欧洲工业革命时期的艺术设计
欧洲工业革命时期的艺术设计
社会背景
欧洲直到18世纪为止,还是处在农业经济时代,处在 封建时代。
这是贵族中心的文化与政治,阻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 发展。设计为贵族所享用,而不是为民众所拥有。明显的 阶级特征,矫饰的繁琐装饰,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交 替的过程,却在18世纪末社会日益产生的两级分化和咄咄 逼人的工业进化中感到了新时代的来临。
鲁本斯
劫夺留西帕斯的女儿
鲁本斯
鲁本斯
巴洛克建筑
17、18世纪欧洲美术
三、现实主义
卡拉瓦乔
(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1571—1610)ຫໍສະໝຸດ 推开17世纪艺术大门的人• 题材:下层人民(把目光对准人民, 专门画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形象)
• 代表作品:《召唤马太》 《基督下葬》 《圣母之死》
1、新发明的工具需要造型 2、机器需要外观设计 3、城市发展要规划 4、建筑与工业厂房离不开设计 5、知识的传播联系着出版方式 6、商业的发展影响了信息传播
• 代表人物:卡拉奇三兄弟
17、18世纪欧洲美术
《酒神巴库斯和阿里阿德涅》
17、18世纪欧洲美术
《圣墓前的圣女们 》
17、18世纪欧洲美术
二、巴洛克
巴洛克:葡萄牙语“不守常规”,特指有瑕疵的珍
珠 17世纪用于艺术批评.泛指一种奇形怪状
、 • 建筑(结矫构揉复造杂作)的风格。 • 雕塑、绘画(1.光线.2.写实.3.心理.4.幻觉)
• 同时促进了工艺技巧的发展和提高,也展示了工艺技巧的 精湛和完美。体现了女权高涨时的装饰风格。
17.18世纪欧洲各派主义艺术

《荷拉斯兄弟之誓》
年代: 1784年 作者:大卫 规格: 330cm×425cm 属地:现藏巴黎卢浮宫
油画名称:《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 创作时间:1801年 作者:雅克·路易·大卫 规格:260cm×221cm 材料:画布 、油彩 现藏:马尔曼松皇家博物馆
油画名称:《安东尼夫人和孩子们的像》 创作时间:1796年 作者:皮埃尔-保罗·普吕东 规格:98cm×81cm 材料:画布 、油彩 现藏:里昂美术馆
油画名称:《埃克河边的磨坊》 创作时间:1670年 作者:雷斯达尔
《倒牛奶的女仆》 1658年
维米尔(荷兰)
作品欣赏
《 倒牛奶的女仆》画面并不复杂,轮廓清晰,环境朴素,把 一个简朴的厨房画得很有感情,甚至令人产生怀旧心理。女仆 是个健壮的村妇,正在倒牛奶,她显然是安于自己的工作,脸 上透出红润。该画为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人民普遍的精神面貌 和心理特征喜欢将通常的家务劳动诗意化,作品一般不注重情 节,而是以一种抒情情调给人美的享受。
18.19世纪在西方 法国绘画最为突出
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达
达维特、安格尔 维特、安格尔等
浪漫主义 新古典主义达
德洛、席里柯等 维特、安格尔等
法国绘画
现实主义 新古典主义达
米勒、杜米埃等 维特、安格尔等
印象主义 新古典主义达
莫奈、马奈等 维特、安格尔等
雅克•路易•大卫
油画名称:《马拉之死》(The Death of Marat) 创作时间:1794年 作者:雅克·路易·达维特(又译大卫) 规格:136cm×157cm 材料:画布 、油彩 现藏: 布鲁塞尔 比利时皇家美术馆藏
现实主义美术:《拾穗》 直面现实生活,表现普通 民众精神面貌, 画面真实, 感情真挚.
