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T8联考作文----承受与重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T8联考作文----承受与重压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材料一
花儿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

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强弹了一个它不能承受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

――泰戈尔
材料二
一切重压与负担,人都可以承受,它会使人坦荡而充实地活着。

——米兰·昆德拉
学校文学社拟出一期社刊,其中“大家谈”栏目本期讨论主题为“承受”。

栏目主编向你约稿,请你结合上面两则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01解读材料
材料一:不能承受生命之重。

泰戈尔的诗所含人生哲理:以花为喻,“热烈的爱”,让人窒息,过度的爱是一种伤害;以琴为喻,“不能承受的音节”,让琴弦绷断,过重的压力会压垮人。

材料一的观点方向:重压之下,能不能承受?不能承受。

(更多的是从客观实际出发)
材料二:对米兰·昆德拉这句话的理解,可以结合原文:
沉重便真的悲惨,而轻松便真的辉煌吗?
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塌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

可是……。

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

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

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第一章《轻与重》的第二节)
米兰·昆德拉的观点,不否认重压与负担让人“崩塌了,沉没了”。

但是他认为最沉重的负担对我们的人生是具有意义的,我们不能因为重压与负担的可怕,就此沉沦,我们“可以接受”(注意是“可以”接受)。

为什么呢?“它会使人坦荡而充实地
活着”。

这里就要理解可以接受的两个原因:“坦荡”和“充实”。

坦荡,是一种精神态度。

谁的人生没有重担?(成人的世界就没有“容易”二字。

)面对生活的重压,坦然面对,认真付出,努力过,奋斗过,拼搏过,无怨无悔,也就自然坦坦荡荡。

“充实”,是一种生活状态。

安逸的生活,波澜不惊。

面对种种困境,迎接百般挑战,历经一次次磨砺,于困境中奋起,在风雨中成长,成就不一样的精彩,这样的人生是充实的,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言:“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


材料二引用米兰·昆德拉的话,是相对材料一而言,提出了一个反向观点:重压和负担,是可以承受的。

材料二的观点方向:重压之下,可不可以承受?可以承受。

(更多的是从主观情感角度出发)
02理解概念
紧扣材料中的关键词,提取材料一和二中的两大概念:
其一:材料一,“热烈的爱”“紧压”“强弹”;材料二,“重压与负担”。

材料一是具体的,材料二是抽象的。

由此归类为话题的核心概念——“重压”(负担是对重压的进一步说明)。

其二:材料一,“花谢了”“琴弦断了”“不能承受”;材料二,“可以承受”。

由此归类为话题的另一个核心概念——“承受”。

不难得出:“重压”是话题,“承受”(能不能,可不可以)是观点。

重压的内涵:简单解读就是“生活沉重的压力”,进一步思考,可以进行生活化解读,如:生存上压力,学习上的压力,生活上的困境,人生遭遇逆流,事业遭遇发展瓶颈,成长发展过和中面临的沟沟坎坎、内卷焦虑等现实人生或精神世界的压力。

还可以拓展到社会和国家层面,人类面临的社会问题、发展难题等。

“承受”的内涵: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态度和处事方法。

①“承受”,就是接受,面对重压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如:不抱怨、不服输,勇于面对,勇敢抗争,奋力拼搏,“我命不由天”。

面对风风雨雨,积极向上,有抗争精神,君子当自强不息,这是千百年以来,人类永恒的话题,这样的名言警句太多了,都带有很强的励志意味;②“承受”可以是一种担当,承担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更多的是偏重精神
的激励与奋起;③“承受”还可以是一种抗争,不种向上的力量。

“不承受”的内涵:这一点相对于压力太重而言,重压不能超出“承受”阈值,过重的压力只能适得其反,得不偿失,物极必反,所以凡事要量力而行。

“不承受”更多的是面对客观现实的冷静和理性思考。

03确定立意
从题型上来看,题目的以下特点:
一是传统的材料作文,且属观点型材料。

两则材料均引用两句名言名句,围绕话题“重压”阐发对“承受”的看法。

二是关系思辨型作文。

关系表现为:
①二元对立型关系。

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关系,有同有异。

同,共同话题“重压”;异,不同观点,“可承受”和“不可承受”。

这是对立关系,考生立意时要选取一种作为观点,不可首尾两端。

②“可承受”和“不可承受”的思辨关系。

题目明确要求:结合上面两则材料,写一篇文章。

作文时,无论是选取那一种观点,都要兼顾对方,可以有偏重,但不能只谈一方。

正如2021年新高考全国Ⅰ卷谈“强与弱”的思辨关系,作文评分标准中有一点要求,“作文要有强与弱的转化关系”。

③压力和重压力的思辨关系。

写作时一定要扣住“重压”中的“重”,不能脱离材料语境泛化为“压力”。

我们不能否定压力,任何时候都需要压力。

探讨的是压力过重,行不行,能不能“承受”。

三是情境化作文。

2021年高考作文都“去情境化”,这次T8联考作文有情境任务要求,向校文学社“大家谈”栏目投稿,讨论主题为“承受”。

不可忽视此情境要求,理解如下:
①向文学社会投稿,探讨某一个话题,写议论文比较合适;
②向校园文学社投稿,就有写作人的身份和读者的身份,要突出“我”的身份意识,以当代中学生的视角来探讨这一话题。

