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分型(TOAST分型)
•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 心源性脑栓塞型 • 小动脉闭塞(腔隙)型 • 其他原因型:凝血功能障碍、血管炎等 • 不明原因型
临床分型
• 依据症状体征演进过程: • 1.完全性卒中 • 2.进展性卒中 • 3.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
临床分型
• 依据临床表现,特别是影像学证据 • 1.大面积脑梗死 • 2.分水岭脑梗死 • 3.出血性脑梗死 • 4.多发性脑梗死
责任动脉:椎-基动脉及其分支
后果:大小不等的脑干、小脑梗塞
临床类型(OCSP分型)
腔隙性梗塞(LACI) 临床表现:腔隙综合征,主要有:纯运动性轻偏瘫(单纯运动
卒中、PMS)、单纯感觉卒中(PSS)、感觉运动卒中 (SMS)、共济失调性偏瘫(运动失调性轻偏瘫 AH) 责任动脉:大多是基底节或桥脑的小穿通支 后果:小腔隙灶(直径小于1.5~2.0cm)
二、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 原发性神经元损伤:神经细胞对缺血、缺氧异 常敏感。血流中断后脑组织缺血、缺氧所产生 的一系列变化,从而导致的神经元损伤。
脑缺血的病理生理
继发性或迟发性神经元损伤: 缺血在数小时或数日后,由于兴奋性氨基酸主要为谷氨酸的细胞 毒作用,使Ca2+通道开放,导致细胞内Ca2+浓度异常,胞质Ca2+浓 度升高,诱发一系列代谢改变,从而导致细胞损伤或死亡。
损,较TACI局限 • 责任动脉:①MCA近段主干,皮质侧支循环良好;②MCA远段主
干、各级分支,或ACA及分支 • 后果:中、小梗塞
临床分型(OCSP分型)
后循环梗塞(POCI) 临床表现:椎-基动脉综合征: 交叉瘫:同侧颅神经及对侧肢体感觉、 运动障碍 双侧感觉、运动障碍 双眼协同活动障碍 小脑功能障碍 长束征或视野缺损
• 15%~20%。
血流动力学机制所致梗死
• 供血动脉没有急性闭塞或严重狭窄,是由于近端大血管严重狭窄 加上血压下降,导致局部脑组织低灌注,从而出现的缺血坏死
• 约占10~20%
静脉系统:较少见,充血性梗死 • 颅内大的静脉血栓形成 • 静脉窦血栓形成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脑血栓形成
病因
• 1、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动脉分叉处、弯曲处。常伴高血压, 互为因果
• 急性期(6~24 h):缺血区脑组织苍白,轻度肿胀,神经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血 管内皮细胞呈明显缺血性改变。
• 坏死期(24—48h):可见大量神经细胞消失,胶质细胞坏变,中性粒细胞、单核 细胞、巨噬细胞浸润,脑组织明显水肿。
• 软化期(3 d至3周):病变区液化变软。
• 恢复期(3—4周后):液化坏死的脑组织被吞噬、清除,胶质细胞增生,毛细血 管增多,小病灶形成胶质瘢痕,大病灶形成卒中囊,此期可持续数月至2年。
脑缺血的病理生理
• 2、动脉炎: • 3、其他:
病理基础
缺血
脑神经细胞损害
脑血管微循环损 害
水肿 变性 坏死
血容量减少
脑能量代谢障 碍
神经传 递系统 代谢紊 乱
神经网络 系统机能 障碍
脑功能障 碍的症状、 体征
脑缺血的病理分期
• 超早期(1—6h):病变区脑组织常无明显改变,可见部分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 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肿胀,线粒体肿胀空化。
临床分型(CT分型)
• 1. 大梗塞:超过一个脑叶,5cm以上。 • 2. 中梗塞:小于一个脑叶,3.1 ~ 5cm。 • 3. 小梗塞:1.6 ~ 3cm。 • 4. 腔隙梗塞:1.5cm以下。 • 5. 多发性梗塞:多个中、小及腔隙梗塞。
临床分型
依据发病机制 • 血栓形成性脑梗死(脑血栓形成):原位血栓
• 栓塞性脑梗死(脑栓塞):动脉/心脏—动脉
• 血流动力学因素:供血动脉无闭塞或狭窄,近端血管狭窄加上血压下 降导致低灌注所致
脑血栓形成
• 是因为局部血管本身存在病变而继发血栓形成, 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 导致局灶性脑组织缺血、 坏死。
• 40%~60%
脑栓塞
• 急性闭塞的血管本身没有明显病变,是由于栓子(固体、液体、气 体)阻塞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脑 组织软化坏死者。
脑缺血的病理生理
一、缺血阈与半暗带: • 正常情况:脑血流量为50 ml/(100 g·min); • <20 ml/(100g·min):神经元电活动衰竭,传导功能丧
失——电衰竭。 • <15m1/(100g·rain):神经细胞膜离子泵衰竭,细胞进入
不可逆损害阶段——膜衰竭。 • < 10m1/(100g·min):细胞膜去极化,Ca2+内流,细胞最
脑梗死
(cerebral infarction, CI)
定义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CI):
又叫的缺血性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 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 临床综合症。约占卒中的70~80%
临床分型
OCSP分型
• 依据临床表现分型,提示闭塞血管和梗塞灶的大小和部位,简单 易行,对指导治疗、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
终死亡。
• 良性低灌注区(粉红色):脑血流量为50 ml/(100 g·min) • 灌注异常区(黄色) <20 ml/(100g·min) • 弥散异常区(浅蓝色) <15m1/(100g·rain) • 核心坏死区(深蓝色) < 10m1/(100g·min)。 • 浅蓝色及黄色为半暗带区。
脑缺血的病理生理
• 缺血半暗带:梗死灶中心区周围存在一个缺血边缘区,这一区域 内神经元处于电衰竭状态,称为半暗带(penumbra)。该区组织 损伤的神经元尚未死亡,可以复苏(半暗带存活时间仅数小时), 若缺血持续存在,该区的神经组织转化为坏死区。
• 治疗时间窗:有效挽救缺血半暗带脑组织的治疗时间,<6小时。
脑缺血的病理生理
临床分型(OCSP分型)
完全前循环梗塞(TACI) 临床表现: 大脑较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意识障碍、失语、失算、空间定向力障
碍等) 三联征:同向偏盲
对侧面部及上下肢的运动和/或感觉障碍 责任动脉:多为MCA近段主干,少数颈内动脉虹吸段 后果:大片梗塞
临床分型(OCSP分型)
部分前循环梗塞(PACI) • 临床表现:有以上三联征两个,或只有高级活动障碍或感觉运动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