欧洲17-18世纪美术

玛 莱 巴 珀 巫 婆
·
75×63厘米,柏林达 莱姆国家博物馆
哈门斯· 凡· 莱因· 伦勃朗 (Rembrandt)1606~1669
其画作体裁广泛,擅长肖 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宗教 画、历史画等。自画像(约 1625~1631) 作品采取强烈 的明暗对比画法,用光线塑造 形体,画面层次丰富,富有戏 剧性 代表作品有“夜巡”、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等。
“吉普赛女郎”
• 浪迹欧洲的吉 普赛人性格开朗, 能歌善舞,哈尔斯 成功地刻画了吉普 赛人
(吉普赛女郎 1628,58*52厘 米,画布油画)
哈来姆养老院的女管理员
1664,170.5*249.5厘米。画布油画
《玛莱· 巴珀 巫婆》是哈尔 斯于1650 年左右完成的 一幅风俗性肖 像画。这个人 的原型是酒馆 的老板。
亦可说是巴洛克艺术的创造者。罗马城中布满他的作品,, 即使他晚年的产物亦没有天才枯竭或疲乏的痕迹。
•
《阿波罗和达芙妮》,大理石 雕像,作者为乔凡尼· 洛伦 茨· 贝尼尼,作品创作于1622-1624年,现收藏于意大利罗马 的博格斯美术馆。 该作品取材于希腊神话,
描绘的是太阳神阿波罗向河神
女儿达芙妮求爱的故事。爱神 丘比特为了向阿波罗复仇,将 一支使人陷入爱情漩涡的金箭 射向了他,使阿波罗疯狂地爱 上了达芙妮;同时,又将一支 使人拒绝爱情的铅箭射向达芙 妮,使姑娘对阿波罗冷若冰霜。 当达芙妮回身看到阿波罗在追
《劫夺吕西普的女儿》
• 《劫夺吕西普的女儿》 鲁本斯 1616-1619年 油画 222X209厘米 现藏慕尼黑美术馆 此画所描绘的是希腊神话中两 个英勇矫健的孪生兄弟,看中了两个 娇艳美丽的孪生姐妹,并把她们抢来 为妻,它反映了远古时代的一种所谓 “抢婚”风俗,看似一场“暴行”, 画家却是在歌倾勇士那青春的热情 和不羁的性格,歌颂他们对爱情的大 胆追求。在这里,画家以强劫和挣扎 的运动作为基础,把人物组成一幅富 于装饰性的图画,是一件成功的把戏 剧性和装饰性相结合的绘画作品。
17~18世纪美术

17~18世纪欧洲美术
17世纪: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奇形怪状矫揉造作
热情奔放动感强烈装饰华丽巴尔比林府穹顶画
伊洛纳底乌斯的荣光
雕塑:贝尼尼(意大利)
劫夺帕尔赛福涅
阿波罗与达芙妮
圣吉列萨祭坛
巴洛克绘画:
佛兰德斯:鲁本斯:
伊莎贝拉.勃兰特像
苏姗娜.芙尔曼像
掠夺吕西普的女儿
玛丽.美第奇皇后到马赛
阿戎马之战化妆的维纳斯
凡.代克:查理一世行猎像
约尔丹斯:豆王
西班牙:
格列柯:惭悔的抹大拉
委拉斯凯兹:
煎蛋的妇人卖水的老人
火神冶炼厂酒神巴库斯
教皇英诺森十世
宫娥纺纱女
布列达的投降
牟里罗:乞丐少年清净受胎
荷兰(市民艺术):
哈尔斯:吉普赛女郎微笑的军官
伦勃朗: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夜巡
伯沙撒的盛宴
戴金盔的男子
持大卫来信的拔士巴
自画像
维米尔:读信妇女倒牛奶的女仆
绘画的寓言
法国(古典主义):
普桑:
阿尔卡迪亚的牧人抢劫萨宾妇女
酒神节四季
拉图尔:圣诞木匠圣约瑟
路易.勒南:农民之家
18世纪:罗可可艺术
罗可可——贝壳装饰
华托:发舟西苔岛梳妆情歌布歇:蓬帕杜夫人维纳斯梳妆
弗拉戈纳尔:秋千
夏尔丹:餐前祈祷家庭女教师
格瑞兹:打破的水壶
英国:
荷加斯:文明结婚
雷诺兹:西斯顿夫人伯爵夫人和女儿庚斯博罗:蓝衣少年。
17、18世纪欧洲美术

读 书 的 少 女
洛可可风格设计:
海尔T628 洛可可式时钟 洛可可式椅子
Thank you
华托主动向热尔桑提出要帮他的画廊做广告,热尔桑则 接受了华托“伸展伸展手指”的建议,委托他创作了这 样一幅作品。
布歇
作品过分追求表 面的美和装饰效 果,故显得花哨, 但能运用明亮色 彩和新颖手法使 古典神话题材尽 丽极妍 蓬
巴 杜 夫 人
他消弱了黑白明暗的对比度而加强了色彩的透明感, 使得“出浴的狄安娜”在环境的烘托中尤显明亮耀眼。
洛可可风格室内装饰 洛 可 可 风 格 服 饰
凡尔赛宫内部装饰
洛可可式装饰品
一,华托
舟 发 西 人物是位流动剧 团的演员,他身着白衣, 麻木的外表掩盖着内心 的悲怆。 对于供人取笑的演员和 一切艺术家的深切同情 正是华托高于其他罗可 可画家的原因。
《热尔桑的画店》
18世纪欧洲美术