比如探讨“不可承受”,联想当下的“双减”政策,学生课业和经济负担过重的问题,切合了学生身份,应该有话可说;探讨“可承受”,联系当今新时代,表达出青年人在学习压力的磨练和时代使命的驱使下奋力前行的精神状态;
第②点理解非常重要,话题对当代中学生的现实意义要体现出来。

04立意与构思
一、选取材料一立意
主立意:人的能力有限,凡事要量力而行,生命有不可承受之重,凡事要量力而行。

思辨性构思示例:
①合理范围内的压力是必要的,人需要压力驱使,有压力才有动力。

②压力不能无限制放大,“承受”要考虑对方的承受力。

超出极限的“承受”是一种破坏,一种伤害,乃至是一种毁灭,一场悲剧。

③为什么会出现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分析原因,功利主义心态,焦虑心态使然,错误评估自己的实际能力等。


④如何处理好主观意愿与现实能力之间的平衡关系。

(如:每个人的“承受”值有不同,要分类型、分场景对待,既要适度“死磕”,但也不能“走火入魔”!给自己心灵减压,学会调节心态;社会多方努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等。


二、选取材料二立意
主立意: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浴火重生,凤凰涅磐。

一切的重压和负担,都是“试金石”,更是“催化剂”。

压力越重,激起的斗志越高,成就的事业越大,人生的过程越充实越精彩。

思辨性构思示例:
①压力是什么?②人生为什么需要重压?(可结合社会现象来论述,从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崛起角度,都可以谈“重压”的作用。

)③对压力“不可承受”观点的辨证分析。

(可以结合“躺平”“佛系”来谈,也可以谈不必承爱不敢要的思想压力等)④当代青年如何面“承受”重压力?如: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个人发展与时代同频共振,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面对生活赐予的重压,要乐观和豪迈,自信和自强,坦荡和快乐;在不断追求新目标中,以成长的收获自我激励,自我鞭策;学会心灵减压,拿得起也放得下,有张也有驰,有孜孜以求,有苦苦探索,但不焦虑也不迷茫,磨练心性,耐“挫”抗压,心灵强大;以同时代的英雄楷模为精神坐标,学会克难奋进、一往无前,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逆流而上、逆境翻盘的坚韧态度……(解决问题的办法,联系青年学生的实际,从现实意义角度谈作文话题的理解和思考,落实高考作文“立德树人”考察目标。


参考题目:
《承人生之重担,搭前行之桥梁》
《能“承受”重也能“承受”轻》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承受是接受也是承担》
《顺其自然,健康成长》
《在“承受”中变强在“承受”中温柔》
《能学会“承受”,也能放过自己》
《给自己一双隐形的翅膀》
《历经“承受”坦荡充实放过自己海阔天空》
05承受重压写作素材
1.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

(泰戈尔)
2.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

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
3.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诗人汪国真)
4.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梁启超)
5.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出油。

(王进喜)
6.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7.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浴火重生,凤凰涅磐。

8.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

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金庸
【典例示范】“情深不寿”,并不是要人无情,而是要把握情感中的“度”——无论是对待亲情、友情或是爱情。

印度诗人泰戈尔有首诗说得好:花儿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恋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

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弹了一个它力不能胜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

如果爱得太用力,会压坏花、弹断琴,也会伤碎了自己的心。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李煜、李清照、陆游把亡国之痛、相思之苦、难酬壮志之悲融入了字里行间;少年时代的高尔基把艰苦生活的重压放入了
一本一本书籍里;鲁迅把忧国忧民的重量放在他敏锐的思想和犀利的笔尖上……这些,都是能正确处理承载与承载的关系,最终达到了完美的自我和谐的典型例子。

范文
1.承受生命负担,迎接坦荡人生
古语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而“重于泰山”的人生必定是能够承受生命负担的人生,必定是面对困难不退缩的人生,必定是充实坦荡的人生。