洛可可艺术
法国贵族阶层的日渐衰落和资产阶级的 日益兴盛使17世纪宏伟庄严的古典主义 风格开始被享乐主义的艺术所取代,这 便是“洛可可”艺术风格,又被人们称 为路易十五风格。 在巴黎兴起,其影响遍及18世纪的 整个欧洲。
洛可可艺术风格:
奢靡、矫饰、华丽精巧多刻画得平淡轻快,
色彩多设置常有银灰色。金灰色、白色,以达 到典雅。柔和的效果。
沐 浴 的 狄 安 娜
中 国 花 园
弗拉戈纳尔
擅于在妩媚的人物和 华贵的服装上逞其逸 笔,作品主题多以调 情和幽会为主,画中 的格调多较放浪,是 洛可可美术最后一位 代表人物。
秋 千
构图,造型和色彩都表 现出读书少女端庄、文 静与专注,弗拉戈纳尔 通常喜爱的黄色在这里 不但没有轻浮之嫌,反 而犹如洒在少女身上的 一绺温暖而耀眼的阳光, 使少女的美更加自然纯 情,又如春天复苏萌动 的生命,闪耀着青春的 活力。
17、18世纪欧洲艺术

《梳妆的维纳斯》《
《圣母之死》
《弹琴女》
《召唤圣马太》
《女占卜者》
《基督下葬》
3.巴洛克雕塑大师贝尔尼尼。 《圣德列萨祭坛》《阿波罗和达芙妮》 波罗米尼,提埃波罗
《圣德列萨祭坛》
《阿波罗和达芙妮》
提埃波罗《十字架的行进》
提埃波罗《阿加尔得到天使的安慰》
第二节 17世纪法兰德斯艺术
哈尔斯《弹曼陀铃的小丑》
哈尔斯《微笑骑士》
《夜巡》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扮成花神的莎士基亚》
《达娜厄》
《倒牛奶的女仆》
《戴珍珠耳环的姑娘》
海达《蟹肉早餐》
第四节 17世纪西班牙艺术
一、 17世纪西班牙艺术 埃尔.格列柯 委拉斯贵支 二、 18世纪西班牙艺术 戈雅
一、 17世纪法国艺术 古典主义:产生于法国的艺术思潮,崇尚理性主义,在美 术中表现为以希腊罗马艺术为楷模,以模仿写实为主要手 段2,强调理性和客观,排斥情感和主观的艺术思潮。 代表画家:西蒙.乌埃、勒布伦、德.拉图尔、路易.勒南。 最伟大的画家—尼古拉.普桑 一、 18世纪法国艺术 1.罗可可艺术 代表画家:华多、布歇、弗拉戈纳尔 2.启蒙运动时代的艺术家 代表画家:夏尔丹、格瑞兹、乌东
鲁本斯《劫夺吕西普的女儿》《下十字架》 凡.代克《查理一世骑马像》
《美惠三女神》
《劫夺吕西普的女儿》
鲁本斯
鲁本斯
鲁本斯
凡.代克《查理一世骑马像》
第三节 17世纪荷兰艺术
一、重要画家介绍 --哈尔斯,伦勃朗 二、荷兰小画派画家 维米尔《倒牛奶的女仆》《画室》
哈尔斯《吉普赛女郎》
四、17、18世纪美术

17、18世纪欧洲美术一、意大利美术1、意大利三个流派:学院派艺术、巴洛克艺术、现实主义艺术。
2、现实主义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卡拉瓦乔)。
《抱水果篮的孩子》《酒神巴库斯》《逃往埃及途中》学院派艺术:欧洲美术学院最早产于意大利,最著名是波轮亚学院。
创始人卡拉契兄弟。
1)继承先辈大师的艺术传统,总结先人经验,以此培养新的艺术人才。
2)企图把年轻画家引向所谓正途,不受样式主义美术和卡拉瓦乔主义美术的干扰。
最高标准:米开朗基罗的人体,拉斐尔的素描,格累乔的典雅与风韵,威尼斯画派的色彩。
3)过分强调法则,缺乏创新精神,题材狭小,重素描轻色彩。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包含奇形怪状、矫揉造作之意。
无论建筑、雕刻、绘画都强调运动感、空间感、豪华感、激情感,有时带神秘感,雕刻绘画多表现宗教题材。
巴洛克艺术特点:1)有豪华的特色,2)是一种激情艺术,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3)强调运动,运动和变化是其灵魂。
4)关注空间感和立体感。
5)具有综合性,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感6)浓重的宗教色彩7)艺术家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
3、巴洛克最著名雕刻家是(贝尼尼)。
雕刻顶峰的作品:圣德列萨祭坛1.为什么说17、18世纪的意大利美术欧洲美术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17、18世纪的意大利美术共有三个主要流派:意大利学院派艺术、巴洛克艺术、和以卡拉瓦乔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艺术。
这一时期的意大利美术在于历史转折期,对意大利甚至整个欧洲艺术都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承前是指继承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某些传统,如学院派主张绘画的标准是米开朗基罗的人体、拉斐尔的素描、格累乔的典雅与风韵等;启后是指它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对后来的欧洲美术有着深刻的影响。
如学院派艺术影响了古典主义艺术的发展;巴洛克艺术影响了罗可可艺术和浪漫主义艺术;而卡拉瓦乔的艺术,不仅在当时影响了欧洲各国的现实主义艺术,还对18世纪的市民艺术、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17、18世纪欧洲美术

贝尼尼
鲁本斯
• 彼得· 保尔· 鲁本斯:佛兰德斯巴洛克风格的 代表画家。他将宏伟华丽的巴洛克艺术风 格与尼德兰民族艺术传统融为一体,形成 了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独特风格。作品场 面宏大,形象生动,人体造型丰满雄健, 色彩鲜艳饱满,富于强烈的运动感、想象 力和戏剧性。
掠夺里西普的女儿
17世纪巴洛克美艺术
• 巴洛克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它产 生于16世纪下半期,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 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逐渐衰落。巴洛克艺术最 早产生于意大利,是为教会服务的。代表从十六 世纪样式主义时期以后到十八世纪罗可可 ﹝Rococo﹞时期之前的这一段时间的欧洲文化。 巴洛克原意指一种变形的珍珠。它的风格特征是 不喜欢单调平板的水平垂直,而是喜好用扭曲多 变的缠绕线条,创造出繁复的装饰,以追求强烈 的律动感。由于巴洛克艺术强调的是堆砌之美, 经常使人目眩,眼花缭乱。
巴洛克美术的风格特点:
• • • • • 豪华的艺术 享乐主义的艺术 具有浓郁浪漫主义色彩,具有丰富想象力 富有激情的艺术 外在形式强调运动感 非常关注作品空间感和立体感
圣卡罗教堂(巴洛克风格)
圣彼得大教堂(文艺复兴风格)
意大利的巴洛克
• 卡拉瓦乔 • 贝尼尼
卡拉瓦乔
• 卡拉瓦乔艺术的可贵之处首先 在于追求艺术的真实性,反复 强调要很好地模仿自然。他认 为,对于艺术家来说,仅仅表 现自然实物就已经足够了。他 和古典主义绘画传统的分歧就 在这里。 • 卡拉瓦乔对宗教画的理解是: 应该把流浪汉、农民、渔民的 形象引进神圣的教堂。卡拉瓦 乔的艺术具有社会批判精神。 • 卡拉瓦乔是17世纪意大利现实 主义的开创者,影响了
• 伦勃朗
17-18世纪欧洲艺术

阿玛松之战 劫夺吕希普斯的女儿
其他著名的画家还有勃鲁盖尔(Brueghel),老 彼得·勃鲁盖尔之子;约丹斯(Jordaens),著名作品 :《撒提尔在农家做客》、《丰收》。凡·代克(A. van Dyck)也是著名的画家,擅长肖像画。代表作:《 英王查理一世》、《斯图尔特家族的约翰勋爵与勃纳德 勋爵》。
(1571年9月29日~1610年7月18日)
绘画
女卜者
绘画
牧人来拜
绘画
此外,热那亚画派的斯特劳兹、那不勒斯画派 的洛萨、曼托瓦画派的菲奇都是现实主义的重要人物 。巴洛克艺术在绘画上的代表是考尔东诺(Cortona) 、卓尔丹诺(Giordano)。
绘画
18世纪威尼斯画派的著名画家提埃博罗( Tiepolo)则试图把巴洛克和文艺复兴的艺术特色结合 起来,代表作有《安菲特丽达的凯旋》、《梅采那特 把自由的艺术献给奥古斯都》、风俗画《走江湖者》 、铜版画《狂想曲》。与他同期的威尼斯画派画家还 有卡那列(Canale),代表作《威尼斯迎接法国大使 》;瓜尔第(Guardi),卡那列的学生,代表作《威 尼斯的风光》、《威尼斯的庭院》等。
斯绘画中开始出现肖像
题材,俄罗斯肖像体裁
的奠基人是尼基丁,彼
得大帝派他去意大利学
习绘画,《哥萨克首领
盖特曼》是他的代表作
。安特罗波夫,主要活 彼
动于18世纪中叶,他的 得
作品对人物心理的揭示
三 世
更加深入,作品是《彼 肖
得三世肖像》。
像