因此,时代的青年,面对负担与重压,要勇于承受,迎接属于自己坦荡的人生。

承受生命负担,是每个人面对的人生必修课。

人生在世,有其责任,需要承受负担。

作为儿女,需要赡养父母;作为父母,需要养育孩子;作为朋友,需要帮助友人;作为教师,需要教育学生……虽然身份不同,但每份责任需要承受,承受生命负担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人生必修课。

而积极承受生命负担,人生的课程也必将丰富多彩。

黄文秀承受生命负担,承担乡村脱贫重压,在生命课程中留下“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精彩篇章;陈祥榕承受生命负担,承担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重压,在生命课程中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人生课题;钟南山承受生命负担,承担救死扶伤的重压,依然逆行武汉,在生命课程中留下“重于泰山”的厚重内容……因为承受,生命因而精彩,因而厚重,因而坦荡。

承受生命负担,是每个人成长的人生必经路。

人生无常,有缓流,亦有急湍,而人生旅途,没有捷径。

只有穿过风雨,才能迎接彩虹;只有跨过险峰,才能走上顶峰;只有穿过荆棘,才能迎来平坦。

因此,承受生命负担,是每个人成长的人生必经路。

孟晚舟,在异国他乡,承受生命中至暗时刻,坚持原则,临危不惧最终迎来归国的曙光;江梦南,承受生命之中坎坷与困难,在无声的世界发奋努力,刻苦不倦,迎来丰富多彩的学术世界;彭士禄承受生命中磨难,勇挑重担,身先士卒,忘我工作,在生命成长为巨人……因为承受,砥砺了品格,磨炼了意志,增强了本领,生命因而成长。

当今时代,承担责任,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是时代青年的主旋律。

然而,“丧文化”“躺平”等文化毒蚀青年心灵,让青年丧失了进取之心,沉湎于自我伤感情怀,失去承受生命负担能力,失去青春和朝气,因此,时代青年,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在生命中最美好的时代,怎么可以“躺平”?
时代青年,勇敢承受吧,去承受人生的责任,去承受生命的风雨!
2.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易行的道路,并非都能通向终点。

当一群人负重而行,有人投机取巧,日削其木,只得一时之快;有人负重而行,咬牙坚持,终为长久之策。

事实告诉我们: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米兰·昆德拉说:一切重压与负担,人都可以承受,它会使人坦荡而充实地活着。

你贪图的轻,或许会横成一道沟壑,阻止你前进的脚步;而你承受的重,或许会化成一座桥梁,收获到追逐梦想的机会。

是的,“投机”未必可以取巧,“捷径”未必能够行远。

唯有承得起生命之重,方能建得成通往未来之路。

负压前行的生命,有所限制,才能释放潜能;有所困扰,才能有所突破;有所缺乏,才能有所收获。

回眸历史烟云,是什么让“貌寝口纳”的左思挥笔而成《三都赋》?当然是他能够承受生命之重。

左太冲构思十年,于门庭藩溷中“皆著纸笔”,“偶得一句,即便疏之”,数十年的负重蓄势,一朝赋成,洛阳纸贵,时人看轻的左太冲,最终赢得世人敬重;反观陆机,纵使才华卓越,声名远播,因少了左思的“韧”与“忍”,因不能承受生命之重,终不得不缀笔而叹服。

是啊,人生之承受,欲速则不达,欲轻则难立。

犹记得陆游那句“功名多向穷中立,祸患多从巧处生”的良言忠告。

而如今,究竟是怎样的风暴袭击了我们?放眼望去,古训染尘,人心浮躁,坚持不再。

林林总总的“捷径”之谈,“技巧”之论,“秒杀”之法,“速成”之诀,侵蚀着这个社会。

于是,人们开始减轻身上的重木;于是,人们变成了一个个稻草人、空心人,最终,人们止步于人生无法绕过的沟壑前,垂头丧气,怨天尤人……
朋友,当你在人生的旅途中踌躇徘徊时,当你在梦想的鸿沟前长吁短叹时,不妨想一想科比,凌晨四点,灯光寥落,以坚持换来举世瞩目;不妨看一看袁隆平,专注田畴,耕耘拓荒,以踏实换来稻菽千重;不妨学一学屠呦呦,一心科研、负重求真,以务实换来青蒿淬成。

王开岭有言:“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曲,我们走了很远的路,却忘了为何出发。

”是的,一味贪图“捷径”,常怀投机取巧之心,将会遗失本心,难担重任,最终一事无成。

唯有脚踏实地,才能问心无愧,行稳致远。

承受生命应有之重,不求“捷径”,不慕速成;怀坦荡之心,弃取巧之念,那么,你定会一路静默,一路微笑,一路芬芳载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