18世纪下半叶,肖像体裁已经诞生出“内心肖像 画”的种类。罗克托夫的作品标志着俄罗斯肖像画进入了 新的阶段,代表作《着玫瑰色服装的无名女郎》。列维茨 基是18世纪俄罗斯肖像绘画最为杰出的代表,著名的作品 是《聂丽托娃像》。
17-18世纪欧洲艺术

二、弗兰德斯艺术
尼德兰的北部联省在16世纪独立成为荷兰共和 国,南部的弗兰德斯则一直在西班牙的控制下,贵族 、教会和富商的审美趣味对弗兰德斯的艺术有很大的 影响,因此逐渐在弗兰德斯产生了一种富丽堂皇的绘 画风格,带有一定的装饰性。
最为著名的画家是鲁本斯(Rubens),是当时最 受欢迎的画家,年轻的时候曾去意大利学习,受到威尼 斯画派影响。鲁本斯善于绘制大型作品,迎合宫廷和上 流社会的爱好,是他们最为喜爱的画家。他的作品色彩 明亮、形象生动、气氛活跃。
意大利艺术意大利艺术弗兰德斯艺术弗兰德斯艺术荷兰艺术荷兰艺术西班牙艺术西班牙艺术法国艺术法国艺术英国艺术英国艺术俄罗斯艺术俄罗斯艺术一意大利艺术到了17世纪现实主义巴洛克艺术与尊崇古典传统的学院派同时出现这使艺术领域看起来更加丰富
17、18世纪的欧洲艺术
前言
17至18世纪的欧洲,是各国在政治制度、宗教、 自然科学和艺术诸方面发展和探索的时代,整个欧洲呈 现出一派多姿多彩的面貌。人类自文艺复兴觉醒之后, 以新的人生观和科学手段探索自然的奥秘,以更加活泼 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去观察自然和认识世界,产生了一大 批伟大的学者和艺术家。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 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7.15 - 1669.10.4 自画像
夜巡 圣 家 族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维米尔是著名的风俗画家,“荷兰小画派”的代 表人物,常常以清新明亮的色彩给画面带来安适静谧的 气氛。
倒
牛
读
奶
信
的
的
女
少
仆
女
其他著名的画家有:勃鲁维尔(Brouwer),代 表作《村中酒店》。梅蒂绥(Metsu)、扬·斯丁( Steen)、风景画家霍贝玛(Hobbema)、扬·凡·格因 (Jan van Goyen)等等。
17.18世纪欧洲美术

代表人物:卡拉契三兄弟
|《酒神阿库斯与阿尔阿德涅》
《圣墓前的圣女们》
二、卡拉瓦乔
推开17世纪艺术大门的人 题材:下层人民(把目光对准人民,专门
画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形象)
代表作品:《召唤马太》 《基督下葬》 《圣母之死》
〈召 唤 马 太 〉
〈基 督 下 葬 〉
〈圣 母 之 死 〉
《占卜者》
三、巴洛克
巴洛克:葡萄牙语“不守常规”,特指有瑕疵的珍珠
17世纪用于艺术批评.泛指一种奇形怪状、 矫揉造作的风格。 建筑(结构复杂)、 雕塑、绘画(1.光线.2.写实.3.心理.4.幻觉) 代表人物:贝尼尼 鲁本斯 贝尼尼
贝尼尼(雕刻家、建筑家、画家)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 就应该停止工作, 就应该停止工作,因 为一切人都要走向衰 落,晚期的作品总要 损害艺术家的声誉。 损害艺术家的声誉。”
《圣乔治市民警卫队官员之宴》 圣乔治市民警卫队官员之宴》
〈吉仆赛女郎〉 吉仆赛女郎〉
伦伯朗(Rembrandt) )
在绘画上对于光的运 用对后来的摄影贡献 很大 主要作品: 《帝尔普医生的解剖课》 《夜巡》 《自画像》
蒂尔普医生的解剖课
《自 画 像 》
《自 画 像 》
《自 画 像 》
“迷恋的人儿追 赶着快乐,这 昙花一现的美 色啊!他得到 的只是一个苦 果,几片绿 叶。”
|〈阿波罗与达芙尼〉
《圣女德列萨》
鲁本斯
艺术特色:色彩绚丽、 艺术特色 明暗强烈、生命力旺盛 技法:一次完成
荷兰画派
写实、纯朴,极少受到巴洛克影响
代表画家:伦勃朗 哈尔斯
1.哈尔斯
现实主义话派的奠基人 代表作: 《吉普赛女郎》
17-18世纪欧洲绘画主要风格流派

华托
舟发西苔岛
华托
狂欢节
华托
热尔桑画店
布歇
裸女( 奥莫尔菲小姐) 裸女( 奥莫尔菲小姐)
布歇
沐浴的狄安娜
布歇 赫拉克勒斯和翁法勒
弗拉戈纳
浴女
弗拉戈纳
秋千
古典主义绘画
美学原则——是利用古代的理想与规范来表现现实社会 美学原则 是利用古代的理想与规范来表现现实社会 的道 德观念,以典型的历史题材表现当代的思想主题, 德观念,以典型的历史题材表现当代的思想主题, 也是借古喻今。 也是借古喻今。 表现风格——追求一种完美的崇高感。 追求一种完美的崇高感。 表现风格 追求一种完美的崇高感 表现形式——创造一种完整的典范性。 、历史事件 表现形式 创造一种完整的典范性。 创造一种完整的典范性 具体体现——A.以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 具体体现 A 以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 以及圣经故事为绘画题材 表现某种哲理观念和社会, 绘画题材, 以及圣经故事为绘画题材,表现某种哲理观念和社会, 总是宣扬一种理想化的崇高境界。 总是宣扬一种理想化的崇高境界。 以古希腊、 B.以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和文艺复兴 时期大师们的绘画为典范,塑造一种类型化的艺术形 时期大师们的绘画为典范,塑造一种类型化的艺术形 象。 技巧上 C.在技巧上,强调精确的素描技术和柔 明暗色调, 缓微妙的明暗色调 缓微妙的明暗色调,并注重使形象造型呈现出雕塑般 的简练和概括,追求一种宏大的构图形式和庄重的风 构图形式和庄重的 的简练和概括,追求一种宏大的构图形式和庄重的风 格气魄。 格气魄。
17—18世纪 欧洲绘画主要风格流派
17—18世纪欧洲绘画主要风格流派
时间 风格流派 名称来历及特点 代表画家 代表作品
17世纪 巴洛克风格 18世纪 罗可可风格 17--19世纪初 古典主义 理性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 学院古典主义
1718世纪的欧洲艺术

《大卫》
阿波罗与达芙妮
《圣德列萨祭坛》
三、推开现实主义大门的卡拉瓦乔
卡拉瓦乔的画风粗狂,但卡拉瓦乔的画风不久便风 靡西欧,影响最大的是西班牙、荷兰、法国和那不勒斯等 地。很多大艺术家如里贝拉、委拉斯开支、鲁本斯、伦勃 朗、维美尔、拉图尔等艺术家都深受其影响,影响还远及 库尔贝、米勒等。
达· 卡拉瓦乔
手提歌利亚头的大卫
拿著一篮水果的少男
《占卜者》
《圣马太感召》
《以撒的牺牲》
《莎乐美收到施洗约翰的头》
多疑的多玛
在以马忤斯的晚餐
《基督下葬》
《圣母玛利亚升天》
使徒马太的殉教
《圣保罗受刑》
第二节
十七世纪荷兰、佛兰德斯美术
一 、 荷兰绘画
1、肖像艺术大师弗朗士· 哈尔斯
第五章
17、18世纪的欧洲美术
第一节
十七、十八世纪的意大利美术
16世纪中叶,文艺复兴三杰的出现,将写实性艺术 的成就推向了顶峰。然而到了16世纪下半叶,由于受到战 乱等因素的影响,意大利文艺复兴从繁荣走向衰退,进入 一个混乱、复杂的时期。
进入17世纪,新的艺术流派取而代之:主要的三个 为学院派、卡拉瓦乔现实主义与巴洛克风格。
一、学院派美术
1590年的成立的波伦亚学院。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美术 学院,它的第一代奠基人是卡拉奇三兄弟。他们把文艺复 兴大师的成就看成不可逾越的楷模,期望能籍此机构弘扬 “正道”,保持其经典的永恒性。
安尼巴莱· 卡拉齐
圣墓前的圣女们
安尼巴莱· 卡拉齐 逃往埃及途中
第四章17、18世纪欧洲艺术

与奥古斯丁--从天而降,亲手为他埋葬,把他的尸体送还大地。
有趣的是,这里所绘的葬礼参加者的穿着与格列柯是同一时代的服饰。画家可 能是想使三层世界,即天国、古代、现代结合成和谐的一体,以表现宗教观念的 纯粹幻觉。画上人物的细长形与苍白色的脸色,又使全画增强了情景的肃穆与
崇高感。除了前景的银白与金黄色之外,全画是以深蓝、红并配以强烈的灰褐 色来衬托的;伯爵身上闪亮的甲胄和天上灰黑的调子,构成了真实与虚幻的视觉 对比。
一、17世纪西班牙艺术
直到15世纪末西班牙才赶走统治这块土地达700年之久的阿拉伯 人,建立了统一的天主教封建国家,为文学艺术的繁荣提供了土壤。
16世纪上半叶,西班牙效仿意大利的文化,同时也受到尼德兰文 艺复兴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画家。这些画家以模仿意 大利艺术为宗旨,在艺术上的觉醒比意大利整整晚了一个世纪。 在意大利艺术的影响下,16世纪下半叶西班牙出现了样式主义 艺术。代表人物是埃尔· 格列柯。
伦勃朗油画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伦 勃 朗 《 自 画 像 》
伦 勃 朗 《 戴 金 盔 的 人 》 .
二、荷兰小画派画家
维米尔善于概括细节,简化形体,画中的内容表 现比较单纯。但却经过了画家严格的推敲,他的 作品因而显得精致、简朴和宁静。他还善于通过 对一两个人物及简单器物的精心安排和描绘,将 世俗生活诗意化,在乎平凡中发掘出美的画面, 总是表现出稳定、安宁和谐和静穆的气氛。 维米尔在用光方面也别具一格,同伦勃朗集中的 强光不同,他喜欢画撒满整个室内的漫射光,光 线十分柔和,使他的画显得更加精巧和高雅。
《阿波罗与黛芙妮》是罗马神话中太 阳神阿波罗的初恋故事,他的初恋对 象为河神彼纽斯的女儿黛芙妮。此故 事的其中一位主角黛芙妮是河神之女 儿,她不愿受拘束,只想在山林逐鹿 猎禽,最怕碰触婚姻与爱情。另一方 面,太阳神阿波罗下凡人间,因与爱 神丘比特起争执,遂被其爱情金箭射 中。故当他遇上黛芙妮,登时爱火中 烧,神迷心狂。黛芙妮被吓得慌张起 来,夭夭逃亡。阿波罗满心爱情渴望, 一下把她追上了。此时,黛芙妮向父 亲呼叫,宁愿毁了自己的美貌,也不 要讨人喜爱。河神答应,她的身体便 慢慢变成一棵月桂树了。这砖雕塑表 现了故事结局的壮丽场景,阿波罗冲 向黛芙妮、刚要触摸她的一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画
女卜者
绘画
牧人来拜
绘画
此外,热那亚画派的斯特劳兹、那不勒斯画派的洛 萨、曼托瓦画派的菲奇都是现实主义的重要人物。巴 洛克艺术在绘画上的代表是考尔东诺(Cortona)、卓 尔丹诺(Giordano)。
绘画
18世纪威尼斯画派的著名画家提埃博罗(Tiepolo )则试图把巴洛克和文艺复兴的艺术特色结合起来, 代表作有《安菲特丽达的凯旋》、《梅采那特把自由 的艺术献给奥古斯都》、风俗画《走江湖者》、铜版 画《狂想曲》。与他同期的威尼斯画派画家还有卡那 列(Canale),代表作《威尼斯迎接法国大使》;瓜 尔第(Guardi),卡那列的学生,代表作《威尼斯的 风光》、《威尼斯的庭院》等。
静 物
圣乌戈访卡尔特会餐会
圣塞拉庇昂
委拉斯贵支(Velazquez)早年在老埃连拉画室学 画,后拜在画家F.帕里切科门下。他的画中人物形象真实 ,有浓郁的生活气息。1623年,他成为宫廷画师。
二、弗兰德斯艺术
尼德兰的北部联省在16世纪独立成为荷兰共和国 ,南部的弗兰德斯则一直在西班牙的控制下,贵族、 教会和富商的审美趣味对弗兰德斯的艺术有很大的影 响,因此逐渐在弗兰德斯产生了一种富丽堂皇的绘画 风格,带有一定的装饰性。
最为著名的画家是鲁本斯(Rubens),是当时最受 欢迎的画家,年轻的时候曾去意大利学习,受到威尼斯 画派影响。鲁本斯善于绘制大型作品,迎合宫廷和上流 社会的爱好,是他们最为喜爱的画家。他的作品色彩明 亮、形象生动、气氛活跃。
雕塑
贝尼尼在雕塑上也表现出很高的造诣,擅长表现人体 的运动和人物激烈的感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阿
波
罗
和
大
达
卫
芙
像
尼
雕塑
18世纪下半叶, 著名的雕塑家卡诺瓦 (Canova)是古典 主义的代表。
丘比特之吻
绘画
倾向于古典风格的代表人物是安尼巴· 卡拉奇。他在早年受到了提香、丁托列托 、委罗内赛的影响,而后放弃手法主义的 表现手段,倾向于学习拉菲尔那种单纯美 丽的风格,但是他对画面光线的处理方式 、感情的感染力都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有明显的不同。
彼得·保罗·鲁本斯 Peter Paul Rubens 1577.6.28-1640.5.30
阿玛松之战 劫夺吕希普斯的女儿
其他著名的画家还有勃鲁盖尔(Brueghel),老彼 得·勃鲁盖尔之子;约丹斯(Jordaens),著名作品: 《撒提尔在农家做客》、《丰收》。凡·代克(A. van Dyck)也是著名的画家,擅长肖像画。代表作:《英王 查理一世》、《斯图尔特家族的约翰勋爵与勃纳德勋爵 》。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 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7.15 - 1669.10.4 自画像
夜巡 圣 家 族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维米尔是著名的风俗画家,“荷兰小画派”的代表 人物,常常以清新明亮的色彩给画面带来安适静谧的气 氛。
倒
牛
读
奶
信
的
的
女
少
仆
女
其他著名的画家有:勃鲁维尔(Brouwer),代表 作《村中酒店》。梅蒂绥(Metsu)、扬·斯丁(Steen )、风景画家霍贝玛(Hobbema)、扬·凡·格因(Jan van Goyen)等等。
哈尔斯(Hals)是当时著名的肖像画家,他善于捕 捉人物的表情特征和性格特点,画面生动活泼,生活气 息浓厚。
吉微 普笑 赛的 女骑 郎士
伦勃朗(Rembrandt )是当时荷兰成就最大的画 家,一生涉猎广泛,在肖像 画、风俗画、历史画等多方 面都有惊人的成就,无奈他 一生坎坷,在贫病交加中死 去。
约丹斯画夫妇肖像
三、荷兰艺术
17世纪,荷兰的经济文化都非常繁荣,当时荷兰 商人的欣赏趣味与那种浮华放纵的趣味有很大不同, 他们比较喜欢有节制和简单的风格。由于社会的风俗 与需要,肖像画得到的重视比其它题材都要多。绘画 开始变成商品进入市场,开始出现专门化分工,风景 画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一时期的风景画完全摆脱了情 节和人物,成为独立的画种。
建筑
意大利17世纪建筑最出色的人物有波罗米尼( Borromini)、贝尼尼(bernini)二人的风格都倾向于 巴洛克。
济安·劳伦佐·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 (1598年12月7日-1680年11月28日) 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画家。
建筑
圣·卡洛教堂
建筑
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和柱廊
四、西班牙艺术
这是西班牙艺术大放光彩的一段时间,出现了不 少著名的艺术家,塞韦利亚画派是17世纪上半期最重 要的画派之一,苏巴朗和委拉斯贵支是这个画派的重 要代表。
苏巴朗(Zurbarán)擅长静物画,他对静物表现出 的热情绝不亚于祈祷默思的修道士。他和荷兰的静物画 家一样,对豪华的装饰品不感兴趣,而用一种淳朴的精 神对待日常生活中的一般物品。
绘画
他的代表作有 《圣母哀悼基督之 死》。他的追随者 以他的画风为蓝本 “设计”出了“折 衷主义”方法。
绘画
另一位著名的画家是卡拉瓦乔(Caravaggio), 现实主义的代表,早年也曾接受手法主义的艺术风格 。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德·卡拉瓦乔 【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17、18世纪的欧洲艺术
前言
17至18世纪的欧洲,是各国在政治制度、宗教、自 然科学和艺术诸方面发展和探索的时代,整个欧洲呈现 出一派多姿多彩的面貌。人类自文艺复兴觉醒之后,以 新的人生观和科学手段探索自然的奥秘,以更加活泼的 求知欲和好奇心去观察自然和认识世界,产生了一大批 伟大的学者和艺术家。
艺术呈现出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古典艺术的多元化 局面。巴洛克、罗可可、古典主义、写实艺术等各种风 格倾向相互交织,并行发展,各领风骚。
• 意大利艺术 • 弗兰德斯艺术 • 荷兰艺术 • 西班牙艺术 • 法国艺术 • 英国艺术 • 俄罗斯艺术
一、意大利艺术
到了17世纪,现实主义、巴洛克艺术与尊崇古典 传统的“学院派”同时出现,这使艺术领域看起来更 加丰富。学院派的主张保持古代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 术的永恒性,把它们看作是不可逾越的完美规条。早 期有影响的第一个学院史称波伦亚学院,大约建于 1590年。通常认为学院派的奠基人是安尼巴·卡拉奇( A. Carrac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